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合集下载

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方法。

第一,培养英语思维的关键是提高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初中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读英文书籍、报纸、杂志等来积累词汇。

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种线上线下的词汇学习资源,如单词卡片、词汇书籍、在线词汇学习平台等,帮助初中生系统地扩大词汇量,从而提高英语思维的准确性和广度。

第二,培养英语思维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听力能力。

听力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初中生可以通过多听英语广播、英语电影、英语歌曲等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同时,也可以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与他人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

第三,引导初中生进行英语思维的另一个方法是鼓励他们进行阅读和写作。

通过阅读英文原版图书、报刊杂志等,初中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学习到地道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初中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布置各类写作任务,如写日记、写读后感、写小说等,激发初中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对英语思维的灵活运用能力。

第四,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初中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学习工具,如英语学习手机应用、在线学习平台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初中生更加高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提升思维能力。

此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包括每天坚持学习、做好复习总结、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等。

总之,培养初中生英语思维品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方法。

从思维品质培养视角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从思维品质培养视角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从思维品质培养视角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有个说法让人们印象深刻,即“思维品质决定行为表现”。

因此,加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品质培养,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探讨并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期达成有效的思维品质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思维品质培养越来越受到看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应在培养学生思维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阅读教学侧重文本无法令学生不断进行反思和思考,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问题设计。

一、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思维品质培养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思考"。

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就是滋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得力帮手。

通过问题设计,学生可以告知他们的老师,他们有多少精力和思维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时,需要做什么。

换句话说,问题设计可以给学生帮助,这可以激发他们构思,练习自己的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晰明确地理解文本的含义,并探讨英语阅读的内在规律性和外在规律性。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问题设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问题设计。

在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在有选择的层面上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施阶段,教师在讨论及考证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方法,如思维定势、思维障碍、推理及探讨等,深入探索文本的内涵及穷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活动空间。

在收束阶段,可以提供适当的任务安排,使学生有机会去反思,检测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

三、如何让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获益让学生获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确保课程的质量和完整性,鼓励学生发展多元思维技能。

(二)采用问题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

(三)借助各种合理有效的练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具体操作时搭建一个有趣的、宽松而有温度的学习氛围。

(五)定期举行检测,以提高学习效率。

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摘要:基于思维品质的阅读课教学,可以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维品质的培养贯穿在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整合资源,打破传统的阅读课思维模式,及时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变换思考问题的方向,先破后立,也许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前言:学习英语,首先要学会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对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特别是快速、准确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超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成绩,提高教师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的必要性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通常是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

新课标将英语学科的思维品质界定为: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英语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以跨文化视角去深入观察和认识世界,以便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具体而言,思维品质主要具有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评性和敏捷性等特点,而青少年时期则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并做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工作。

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一)围绕主题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发散性是思维的一种品质,通常是指个体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进而给出不同解决措施。

发散性思维突破个体原有的认知点,强调开展多方面的思考,其具有很强的活跃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思维品质被认为是学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中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

一、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而非被动接受。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只强调对课文的机械理解,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刺激。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找到答案或完成任务。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组讨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交流彼此的思维和见解,共同探讨难点和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关注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培养出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思维品质。

三、开展创意阅读活动创意阅读活动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所读的内容编写类似故事、短剧或诗歌,或者设计相关的海报、漫画等。

这种创意阅读活动既能够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课文和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深入的理解。

例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

五、评价与反思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与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环节。

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思维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阅读中的思维感悟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品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分析。

一、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多样性的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准备不同主题、风格和难度的文章,包括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小说等。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锻炼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主题式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讨论文章主题的不同观点,并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提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论据。

他们也可以使用总结技巧来提炼文章的关键信息,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的整合和归纳能力。

四、开设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组问题,并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达成共识。

这种互动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协作和思维创新能力。

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

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也可以提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方案可以包括选择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提供思维导图和总结技巧、开设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以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

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是教师们一直关注和探究的问题。

本文将探究基于主题意义,如何通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主题意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主题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主题意义,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内涵,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有意义的主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可以选择关于环境保护、友谊、家庭等主题的文章来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

主题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1.引导学生提炼主题意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来引导学生提炼主题意义。

在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文章的主题,或者讨论文章中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帮助他们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意义。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除了提炼主题意义,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方法来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思考。

可以让学生展开主题相关的讨论,或者完成一些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

通过这样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3.引导学生运用主题意义进行创新思维三、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探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主题意义,培养思维品质的一些教学实践建议。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选取有意义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意义的提炼、深度思考和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且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案例分析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案例分析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案例分析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核心品质和态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下,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思维品质的培养案例。

一、案例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思维品质。

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Case 1:教师选择了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文章内容包括了一些生词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

在阅读之后,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不仅选择了合适的阅读材料,还提出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还需要他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推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培养解题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Case 2:教师选择了一篇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作为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分析报道的立场和观点,并提出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核心素养,设计更多的案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09期总第657期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

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做好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把握好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念。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针对性地做好优化与完善,方可实现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作者简介:林礼强,黄惠君,福建省福州第十四中学。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放在首要位置,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教师应重点关注英语阅读、写作等实践能力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运用英语的方法。

同时,需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概述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既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够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支持。

具体来看,语言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知识运用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重点。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性,包括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等。

学生需在英语学习中做好反思与总结,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提升。

思维品质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所进行的分析、推理、预测和判断,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化思维活动。

文化意识则体现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文化视野、文化交际能力等。

教师对以上四个方面能够有效把握,方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在初一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上下文推测部分词汇或短语的含义;在文中了解代词的指代意义;使用简单的阅读技巧理解文章;概括、总结文章的思路和框架,正确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阅读的语言材料。

本文以2014年鲁教版(五四学制)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中的阅读课为例分析如何在阅读
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思?S品质的培养与开发。

1. 精细分析教材,挖掘潜在资源
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阅读课,课本中培养学
生思维品质体现在:让学生整体阅读文章并选择最佳标题,旨在培养学生快速
阅读和归纳语篇主旨的能力;设计思维导图填空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零碎信息分类整理。

教学中,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品质的潜在资源还有很多,比如:给一些关键词或是图片提示,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说出一些自己所了解大象的信息;大象是泰国的濒危动物,那么我国的濒危动物有哪些,它们生存状况怎么样?课文中出现了一
些人称代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获取这些词的指代意义;人类猎杀是造成
大象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杀害大象?课文中讲到两种拯救大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拯救大象呢?
2. 注重问题设计,开发思维品质
在教学环节中问题设计成为一条贯穿前后的线索,在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思考。

展示型问题的设计是在课文阅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关于课文中的词句、细节、文章结构等方面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主要依靠的是文本信息,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程度,考查学生根据短时记忆、表层理解来快速找出答案的能力。

参阅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围绕课文中有价值的、可以延展的关键点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课文内容,还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总结才能给出答案。

评估型问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提出超出课文内容的开拓性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和认知层面,运用逻辑和情感才能得出对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考查的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深层次思维能力。

3. 抓住思维线索,进行有效追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表观点的时候,注意获取学生的思维线索,进行有效的追问。

比如在描述自己所了解的大象这个环节,学生描述了大象的外貌、能力等方面内容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Do you like elephants?Why do you like elephants?Elephants are in great danger;Could you tell me some other animals that are in danger?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m?
4. 分层设计作业,启发学生思维
作业设计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文讲的是泰国学生想要拯救大象的故事,在作业设计上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他濒危动物的文章,比如中国的老虎、熊猫、中华鲟等,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更具体更有效的方式去拯救它们?在这
个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思维品质的锻炼,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品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再创新,设计一个保护动物的海报:要保护什么动物?在海报上要写什么?怎么写更有吸引力、说服力?
5. 结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材分析先行,将教材分析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
培养进行结合,并将教师的思考融到教学设计之中,贯穿到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注意提升
作业的思维含量,这样的阅读课上得才有深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 吴惠.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思维品质[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2] 李建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07).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