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人跌倒、坠床
预防患者跌倒的措施

预防患者跌倒的措施1.对于跌倒问题的老年人护理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社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跌倒的发生并举例说明3.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摔倒吗?4.防跌倒预防措施有哪些5.跌倒原因分析整改措施ppt有哪些?对于跌倒问题的老年人护理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对于跌倒问题的老年人护理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下:老年人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问题,往往会给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老年人护理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老年人跌倒问题呢?首先,老年人护理员应该对老年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行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了解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果老年人有跌倒的风险,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比如加强监护、提供辅助器具等。
其次,老年人护理员应该加强老年人的日常护理。
比如,老年人洗澡时需要有人在旁边协助,老年人在起床、上下床、走路等活动时需要有人协助,老年人饮食需要合理安排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老年人的跌倒风险,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第三,老年人护理员应该提供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容易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增加老年人的跌倒风险。
老年人护理员应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计划,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
最后,老年人护理员应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
老年人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跌倒风险,注意自我保护,比如走路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在湿滑的地面上行走,穿合适的鞋子等。
老年人护理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让老年人更好地保护自己。
总之,老年人护理员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老年人跌倒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加强老年人的日常护理,提供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意识等。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哪些措施防止跌倒的发生并举例说明1、坠床,跌倒:原因:坠床、跌倒均发生在老年病人上,护士对高龄患者未起到重视,未做到班班交接,未及时巡视,对高龄患者陪护指导不到位,患者及陪护均未掌握防跌倒措施。
跌倒和坠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跌倒和坠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跌倒和坠床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尤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更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将探讨导致跌倒和坠床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对此类意外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原因一: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导致跌倒和坠床的主要原因之一。
滑倒地面、摔倒物品、不平整的地面等都可能成为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而床铺高度不合适、床栏不牢固等因素则可能导致人们在睡梦中滚落床下。
防范措施:1.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并及时处理湿滑区域,如使用防滑垫或者增加摆放防滑地毯。
2.摆放物品时要避免过于拥挤,确保通行畅顺,尽量减少绊倒的风险。
3.床铺高度适中,床栏牢固可靠,儿童床应加装栏杆,并及时修复床铺的问题。
原因二: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也是导致跌倒和坠床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和儿童存在生理特点,如年龄增长导致的身体功能退化、平衡能力降低等都会增加他们发生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防范措施:1.老年人应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保持身体健康。
如发现眩晕、平衡问题等症状,及时就医。
2.老年人和儿童应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平衡和力量。
如进行日常步行、太极拳等活动。
3.老年人和儿童的照护者应提供必要的扶持,帮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并预防跌倒的风险。
原因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的不集中也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在行走或者进行其他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因为绊倒、撞到物品而导致跌倒。
防范措施:1.避免在走路时同时进行其他活动,如玩手机、听音乐等,保持专注于行走。
2.老年人和儿童的照护者要提醒他们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筋疲力尽或分心时行走。
原因四:季节和气候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到跌倒和坠床的机率。
比如,在冬季结冰的道路上行走或者在雨天地面潮湿的情况下走动,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防范措施:1.在天气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老年人和儿童应尽量减少外出或者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防滑鞋、使用雨伞等。
2.定期检查家庭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地面和床铺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天气变化大的季节进行更加仔细的检查。
跌倒坠床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跌倒坠床原因分析预防措施跌倒和坠床是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的常见意外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跌倒和坠床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跌倒和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一些建议。
跌倒的原因分析: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减退,包括平衡感和肌肉力量。
老年人更容易因为平衡不稳而跌倒。
2.身体健康问题:一些疾病如中风、糖尿病、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等会导致跌倒。
药物副作用,如血压药物可能引发头晕、眩晕等也是跌倒的原因。
3.环境因素:摆放不合理的家具、地毯及地板滑溜、狭窄的走道、光线不足以及没有扶手的楼梯等都是导致跌倒的环境因素。
坠床的原因分析:1.失眠:失眠是坠床的一大原因。
当睡眠质量差,容易做噩梦或睡觉的时候稍有动作就容易滚落床下。
2.不稳定的床铺:床的高度过高或者床板不牢固都容易导致坠床。
3.医院或养老院环境:医院或养老院中的床通常较为高大,且易于移动。
此外,病人没有适当的监护或者高风险病人没有适当的安全设施都会增加坠床的风险。
预防跌倒和坠床的措施:1.平衡训练和身体锻炼: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平衡和力量训练来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减少跌倒的风险。
2.定期体检和药物复查: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药物复查,尽量避免使用会引起头晕和眩晕等副作用的药物,减少跌倒的风险。
3.安全环境:保持家中干燥、整洁,及时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使用防滑地板,安装扶手和护栏,可以有效预防跌倒。
悬挂在床头部分护栏也能有效预防坠床。
4.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老年人应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能减少坠床的风险。
5.夜间照明:在夜间提供充足的照明,老年人在起夜时可以更好地辨认周围环境,减少跌倒的可能性。
6.纠正不稳定的床铺:床铺的高度应适中,床板应牢固。
如果发现床铺不稳定或高度不合适,应及时作出调整。
7.加强监护:对于独居或具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可以加强监护,定期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的安全。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跌倒和坠床是在医疗机构和养老院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二、整改目标1. 减少老年人的跌倒和坠床事件发生率。
2. 提高老年人在医疗机构和养老院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3. 建立完善的预防跌倒和坠床的管理机制。
三、整改措施1. 完善环境设施:- 确保走廊、楼梯、洗手间等公共区域地面平整,无凹凸不平、坑洞等危(wei)险因素。
- 安装扶手和防滑垫,增加老年人在走廊和楼梯的稳定性。
- 安装床栏,确保老年人在床上的安全。
2. 加强人员培训:- 培训医护人员和护工,提高其对老年人跌倒和坠床的风险认知和预防意识。
- 培训老年人的家属,教育他们如何提供安全的照应和协助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
3. 实施定期评估:- 对老年人进行跌倒和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防范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床铺和床栏的稳固性,确保其功能正常。
4. 加强监测和报告:- 建立跌倒和坠床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事件发生情况。
- 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5. 提供适当的辅助设备:-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要,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如助行器、拐杖等。
- 定期检查和维护辅助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6. 加强宣传教育:- 制作宣传资料,向老年人和家属宣传跌倒和坠床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 在医疗机构和养老院中张贴宣传海报,提醒人们注意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四、整改效果评估1. 采集跌倒和坠床事件的数据,比较整改先后的发生率,评估整改效果。
2. 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老年人和家属对整改措施的满意程度。
3.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整改措施。
五、风险控制在整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1. 资金不足:确保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合理规划和利用经费。
2. 人员培训不到位:加强培训力度,确保医护人员和护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跌倒坠床整改措施跌倒坠床是指老年人或者患有行动不便疾病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因失去平衡而跌倒或者从床上坠落的情况。
这种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跌倒坠床整改措施。
1. 室内环境整改- 确保室内的地面平整,并清除地面上的障碍物,如电线、地毯边缘等。
- 安装防滑垫在地板上,特别是在浴室、厨房等容易湿滑的地方。
- 确保走廊和门口的照明充足,安装夜间照明设备,避免黑暗中行走。
- 安装扶手在楼梯上,确保老年人上下楼梯时有足够的支撑。
2. 床铺安全措施- 床的高度应适中,方便老年人上下床,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床。
- 床头和床尾应安装合适的扶手,以便老年人起床和躺下时有支撑。
- 床上必须使用安全护栏,防止老年人在睡觉时滚落床外。
- 床边应放置坐垫或者地毯,以减少跌倒时的冲击。
3. 辅助工具和设备- 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如手杖、助步器等,以提供额外的支撑。
- 在浴室和厕所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起立和坐下。
- 配备电话和紧急呼叫设备,以便老年人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求助。
4. 健康管理和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包括平衡能力、行走能力等方面的检查。
-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提高其身体机能和平衡能力。
- 提供健康教育,教授老年人如何正确行走、站立和起床等基本动作。
5. 监测和报警系统- 安装监测和报警系统,如摔倒报警器、床上报警器等,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跌倒或者坠床情况。
- 监测系统应与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手机相连,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6. 家居安全宣传和培训- 进行家居安全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家庭成员对跌倒坠床事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 向家庭成员传授急救知识,以便在老年人跌倒或者坠床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救助措施。
以上是针对跌倒坠床的整改措施,通过室内环境整改、床铺安全措施、辅助工具和设备、健康管理和康复训练、监测和报警系统以及家居安全宣传和培训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的跌倒坠床事故的发生,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养老院九防是哪九防

养老院九防是哪九防养老院九防是哪九防养老院中的“九防”是指针对老年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风险而采取的九项重要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安全与健康,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养老院的“九防”包括:防噎食、防食品药品误食、防压疮、防烫伤、防坠床、防跌倒、防他伤和自伤、防走失、防文娱活动意外。
防噎食老年人在进食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噎食的风险。
养老院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进食的食物,如流质、软食等,来降低这一风险。
对于有噎食风险的老人,护理员会在旁看护,并在必要时协助进食,确保食物能够顺利咽下。
此外,养老院还会定期对老人的进食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以预防噎食意外的发生。
例如,某些养老院会为吞咽困难的老人提供特制的凝胶状食物,这种食物不仅易于吞咽,还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防食品药品误食老年人对食品药品的认知能力可能有所下降,容易误食过期或变质的食品药品。
养老院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食品药品的保质期和质量,确保老年人食用的都是安全、健康的食品药品。
同时,对于老人、家属或相关人员带入的不适合老人食用的食品,养老院会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所有药物由护理员代为保管,并按需提供给老人,避免药物误食的风险。
例如,某些养老院会使用颜色编码系统来标识药物,以帮助老人更容易识别和服用正确的药物。
防压疮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容易出现压疮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养老院通过提供特殊护理服务,如变换体位、清洁皮肤、更换内衣等,来预防压疮的发生。
对于有压疮风险的老人,养老院会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动态调整护理服务内容和标准。
此外,养老院还会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床具和衣物,以减少压疮的风险。
例如,某些养老院会使用防压疮床垫,这种床垫能够均匀分散身体压力,减少压疮的发生。
防烫伤老年人在洗漱、沐浴或接触高温设施设备时,容易出现烫伤的风险。
养老院通过调节好水温、避免老年人饮用或食用高温饮食、使用取暖物时观察老年人的皮肤等措施,来预防烫伤意外的发生。
老年人跌倒坠床的预防ppt课件

热辅助工具
4
老年人跌倒的干预策略
(一) 老年人跌倒干预应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
1.现状评估现 在问题是什
么
2.确认危险因 素原因是什么
4.组织实施:如 何完成
3.制定和评估 干观因素的预防护理措施 (1 ) 采用跌倒风险评估: 对存在跌倒危险因素的病人, 帮助其分析可能的诱
边坠落、 走廊、 厕所
3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评估 1.跌倒发生史 向老人及家属询问跌倒时情景, 了解跌倒前有无出现头痛、 头
晕、 胸闷、 心悸、 呼吸短促、 单侧肢体、 口齿不情 2跌倒后有无出现大小便失禁、 意识丧失、 有无受伤。小便失禁、 意识丧失、
有无受伤。 3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身体评估:血压、 视力、 心电图、 精神、 移动情况的
入院了解其 晕厥史
帮助分析可 能的危险及
发病规律
患者主诉不 适感觉时立 即搀扶至床 上或凳子上
再做进一步 的处理
8
.预防听觉、 视觉、 平衡功能障碍跌倒 :预防听觉、 视觉、 平衡功能障碍跌倒:对患有脑梗死后遗症、 帕金森氏病、
内耳眩晕症等平衡障碍功能的病人, 应在医生的协助下, 评估其步态及平衡 能力, 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 对于高危病人, 告知家属日常活动如起床、 散 步、 上厕所, 洗澡都应随时有人照顾, 以防跌倒; 指导老年人不要在光线暗 的地方久留人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久留, 少看电视。 告诫老人避免用眼过度, 外出活动要在白天进行; 入院听力检查和评估; 告知老年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可引 起听力障碍的药物, 视觉和听力减退的老年人外出时候一定要有人陪同, 以 减少跌倒的发生。
9
2024新版预防跌倒坠床

02
风险评估与识别方法
风险评估工具介绍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通过一系列问题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包括年龄、病史、用药情况、平衡能力等方面。
Morse跌倒评估量表
根据患者病史、用药情况、行走能力、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跌倒风险等级。
Hendrich II跌倒风险评估模型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意识状态、行动能力、排泄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对跌倒风险进行全面评 估。
01 02 03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78岁,因脑梗死后遗症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行 走困难。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发现其存在高风 险。通过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如使用助行器、加强康复 训练等,成功降低了张先生的跌倒风险。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65岁,因骨质疏松导致多次骨折。医护人员对 其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发现其存在中风险。通过加强钙剂和 维生素D的补充,改善家居环境等措施,成功减少了李女士 的跌倒次数。
自动化照明和温度控制系统
03
根据室内光线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照明和温度,为患者提供舒
适且安全的居住环境。
04
运动锻炼与康复训练指导
运动锻炼对预防跌倒作用
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通过锻炼核心肌群和下肢肌肉,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降低跌倒风险。
增强肌肉力量
运动锻炼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提高身体的支撑能力和抗跌 倒能力。
3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的认识,确保他们能够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智能化辅助设备应用
穿戴式跌倒检测设备
01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身体姿态和运动状态,
以便在发生跌倒时及时发出警报。
智能床垫和椅子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因素
许多老年患者因久病不愈,怕麻烦别人遭嫌弃,有时 又过高估计自己能力,常在不愿让人帮助的情况下发 生意外跌倒、坠床。尤其是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 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无 论护士,患者,家属还是护工均容易麻痹,瞬间的意 外就有可能由此发生。
衣着因素
穿过大过长的衣裤、 鞋底光滑、鞋带未系
跌倒和坠床的危险因素
年龄
心理
药物
跌倒
疾病史 环境
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年龄因素
年龄是导致患者跌倒和坠床的显著危险因素, 患者各相应器官因年龄增长而退化,如心肺功 能不良、体力衰退、骨质疏松、认知功能减退 以及感觉反应能力不佳等,均易导致老年人跌 倒、坠床事件的发生。
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性改变
合理用药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严格遵照医嘱,不随意乱用药,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尽可能减少用药的剂量。 告知用药后动作宜缓慢,以预防跌倒的发生。 对服用安眠药的患者,劝其上床后再服用,以免因药物 起效后上床不及时引起跌倒。 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应先准备好饭菜后再服用 或注射。随身携带糖果,以备低血糖时急用。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并满足患者需要,主动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和生活护 理,及时解决患者的各种问题,及时回应患者的呼叫。
发现有跌倒.坠床的危险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跌倒. 坠床前消除隐患。 对昏迷.癫痫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病人安全预见 性护理。检查是否上护栏,躁动患者给约束。 清晨及傍晚、夜间是患者坠床最危险时段,护理人员应重点 巡视,必要时增加护理人员。 床旁放置便器,叮嘱患者夜间不要下床小便,杜绝坠床发生, 同时告知家属加强陪护及看护,协助护士共同完成患者的生 活自理需要。
环境预防
提供足够灯光,卫生间.走廊及转角位置应有足够的照明。
调节床的合适高度,将物品置于患者易取处。 病区地面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地面湿滑时放置“小心滑倒” 警示牌,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 对于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关节活动不好、脑卒中病人要 使用床旁护栏、约束带,有专人看护。 床脚刹车要固定。 走廊、马桶及浴缸旁安装护手,卫生间安装坐便器及紧急 呼叫铃,洗浴处放置防滑垫,以防保证患者就医环境安全。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是护理工作中需 要重视的一个环节,老年患者是特殊群 体,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特 点,从多方面多渠道抓起,确保每一位 住院患者的安全。
处理程序
立即查看病人→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将病人抬至病 床进一步检查→监测病情→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 察效果健康宣教→护理记录→交接病情→报告护士长 →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报告护理部
预防措施
警示标示
对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老年患者,除反复交待注意事项 外,床尾放置防跌倒、防坠床的警示标志,经常提醒患者 注意自身安全,
对听力差的患者可进行书面交待。 对易发生跌倒的区域放置“小心滑倒”标识牌,以警示患 者家属及工作人员,便于患者活动时能给予协助或警告, 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防跌倒、坠床的发生。
对不愿合作及家属无法陪伴者,应详细交代病情,及时告知可能发生的意 外风险或发放安全告知书让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跌倒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
如果突然跌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里面。因为这种跌倒姿势最容易 手臂骨折。 老年人感到头晕无力时顺势就地坐下不勉强移动寻找床和座椅,发生 跌倒时尽量用双手保护头部。 不少人跌倒后连忙一骨碌爬起,其实这样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造成 身体的伤害。 如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 一旦发生跌倒千万不要急于起身,先检查身体着地部位是否疼痛,能 否活动自如。若感到活动受限,有可能发生骨折,不要动,赶紧呼叫 医护人员。
特点
危险因素:环境、疾病、药物 多发时段:0:00—2:00、5:00—7:00、19:00—21:00 多发地点:床边、厕所、走廊
跌倒、坠床重在预防
全面评估
对所有住院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都要进行有关的跌倒、坠床 等意外危险因素评估,及时填写跌倒、坠床护理评估表。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行入院评估,同时进行跌倒.坠床 风险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跌倒史及次数.既往病史.药物使用 情况.体格检查平衡及自理能力.评估患者的依从性等,以确定 是否为高危跌倒、坠床患者。 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及药物的使用情况适时动态评估, 及时发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适合个体的干预措施,以 防患者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危险因素引起跌倒、坠床。
加强管理
加强护士培训,定期组织学习跌倒.坠床应急预案、风险防范及 处理措施,对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每天进行预报,重点交接 班。加强与后勤部门的合作,改善病室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 燥,为病人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
当我们在外面看到老年人跌倒“怎么办”?
<老年人跌倒干预指南>提出: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 要分情况进行处理。
某些影响脑血流灌注及氧供应的全身性疾病,如脑卒中,可导致各种功能损 害:肢体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运动受限、平衡功能受损、肌痉挛肌张 力障碍、姿势必泰异常等,使患者移动速度及控制能力下降而引起跌倒和坠 床。
心血管疾病往往通过引起心脑缺血,诱发心绞痛、头晕、黑蒙、晕厥而导致 跌倒和坠床的发生。 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及患者进食少均易导致患者头晕、疲 乏无力等症状而引起跌倒和坠床。 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过快的改变体位可导致头晕,体力不支等。
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
老年人跌倒的干预策略
干预流程
老年人跌倒干预因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伤害预防四步骤公共卫生方法(见图)可用作老年人跌倒的干 预流程和工作模式。
1.现状评估 问题是什么 2.确认危险因素 原因是什么
4. 组织实施, 如何完成
3. 制定和评估 干预措施:那 些有方法
预防老年人跌到和坠床
康复科 唐玉荣
跌倒的定义
跌倒是指身体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的 触及地面或一些更低的地面上
跌倒的发生率
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 一次以上。而且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80 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可高达50%
跌倒的危害
跌倒不仅使老年人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 约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 脱臼等并发症。
鞋子大小不合适
穿拖鞋走路
药物因素
降压药,可出血“降压不良综合征” 降糖药,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抗心律时常药,头昏眼花
利尿剂,以引起电解质紊乱 安眠、镇静、麻醉药也是引起跌倒的因素
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患者跌倒、坠床多发生在夜间。夜间时段,病房内相 对于白天而言,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只有1—2名当班 护士,但需承担整个病区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 任务,不容易加强巡视病房,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和满 足患者的客观需求
健康宣教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老年人跌倒.坠床 的预防意识,提高对危险因素的认识,了解跌倒的严重后果以及预防措施, 让患者主动参与跌倒、坠床的防范,尽快熟悉住院坏境,反复告知患者及 家属容易引起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学会自我保护。 病区张贴预防跌倒、坠床的宣传图片、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嘱患者活 动时应有人陪伴,尽量在宽敞明亮的场所进行,穿合适的衣裤.防滑鞋.指 导患者使用呼叫器。 提醒服用镇静、降压、降糖的患者,起床时,先在床上休息几分钟后再下 床活动,改变体位欲活动时应遵守“三步曲”:即平卧30秒→双腿下垂30 秒→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走动前要先站稳,下床或入厕一定有人陪伴。 夜间尽量使用便器,避免夜间因下床不慎发生意外。
老年人跌倒现场处理
有外伤、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有呕吐,将头偏向一侧,并清理口,鼻腔呕吐物,保证呼吸道 通畅。 有抽搐,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 要时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肢体,防止肌 肉、骨骼损伤。 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
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是跌倒.坠床的高发人群。
药物副作用与酒精中毒 其他:进餐、排便可引起血压降低而晕厥。
环境设备因素
环境不熟悉、地面潮湿、积水、光线不足。 床档未拉起或者使用坏的床档、跨越床档。 家具摆放紊乱 床脚刹车失灵或未固定刹车 厕所无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