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分类、编码方法

4. 分类与代码表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000 1:1000D0数字地形图要素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1:5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 数字地形图测绘时地形要素的采集、存储、检索、输出与交换。各部门在建立地形图数据库时可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和地区特点,按本标准所规定的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适当扩延和补充。

注记由用户自行编码。

返回首页

2. 引用标准

GB/T 5791—93 1:5000、l:10 000 地形图图式

GB/T 12342—90 l:25000 1:50000 1:100 000 地形图图式

返回首页

3.分类、编码方法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地形要索分为九个大类,并依次细分为小类、一级和二级。分类代码采用四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 × ×

| | | |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二级代码

返回首页

4. 分类与代码表

1000测量控制点

1100 三角点1200 土堆上的三角点1300 小三角点1400 土堆上的小三角点1500 水准点

1600 埋石图根点1700 土堆上的埋石图根点1800 GPS网点1900 其他控制点

2000居民地

2100 单幢房屋2200 街区2300 房屋附属建筑2400 窑洞2500 其他建筑

2600 居民地行政等级

3000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3100

4000 交通及附属设施

5000管线和垣栅

6000水系及附属设施

7000境界

8000 地貌和土质

9000 植被

9400 其他植被

代码名称说明

1100 三角点含导线点1110一等

1120二等

1130三等

1140四等

返回

1200 土堆上的三角点含导线点1210一等

1220二等

1230三等

1240四等

返回

1300小三角点含导线点13105″级

132010″级

返回

1400 土堆上的小三角点含导线点14105″级

142010″级

返回

1500水准点

1510 一等

1520 二等

1530三等

1540四等

返回

1600埋石图根点

1700土堆上的埋石图根点

1800GPS网点

1810A级

1820B级

1830C级

1840D级

1850E级

返回

1900其他控制点

1910天文点

返回

2100单幢房屋

2110普通房屋

2111不依比例尺的

2112半依比例尺的

2113依比例尺的

2120突出房屋

2121不依比例尺的

2122依比例尺的

2130高出房屋十层以上2140损坏房屋

2141不依比例尺的

2142依比例尺的

返回

2200街区

2210高层建筑区

2220破坏的街区

2230主要街道

2240次要街道

返回

2300房屋附属建筑

2310门洞

2320柱廊

返回

2400窑洞

2410地面上的

2420地面下的

2421不依比例尺的

2422依比例尺的

2430石窟

返回

2500其他建筑

2510蒙古包、牧区帐篷

2520棚房

2521不依比例尺的

2522依比例尺的

返回

2600居民地行政等级

2610首都

2620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驻地

2630省辖市(地级市)政府驻地

2640地区、自治州、盟政府驻地

2650市辖区、地辖市(县级市)政府驻地2660县、自治县、旗政府驻地

2670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府驻地

2680乡、政府驻地

2681乡级以下居民地

2690农场、林场、牧场

返回

3100矿山开采设施

3110钻孔

3120浅探井

3130探槽

3131不依比例尺的

3132依比例尺的

3140开采的矿井

3141竖井

3142斜井

3143平峒

3144小矿井

3150废弃的矿井

3151竖井

3152斜井

3153平峒

3154小矿井

3160石油井、盐井、天然气井

3170露天矿、采掘场

3180盐田、盐场

3181不依比例尺的

3182依比例尺的

返回

3200工业设施

3210发电厂(站)

3220变电站

3230露天设备

3231不依比例尺的

3232依比例尺的

3240油库、燃气库(液体、气体存贮库)

3241不依比例尺的

3242依比例尺的

3250窑

3251不依比例尺的

3252依比例尺的

3260水泥预制品场

3270塔形建筑物

3271不依比例尺的

3272依比例尺的

3280水塔、烟囱

3281水塔

3282烟囱

3283水塔烟囱

3290装卸设备

3291传送带固定的3292起重机固定的3293吊车固定的3294装卸漏斗固定的返回

3300农牧设施

3310粮仓

3311不依比例尺的

3312依比例尺的

3320磨房

3321风磨房、风车

3322水磨房、水车

3330水轮泵、抽水机站

3340打谷场、贮草场、饲养场

3341不依比例尺的

3342依比例尺的

3350粪池、氨水池、沼气池

3351不依比例尺的

3352依比例尺的

3360药浴池

3370菜窖、温室、花房

返回

3400气象台、水文站、科学观测站

3410气象台(站)

3420水文站

3430科学观测站

返回

3500古迹旧址

3510古遗迹、遗址

3511不依比例尺的

3512依比例尺的

3520文物碑石

3530古塔

3531不依比例尺的

3532依比例尺的

3540钟楼、鼓楼

3541不依比例尺的

3542依比例尺的

3550烽火台

返回

3600宗教设施

3610庙宇

3620土地庙

3630教堂

3640清真寺

3650敖包、经堆、麻尼堆

返回

3700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3710纪念碑、柱、墩

3720彩门、牌坊(牌楼)

3730纪念像、艺术塑像

返回

3800公共设施

3810游览娱乐场所

3811游乐场

3812亭

3813假石山

3814不依比例尺的栈桥3815依比例尺的栈桥3820运动场所

3821有看台的露天体育场3822无看台的露天体育场3823不依比例尺的体育馆3824依比例尺的体育馆3830电讯设施

3831电视发射塔

3832卫星地面接收站3833无线电杆、塔

3840学校

3850医院

3890其他设施

3891观礼台

3892岗亭、岗楼

3893旧碉堡

3894独立坟

3895不依比例尺的坟地

3896依比例尺的坟地

3897不依比例尺的厕所

3898依比例尺的厕所

返回

4100铁路

4110单线铁路

4120复线铁路

4130建筑中的铁路

4140窄轨铁路

4141单线

4142复线

4150轻便轨道、缆车道

4160火车站及附属设施

4161车站

4162会让站

4163机车转盘

4164车档

4165信号机

4166天桥含过街天桥4167站线

4168水鹤

返回

4200公路

4210高速公路

4211不依比例尺的

4212依比例尺的

4213建筑中的

4220等级公路

4221不依比例尺的

4222依比例尺的

4223建筑中的

4230等外公路

4231不依比例尺的

4232依比例尺的

4233建筑中的

4240高架公路

4241不依比例尺的

4242依比例尺的

4243引道

4244架空部

4250汽车站及公路附属建筑物4251汽车站

4252加油站

4253公路收费站

4254公路监管站

4255停车场

4256路标

4257里程碑

返回

4300其他道路

4310机耕路、大车路4320乡村路

4330小路

4340时令路、无定路4350内部道路

4360栈道

4370滑道

4380架空索道

返回

4400道路附属设施与山隘4410路堤

4420路堑

4430涵洞

4440隧道

4441不依比例尺的4442依比例尺的4450明洞

4451不依比例尺的4452依比例尺的4460 山隘(垭口)

4470 地下建筑物出入口

返回

4500桥梁

4510立交桥

4520车行桥

4521不依比例尺的

4522依比例尺的

4530人行桥

4531不依比例尺的

4532依比例尺的

4540双层桥

4541主桥

4542引桥

4550级面桥

4551不依比例尺的4552依比例尺的4560铁索桥

返回

4600渡口、码头及停泊场

4610渡口

4620徒步场

4630顺岸式码头

4631不依比例尺的4632半依比例尺的4633依比例尺的4640堤坝式码头

4641不依比例尺的4642半依比例尺的4643依比例尺的4650浮码头

4660停泊场(锚地)4670码头台阶

4680干船坞

4681不依比例尺的4682依比例尺的

返回

4700助航标志

4710灯塔、灯桩

4720灯船

4730浮灯

4740岸灯

4750信号杆

4760系船浮筒

4770通航河段起止点

返回

4800飞机场

4810直升飞机场

4820水上飞机场

返回

5100电力线

5110地下电力线出入口5120有方位作用的电力杆架5130杆上的电力线

5140塔上的电力线

返回

5200通信线

5210 地面上的

5220地下通信线出入口5230有方位作用的通信线杆返回

5300输油、气、水管道

5310地面上的

5320地面下的

5330架空的

5340地下管道出入口

返回

5400围墙

5500栅栏、铁丝网、篱笆5600不依比例尺的城墙、长城5610城楼、古关塞

5620城门

5630损坏部

5640豁口

返回

5700依比例尺的城墙、长城5710城楼、古关塞

5720城门

5730损坏部

5740豁口

5750城墙外侧线

5760城墙内侧线

返回

6100河流、湖泊、池塘

6110常年河

6111单线河

6112双线河

6120常年湖

6130时令河、时令湖

6131单线时令河

6132双线时令河

6133时令湖

6140消失河段

6141单线河

6142双线河

6150地下河段

6151地下河段出口6152地下河段入口6160池塘

6170高水界

6180不固定水涯线

返回

6200运河、渠道

6210单线渠

6211高于地面的

6220双线渠

6221高于地面的

6230干沟

6231单线

6232双线

6240渠头

6250沟堑

6260堤岸

返回

6300水利设施

6310水库

6311泄洪洞口

6312溢洪道

6320输水槽

6321不依比例尺的

6322依比例尺的

6330堤

6331一般堤

6332不依比例尺主要堤6333依比例尺主要堤

6340水闸

6341不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42不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43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44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50滚水坝(溢流坝)

6351不依比例尺的

6352依比例尺的

6360拦水坝

6361不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62不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6363依比例尺能通车的6364依比例尺不能通车的

6370防波堤、制水坝

6380加固岸

6381有滩加固岸

返回

6400其他水系要素

6410井

6411水井

6412大口井

6413坎儿井

6414地热井、地热池6420贮水池、水窖

6430泉

6440瀑布、跌水

6441不依比例尺的6442依比例尺的

6450石滩

6451不依比例尺的6452依比例尺的

6460陡岸

6461土质有滩陡岸6462土质无滩陡岸6463石质有滩陡岸6464石质无滩陡岸6470沼泽

6471能通行的

6472不能通行的

6480岸垄

6481单线

6482双线

6490台线

返回

6500海部要素

6510海岸线

6520 干出线

6530 干出滩

6531 沙滩

6532 沙砾滩、砾石滩6533 岩滩、珊瑚滩6534 淤泥滩

6535 沙泥滩

6536 红树林滩

6537 贝类养殖滩

6540干出滩中的河道、潮水沟6541单线河道

6542双线河道

6543潮水沟

6550危险岸

6560明礁

6561单个的

6562丛礁

656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明礁656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

6565依比例尺的明礁

6570暗礁

6571单个的

6572丛礁

657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暗礁657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

6575依比例尺的暗礁

6580干出礁

6581单个的

6582丛礁

6583对航行有危险的单个干出礁6584对航行有危险的丛礁

6585依比例尺的干出礁

6590水产养殖场

返回

6600水系附属说明

6610河流、沟渠流向

6620潮流流向

6630水深注记点

6640等深线

6650当地平均海水面

6660特殊高程点

6661水位点

6662最大洪水位高程点

6670干出高程注记点

返回

7100行政区划界

7110国界

7111界桩、界碑

7112同号三立的界桩、界碑7113未定界

7120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7121界标

7130自治州、地区、盟、地级市界7140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界

7150乡、镇、国营农场、林场、牧场界返回

7200其他界限

7210特殊地区界

7220自然保护区界

返回

8100等高线和高程

8110实测等高线

8111首曲线

8112计曲线

8113间曲线

8114助曲线

8120草绘等高线

8130示坡线

8140高程点

8150比高注记点

8160深度注记点

返回

8200冰川地貌

8210粒雪原

8220冰川

8230冰裂隙

8240冰陡崖

8250冰

8260冰塔

8270冰斗湖

8280雪山范围线

返回

8300黄土地貌

8310冲沟

8311单线冲沟

8312双线冲沟

返回

8400岩溶地貌

8410岩峰

8411孤峰含黄土柱8412丛峰

8420山洞、溶洞

8430岩溶漏斗(溶斗)含黄土漏斗返回

8500干燥地貌

8510平沙地

8520沙丘

8521新月形沙丘、沙丘链

8522垄状沙丘

8523灌丛沙堆

8524鱼鳞状沙丘

8525窝状沙地

8530沙砾地、沙砾质戈壁含泥石流

8540石块地、石质戈壁

8550残丘地(风蚀残丘地)

8560干河床(河道干河)

8561单线

8562双线沙质

8563双线沙砾质

8570漫流干河

8571沙质

8572沙砾质

8580干涸湖

8581沙质

8582沙砾质

返回

8600人工地貌

8610石垄

8620石堆

8630土堆

8631不依比例尺的

8632依比例尺的

8640土坑

8641不依比例尺的

8642依比例尺的

8650梯田坎

返回

8700其他地貌

8710火山口

8720溶岩流

8730陡崖(陡坎)含固定的贝壳堆、矿渣堆8731土质的

8732石质的

8740陡石山、露岩地

8741陡石山

8742露岩地

8750岩墙

8760崩崖

8761石质

8762沙土质

8770滑坡

8780独立石

返回

8800土质

8810盐碱地

8820小草丘地

8830龟裂地

返回

9100地类界

9200耕地

9210稻田

9220旱地

9230水生作物地

9240经济作物地

9250菜地

返回

9300林地

9310成林

9311针叶林

9312阔叶林

9313针阔混交林

9314小面积树林

9315狭长林带

9316行树

9320灌木林

9321密集灌木林

9322稀疏灌木林

9323小面积灌木林、灌木丛9324狭长灌木林

9330疏林

9340幼林(未成林造林地)

9350苗圃

9360迹地

9361采伐迹地

9362火烧迹地

9370零星树木、独立树、独立树丛9371零星树木

9372针叶林

9373阔叶林

9374棕榈树

9375针叶树丛

9376阔叶树丛

9377针阔混交树丛

9378棕榈树丛

9380 经济林

9381 大面积经济林

9382 小面积经济林

9390竹林

9391大面积竹林

9392小面积竹林、竹丛

9393狭长竹林

返回

9400其他植被

9410草地

9420半荒草地

9430荒草地

9440高草地

9450防火带

9451不依比例尺的9452依比例尺的9460 花圃、花坛

返回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常见GIS地图数据分类及来源 要明白地图的数据分类和来源,必须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地图图层的概念,如下图,电子地图对我们实际空间的表达,事实上是通过不同的图层去描述,然后通过图层叠加显示来进行表达的过程。对于我们地图应用目标的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是不同的,用以展示我们针对目标所需要信息内容。 引入一下矢量模型和栅格模型的概念,GIS(电子地图)采用两种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对现实世界进行模拟: ?矢量模型:同多X,Y(或者X,Y,Z)坐标,把自然界的地物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 ?栅格模型(瓦片模型):用方格来模拟实体

我们目前在互联网公开服务中,或者绝大多数手机APP里看到的,都是基于栅格(瓦片)模型的地图服务,比如大家看到的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其实对于某一块地方的描述,都是通过10多层乃是20多层不同分辨率的图片所组成,当用户进行缩放时,根据缩放的级数,选择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地图(由于一般公开服务,瓦片图都是从服务器上下载的,当网速慢的时候,用户其实能够亲眼看到这种不同分辨率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 对于矢量模型的电子地图来说,由于所有的数据以矢量的方式存放管理,事实上图层是一个比较淡薄的概念,因为任何地图元素和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类组成,或者划分成不同的图层。各种图层之间关系可以很复杂,例如可以将所有的道路数据做成一个图层,也可以将主干道做成一个图层,支路做成另外一个图层。图层中数据归类和组合比较自由。 而对于栅格模型(瓦片图)来看,图层的概念就很重要的,由于图层是生成制作出来,每个图层内包含的元素相对是固化的,因此要引入一个底图的概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包含了最基本,最常用的地图数据元素的图层,例如:道路,河流,桥梁,绿地,甚至有些底图会包含建筑物或者其他地物的轮廓。在底图的基础上,可以叠加各种我们需要的图层,以满足应用的需要,例如:道路堵车状况的图层,卫星图,POI图层等等。 底图通常是通过选取必要地图矢量数据项,然后通过地图美工的工作,设定颜色,字体,显示方式,显示规则等等,然后渲染得到了(通常会渲染出一整套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地图) 当然,即便在瓦片图的服务中,在瓦片底图之上,依然能够覆盖一些简单的矢量图层,例如道路走向(导航和线路规划必用),POI点图层(找个饭馆加油站之类的)。只不过瓦片引擎无法对所有地图数据构建在同一个空间数据引擎之中,比较难以进行复杂的地图分析和地图处理。 那么既然瓦片图引擎有那么多的限制和缺陷,为什么不都直接使用矢量引擎呢?因为瓦片图引擎有着重大的优势: 1. 能够负载起大规模并发用户,矢量引擎要耗费大量的服务器运算资源(因为有完整的空间数据引擎),哪怕只是几十上百的并发用户,都需要极其夸张的服务器运算能力了。矢量引擎是无法满足公众互联网服务的要求的。 2. 由于地图美工介入的渲染工作,瓦片图可以做得非常好看漂亮和易读,比较适合普通用户的浏览 附:一张矢量地图截图:

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二单元地图 第1课地图的基本要素 学习目标: 1、知道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 2、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知道比例尺的含义,能区别比例尺的大小,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认识常见图例。 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 难点:用指向标和经纬线确定方向;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法、学法:自学讲授读图讨论练习 过程设计: 导入观看一幅古杭州地图和现代杭州地图,说出它们的区别。 新授看一幅中国地图,知道地图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三大要素。 通过幻灯片动画显示育英中学平面图的绘制方法,知道三要素在地图中的作用。 该动画显示在比例尺说明时有错误。课堂预设在这里不予说明,待详细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后,再回头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比例尺不是1:10,而是1:1000) 初步了解了地图三要素后,分步详细学习。 1、地图上的方向 看课本,记住地图上的四个基本方向和其它方向。 观看投影,学习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看一看第一幅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另外画一幅简单版图,选三个点,让学生描述相互之间的位置。 用指向标表示方向。从图上看出,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其它方向推断出来。看第二幅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再在图中选一点,看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回顾经纬线知识,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表示什么方向,纬线表示什么方向。在图中,A位于B什么方向。同样再选择一个点,练习判断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2、引入比例尺学习的内容。 读课文,学习:什么叫比例尺,用公式怎样表示,比例尺表示方法有哪三种,怎样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用中国地图为例,看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练习量算北京和石家庄之间的实际距离。 投影山东省地图和中国地图,理解比例尺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 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 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在c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解析: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 000 B.1∶1 000 000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 答案:D 3.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②1 729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地图中的文字或数字是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图例,因此“1 729”和“天堂寨”是注记。 答案:B 读图,回答4~5题。 4.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 答案:A 5.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C (2017·南昌市高二检测)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地图,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仔细阅读下图,完成6~7题。 6.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解析:由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此地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正西方。 答案:D 7.小明量得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要走( ) A.450厘米 B.150米 C.450米 D.45千米 解析: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米。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50×3=450米。 答案:C 8.(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若在该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用地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 项正确。 答案:B

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

地图三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 ) A 、20厘米 B 、40厘米 C 、80厘米 D 、10厘米 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 ) A 、1:6000000 B 、1:600000 C 、1:12000000 D 、1:12000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 A 、1:10000000 B 、1:1000000 C 、1:100000 D 、1:10000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比例尺甲大于乙 B .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 .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 .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5.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 .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 .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 .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 A 、1:4000000 B 、1:16000000 C 、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 D 、1:24000000 7.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 A .1:30000000 B .1:3000000 C .1:300000 D .1:30000 8.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9、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10.比例尺为1:1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3.5厘米,该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 350千米 B . 35千米 C . 3500千米 D . 3500000千米 1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地图,你认为下列对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 . 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 B . 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 C . 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 D . 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6题. 12.图中比例尺的类型是( ) A . 线段式 B . 文字式 C . 数字式 D . 表格式 13.图中山峰有( ) A . 1座 B . 2座 C . 3座 D . 4座 14.甲地的海拔是( )

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是地图的基本的要素,第二课时是地形图的判读。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素质。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例尺计算,以及在地图上辩认方向。 过程与主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具准备:各式地图(学生每人自带)、直尺、米尺、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学生猜地球仪或地图。 再设问:假如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为了不迷路,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比较地球仪和地图的优缺点。 这样引入新课的目的是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2、新课教学 关于图例和注记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认识图例。我设置了一个小组竞赛的活动,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常见的图例,然后我用课件展示一些图例让学生说出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记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地图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观察“桑美”的台风路径图。 思考:(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专题练习: 地图三要素

初一地理专题练习:地图三要素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杭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则西安位于杭州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2011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甘肃省政区图 5.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6.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B.1:300 000 C.三百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8.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9.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10.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B.1/3000000 C.1:2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1.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菏泽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菏泽一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12.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山东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13. 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识别比例尺是基本技能之一,下列比例尺中, 比例尺最大的是() A.1:10 000 B.十万分之一 C.1:1000 D.1:1 000 000 14.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 15.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16.画一幅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哪几种地图“语言”() 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④注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小新同学从深圳出发去济南动物园玩,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分别是①济南动物园旅游图②山东省交通图③济南市区图,它应该按什么顺序来选择地图()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8、图例“◎”通常表示的是() A、首都 B、城市 C、湖泊 D、山峰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鉴于以上2个项目的确立和2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强标准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杜绝以往标准的重复性和不协调性,国家测绘局确定以2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1+3的模式,即顶层为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要素分类(大类和中类),并保持在相当时间内稳定;向下以顶层分类为基础形成大、中、小3个比例尺段的分类代码执行规范,保持大、中、小比例尺执行规范之间在要素名称、分类及编码等方面的一致性,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同时保持与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之间的充分协调。

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

鞍山市规划局1:500、1:1000、1: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 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1) 4 编码方法 (2) 5数据采集规范综述 (3) 5.1 数据加工平台及成果格式要求 (3) 5.2 空间参考 (3) 5.3 成果要求 (3) 5.4符号、图式 (4) 5.5分层编码 (4) 5.6属性的调查及属性录入 (4) 5.7实体的划分 (4) 5.8 CASS软件使用的注意事项 (6) 6 鞍山市市地形图属性数据标准 (6) 7 鞍山市市地形图元数据规范 (7) 8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 8.1测量控制点类 (9) 8.2居民地类 (10) 8.3工矿建筑类 (16) 8.4 交通类 (22) 8.5管线类 (33) 8.6水系类 (37) 8.7境界类 (43) 8.8地质地貌类 (44) 8.9植被类 (47) 8.10等高线 (48) 8.11高程点 (48) 8.12地图整饰类 (49) 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 (52) 附注二:电力线、通信线、管道的处理 (52) 附注三:扩展属性的处理 (52) 附注四:元数据的处理 (51) 附注五:检测软件的注意事项 (53)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鞍山市地形图要素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绘制方法等,适用于鞍山市规划局基础地形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鞍山市基础地形图航测成果的编辑整理。是数据成果监理、检测的重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本规范以如下标准为依据制定。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鞍山市建库与系统开发总体技术方案》 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要素的分类和编码是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内数据的组织、采集、存取、编辑和使用等方面,更影响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因此可以称作是空间数据库的“生命线”,必须标准、规范、合理。 3.1 科学性、系统性 以适合现代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和管理为目标,主要依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并参考《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等进行要素分类分层。 3.2 规范性 以现行《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与代码》为依据制定,分类与GB 14804-93相一致、不冲突,对应要素的分类方法、分类体系和编码不与GB 14804-93矛盾。

地形图,规范

地形图,规范 篇一: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1 3 术语 3.1 工作底图 working base map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check map 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 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 mm×597 mm)幅面。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 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 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 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 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 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 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 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 2 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 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 4.4.2 数据采集软件 4.4.2.1 手扶跟踪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 码输入方法; b)对工作底图的重复定位能进行较差对比和超限提示; c)能按要求对采集的数 据进行仿射变换; d)至少应具有点方式和流方式两种输入方法; e)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如删除、移动、延长、连接等。 4.4.2.2 扫描数 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图纸变形改正及扫描机械误差改正; b)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 c)图象编辑功能;

地图符号与分类

地图符号与分类 学号:12123360 姓名:黄译平 日期:1013/12/28

目录 1.总介 (3) 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 (3) 点位分布 (3) 线状分布 (3) 面积分布 (3) 体积分布 (3) .按符号图形的构图特征 (3) 按对地图比例尺的依存关系上分 (4) 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为: (4) 2.详介 (5) 点位分布 (5) 线状分布 (8) 面积分布 (13) 体积分布 (16)

1.总介 地图符号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大概有以下4种。 1.按符号的空间分布状况 2.按符号图形的构图特征 3.按地图比例尺的依存关系 4.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 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 有四种类型:点位分布、线状分布、面积分布、体积分布。 点位分布 存在于一个独立位置的事物、离散的空间现象、一个测量控制点、一座城市等,代表一个地区的国民经济统计图形,也算做点位分布。因此,点状符号在地图上算作是一个定位点。线状分布 存在于空间的有序现象,如河流、河堤、道路、运输线,他们可能扩散成一个宽带,以具有相对长度和路线为主要特征。因此线状符号在地图上是一个线段。 面积分布 事物的占有范围、连续的空间现象。因此面状符号在地图上是一块图斑。 体积分布 可以推想为从某一基准面向上下延伸的空间体,例如人口或一座城市,可以表示具有体积量度特征的有形实物或概念产物,这些空间现象可以构成一个光滑曲面。因此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维模型。

.按符号图形的构图特征 几何符号 基本几何图形构成的较为简单的符号 形状特征:规则和不规则 符号尺寸:分级和比率 结构变化特征:组合结构和扩张结构 文字符号 象形符号 按对地图比例尺的依存关系上分 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分为: 定性符号 等级符号 定量符号 下面主要按符号的空间分布状况来举例说明一下地图的分类。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反思.doc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反思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3)同学们能否利用线段给出的比例尺,计算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

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由于线段比例尺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利用线段比例尺进行量算。并且,教师要告诉大家用这种方式表现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3)同学们能否利用线段给出的比例尺,计算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要让学生通过对线段比例尺的简单计算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即缩尺。(4)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式?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推导和说出比例尺的其他方式:数学(比例)式、文字(表达)式。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比例尺表现形式不同的地图,使学生体验自学成功的喜悦。 2、可以设计下列活动来练习从地图上确定方向:(1)教师提问:“在地球仪上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地图上方向应该如何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应该如何确定呢? 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

世界地图区域分布划分

世界地图划分 亚洲有(48个国家) 东亚(5):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11):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7):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中亚(5):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西亚(20):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塞浦路斯 欧洲国家 北欧国家(5):冰岛、挪威、丹麦、瑞典、芬兰。 西欧国家(6):英国、法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中欧国家(7):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列支敦士登。 南欧国家(18):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利诺、马耳他、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

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门特内哥罗)、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匈牙利。 东欧国家(10):前苏联独立的欧洲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后三者在地理位置上应该在亚洲,但和在经济、文化、政治上亚洲关系不密切,所以往往还算在欧洲)。 非洲国家 北非(8):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 东非(10):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 西非(18):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非(8):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15):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第二课时地图三因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课前预习案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 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和⑨状况。 【问题思考】 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 原来的多少倍? 2.在右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 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3.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 是乙处好?为什么? (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 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 (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 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 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4.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d≤陡崖高度<(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读材料,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迎接2011年新年旅游旺季的到 来,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 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材料二旅游规划图 (1)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在Ⅰ、Ⅱ两种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示 方向 经纬线定向法: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 1、比例尺的含义 (注意单位的统一,1千米 = 厘米)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来表示: 数字式:如1:10 000 000 或是1/10 000 000 线段式:0 100 200 300 400千米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3、比例尺大小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4、比例尺大小、图幅大小与内容详略、实际范围之间的关系(1)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 ,内容越 。 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区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图例:符号;注记:文字说明 【小试牛刀】 1.在1∶10 000 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3厘米,那么长江的长度( ) A .63 000千米 B .630千米 C .630 000千米 D .6 300千米 2、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A .20千米 B .0.2千米 C .200千米 D .2千米 3、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100000 B .l∶10000000 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D . 4、在表示某一地区的四幅地图中,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 .1∶5 000 000 B .1/500 000 C .1/50 000 D .1∶50 000 000 5、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若图中四幅地图,表示同一个城市,则图中内容最详细的应该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 A .菏泽市地图 B .山东省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7、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 )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20千米 8、 菏泽到曹县的实地距离约为45千米,在某张地图上两城市的图上距离是0.4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0 000 B .1:10 000 000 C .1:1 000 000 D .1:10 000 9、图l 为四幅区域示意图,按比例尺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认识地图的种类

认识地图的种类 (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 普通地理图是以同等详细程度来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主要的社会经济要素等。它和地形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地图投影、分幅、比例尺和表示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表示的内容比同比例尺地形图概括,几何精度较地形图低。地形图是指国家几种基本比例尺(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的全要素地图。它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符号系统测(或编)制的,全面而详尽地表示各种地理事物,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能满足多方面用图的需要,是国家各项建设的基础资料,也是编制其它地图的原始资料。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分布,或强调表示这些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征的地图。专题地图的主题多种多样,服务对象也很广泛。可进一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1:500地形图要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500地形图测绘 a)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b) 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c)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d)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e)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2.3.2 数据采集方法 a) 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b) 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2.3.3 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 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b) 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 c) 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2.3.4 数据处理 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2.3.5 图形编辑 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3.6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 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测图用途有关的各项要素。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执行外,还应符合如下有关规定。 a) 测量控制点测绘 测量控制点是测绘地形图和工程测量施工放样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应精确表示。将测区范围内的所有图根点,按图式规定的符号,准确的展绘到地形图上。 b) 居民地和垣栅的测绘 1)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