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电影中的文化

合集下载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美国电影,它通过讲述主人公阿甘的故事,展现了美国文化的许多特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通过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出美国的社会价值观、个人主义、机会平等、多元文化以及乐观向上等特点。

首先,美国文化中的社会价值观体现在电影中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阿甘是一位智商低下,但心地善良的人,他从小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歧视和排斥。

然而,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这种通过努力和毅力可以改变命运的信念是美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其次,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阿甘正传》的一个主要主题。

电影中的阿甘一直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而他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决定和行动。

无论是在越战的战场上还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阿甘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行事,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个人主义的精神在美国文化中非常普遍,每个人都被鼓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

机会平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阿甘正传》所强调的。

电影中的阿甘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从小就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美国社会给予了他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论阶层和背景如何,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能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种对机会平等的追求反映了美国文化的价值观。

此外,《阿甘正传》还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特点。

电影中描绘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阿甘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和互动,包括战友、明星、政客等,展示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这个国家里,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和背景的人们可以和谐地共处,并共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最后,乐观向上是美国文化中的一种精神,也是《阿甘正传》所倡导的。

电影中的阿甘面对种种困难和逆境,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他从不放弃,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是美国人民的共同特点,无论遭遇什么困境,都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改变命运。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浅析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浅析

□ 李佑明 徐建纲(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现象浅析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

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

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主题。

美国电影为全球观众接受,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之外,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好莱坞电影同时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强大的叙事话语权,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一、美国电影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并使追求个人幸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

他们总是将自己放在核心地位,而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

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崇尚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具有神圣的意义。

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

因此,美国电影中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极力制造英雄神话是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秘诀,也是美国电影蕴藏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根源。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无论面对何种危机、困难,无论受到何种致命的打击、毁灭性的创伤,从来就不相信失败,因而也没有任何胆怯心理;英雄们总是临危不惧,一往无前。

无论这些英雄们面对怎样险恶的危机、不利的局势、突然的灾难,总是临危不乱,冷静机智地奋勇前行。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霸权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指出文化具有社会作用,是文化具有统治功能的理论。

美国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霸权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工具,是美国文化霸权的载体。

美国电影以洗脑的方式扰乱他者的文化认同,贬低矮化东方,并用特效等手段掩盖其思想的乏味,侵蚀着他者的本土文化。

标签:文化霸权;主题价值观;矮化东方;思想贫乏文化霸权是由安东尼奥·葛兰西根据其自身的政治阅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在特定的时期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社会领导权和文化领导权,就需要通过赢得被统治人民的同意,通过被统治阶级的自愿的赞同来获得,而不是通过压制或暴力来获得。

通过这种方式管理和控制被统治阶级要远比使用暴力达到这一目标有效得多。

问题的关键不是统治阶级使用暴力强迫被统治阶级违背自己的意愿,而是他们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使被统治阶级主动、乐意接受其道德理念、政治觀念和社会价值观念。

一、美国电影中的主题价值观1.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是大部分美国人崇尚的重要价值观,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主旋律之一,成就并标榜了好莱坞电影。

就像《007》的主角邦德,总是独来独往,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打败对手,可以说以“邦德”为代表的美国式的英雄是一位集智慧、胆识与浪漫气质于一身的人物。

古往今来,无论历史如何演变,人们始终有一种不变的心理,那就是崇尚英雄。

美国大片中这种英雄的塑造,将我们对英雄的幻想实体化,同时借此提升美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影片中的邦德在面对看似绝对小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仍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潇洒地拯救人质完成任务。

貌似邦德就是一位无所小能的“超人”。

个人主义、进攻性和绝对的自信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特质,这也在邦德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正如自由民主是美国精神的符号,个人英雄主义已成为美国电影的精髓和灵魂。

比如影片Transformer,面对机器人的攻击,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而仿佛只有美国的科技和军事才能与之抗衡。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而文化差异则一直是这种交流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时,文化维度理论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它为理解中美等国文化之间的深层差异提供了框架。

本文将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从文化维度理论的角度,对中美文化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

二、文化维度理论概述文化维度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Hofstede)提出的一种文化理论。

它认为文化可以从四个主要维度来描述:权力距离、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刚性与柔性,以及确定性回避。

这四个维度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

三、中美文化的文化维度差异1. 权力距离:中国社会的权力距离相对较大,而美国则更为注重个体平等。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反映在角色间的关系以及权威的展示上。

2.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更倾向于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集体主义。

在电影中,这种差异表现在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取向等方面。

3. 刚性与柔性:中国文化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更为柔和和含蓄,而美国文化则更加直接和果断。

电影中的情感表达、对话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4. 确定性回避: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偏向不确定性,注重适应性,而美国则相对倾向于通过规范和规定来应对不确定情况。

电影中对社会制度和行为的接纳与认知反映出这两种文化的特点。

四、《别告诉她》中的文化差异体现电影《别告诉她》通过对华裔家族、异国婚礼以及中西方对于家庭的看法等方面的呈现,深度地反映了中美的文化差异。

在这些元素中,我们能看到家庭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中美之间关于礼貌和面子的理解等文化的深层差异都得到了展现。

五、电影中文化差异的解读在电影中,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大多源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误读。

例如,家庭成员对婚事的不同理解和期望反映了中美对于个人与家庭、自由与责任的不同观念。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2024年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范文

《基于文化维度理论的中美文化差异分析——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篇一一、引言文化维度理论是跨文化交际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和交流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文将通过电影《别告诉她》这一文化现象,分析中美两国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以深化对两国文化特性的认识,并为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新的思考。

二、文化维度理论概述文化维度理论是由荷兰文化学家霍夫斯塔特提出的,该理论将文化分为五个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刚性与柔性以及时间取向。

这五个维度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和交流方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三、电影《别告诉她》的文化背景分析电影《别告诉她》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人物设定,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

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爱情和文化冲突的故事,展现了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一维度上,中美两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和权利。

而中国文化则更倾向于集体主义,重视家庭、亲情和群体关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在面对家庭和爱情时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从而反映出两国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的差异。

五、权力距离在电影中的反映权力距离是指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差异程度。

美国社会相对较为平等,权力距离较小;而中国社会则存在一定的权力距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角色之间的权力关系和互动方式,从而分析两国在权力距离方面的差异。

例如,电影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上下级关系等,都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权力距离方面的文化特征。

六、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在电影中的表现不确定性规避是指对未知事物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美国文化相对开放和自由,对不确定性有较高的容忍度;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稳定和秩序,对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规避倾向。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

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从美国电影看美国梦的文化内涵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辛勤工作和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和幸福的理念。

作为一个代表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美国电影展现了美国梦的多个方面。

通过电影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美国梦的文化内涵,了解美国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影响。

美国电影创作的伊始美国电影起源于19世纪末的短片制作,而20世纪初,电影院成为了人们享受娱乐的主要场所。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经历了黄金时代,也是美国梦初现端倪的时期。

电影制片公司竞相争夺观众,以各种形式展现美国梦的理念。

这些电影中的主角常常是由贫困走向富裕、由失败走向成功的典型美国英雄。

电影中呈现的相关元素从诞生之初,美国电影中就包含着许多与美国梦相关的元素,其中包括个人自由、民主、实用主义等价值观。

同时,电影中还呈现了移民梦、社会流动、技术进步和消费文化等方面。

个人自由是美国梦的核心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体现的重要元素。

电影英雄常常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和拼搏实现梦想。

例如,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饰演的小丑通过努力工作最终战胜了贫困,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此外,民主也是美国梦中的关键因素。

美国电影常常展现了公民的参与和个体的权力。

例如,电影《公民凯恩》通过讲述新闻行业巨头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以揭示民主的脆弱性,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权利。

实用主义是美国梦的重要价值观之一,也是美国电影中常常表现的元素之一。

美国电影通过讲述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以创新解决问题的人的故事,来展现实用主义的价值。

电影《夺宝奇兵》中,男主角印第安纳·琼斯通过聪明才智和勇敢精神克服了一个个的险阻,最终找到了失落的宝藏。

移民梦是美国梦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梦与美国电影结合的重要部分。

美国电影通过探讨移民梦,不仅展现了历代移民在美国实现自我价值和逐步融入社会的故事,还揭示了移民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美国电影文化价值观解读

美国电影文化价值观解读

电影中美国文化价值观(1)电影是文化和价值观传播的载体,而美国价值观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通过一系列有世界影响的大片,在无声无息中渗透美国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世界价值观的主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世价值,成为世界人民的生活信条和生活指南。

李徽:《变形金刚 3》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析:一、新时期美国寻梦:美国梦指的是: 在美国人人享有均等机会,可以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二、重书个人主义英雄轶事:美国人信奉个人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精神。

美国英雄是平民英雄———通过自身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

三、再现救世主义救世神话:美国人深信“我们是上帝选中的民族,我们要把自由传播到世界各地。

个人价值、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崇尚自由这些美国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正随着影片不断侵入其他国的本土文化。

白姣:《当幸福来敲门》美国文化价值观浅探——一、影片创作背景:美国好莱坞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是根据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出版的同名自传小说改编而来,是借鉴的真实的人和事,它叙说了美国一个小人物如何从社会底层挣扎着追求成功的过程,属于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励志故事。

二、影片主要故事情节:《当幸福来敲门》是美国著名的黑人投资家克里斯·加德纳真实的人生故事的翻版,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励志故事,它是一部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的平凡小人物的艰辛奋斗的血泪史。

三、影片所折射的美国文化价值观:美国文化的三大构成要素是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其核心就是崇尚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1. 首先,该部影片体现的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独特的幸福观。

2. 其次,该部影片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国梦的不懈追求。

3. 然后,该部影片还具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真实地再现了清教徒的奋斗历程。

4. 再者,该部影片反映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国人非常崇尚的个人主义。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

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电影《阿甘正传》的美国文化解读《阿甘正传》是一部深受全球观众喜爱的经典电影,它通过讲述一个智商低下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主人公阿甘的故事,展现了美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的主题。

首先,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的多元性。

《阿甘正传》中的角色来自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社会背景。

从阿甘的白人母亲到他的黑人朋友巴巴,从战争英雄贝恩斯中校到阿甘的足球队友索尔,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美国社会中不同种族、阶层和背景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角色,电影向观众传达了对多元性的尊重和包容。

其次,电影中关于机会平等的主题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阿甘虽然智商低下,但他通过努力、毅力和幸运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成功。

他参军、成为橄榄球明星、成立了盈利丰厚的跑步事业,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电影通过阿甘的故事告诉我们,美国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只要你有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无论你的出身如何,你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此外,电影中的社会进步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甘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美国,他经历了种族歧视、越南战争、感染艾滋病等社会问题。

然而,电影也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这些问题上的进步。

阿甘与巴巴的友谊超越了种族隔阂,他们一起战斗,一起庆祝胜利。

电影中的角色对抗不公正,努力争取平等和自由。

这些细节体现了美国社会进步的历史。

此外,电影还呈现了美国文化中的其他一些特质,如对军队和战争英雄的尊重,对竞争和成功的追求,对家庭和友谊的重视。

所有这些都是构成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总之,电影《阿甘正传》通过一个智商低下但坚毅不拔的主人公的故事,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这部电影深入揭示了美国社会和人们的核心价值观,它鼓舞人们相信,只要努力奋斗,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美国精神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一种激励和启发人们追求成功的力量总而言之,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展示一个智商低下但坚毅不拔的主人公的故事,揭示了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机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
摘要: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美国电影中融入了美国文化人的精神视野,蕴含着他们深层的文化价值立场,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电影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文化包容性。

究其原因,除了好莱坞擅长讲故事以及以及它强大的商业运作,美国电影完整的叙事结构成熟地体现了人们对合理秩序的普遍需求。

关键词:美国电影好莱坞文化特征
Abstract:American fil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American culture on the screen, American film into the spirit of the vision of American intellectuals, contains a deep-rooted cultural values stance,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ir cultural values, affecting the world of movie-lover’s formation of those cultural values.American film reflects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elf-centered individualism and heroism, also reflects a 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clusiveness. The reason except Hollywood is good at telling stories and it has strong commercial operati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American film maturity reflects the general demand of the people of reasonable order.
Keywords: American movies Hollywood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

美国电影也是美国文化在银幕上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美国具有全球视野的电影文化观念和形态决定了美国电影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为优越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形态,才使得美国电影有了在世界范围继续发展的态势。

美国电影基本主题都是爱、正义、家庭、亲情等等,而这些既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乐意标榜的完美价值观,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

好莱坞电影同时还借助美国的政治、文化、商业优势,使影片行销全世界,由此建立一种
强大的叙事能力,叙述的内容正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一、美国电影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
美国人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并使追求个人幸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

他们总是将自己放在核心地位,而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

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冒险,崇尚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个人奋斗或个人主义的逻辑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自主为目的的个人主义在美国几乎具有神圣的意义。

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

因此,美国电影中极力宣扬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极力制造英雄神话是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秘诀,也是美国电影蕴藏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根源。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无论面对何种危机、困难,无论受到何种致命的打击、毁灭性的创伤,从来就不相信失败,因而也没有任何胆怯心理,英雄们总是临危不惧,以往不前的。

无论这些英雄们面对怎样险恶的危机,不利的局势,突然的灾难,他们总是临危不乱,冷静机智地奋勇前行。

无论这些英雄们面对怎样复杂多样、变化无端的局势,他们都拥有无比清醒的理性头脑,快速做出完美的部署,瞬间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总能抓住那只有百分之一二的获胜机会,并获得胜利。

影片《真实的谎言》中,英雄哈里在与恐怖分子较量的时候,看看他们所驾驶的飞机就知道,好莱坞人是怎样让他们的英雄们取得胜利的。

英雄驾驶着先进的无可匹敌的新式多功能飞机,而恐怖分子们却驾驶着极端落后的直升机,难怪好莱坞所打造的英雄战无不胜,凭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让许多敌人毁灭殆尽,原来他们都拥有各种高新科技武器和道具。

美国电影总是在极力地打造各种孤胆英雄的形象,编织各种神奇的英雄神话。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篷车》《铁骑》《壮志千秋》开始,1939年的《关山飞渡》是好莱坞电影中牛仔英雄的标志性作品,1952年的《正午》、1953年的《原野奇侠》、1959年的《赤胆屠龙》、1960年的《七侠荡寇志》等西部片,仍旧是讲述传奇般的个人英雄故事,并逐步表现出极端个人英雄主义倾向。

比如,由史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系列电影,塑造了特种兵兰博这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

美国电影中打造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讲个人英雄无限神化,从而表现出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

美国电影中广泛制造完
美英雄个体的虚幻假象,尤其是极力渲染英雄个体控制整个矛盾冲突的巨大力量,极力夸大英雄个体力量战胜群体敌对势力的决定性作用,将个体力量无限夸大、神化,从而赋予了这些英雄人物以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美国电影中体现出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
美国的高科技助长了美国电影征服全球的竞争力,美国电影更是借助当代传播媒体向世界范围大肆输出自己的电影文化,并且突出电影的豪华性、奇观性、梦幻性的特点。

美国电影以各种视觉造型和高科技手段打造了影片独特的文化性,体现在它的文本构成和视觉形象的创造上。

一些巨型的灾难片、科幻片和剧情片大量的涌现,如《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影片,以高科技的优势,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电影效果,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国观众的注意力。

美国电影中还通过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的基因、能力,赋予英雄人物以超自然的智慧与力量,从而可以实现各种意愿。

《蜘蛛侠》中的彼得帕克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但当他被一只具有放射线的蜘蛛咬了之后,基因出现变异而拥有了各种超能力。

《神奇四侠》中的四位宇航员接受了宇宙射线的照射后,被赋予了不同的超人能力。

美国电影一直以科技主义精神来打造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盲目乐观的态度。

在电影艺术带向无关深度思想的平面化,浅表化、感官化方向,使之完全转向商业消费文化。

三、美国电影中展现着广阔的文化包容性
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族群的变化,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国际形势的推动,美国文化转向多元文化主义。

这种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发展自然催生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电影崇尚商业主义至上的原则,并将自身定位在全球市场之中,而不仅限于吸引美国观众的层面,由此而引发出的是美国电影并不太在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征,而是对全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文化的包容和吸纳,这也是美国电影的一种文化战略。

四、美国电影文化逐渐单一性
面对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上逐渐形成的垄断地位,我们不得不对美国电影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导致世界电影文化单一化的倾向进行讨论。

美国电影中所宣传的种种文化价值观,高扬个人奋斗、个人解放、个人主义精神,主张自由、
民主、和平,崇尚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精神,这无疑是滋生极端个人英雄主义、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恐怖主义思想的温床。

美国电影是美国文化的反映,它是大众文化的典范,对于好莱坞电影中体现的美国文化,以上分析不过是冰山一角,美国精神的方方面面已经渗透到各种类型的电影中,通过观看这些电影,就可以领略美国人特有的思维行为方式与价值观,文化在某些层面上是共通的,而我们若想掌握一门语言就不能不谈及它的文化,对于美国文化的涉猎,动过看一系列美国电影定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杨慎生. 英美电影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鲍玉晰. 美国学者对好莱坞的批判[J]. 电影艺术,2001
[3]吴斐. 美国社会与文化[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候庚洋. 电影中的国家文化传播[J]. 中国报道,2006
[5]玛丽安娜. 美国文化背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