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梁漱溟文化要义读书笔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吾辈进来耗时月余,算是对梁漱溟先生这一着作有了粗略的了解。该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思想急剧碰撞的年代的背景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文化精神及其产生的要素和发展的历程。其文笔通达、思路清晰、旁征博引,充分彰显了梁先生的才华横溢。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对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细致分析更让我们叹服先生真无愧于“中国最后的大儒”之名。接下来,容我以原文的思路总结我的收获和提出我的问题。

作者的思路紧扣社会现实,与我曾设想的阐释艺术文化不同,文本详细分析了中国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而弃艺术文化不谈,这必然联系到社会问题突出的时代背景。梁先生看来,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早熟”,先贤们没有稳定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在先秦险恶的政治局势中,只有重人事关心社会的学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化至成熟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即儒家思想。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纵贯中国发展全局的关键要素,它的快速健全规范了中国的社会格局,在道德伦理和思想文化上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梁先生认为儒学启发了中国人早起的“理想思想”,突出表现在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反宗教意识和以人为本的道德观点上,儒家崇尚的天地、家国、君王等都作为理性的化身,在价值选择上崇尚中庸的哲学,最终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除此以外,梁先生总结了中国文化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加以阐释,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容我先列出至今略有存疑的几处地方以便探讨:

(一)梁先生“两千年来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一说恐嫌偏激,应是用词的不妥。

(二)说中国人的人生“几无宗教信仰”。虽然不及印欧的宗教格局,但是中国宗教的存在并不可否认,并且值得做一些有益的探究,完全侧重于儒家思想而避开中国迷信体系会不会显得论据略显不足

(三)讲到中国纪律欠佳的问题时梁先生认为不关乎教育而是集体生活与非集体生活的关系。对后者我虽然颇为赞同,但教育的问题理应同样的重要,没有教育作为重要的媒介,集体生活也会无纪律可言。

(四)谈到伦理社会的演进时,梁先生认为其乃“古圣人之安排”而非“宗法社会自然演成”,然而宗法关系何尝不是中国家庭伦理源头的关键所在

(五)此外,梁先生在第十章提出中国人的奴性来自于相安而非压迫,来自中国人的“向内用力”、责乎自己。但是这与同章所引中国人“为志逊”之言有矛盾之嫌。虽然这个观点非常新颖有趣,但是可供支撑的证据亦然有限。

(六)文中用尚贤尚理而不从众的理论证明中国“超越民主”,似乎有为古代中国不民主的现实辩解的意味,至少比西方民主更高明的说法是不太现实的。

(七)梁先生引张东荪先生“科学自宗教来”一说似乎仅合乎西方基督教文明而不具普遍性,难以用来论证中国的科技落后之因,人们难免要问为何伊斯兰世界同样科技落后的问题了。

(八)文中说到脱离奴隶制后的中国人是自由的甚至过于自由的,但是土地的经济束缚与户籍、徭役制度的政治束缚都客观存在为国民自由的障碍。

(九)文中认为中国阶层流动因科举而加强并且分化阶级矛盾,然而许多贫穷人家确实难以享受教育,世家贵族一直把持数量可观的名额。

(十)对于我的疑虑,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我感到梁先生的伦理社会理论存在对官僚阶层的不小的忽视,若考虑到官僚阶层的因素,则许多观点皆会有所影响:众所周知,地主在区域内属于世代经营,竭泽而渔的现象并不易发生,而阶级矛盾确实如梁先生和其引述的梁任公先生所说的那样不明显,但是官僚由于流官制的支撑而容易形成掠夺式

的经营者,并会由此积压大官僚地主与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该问题同样冲击梁先生道德层面的乱世理论。

以上我的问题或许自身就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我继续的学习和理解,有些问题或许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是我还是斗胆把它们都罗列了出来。我觉得不提出问题不能算是我思考过了,虽然是个人观点,但是我也希望借此整合自己的思路,并且时刻提醒自己留意这些困惑我的问题。

然而,即使文本真的存在一些问题,也瑕不掩瑜,梁先生许多新奇犀利、富有洞见的观点令我受益匪浅:

(一)梁先生指出,中国以伦理代替了宗教,并且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民族信仰,“没有信仰的社会必然崩溃变形”,这对今天的人们是一种有力的警醒。

(二)在西方,同行间常组成行会等集体组织来攫取利益,但在中国同行则是冤家,梁先生总结为缺乏共同利害,乡党意识大于行业意识。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然因好窝里斗而闻名,实须记作教训。

(三)梁先生论中国法律重义务而轻权利,这一问题事实上遗存至今,中国法律如今重刑法而轻民法的现象在社会上受着广泛的关注。

(四)梁先生对儒家的伦理体系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一方面认为其因顾恤对方而达到平衡,铸就礼仪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承认孔子对当时封建秩序作的修正功夫结果是白费,许多要求缺乏客观标准,后期更是趋于僵化和愚昧。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思想也要注意这些问题和学习这种态度。

(五)梁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教人向内用力,学习反省、克己、自责、让人、吃亏等,而非向外抗争,这其实也早已成为中国的民族性格,虽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却使每个个体陷于自己的视野,难以洞见自身之外的问题。

(六)第十一章论证中国的乱象是周期性的,虽然我在疑问的最后一条表达了我的态度,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依然需要保有一定的警惕:官僚承平日久会懈怠吗,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导致土地和粮食危机、道德和社会危机吗,文人的堕落会扩散社会的懒散风气吗这些至今依然值得我们警惕。

以上这些亮点在我阅读的时候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并使我做下了标记,而读完全书我却感受到更深刻的回味。鲁迅曾讽刺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在今天,国人在文化领域仍然极度的不自信,不敢正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每每要闹出全盘西化、反对国学等闹剧。然而梁先生,在那个新文化运动疯狂批判传统文化的时代,敢于为儒家文化正名,并告诫国人要恪守自己的信仰。正因为生为中国人,生来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为何这样做,为何不能放弃传统,以及为何在强大的经济和政治潮流的席卷下传统文化依然坚强地留存。因为那是我们的根,我们几千年来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适应的土壤,个体的脱离必然难以存活。所以如同梁先生告诫的那样,我们不能盲目地追崇西方的文化和宗教,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化的理性所在,我们的特殊个性不一定不为世界所容,反而可能弥补其他文化缺少的内核,我十分感动于梁先生的执着,他让我们铭记不能失却自信力去做没有根的浮萍。

而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梁先生又告诫那些因循守旧的人,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更是早衰的,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生趣渐薄、机械僵固,部分地失去了本意,部分地落后了时代。因而我们越是重视传统文化越应该继承之并且发展之,而不是泥古不化拒绝外来文化和新式文化。《礼记》言:“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人情而已矣”梁先生解释为:“其标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呆定的而是活动的。”我们应该看到书本与教条的局限所在,我们的文化是活的文化,是经过淘汰和选择,受到历史和人民检阅的文化,也只有这样的

文化才经得起各式各样的冲击,才能包容各种各样的民族,顽强的存活至今并且依然迸发出强大的生机。

可以说,梁先生《中国文化要义》这本书仅仅讲社会文化一部分就已经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在帮助我们去了解中国文化之余更激发我们继续求索的欲望,并且和那个时代的梁先生秉承同样的理想,振兴我们的文化、强大我们的国家、完善我们的社会,让世界看到我们自豪的理性和激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读书笔记要求与书目

附件2: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9、《传习录》吴光,钱明等编校(见《王阳明全集》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读书笔记科目

大学生应读人文科书目 A、文学类 1、《诗经选》余冠英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 2、《唐诗选》(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宋词选》胡云翼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版 4、《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岳麓书社 1983年版 5、《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6、《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 7、《鲁迅选集》(上、下)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8、《四世同堂》老舍著北京出版社 1996年版 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版 10、《笑傲江湖》金庸著三联书店 1994年版 11、《平凡的世界》路遥著华夏出版社 1998年版 12、《莎士比亚全集》(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13、《浮士德》(德)歌德著,郭沫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年版 14、《巴黎圣母院》(法)雨果著,陈敬容译三联书社 1950年版 15、《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郭宏安译译林出版社 1994年版 16、《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4年版 17、《战争与和平》(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8、《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著,石真、谢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1958年版 1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忒洛夫斯基著,梅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年版 20、《百年孤独》(哥)加西亚·马尔科斯著,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B、历史类 1、《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 1988年版 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胡绳著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3、《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解放军出版社 1986年版 4、《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三联书店 1997年版 5、《剑桥中国史》(英)费正清主编(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4年版 6、《历史研究》(上、中、下)(英)汤因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7、《中国的现代化》(美)吉尔伯特·罗兹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C、哲学类 1、《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80年版 2、《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80年版 3、《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注中华书局 1976年版 4、《老子新译》任继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版 5、《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中华书局 1961年版 6、《孙子兵法》郭化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7、《坛经校释》(唐)慧能中华书局 1983年版

读梁漱溟 《中国文化要义》的读后感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并在课上听老师讲了很多关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故事,使我对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冰山一角的了解。老师多次提及梁漱溟先生,以及多篇梁先生的著作,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篇听课体会是基于对梁漱溟先生所著《中国文化要义》的略读,简要写出的读后感。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在书中, 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先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一、广土众民。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十、道德气氛特重。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梁先生说:“人生态度之不同, 实为其文化不同之根本”。文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价值观的问题, 也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在这点上,梁先生抓住了文化观中最本质的东西。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社会以伦理本位,而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社会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团体、家庭和个人, 三者在社会中位置轻重不同就形成不同的社会构造, 在这一点上, 中西社会俨然不同。在中国, 家庭处显然的位置,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则轻松若无物;而在西方, 团体和个人是两个实体,家庭几乎为虚位。中国因重家庭演成伦理本位的社会,西方则因团体生活形成个人本位的社会。中国因伦理而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与之情,义务关系;西方社会个人本位形成相对和权利关系。社会生活上, 中国人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或情谊关系社会化,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纽带;西方人会自觉地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整个社会的运行全凭法律。 中西文化歧异的起点是在宗教的有无。在梁漱溟看来,“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彼此原都不相远的。但西洋继此而有之文化发展,则以宗教若基督教者作中心;中国却以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作中心。后此两方社会构造演化不同,悉决于此”。梁漱溟先生认为,虽然在人类文化的早期,东西方都由宗教开端,但此后却有极大的不同:西方由基督教开出集团生活;中国由周孔教化开出家庭生活。在西方社会, 人们组织纪律观念、国家观念都十分的强烈。而中国从周孔以后,文化的中心便转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以前祭天祭祖等等宗教形式只构成周孔教化的一个条件。他由此得出:西方的集团生活,是由基督教开之;中国的家庭生活,是从周孔教化而来,从而形成了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的文化。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早熟”的表现是“理性开发过早”。“而中国缺乏宗教,又由于理性开发之早;则理性是什么,自非究问明白不可。以我所见,理性实为人类的特征,同时亦为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中西人际关系之差异表现在于“不调谐”与“和谐”。儒家伦理对调节人际关系的“和谐”起有调节作用。 梁漱溟从中西社会的异质结构出发,探讨中西文化的价值差异,这一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原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心得

《中国文化要义》读书总结 张士林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所著的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经典之作,有人称梁漱溟为“最后一位儒家”,也有人称梁漱溟为“第一位当代新儒家”,但他自己,却认为更恰当的评价是说“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正如《中国文化要义》扉页所写“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正因为他被称作“儒家”,所以本书的从头到底无不透漏出儒家的文化色彩。本书因为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所以书中大多是半文言文,读起来还是比较晦涩,所以就粗略的谈一下自己读书所得。在本书中梁漱溟先将中国文化的特征罗出来,然后选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此特征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的全方面论证,由此推出和解释中国文化的其它特点,最后将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全都归结为第四个特征,即一种神秘的力量-----理性早启和文化早熟,认为中国的文化要义就在于此。 在书中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十四个特征是: 一、广土众民。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 四、知识、经济、军事、政治皆非中国长处,而又有不知为何的力量使中国有以上之成功。 五、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

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 七、中国人的家在其社会组织中、实际生活中,特见重要。 八、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 九、即以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 十、道德气氛特重。 十一、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罗素曾说“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前中国人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 十二、中国文化自东汉已降为无兵的文化。 十三、“孝”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十四、隐士与中国馆文化的相当关系。 本书的第二章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特征的由来,从中国人的家说起。梁漱溟认为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之所以特重,并不能由冯友兰所提出的“生产家庭化”的生产方式就可以解释了,他认为经济基础并不能决定一切上层建筑。梁漱溟还进一步提出了“阶梯观”和“流派观”,即若把全人类历史作一整体看,则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一直在进步的,然而各时各地却有着不同的发展程度。“世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次第演出几个阶段”。 梁漱溟对比中西方社会,指出西方人是集团生活的,而中国人是缺乏团体的。梁漱溟认为宗教问题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罗马古代社会都具有相似的社会形态,而自从西方以宗教立为国教后,便出现了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来,因而形成了集团生活。再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传统文化作文读书笔记

传统文化作文读书笔记 【篇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第一小学 四年五班马宁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 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息不竭的动力,更是中华民 族奋进的源泉。 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后,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首先,我从传统文化中学会了“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 的父母生育了我,给予了我生命,养育我,教育我。他们为了这个 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辛苦苦,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到什么 时候我都不能忘记感恩父母,更不能嫌弃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 一个完整的家,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其次,我从传统文化中学会了尊“师”。《程门立雪》让我深有感触。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欢学习,到处寻师访友, 曾在程颐门下学习。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 意门生。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赶上老 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 门口,等待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 杨 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 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 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 师的全部学问。我也要向杨时学习,诚心诚意向老师求教,谦虚谨慎,做尊师重道的好学生。第三,我还学会了交朋友。传统文化告 诉我交朋友要讲究诚实守信,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同学之间有了 困难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感受中华文化使我知“孝”,感受中华文化使我尊“师”,感受中华文 化使我懂“友”。感受中华文化使我还会明白很多、很多??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炎黄子孙把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永世相传。 【篇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后感】

人文社科书目读书笔记活动

关于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人文社科书目课外读书活动 读书笔记收交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我校本科培养计划课外学分有关规定:我校本科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参照《应读书目》和个人志趣,认真选读若干种人文社科文化名著。最低阅读量不得少于8种(文学名著2种,其它文化名著6种),所阅读的书籍应有读书笔记备查,按要求完成后得2学分(从2010级开始调整为课外选修学分,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本学期读书笔记收交工作已经开始,现通知如下:1.收交时间为2013年10月26日(周六)(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交至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科办(第九教学科研楼117),由专人负责核对、签收,过期一律不再接收。 2.各学院按自然班级收交,按学号顺序排列,并认真填写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一式两份(见附件),以班级为单位上交,不接受个别学生单独递交。 3.根据文件规定最低阅读量为文2其6,文学类超过2篇,按2篇计,其它6篇,超过6篇,按6篇计,不能相互抵补。每一篇读书笔记要求注明所读书目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各年级同学的历史记录请到各自所在学院教科办查阅。 4.读书笔记不接收打印稿,否则以不合格处理。 5.请各学院把本通知复印发至各班级,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2014届毕业生。 6.本通知电子版、参考书目和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可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3年9月30日附件1: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附件2:参考书目

附件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外读书笔记登记表 本次共有____个同学上交读书笔记,合计_____篇。 上交人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注:本表可复印,电子版可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课程建设/读书笔记栏目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 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

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此所云中国文化 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 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 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 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 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 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 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 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 三、试寻求其特征 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 ①将中国文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 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 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 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若 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 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 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 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 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

传统文化读后感400字

传统文化读后感400字 读过网站上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们的那一句句独到见解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的篇名叫《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就使我感到了茫然,仔细品读下来,才有所触动,有所感觉。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 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国母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 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也使我联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12.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12.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了信心的支柱,就等于迈向了成功,有了正确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高尚的爱国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有了祖国,就等于有了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让我们谨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请记住: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P10-11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馒侵形成,非从他受。反之,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多从他受也。 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如法学上所谓法系之特殊,如是种种甚多),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本来此文化与彼文化之间,无不有差异,亦无不类同。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三、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三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天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 四、从中国已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入之力最为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 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抑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由中国文化形成之一大单位:社会,占世界入口之极大数字)。 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一大段(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延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 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北至西。利亚,南迄南洋群岛,东及朝鲜、日本,西达葱岭以西,皆在其文化影响圈内。其邻近如越南如朝鲜固无论;稍远如日本如逞罗、缅甸等,亦泰半依中国文化过活。更远如欧洲,溯其近代文明之由来,亦受有中国之甚大影响。近代明肇始于七四五六世纪之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实得力于中国若于物质发明(特如造纸及印刷术等,之传习,以为其物质基础。再则十七八世纪之所谓启蒙时代理性时代者,亦实得力于中国思想(特如儒家)之启发,以为其精神来源㈨。 P15中国文化的特征 一、广土众民,为一大特征;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为一大特征; 三、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 恰相反地,若就知识、经价、军事、政治,一一数来,不独非其所长,且毋宁都是他的短处。必须在这以外去想。但此四者以外,还有什么称得起是强大力量呢?实又寻想不出。一面明明白白有无比之伟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确确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岂非怪事!一面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叹为观止的理想形态概括,无法忽略和中国现实的不同。独到精辟的分类模式,不能苟同中西方二元对立的论断方法。此书继承了甲午战争以来对于中西差别的讨论,也是对于中国文化究竟该何去何从的系统论述。对于梁漱溟先生的论断中,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西方人之所长吾人之所短,是否如真如其所言,我不作评论,仅就其理想形态的论述而言,已经是卓然一绝。 “要义”的意思是要旨,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此书中所详述的自然是部分的中国文化。那怎么样的中国文化才算是重要的中国文化?这就需要一把尺来衡量,这把尺子横向的就是西方世界纵向的如同其所言是百年来未变的固有文化。就是究竟是哪一些的中国文化的基因使得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使得我们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列强,使得日寇横行国土沦丧。我认为这就是梁漱溟先生写这本书的背景。另一点就是成书的时间上,《中国文化要义》第一次构思撰写时间是在1941-1942年之间,当时正是中日战争最后大博弈的阶段,初衷可能是来源于民族自省。真正成书是在1948年梁漱溟先生参加的国共和谈破裂之后,使得其书对于中国前途与命运又多了一份预示的意味。如果说清末洋务运动到民国时代是一个渐进的西方化过程的话。那么在1949年之后,新中国与过去的“割裂”和对于东西方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学习,更是前所未有,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哪些要义需要被保留,哪些要义被历史遗弃,梁漱溟先生或许不会想到这么远(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事件和人物)但有或许对于新生政权会期望一些什么,国民政府在大陆末期从战场到政经都一败涂地,尽失民心之后对于一个新生政权的期待,对于民族再次崛起的期盼,我相信不仅仅是梁漱溟先生,49年留在大陆的文人们在当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解放前毛泽东曾经8次同梁漱溟详谈中国的未来和农村建设问题。梁漱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曾说毛主席把中国的农民都动员组织起来了。此话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要动员农民组织农民的想法一致,都知道梁漱溟顶撞毛主席,也听说梁漱溟在大跃进中高呼万岁,一个倔老头的形象跃然而生,不为你是哪个政党,哪个伟人,只为自己所认为的道路。 截止目前对于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的论述我们已经看了许多。严复康梁在甲午战争之后对于中国为什么会落后的探究,吴文藻对民族、国家、文化的探究,费孝通吴晗对中国文化中国士绅的理解,葛剑雄论统一与分裂,每个人对与中国文化论述都不一样,有的假借西方概念套用中国历史,如严复图腾社会、军国社会之分,有的从中国历史事实出发总结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礼教对于统治阶级的作用。在西方化浪潮之下如何认清楚自己,自己该怎么样发展。一方面的确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总是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悠久漫长的文明史,长期领先于西方的事实又不可能一无是处,能留下什么,又要去除什么,怎么样才能超越西方?就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但是这个认识对还是不对?在开篇总结中国人的十大特点的时候(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足自得等等)都是看上去对,其实又不对的,说不清的东西。或许从文化角度论述文化本身就难以说得清,从礼教出发:有的说是因为礼教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的说礼教是从上到下无所不包的社会规范(或许用“天道”更能会意),从文字出发,有的认为文字是中国文明的特征,但我认为文字只是一个表现形式。费孝通先生用多元一体格局概括,也有人说是一体多元,很多时候形容出来的似乎像那么一回事,究其实际又得打个问号。

民族传统文化读后感

民族传统文化读后感(一)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一切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爱我们,我们孝父母,没什么可说的。我们的爸爸妈妈都那么爱我们,给我们完整的家,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念恩幸福一辈子,念怨痛苦一辈子。”生活中记得感恩,我们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在社会上生存,有父母的教育,朋友的陪伴乃至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我们身上涌起一股温暖。别人关心我们了,我们应该感恩。 在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按照法律制度处理就可以了。在中国十分普遍,每一起腐败案件发生后,都有许多人在背后活动,找人讲情。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各种事情的解决,都离不开人情。什么事情都由领导说了算,结果只能脱离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权谋个人之私。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在维护少数人的特权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和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像《圣经》文化和《古圣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所有的中华儿女们,让我们把中国传统美德送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民族传统文化读后感(二)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

试析读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试析读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要义》有感 内容摘要:关键词:传统文化集团宗教儒家文化论文摘要: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人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这是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的特点梁漱溟先生做的基本。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呢?梁先生从西方社会冲突强,政教一体同中国以道德代宗、中国文化的理性早启这一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义。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中国人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在19世纪国门洞开之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几乎一致看法。国门始开,国OTnews_ads('ot017'); 关键词:传统文化 集团宗教儒家文化论文摘要: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人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这是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的特点梁漱溟先生做的基本。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呢?梁先生从西方社会冲突强,政教一体同中国以道德代宗、中国文化的理性早启这一特征进行对比,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义。西方人有集体荣誉感,有组织纪律性,有公德;而中国人散漫,无组织无纪律,自私而不讲公德。在19世纪国门洞开之后,这是很多西方人,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人的几乎一致看法。国门始开,国人还来不及有所改变,民族性传统依然;西方人一进来,也有了对比的对象。应该说,这个时候,是认识传统中国人最合宜的时机,所以这个看法也应该是很中肯的。关于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梁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又如乡镇地方之事,由地方官以命令行之,大家听从没有话说;或由一二领袖做主,亦可行得通。一旦地方官好意召集众人,以问题付之公议解决,往往就议论歧出,商量不到一处,事情反而办不动。此时再下命令,他们亦不愿听了。总之,或者受人支配作一个顺民;或者站他做主,众人都依他的。独于彼此商量大家合作,他却不会。” 然而,中国人何以至此? 梁先生引用孟德斯鸿《法意》上的一句话说:“争之与群,乃同时并见之二物。”两者相争,要取得胜利,就必然要有压倒对方的实力—而这个实力得来最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借他人之力,即为联合。斗争的冲突性加强与持久化,就会导致联合的巩固与系统化,于是集团就产生了。西方社会冲突性强,而易于结成集团。长久以来生活于集团中的西方人,慢慢地就培养了集体意识—也即组织纪律性,公德之类。诚如作者所说:“公德所由养成,端在公私利害之一致;为公即所以为私,为私亦势须为公。”相反,向来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口头禅的中国人,不喜争斗,更是反感党派之争。梁先生认为,基督教在兴起的时候,对当时社会有极大革命险。基督教反对其它一切偶像崇拜以及其它诸神,所谓“基督教不以建立其自身之祭坛为满足,必进而毁灭异教之祭坛”。此其排他性极强。排他性既强,“被排亦烈,到处不能为人所容;而遭受残杀之结果,则是使他们自身团结更形坚强。”后来罗马帝国定基督教为国教,政教一体化开始。此后,教会中的上层组织也渐渐成了封建阶级的一部分。所以能如此,是因为以道德代宗教。而在中国,自周孔教化产生之后,宗教遂以变质。儒家“似乎彻底不承认有外在准则可循。所以孟子总要争辩义在内而不在外。在他看来,勉循外面标准,只是义的袭取,只是‘行仁义’而非‘由仁义行”,。在梁先生看来,“儒家并没有什么教条给人;有之,便是教人反省自求一条而已。除了信赖人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他”。这与宗教对神的崇拜及其严格的组织与思想控制截然相

国史大纲_读后感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显然比我们的那些苗正根红的史书要好读的多,再加之条分缕析的分析和多如浩海又恰到好处的史实,任何关心历史的人都会爱不试卷。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我们所做的是将一些冷冰冰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不许质疑书本,不许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钱穆先生想做的就是这一点。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就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前段时间关于中医关于新儒学的争论就是很好的例子。先生看来(其实我们也是这样看的,只是有时候不是这么做的)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不能理性对待国史不能算是懂得历史的人,不懂历史就不是一个有知识的公民。要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敬畏之心,知道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时又要明白中国落后之根源。作为一本教科书,《国史大纲》达到了目的,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先生理性、进步的历史观,那它和现在的教科书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国史》反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阶梯式进步的历史观,这是最大的不同,因为文明的延续不能用某种标准斩断,让前后之间截然不同。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明,这样的观点来源于历史不断进步这一乐观主义的信念,以为社会是从低到高慢慢演化的。这种划分历史阶段的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论的产物,划分的依据是劳动工具的不同,举个例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分开的标志是铁器的使用,我们书上的标准说法是公元前476年春秋战国的分野为标志,之前为奴隶社会,之后为封建社会。但是,铁器的使用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占主导地位这不好判断,占了主导之后是否引起了上层的变化这个也不清楚。先生举了《盐铁论》中的一段话,说明到了西汉仍有一部分农民用石器进行耕作,而在南方有些地区,春秋时期就广泛使用了铁器农具。 随后,钱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1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学习传统文化,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和谐快乐,这既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又是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收获。以前,我们遇事很多时候都是根据自己当时当地的心情、情绪来处理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了传统文化,有一颗宽爱地心,我们会在矛盾冲突发生以前有预见性地化解矛盾,无论何时,都可以以一份“共情”的心,从对方的出发点考虑问题,理解对方,从而更有效地沟通思想,解决问题。 《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时时如此,积

极主动地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该是多么和谐惬意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把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到我们的骨髓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传统文化中蕴涵的高尚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体会到以下几点:学会爱社会,爱祖国和遵纪守法、学会感恩、学会礼仪为先、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廉耻、学会替他人着想、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等等。 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深入更多人们的心灵,走向大众。带来一个和谐的社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2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