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导轨副选型指导.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导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导向运动机构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导轨的选型和计算的相关内容。
1.导轨的选型:-负载要求:根据所要承载的负载大小,选择相应的导轨类型和规格。
一般而言,负载越大,需要选择精度更高的导轨。
-运动速度:高速运动时,应选择具有较高刚度和振动阻尼的导轨类型,以确保平稳的运动。
-精度要求:根据所要求的运动精度,选择具有合适精度等级的导轨。
一般市场上导轨的精度等级包括:P级、H级、N级等,其中精度等级越高,导轨的定位精度越高。
-使用环境:根据导轨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导轨材料,如不锈钢导轨、铝合金导轨等。
-导轨的自润滑能力: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导轨的自润滑能力,如有些导轨需要使用润滑油来确保正常工作。
2.导轨的计算:导轨的计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负载计算:首先要计算所要承载的负载大小,包括横向负载、纵向负载和径向负载等。
-功率计算:根据负载计算出的数据,再根据所要求的运行速度,计算出导轨所需的功率。
-振动计算:根据负载和速度等参数,计算导轨运动时所产生的振动,并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比,以确定导轨所需的振动阻尼能力。
-精度计算:根据所要求的运动精度,计算导轨的理论定位精度,并与导轨的精度等级进行比较。
如精度等级不够,需要重新选择导轨。
-刚度计算:根据负载和速度等参数,计算导轨的刚度,并与实际需求进行对比。
若刚度不够,也需要重新选择导轨。
-导轨的寿命计算:根据导轨的材料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计算导轨的使用寿命,并根据需求进行修正。
总之,导轨的选型和计算是机械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负载要求、运动速度、精度要求、使用环境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选型和计算,可以确保导轨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注意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导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按结构特点和摩擦特性划分的导轨类型见表6-1[5],各类导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列于表中表6-1导轨类型特点及应用塑料导轨1, 动导轨表面贴塑料软带等与铸铁或钢导轨搭配,摩擦系数小,且动静摩擦系数搭配,不易爬行,抗摩擦性能好。
2, 贴塑工艺简单。
3,刚度较低,耐热性差容易蠕变主要应用与中大型机床压强不大的导轨应用日广泛动压导轨1,速度高(90m/mi n~6OOm/mi n),形成液体摩擦2,阻尼大,抗阵性好3,结构简单,不需复杂供油系统,使用维护方便4,油膜厚度随载荷与速度而变化。
影响加工精度,低速重载易出现导轨面要用语速度高,精度要求般的机床镶钢,镶金属导轨1,在支撑导 轨上镶装有 一定硬度的 不钢板或钢 带,提高导 轨耐磨性,改善摩擦或 满足焊接床 身结构需 要。
2,在动 导轨上镶有 青铜只类的 金属防止咬 合磨损,提 高耐磨性,运动平稳精 度咼镶钢 导轨 工艺 复 杂,成本 高。
常用于重 型机 床如 \立 车,龙门 铣床 的导 轨上 静压 导轨 1,摩擦系数 很小,驱动 力小。
2,低 速运动平稳 性好3,承 载能力大,刚性,吸阵 性好4,需要 一套液压装 置,结构复 杂,调整困 难各种 大 型,重 型 机 床,精 密 机 床, 数 控 机 床 的 工6.1初选导轨型号及估算导轨长度X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GGB20BAL2P12 940 4⑹具体数据见《机械设计 手册》9-149 Y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 GGB20AAL 2R2 1090 4导轨的运动条件为常温,平稳,无冲击和震动 为何选用滚动直线导轨副:1)滚动直线导轨副动静摩擦力之差很小,摩擦阻力小,随动性极好。
有利于提高数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驱动功率小,只相当普通机械的十分之。
2)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3)能实现高速直线运动,起瞬时速度比滑动导轨提高10倍。
4)采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简化设计,制造和装配工作,保证质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交叉滚子导轨选型手册

交叉滚子导轨选型手册交叉滚子导轨选型手册一、导轨材料的选择1. 结构材料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导轨可选用铝合金、钢材、工程塑料等材料。
铝合金导轨具有较好的轻量化特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轻负荷和高速运动场合;钢制导轨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重负荷和高精度要求的场合;工程塑料导轨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低噪音和较高速度的场合。
2. 表面处理:为了提高导轨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常采用阳极氧化、镀铬、喷涂等方式进行表面处理。
二、负载和速度的计算1. 负载计算: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负载重量和工作条件,计算出导轨所需的承载能力。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负载等。
2. 速度计算: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运动速度要求,计算出导轨所需的最大速度。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摩擦系数、润滑条件、热量产生等。
三、导轨类型的选择1. 直线导轨:适用于需要直线运动的场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定位精度。
2. 弧形导轨:适用于需要弧形或非线性运动的场合,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3. 斜面导轨:适用于需要提供斜面运动的场合,可有效减少冲击和摩擦。
4. 悬臂导轨:适用于需要悬臂或悬空运动的场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四、滚子尺寸的选择1. 滚子直径:根据负载和速度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滚子直径。
一般来说,滚子直径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运动摩擦力也会增加。
2. 滚子长度: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滚动方式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滚子长度。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滚动摩擦、动态载荷分布等。
五、润滑方式的选择1. 干摩擦:适用于低速和低负荷的场合,不需要额外的润滑剂。
2. 润滑油:适用于高速和高负荷的场合,需选择合适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润滑油的选择要考虑温度范围、粘度等因素。
3. 润滑脂:适用于中速和中负荷的场合,需选择合适的润滑脂进行润滑。
润滑脂的选择要考虑温度范围、抗水洗性能等因素。
六、安装和维护注意事项1. 安装时要确保导轨与所安装机械设备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以免影响导轨的正常运行。
直线滚动导轨的选用

2 . 2 使用 寿命 长
使 用直 线滚 动 导轨 副导 向,能长 时 间保 持 较高 的导 向精 度 。传 统 的滑 动导 轨 ,是依 靠滑 动 导轨 产 生一 定 的 相对 运动 速度 在其 表形 成一 层 油膜 .油 膜层 的影 响 因素
较 多 ,主 要 有 导 轨 面 的 粗 糙 度 、供 油 点 的 布 置 、运 动 速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3 )0 6 — 1 4 6 — 0 3
娃
直 线 滚 动 导 轨 的选 用
吴金 泉
( 南 通 航 运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江 苏 南 通 2 2 6 0 0 6 )
摘
要 :介 绍 直 线 滚 动 导 轨 的 结 构 、特 点 及 选 用 的 一 般 方 法 与 步 骤 ,更 好 的 认 识 直 线 滚 动 导 轨 的优 缺 点 , 达 到 高 效 、 合 理 、经 济 的 为 设 备 选 用 直 线 滚 动 导 轨 。
2 . 5 由专 业厂 生产 。可 以外购提 高生 产率
滚 动导 轨 的不 足是 结构 较 复杂 ,制 设 计 教 学 与研 究 。
1 4 6
・
数控 机 床 世 界 ・
导 轨使 用 寿命 时 要将 动 额定 动 负荷 乘 以温度 系 数, 取 值
随 着现 代制造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对 加 工设 备 的运行 速 度 、运动 精度 的要求 不 断提高 ,制 造设 备逐 渐 向高 速 化 、高 精度 发展 ,这其 中就 包含 了高 进 给速度 和 高定位 精 度 ,使传 统机床 导 向机构 产生 了重 大 变化 ,直线 滚 动 导 轨副 在机 床导 向上 得到 了广 泛的应 用 。
正压力重载柱滚动导轨副的设计

1 技术背景人类机械工程的发展史,也是科技进步的发展史。
以往两机械零件的平面相互运动称为低副运动(见图1)。
低副运动静摩擦系数较大, 动力源的驱动功率也大, 零件表面在运动中易发热、磨损,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在以后不断地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零件之间的滚动方式。
即在两零件运动平面中增加了滚珠、滚柱为滚动体的运动,称为高副运动(见图2)。
图1 低副运动图2 高副运动高副运动的动、静摩擦系数较小, 因而驱动功率也小,且零件不易发热、磨损。
典型案例:许多机床使用的直线运动低副导轨,普遍改为直线滚动的高副导轨,并涌现出许多高副导轨的制作厂家,使机械工程的直线运动技术迈出了一大步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再具体地描述:直线滚动导轨又分为滚珠体和滚柱体两种形式。
因钢球为滚动体的直线滚动导轨副(见图3)所承载的滚道是点接触,故承载能力低,工作运行过程中易产生振动,不能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加工,同样不能满足机械产品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图3 钢球为滚动体的直线滚动导轨副鉴于此,经研究改进导轨形式为以滚柱为滚动体的直线柱滚动导轨副(见图4),即在导轨两侧加工出四条呈45°分布的平面滚道,四列滚柱与之接触。
较滚珠滚动导轨(见图3)而言,确实增大了导轨副的承载能力。
但随之而来又产生了使用性能问题:滑块的两受力滚道面作用于滑块的开口部。
承载负荷达一定数值后,因45°方向存在水平分力,迫使滑块开口部有扩张变形,以致于导轨副的滚动性能与承载能力大幅降低。
在一定状况下,甚至造成滚动体在运行中有滑动现象,而一旦滑动,势必会将导轨面拉出深痕而报废。
图4 滚柱为滚动体的直线柱滚动导轨副根据以上所述,为解决传统导轨的不足,设计出一种新型直线柱滚动重载导轨副(见图5)。
图5 新型直线柱滚动重载导轨副设计思路:将滑块下部易产生侧向分力的两列小滚柱合并为一列大滚柱移置于导轨顶部的大平面,也就是将导轨上平面作为导轨副的承重运动面。
滑块上部的两列滚柱各列于导轨的一侧,约束其运动体左、右和径向旋转的偏差倾向,使新型导轨副有着较好的运动精度。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步骤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步骤导轨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引导物体运动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设备和交通工具等领域。
在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和进行计算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导轨应用条件在选择导轨之前,需要明确导轨所处的应用环境和要求,包括导轨的使用负载、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方式和工作环境等。
这些因素将决定导轨的类型和精度等级。
第二步:选择导轨类型根据导轨的应用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常见的导轨类型有直线导轨、圆柱导轨、球导轨和滚道导轨等。
不同类型的导轨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直线导轨适用于直线运动的场合,有较高的精度和刚度。
圆柱导轨适用于往复运动的场合,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性。
球导轨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场合,具有较好的滚动性能和耐磨性。
滚道导轨适用于滚动运动的场合,具有较好的自动调心能力和承载能力。
第三步:计算导轨尺寸在确定导轨类型之后,需要进行导轨尺寸的计算。
导轨的尺寸计算包括导轨长度、导轨高度、导轨宽度和导轨间距等。
这些尺寸需要根据负载和运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确保导轨能够满足运动的要求和使用寿命。
导轨长度的计算是根据工件的行程和导轨端部的支撑方式来确定的。
导轨高度和宽度的计算需要根据负载和导轨类型来确定。
导轨高度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滑块的高度和导轨的承载能力。
导轨宽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滑块的宽度和导轨的刚度要求。
导轨间距的计算通常需要根据工作台或滑块的尺寸来确定。
第四步:确定导轨的精度等级导轨的精度等级通常根据导轨的工作要求来确定。
导轨的精度等级包括导轨的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和角度度等。
高精度等级的导轨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刚度,适用于要求高速、高精度和高刚度的应用场合。
第五步:选择合适的导轨供应商在确定导轨类型、尺寸和精度等级之后,可以选择合适的导轨供应商进行采购。
导轨供应商的选择需要考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和交货周期等因素。
总之,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和进行计算是确保导轨能够满足运动要求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导轨是指用于支撑和引导机械部件或设备运动的元件,常见于各种机床、自动化设备、输送机及激光切割机等各类工业设备。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负载条件、运动速度、加速度、精度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导轨的选型和计算过程。
1.负载条件:导轨的选型要根据设备的负载条件来确定。
负载条件包括负载方向、负载大小以及负载变化速度等。
根据负载条件来确定导轨的尺寸和材料,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运动速度:导轨的选型也要考虑设备的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越高,对导轨的要求就越高,需要选择更高强度的导轨。
3.加速度:设备的加速度也会对导轨的选型产生影响。
加速度越大,对导轨的应力和冲击力就越大,需要选择更耐磨、更强韧的导轨。
4.精度要求:不同的机械设备对导轨的精度要求不同,需要根据设备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导轨。
一般来说,高精度设备需要选用精度更高的导轨。
导轨的计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负载:首先需要确定设备的负载条件,包括负载方向、负载大小以及负载变化速度等。
2.计算静载荷:根据负载条件,可以计算出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对导轨的静载荷。
静载荷是指设备在停止运动状态下对导轨的压力。
3.计算动载荷:动载荷是指设备在运动过程中对导轨的压力。
动载荷的计算涉及到设备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
根据实际使用的设备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计算出动载荷。
4.选择导轨:根据计算得到的静载荷和动载荷,可以选择合适的导轨。
选择导轨时要考虑导轨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5.导轨尺寸计算:根据设备的负载条件和运动速度等因素,可以计算出导轨的尺寸。
导轨的尺寸包括导轨的宽度、厚度和长度等。
6.导轨校核:最后需要对选择的导轨进行校核,确定是否满足设备的要求。
校核包括对导轨的强度、硬度和刚度等性能进行验证。
总之,导轨的选型和计算是一个复杂且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合理的导轨选型和计算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精度和寿命。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步骤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步骤选型和计算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导轨的应用场景:首先,需要明确导轨的应用场景,如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电梯等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导轨的要求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导轨类型和规格。
2.选择导轨类型: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导轨类型。
常见的导轨类型包括线性滑轨、滚珠导轨、滚柱导轨等等。
不同的导轨类型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适用范围,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确定导轨规格: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和工作负载,确定导轨的规格。
导轨的规格主要包括导轨长度、导轨宽度、导轨高度等等。
要考虑工作负载的重量、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确保选择的导轨能够满足要求。
4.导轨剖面和形状设计:针对具体应用需求和机械结构设计要求,确定导轨的剖面和形状。
导轨的剖面和形状会影响导轨的刚度、耐磨性和重量等性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5.导轨材料选择: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导轨材料。
常用的导轨材料包括钢、铁、铝、不锈钢等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6.导轨质量和精度要求:根据应用需求和工作精度要求,确定导轨的质量和精度要求。
导轨的质量和精度与导轨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有关,需要根据具体应用要求来决定。
7.导轨的安装和维护:在完成选型和计算后,需要进行导轨的安装和维护工作。
导轨的安装要注意安装位置、安装方向和安装精度,以确保导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导轨的维护包括保持导轨的清洁、润滑和定期检查等工作,以延长导轨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导轨选型和计算步骤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实际情况,还可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选取合适的导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