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节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节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节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茄果类蔬菜主要指茄子、辣椒和西红柿。

一、品种选择

茄果类蔬菜一般作春提前或秋延后栽培,也可覆盖遮阳网进行越夏栽培,要根据栽培模式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条椒王等川椒系列辣椒,湘茄三号茄子,明珠101、102西红柿等品种。

二、种子消毒

播种前,采用温汤消毒或药剂消毒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杀灭或减少附着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减少种传病害。如温汤消毒:把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但种子消毒前要在常温水中预浸15分钟,以便激活附着的

病菌,达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三、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及地膜的,可适当早播,一般茄子在先年10月上旬播种,辣椒在10月中旬播种,西红柿在11月播种,秋茄子在6月中旬播种。

四、实行轮作

蔬菜不能连作,提倡轮作。茄果类蔬菜应进行3年以上轮作。

五、定植前的准备

㈠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利用冬季低温冻垡,或利用夏季高

温烤土,减少土传病害。

㈡采用深沟窄厢、高垄栽培,促使雨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一般厢沟深30厘米,厢宽80厘米。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㈢重施底肥:底肥应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3000-4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人畜粪尿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㈣覆盖地膜:进行春提早栽培提倡覆盖地膜,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定植后的管理

㈠合理追肥:果实挂稳后,应加强肥水管理。追肥以复合肥为主,不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盛果期视长势叶面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浇灌蔬菜时要用清洁水,生活污水不能用来浇灌。

㈡适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病叶。病株病叶要带出菜园,集中销毁。

未覆盖地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

㈢整枝打叶:要及时扦杆,防止植株倒伏。根据定植的密度,茄子、西红柿采用单杆或双杆整枝,即每株保留1个主杆或2个主杆。西红柿要及时疏花疏果,每台果保留2-3个果实。

七、采收清洗

适时采收清洗后上市。禁止用生活污水清洗蔬菜。

八、病虫害的防治

茄果类蔬菜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黄萎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发病后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在穴内撒石灰消毒,用农用链霉素灌根,每5-7天1次,连续2-3次。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对发病株及周围健康株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灌根,对其它的则采喷淋方式预防。疫病、疮痂病、炭疽病、晚疫病等,用可杀得、瑞毒霉、百菌清、克露等农药进行防治。病毒病可用

病毒A、病毒K等农药防治。

茄果类蔬菜害虫主要有蚜虫、烟青虫、斜纹夜蛾、二十八星瓢虫等,可用乐果、虫螨克、顺反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乐斯本等农药

第二节瓜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瓜果蔬菜等主要指黄瓜、瓠瓜、丝瓜和苦瓜。

一、品种选择

瓜果类蔬菜中,黄瓜可进行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瓠瓜一般进行春提早栽培,而丝瓜和苦瓜则采用春提早和越夏栽培。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选择相应品种。如黄瓜,进行春提早栽培可用湘黄三号、津优十号、二十号等,而作秋栽或延后栽培则用津春四号、津优四号;瓠瓜用咸宁

长瓠子;丝瓜用早杂一号、二号肉丝瓜、衡阳406丝瓜;苦瓜用蓝山大

麻子苦瓜。

二、种子消毒

播种前,采用温汤消毒或药剂消毒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杀灭或减少附着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减少种传病害。如温汤消毒:把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但种子消毒前要在常温水中预浸15分钟,以便激活附着的

病菌,达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三、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的,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及地膜的,可适当早播。一般黄瓜在元月上旬催芽育苗;丝瓜、苦瓜在元月上旬催芽育苗。秋黄瓜在7月播种。

四、实行轮作

蔬菜不能连作,提倡轮作。瓜果类蔬菜应进行2年以上轮作。

五、定植前的准备

㈠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利用冬季低温冻垡,或利用夏季高

温烤土,减少土传病害。

㈡采用深沟窄厢、高垄栽培,使雨水能及时排出,防止积水。一般厢沟深30厘米,厢宽80厘米。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㈡重施底肥:底肥应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4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人畜粪尿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㈢覆盖地膜:春提早栽培提倡覆盖地膜,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定植后的管理

㈠抽蔓后,要及时吊蔓、绑蔓。

㈡及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和病叶,并带出菜园,集中销毁。

㈢未覆盖地膜的要适时中耕除草。

㈣及时追肥:瓜类蔬菜连续结果能力强,产量高,应根据长势及时追肥,每采收1次追一次肥,追肥以复合肥为主。中后期增施磷钾肥,并叶面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盛果期勤浇水,但要用清洁水,

生活污水不能用来浇灌。

㈤适时整枝、摘心:瓠瓜在主蔓6-7叶时摘心,促侧蔓生长;侧蔓结果后,留1果,保留2-3叶摘心。苦瓜摘除1.5米以下的侧蔓。

七、采收清洗

适时采收清洗后上市。根瓜要早摘。禁止用生活污水清洗。

八、病虫害防治

瓜类蔬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病毒A、病毒K等农药喷药,每7-10天1次。枯萎病在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在穴内撒石灰消毒,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灌根。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等用百菌清、瑞毒霉、可杀得、多菌灵

等农药防治。

瓜类蔬菜害早主要有蚜虫、斑潜蝇、黄守瓜、黑守瓜等,用虫螨克、敌百虫、顺反氯氰菊酯、甲维盐等农药防治。

第三节豆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豆类蔬菜主要指豇豆、四季豆。

一、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相应的品种。进行春提早栽培时,豇豆可用之豇特早30、全能豆冠等品种,四季豆可用优胜者、供给者等品种。

豇豆进行夏秋栽培时,可用高产四号。

二、种子消毒

采用温汤消毒进行消毒。作法同茄果类蔬菜。

三、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一般在2月上旬播种。在豇豆进行夏秋栽培时,在7月下旬之前播种。

四、提倡轮作

蔬菜忌连作,提倡轮作。豆类蔬菜应进行2年以上轮作。

五、定植前的准备

㈠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利用冬季低温冻垡,或利用夏季高

温烤土,减少土传病害。

㈡采用深沟窄厢、高垄栽培,使雨水能及时排出,防止积水。一般厢沟深30厘米、厢宽80厘米。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㈢重施底肥:底肥应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人畜粪尿一定要充分

腐熟后才能使用。

㈣覆盖地膜:春提早栽培提倡覆盖地膜,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定植后的管理

㈠抽蔓后要及时吊绳引蔓。

㈡及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和病叶,并带出菜园,集中销毁。

㈢未覆盖地膜的要适时中耕除草。

㈣合理追肥:幼苗期少施,开花结荚期适当重施,并结合叶面追施

0.2-0.3%的磷酸二氢钾。

㈤夏秋季栽培覆盖遮阳网。

七、采收清洗

适时采收,清洁后上市。禁止用生活污水清洗。

八、病虫害的防治

豆类蔬菜病害主要有锈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病毒A、病毒K等农药防治。锈病、炭疽病可用粉锈宁、可杀得、百菌清等农药防治。害虫主要是斑潜蝇、蚜虫、豆荚螟等,可用乐果、虫螨克、顺反氯氰菊酯、甲维盐等农药防治。

第四节莲藕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前准备

㈠选地: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丰富,耕作层较深的粘壤土为

宜。

㈡整地:准备栽藕的田块,冬前深耕,经冬冻,可减少病、虫、杂草危害。开春后,再耕翻一次,灌水耙平。稻田种藕,应深耕25-30cm。同时结合耕田,将残留谷蔸清理出田。整地要求:两耕两耙,泥活田平。

㈢施足底肥:莲藕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莲叶封行后施肥比较困难,所以底肥要施足,用量占整个施肥量的70%。主要是人畜粪、堆厩肥、饼肥、青草肥等。人畜粪、堆厩肥要充分腐熟,每亩3000kg;或用100kg饼肥,70kg磷肥;或每亩用紫云英4000kg压青。底肥最好结合整地在栽前7-10天施入。为了防治腐败病,必须提前7天,每亩

施入生石灰80kg。

二、定植

㈠适时定植:露地栽种,气温稳定通过15℃,泥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定植适期。

㈡栽种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1.0×2.5米,每亩用种量200公斤左右;中早熟品种株行距1.5×2.5米,每亩用种量150公斤左右。

㈢栽种方法:将藕种先按一定行距呈梅花型摆在田间,芽头朝向一边,周边芽头向内,且距田埂1米。种藕顶芽向上,藕头斜插泥中10厘米,尾梢翘出水面,抹平泥面,灌浅水。

三、田间管理

㈠追肥:追肥2至3次。追肥多为化肥,每次用量根据作物长势而定,第一次追肥,在长出1至2片立叶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追肥在4至5片立叶时,即封行前亩施复合肥2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地下茎将近膨大时(后栋叶出现时)亩施尿素15公斤。追肥需氮、磷、

钾配合,有利于抗病、增产、提高品质。追肥宜在田间露水干时进行,避免肥料沾叶灼伤叶片,追肥前应放浅水位,便于操作,追肥后一天恢

复水位。

㈡除草:在荷叶封行前,藕田水层浅,田内易滋生眼子草、牛毛毡、三棱草、四叶萍、黑藻等杂草。杂草与藕苗争肥,争空间,应及时除去。采用人工中耕除草,既费时费工,又易踩伤藕莲的地下茎,因此常采用化学除草的方法。可用12.5%盖草能或35%精稳杀得30毫升,兑水40-50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后,在露水干时喷雾于杂草叶面,约经4天,可显著地杀死3-4叶期的禾本科杂草。对其它杂草,可用50%威罗生乳油100毫升,拌5公斤尿素及5公斤干细土,于莲藕立叶高出水面30厘米时

进行撒施。

㈢转藕头:在莲藕生长的过程中,如发现叶朝田埂方向距0.5米时,要将莲鞭连根带叶挖取,然后将生长方向转向田内。

㈣水位调节:前期保持5-10厘米深的水层,以利水温升高,促藕芽早发快长。当立叶及分枝旺盛生长时,逐渐加深水位到17-25厘米。到座藕期,在3-5天内逐渐降低水位到10厘米左右,促进长藕。成熟期

水位保持3-5厘米。

㈤病、虫防治: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蚜虫等。防治方法:90%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40%乐果1500倍液喷施。主要病害有腐败病和叶枯

病。以预防为主,防治方法,实行水旱轮作或施用石灰,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倍液,多菌灵500倍液喷雾,连喷2-3

防治。

第五节马铃薯栽培要点

一、品种简介

马铃薯适应性很强,5-7℃时,种薯的幼芽可在土壤中缓慢地萌发和伸长,13-23℃时,是马铃薯生长最理想的温度,当温度超过27℃时,

其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马铃薯丰产种植以“两大两深”即“大芽块、大垄;深种、深培土”

为主要内容。

二、选地整地

㈠选地较严格,以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涝能排水,旱能灌溉,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土为宜,不宜在低洼、涝湿地和粘重土壤地块种

植。

㈡整地要深翻(深耕)达到20-25cm,捣碎耙坪。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等条件有良好保障。这样马铃薯的根系就会发达,生长就会旺盛,就能多结薯,结大薯。

三、播种前的准备

㈠种薯保管:在通风透气处用河沙垫底,种薯堆放在沙面上,上面

盖上薄草。不宜放在潮湿的地方。

㈡切芽块:每个芽块的重量最好达到50克(1两),最小的不能低于30克(6钱)。大芽块是丰产种植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切不可忽视。在切芽块时要准备两把刀和一个水罐装上酒精或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一旦切到病薯,即把病薯扔掉,并立即把刀泡入药液中消毒,换上另一把刀继续切。把切好的种薯用托布津1000倍浓液进行消毒5分钟后移

植。

㈢施足基肥:马铃薯施肥的原则是:肥料种类以农家肥为主,追肥为辅,马铃薯所需肥料以钾肥为主,如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要纯钾11kg,纯氮5kg,纯磷2kg,(氮、磷、钾比例3:1:6),一般每亩

施用农家肥达到3000kg作基肥。

四、播种

种植时间是11月5日-15日和12月5日-15日。马铃薯丰产种植技术,要求行距30cm,株距24-26cm,冬季种植开沟深达12cm左右,下部施上基肥和杀虫农药,然后覆土至3cm左右,播上芽块覆盖细土8cm,有条件的盖上一层稻草。春、秋两季开沟深8cm左右,下部同样施上基肥,杀虫农药和细土3cm,播上芽块后覆盖细土5cm,有条件的盖上一

层稻草2-3cm。

五、加强田间管理

马铃薯生长分三个时期:前30天为长苗期,中30天为结薯期,后30天为膨大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不一样。

㈠前期要早中耕培土,当苗高5-10cm时,用尿素水进行追肥并除草培土,上土3-4cm,以促进株壮和叶面生长。

㈡中期在现蕾前进行多追施钾肥培土除草,上土要达到6cm以上,

以防薯块长出青皮。

㈢早浇水:马铃薯开花时正好进入结薯期,需水量大增,有时靠自然降雨不能满足,就会影响块茎膨大,因此,在花期前进行人工浇水,

不能浇得太晚。

六、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的重点病害是晚疫病,防治的药物有75%百菌清,72%克露,25%甲霜灵等。药剂对晚疫病只有预防和控制作用,没有治愈的功能。要提前用药,做到防病不见病才是最佳效果,一般在中心病株发现前3-5天喷一次药,以后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即可。

七、收获

采收要做到保时间,保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除适时收获外,关键是在翻、捡、装、卸、运等各个环节中,尽量避免块茎损伤,并防止日光长时间曝晒使薯皮变青及防止雨淋。

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

山東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学》 (BF020065) 课程论文 题目: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 学院园艺设施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园艺三班 学生姓名 学号 二〇一〇年11 月5 日

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 陈洁(园艺 07级三班) 指导教师张自坤 摘要:本文以番茄、茄子、辣椒为例,针对不同地区,针对不同情况,从整体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概述了茄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部分方面还进行了举例比较区分以及新技术的介绍,规范了茄果类蔬菜的生产栽培过程;列举了其常见病害、虫害,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分析并归纳了三种主要茄果类蔬菜的合理采收时期与相应注意问题。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omatoes, eggplant, chili,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from the overall fertilization, seeding seedlings, engraftment and field manage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outline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bio-control technology on vegetables, some aspects also carried out for example comparison distinguish and new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which standardizes the cultivation of bio-control technology on vegetables production process, Listing the common diseases, pests, and advances som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bio-control technology on vegetables with corresponding reasonable harvesting time 关键词:茄果类;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 Keywords: bio-control technology on, Cultivation; Pest control; harvest 引言 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酸浆、香艳茄等,其中番茄、茄子、辣椒是中国最主要的果菜。茄果类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盐、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及少量蛋白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加工制品的好原料。茄果类蔬菜由于产量高,生长及供应季节长,经济利用范围广泛,所以全国各地都普遍栽培。茄果类蔬菜作物性喜温暖,不耐霜寒,以夏季露地栽培为主,其中番茄不耐高温,夏季栽培病害严重。茄子、辣椒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虫害,此外,茄果类蔬菜的采收时期与方法欠佳。了解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采收方法有利于茄果类蔬菜栽培基本技术条件的认识与改进以及全面推广,有利于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有利于合理采收、保持果实的品质,提高竞争力。现就该类蔬菜栽培技术的操作与病虫害的防治及采收作些简单的综述,以更好的指导生产,促进我国茄果类蔬菜产业的发展。 1茄果类蔬菜的栽培 1.1番茄的栽培 番茄的栽培方式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栽培,大体分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四个步骤。一、应选择地势高、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避免与茄科作物连茬的地块做育苗地,播种方式也因地区而异,可利用蛭石、泥炭、珍珠岩石、棉子壳等基质代替

常见蔬菜种类 三种蔬菜分类方法

常见蔬菜种类三种蔬菜分类方法 蔬菜作物种类繁多,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的蔬菜共有200多种,在同一种类中,还有许多变种,每一变种中又有许多品种。为了便于研究和学习,就需要对这些蔬菜进行系统的分类。常用蔬菜分类方法有三种,即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和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常见蔬菜种类三种蔬菜分类方法 一、植物学分类法 依照植物自然进化系统,按照科、属、种和变种进行分类的方法。我国普遍栽培的蔬菜,除食用菌外,分别属于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不同科。采用植物学分类可以明确科、属、种间在形态、生理上的关系,以及遗传学、系统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对于蔬菜的轮作倒茬、病虫害防治、种子繁育和栽培管理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常见蔬菜按科分类如下: (一)单子叶植物 1、禾本科(Gramineae)毛竹笋、麻竹、菜玉米、茭白。 2、百合科(Liliaceae)黄花菜、芦笋、卷丹百合、洋葱、韭葱、大蒜、南欧葱(大头葱)、大葱、分葱、韭菜、薤。 3、天南星科(Araceae)芋、魔芋。 4、薯蓣科(Dioscoreaceae)普通山药、田薯(大薯)。 5、姜科(Zingiberaceae)生姜。 (二)双子叶植物 1、藜科(Chenopodiaceae)根菾菜(叶菾菜)、菠菜。

2、落葵科(Basellaceae)红落葵、白落葵。 3、苋科(Amaranthaceae)苋菜。 4、睡莲科(Nymphaeaceae)莲藕、芡实。 5、十字花科(Cruciferae)萝卜、芜菁、芜菁甘蓝、芥蓝、结球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球茎甘蓝、小白菜、结球白菜、叶用芥菜、茎用芥菜、芽用芥菜、根用芥菜、辣根、豆瓣菜、荠菜。 6、豆科(Leguminosae)豆薯、菜豆、豌豆、蚕豆、豇豆、菜用大豆、扁豆、刀豆、矮刀豆、苜蓿。 7、伞形科(Umbelliferae)芹菜、根芹、水芹、芫荽、胡萝卜、小茴香、美国防风。 8、旋花科(Convolvulaceae)蕹菜。 9、唇形科(Labiatae)薄荷、荆芥、罗勒、草石蚕。 10、茄科(Solanaceae)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香艳茄、酸浆。 11、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甜瓜、南瓜(中国南瓜)、笋瓜(印度南瓜)、西葫芦(美洲南瓜)、西瓜、冬瓜、瓠瓜(葫芦)、普通丝瓜(有棱丝瓜)、苦瓜、佛手瓜、蛇瓜。 12、菊科(Compositae)莴苣(莴笋、长叶莴苣、皱叶莴苣、结球莴苣)、茼蒿、菊芋、苦苣、紫背天葵、牛蒡、朝鲜蓟。 13、锦葵科(Malvaceae)黄秋葵、冬寒菜。 14、楝科(Meliaceae)香椿。 二、按产品官器分类 (一)根菜类蔬菜(root vegetable)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

蔬菜品种的分类——果菜类 果菜类包括茄果类、瓜类和豆类。它们供食用的部分是果实和幼嫩的种子。豆类蔬菜营养价值高,它们除含糖外,还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营养价值一般都不高,只有少数几种例外,如辣椒营养价值比较高。 (1)茄果类 ①茄子。茄子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培,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它的肉质致密鲜嫩,可用多种方法烹制。茄子的营养价值不高,几种主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都不高。但茄子富含维生素P,有保护血管的作用。茄子依其果形可分为圆茄、长茄及卵茄等三种类型。 ②西红柿。西红柿又称西红柿。它的味道甜而微酸,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食用。全国均有栽培。在蔬菜中,西红柿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与其他蔬菜相比,它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不多。但它含有较多的苹果酸和柠檬酸。西红柿按色泽可分为红色、粉色及黄色西红柿等三种类型。 ③辣椒。辣椒包括辣椒和柿子椒。辣椒又称海椒,榛椒,辣子,是重要的调味蔬菜。柿子椒又称甜椒,灯笼椒。其肉厚鲜嫩,味甜,又稍带酸辣味,宜于炒食,也可生食。辣椒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在蔬菜中,它含的维生素C最多,含的胡萝卜素也多。辣椒依其食味和果型可分以下四种类型: 灯笼椒类:果实大,呈扁圆形,圆形,圆筒形,色红或黄,味甜少辣或不辣。按其果实形状又可分为大甜椒,大柿子椒和小圆椒三个

品种群。 大甜椒:果实圆筒形或钝形,果肉味甜、辣味少。 大柿子椒:果实圆形,纵沟较多,果肉较厚或中等,味甜,稍有辣味。 小圆椒:果实扁圆形,果形较小,果皮深绿而无光泽,肉较厚,微辣,适腌渍。 长椒类:果实为长角形,常弯曲,辣味强,按形状又可分为短羊角椒、长羊角椒和线辣椒三个品种群。 短羊角椒:果实为短角形,肉较厚,味辣。 长羊角椒:果实细长,为长着角形,果皮稍厚或稍薄,味辣。 线辣椒:果实为线形,稍弯曲或果面皱皱褶,辣味很强。 簇生椒类:果实细长,果肉薄,种子金,色红,辣味极强。 圆锥椒类: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果小,辣味强。 (2)瓜类 ①黄瓜。黄瓜又称胡瓜、王瓜,以幼嫩的果实供食。黄瓜脆嫩多汁,微甜而富有清香,可生食、熟食和腌酱制。全国各地均栽培。黄瓜的营养价值不高,它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持的含量均不高。黄瓜所含的细纤维素对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鲜黄瓜所含有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转变为脂肪,所以多吃黄瓜可以减肥。黄瓜按其形状常分为刺黄瓜、鞭黄瓜及秋黄瓜等三种类型。 ②冬瓜。冬瓜又称白瓜或冬瓜,其肉质细嫩,味清淡,适宜熟食,也可于制或加工成蜜饯。全国均有栽培。冬瓜在蔬菜中属于营养价值

净菜(茄果类蔬菜)通用技术条件

净菜(茄果类蔬菜)通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制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编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食话驿站马莺、何胜华、李海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净菜(茄果类蔬菜)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净菜(茄果类蔬菜)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净菜(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辣椒和茄子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DB23/T 1001 净菜加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净菜(茄果类蔬菜) 净菜(茄果类蔬菜)是指经挑选、预冷、分级、整理、清洗、修整、护色、保鲜和包装等处理,在冷链条件下销售的生鲜蔬菜,可食率接近100%,可达到直接烹食或生食的卫生要求。净菜(茄果类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 3.2 同一品种 表面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相同,遗传性状稳定的一类茄果类蔬菜群体。 3.3 成熟度 果实成熟的程度。 3.4 色泽 品具有本品种应有的颜色和光泽。 3.5 果形

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

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 第一节番茄生产技术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南美洲地区。 一、生物学特性 (一)主要形态特征 1、根:番茄的根系由主根和1—3级侧根构成,主根垂直向下伸长可达1m以上,但主要根群分布在地面以下30cm左右的土层中,根的再生能力强,较耐移栽。 2、茎:呈半直立性或蔓性生长,需支架栽培。分枝能力强,几乎每一节上均能生产分枝,需要整枝,茎上易生不定根,适合扦插繁殖。 番茄分枝结果习性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由始花芽相邻的上位侧芽生成第一次分枝,间隔2—3叶,出现花序后,再生成第二次分枝,如此相继向上分枝,构成合轴分枝,称为“主干”。 3、叶:单叶, 羽状深裂或全裂,叶面上布满银灰色的茸毛。叶片形状有花叶型、皱叶型和薯叶型三种类型。 4、花:多为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花瓣黄色,自花授粉,小果型花序单花多,大中果型少些,每个单花在花梗与花柄连接处有一个明显向内凹陷的圆环,称为“离层”。当营养条件不良或环境条件不适时,花或果实即从“离层”处脱落,导致落花落果。 5、果实:为多汁浆果,果肉由果皮及胎座(果肉)组成。大型果实有心空5—6个,小型果只有2—3个,形状有圆球形、扁圆形的、卵圆型、犁形、长圆形、桃形等;颜色有:红色、粉红色、橙黄色、黄色等,是区别品种的重要标志。 6、种子:扁平略呈卵圆形,灰黄色,表面有茸毛,种子成熟早于果实,一般在授粉后35—40天就有发芽力。 (二)生长发育周期 1、发芽期:种子萌动—破心,需6—9天。 2、幼苗期:破心—第一花序显蕾,需45—50天。2—3片真叶展开,茎粗约2mm时开始花芽分化。 3、开花坐果期:第一花序显蕾到坐果,包括开花、授粉、受精到子房膨大,是由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为主的转折期。 4、结果期:从第一花序坐果到最后一穗果实采收完毕,陆续开花,连续结果。

第一节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第一节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茄果类蔬菜主要指茄子、辣椒和西红柿。 一、品种选择 茄果类蔬菜一般作春提前或秋延后栽培,也可覆盖遮阳网进行越夏栽培,要根据栽培模式选择相应的品种。如条椒王等川椒系列辣椒,湘茄三号茄子,明珠101、102西红柿等品种。 二、种子消毒 播种前,采用温汤消毒或药剂消毒的方式,对种子进行消毒,杀灭或减少附着在种子表面及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菌,减少种传病害。如温汤消毒:把种子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15分钟,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但种子消毒前要在常温水中预浸15分钟,以便激活附着的 病菌,达到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三、适时播种 播种时间要根据栽培方式来确定,春提早栽培,采用大棚内套小拱棚及地膜的,可适当早播,一般茄子在先年10月上旬播种,辣椒在10月中旬播种,西红柿在11月播种,秋茄子在6月中旬播种。 四、实行轮作 蔬菜不能连作,提倡轮作。茄果类蔬菜应进行3年以上轮作。

五、定植前的准备 ㈠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利用冬季低温冻垡,或利用夏季高 温烤土,减少土传病害。 ㈡采用深沟窄厢、高垄栽培,促使雨水及时排出,防止积水。一般厢沟深30厘米,厢宽80厘米。合理密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㈢重施底肥:底肥应多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尿3000-4000公斤,复合肥40-50公斤。人畜粪尿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 ㈣覆盖地膜:进行春提早栽培提倡覆盖地膜,减少病害的发生。 六、定植后的管理 ㈠合理追肥:果实挂稳后,应加强肥水管理。追肥以复合肥为主,不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盛果期视长势叶面追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浇灌蔬菜时要用清洁水,生活污水不能用来浇灌。 ㈡适时清除枯枝败叶,病株病叶。病株病叶要带出菜园,集中销毁。 未覆盖地膜的,要及时中耕除草。 ㈢整枝打叶:要及时扦杆,防止植株倒伏。根据定植的密度,茄子、西红柿采用单杆或双杆整枝,即每株保留1个主杆或2个主杆。西红柿要及时疏花疏果,每台果保留2-3个果实。 七、采收清洗

茄果类蔬菜

职高农学茄果类蔬菜试题 1、茄果类蔬菜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有哪些共同点?答:1、茄果类蔬菜原产热带,性喜温暖,不耐寒冷。 2、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条件,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长。 3、对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营养不良 土壤干旱或涝害,都能引起落花、落果。 4、幼苗生长缓慢,苗龄较长,为了提早上市,延长收获期,生产中多进行集中育苗。 5、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分枝力强。 6、具有许多共同的病虫害,在茬口安排上应避免连作和与茄科作物轮作。 2、番茄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哪些? 答:发芽期、幼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 3、番茄生理障碍有哪些? 答:卷叶、裂果、畸形果、空洞果、顶腐病、筋腐病。 4、茄子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哪些? 答: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结果期。 5、辣椒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哪些? 答: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结果期。 6、露地春番茄壮苗标准是什么?

答:株高20厘米左右,具有6~8片真叶,第一花序现大蕾;节间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侧根多而密集,吸收肥水能力强;无病虫害。 7、露地番茄的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 答:1、肥水管理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缓苗水适当大些。之后中耕蹲苗,蹲苗结束后,结合追肥浇灌果水。进入结果盛期,经常保持畦面湿润。追肥要求轻施提苗肥,促进发棵,重施催果肥,生长中后期,还可以辅以根外追肥,喷洒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兼有防治生理卷叶的作用。 2、中耕培土中耕与培土结合进行,以促进发生不定根,扩大根系吸收面积。 3、搭架绑蔓当植株高达30cm以上时,要及时搭架、绑蔓。矮秧品种一般架高0.5~0.7米,搭成小四角形架或具有两横杆的篱形架,将茎蔓绑缚于支架或横杆上。高秧品种插杆的高度2米左右,采用“人”字形架,随植株生长随绑蔓。 4、整枝、摘心早熟栽培常用单干整枝,即保留主干结果,其他侧枝及早去除,高秧中、晚熟品种常用双干整枝,即除主干外,再保留第一花序下所抽生的第一侧枝结果,其余侧枝均及时除去,为提高产量可采用连续换头整枝方式,根据栽培目的,在确定所留果穗的上方留1-2叶摘心。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

茄果类蔬菜栽培技术 茄果类蔬菜是喜光喜温性蔬菜,其最适宜温度,夜间为15度,白天是25-30度,因此在温度管理上,要尽量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在冬春栽培或秋冬栽培中,由于实施大棚栽培,光照是绝对不够的,所以在温度受保障的前提下要尽量多地给予光照;茄果类蔬菜栽培离不开水资源,但绝不能渍水,要做到三沟配套,沟渠畅通;土壤的酸碱度(PH值)以中性,微弱酸性为宜,达到5.5时,就会有利于青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光、水、土环境,是获得茄果类蔬菜高产高效的前提条件。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确定栽培季节随着大棚栽培的实施,茄果类蔬菜的周年栽培已基本变成现实。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冬春大棚栽培。茄子、辣椒于八月下旬-九月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10月上旬定植,1月下旬-2月上旬始收。番茄则于10月上旬播种。2、秋季栽培。茄子、辣椒6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10月初始收;番茄则于7月中旬播种,25天苗龄,9月下旬10月初始收。3、春露地栽培。1月下旬-2月初播种,4月份定植,6、7月份收获。二、选好品种,育好壮苗番茄品种:“合作906”、“合作908”、“霞粉”、“佳粉”“中杂九号”;茄子品种:“杭茄一号”、“长虹2号”、“杭丰一号”;辣椒品种:“中椒系列”、“海花系列”等。营养土的配制最好取60%的水稻土、20%的龙糠灰和20%的有机肥(栏肥),外加少量复合肥。一层一层堆好,然后用薄膜盖好,有利于充分发酵腐熟,待用。播种时一定要播得稀

播得匀,一般一两种子播种面积为3个平方以上,播后要浇足底水,再覆2厘米厚细土。当30%种子破土时,要及时揭开贴面的覆盖物,防止徒长苗的出现。一叶一心,或二叶一心时,及时移到准备好的营养钵中,浇足水份,覆好膜,促使缓苗。育苗时,要掌握好温度的“三高三低”管理,即播种后出苗前温度高,出苗后温度低些;移苗后高些,缓苗后低;定植前练苗时低些,定植后高些。水分管理要把握好“三浇三不浇”,晴天浇,阴雨天不浇;营养钵土发白浇,不发白不浇;上午十点钟后浇,下午三点钟后不浇。在通风管理上,不但要搞好晴天的通风换气,也要注意在阴雨天适当通风换气。三、栽培技术要点。畦宽1.5米(连沟),沟0.3米,畦中挖深沟埋入足够的有机肥和一半的复合肥,另一半复合肥作面肥施入,作好畦,有机肥数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50-80担)而定。每畦种两行,株距茄子稀些,番茄、辣椒稍密些,30-40厘米不定。番茄实行整株,一干、二干或一半干整枝都可,具体因根据种植密度而定,一干半整枝时,留靠近第一档果下的侧枝,待侧枝上座一档果留二片叶后侧枝除去。茄子栽培对门茄以下的侧芽摘除,并重点做好打叶工作,有利于通风透光,辣椒一般不采取整枝和摘叶。茄果类蔬菜早春栽培时,气温低,不易座果,应采用激素点花,2、4-D或防落素。在第一档果实座牢后要及时追肥,可用复合肥或尿素,以后每采收一档应追肥一次。早春栽培中,番茄、茄子的灰霉病发生比较常见,是影响茄子产量的一个致命病害。大棚栽培中,用烟熏剂防治,效果较好,每个标准大棚(180平方米)用烟熏剂4颗,目前省农科院植保所新研制的灰霉清可以喷

完整word版考题蔬菜栽培学

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 2分)一.选择题(每题.茄果类蔬菜属于——授粉植物。1 D、天然异花 C、自花A、异花B、常异花 2.根菜类蔬菜的食用部分为——。D、肉质直根C、球根BA、块根、根状茎 .在华南地区主栽的菜心其采收标准是——。3 齐口花D、C、开花期A、叶片生长期B、菜薹形成期.下列——蔬菜属于甘蓝类蔬菜的变种之一。4 、芥菜D、薹菜B、乌塌菜C A、花椰菜 .菠菜的性型表现有绝对雄株、雌性植株、雌雄同株及——。5C、营养雄株B、强雄株D、雌雄全株、强雌株A 6.生菜多采用育苗移植,一般——片真叶时定植。 A、7~8 B、4~5 C、2~3 D、9~10 7.冬瓜主要引蔓方式有顺藤式、剪刀式及——。 A、盘藤式 B、单蔓式 C、双蔓式 D、三蔓式8.西瓜其嫁接换根防蔓割病的砧木常采用——、笋瓜、葫芦。 A、黄瓜 B、南瓜 C、节瓜 D、苦瓜 9.甜瓜常用的整蔓方式为——。 A、三蔓式 B、四蔓式 C、五蔓式 D、六蔓式10.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与——倍体西瓜杂交而产生的一代

杂种。. D、八B、四C、六A、二 11.豆类蔬菜其根系与——共生。、线虫 D C、根瘤菌、AS细菌B、P细菌 对。12.豇豆其每个花序有——对以上花芽,但通常只结荚14 、DC 、3 A、1 B、2 .子叶出土的豆类蔬菜有——、豌豆等。13 、莱豆 D C、蚕豆A、玉豆B、扁豆 .葱蒜类蔬菜大多为——植物。14 、低温长日性C、低温短日性D A、高温短日性B、高温长日性.葱蒜类蔬菜其鳞茎形 成的二种类型为——和洋葱类型。15、、薤D大蒜B、韭菜C A、大葱 个主芽和——个以上副芽。.马铃薯块茎其芽眼包括1164 D、、2 C、3 A、1 B17.马铃薯块茎的——部位含淀粉最多。、皮层D、周皮层 C B A、形成层、髓部 .沙葛株型调控的方法有——、摘侧蔓和摘花蕾。18A、摘心B、摘叶C、绑蔓D、打杈 19.排藕时——稍翘水面上。 A、藕头 B、后把节 C、藕身 D、藕节 20.茭株分为雄茭、灰茭、——茭和正常茭。

考题蔬菜栽培学

蔬菜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茄果类蔬菜属于——授粉植物。 A、异花 B、常异花 C、自花 D、天然异花2.根菜类蔬菜的食用部分为——。 A、块根 B、根状茎 C、球根 D、肉质直根3.在华南地区主栽的菜心其采收标准是——。 A、叶片生长期 B、菜薹形成期 C、开花期 D、齐口花4.下列——蔬菜属于甘蓝类蔬菜的变种之一。 A、花椰菜 B、乌塌菜 C、薹菜 D、芥菜5.菠菜的性型表现有绝对雄株、雌性植株、雌雄同株及——。 A、强雌株 B、强雄株 C、营养雄株 D、雌雄全株6.生菜多采用育苗移植,一般——片真叶时定植。 A、7~8 B、4~5 C、2~3 D、9~10 7.冬瓜主要引蔓方式有顺藤式、剪刀式及——。 A、盘藤式 B、单蔓式 C、双蔓式 D、三蔓式8.西瓜其嫁接换根防蔓割病的砧木常采用——、笋瓜、葫芦。 A、黄瓜 B、南瓜 C、节瓜 D、苦瓜 9.甜瓜常用的整蔓方式为——。 A、三蔓式 B、四蔓式 C、五蔓式 D、六蔓式10.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与——倍体西瓜杂交而产生的一代杂种。

A、二 B、四 C、六 D、八 11.豆类蔬菜其根系与——共生。 A、S细菌 B、P细菌 C、根瘤菌 D、线虫12.豇豆其每个花序有——对以上花芽,但通常只结荚1对。 A、1 B、2 C、3 D、4 13.子叶出土的豆类蔬菜有——、豌豆等。 A、玉豆 B、扁豆 C、蚕豆 D、莱豆14.葱蒜类蔬菜大多为——植物。 A、高温短日性 B、高温长日性 C、低温短日性 D、低温长日性15.葱蒜类蔬菜其鳞茎形成的二种类型为——和洋葱类型。 A、大葱 B、韭菜 C、大蒜 D、薤16.马铃薯块茎其芽眼包括1个主芽和——个以上副芽。 A、1 B、2 C、3 D、4 17.马铃薯块茎的——部位含淀粉最多。 A、形成层 B、髓部 C、周皮层 D、皮层18.沙葛株型调控的方法有——、摘侧蔓和摘花蕾。 A、摘心 B、摘叶 C、绑蔓 D、打杈19.排藕时——稍翘水面上。 A、藕头 B、后把节 C、藕身 D、藕节20.茭株分为雄茭、灰茭、——茭和正常茭。 A、雌 B、黑 C、游 D、畸形 21.慈姑其茎分为短缩茎、匍匐茎和——。

茄果类蔬菜需肥规律和施肥特性

茄果类蔬菜需肥特性与施肥 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等)此类作物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比禾本科作物(小麦、玉米等)要高的多,土壤每种植一季要带走大量的养分,如不及时补充,土壤养分势必失去平衡,导致肥力下降。 蔬菜作物施肥 蔬菜品种多、产量高、菜园肥沃、施肥量大,既要求高产,也重视优质。所以,蔬菜作物除需要较多的N、P、K元素,还需补充中微量元素。大白菜、番茄、黄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大白菜属叶菜类,番茄和黄瓜属非叶菜类,在营养特点和施肥方面具有代表性。 1、大白菜 大白菜以营养体为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因此,对营养元素的要求在数量上和成分上都很高。大白菜对氮肥最敏感,缺少氮素生产缓慢,叶小而薄,颜色黄绿,莲座小,叶球不充实。但氮肥过多,与磷、钾的施用量不平衡,也会影响幼叶的分化和养分的运输,不仅对叶球形成不利,而且抗病能力降低。 (1) 养分配比。 每生产1000kg大白菜约需要N 1.8kg、P2O5 0.81kg、K2O 3.7kg,其比例为1:0.45:2.1。大白菜苗期吸收的养分不到养分吸收总量的1%,而60~70%的养分都在结球期吸收。由此可见,大白菜后期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大白菜较合理施肥的养分比例m(N):m(P2O5):m(K2O))为1:0.3~0.4:0.7~0.8,平均为1:0.35:0.75。如果NPK复混肥料养分含量31%(15-5-11),每公顷用量750~1200kg为宜。 大白菜生育期缺钙常造成叶缘腐烂或叶球中心枯黄,出现"干烧心"现象。缺硼时,在生长盛期叶柄内侧组织木栓化,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褐色,叶片周边枯死,结球不良。土壤缺钙或缺硼时,还需增施中微量元素和硼。 (2) 施肥技术。 大白菜的肥料用量分配,基肥和结球初期约各点40%,余下的20%作提苗肥或莲座期肥。基肥一般是铺施(均匀的撒施在地表),铺施后浅翻、耙平再做畦。有机肥均作基肥施入。钙和硼以喷施为主,一般用0.1%~0.2%浓度的硼砂水溶液,0.5%~0.8%浓度的硝酸钙水溶液,喷施2~3次。大白菜用氮素多,应少用氯化铵作氮源,避免氯离子过量而烧苗或影响品质。 2、番茄 番茄根系发达,在土层中分面广而深,吸收水肥能力强,并有一定的耐旱、耐肥的能力。番茄吸钾量最高,其次为氮,最低为磷。NPK配合施用还可以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和糖含量。 (1) 养分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