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

合集下载

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患者腋窝前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
分析采用 Kappa检验(
Kappa>0.
75 示一致性极好,
0.
40~0.
75 示一致性较为理想,<0.
4 示一致性差).
CEUS 和美蓝 定 位 SLN 阳 性 率 差 异 比 较,用 RXC
s
t

enhanc
edu
l
t
r
a
s
ound
ga
j
(
)
(
)
CEUS i
nt
hed
i
agno
s
i
sandl
oc
a
l
i
z
a
t
i
ono
fax
i
l
l
a
r
en
t
i
ne
ll
t
a
s
t
a
s
i
si
n
ys
ymphnode SLN me
br
e
a
s
tc
anc
e
rpa
t
i
en
t
s.
Me
t
hod
s TheSLNf
e
a
t
u
r
e
swe
片及术 后 常 规 石 蜡 切 片 病 理 学 评 估,以 评 估 腋 窝
SLN 状 态:发 现 1~2 枚 SLN 转 移 为 低 负 荷 状 态,
≥3 枚 SLN 转移为高负荷状态.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3.
0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计 数 资 料
以百分比表示,
CEUS 增 强 与 病 理 检 查 结 果 一 致 性

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分析

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13 期2019 Vol.6 No.13165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分析赵筱丹,王心佳(黑龙江省第二医院物理诊断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2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判定其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情况,探讨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效果。

结果 超声与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优于单一诊断,且灵敏性89.65%、特异性84.62%更高。

结论 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应用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中,可有效检出患者的转移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超声诊断;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13.165.01乳腺癌是临床恶性肿瘤中主要的一种,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据了解,我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随着女性的生活压力增大以及各种诱发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1]。

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乳腺癌患者展开研究,对其均实施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得出数据并分析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应用效果,现将最终结果整理为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42例。

参照组: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3.35±1.54)岁。

肿块最大直径5.12厘米,最小直径0.73厘米,平均直径(2.9±0.74)厘米。

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始于2022年8月,止于2023年2月,从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9例,均接受超声造影,对比病理学、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并计算出超声造影的预测值、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经超声造影,检出的前哨淋巴结有52枚,手术切除55枚,超声造影检出率94.55%(52/55),经病理学检查,有13例前哨淋巴结转移。

从表一数据来看,经超声造影预测,阳性的预测值为62.50%(5/8),阴性的预测值为90.48%(19/21),敏感性为71.43%(5/7),特异性为86.36%(19/22),准确率为82.76%(24/29)。

结论:在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时,需将超声造影和其他方式结合起来,方可获得更准确结果。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中,前哨淋巴结转移既为淋巴结转移首站,也为肿瘤细胞扩散的最早形态,淋巴结可反映出恶性肿瘤侵袭性及机体对于肿瘤抵抗力,且在进行肿瘤分期及辅助治疗时,均需要以淋巴结状态为参考[1]。

目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被广泛用于乳腺外科,以放射核素、蓝染料及荧光染料三种方法最为常见,但由于淋巴结穿刺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三种方法均属于有创性操作,故无法提高诊断准确度。

近年来,超声造影凭借其实时、无创、无污染及操作简单等独特性优势,在前哨淋巴结的活检术定位、性质判断中表现出了重要性价值。

基于此,为了深入研究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与否中的预测价值,此次研究纳入了始于2022年8月,止于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9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现对方法及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告:1.基础资料及方法1.1基础资料在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之后,纳入始于2022年8月,止于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29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

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收稿日期]2020-03-04 [修回日期]2020-08-25[基金项目]江苏省卫计委医学科研课题(Q201625)[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超声科,211800[作者简介]刘微微(1990-),女,住院医师.[文章编号]1000⁃2200(2023)03⁃0387⁃04㊃影像医学㊃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刘微微,舒开凤,糜 春,孔凡萍[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㊂方法:选择乳腺癌病人276例,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寻找前哨淋巴结,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超声造影敏感性㊁特异性㊁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㊂结果:276例病人中,124例肿瘤位于左乳,152例位于右乳;100例肿瘤部位在外上象限,47例在外下象限,60例在内上象限,69例在内下象限;所有病人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8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65例为导管内原位癌,16例为黏液癌,12例为其他;原发肿瘤直径0.6~4.9cm,前哨淋巴结直径0.3~3.2cm㊂术前超声造影共检出497枚前哨淋巴结,手术共切除518枚前哨淋巴结,术前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5.95%(497/518);病理学检查确认存在120枚转移前哨淋巴结㊂术前超声造影预测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人73例,阴性病人203例,其对有无前哨淋巴结的预测灵敏性76.12%,特异性89.47%,阳性预测值69.86%,阴性预测值92.12%,准确率86.23%㊂结论:术前超声造影还需联合其他示踪方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预测,才能获得最佳效果㊂[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前哨淋巴结[中图法分类号]R 737.9;R 445.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3.03.026Predictive value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in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LIU Wei⁃wei,SHU Kai⁃feng,MI Chun,KONG Fan⁃pi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Nanjing Puk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1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of breast cancer.Methods :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276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performed to find sentinel lymph nodes.The results between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ere compared.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all cases were calculated.Results :Of the 276patients,124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e left breast and 152tumors were located in the right breast.There were 100cases in the outer upper quadrant,47cases in the outer lower quadrant,60cases in the inner upper quadrant and 69cases in the inner lower quadrant.All patients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s primary breast cancer,which included 183cas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65cases of intra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16cases of mucinous carcinoma and 12cases of other cancers.The diameter of the primary tumor was 0.6-4.9cm,and the diameter of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was 0.3-3.2cm.A total of 497sentinel 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by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and a total of 518sentinel lymph nodes were removed by opera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of sentinel lymph nodes was 95.95%(497/518).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confirmed that 120nodes were metastatic sentinel nodes.Seventy⁃thre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and 203patients with negative sentinel lymph nodes were predicted using the preoperativ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of predicting sentinel lymph nodes were 76.12%,89.47%,69.86%,92.12%and 86.23%,respectively.Conclusions:[10] 隋洋,孙医学,李阳,等.ACR TI⁃RADS 危险分级结合多模态超声影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099.[11] 马华林,隗功华,张哲.多模融合影像评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治疗肝脏占位病灶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2):108.[12] 李虹,刘维新.雄激素受体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10):95.[13] 王开宇,李文心,马作红,等.雄激素受体与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二氢睾酮对其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8,24(11):742.[14] 李小娟,黄品同,徐永远,等.超声造影肝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与磁共振肝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肝细胞癌高危患者肝占位性病变的一致性评价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0,29(6):522.[15] 曾帅,王嵇,程杰军,等.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中实时多模影像融合和双期C 臂锥形束CT 对改善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9,23(4):86.(本文编辑 刘畅)In order to get the best predicting results in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th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racing methods.[Key words]breast neoplasms;ultrasonic contrast;sentinel lymph node 乳腺癌是一种多发于女性人群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较高,大约每10万女性中就有42人患有此病[1]㊂前哨淋巴结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也是乳腺癌最早出现的一种肿瘤细胞扩散形态㊂同时,恶性肿瘤的侵袭性㊁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均可通过淋巴结的状态来反映㊂此外,临床肿瘤分期㊁手术方法㊁辅助治疗等均需以淋巴结的状态作为参考依据㊂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是乳腺外科医学史上非常重大的一次突破,目前已逐渐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与认可[2]㊂荧光染料法㊁蓝染料法及放射性核素法是三种常见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示踪法,但上述方法均为有创操作,再加上淋巴结穿刺具有一定难度,其诊断的准确度并不高[3]㊂随着近年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体现出其操作简单㊁无污染㊁无创㊁实时等独特优势,为前哨淋巴结性质判断及活检术的定位提供了全新途径[4]㊂为了进一步明确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我们开展了此次研究㊂现作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病人276例㊂纳入标准:(1)女性;(2)单侧单发肿块;(3)行超声造影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4)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5],并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5)既往未进行过乳腺/腋窝手术;(6)病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常规超声或病理确诊为腋窝淋巴结阳性者;(2)炎性乳腺癌者;(3)无腋窝手术计划者;(4)对超声造影剂过敏者㊂病人年龄34~69岁;绝经92例,未绝经184例㊂1.2 方法 1.2.1 术前超声造影 采用西门子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高分辨力高频线阵探头,采用反向脉冲造影成像,机械指数为0.06,适当调整造影增益㊁时间增益补偿及深度,尽可能避免对微泡造成破坏㊂仪器自带硬盘可自动存储采集到的动态造影数据㊂操作方法:病人仰卧,将患侧上肢外旋外展,常规超声探查并确认可能存在前哨淋巴结的部位,造影前采用二维超声探查患侧腋窝淋巴结以了解淋巴结形态㊁大小㊁血流分布及内部回声等㊂将声诺维造影剂(意大利Bracco公司)用5mL0.9%氯化钠溶液充分震荡溶解成微泡悬液,对患侧乳晕区进行麻醉后,用5mL注射器取2mL微泡悬液皮下注射于乳晕周围3㊁6㊁9㊁12点钟方向(每方向0.5mL),完成注射后轻轻给予10~15s按摩,促使造影剂更快到达淋巴管㊂将CPS造影系统开启,用超声探头实时动态查看淋巴结和淋巴管的造影显像情况,标记好第一组(或第一个)增强显影的淋巴结(前哨淋巴结)㊂如果淋巴管不显影或显影模糊,应在常规部位反复查找可疑淋巴结并进行标记;如果造影过程中微泡消失,可再注射一次微泡悬液,并再次仔细探查原标记的前哨淋巴结周围是否还有增强淋巴结,避免出现漏检㊂最后通过常规超声对前哨淋巴结的大小进行测量及标记㊂1.2.2 手术方法 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取仰卧位,上肢外展90°,垫高患侧肩部,常规消毒㊁铺巾㊂在腋折线稍下方胸大肌外侧缘区作一个3~ 4cm的弧形(或斜形)切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并分离,在体表标记部位沿着增强淋巴管找到相应淋巴结,对该淋巴结形态及位置进行查看,测量其大小,并与术前造影对比判断是否为相同淋巴结㊂使用快速病理对切除的淋巴结进行诊断,并按照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给予腋窝淋巴结清扫㊂1.3 观察与评价 由两名高年资超声科医生操作超声仪器与判读结果,并判断前哨淋巴结的增强类型,其中未出现淋巴结转移为Ⅰ型,考虑淋巴结转移为Ⅱ㊁Ⅲ型[6];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有无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并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对比㊂对超声造影敏感性㊁特异性㊁阳性预测值㊁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等进行计算[7-8]㊂2 结果2.1 276例乳腺癌病人临床特征 276例病人中, 124例肿瘤位置在左乳,152例位置在右乳;100例肿瘤部位在外上象限,47例在外下象限,60例在内上象限,69例在内下象限;所有病人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其中18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65例为导管内原位癌,16例为黏液癌,12例为其他;原发肿瘤直径0.60~4.9cm;前哨淋巴结直径0.3~3.2cm㊂2.2 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术前超声造影共检出497枚前哨淋巴结,手术共切除518枚前哨淋巴结,术前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5.95%(497/518),病理学检查确认存在120枚转移前哨淋巴结㊂术前超声造影预测前哨淋巴结阳性的病人73例,阴性病人203例(见表1),其中术前超声造影对有无前哨淋巴结的预测灵敏性76.12%(51/67),特异性89.47%(187/209),阳性预测值69.86%(51/73),阴性预测值92.12%(187/203),准确率86.23%(238/276)㊂典型超声造影阳性(Ⅱ型㊁Ⅲ型增强)与病理结果对比见图1㊁2㊂表1 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n )超声造影病理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阳性512273阴性16187203合计672092763 讨论 随着每年乳腺癌发病人数持续升高及各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对超声诊断前哨淋巴结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9-10]㊂因为乳腺癌转移过程中是先通过淋巴道而非先通过血道,且基本上均为腋窝淋巴结转移,所以准确找到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及评价腋窝淋巴结是否恶性,对病人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㊂腋窝淋巴结的位置㊁大小㊁结构及形态均可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正确判断,与彩色超声血流显像相结合后,淋巴结良恶性大都可以准确辨别㊂不过前哨淋巴通道及引流路径并不能通过常规超声探查到,且无法对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及数量进行正确判断,常规超声存在的各种弊端尚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弥补[11-12]㊂目前,临床中蓝染及放射性同位素是用于寻找前哨淋巴结的常用方法,两者联合后对前哨淋巴结的定位率可达到96%,假阴性率可低至5%[13]㊂虽然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1)蓝染法对组织的穿透力不佳,寻找前哨淋巴结的难度较高,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2)蓝染法容易引起过敏,甚至注射位置组织坏死等;(3)放射性同位素操作难度大,且难以降解,容易导致医源性污染;(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硫胶体㊁血浆蛋白等小分子物质容易向第二级淋巴结侵袭,导致淋巴结标记个数超过真实的前哨淋巴结个数㊂鉴于以上缺陷及问题,临床开始研究一些其他的前哨淋巴结检出方式,比如超顺磁性纳米颗粒㊁吲哚箐绿荧光染色及超声造影等,均取得了一定效果㊂而前哨淋巴结的超声造影,是将造影剂皮下注射于乳晕四周后,再采用超声对增强淋巴结及显影淋巴管进行实时动态探查㊂造影剂一般采用平均直径2.5μm 的六氧化硫微泡,比红细胞直径(7.5μm)小三倍左右,所以微泡可以在淋巴管㊁血管甚至肺泡上皮内自由通行,机体更容易将其清除㊂同时,微泡内没有蛋白及碘成分存在,机体不易对造影剂产生过敏,安全性较高[6]㊂此外,因为毛细淋巴管由单细胞层的内皮细胞构成,没有平滑肌,且排列重叠而疏松,有利于造影剂的快速通过并进入淋巴管,此后沿着乳腺淋巴引流途径前进,最终顺利抵达前哨淋巴结㊂将超声造影和前述方法比较,操作更简单,安全性及准确性更高,且可重复性及经济性更好㊂本研究证实,超声造影在前哨淋巴结定位及预测转移方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与相关文献[14-15]报道基本相似㊂此外,国外学者GOLDBERG等[16]在一项针对猪的实验研究证实,超声造影对前哨淋巴结良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GELB等[17]研究也证实,借助淋巴内皮细胞间隙的胞吐或胞饮作用,可将造影剂吸收并停留在前哨淋巴结中,避免其侵入下一级淋巴结,一定程度保证了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㊂但即便这样,还是难以避免会存在较高的假阴性情况㊂本研究术前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假阴性率较同类研究[18]偏高,可能受到以下几方面原因影响:(1)前哨淋巴结转移具体可以分成单细胞转移㊁微转移以及宏转移三种,有些单细胞转移及微转移的乳腺癌病人淋巴结解剖学结构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因此通过超声造影观察淋巴结形态㊁血流灌注等情况时很难发觉异常;(2)前哨淋巴结出现宏转移会阻塞淋巴管,造影剂不能顺利抵达前哨淋巴结,但其能够在旁路交通支的作用下进入正常淋巴结,所以容易将最先显影的淋巴结判断为前哨淋巴结,最终导致漏诊;(3)有一些未被恶性肿瘤侵袭的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也会有不均匀增强表现,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笔者分析应该与淋巴结结构及淋巴回流有关㊂研究[19]报道,有部分前哨淋巴结病理学表现为淋巴窦增殖或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异常增殖㊁分化,以及淋巴阻塞,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超声造影不均匀增强㊂超声造影剂通过淋巴管达到淋巴结后,还会顺着淋巴小叶中被膜下淋巴窦浸入整个淋巴结,本研究在前哨淋巴结中发现了扩张的淋巴窦,因此笔者分析显影偏慢及不均匀增强表现的原因也可能与该区域有关㊂所以,若术前超声造影下前哨淋巴结呈不均匀增强表现,则转移与未转移均有可能,仅凭借增强模式并不能正确预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㊂此外,胡慧等[20]研究发现,超声造影结合亚甲蓝定位能够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率㊁敏感性㊁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1.2%㊁93.3%㊁100%及96.8%)㊂所以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超声造影还需联合其他示踪方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预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㊂[参考文献][1] 袁蕙芸,蒋宇飞,谭玉婷,等.全球癌症发病与死亡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J].肿瘤防治研究,2021,48(6):642. [2] 方静,张海.超声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3):591.[3] 张文岳,罗葆明.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9):1449.[4] 赵婧.经皮内超声造影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5]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7,27(9):695.[6] 赫捷,陈万青,李霓,等.中国前列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29.[7] 崔岩.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8] 韩振中.基于X线图像的乳腺肿块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9] SHIMAZU K,ITO T,UJI K,et al.Identification of sentinel lymphnodes by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with Sonazoid in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a feasibility study in three hospitals[J].Cancer Med,2017,6(8):1915.[10] ESFEHANI MH,YAZDANKHAH⁃KENARI A,OMRANIPOURR,et al.Validation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technique towire localization of sentinel lymph node in patients with earlybreast cancer[J].Indian J Surg Oncol,2015,6(4):370. [11] ECANOW JS,ABE H,NEWSTEAD GM,et al.Axillary staging ofbreast cancer:what the radiologist should know[J].Radiographics,2013,33(6):1589.[12] 李艺,王燕,常婷,等.经皮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6):546.[13] XIE F,ZHANG D,CHENG L,et al.Intradermal microbubbles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is a feasible approachfor sentinel lymph node identification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J].World J Surg Onco1,2015,13(1):319.[14] 彭雪强,张浩,卞丽霞.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腋窝评估可行性的研究[J].癌症进展,2017,15(4):447.[15] 马克敏,徐梅玉.超声造影对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10):1013. [16] GOLDBERG BB,MERTON DA,LIU JB,et al.Sentinel lymphnodes in a swine model with melanoma:contrast⁃enhancedlymphatic[J].Radiology,2004,230(3):727.[17] GELB HR,FREEMAN IJ,ROHLEDER JJ,et al.Feasibility of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guided biopsy of sentinel lymphnode in dogs[J].Vet Radiol Ultrasound,2010,51(6):628.[18] 付明刚,梁挺,高军喜,等.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0):986.[19] WANG Y,CHENG Z,LI J,et al.Gray⁃scale 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 in detecting sentinel lymph nodes:an animalstudy[J].Eur J Radio1,2010,74(3):e55.[20] 胡慧,韦伟,孙德胜,等.超声造影结合亚甲蓝定位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16):1255.(本文编辑 卢玉清)。

经皮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皮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分析

经皮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分析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临床意义。

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筛选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分别行经皮、经乳晕周围皮下超声造影,最后以美兰染色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两种注射诊断效用。

结果:经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与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成功率、发现转移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与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皮超声造影诊断SLN效用较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在90%以上,肿瘤周围或乳晕周围皮下注射均可满足需要。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我国虽属于乳腺癌低发地区,但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最新调查显示乳腺癌发病率约为25/10万,死亡率已达10.24/10万,乳腺癌患者群体不断扩大,在上海、北京等地乳腺癌发病率已接近欧美[1]。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保乳术联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有助于维持患者较好的体态,提示患者生命质量。

前哨淋巴结组织病理学状态可代表整个区域淋巴结状态,术前准确判断SLN非常关键。

超声造影是开展乳腺癌SLD检查的重要方法,均有术中无放射性污染、无创、方便活检等优点,但该术式仍是一种新技术,采用经何种途径注射尚有待商榷。

本次研究试对比皮下、乳晕下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结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知情同意;③术前未接受任何治疗,如新辅助化疗;④无腋窝手术史;⑤乳腺肿块直径<5cm。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③哺乳期、妊娠期患者;④既往接受过大手术,淋巴回流异常者。

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

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

16. 2 ) 〕 岁; 乳腺肿物直径 10 ~ 70 mm, 其中肿物位于外上象限 10 例, 外下象限 3 例, 内上象限 9 例, 内下象限 2 例, 乳头上方 4 例, 乳头下方 2 例; 浸润性导管癌 25 例, 黏液癌 2 例, 浸润性小 Paget 病并浸润性导管癌 1 例; 叶癌 1 例, 浸润性乳头状癌 1 例, T2 N0 M0 者 3 例, T2 N1 M0 者 3 例, 临床分期: T1 N0 M0 者 17 例, Ⅲ 期者 7 例; 5 例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 既往无腋窝手术或放疗 史;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 1. 2 仪器与试剂 超声诊断仪: 采用意大利 Esaote 公司的 MyLab 9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配有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 像技术。使用频率 10 MHz 的线阵探头, 造影时仪器的调节和 参数的设定, 包括机械指数、 增益、 动态范围、 发射聚焦、 深度 等, 在每次造影过程中均保持不变 。 动态造影图像采集储存于 超声仪器硬盘中。造影剂: 采用意大利 Bracco 公司生产的超声 造影剂 SonoVue 。 1. 2 1. 2. 1 方法 造影前超声检查 手术前 4 ~ 6 h, 患者先行腋窝二维
于志强等
超声造影指导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
第3 期 bathing 〔J〕 . J Jap Soc Balneol Clin, 2007 ; 70 ( 2 ) : 7783. 3 4 于对照组, 充分说明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行膀 胱灌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 。 而因膀胱灌注引起的疼痛是大多 数患者最为恐惧的副作用, 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关键因素, 减 轻灌注引起的疼痛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配合治疗的 依从度, 并有可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 本文中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因此尚不能认为心理干 预可降低肿瘤复发率, 但可观察到有降低肿瘤复发的趋势, 随 着样本量增大及随访时间增加将有助于得到最终结论 。 4

超声造影美蓝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分析

超声造影美蓝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分析
常规病理 检查 , 随后 以常规方法完成乳腺癌改 良根治术。结果 : 试验组 检出 S N准确率 10 、 一例假 阴性 , L 0% 无 对照组检出 S N准 L 确率 8 . % , 1 89 有 例假阴性 , 阴性率为 2 %。两组的各项评价指标 比较 , 假 0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结 论 : 超声 造影美蓝 定位乳腺 癌 S N, L 其发现率 、 准确性 、 敏感性都显示 出良好的效果 , 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有效手段之一。
碍治疗[ ] J .中国临床康复 ,0 3 1 ( )24 . 2 0 ,9 7 :7 8
[ 收稿 日期 :02—0 — 0 编校 : 21 1 2 徐
强]
[ ] 陈秀花 , 梅 .脑血管意外患者康 复训 练存 在的 问题 3 陈
超 声 造 影 美蓝 定 位 乳 腺 癌 前 哨淋 巴结 的可 行 性 分析

271 ・ 8
吉 林 医学 2 1 0 2年 5月 第 3 3卷 第 1 3期
达康复训练最佳时间为发病开始至发病 3个月 J 。本次 通过
采用 B A L表对 A L能进行评 估 , N D D 根据 患者 个人 情况 针对 性制定复健计划取得满意疗效 。
及对策[ ] J .现代 中西 医结合 杂志 ,0 0 1 ( 3 :6 5 2 1 ,9 1 ) 12 . [ ] 王杨春 , 4 罗 伦, 李 攀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 脑血 等 管意外后吞 咽 障碍 的影 响 [ ] J .中华物 理 医学 与康 复 杂 志 ,
李志旺 , 于志强 孙德胜 韦 , , 影像科 , 广东 深圳 伟 韩 , 彬 ( .北京大学深圳 医院甲乳外科 , 1 广东 深圳 5 8 3 ;. 京大学深圳 医院超声 10 6 2 北 5 83 ) 106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乳腺癌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它可以是一枚或一组淋巴结[1]。

SLN的转移与否是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准确分期、判断患者手术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乳腺癌SLN活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判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的方法之一,结合病理诊断可用于判断腋窝淋巴结的宏转移和微转移。

同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2]提出,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标准评估方案,SLN活检术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实践。

SLN活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SLN。

目前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法、染料法、超声造影法及光声成像等[3-4]示踪方法均能识别SLN,其中超声造影因具有实时、可术前评估淋巴结状态且能引导SLN进行穿刺等优势逐渐应用于临床。

本文就超声造影在乳腺癌SLN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SLN超声造影概述1.乳腺SLN超声造影的原理:经皮注射的超声造影剂被乳晕周围真皮下淋巴管吸收,增强后的淋巴管经乳腺内淋巴管流向腋窝到达SLN[5]。

2004年,Goldberg等[6]在猪黑色素瘤瘤周经皮注射超声造影剂,首次证实瘤周注射超声造影剂能识别引流淋巴管及SLN。

随后,Zhao等[7]和Sever等[8]将该研究应用于临床乳腺癌患者。

Machado等[9]研究显示,1ml及2ml的造影剂对淋巴管及淋巴结显影无显著差异。

另有研究[7-9]在乳晕周围分别注射SonoVue和Sonazoid等不同超声造影剂,使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

欧洲生物医学超声学会联盟2017版超声造影肝外应用指南[10]介绍了超声造影在乳腺癌SLN中的应用现状。

总之,超声造影剂无毒,且其诊断效能与染料或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相当。

同时,它可以引导SLN的穿刺活检,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管理。

2.目前临床常用的SLN超声造影方法:在常规超声完成乳腺和腋窝的扫查后,将超声造影剂(0.1~0.6ml)在乳晕周围的3、6、9、12点钟方向或外上象限经皮内或者皮下注射,注射后沿乳晕周围扫查引流淋巴结,追踪引流淋巴管至淋巴管末端的SLN,随即进行SLN的定位及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较新的一种技术,其在乳腺癌 SLN 检测 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性
SLN
如无转移,理论上其余非前哨淋巴结
亦无转移,则无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
如发现一条淋巴管,则第一个增强的淋
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
如发现多条淋巴管几乎同时显影,则认
定沿各淋巴管追踪发现的第一个增强的
淋巴结均为前哨淋巴结
超声造影判断是否转移

均匀增强的前哨淋巴结不含转移灶

前哨淋巴结内未增强区或微弱增强区域则考虑转移灶
左图箭头所示为淋巴管(横断面),右图灰阶无法显示淋巴管
左图箭头所示为淋巴管(纵断面) 右图箭头所示为淋巴管(横断面)
左图示增强的前哨淋巴结,右图示同一淋巴结低增强(微泡破裂)
左图示均一增强的淋巴结,大箭头所指为淋巴结的输入管
前哨淋巴结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况是乳腺癌患者预
后和决定后续治疗的重要因素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 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并替代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成为可以 对腋窝进行准确分期方法
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哨淋巴结(SLN)检测作为目
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
来自文献 Sentinel node identification using microbubbles an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R. Sever a,*, P. Mills a, S.E. Jones b, W. Mali c, P.A. Jones
左图示淋巴结内穿刺细针 右图灰阶上淋巴结显示不满意(较左图)
左图示均一增强的淋巴结,小箭头为淋巴结的多支输入管
左图示淋巴结呈“新月状”增强 右图为同一淋巴结灰阶显示(箭头所指为薄薄的皮质)
左图示淋巴结呈“半环状”增强
左图示淋巴结呈“完整环状”增强
左图大的单箭头示淋巴结输入管,大的双箭头示淋巴结输出管; 小的单箭头指整个淋巴结
左图示两个增强的前哨淋巴结,右图示灰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