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合集下载

三维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

三维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

三维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颈部淋巴结结核是较常见的肺外结核,其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约占肺外结核病的81%1。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二维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一般多可诊断,但对淋巴结的空间结构及毗邻大血管的显示有一定局限性。

CT增强扫描以及核磁共振检查对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定性诊断以及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分析相对于二维超声更加准确2-3,但是因为其检查价格较高,并且对患者本身有一定的辐射,所以寻找一种相对于较安全的并且物美价廉的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非常必要。

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持续进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逐步成熟,本研究对35例47个颈部淋巴结实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探讨其在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经穿刺活检确诊的淋巴结结核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6±14)岁。

采纳意大利百胜(Esaot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LA522探头(频率4-12M)及BL433探头(频率15M),具有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及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3D-CEUS)功能。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对穿刺活检淋巴结实行常规超声(US)检查,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内部回声、血流特点,并用探头轻压病灶观察是否有压痛,是否有内部回声流动以及是否可移动等4,然后行二维超声造影(2D-CEUS)和实时三维超声造影(RT-3D-CEUS)检查,对病灶建立不同切面的立体图像,多角度观察病灶的形态结构并测量体积。

观察指标:采纳3分评分法对所有病灶的辨析度、立体感及血管空间结构实行评价,1分为较差,2分为一般,3分为良好,记录统计结果,并与手术后形态、体积相对比。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纳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35例共47个淋巴结,US、2D-CEUS以及RT-3D-CEUS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立体感及血管空间结构评估最佳(即3分)的病灶个数分别为7个(17%)、17个(36%)、34个(72%),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检查的作用。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240例患者超声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根据淋巴结产生征象确诊转移性淋巴癌100例,淋巴瘤24例,结核64例,淋巴结炎52例。

不同性质的淋巴结纵横径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超声检查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对疾病的诊断有定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正确率高,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高频彩超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疾病常引起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引起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各种癌症、淋巴瘤转移、结核、感染均可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定性诊断[1]。

为总结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效果,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220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彩超检查资料进行汇总,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1年5月对22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经超声检查,男140例,女100例,年龄17~85岁,平均49.6岁。

其中结合术后病理或细胞学穿刺及临床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癌100例,淋巴瘤24例,结核64例,淋巴结炎52例。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头转向被检查侧对侧,进行颈部扫查(主要是颈部大血管旁、锁骨上窝、、耳后、颌下及颏下淋巴结)。

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时,调低血流的速度范围,调高彩色增益,仔细观察和测量淋巴结形态、大小及长径/短径(L/T),必要时头转向被检查侧对侧,充分暴露颈部,对病灶部位做连续滑行的纵切面和横切面扫查[2],每例患者只对其中1~2个具有相应病理类型及超声特征明显的淋巴结进行观测[3],包括淋巴结的血流特征,内部回声,形态、纵横比(L/T)、淋巴结包膜是否完整、淋巴结有无钙化、液化、融合等情况。

结果根据淋巴结产生征象确诊转移性淋巴癌100例,淋巴瘤24例,结核64例,淋巴结炎52例。

淋巴结声像图特征:①转移性淋巴癌声像图特征:本组100例,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皮质不均匀增宽,淋巴结髓质消失,门部结构偏心消失,皮髓质回声均较低,长径与短径比值(L/S)176±071。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临床研究·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肖凯兰潘勇段红桃肖琰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98例颈部淋巴结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SWE检查,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情况。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超声造影、SWE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结果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良恶性颈部淋巴结血流类型、灌注类型、灌注模式、达峰时间(TTP)、到达时间(A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WE检查显示,良恶性颈部淋巴结杨氏模量最小值(Emin)、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分别为(8.59±2.37)kPa、(34.78±5.84)kPa和(11.48±2.86)kPa、(41.51±7.92)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12、6.537,均P<0.001)。

超声造影、SWE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79%和66.67%,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2.93%,高于其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TTP、AT、Emin、Emax及四项联合应用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741、0.759、0.738、0.980。

结论超声造影联合SWE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良恶性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剪切波弹性成像;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图法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hear wave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XIAO Kailan,PAN Yong,DUAN Hongtao,XIAO Ya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Zhu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412007,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Methods A total of198patients with cervical lymph nodes who confirmed by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SWE examination.The size,shape,boundary,internal echo and blood flow of lymph nodes were observed.Taking pathological results as the gold standard,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EUS and SW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nalysis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 two method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Result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flow type,perfusion type,perfusion pattern,time to peak(TTP)and arrival time(AT)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all P<0.05).SWE showed that the minimum Young’s modulus(Emin)and maximum Young’s modulus(Emax)of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 were(8.59±2.37)kPa,(34.78±5.84)kPa and(11.48±2.86)kPa,(41.51±7.92)kPa,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7.512,6.537,bothP<0.001).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SWE in distinguish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cervical lymph nodes was78.79%and66.67%,respectively.The combination of both methods achieved a diagnostic accuracy of92.93%,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ach method alone,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oth P<0.05).ROC curve作者单位:412007湖南省株洲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超声科(肖凯兰、潘勇、段红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肖琰)通讯作者:肖琰,Email:颈部淋巴结是人体外周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处脏器肿瘤转移、血液系统疾病、邻近脏器病变等均可影响颈部淋巴结形态、大小及内部血流分布,因此准确鉴别颈部淋巴结良恶性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将我院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64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次采取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诊断的结果。

结果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比较,准确度更高,漏诊率与误诊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采取超声造影方法的效果显著,准确度高,可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超声造影;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准确度颈部肿大淋巴结,主要因机体受致病因素侵袭所致,当信息传递至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及抗体的情况下,使致病因子被杀伤,并导致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最终引发淋巴结肿大。

为有效鉴别颈部肿大淋巴结病变情况,为患者进一步合理科学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1]。

本次将我院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64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在颈部肿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将我院在2022年1-12月收治的64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签署相关诊疗干预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且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逐一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本次实验者。

其中,男性34例、女性30例;年龄跨度为28岁到73岁,平均年龄为(46.29±1.21)岁;病灶直径为0.9-5.7cm,平均直径为(2.40±0.28)cm。

因本次涉及同组患者不同诊断方法之间的结果比较,所以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本次64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依次采取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方法,具体诊断方法如下:1.2.1常规超声检查方法选用日立二郎神 HITACH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设置为7MHz到14MHz,指导并协助患者行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全面扫查患者的颈部,然后对淋巴结各项信息进行认真观察记录,如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淋巴门偏心或缺失情况,并仔细观察患者的血流情况。

浅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浅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浅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周玉驻马店市正阳县中医院彩超科,河南驻马店4636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 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08例,对其进行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超声造影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肿大良恶性的诊断特异性、敏感率及准确 度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检查,同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可有效降低颈部淋巴结转移漏诊或误诊可能性,对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资料指出,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常为甲状腺颈部 淋巴结转移所致[1]。

对淋巴结良恶性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患者早期治疗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2]。

超声检查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对 10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此类 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 的甲状腺癌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经由病理检查得到确 诊。

其中包括65例女性,43例男性,年龄分布为21〜59 岁,平均年龄为(39. 7 ±5. 1)岁。

108例患者在术前超声检查中均可见明显颈部淋巴结肿大,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和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1. 2检查方法108例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Philips 一iE33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设定为3〜11MHz。

对甲状 腺和颈部淋巴结进行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淋巴结 回声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淋巴结体积、形态、是否存在融 合、血流成像等信息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

23804205_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23804205_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rt
hegu
i
danc
eo
fc
on
t
r
a
s
t
enhanc
edu
l
t
r
a
s
onog
r
aphy.Thequa
l
i
t
a
t
i
ve
y wa
and quan
t
i
t
a
t
i
ve ana
l
i
so
fc
on
t
r
a
s
t
enhanc
ed u
l
t
r
a
s
onog
r
aphy was used t源自odiagno
s
et
he
ys
supe
.05)。 受 试 者 工 作 曲 线 (
r
e
c
e
i
ve
rope
r
a
t
o
r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u
r
ve,
ROC)分 析 显
β)值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示,定量分 析 结 果 诊 断 恶 性 颈 部 浅 表 淋 巴 结 的 AUC 为 0.
















结 的 AUC 为
i
c
a
lexami
na

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计算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

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结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83.0%和88.0%。

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声造影;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局部或全身疾病在颈部的表现,常见的有反应性增生、结核、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瘤等,其定性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随访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诊断浅表淋巴结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是高频超声及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但部分疾病声像图仍存在一些重叠,为诊断带来困难。

下文主要就常规超声中较难定性诊断的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56.32±10.24)岁。

1.2临床病例选择标准(1)所有患者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多为多发性;(2)所有患者均无相关禁忌症及过敏史;(3)所有患者无认知障碍,均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自愿参与。

1.3方法研究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

1)超声造影检查:采用GE E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MI=0.15,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

使用前用5ml生理盐水稀释震荡摇匀,经肘静脉团注2.4ml/次,然后快速用适量生理盐水冲管【1】,同时启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成像扫查淋巴结,每个目标淋巴结造影记录动态图像120s,然后对存储图像回放分析。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免疫机制的一个重要场所,能够过滤血液或淋巴液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及不良物质,并对其进行清除和抵抗。

因此,很多疾病都会引起淋巴结异常,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恶性肿瘤转移。

头颈部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对于肿瘤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超声造影作为一种无创、便捷、重现性高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已经成为淋巴结评估的重要手段,可以提供丰富、准确、可靠的影像信息。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及其优劣势。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淋巴结超声特征分析:对头颈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其超声表现特征,包括大小、形态、质地、边缘、内部回声、钙化等特征,并根据特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对淋巴结进行定性诊断,区分良恶性。

(2)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在头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优劣势,探讨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3)病例分析:还将选取50例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对比超声造影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超声造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病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头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的技术原理、应用范围、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获取超声造影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

(2)病例分析:选取50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分别进行超声造影、CT、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收集临床、影像学、手术和病理等资料,对比不同检查结果,评估超声造影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3)专家访谈:通过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医学专家对头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诊断技术的看法和意见,深入了解临床实践中超声造影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了解超声造影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3.1 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达到以下几个预期成果:(1)分析头颈部淋巴结超声造影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和局限性,以及良恶性鉴别的定性标准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18-04-13T13:46:05.2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作者:杨娟[导读] 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计算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

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结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83.0%和88.0%。

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超声造影;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临床价值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局部或全身疾病在颈部的表现,常见的有反应性增生、结核、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瘤等,其定性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随访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诊断浅表淋巴结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是高频超声及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但部分疾病声像图仍存在一些重叠,为诊断带来困难。

下文主要就常规超声中较难定性诊断的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超声造影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4例,平均年龄(56.32±10.24)岁。

1.2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所有患者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多为多发性;(2)所有患者均无相关禁忌症及过敏史;(3)所有患者无认知障碍,均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自愿参与。

1.3方法
研究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

1)超声造影检查:采用GE E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MI=0.15,超声造影剂为SonoVue。

使用前用5ml生理盐水稀释震荡摇匀,经肘静脉团注2.4ml/次,然后快速用适量生理盐水冲管【1】,同时启动实时灰阶谐波超声成像扫查淋巴结,每个目标淋巴结造影记录动态图像120s,然后对存储图像回放分析。

2)穿刺活检,选用Philips EPIQ5超声诊断仪,8-12MHZ探头,配有活检枪及16G、18G活检针。

术前常规超声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分布、结构及血流,选择好目标淋巴结,穿刺前常规消毒,穿刺时超声图像中见到针尖到达病变区,取出相应组织条,送病理检查,必要时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以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基础,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拟以下列标准进行疾病分型【2】;良性病变:整体增强型,增强强度高,造影表现为通过淋巴门均匀增强;恶性病变:增强强度低,造影表现为非单一通过淋巴门均匀增强,或为不均匀增强,其中局部灌注型表现为局部区域信号增强,周边灌注型表现为周围区域信号呈环状增强趋势,中央区域信号无增强趋势。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结果比较
详见表1,穿刺活检确诊良性病变48例,恶性病变17例;超声造影检查确诊良性病变55例,恶性病变10例。

2.2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统计
与穿刺活检结果比较,超声显影诊断淋巴结病变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53/65)、83.0%(54/65)和88.0%(57/65)。

3讨论
快速准确地诊断淋巴结疾病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确定,对于预后效果的估计和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淋巴结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疾病的诊断和评估能够为患者整体生理状态和身体状况的评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以上研究表示,超声造影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能够帮助诊断常规超声中较难定性的淋巴结病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淋巴结穿刺活检获得明确的组织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有一定的禁忌证,对于严重出血倾向者,神志不清不能配合者,目标淋巴结附近有大血管、神经重要结构难以避开者,无法进行穿刺,且穿刺活检对于手术操作者要求较高,属于有创操作,有出血、感染、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的可能。

常规超声检查即运用高频超声及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对浅表淋巴结的内部结构的分辨率优于CT、MRI,并具有无创无辐射、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无法观察淋巴结内的微灌注循环,在部分疾病声像图上存在一定的重叠性,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较低,尤其在诊断恶性肿瘤病变类型中更不具优势,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3】。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有效结合上述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弥补其两种检查方法的不足,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安全性高且快捷方便的特点,能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注射超声造影剂后能够良好地显示淋巴结血管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能够大大提高淋巴结疾病尤其是恶性疾病的诊断率。

就当前国际及国内发展趋势分析,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是医学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及应用是未来医疗诊断的主流和趋势,如何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增强诊断安全性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是其主要发展方向。

超声造影检查的主要机制是利用声阻抗物理学特点,实施检查前给予患者注射的造影剂本身具有增强声阻抗的作用,有助于更加清晰的展示血流灌注特点,了解流经脏器器官的血流和循环特点,并且能够针对血流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4】,更加有助于医生判断脏器的生理和病理改变,能够确诊患者病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但是超声造影诊断并非不存在检查局限性,临床研究证实超声造影针对淋巴瘤和非特异性炎性淋巴结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联合其它检查才能确诊,而且造影剂在体内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脏器器官造影增强的效果,尤其是诊断本身血流缓慢,内部血管内径较小的脏器器官而言,造影剂的持续时间短可能会都导致微小的病灶病变难以被发现,或是直接影响对疾病性质的判定【5】。

总而言之,超声显影技术仍有极大的进步空间,有待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润,王丽,姜飞等.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7):103-104.
[2]赵丹,杨高怡,何宁等.超声造影模式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8):683-686.
[3]赵瑞娜,张波,姜玉新等.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评估[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6):633-639.
[4]Anderson,C. L.,MacKay,C. S.,Roberts,G. D. et parison of abdominal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detection of abdominal lymphadenopathy in dogs with metastatic apocrine gland adenocarcinoma of the anal sac[J].Veterinary and Comparative Oncology,2015,13(2):98-105.
[5]张荣,王晓荣,宋涛等.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5):392-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