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171850044

生拔钱诗晨

一、背景知识

1.1原代培养与传代培养

1.1.1原代培养是指直接从生物体取材(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的第一次培养(中途不分割培养物、不更换培养物的生长器皿)。

1.1.2传代细胞培养分割细胞培养物进行的再配养

注:细胞培养的代不是指细胞分裂次数,而是指培养的次数

1.2细胞体外培养要求的条件

?无菌

?适宜温度:哺乳动物细胞36.5℃ 0.5℃,植物细胞原生质体25℃左右

?生理渗透压

?适宜酸碱度:7.2-7.4

?气体:95%空气+5%二氧化碳

?培养基:提供水、各种有机营养(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及无机盐、生长调节因子等1.3培养细胞生长类型

悬浮型:培养时不黏附于支持物之上。而呈现悬浮生长的细胞。

贴壁型:培养时需要黏附于一定固相支持物表面才能很好生长的细胞。又称黏附依赖型细胞(分如下四类)

?成纤维细胞:胞体呈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中央有卵圆形核,胞质突起,生长时呈放射

状。

?上皮型:细胞呈扁平不规则多角形,中央有圆形核,细胞彼此紧密相连成单层膜。

?游走型:呈散在生长,一般不连成片,胞质常突起,呈活跃游走或变形运动,方向不规

则。此型细胞不稳定,有时难以和其他细胞相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化学性质变动等,它们也可能成纤维细胞形态。

?多形型:是一些形态上不规则的细胞。细胞一般分胞体和胞突两部分,胞体呈不规则多

边形,胞突呈细长丝状。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4原代细胞培养的一般办法

1.4.1植块培养法直接将组织块接入培养皿底部,待组织块贴牢在底部后再加入培养基培养的方法

1.4.2离散细胞培养法用酶消化组织,使细胞之间连接破坏,将组织离散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的方法

注:原代培养中的植块培养法与组织培养不是一回事;植物组织培养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二、实验目的

●了解体外培养的原理及原代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的一般技术

●学习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

三、实验原理

模仿体内生长环境,使来自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能够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存、生长、繁殖。

四、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品

4.1实验材料:7-12日龄鸡胚

注:幼体组织(尤其是胚胎组织)比成年个体的组织容易培养;分化程度低的组织比分化高的容易培养;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4.2实验试剂

?Hanks液

?D-Hanks液

?0.25%胰蛋白酶

?M199基础培养液

?小牛血清

?青、链霉素

%5NaHCO

?

3

?2%碘酒

?75%酒精

?重铬酸钾洗液

4.3培养用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品

?纯水设备

?干燥消毒设备: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消毒锅、过滤器(真空式、针头式)及0.22μm 滤膜

?超净工作台

CO培养箱

?培养设施:普通培养箱、2

?贮存设备:冰箱、液氮罐

?观察设备:倒置相差显微镜

?其他设备:天平、离心机、水浴锅等

?用品:培养瓶皿、计数板、解剖器械等

五、实验操作

5.1培养前的准备工作

5.1.1用品清洗

玻璃用品: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以上,再用自来水、去离子水冲洗

金属、乳胶、塑料用品:不可用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5.1.2用品包装及消毒

玻璃、金属用品:牛皮纸包裹或封口,干热180℃2h

乳胶、塑料用品:纸包裹或置于封闭容器(如不锈钢饭盒),高压蒸汽(湿热)121℃维持15~20min

5.1.3溶液配制与消毒

无生物活性、不易挥发或分解的溶液(如平衡盐):高压蒸汽灭菌

有生物活性的溶液(如培养液、肝素钠、PHA、酶等)及易挥发的溶液(如碳酸氢钠等):

过滤消毒。

M199完全培养液组成:M199基础培养液90%,小牛血清10%,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

5.1.4工作间及超净台消毒紫外线(2h以上)、消毒液。

5.1.5洗手和着装

5.1.6进入无菌室关闭紫外线,开启日光灯和鼓风机;转入消毒好的用品;手部及工作台面消毒;点燃酒精灯

5.2细胞培养操作

过滤培养液:每人20ml

消毒鸡胚:70%酒精

cm腿部肌肉及其他组织,分别放 取材:取出鸡胚,D-Hanks液清洗污液;剪取约0.33

入2个盛有D-Hanks液的青霉素瓶中。

洗涤组织:用D-Hanks液洗涤肌肉块1次

mm小块,再用D-Hanks液洗3次

分割组织:将组织块剪成约13

加酶消化:5~6倍体积(1mL)的0.25%胰蛋白酶液,37℃中消化25~30min。

终止消化:加入5mL完全培养液终止胰酶消化作用。

吹打离散细胞:用吸管吸打细胞液1~2min。

静置使未消化组织块下沉。

离心收集细胞。1000r/min离心8min,弃上清液。

加培养液分装培养:加5mL完全培养液重悬,装于6cm培养皿或25mL细胞培养瓶中,放入37℃5%CO2培养箱。

六、注意事项

严格避免微生物污染。

用酶消化不能过度。

火焰消毒过的金属器械应待冷却后再挟取组织,以免造成组织烫伤;

吸取过营养液的用具应先用酒精棉球擦拭后再过火焰烧,以免焦化物对细胞产生毒性。

七、无菌操作细节

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耐热物品要经常在火焰上烧灼。

凡超净台外进行的操作器皿需封口;结束超净台外的操作后重新移入超净台的器皿应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面消毒。

不能用手触摸已消毒器皿的工作部分。

尽量减少材料暴露的时间。

避免对着超净台讲话和随意走动。

开口的试剂瓶尽量保持倾斜放置。

打开的盖子口要朝下放于工作台上。

八、结果观察

8.1有无污染(细菌、真菌)

真菌污染:肉眼可看到真菌菌落漂浮于培养液中或附着在培养器皿表面;倒置显微镜下可看到各种形态的真菌菌丝。

细菌污染:肉眼可见培养液变浑浊、颜色可能变黄;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培养液中大量活动的细菌,甚至覆盖细胞。

支原体污染:肉眼及显微观察均不可见,需应用PCR法及免疫学方法等进行检测。

8.2培养基是否太酸或太碱(酚红在7.0左右时颜色为红色,偏酸时发黄,偏碱时发紫)。

8.3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

细胞贴壁,单独或成片生长于培养瓶皿底部,形态多三角形或梭形、细条形。如有大量细胞悬浮于培养液中未贴壁,说明消化过度导致大量细胞损伤死亡。

状态良好细胞:明亮、透明而饱满,轮廓不清。

状态不良细胞:形态不规则,轮廓增强、透明性降低,胞质中出现空泡、脂滴和其他颗粒状物质。严重者细胞脱壁悬浮。

8.4培养温度和CO2浓度

【后续】细胞传代实验

1、清洗除培养液(主要去血清)及死亡细胞:用D-Hanks液,洗2次。

2、酶消化:6cm平皿,2~3mL胰酶消化液,桌面水平轻轻摆动数次,持续约0.5min;吸出酶液,另加2~3mL酶液,轻轻摆动数次,吸出大部分酶液,仅留约0.5mL;倒置显微镜监测消化情况,待细胞突起缩回、胞间间隙增大、细胞近乎缩成圆形时停止消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5min。

3、终止消化:加入4mL新鲜完全培养液。

4、收集细胞:转入10mL离心管中,1500r/min离心5min。

5、分割培养:按照1︰2或1︰3的比例分割培养物继续培养。

6、检测细胞活率。

结果分析:第一次原代培养未染菌,细胞生长良好,饱满密集;第二次传代染菌,估计是培养皿未消毒;然后就重做了

做一个洗涤前后的对照,发现未洗涤的溶液中有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之后就几乎没有。

洗涤前洗涤后

原代细胞的培养与建系

原代细胞的培养与建系(一) 细胞的来源多样,培养方法也各不相同,凡是来源于胚胎、组织器官及外周血,经特殊分离方法制备而来的原初培养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原代细胞经分散接种之手段称为传代。凡能经传代方式进行再次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若能稳定生长传至10~20代以上的细胞可确立为细胞系。若有条件能开展单细胞克隆、纯化,经大量扩增后所形成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克隆化细胞群,称之为细胞株或克隆细胞。此过程称为细胞的纯化或细胞克隆。这些基本技术是从事细胞培养工作的基础,只有熟悉和掌握了基本技术,才可能更快捷地学习和掌握其他方法,本章重点叙述常用的基本技术。 第一节原代细胞的取材 人和动物细胞的取材是原代细胞培养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进行细胞培养的第一步,若取材不当,将会直接影响细胞的体外培养,现将取材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叙述如下: 一、取材的基本要求 (1)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新鲜组织易于培养成功,取材时应尽量在4~6h内能制作成细胞,尽快入箱培养,若不能即时培养,应将组织浸泡于培养液内,于4℃存放。若组织块较大,应在清除表面血块、坏死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后,切碎于培养液内4℃存放,但时间不能超过24h.对于已切碎的组织或血液、淋巴组织应加入含10%二甲基亚砜的培养基,按细胞冻存方式于液氮中冷冻保存。 (2)取材应严格无菌所取标本材料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为了确保无菌,对所取材料若疑有污染的可能,应将所取组织在含高浓度抗菌素(400单位/mL)甚至加入适量的两性霉素B或10%达克宁液的培养液内于4℃下存放2小时以上,再用PBS洗2~3次,以确保所取材料无菌。要用无菌包装的器皿或事先消毒好的带少许培养液(内含400单位/mL抗菌素)的小瓶等便于携带的物品来取材,所取材料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碘、汞等。 (3)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4)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含少量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 (5)取材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一般来讲,胚胎组织较成熟个体组织容易培养,分化低的较分化高的组织容易生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养。取材时应尽量选用易培养的组织进行培养。 (6)原代细胞取材时要同时留好组织学标本和电镜标本。对组织的来源、部位、包括供体的一般情况要做详细的记录,以备以后查询。 二、各类组织的取材技术

原代细胞培养与分离

原代细胞的培养与建系 凡是来源于胚胎、组织器官及外周血,经特殊分离方法制备而来的原初培养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细胞的纯化或细胞克隆技术是细胞培养工作的基础。 原代细胞的取材 人和动物细胞的取材是原代细胞培养成功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细胞的体外培养。 一、取材的基本要求 .1.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 .2.应严格无菌 .3.防止机械损伤 .4.去除无用组织和避免干燥 .5.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 .6.作好记录 二、各类组织的取材技术 皮肤和粘膜的取材 内脏和实体瘤的取材 血液细胞的取材 骨髓、羊水、胸/腹水细胞取材 动物组织取材 人胚体组织取材 鸡(鸭)鸟类胚胎组织取材鸡(鸭)鸟类胚胎组织取材 皮肤和粘膜的取材 主要取自于手术过程中的皮片,方法似外科取断层皮片手术操作,但面积一般2~4平方厘

米。 内脏和实体瘤的取材 内脏除消化道外基本是无菌的,但取材时要明确和熟悉所需组织的类型和部位,实体瘤取材时要取肿瘤细胞丰富的区域,要避开破溃、坏死液化部分,以防污染,尽量去除混杂的结缔组织。 血液细胞的取材 血细胞、淋巴细胞的取材,一般多抽取静脉外周血,或从淋巴组织中(如脾、扁桃体、胸腺、淋巴结等)分离细胞,取材时应注意抗凝。 骨髓、羊水、胸/腹水细胞取材 严格无菌,注意抗凝,还要尽快分离培养,离心后,用无钙、镁PBS洗两次,再用培养液洗一次后即可培养,不宜低温存放。 动物组织取材 1、鼠胚组织取材 首先用引颈或气管窒息致死法处死孕期合适的动物,然后将其整个浸泡在含有75%酒精的烧杯中,5分钟后(注意时间不能太长,以避免酒精从口或其他通道进入体内,影响组织活力),取出动物,在消毒过的木板上可用无菌的图钉或大头针固定四肢,切开皮肤,用无菌操作法解剖取胚或用无菌止血钳挟起皮肤、用无菌眼科剪沿躯干中部环形剪开皮肤,用止血钳分别挟住两侧皮肤拉向头尾,把动物反包,暴露躯干,然后再固定,更换无菌解剖器材,采用无菌操作法解剖取出胚胎。 2、幼鼠胚肾(或肺)取材 幼鼠采用上述方法处死消毒后,腹部朝上固定在木板上,先切开游离毛皮并拉开至两侧:然后采用无菌法打开胸腔取肺,或背部朝上固定在木板上,先将背部毛皮切开游离并拉向两侧,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初代培养 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动物组织块 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 初代消化培养法 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低速 (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初代组织块培养法 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 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每一25ml培养瓶底可摆布20~30块。 3. 轻轻翻转培养瓶,另瓶底向上,注意翻瓶时勿另组织小块流动,塞好瓶塞,置36.5℃温箱培养2小时左右(勿超过4小时),使小块微干涸。 4. 培养:从微箱中取出培养瓶,开塞,46度斜持培养瓶,箱瓶底脚部轻轻注入培养液少许,然后缓缓再把培养瓶翻转过来,让培养液慢慢覆盖附于瓶地上的组织小块。置温箱中静止培养。待细胞从组织块游出数量增多后。再补加培养液。

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原代培养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同组成员: 一、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由于培养的细胞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的方法: 1、组织块法在平皿中用弯头剪把组织尽量剪碎,每个组织块小于1mm3大小。用Hanks 液洗涤2—3次,自然沉淀。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将组织块贴于培养瓶进行培养。 2、酶消化法将1mm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1个三角瓶内加入10—30ml的%的胰蛋白酶。370C磁棒搅拌消化20-30分钟。然后终止消化。用几层无菌纱布过滤。取过滤液,离心800rpm 5—10分钟收集细胞。弃上清,加入带有双抗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瓶培养。 取材注意事项: 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取材应严格无菌。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含少量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取材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一般来讲,胚胎组织较成熟个体组织容易培养,分化低的较分化高的组织容易生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 2、熟悉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与过程 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 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 三、实验材料 手术小直剪刀、眼科直镊子、眼科弯镊子、玻璃平皿、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 动物:9-12日龄的鸡胚蛋 四、实验步骤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作及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1、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 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选胚:取9-10日龄鸡胚,(注:鸡胚日龄越小,形成细胞活力越好,但产量较低)用新 洁尔灭消毒蛋壳10分钟后放净化台。用碘酒、酒精消毒蛋壳。用镊子打开气室。 4、用另一套镊子将壳膜打开将鸡胚夹起去头、爪、眼,放灭菌生理盐水中。 5、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 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6、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1~2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7、处理组织:将已剪碎的组织碎片倒入一个带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瓶中,其中加入0.25%的 胰酶,10个胚约7ml,或加组织消化液,一个胚1ml(组织消化液以及胰酶的配置见微生物指导)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8、消化:将其置入37℃水浴箱中或用恒温水浴,消化中应不停摇动,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 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消化10-15分钟。一般约12分钟。视鸡胚日龄大小而定。越小消化时间越短。见组织松软即可。一般不可消化时间太长否则容易导致细胞活力不足。 9、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 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加入0.5%的含5%犊牛血清双抗的的水解乳蛋白Hank,s液少许。(制法见微生物试验实习指导),用力震摇,或用吸管吹打。 使细胞分散,脱落。然后用纱布过滤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可以不离心吸掉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10、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 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分装在细胞培养瓶中。视细胞多少而定加入培养基。 培养基为0.5%的含5%犊牛血清双抗的的水解乳蛋白Hank,s液. 11、将其置入co2细胞培养箱中,37度。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 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培养24小时进行观察。一般在24-48小时可形成单层细胞。 传代 1. 倾倒培养瓶内旧培养液。 2. 向瓶内加入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少许,以能覆满瓶底为限。 3. 置温箱中2~5分钟,当发现细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后,立即终止消化。 4. 吸除消化液,向瓶内注入Hanks液数毫升,轻轻转动培养瓶,把残余消化液冲掉。注意加Hanks液冲洗细胞时,动作要轻,以免把已松动的细胞冲掉流失,如用胰蛋白酶液单独消化,吸除胰蛋白酶液后,可不用Hanks液冲洗,直接加入培养液。 5. 用吸管吸取营养液轻轻反复吹打瓶壁细胞,使之从瓶壁脱离形成细胞悬液。 6. 计数板计数后,把细胞悬液分成等份分装入数个培养瓶中,置温箱中培养。

鸡胚原代细胞培养

鸡胚原代细胞培养 [实验材料] 9~10日龄鸡胚,Hank"s液50mL,0.5%水解乳蛋白液或MEM培养液20mL(内含犊牛血清1mL,双抗0.2mL,pH7.2),O.25%胰蛋白酶5mL、7%NaHC031mL,手术剪,镊子,灭菌的培养皿,50mL三角瓶,滴管若干,链霉素小空瓶若干(加入细胞悬液培养用),高压灭菌塞子若干,培养盘,蛋座,95%酒精,水浴锅。 [实验内容及操作程序] 1.配液制备细胞前先在Hnak"s液中加青、链霉素,使其含量为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用7%NaHC03调整pH至7.2~7.4,将胰蛋白酶调整pH7.6(玫瑰红色)。置37℃水浴锅中预热备用。 2. 取胚及剪碎将胚蛋气室端向上直立于蛋座上,用碘酊消毒气室,以镊子击破卵壳并弃之,撕破卵膜揭之,继撕破绒尿膜、羊膜,取出胚胎于灭菌平皿中。剪去头部、翅爪及内脏,用Hank"s液(简称H液)洗去体表血液,移人灭菌三角瓶中,用灭菌剪刀剪碎鸡胚,使成为约1mm3大小的碎块,加5mL H液轻摇,静止1~2min,使其组织块下沉。吸去上层悬液,依同法再洗2次,至上悬液不混浊为止,吸干H液留组织。

3.消化自水浴锅内取出预热的胰酶,按组织块量约3~5倍加入三角瓶中,1个鸡胚约需5mL胰酶,三角瓶上加塞,以免CO2挥发及污染。37℃水浴约20min 左右,每隔5min轻轻摇动1次,由于胰酶作用,使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氨基和羧基游离,待液体变混而稍稠,此是再轻摇可见组织块悬浮在液体内而不易下沉时,则需中止消化,如再继续消化下去可破坏细胞膜而不易贴壁生长,如果消化不够,则细胞不易分散。4.洗涤取出三角瓶后静置1min,让组织块下沉后,吸去胰酶液,用10mL Hank"s液反复轻洗3次,以洗去胰酶,吸干上清液,留组织块。 5.吹打加2mL含血清的0.5%水解乳蛋白营养液或:MEM培养液,以粗口吸管反复吹吸数次,使细胞分散,此时可见营养液混浊即为细胞悬液。静置1min,使未冲散的组织块下沉后,小心地将细胞悬液吸出1mL于20mL营养液中,此液细胞数约50万~70万/mL。如需大量细胞,可继续加营养液冲打,一个鸡胚约可做100mL细胞悬液。 6.细胞计数取上述细胞悬液0.5mL加入0.1%结晶紫一柠檬酸(0.1mol/L)溶液2mL,置室温或37℃温箱中5~10min,充分振动混合后,用毛细管吸取滴人血

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原代上皮细胞与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分离纯化 2010-12-02 10:29 来源:PriCells 点击次数:335 关键词: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培养分离纯化 分享到:收藏夹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开心网 PriCells- 原代上皮细胞与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的分离纯化 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绝大多数都呈混合生长,既有上皮样细胞又有纤维样细胞,纤维样细胞又包括成纤维细胞、肌细胞、骨细胞、滑膜细胞等。混杂的细胞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在体外培养原代细胞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要求采用单一种类细胞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一细胞的功能、形态等变化进行一系列研究,因而培养细胞的纯化就成为实验研究的重要一步,甚至需要从混杂的细胞群中分离出单个细胞来进行培养和开展实验研究。 一、原代细胞增殖优势纯化方法:

自然纯化是利用某一种类细胞的增殖优势,在长期传代过程中靠自然淘汰法,不断排挤其他生长慢的细胞,靠自然增殖的潜力,最后留下生长优势旺盛的细胞,达到细胞纯化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常无法按照需要和实验要求及研究目的来选择细胞。此法花费时间长,留下的往往是成纤维细胞。仅有那些恶变的肿瘤细胞或突变的细胞可以通过此方法而保留下来的,不断纯化而建立细胞系。 二、原代细胞常用纯化方法: 人工纯化是利用人为手段造成对某一细胞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抑制其他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纯化细胞的目的。 1 、细胞时间差酶消化法: 酶消化法是比较常用的纯化方法,不仅对贴壁细胞可行,能利用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不同,是两者分开,达到纯化的目的;另外对贴壁细胞与半贴壁细胞及黏附细胞间的分离纯化也是十分有效的。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doc

一、鸡胚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在病毒学研究中十分常用。孵化8-12d的鸡胚可用作培养的材料来源。 (一)实验材料 1. 鸡胚:孵化10d的受精蛋数个。孵化方法是将受精蛋放到38.5℃孵卵箱或恒温箱中,静置。每日翻动1—2次,以防止鸡胚粘连到蛋壳上影响发育。箱内湿度(40~70%)可通过在箱底放一盛水盘来维持。鸡胚的孵化期为2ld。孵化前,如遇蛋壳表面污物较多,可用刀片等器具刮除,不要用湿布擦拭,更不能用酒精棉球消毒或者用水洗蛋。孵育前可将受精蛋保存在10℃左右,保存期一般不超过10d。也有人将受精蛋保存在4℃冰箱中。 2. 消化液:含0.25%胰蛋白酶、青霉素100 1U/ml、链霉素100 μg/ml混合消化液。用Hanks 液或HEPES液配制。 3. 培养液:DMEM培养液,添加10%-20%的胎牛血清(FCS)、青霉素100 IU/ml、链霉素100 μg/mL。 4. 其它培养用品:手术器械、平皿、三角瓶或15ml血清瓶、离心管、100目不锈钢筛网、培养瓶或培养板、振荡水浴箱、离心机等。 (二)操作步骤 1)取孵化10d的鸡胚,分别用碘酒与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晾干。用一已消毒金属器具将受 精蛋大头端击破,用镊子小心夹去破碎蛋壳,然后撕去气室外面的膜,暴露出尿囊绒膜及附着的血管。开口大小以受精蛋内容物不溢出为宜,但不宜太小。用镊子轻轻夹住鸡胚的颈部,小心取出鸡胚,放于无菌培养皿中,除去头部、四肢、内脏和皮肤。 2)胚体用Hanks液或生理盐水清洗3次,切成1-2 mm3的小块,然后转移到容积适中的 三角瓶或15ml血清瓶内。 3)加入适量消化液,一般每10个鸡胚加20 m1消化液,用胶塞密封瓶口。 4)在振荡水浴箱上37℃慢速搅拌5-10 min。加入少量血清钝化胰蛋白酶。然后通过100 目不锈钢筛网,制备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5)离心(800 rpm,10 min),弃上清液,将细胞沉淀用培养液洗2次。 6)加入培养液,用吸管吹打制成细胞悬液。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 7)以0.2~1X06个细胞/ml的密度接种细胞。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d换 液1次。待细胞汇合成片后,可行传代培养。 (三)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用8~12d龄鸡胚培养的细胞主要为具有长突起的梭形、星形或三角形的成纤维细胞。用I型和Ⅲ型胶原的抗体作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培养物以呈阳性反应的成纤维细胞为主。 (四)讨论 鸡胚成纤维细胞在普通培养液中具有生长优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经几次传代后就可逐渐排除其它细胞,得到较纯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的胚胎细胞的形态与所取鸡胚的胚龄有关。若用体节前期的胚胎,培养的细胞不是典型的长的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而为宽扁的细胞,这可能与胚胎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备 一、材料和试剂 1、鸡胚:9-10日龄发育良好的SPF胚 2、试剂:0.25%胰酶,MEM培养基,新生牛血清,1万IU双抗,3%谷氨酰胺,7.5%碳酸氢钠 3、仪器和器材:,带6-8层纱布的100ml烧杯两个,直径9cm的平皿两个,中号镊子四把,倒置显微镜,培养箱,50ml细胞培养瓶,10ml刻度吸管两根、5ml刻度吸管,250ml生理盐水瓶两个,无菌的细胞培养瓶,灭菌好的PBS,酒精棉球,废液缸等 二、操作步骤 1、操作前的准备: ○1预热培养用液:把已经配制好的装有培养液、PBS液和胰蛋白酶的瓶子放入37℃水浴锅内预热。 ○2用75%酒精擦拭经过紫外线照射的超净工作台和双手。 ○3正确摆放使用的器械: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可减少污染。 ○4点燃酒精灯:注意火焰不能太小。 ○5准备好将要使用的消毒后的培养瓶。 ○6取出预热好的培养用液:取出已经预热好的培养用液,用酒精棉球擦拭好后方能放入超净台内。 2、成纤维细胞制备: ①将选好的9-10日龄的发育良好的SPF胚用5%的碘棉消毒蛋壳气室部位,再用酒精棉脱碘。 ②无菌取出鸡胚,放入灭菌的玻璃皿内,用PH7.2的PBS冲洗一次,去头,四肢和内脏。 ③再用PH7.2的PBS冲洗两次。 ④用镊子捏成小块(2-3mm3), 用PH7.2的PBS冲洗两次。 ⑤鸡胚约加4ml0.25%胰酶溶液,38℃消化30min,期间15min轻摇一次。 ⑥期间配制细胞培养液: 培养基:MEM 双抗:2% 7.5% 碳酸氢钠:2% 牛血清:6% 3% 谷氨酰胺:1% ⑦消化结束,弃掉胰酶消化液,用PH7.2的PBS冲洗两次,再用细胞生长液冲洗一次。 ⑧加入适量的细胞生长液,用刻度吸管反复吹打(使细胞充分分散)。 ⑨将细胞分散液倒入带6-8层纱布的100ml烧杯中(过滤之前先用少许细胞培养液润湿纱布),加入适量培养液(40ml/胚),过滤。 ⑩重复步骤⑨的操作重虑一遍。 11计数,要求每1ml滤液中约含活细胞100万-150万个。 ○ 12分装置个培养瓶中(7-8ml/瓶),置37℃培养箱培养。 ○

原代细胞培养:原代肝细胞

【嘉美生物】肝是生物转化和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器官,也是药物毒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场所。因此许多的体外测试都选用肝细胞来研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其他一些生化过程。 嘉美生物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采集于各大医院(包括协和医院、301医院、北三医院等),采集根据美国IRB 和HIPAA批准的方案进行。这些原代细胞均来自新鲜组织,并采用公司专利的技术来优化目的细胞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如脂肪细胞、纤维细胞等)的污染。分离的细胞经过短暂培养、传代,然后迅速冻存。这些保持分化状态的细胞可以用于评估体外药物模型系统和调节特定基因的遗传功能。 嘉美生物原代肝细胞产品均经过严格的QA/QC检测,可以直接用于药物优化和筛选、基因克隆、表达图谱分析以及各种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学实验的研究。 凭借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深的专业经验,嘉美生物能为您提供高品质的原代细胞产品和特殊的定制服务: 1、各种新鲜原代肝细胞 嘉美生物除提供多种人、小鼠、大鼠、猴等新鲜肝细胞产品外,嘉美生物还可以为您提供特定动物、特定组织、特定年龄的新鲜肝细胞定制服务。 2、各种原代细胞提取物 嘉美生物除提供的人、小鼠、大鼠、猴等四大类的肝微粒体、肝S9、CYP450酶和其他亚细胞提取物外,嘉美生物还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原代细胞提取物定制服务。 嘉美生物可以同时提供高质量的原代细胞产品和专业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您的研究提供最新鲜优质的实验材料,提供其他原代细胞相关专业服务(原代肝细胞靶药分析服务、原代细胞靶药优化服务和原代细胞药物筛选等)。嘉美生物能完美整合各类原代细胞类服务,是原代细胞分离,原代细胞提供,原代细胞实验课题服务中的佼佼者。

鸡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系别:生物技术系 专业名称:兽药生产与营销 论文题目: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 学生姓名:郐永琳 指导教师:裴春生 评阅人: 成绩: 二O一O年六月二十日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材料 (1) 1.1仪器 (1) 1.2种蛋 (1) 1.3犊牛血清 (1) 1.4溶液 (1) 2方法 (2) 2.1鸡胚的选择与孵化 (2) 2.2鸡胚原代细胞制备 (2) 2.3细胞传代 (4) 3结果与分析 (4) 4讨论 (4) 4.1温度 (4) 4.2P H (5) 4.3气体 (5) 4.4细胞接种量 (5) 4.5无菌条件 (5) 5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 摘要:采用10日龄SPF鸡胚,进行消化,制备原代细胞,当细胞长成良好单层时,按1:2比例进行细胞传代,找出鸡胚细胞传代方法和情况。其结果是:按本实验室方法进行鸡胚传代,传至20代以上细胞形态没有发成变化,细胞生长良好。细胞数量大大增加。为病毒的研究和疫苗生产提供条件。 关键词:鸡胚;传代;生长特性 前言 细胞培养的方法是将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成后,已基本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传代(再培养)。也是将细胞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操作的必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掌握其操作过程又能观察到细胞的生长情况。 1 材料 1.1 仪器 培养箱、培养瓶、玻璃漏斗、吸管、移液管、纱布、水浴锅、手术剪、镊子、培养皿、烧杯、瓶塞、培养盘、蛋托、超净工作台、显微镜、三角烧杯、95%酒精、75%酒精棉、碘酒棉、废液缸等。 1.2 种蛋 SPF种蛋,由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犊牛血清 多用胎牛或犊牛血清。由颈动脉无菌放血。采血前先向瓶内加些等渗盐溶液湿润瓶避,采血后置室温或37℃温箱内待血液完全凝固后,有灭菌玻棒将血块自瓶壁分离。随后再置室温或4℃冰箱内一天,即可吸取血清,如有少量红细胞可离心沉淀除去。经滤过除菌分装,置-20℃冻存,使用前56℃水浴中灭活30min。 1.4 溶液 1.4.1 Hank,s液NaCl16g、Na2HPO40.304g、KCl 0.8g、KH2PO40.12g、MgSO40.4g、C6H12O6 2g、CaCl20.28g、酚红2mL、水解乳蛋白10g、加蒸馏水至2000mL高压灭菌116℃30min。 1.4.2 酚红苯酚红1g、NaOH0.12g加蒸馏水至200mL。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作及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制作及培养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1、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 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选胚:取9-10日龄鸡胚,(注:鸡胚日龄越小,形成细胞活力越好,但产量较低)用新 洁尔灭消毒蛋壳10分钟后放净化台。用碘酒、酒精消毒蛋壳。用镊子打开气室。 4、用另一套镊子将壳膜打开将鸡胚夹起去头、爪、眼,放灭菌生理盐水中。 5、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 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6、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1~2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 7、处理组织:将已剪碎的组织碎片倒入一个带玻璃珠的灭菌三角瓶中,其中加入0.25%的 胰酶,10个胚约7ml,或加组织消化液,一个胚1ml(组织消化液以及胰酶的配置见微 生物指导)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8、消化:将其置入37?水浴箱中或用恒温水浴,消化中应不停摇动,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 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消化10,15分钟。一般约12

分钟。视鸡胚日龄大小而定。越小消化时间越短。见组织松软即可。一般不可消化时间 太长否则容易导致细胞活力不足。 9、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 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加入0.5,的含5,犊牛血清双抗的的水 解乳蛋白Hank,s液少许。(制法见微生物试验实习指导),用力震摇,或用吸管吹打。 使细胞分散,脱落。然后用纱布过滤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 组织块。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可以不离心吸掉上清), 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10、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 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 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调整。分装在细胞培养瓶中。视细胞多少而定加入培养基。3 培养基为0.5,的含5,犊牛血清双抗的的水解乳蛋白Hank,s液. 11、将其置入co2细胞培养箱中,37度。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培养24小时进行观察。一般在24,48小时可形成单

原代细胞的取材

原代细胞的取材 一、取材的基本要求 (1)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新鲜组织易于培养成功,取材时应尽量在4~6h内能制作成细胞,尽快入箱培养,若不能即时培养,应将组织浸泡于培养液内,于4℃存放。若组织块较大,应在清除表面血块、坏死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后,切碎于培养液内4℃存放,但时间不能超过24h。对于已切碎的组织或血液、淋巴组织应加入含10%二甲基亚砜 (DMSO) 的培养基,按细胞冻存方式于液氮中冷冻保存。 (2)取材应严格无菌所取标本材料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为了确保无菌,对所取材料若疑有污染的可能,应将所取组织在含高浓度抗菌素(400单位/mL)甚至加入适量的两性霉素B或10%达克宁液的培养液内于4℃下存放2小时以上,再用PBS洗2~3次,以确保所取材料无菌。要用无菌包装的器皿或事先消毒好的带少许培养液(内含400单位/mL抗菌素)的小瓶等便于携带的物品来取材,所取材料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碘、汞等。(3)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4)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含少量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 (5)取材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一般来讲,胚胎组织较成熟个体组织容易培养,分化低的较分化高的组织容易生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养。取材时应尽量选用易培养的组织进行培养。 (6)原代细胞取材时要同时留好组织学标本和电镜标本。对组织的来源、部位、包括供体的一般情况要做详细的记录,以备以后查询。 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制作 人或动物体内(或胚胎组织)由于多种细胞结合紧密,不利于各个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生长繁殖,即使采用1mm3的组织块,也只有少量处于周边的细胞可能生存和生长,若需获取大量细胞,必须将现有的组织块充分散开,使细胞解离出来,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悬浮细胞的分离方法 组织材料若来自血液、羊水、胸水或腹水的悬液材料,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1000r/min 的低速离心10分钟,若悬液量大,可适当延长离心时间,但速度不能太高,延时也不能太长,以避免挤压或机械损伤细胞,离心沉淀用无钙、镁PBS洗两次,用培养基洗一次后,调整适当细胞浓度后再分瓶培养,若选用悬液中某些细胞,常采用离心后的细胞分层液,因为,经离心后由于各种细胞的比重不同可在分层液中形成不同层,这样可根据需要收获目的细胞. 二、实体组织材料的分离方法 (一)机械分散法 所取材料若纤维成分很少,如脑组织,部分胚胎组织可采用剪刀剪切、用吸管吹打分散组织细胞或将已充分剪碎分散的组织放在注射器内(用九号针),使细胞通过针头 压出,或在不锈钢纱网内用钝物压挤(常用注射器钝端)使细胞从网孔中压挤出。此 法分离细胞虽然简便、快速,但对组织机械损伤大,而且细胞分散效果差。此法仅适 用于处理纤维成分少的软组织。 (二)消化分离法 1、酶消化分离法 酶消化分离法常采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其分离方法如下: (1)胰蛋白酶分散技术 胰蛋白酶(简称胰酶)是广泛应用的消化剂。胰蛋白酶是一种胰脏制品,对蛋白质有水介作用,主要作用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键,使细胞间质中的蛋白质水介而使细胞分散开.胰蛋白酶对细胞的作用,取决于细胞类型、酶的活力、配制的浓度、消化的温度、无机盐离子、pH以及消化时间的长短等。 ①细胞类型胰蛋白酶适于消化细胞间质较少的软组织,能有效地分离肝、肾、甲状腺、羊膜、胚胎组织、上皮组织等。而对含结缔组织较丰富的组织,如乳腺、滑膜、子宫、纤维肉瘤、肿瘤组织等就无效.

细胞实验原代培养

细胞生物学实验 原代培养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 2.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 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 5. 熟悉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 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由于培养的细胞 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 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 组织直接从机体获取后, 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 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培养, 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可认为是原代培养。 原代培养的过程指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从机体取出后,经机械法或各种酶类(常用胰蛋白酶)和鳌合剂(常用EDTA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适量培养基 置于合适的培养容器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和繁殖

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1)入无菌室之前首先穿实验服,佩戴一次性手套、帽子。要用肥皂洗手, 用新洁尔灭溶液拭擦双手消毒。 (2)关闭已照射超净台台面20 分钟左右的紫外灯,打开抽风机清洁空气。打开照明灯。 (3)超净台台面应整洁,用75%酒精擦双手消毒,并擦拭超净台台面。 (4)准备好所需试剂及仪器,摆放在超净台中。 (5)按照1%的比例向含10%FCS勺DMEM培养基中加入双抗(本次试验的培养基约为80ml,故加入800卩I的双抗) (6)取鸡胚蛋一枚放入超净工作台中,用酒精棉球擦拭鸡蛋壳后,用镊子在鸡蛋气室位置(大头处)敲一个小口,然后用镊子小心去除气室部分的蛋壳。 (7)换用洁净的无菌镊子揭开膜,再用洁净的无菌弯头镊子取出鸡胚至灭菌的培养皿中,并用D-hanks 液冲洗鸡胚,重复三次。 (8)用眼科剪去除鸡胚的头部、四肢及内脏,用D-hanks 液充分洗涤躯干部分三次。 9)将洗涤过的躯干移至干净的培养皿,吸去多余的液体,然后用眼科剪将躯干充分剪碎,剪碎速度要快。

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方法精编版

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方法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神经细胞培养体外神经细胞的培养已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十分有用的技术手段。神 经细胞培养的主要优点是:(1)分散培养的神经细胞在体外生长成熟后,能保持 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特点, 而且长期培养能形成髓鞘和建立突触联系,这就提 供了体内生长过程在体外重现的机会。(2)能在较长时间内直接观察活细胞的 生长、分化、形态和功能变化,便于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如相差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同位素标记、原位杂交、免 疫组化和电生理等手段进行研究。(3)易于施行物理(如缺血、缺氧)、化学 和生物因子(如神经营养因子)等实验条件, 观察条件变更对神经细胞的直 接或间接作用。(4)便于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某些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药 物或各种因素对胚胎或新生动物神经细胞在生长、发育和分化等各方面的影 响。我们实验室从80年代始开展了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工作,取得了一些 经验,现将培养细胞分类及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一. 鸡胚背根神经节组织块培养 主要用于神经生长因子(NGF)等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活性测定。在差倒 置显微镜下观 察以神经突起的生长长度和密度为指标半定量评估NGF的活性。 1.材料和方法 (1)选正常受精的鸡蛋,置于37℃生化培养箱内孵化,每日翻动鸡蛋一 次。 (2)取孵化8-12 d 的鸡蛋, 用70% 酒精消毒蛋壳,从气室端敲开蛋壳,用消毒镊剥除气

室部蛋壳。 (3)用弯镊钩住鸡胚颈部,无菌条件下取出鸡胚置小平皿内,除去头部后,腹侧向上置 灭菌毛玻璃片上,用眼科弯镊子打开胸腹腔,除去内脏器官。 (4)在解剖显微镜下,小心除去腹膜,暴露脊柱及其两侧,在椎间孔旁可见到沿脊柱两侧 排列的背根节(图1),用一对5号微解剖镊小心取出。 (5)置背根节于解剖溶液内,用微解剖镊去除附带组织,接种于涂有鼠尾胶的玻璃或塑料 培养瓶中,在DMEM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 2.结果 鸡胚背根神经节在含神经生长因子(NGF, ,20ng/ml)的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24 h,神经节长出密集的神经突起。而未加NGF的神经节培养24 h, 未见神经突起生长。 二.新生大鼠、新生小鼠及鸡胚背根神经节分散细胞培养 背根神经节(DRG)细胞起源于神经嵴,NGF研究先驱Levi-Montalcini 的实验表明,外原性NGF能刺激DRG细胞生长发育并形成广泛的神经网络。在体外,分离培养的神经节在NGF存在的情况下,神经突起的生长在一天之内可长达数毫米,因此,利用培养的DRG细胞,进行轴突生长发育的研究,是最为经典而常用的方法之一。 1.材料和方法 取新生一天的大鼠(wistar种)和小鼠(昆明种)。用眼科剪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背部皮肤, 然后剪取一段脊髓,背侧朝上置于灭菌毛玻璃片上,在解剖显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

小鼠脾脏细胞原代培养及观察计数 实验背景: 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 1.无菌条件:净化工作室,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洁净层流罩,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电热干燥箱,滤器,高压灭菌器,抗生素 2.细胞生长条件:纯水蒸馏器,纯水仪,培养板,培养瓶,CO2培养箱,培养基,血清 3.细胞检测条件:倒置显微镜,酶标仪,微孔板震荡器,高速离心机,移液器 4.细胞保存条件:液氮罐 1.超净工作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遁过高效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2.Zeiss滤器:过滤除菌:大多数培养用液,如人工合成培养基、血清、酶液等均采用滤过法除菌。

3.CO2培养箱: CO2培养箱设定的条件为37 ℃,5%CO2 。 使用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螺旋口瓶培养细胞时,需将瓶盖微松,以保证通气。 ②保持培养箱内空气干净。定期消毒(90 ℃,14 h)。 ③箱内灭菌蒸馏水3000毫升蒸馏水槽中以保持箱内湿度,避免培养液 蒸发。 三、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 1.水:新鲜配置的三蒸水或去离子水 2.平衡盐溶液:无Ca2+、Mg2+的缓冲液 PBS:NaCl 8.0 g KCl 0.2 g Na2HPO4.H2O 1.56 g KH2PO4 0.20 加水至1000 ml 3.消化液: ①胰蛋白酶作用于与赖氨酸或精氨酸相连接的肽健,除去细胞间粘蛋白及糖蛋白,影响细胞骨架,从而使细胞分离。 ②胰蛋白酶液浓度越高,作用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会损伤细胞。 ③胰蛋白酶是一种黄白色粉末,用无Ca2+、Mg2+的PBS缓冲液配制常用的胰蛋白酶液浓度是 0.25%。用滤器过滤除菌。 ④胰蛋白酶液消化时间:2-10分钟。 ⑤用含血清培养液终止其对细胞的消化作用 4.培养基: 培养基(培养液)是维持体外细胞生存和生长的溶液,分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①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有血清、血浆和组织提取液(如鸡胚和牛胚浸液)。 优点:营养成分丰富,培养效果好 缺点:来源受限,成分复杂,影响对某些实验产物的提取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易发生支原体污

《细胞实验》02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 原代培养 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动物组织块 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 初代消化培养法 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 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 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 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 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

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 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 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 初代组织块培养法 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 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每一25ml培养瓶底可摆布20~30块。 3. 轻轻翻转培养瓶,另瓶底向上,注意翻瓶时勿另组织小块流动,塞好瓶塞,置36.5℃温箱培养2小时左右(勿超过4小时),使小块微干涸。 4. 培养:从微箱中取出培养瓶,开塞,46度斜持培养瓶,箱瓶底脚部轻轻注入培养液少许,然后缓缓再把培养瓶翻转过来,让培养液慢慢覆盖附于瓶地上的组织小块。置温箱中静止培养。待细胞从组织块游出数量增多后。再补加培养液。 传代培养法 原理 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 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

细胞的原代培养

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目的】 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 2.熟悉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与过程 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 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 【实验原理】 1、原代培养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即组织直接从机体获取后,通过组织块长出单层细胞,或者用酶消化或机械方法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开始培养,在首次传代前的培养可认为是原代培养。由于培养的细胞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的过程指动物的组织或器官从机体取出后,经机械法或各种酶类(常用胰蛋白酶)和鳌合剂(常用EDTA)处理,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加入适量培养基,置于合适的培养容器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条件下,使之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原代培养的方法有: a.组织块法:在平皿中用弯头剪把组织尽量剪碎,每个组织块小于1mm3大 小。用Hanks液洗涤2—3次,自然沉淀。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将组织块 贴于培养瓶进行培养。 b.酶消化法:将1mm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1个三角瓶内加入10—30ml的 0.125%的胰蛋白酶。370C磁棒搅拌消化20-30分钟。然后终止消化。用 几层无菌纱布过滤。取过滤液,离心800rpm 5—10分钟收集细胞。弃上 清,加入带有双抗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瓶培养。 【实验仪器、材料、试剂及用品】 1.仪器:荧光显微镜,CO2培养箱 2.材料:孕鼠 3.试剂:(1) 培养液:为DMEM,添加10%新生牛血清(NBS)、青霉素100 u / ml 、链霉素100ug/ml。(2)消化液:为0.125%胰蛋白酶—0.02%EDTA 混合消化液。 4.用品:镊子,剪刀,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 酒精棉球,酒精灯、小指管。 【实验步骤】 (一)小鼠胚胎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