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施治

合集下载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发炎、红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咽喉炎属于“喉痹”范畴,常见有风热、痰火和肺热等不同的辨证类型。

对于咽喉炎患者,中医辨证施治十分重要,因为辨证施治可以更准确地治疗疾病,缩短病程,减轻症状,防止复发。

下面将介绍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一、风热辨证咽喉炎的风热辨证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灼热感、干燥咳嗽、黄腻口痂和咳痰稠黄等症状。

中医治疗风热咽喉炎的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常用方剂为银翘散加味。

二、痰火辨证咽喉炎的痰火辨证主要表现为咽喉部疼痛、干燥灼热感、口苦喉干、咽中有痰、声音嘶哑等症状。

中医治疗痰火咽喉炎的原则是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常用方剂为川贝雪梨膏加味。

三、肺热辨证咽喉炎的肺热辨证主要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剧烈、干咳无痰、甚至咯血等症状。

中医治疗肺热咽喉炎的原则是清肺泻热、滋阴润燥。

常用方剂为麦冬石膏汤加味。

四、阴虚辨证咽喉炎的阴虚辨证主要表现为咽喉疼痛、干燥、灼热感、口干咽燥、咳嗽无痰等症状。

中医治疗阴虚咽喉炎的原则是滋阴润燥、清热解毒。

常用方剂为五味调咽丸加味。

总的来说,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是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喝温开水,不吃太冷或太热的食物。

此外,保持咽喉部湿润,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用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咽喉炎的辨证施治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不同的辨证类型有不同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因此,在出现咽喉炎症状时,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结起来,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分为风热、痰火、肺热和阴虚等类型,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避免过度用声等刺激。

尤其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咽喉炎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52例的临床疗效探讨

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52例的临床疗效探讨
1 4
2 Leabharlann 内蒙 古 中医药 疗 效观 察 为使 药 , 久病 必 虚 必瘀 , 且 本病 虚 实夹 杂 , 痰郁 可 化 热 , 故 加黄 芪 2 . 1 疗 效标 准 : 参照《 中 医病 证 疗 效 标 准 》 和《 临床 疾 病诊 断 益 气行 血 , 丹 参 活 血 化瘀 消痈 , 黄芩清泄肺热 , 诸 药 共 奏 宣肺 散
依 据 治 愈好 转 标 准 》 【 制 定 。临 床 治愈 : 咳嗽 及 临 床 体征 消失 , x 寒、 化瘀 止 咳 、 扶正 安 中 , 兼 可 清虚 热之 功 。 现代 药 理 研究 表 明 射 线 胸 片提 示 片 状 阴影 消失 , 观察 1 年无 复 发 ; 显效 : 咳嗽减 轻 、 痰 干麻 黄 汤 能对 抗组 胺 、 乙酰 胆碱 所 致 的气 管平 滑 肌 收 缩作 用 , 能 量减少 , x 线胸 片提 示 片 状 阴影 消 失 8 0 %以 上 ; 有效 : 症 状体 征 明 显减 少 氨水 引起 的小 鼠咳 嗽次数 , 明显 增加 酚 红排 出量 , 具 有 有所改善 , x线 胸 片 提 示 片状 阴影 消 失 5 0 %以 上 ; 无效 : 症状 无 明 显 的镇 咳 、 祛痰、 平喘 、 抗过敏作用; 丹 参 能 改善 肺 微 循 环 , 增 改善 , 甚 或 加重 。 加 肺血 流 量 , 促进炎症吸收; 黄 芪含 有 三 萜 皂甙 类 衍 生 物 、 黄 酮 2 . 2 治 疗 结 果 :治 疗组 4 2例 中 , 临 床 治愈 1 5例 ( 3 5 . 7 %) , 显 效 化 合物 、 多糖 、 多 种 氨基 酸 、 微 量 元 素 和维 生 素 等 能 增 强 人体 抵 1 9 例( 4 5 . 2 %) , 有 效 5例 ( 1 1 . 9 %) 无 效 3例 ( 7 . 1 %) , 总有 效 率 为 抗力 , 调 节 免疫 功 能 , 防止 和减 轻病 毒 的损 害 【 I 。临床 结 果 , 治疗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

咽喉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经验分享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咳嗽、咽干等症状。

中医认为,咽喉炎是由于风热或火热侵袭咽喉所引起的,治疗咽喉炎应该根据具体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下面将分享我在治疗咽喉炎方面的一些中医经验。

1. 风热咽喉炎风热咽喉炎是咽喉炎的常见类型,其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咳嗽、咽干等。

中医认为,风热咽喉炎是由于外感风邪和内生热邪所致。

因此,在治疗风热咽喉炎时,应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是治疗风热咽喉炎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连翘等中药。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

推拿疗法:鱼际推拿鱼际推拿是一种经典的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缓解咽喉疼痛。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双手掐住鱼际,并向外拉扯,重复数次。

这种推拿疗法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咽喉疼痛。

2. 阳火咽喉炎阳火咽喉炎是一种以咽喉疼痛、咳嗽、口干等症状为主的咽喉炎类型。

中医认为,阳火咽喉炎是由于体内阳气亢盛所致,治疗时应以清阳泻火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清咽煎剂清咽煎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麦冬、黄芩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降火、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口干等症状。

艾灸疗法:足三里穴艾灸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艾灸治疗的常用穴位之一。

通过对足三里穴进行艾灸,可以清热降火,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缓解咽喉疼痛。

3. 痰湿咽喉炎痰湿咽喉炎的主要症状为咽喉疼痛、咳嗽、咽部沉闷等。

中医认为,痰湿咽喉炎是由于体内湿邪郁滞所致,治疗时应以燥湿化痰为主要方法。

中药方剂:瓜蒌首乌汤瓜蒌首乌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瓜蒌、首乌等。

这些中药具有燥湿化痰、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

拔罐疗法:背部拔罐背部拔罐是一种常用的拔罐疗法,可以有效疏通气机,排除体内湿邪。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背部的特定穴位上施加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促进湿邪的排出,缓解咽喉疼痛。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86例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86例
21 0 0年 3月第 3 2卷 第 3期
Hee JT M, rh2 1 , o 3 , o3 b i C Mac 0 0 V l 2 N .
33 7
射 干 麻 黄 汤加 减 治 疗 喉 源 性 咳 嗽 8 6例
曹焕 光 李 湘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 广东 佛 山 580 ) 220
④ 咽部 检查 黏膜 肿胀 , 有黯 红 色斑块 状 、 或 树枝 状充 血 , 咽侧 索肿 大 , 后 壁淋 巴滤 泡 增 生” 。经 影 像 学 、 功 咽 肺 能、 支气管纤维镜 等检查排 除肺部 炎症 、 吸系统 占位性 呼 病变、 道阻塞性疾 病、 气 胃食 管 反 流 及 急 性 心 功 能 不
未愈 : 咽部症 状和体征无 明显变 化 。
- ◆ -. _● _◆ 一 ◆ 一◆ -◆ -◆ -‘ 一 ◆ ● _ . -+ _◆ _ ◆ m ◆ - ◆ ・◆ 一◆ - . -+ ◆ -◆ m + - ◆ -◆ -● -. _◆ _. -◆ - ◆ 一● ・
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
全者 。
止 咳对症 治疗有一定疗效 , 但停 药后 易复 发 , 长期迁 延难 愈 。20 O —2 o O , 0 7一 8 0 9一 8 我们应用射 干麻 黄汤加 减治疗 喉源性 咳嗽 8 , 果如下。 7例 结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8 7例均 为我 院耳鼻 咽喉科 门诊 患
作者简介 : 曹焕光 ( 9 5 ) 男 , 17 一 , 主治 医师 , 学士 。从事 耳鼻喉疾
14 疗效标 准 .
参照 国家 中医药管理 局《 医病 证诊 断 中
疗 效标准》 定疗效 。治 愈 : 部症 状 消失 , 判 咽 咽后 壁淋 巴 滤泡消失 , 咽部无 充血 ; 好转 : 咽部 症状 和体 征明显 减轻 ;

田理教授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

田理教授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14 期2020 Vol.7 No.1474田理教授从“风”论治喉源性咳嗽邓建洪,梁方琪,田 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成都 610075)【摘要】喉源性咳嗽中医属 “风咳”,“燥咳”,一般外感风邪居多,与肺,脾,肝三脏关系密切。

吾师田理教授采用祛风止咳,健脾利咽之法,化裁止嗽散和喉科六味汤临症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变应性咳嗽;喉科六味汤;止嗽散【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14.74.01喉源性咳嗽为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在1 9 8 5 年所著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喉科学》中曾提出“ 喉源性咳嗽”的病名,系指因咽喉疾病所造成的咳嗽,其主要症状是以喉结处奇痒,随即干咳,连续性,痉挛性,每天从数次到数十次不等,部分伴有异物痰阻咽喉之不适感,出现“ 吭咔咯吐” 等频繁清嗓动作(1)。

喉源性咳嗽和现代医学的“变应性咳嗽”,“过敏性咽喉炎”有类似,主要有肺,脾,肾三脏有关,主要方法是祛风止咳,滋阴利咽,健脾化痰(2)。

吾师田理教授,四川省名中医,研习中医耳鼻喉疾病30 余年,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喉源性咳嗽有独到见解,主张发作期“疏风止痒,宣肺止咳”, 缓解期“健脾化痰利咽”,临床收效显著。

中医将变应性咳嗽归属于“咳嗽”“风咳”“痉咳”等范畴,变应性咳嗽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有过敏史,喉痒欲咳为特征,符合中医“风咳”的范畴,其病位初在肺,涉及肝脾,久则及肾(3)。

中医古籍对风咳很早就有记载,《素问•咳论》指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参麦桔甘汤治疗喉源性咳嗽案例举隅

参麦桔甘汤治疗喉源性咳嗽案例举隅
·153·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4 年 6 月第 3 卷 第 3 期 Chin J Acu and Mox(Electronic Edition), June 2014, Vol.3, No.3
·病例报告·
参麦桔甘汤治疗喉源性咳嗽案例举隅
巴建全 王伟
【关键词】 咳嗽; 病例报告; 参麦桔甘汤
喉源性咳嗽由著名中医学家干祖望教授在 1986 年光明日报出版的《中医喉科学》中首次提出。 本病主要特点是以阵发性咳和痒为主症, 咽痒如蚁 行,痒即咳,咳的起点在声门之上,多为干咳,咳声短 促而沉闷,咳时呈连续性,甚则痉挛状,愈咳愈不舒 畅,时有无法终止,唯有饮水可暂时缓解。 笔者从师 侍诊于天津市津南区中医院苏玉仑主任医师, 获益 匪浅,其所授之方参麦桔甘汤每验于临床效果颇佳。
讨论 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咽痒”、“喉痹”、“慢 喉痹”和“风热喉痹”范畴。 本病病位在咽喉,咳点在 声门以上, 咽部检查可见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 泡增生。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 咽炎。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常用的胸部 影响学检查特征表现为无明显异常。所以,此类患者
很难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也常被误诊为“慢性支气 管炎”或者“气管炎”。
喉源性咳嗽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和体质易感 性[1]。 本例患者职业为教师,又为过敏性体质者,对粉 尘、化学气体和气候突变等不良因素刺激所致,往为肺气 壅遏,气郁痰阻,宣泄不利,肺气郁滞,肺失清肃,气逆 而咳。 治宜润肺利咽,化痰止咳。 方中以玄参为君药, 启肾水上行以滋阴清热解毒, 伍麦冬滋补肺肾之阴, 佐桔梗宣肺利咽,为沟通肺肾之桥梁。 银花、金莲花清 热利咽;桑白皮、杏仁清肺、宣肺止咳;配伍旋覆花、代 赭石降气止咳,使气机升降和谐;甘草调和诸药,更有 《伤寒论》桔梗汤之意,增强宣肺利咽、清热解毒之功。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宣肺和降逆止咳之功,疗效颇佳。

桑杏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54例

桑杏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54例

桑杏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54例
戚建明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4(22)9
【摘要】应用桑杏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 5 4例 ,结果显示 :痊愈 32例 ,好转 18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2 % ,提示喉源性咳嗽按辨证论治 ,用桑杏汤治疗 ,只要加减得当 ,常获佳效。

【总页数】1页(P86-86)
【关键词】桑杏汤;喉源性咳嗽;中医治疗;方药
【作者】戚建明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11
【相关文献】
1.桑杏桔前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J], 刘竹生
2.自拟桑杏蝉贝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216例 [J], 赵洪岳;杨兰芳
3.自拟射干麻杏汤治疗顽固性喉源性咳嗽32例 [J], 曾繁森
4.麻杏咳宁汤加减方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J], 文继红; 沈宇明; 邱江红; 杨晓洁; 周薇薇
5.桑杏汤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90例 [J], 孟文媛;李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证候分型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观察

中医证候分型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观察

中医证候分型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观察陈频【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证候分型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7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37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14%。

结论:中医证候分型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1页(P26-26)【关键词】中医;证候分型;喉源性咳嗽【作者】陈频【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人民医院正安 563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11喉源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咳嗽类型,主要是因咽喉疾病引起的,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咽喉痒痛不适、咳嗽、少痰或无痰,常伴有声音嘶哑、咽部有异物感,因该症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增加治疗难度[1]。

为此本文将对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7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7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其中男性204例,女性166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5.7±2.3)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病程(4.2± 1.5)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耳病咽喉头颈科学》的诊断标准,咽喉部检查无明显改变,鼻炎纤维喉镜检查、咽拭子、胸片及血常规检查,排除鼻炎、鼻窦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癌等患者及全身疾病者。

1.2 临床表现及咽部检查1.2.1 风邪犯肺证:159例,表现为外感后咽部痒痛,阵发性干咳,且呈咽痒则咳嗽加重,少痰、无痰,伴有声音嘶哑,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经检查咽喉无异常。

1.2.2 脾虚痰浊证:63例,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喉部痒痛不适,咳声短促,痰多,且可见透明黏痰,伴有神态疲乏,面色晦滞、纳呆胸闷,懒言,舌质淡白或胖,苔白腻,脉细弱,经检查可见咽部呈充血状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源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施治
【关键字】喉源性咳嗽;辨证施治
喉源性咳嗽,临床特征是以咽喉瘙痒,干咳无痰,或极少白痰,日间常不自主清嗓动作为主。

大多数患者可见咽峡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并以咽喉瘙痒、不庠不咳、无痰为主要症状,区别于支气管炎、肺炎所致咳嗽的特点,在于前者为干咳无痰或少痰,而不像后两者痰湿占重要地位。

诊断标准:患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程短者数天,长者达数月,咳嗽特点为突发喉头部奇痒而诱发阵发性干咳或自觉气自下而上冲咽喉而作咳,接连不断,咳而不爽,很少有痰,有时大声讲话或遇冷热,异味刺激即喉痒又作。

分型论治:依据中医辩证常见分为两型:(1)肺阴亏虚型。

咽干痒而咳,以咽干为甚,咳痰不爽,舌红少苔,治宜养阴润燥,化痰止咳,以养阴清肺汤加减。

药用元参15g 麦冬15g生地15g沙参15g僵蚕10g蝉退10g百部15g川贝母10g 炙杷叶10g 。

(2)风邪扰肺型:咽痒则干咳阵作,以咽痒甚为特点,受风后易诱发咳嗽,特点是背部和颈部感风明显,脉浮缓,舌淡红苔薄,治宜疏风宣肺,润肺止咳,以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药用炙麻绒10g杏仁12g甘草6g百部15g 紫菀15g僵蚕10g蝉退10g薄荷10g木蝴蝶10g。

讨论:咳嗽一般认为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干祖望教授不拘泥于古人之说,提出咽喉疾病也可引起咳嗽,称之为喉源性咳嗽。

喉源性咳嗽是诸多咳嗽证中的一种特殊征候,首先,它的发病部位在咽喉,其次它与变态反应有关,再次症状是咽喉痒即咳嗽,遇冷热或异味等刺激加重、无痰。

西医学认为:咳嗽为气道的主要防御机制,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过多的支气管分泌物或异物,但无异物或分泌物时,多与咳嗽反射的敏感性增高有关,大部分患者都有慢性咽喉炎和上感史。

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咳嗽”“喉痹”范畴,临床见喉源性咳嗽,大部分是两方面病因所致,外因多系机体感受外邪,而风为百病之长,多初以风邪为主,后经治疗其它症状消失,唯留下咳嗽不愈,或较前加重,此为风邪虽除而未尽。

肺之宣降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咽喉为肺之门户,故喉头作痒,气逆而上故作咳。

内因多由慢性咽喉炎久治不愈引起液不养咽,津不濡喉,导致咽部干燥,形成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的病变,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根据中医辩证分析,风邪扰肺型其病机为患者禀赋不足,易感外邪,或感邪后失治误治,易致风邪滞留,风火郁结,结滞肺门不散,使气滞不利,肺失清肃,而致咽痒咳嗽频作。

方中炙麻绒、防风、祛风宣肺止痒,僵蚕、蝉退、薄荷和木蝴蝶止痒解痉,宣肺止咳,百部、紫菀、杏仁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甘草缓急止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止痒、降气止咳功效。

肺阴亏虚型病机为外感治疗不当,邪壅咽喉,致肺气阴两虚,或素体阴虚,咽喉失于濡养,加之风邪循经入肺,风燥之邪客肺,肺失清
肃,宣降失常,上逆咽喉而致咽干痒,咳嗽不止。

方中元参,麦冬,生地,沙参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炙杷叶,贝母,百部润肺止咳化痰;僵蚕,蝉退润燥止痒,宣肺止咳。

全方配伍,有润燥祛风,止咳化痰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