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博览会历届辉煌成果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平台效应,让技术转移“永不落幕”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平台效应,让技术转移“永不落幕”作者:陈丽冰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18年第05期在2018年3月30日至4月1日举行的2018中国—东盟博览会柬埔寨展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可谓是“火了一把”。
展会期间,其日常运营管理单位举行了“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驻柬埔寨联络处”揭牌仪式;由其组织的22家中国优秀科技机构、企业携22个项目参展,涉及领域包括农业、海洋养殖、智慧工程、新能源、基因技术、设备机械等,受到柬埔寨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同时,其与东博会主办的“2018中国—柬埔寨技术对接会”更是促成了6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意向合作金额约5000多万美元,成为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这是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2018中国—东盟创新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同时也是其在促进中柬技术转移合作上的一个缩影。
不过,作为中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效应并不仅仅限于此次展会,也并不只在柬埔寨。
因需求而生,因东博会而深化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技术转移的“一线人员”,广西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副处长罗锦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参加了多届东博会,见证了东博会先进技术展的日益丰富,也见证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和成长。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诞生于2013年举行的第10届东博会上,由广西科技厅牵头建设和管理,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
”罗锦模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成立至今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但近年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与绝大部分东盟国家成功建立了科技创新合作渠道,搭建了政府、企业间的多边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其年度标志性活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形成稳固的国际政府间多边高层交流和民间洽谈盛会机制,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活力、实现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每年都在东博会期间举办。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56-- 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8 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2019年9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韩正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8年、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6年来,始终与时俱进、携手前行。
近年来,双方战略互信达到新高度,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人文交流呈现新气象,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韩正指出,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
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积极弘扬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缅甸副总统敏瑞,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老挝副总理宋赛,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部长朱林,越南副总理武德担,波兰企业与技术部国务秘书奥切帕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随后,韩正宣布博览会开幕,并与嘉宾共同启幕。
开幕式后,韩正巡视博览会展馆,并与卢胡特共同出席印度尼西亚国家馆开馆仪式。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东盟共同体建设的不断深化,其在本地区的地位也越发重要。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实现本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顺应了经济全球化。
2.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对于中国与东盟来说,迈向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经贸合作是重要内容,双方既要巩固传统优势,又要努力拓展新领域,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东盟博览会概况范文

东盟博览会概况范文
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在不同的东盟国家举办,为期一周。
参展的国家包括东盟成员国以及与东盟有密切关系的合作伙伴国家。
展览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农业、工业、制造业、旅游等。
参展商可以展示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与来自各个国家的购买商进行洽谈和交流。
东盟博览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每年参观博览会的人数超过数十万人,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代表、政府官员和媒体都会参加。
博览会成为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东盟国家的重要窗口,也为参展商提供了展示和推广产品的宝贵机会。
我国作为东盟的重要贸易伙伴国,每年都派出大规模的代表团参加东盟博览会。
我国的展馆通常占据着一大部分展览面积,展示了我国的科技成果和制造业产品。
我国的代表团常常是博览会的亮点,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和媒体的关注。
东盟博览会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盟国家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参加东盟博览会可以加深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此外,参展也能帮助我国的企业了解东盟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寻找商机,扩大出口。
参展还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加强我国在东盟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东盟博览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盛会,为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我国每年都派出代表团参展,展示最新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并与东盟国家进行经贸洽谈和合作。
东盟博览会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提升我国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
广西如何把握东盟博览会这一机遇

广西如何把握——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内容摘要: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平台,其自身也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因素,自身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平台的广西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前景。
随着东盟合作的深入,职工—东盟博览会被赋予了更多的要求。
在东盟只有贸易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加强,各国政府和民间的互访增多,双边经济合作加强。
广西在地理上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中心,中国与东盟结合部分的优势,广西如何把握其带来的机遇?Abstract: China-ASEAN World Exposi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tform in the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ASEAN, and it includes many aspects of cooperation , such as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 civil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Guangxi is facing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opportunities and prospects as it is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of China-ASEAN With the deepening cooperation of ASEANcooperation, the Trade Unions of ASEAN World Exposition have been asked for more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Only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ASEAN, can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be success. Through the ASEAN,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improved,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also strengthen. Guangxi is in the ASEAN Free Trade Center, and whit the advantage of the China and the ASEAN cooperation, how can Guangxi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关键词:东盟博览会的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盟给广西带来的机遇、广西如何把握机遇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建立1、东盟博览会的历史概况2.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广西带来的机遇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史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三、中国—东盟给广西带来的机遇1、南宁民歌节、南博会、对广西文化的影响2、举办民歌节、南博会的优势四、广西如何把握机遇,创建经济新气象1、广西经济的发展2广西经济与降税计划的实施为南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结论:在积极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作用上,作为协办方的广西应积极向中国—东盟寻求更多的支持。
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展览十年来的发展回顾

多 的闭 馆改 造 ,恢 复 对外 开放 。改 陈 中 ,注重 提 高展 览
质量 ,对原 有 展 品进 行 了大 幅 度的 调整 ,陈列 体 系 也反
银 行 博 物馆 及 陈列 馆 、 列室 的数 量 已超 过了1 0 。 陈 0 家 这些馆 、室的主办单 位来 自于 各行各业 。有银行 、金
前 有 了较 大增 长 。 ̄10 5 中华 苏维 埃共 和 国国 家银 行 1 0年 : 2
史陈列 馆的 基本 陈列 。 也 有 一 些 博 物 馆 ,虽 然 建 成 于 上 个 世 纪 。并 在 开 馆 时 已 推 出 过 钱 币 展 览 ,但 在 这 十 年 中 也 进 了 改 陈 。
钱 币博 物 馆 前 身) 立 。1 9 年 , 成 9 1 陕甘 宁 边 区银 行 纪 念 馆
在 延 安 正 式 建 成 开 馆 。 9 2 , 国 人 民 银 行 创 办 了 中 19年 中
2 .展览在 数量 上有 了较 大增 长
十 年 中 ,新 建 的钱 币与 银行 博 物馆 在 开馆 时 ,相 应
中 国人 民银 行 广西分 行 的 “ 国历史 货币 陈列 室 ” ( 西 中 广
这 些场 馆 的展 厅面 积 从不 足 百平 方米 到 数千 平方 米
不 等 。许 多省 市 新建 的 综合 性 博物 馆 也都 开 辟 了专 门钱
币 展览 ,如浙 江 省 博物 馆 的钱 币展 览 、山西 省博 物 院 内 的 “ 圆世界 ”钱 币展览 。 方
纷 纷 出现 。2 0 年 1 月 , 国钱 币 与银 行 博 物 馆 委 员会 0 6 1 中
成 立 , 经 有 3 家 团体 委 员 单 位 。 止  ̄ 2 0 年 。 币 、 已 2 截 J r0 9 钱
多形态加持,为云上东博会做加法

多形态加持,为云上东博会做加法作者:黎敏马啸天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22年第09期2022年4月26日,中國—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高官会通过视频形式举办,标志着中国与东盟10国正式启动第19届东博会筹备工作。
此次高官会透露,第19届东博会的办展模式为“365天云上东博会+4天实体展”。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会展行业面临新挑战,会展业者纷纷各显神通,探寻出路,线上会展形式备受推崇,云上东博会备受期待。
技术支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东博会从第17届开始,采用了实体展与云上东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展形式。
自上线以来,云上东博会发挥云展示、云会议、云洽谈等功能,组织各式各样的参展商直播推介会、供需产品发布会和“一对一”视频配对等活动,充分挖掘了线上展会的潜力,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打造了一个“365 天永不落幕的东博会”。
云上东博会结合 AI 以及大数据智能服务技术,可实现多语种、多声道输出,满足供需双方的精准配对和实时互动需求,进而实现在线国际会议和商务洽谈等活动。
另外,允许十万人共同在线的会议室,也极大地提高了供需双方沟通的效率。
此外,通过浏览云上东博会的页面,在网站的展览展示板块,来自东盟各国的产品都已按照“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先进技术专题”“服务贸易专题”进行了分类,专题之下还有更加细分的板块,可以帮助参观“云上展厅”的消费者更加便捷地了解感兴趣的商品,真正做到了人性化服务。
同时,云上东博会的各个国家馆也保持着“365 天”不间断地开放,只需指尖轻触,参展国家的介绍以及展团成员的信息便井然有序地映入眼帘。
在第18届东博会的优选好物节上,主播通过直播间的“云端”形式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宣传介绍一系列参展“东博会”的商品,开播仅一小时观看量就已超过430万人次,最终该直播间以超55万总引导成交件数,超1855万人次的直播间观看量,递交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单,证明了云上东博会的无穷潜力。
云上东博会同时也得到了参展商的一致好评。
东盟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议书

东盟文化博览园项目建议书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东盟文化博览园(简称东盟文博园)1.2 项目选址:南宁市市区周边1.3 项目建设单位:1.4项目建设规模:1000亩1.5项目总投资:56亿元人民币1.6项目建设周期:6年,分三期1.7项目规划内容:1、东盟文化用品城 2、文化艺术表演中心3、书画苑4、红木/奇石/民族工艺品馆5、影视动漫创作基地6、东盟民族风情园7、商业步行街 8、中国东盟文化博览中心1.8项目投资的政策依据:《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西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宁市关于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的实施方案》《加快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南宁市大产业大交通大物流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发展实施方案》1.9项目建设内容(1)东盟文化用品城参考义乌市文化用品城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以义乌文化用品为龙头和,面向广西和东盟的文化用品集散中心。
文化用品城分九大专业板块,包括文体办公用品区、精品陶瓷区、印刷包装区、十字绣框画工艺品和文化创意设计创新展示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区、书画古玩专业区和影视动漫作品区、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展示区。
(2)文化艺术表演中心文化艺术表演中心包含有:以广西最大的歌剧院为主体,包含有能容纳2000人的演出大厅、数字录播中心、教育排练厅、高档录音棚等4大主体功能;并将作为广西最高档次的室内表演艺中心,举办演唱会、为南宁企业提供演出舞台和为南宁举行大型国内和国际性的会议提供服务。
(3)书画苑书画苑主要是作为书画创作、培训、展示的中心,建设中国和东盟各国艺术家交流的专业平台,基地主要功能为各国的艺术家开展艺术展示交流和创作平台;内设:独立名人厅:可为国家顶级艺术家开辟独立厅阁,既可宏扬民族文化艺术,又可表彰艺术家的成就,还可以用名人效应带旺艺术中心的名气;教育培训区:开设画室以用作美术培训教室,创作基地将与广西各艺术院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美术教育培训阵地;会议中心:该区为名师开展艺术交流、学术研究、集中学习创作、作品拍卖的场地;个人画室区:吸收在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漆画等不同领域的具有深厚艺术造诣的艺术家开设工作室;展览区:设多家展览大厅,供艺术家开办书画展等。
共建陆海新通道,成就“北部湾奇迹”!

共建陆海新通道,成就“北部湾奇迹”!作者:***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2021年第10期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績:2021年1~7月,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22%和20.9%,增速在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均排名第一;2020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4596列,开行数量超过前三年的总和。
这是一段令人欣喜的评价。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说:“从贸易量、投资额的增长,到港口能力、地位的提升,再到海铁联运数据的攀升,自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来,(广西)这些瞩目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北部湾奇迹’。
”这是一个共享机遇的盛会。
以“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东博会、峰会),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设置多项活动,搭建了务实高效的对话平台,不仅让中国—东盟看到了“北部湾奇迹”为什么能成,也让更多伙伴看到了陆海新通道如何更行。
陆海新通道为啥能成?“陆海新通道本身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只是被历史选择的一批人,而不是创造历史的人。
”李牧原作为陆海新通道早期的推动者之一,她在参加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会议(以下简称商界领袖论坛)时谈道,有四个词贯穿了陆海新通道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发展:第一个词是“路径”。
“十年前我们研究中国—东盟未来的贸易将如何发展时,发现双方贸易增速稳定、持续向好,每年增速在9%~10%,维持了15年左右,而且潜在市场巨大,双方是非常温和的伙伴关系。
但这样的贸易合作不是通过最优路径实现的,而是通过绕到珠三角绕出来的。
”李牧原说。
这意味着,如果能通过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推动广西北部湾港到东盟这条路径的发展,那么中国—东盟贸易合作将拥有一条最优路径。
第二个词是“竞合”。
在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借助新通道建设,主动铺就一条国际供应链来实现与东盟国家合理的产业分工,从而将竞争调整为产业合作,更有利于双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盟博览会历届辉煌成果
第一届:
(2004年11月3日-11月6日)
首届博览会共签订合同金额约1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涉外项目129个,总投资49.68亿美元(含中国对外投资项目46个,总投资4.93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102个,总投资485.4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的项目有27个,总投资346.8亿元人民币。
中国东部14个省市签订76个项目,投资299.23亿元人民币, 分别占项目数和投资额的78%和66%。
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成为本场签约的最大亮点。
中国西部7个省市签订10个项目,投资53.15亿元人民币。
第二届:
(2005年10月19日-10月22日
第二届博览会分设国家专题、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和旅游专题四大专题。
本届博览会的贸易、投资及宣传成果呈现以下特点:
商品交易更加活跃。
累计交易总额达11.5亿美元,同比增长6%。
投资促进活动更加务实。
本届博览会共举行投资促进活动28场,集中签约仪式两场。
共签订国际投资合作项目126个,总投资52.9亿美元,同比增长5.9%;签订中国大陆投资合作项目263个,总投资501.8亿元,同比增长5.5%。
展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博览会和峰会期间,共有中外183家媒体的848名记者到会采访,媒体数比首届大幅增加。
第三届
(2006年10月31日-11月3日)
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前两届基础上规模又有了新的扩大。
境内外报名参展企业2500家,申请展位4269个,参展商7971人,专业观众33000多人,签约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2个,总投资58.5亿美元,签约国内经济合作项目301个,总投资553.7亿元,签订中国对东盟投资合作项目40个,总投资25.6亿美元。
举办推介会和专场商贸配对活动40场,并首次为东盟采购商举办了6场国别和行业的商品采购洽谈会,为东盟国家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务实有效的配对服务。
第四届:
(2007年10月28日-10月31日)
2007年10月28日-31日,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四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文莱王储穆赫塔迪•比拉、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波松、越南总理阮晋勇和东盟秘书长王景荣出席本届博览会、商务峰会。
东盟10国经贸部长率本国政府代表团和经贸代表团参会,中国和东盟国家共有183余位部长级贵宾参会。
博览会累计交易总额14.2亿美元,其中机械设备6.5亿美元,建筑材料1.4亿美元,电子电器1亿美元,农产品和食品1.5亿美元,五金化工1.3亿美元。
第五届:
(2008年10月22日-10月25日)
第五届
10月22日下午,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共签订国内合作项目80个,项目总投资额519.15亿元。
签约项目涉及制造业、矿产开发及加工、旅游开发、基础设施、交通能源、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
其中,年产32万吨铝深加工项目、年产10万吨磷酸一铵项目、年产50万吨中低碳硅锰铁合金项目的投资额都超过亿元。
据统计,前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签订国内投资合作项目803个,投资总额达2092.14亿元。
第六届:
(2009年10月20日-10月24日)
与前五届博览会相比,本届博览会、商务峰会又有新提升和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企业2450家,比上届增长16.7%,共设展位4000个,比上届增长17.6%。
其中东盟10国及其他国家、地区使用展位1267个,占总展位的31.7%。
东盟10国使用展位1168个,比上届增长1.2%,占总展位数的29.2%,东盟国家展位数创历史新高。
参展参会客商48619人,其中专业观众38365人,比上届增长5%,境外专业观众比上届增长8%,东盟以外客商比上届增长12.6%。
商务与投资峰会参会代表1500人,参展参会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六届
截至10月24日下午16时,本届博览会累计交易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同比增长3.8%。
东盟国家贸易成交额比与去年基本持平,订单数大幅增加。
国内贸易额达到3.5亿元人民币,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进一步发挥了平台作用。
其中来自国内和越南的10家企业签订了20亿美元
正式出口合同,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签订的最大出口合同,也是广西外经贸史上最大的出口订单。
本届博览会上举行了44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64.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19%;国内经济合作项目204个,总投资618.45亿元,比上届增长1.05%。
中国—东盟合作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国际合作项目中,东盟有59个项目,总金额31.78亿美元,分别占国际合作项目总项目数及签约金额的43.4%和49.4%。
共签订“走出去”项目48个,总投资额18.92亿美元,分别占国际合作项目数和总投资额的35.3%和29.4%。
在本届博览会上,广西签署国际合作项目84个,总投资额达43.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1.2%。
第七届
展会时间:2010/10/20 至2010/10/24
展会面积:50000平米
展会场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所用展厅:1号厅(主要)、2号厅(主要)、3号厅(主要)、4号厅、5号厅、6号厅、7号厅、8号厅、9号厅10 号厅、11号厅、12号厅、13号厅、14号厅、15号厅
主办单位:中国商务部文莱工业和初级资源部柬埔寨商业部印度尼西亚贸易部老挝工业和贸易部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缅甸商务部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
泰国商业部越南工业贸易部东盟秘书处
承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交通部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香港贸易发展局
展品范围商品贸易专题
机械设备:商用车、工程及建筑机械、食品和包装机械、电力设备
电子电器:电子信息、家用电器
建筑材料:建筑陶瓷、卫生洁具、铺装材料、门窗幕墙、化学建材等。
东盟商品专区
轻工工艺:日用消费品、红木家具、珠宝首饰、装饰品、礼品等
农产品和食品:东盟特色农产品、东盟特色食品、棕榈油及制品、矿产品等
投资合作专题
项目招商与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资源开发、金融服务
农村适用技术专题
农业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生物等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
参展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