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档案管理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0024

(二)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f Archives Management

(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

(四)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历史教育选修课程。档案管理学是档案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以档案和档案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的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学科。档案管理学既研究档案管理的理论,又研究档案管理的实际,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适合历史专业学生选修。

(五)教学目的:

通过较为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文书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初步掌握档案管理工作技能。

(六)教学内容:

本课程着重阐述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特别是档案的整理,鉴定,检索等内容,需要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并要求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

学时数: 54 学时

学分数: 3 学分

(八)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查。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档案的收集

教学要点:

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档案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其他环节。档案的归档,归档制度,档案馆档案的收集方法,以及丰富馆(室)藏的标准和要求,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教学时数:6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收集工作概述

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1、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对应归档的档案的接收

2、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及时归档的档案补充收集

3、档案馆对现行机关、撤销机关的具有长久保存价值档案的集中和接收

4、档案馆对建国前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的接收与征集

二、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1、加强档案馆(室)外的调查与指导

2、积极推行档案馆(室)档案标准化

3、保证归档和入档案馆的齐全完整

4、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

三、档案收集工作的特点

1、预见性与计划性

2、针对性与及时性

3、系统性与和完整性

第二节档案管理的接收和归档

一、建立、健全归档制度的必要性

二、建立机关文件归档制度的要求

1、归档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要求

2、归档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本机关的工作、生产、科研活动的实际,体现本机关的文件材料的形成特点和规律

3 、制定的归档制度,应当同本机关的其他机关制度保持内容方面的统一性

4、完善归档制度的内容

三、归档制度的内容

1、归档范围

2、归档时间

3、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4、归档手续

四、档案室在形成文件和归档组织活动中的作用

1、机关档案室对形成文件的作用

2、指导和督促从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做好归档组织工作

3、加强对归档案卷质量的检查

4、临时性文件的收集工作

5、对归档制度的宣传和档案的科学管理

第三节档案馆档案的收集

一、档案馆档案的来源

1、现行机关档案

2、撤销机关档案

3、组织和个人保存的散失档案

4、档案馆之间交接的档案

二、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的范围

1、综合性国家档案馆的接收与征集范围

2、各类专门性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的范围

三、档案馆对现行机关档案的接收

1、接收要求

2、档案馆接收档案前的准备工作

3、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期限

四、档案馆对撤销机关档案的接收

五、档案馆对二、三级单位形成档案的接收

六、档案馆对历史档案的接收与征集

1、接收与征集历史档案的意义

2、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与途径

①收集散存于机关、社会组织中的历史档案;②征集收藏与个人手中的历史档案;③征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档案;④点收集党史征集办公室、政协文史组织及其学术历史研究部门所征集的历史档案;⑤收集散失国外的历史档案。

3、接收与征集历史档案的方法

①发布通告;②调查研究;③广泛宣传。

考核要求:

1、档案收集工作概述

1.1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识记)

1.2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了解)

1.3档案收集工作的特点(了解)

2、档案管理的接收和归档

2.1建立机关文件归档制度的要求(领会)

2.2归档制度的内容(了解)

2.3档案室在形成文件和归档组织活动中的作用(了解)

3、档案馆档案的收集

3.1档案馆档案的来源(了解)

3.2档案馆接收与征集档案的范围(了解)

3.3档案馆接收档案前的准备工作(识记)

3.4收集历史档案的对象与途径(识记)

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

教学要点:

档案的鉴定是档案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档案鉴定价值原则和标准,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方法,以及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中的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1、制定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2、具体判定档案材料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

3、挑出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

1、档案鉴定是决定档案存亡命运的基本手段

2、档案鉴定是提高档案管理效益的科学措施

第二节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与标准

一、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二、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1、档案属性标准:档案属性标准包括档案来源、内容和形式特征。

2、社会需要标准:依据社会对档案的需要,可把社会需要方向、需要面、需要时间作为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第三节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

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含义、作用及5种保管期限表的类型。

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

档案保管期限表主要有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总的说明部分组成。

三、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应进行以下几方面工作:编制要求;编制人员;编制步骤;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修订。

四、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中的若干问题

1、关于保管期限的挡次问题

2、关于一般性条款与专题性条款的关系问题

3、关于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中的“弹性”问题

4、关于划分保管期限中定量方法的运用

5、关于使用保管期限表中的价值分析问题

第四节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和组织

一、档案鉴定工作制度

1、制发鉴定档案的标准文件

2、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3、销毁档案的批准和监销制度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第一阶段,机关文件归档时确定归档范围;

2、第二阶段,对已归档的文件确定保管期限;

3、第三阶段,到一定年限时进行档案价值复审。

三、档案的销毁

1、档案销毁清册的编制

2、立档单位和全宗简要说明

3、销毁档案的方法

考核要求:

1、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1.1制定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识记)

1.2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了解)

2、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与标准

2.1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领会)

2.2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领会)

3、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

3.1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识记)

3.2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了解)

3.3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方法(了解)

3.4关于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中的“弹性”问题(领会)

4、档案鉴定工作的制度和组织

4.1销毁档案的批准和监销制度(识记)

4.2档案鉴定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了解)

4.3档案销毁清册的编制(了解)

4.4销毁档案的方法(识记)

第三章档案的整理

教学要点:

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档案整理的各项工作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尤其是档案全宗原则理论及其应用,档案全宗的划分,全宗内档案的分类,案卷目录的编制等工作需要重点掌握。

教学时数:1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全宗的划分和排列、全宗内档案分类、文书立卷、案卷排列与编号、编制案卷目录等诸环节。

二、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档案整理工作原则是尊重和维护档案的本质特性,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的整理结果,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二节全宗的划分

一、全宗的基本含义

全宗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和个人在其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

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

2、设有会计单位和经济核算单位

3、设有管理人事的机构

三、立档单位的变化对全宗划分的影响

1、政权更迭及跨政权立档单位的区分全宗

2、立档单位变化导致的区分全宗

3、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档案区分全宗

4、判定档案的所属全宗

5、个人全宗与组织全宗档案的区分

四、全宗的补充形式

1、联合全宗

2、汇集全宗

3、档案汇集

五、“划分”全宗群

六、全宗的编号与排列

1、全宗编号的要求与方法

2、全宗排列的要求与方法

第三节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一、全宗内档案分类的基本要求

二、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一般方法

三、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

1、年度分类法

2、组织机构分类法

3、问题分类法

四、常用分类法的结合运用

五、个人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第四节类内案卷排列和案卷目录

一、案卷排列

二、案卷编号

三、案卷目录的编制

1、案卷目录的含义和作用

2、案卷目录的编制方法

3、案卷目录的结构

第五节档案整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一、档案整理工作组织与协调的基本方法

二、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

三、档号及使用规则

考核要求:

1、档案整理工作概述

1.1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识记)

1.2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了解)

2、全宗的划分

2.1全宗的基本含义(识记)

2.2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了解)

2.3政权更迭及跨政权立档单位的区分全宗(了解)

2.4全宗的补充形式(了解)

2.5全宗的编号与排列(识记)

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3.1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一般方法(了解)

3.2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了解)

3.3常用分类法的结合运用

3.4个人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4、类内案卷排列和案卷目录

4.1案卷排列(了解)

4.2案卷目录的编制方法(识记)

4.3案卷目录的结构

4.4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了解)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

教学要点:

档案的保管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八项基本内容之一,即对以整理好并已入库及其柜架中的档案进行日常的维护、保护性管理工作。档案保管工作主要从事对档案实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主要掌握档案装具的管理方法,以及档案的存放方法。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保管工作概述

一、档案保管工作的含义

二、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一、库房

二、档案装具

三、档案保管设备

四、卷皮、卷盒

第三节档案库房管理

一、进出库制度

二、日常防护措施

三、库房与档案装具管理方法

四、档案存放管理

五、全宗卷

考核要求:

1、档案保管工作概述

1.1档案保管工作的含义(了解)

1.2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

2、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2.1档案装具(了解)

2.2档案保管设备(了解)

3、档案库房管理

3.1进出库制度(了解)

3.2日常防护措施(识记)

第五章档案的统计

教学要点:

档案统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管理手段,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八项基本内容之一,它不仅登记统计档案的数量、状况,而且还登记统计档案管理工作活动数量、状况,档案工作人员、机构、经费、设备等所有相关因素,是制定有关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档案统计是对档案及其管理进行量化描述,需要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档案馆、档案室基本状况的主要形式。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统计工作概述

一、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作用

第二节档案登记工作

一、档案状况登记

1、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

2、档案收进登记薄

3、全宗名册

4、全宗单

5、全宗卡片

6、档案成份和数量变化情况报告表

7、案卷目录登记簿

8、总登记簿

二、档案工作状况登记

1、工作日志

2、人员进出库房登记

3、档案出入库登记

4、档案清点、检查登记

5、档案利用登记簿

6、利用者登记卡

7、档案借出登记簿

8、档案复制、摘抄登记

9、利用效果登记单

第三节档案统计工作

一、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

1、统计调查

2、统计整理

3、统计分析

考核要求:

1、档案统计工作概述

1.1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识记)

1.2档案统计工作的作用

2、档案登记工作

2.1案卷目录与卷内文件目录(了解)

2.2全宗名册(了解)

2.3全宗卡片(了解)

2.4档案成份和数量变化情况报告表(领会)

2.5案卷目录登记簿(了解)

3、档案工作状况登记

3.1工作日志(了解)

3.2人员进出库房登记(了解)

3.3档案借出登记簿(识记)

3.4档案复制、摘抄登记(了解)

4、档案统计工作

4.1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领会)

4.2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识记)

第六章档案的检索

教学要点:

档案检索是指档案馆(室)对档案信息进行加工、贮存,并按照利用者的特定需求查找档案的一项业务工作,它是开展提供利用工作的基本手段,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档案检索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著录,档案标引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检索概述

一、档案检索的含义

档案检索包括档案信息存储和查检两个过程。

二、档案检索效率

第二节档案著录

一、档案著录的含义

二、《档案著录规则》的颁布

三、档案著录规则的内容

1、著录项目

2、标识符号

3、著录条目格式

4、著录用文字和著录信息源

5、著录单位和著录详简级次

四、档案著录项目细则

1、题名与责任说明项

2、稿本与文种项

3、密级与保管期限项

4、时间项

5、载体类型及形态项

6、附注项与提要项

7、排检与编号项

第三节档案标引

一、档案标引的含义

二、档案分类标引

1分类标引的含义

2、档案分类标引的程序

三、档案主题标引

1、档案主题标引的含义

2、档案主题标引的程序

第四节档案检索工具

一、档案检索工具的含义

二、档案检索工具的职能

三、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

四、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

考核要求:

1、档案检索概述

1.1档案检索的含义(识记)

1.2档案检索效率

2、档案著录

2.1档案著录的含义(了解)

2.2档案著录规则的内容(识记)

2.3著录条目格式(了解)

2.4著录用文字和著录信息源(了解)

2.5著录单位和著录详简级次(识记)

2.6档案著录项目细则(了解)

3、档案标引

3.1档案标引的含义(了解)

3.2档案分类标引(识记)

4、档案检索工具

4.1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领会)

4.2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识记)

第七章档案的编研

教学要点: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人员以档案馆藏档案为基础所进行的编辑和研究工作,同

时也是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业务活动。档案的编研属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范畴,具有研究性特点,需要广博的知识和档案专业知识,重点掌握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编研工作概述

一、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

1、档案史料和现行机关文件汇编

2、编辑档案文摘汇编

3、编写档案参考资料

4、编史修志

二、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三、档案便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档案参考资料

一、档案参考资料的含义

二、档案参考资料的种类

三、常用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

1、大事记

2、组织沿革夫

3、专题概要

4、会议简介

5、统计数字汇集

考核要求:

1、档案编研工作概述

1.1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识记)

1.2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1.3档案便工作的特点(了解)

2、档案参考资料

2.1档案参考资料的含义(了解)

2.2档案参考资料的种类(了解)

2.3常用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识记)

第八章档案的提供利用

教学要点: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它是档案部门以所收藏的档案文化财富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业务活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好坏的最终体现。主要掌握档案提供利用的主要方式,开放档案的条件、根据和方法。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概述

一、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含义

二、开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理论基础

三、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四、档案提供利用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档案咨询服务

一、档案咨询服务的基本内容

二、档案咨询服务的种类

三、档案资讯服务的步骤

第三节档案用户调研工作

一、档案用户需求调研的原则

二、影响档案用户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三、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特征

第四节开放档案工作

一、开放档案的含义

二、开放档案的意义

三、开放档案的条件

四、公布档案

考核要求:

1、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概述

1.1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含义

1.2档案提供利用的主要方式(识记)

1.3开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理论基础(了解)

1.4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2、档案咨询服务

2.1档案咨询服务的基本内容(了解)

2.2档案咨询服务的种类(了解)

3.3档案资讯服务的步骤(识记)

3、档案用户调研工作

3.1档案用户需求调研的原则(了解)

3.2影响档案用户需求的主、客观因素(了解)

3.3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特征

4、开放档案工作

4.1开放档案的含义(了解)

4.2开放档案的意义(了解)

4.3开放档案的条件(识记)

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档案管理学基础》,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档案管理学》,刘国华、李泽锋编著,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

3、《档案管理学教程》,杨应珍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4、《档案管理学简明教程》,王立维、陈武英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实用文书与档案管理学》,陶晓春、曹千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6、《现代档案管理学》,王云庆、苗壮编著,青岛出版社,2002年

7、《科技档案管理学》,吴建华主编,颜祥林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档案利用学》,刘国能、王湘中、孙钢著,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

9、《机关档案管理》,傅瑞娟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

10《档案目录学》,孙钢著,档案出版社,1991年

11、《档案工作手册》,天津市档案局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

个人档案管理课程设计

华北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班级: 计算机B08-1 姓名: 胡诗招 学号: 200807014102 设计题目:个人档案管理文件 设计时间:2010年6月23号_至 2010年7月2号 _ 指导教师:______ 李冬艳_ ___________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成绩:____评阅教师:_____

一、课程设计目的 进行程序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达到能独立阅读、编制和调试一定规模的汇编语言程序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要求编写并调试通过一个小型软件,实现对软件或硬件的操作。 2.遵循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3.要求程序必须正确。 4.程序简明易懂,多运用输入输出提示,出错信息及必要的注释。 5.要求程序结构合理,语句使用得当。 6.适当追求编程技巧和程序运行效率。 三、课程设计题目: 个人档案管理文件 四、课题分析 程序开始时,先建立判断是否存在文件,如果不存在,就创立文件。然后随便输入i,l,q中任意一个字母,然后跳到相应的子程序,输入i诗,跳到输入的子程序,输入相应的数据,保存到文件里。当输入l时,保存在文件里的数据就会显示,每个学生的信息显示一行。当输入q时,直接关闭文件,程序结束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 班级管理

1、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3、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学生观。 4、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 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5、班会具有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 6、班级管理方法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学者是德鲁克。 7、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8、小学班主任工作包括常规工作和个别工作两大类。常规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良好的 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学生操行评定、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工作主要是指对先进生的教育和对后进生的教育。此外,还包括一些班级活动的组织工作。 9、班主任如何做个别教育工作:1、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对优等生 的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处理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3、转变后进生的工作包括四个方面:分析落后方面及其原因,根据其特点进行耐心引导,多方配合因势利导。4、其他类型的学生教育主要有针对性地调动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因素,促进全面发展。5、要贯彻德育原则。 10、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11、简述班主任的工作: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 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12、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建制。 13、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5、课外活动要防止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应要求有明确目的。 16、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 康的班级风气。主要功能是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17、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 18、群众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19、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 和个人活动。 21、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有: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 好形式。 22、教师领导方式的类型有放任型、专断型、民主型。勒温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 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 2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 24、课堂学习情境的安排上应考虑班级规模的控制。 25、联合群体是正式群体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它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 义。 26、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27、课堂纪律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28、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29、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课堂气氛。 30、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31、在抓好班级纪律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先专政后民主。 32、校级晨会包括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33、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成员共同意见的集中体现。 34、英国教育家斯宾塞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35、班级管理的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3、班级民主管理。4、班级目标管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 (1)

档案事业概论笔记 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 1、产生的条件 ①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社会条件。 2、早期档案形态: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客观条件 ②国家的出现 甲骨档案;金石档案(刻在青铜器和铁器的的档案铭文档案与石刻档案的总称) 简牍档案(竹简、木牍) 缣帛档案(用丝织品作为书写载体) 纸质档案 3、档案的概念概念:档案是一种原始信息记录。 “术语”中的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法中的概念:档案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含义:①档案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②档案是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③档案的实存形态是多种多样的。④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 ⑤档案的形成客体是社会活动。 4、档案的性质(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 (1)、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2)、一般属性是知识性和信息性。档案的信息性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5、档案与相邻事物的联系与区别。 (1)、档案与图书 相同点:知识性和信息性。 区别:①来源不同。档案是来源于人们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直接转化而来的,是历史的真迹,图书不真原始性。 ②价值作用不同。③信息存在的方式不同。 (2)、档案与文物。 区别:①文物与档案产生的主观意识不同。②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③实存形态不同。(3)、档案与资料。 区别:①来源不同。档案是本单位履行职能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具有直接性、

自学考试科技档案管理听课笔记简答题

自学考试科技档案管理听课笔记简答题 三、简答题: 1简述科技档案定义的基本含义? 科技档案的定义是科技档案是保存备查的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科技文件。 (1)定义揭示了科技档案的产生领域和内容性质,规定了科技档案同其他档案在性质上的区别。科技档案是在科技、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是一种科技信息及其载体。 (2)定义明确了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活动的直接记录,规定了科技档案同科技资料在性质上的区别。科技档案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利用自然活动的原始记录。科技资料则是为了科技、生产活动参考的需要而交流、购买来的间接性的材料。 (3)定义明确了科技档案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科技文件,规定了科技档案同一般科技文件的区别。科技档案是履行了相关手续,集中保管起来的科技文件。 2简述科技档案的专业性特点及其对科技档案管理的影响作用? 专业性是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点之一。(T) (1)它的专业性特点,集中表现在形成领域和内容性质两个方面。 1)它产生的领域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点。任何一项科技、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进行的,科技档案作为这种活动的记录,都形成于特定的专业领域。 2)科技档案的内容性质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征。 (2)专业性特点是实现科技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如:科技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确立,科技专业档案馆的组建,科技档案的整理分类等,都是建立在这一特点的基础之上的。 3简述科技档案类型的多样性特点及其对科档工作的要求? (1)科技档案是一切档案中,类型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种。这是由它所记载的社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决定的。 (2)这一特点,为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如科技档案的各项具体管理环节,都必须根据这种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实现对科技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4简述工程档案的基本内容(构成)? (1)项目前期准备文件; (2)工程设计文件; (3)工程竣工文件; (4)工程使用、管理、维护、改建、扩建中形成的文件。 5简述设备档案的种类及其基本特点? (1)设备档案从来源看有两种:一种是自制设备的档案,另一种是外购设备的档案。 (2)设备档案的基本特点同产品档案的特点是一样的,即以型号成套。 6简述科研档案的基本特点及其内容(构成)? (1)科研档案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课题成套。一个课题的档案材料,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2)内容(构成)包括:研究准备工作文件、研究试验文件、成果总结鉴定文件、成果奖励申报文件、成果推广应用文件、其他有关文件。 7简述科技档案的功能? (1)科技档案具有知识储备和依据凭证功能。 (2)科技档案具有情报功能,是指科技档案的内容信息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具有的科技参考作用和科技交流作用。 (3)科技档案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

健康管理第三章

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及特点(了解) 概念: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特点: 1.预防与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的患者 2.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研究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预防的有效手段和效益。 3.采取的对策既有针对个体预防疾病的干预,更重视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二、预防医学体系的主要分类(了解) 分类: 预防医学体系可分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环境卫生科学、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5大学科 小结: 预防医学的特点:既关注个体也关注群体,着眼于个提及确定的群体(健康和无症状患者)三、健康的主要决定因素(熟悉) ·预防医学把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称为健康决定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影响健康的因素 1.个人因素: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个人的卫生习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人类生物学 特征和遗传因素 2.卫生服务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制度与政策、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教 育、就业和工作条件 4.物质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交通运输产生的 有害物质

健康生态学模型 健康决定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人体进而影响健康的? 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以及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这些因素间也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以多层面上交互作用来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健康。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总结和指导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 小结:影响健康的因素不仅仅有自身特征,宏观的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会对生活行为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个体健康。 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和卫生服务,这4者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四、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掌握)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疾病自然史: ·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或死亡)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五、第一级预防的内容(掌握) ·第一季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在第一级预防中,如果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取预防性措施,则称为根本性预防 ·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 1.个人的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2.有组织的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疾病;

大学生档案管理课程实习报告

大学生档案管理课程实习报告 在这个学期,我们开了档案管理学这门课,黄老师为了让我们更早的接触档案管理,使我们对档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为了提高我们对这门课的兴趣,在上两周的课堂上,老师辛苦带来一大堆档案资料供大家实习。 一开始我很不理解老师这种行为,觉得这样做实在没什么必要,毕竟我们还是在校本科生第二学年学习阶段,无法对专业有太多的深入了解,过早的接触其实收效不大。但是两节课上完以后,我发现我错了,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深深地惭愧那种。我得承认自己年少轻狂带出的愚昧顽固。我曾想过档案其实没有它存在的余地,必要性在百分之十以下。尤其是中国这种完全放不开的国度,档案的利用率几乎为零,而每年要消耗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做很多关于档案管理的废事,着实让人觉得这是一项烧钱的事业,该予以取缔。我那时候考虑的问题一般都限于存在或是毁灭的抉择之中,对于档案事业的本质却不予诉说。我知道自己本末倒置了。 两节实习课结束以后,我无限忏悔。 我发现自己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档案和档案管理存在的价值。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这就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的存在肯定有其自身的因果联系,所谓事出有因,万物皆有其本源,档案也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传说,档案管理的出现绝非天马行空的把式。档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行为活动的原始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司马迁写史记查的资料很多不就是档案么?假如现在要最真实地了解当年尼克松的桃色往事,还不是得查档案才行么》? 这次实习让我感受最深的结果莫过于体会到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辛酸苦辣。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文集,你很难说你不会感到一丝畏惧,从哪下手?这是个问题。我们拿到的是珠海砂石土集团公司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档案,光是这一方面我就看到一堆订装文档,整整一堆。这才只是一个公司的资料而已,供我们实习的而已,若动真格的话,我想那可能是真得五车才行。 我就在想,那些各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确实有过人之处,处理如此的海量信息,依然可以从容自若,弹指一挥间就搞定整理,可钦可敬。我们当时全班同学在一起

参加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笔记整理及心得体会

参加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笔记整理及心得体会 参加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笔记整理及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加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笔记整理及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6月20日至31日,我参加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通过为期13天的系统培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档案的价值鉴定、档案的功能利用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次培训,使我学习、成长、收获,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实践运用。我将培训期间的笔记做了整理,现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和大家相互学习。 一、熟悉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必须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想要熟悉档案,首先要熟悉档案概念: 通俗的说,档案是公司各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档案工作人员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分类编目、认真整理形成的。是公司开展各项工作的见证,是反映公司历史的真实资料,也是研究改进、提高创新发展的宝贵史料。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公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公司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公司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历史真实

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公司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一个公司的档案记载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史,对本公司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可见,档案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性和服务性工作,有助于促进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利用档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各级档案管理工作都在改革创新,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档案的利用服务上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我国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全面加强。 为公司申报的多项证件、奖项、业绩证明、追交尾款等提供了最原始、真实的资料,所以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取得市场竞争,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档案 随着档案需求的剧增,只有不断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改变管理者的内外素质,增强其专业的知识,实现档案共享价值,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跟上企业发展步伐。 1、对每个环节的档案工作严格控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因此,只有对档案管理工作采取集中式的管理以后,才能确保档案的质量和不泄露。 2、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档案入录的及时与灵活性,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果和效率。与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新增加了信息化的管理,将以往的纸质档案与现代的电子档案结合共同管理,不仅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成果,还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3、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通过严格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三章

第三章档案法治建设 档案法治建设,是档案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档案法治建设应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要求推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档案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二是档案行政执法,维护档案法律权威,严格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三是档案行政救济,确保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四是档案法治宣传,营造自觉守法的法治环境。本章主要阐述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救济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档案立法工作 一、档案立法的概念 档案立法,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档案法律文件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的活动。通常所讲的档案立法一般是从广义上理解。这一概念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一)档案立法是立法主体依法定职权所进行的活动 档案立法的形式主要有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职权立法是指立法主体依照我国《宪法》、《立法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进行的档案立法。授权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国家机关的组织法以外的法律授权所进行的档案立法。 (二)档案立法是遵从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技术所进行的活动 立法主体在档案立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和规范,如国家档案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案、通过法律案、公布法律等阶段;档案行政法规的立法程序分为规划、起草、审定、发布等阶段;档案规章制定程序分为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解释与备案等阶段。立法程序的系统化、规范化,为实现档案立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提供了保证。 立法技术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活动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所运用的操作方法或技术性规则,在任何一个国家,立法主体都必然会运用一定的立法技术来表现阶级的意志,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发挥法的作用,实现立法的目的。 (三)档案立法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的活动 档案立法,包括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以《档案法》

档案管理学基础(人大版)讲义:第七章 档案检索工作.doc

第七章档案检索工作 第一节档案检索工作的地位 一、检索工作在整个档案工作中的地位 1.检索是提供利用的先期工作 档案馆(室)为提供利用所作的直接的准备工作,具体解决每个案卷或每一份文件的查找,是通过检索来实现的。 2.检索是提高档案馆(室)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3.检索形成了档案业务工作中一个独立的重要环节 二、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基本要求是 1.全,指信息存储丰富。 2.准,指检索准确。 3.快,指迅速。 4.便,指检索要方便。 三、应当注意的问题 要在重要的档案上下功夫,不要平均使用人力物力。 1.一般的可著录到案卷级,重要档案则可著录到文件级。 2.强调检索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排列起来以供查找咨询。 四、排检方法 (一)分类法 以科学的分类为基础,结合档案的内容和特点,运用概念划分的方法,把性质相同的档案线索汇集在一起,分门别类地组成一个检索体系。 优点: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个专业的档案线索汇集在一起,便于查找利用。 (二)按作者排检法 现又称责任者,把同一个作者形成的文件线索集中在一起。此法一般在机关档案室用得较多。 (三)按文号排检法 即按照文号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一般有文号目录、文号对照表。在机关档案室此法也较受欢迎,而在档案馆却用得不多。但对一此历史文件或文号不全的文件档案进行文号排检则有困难。 (四)按字序排检法 编制人名、地名之类的检索工具,一般采用部首偏旁、四角号码、笔数、笔形与笔数结合使用这几种方法。 1.部首偏旁法:采用不多,因为它在排列上有相当难度,很多偏旁难以掌握。 2.笔数、笔形法:其困难在于繁,简字的问题。

3.四角号码法:全国的人名、地名卡片采用此法较多。但此法的普及面不广。 4.音序法:按汉语拼音顺序进行排列。多用于以作者、文件名称、地区为编制对象的检索工具。此法较简便,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却有不便之处。 (五)按地序排检法 按照文件形成的地区排列。此法在历史档案和一些专业档案的检索工具中采用较多。如清代的奏折、地质档案、农业档案等。 (六)主题法 按主题排检一般是编有主题词的检索工具采用的。严格来说,此法与第(四)种方法是一致的,是按主题词的字序进行排检。对于外文档案,一般是按外文字母进行排检。 目前在档案界,比较推崇的是分类法和主题法,两者各有优缺点。 第三节中国档案分类法 1987年出版《中国档案分类法》第一版。 1996年出版《中国档案分类法》第二版。 《中国档案分类法》由编制说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新民主主义档案分类表、民国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由主表和辅助表(综合复分表、世界各国和地区表、中国地区表、中国民族表以及科技档案复分表等)组成。 《中国档案分类法》虽然设有检索方法,但手工翻阅,检索速度不快。可利用计算机容量大、速度快、检索途径多的特点,制作一部电子版的《中国档案分类法》。 第四节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1989年8月出版了《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试行本。 1995年11月出版《中国档案主题词表》正式版本。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主要由主表及词族索引、范畴索引、首笔画检字表和附表组成。主表主题词款目如下例: Renmindaibiaodahui……………款目主题词及汉语拼音 人民代表大会…………[BB]……范畴号 D 人代大会……………………代项 F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S 国家权力机关………………属项 会议* Z 国家机构*……………………族项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参项 《中国档案主题词表》词间关系表 词间关系含义简称符号 等同关系正式主题词用项Y 非正式主题词代项 D 属分关系下位词分项 F 上位词属项S

(完整版)《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从时态上讲,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让历史告诉未来”。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全部,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确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晰、确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而且这些清晰、确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二者缺一不可。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根本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DA的本质特性: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还从根本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对DA的管理无论怎样简便、有效,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只能以充分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尤其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只有具有DA属性者,才是DA.根据定义,尤其是DA的本质特性,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目前DA的实存形态主要仍是各种文书,尤其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程度最高的稿本。 简:制作时是否有意,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有意看作的优点:为久存,制作材料较好,格式规范,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点: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有意作伪,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点: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耐久性差,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且留存状况不好,不易齐全完整。不利于DA的保存和日常管理使用。 论: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尤其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准确、客观、真实、正确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定DA的真实可靠性。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因为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其不实之客观事实,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DA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假”的也是“真”的。 简:DA与信息的关系: 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从根本上体现着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而信息理论认为: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没有或确定性、可靠性程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程度越高,对信息的确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程度也就越高。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是信息之根——确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档案管理学基础知识选择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档案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有(②) ①社会档案意识②档案利用实践 ③社会发展水平④档案管理水平 2.机关文件管理工作与档案工作的“交汇处”是(①) ①文件归档②文件接收③文件整理④文件保管 3.存储在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其复制周期为(④)①10年②1年③2年④4年 4.各级综合性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④) ①行政管理机构②科研设计机构 ③机关内部机构④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5.如下文件材料中属于归档范围的是( ③) ①本单位收到的下级单位的简报②未办理的反映一般情况的群众来信③本单位召开职代会的通知④本单位一般性文件的草稿 6.我国档案的开放期为③ ①50年②40年③30年④20年 7.长久保存的磁带档案最好是(③)重绕一次,以释放磁带内部压力。 ①3年②2年③6~12个月④1~5个月8.属于会计文件材料的是( ②) ①预算②决算报表③财务制度④财务计划9.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称为(③) ①档案室②档案馆③档案行政管理机构④档案宣传出版机构10.下列著录项目中揭示档案内容特征的项目是(③) ①档号②作者③主题词④载体11.档案的基本属性是① ①原始记录性②知识性③信息性④价值性 12.党和国家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④

①档案室②档案处③档案局④档案馆 13.下列档案业务工作中,属于经常性的工作是④ ①收集②整理③鉴定④保管 14.档案馆和档案室之间的关系是③ 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②业务指导关系 ③档案交接关系④业务监督关系15.对档案进行的“去粗取精”的工作是(②) ①整理工作②鉴定工作③统计工作④编研工作 16.档案馆和档案室之间的关系是(④) 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②业务指导关系 ③业务监督关系④档案交接关系17.以文章叙述的方式介绍档案情况的检索工具是(③)①目录②索引③指南④概要 18.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是(①) ①档案利用实践②社会发展水平③档案管理水平④社会档案意识 19.由若干独立全宗人为汇集而成的全宗补充形式是( ①) ①汇集全宗②联合全宗③档案汇集④人物全宗 20.档案检索工具的基本职能是( ④) ①管理作用②桥梁作用③交流作用④存储和查检 21.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人事档案”应放在(②) ①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②档案人原籍档案馆保管 ③原单位保管④本人保管当由 22.办理完毕的文件才可能作为档案,这里的“办理完毕”是指④ ①领导签完字②文件失去了现实效用 ③收发文登记完④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 23.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的机构是③ ①档案室②档案馆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④保密局24.用表册形式列档案的来源、内容、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指导性的文件是( ①) ①档案保管期限表②档案鉴定大

档案管理员自我评价

档案管理员自我评价(精选多篇) 本人工作上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力争有新意、有突破,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中均有突出表现。平时能能独挡一面,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遇事冷静,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还发扬互助协作精神,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井然有序地分类排列档案,建立了便于查询的目录,并对零散档案进行登记和及时归档,防止了档案的遗失,对档案分放了如指掌,随时随地都能快速地查找档案,还预备利用数据库软件完善档案管理,简化工作程序,此项工作正在筹划进行中。全年共整理档案2套,送往市组接收验收

合格,收集零散档案439份,查阅档案66人次。在负责的部内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的管理维护上,能够做到有条不紊,有问题及时解决或送修,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中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分工不分家,尊敬领导,团结同事,乐于助人,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上级领导及同事的认可和好评。 数据管理员自我评价 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我思想、工作、学习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在十六字**精神的鼓舞下,我励精图治,各项工作都有了新进展。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政治思想取得新突破 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教育,善于提练和总结。**年5月至7月借调解放思想大讨论办公室期间,负责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参与各阶段活动实

施和总结,无论思想或是政治理论水平都有飞速进步;之后,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掀新高潮活动中,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再创新成绩,撰写的总结在《**组工快讯》第39期发表;积极参加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完成各阶段总结和整改,政治素质得以提升;还于今年10月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理论培训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于今年年底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 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针对分管工作的特点,我合理安排时间,坚决服从领导安排,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于思考,力争有新意、有突破,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中均有突出表现。所负责的党校工作较繁杂,在人员仅配备一名的情况下,我能独挡一面,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极力办好各类培训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1期,完成调研文章2篇,参

【专升本-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决策

第三章决策 1.决策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的过程。 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过程包含6个步骤。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重复程度或所涉及的问题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按决策的多寡划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4)按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划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5)按决策者的手段划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3比较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各自具有的优缺点。 个体决策的优点:①果断性强②责任明确③决策成本低 个体决策的缺点:①决策缺乏连贯性②决策的可实施性欠缺 群体决策的优点:能更大范围的汇总信息;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能得到更多的认同;能更好地沟通;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群体决策的缺点:决策所用的总时间一般比个人决策要长;过多的依赖群体决策,会限制管理采取迅速,必要行动的能力;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 4决策的特点 ①目标性②可实践性③可抉择性④满意性⑤决策的信息依据性⑥过程性 5.决策的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要使得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2)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据此控制所有可能的方案 (3)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现实中上述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讲,原因有: (1)决策者很难获得决策需要的全部信息 (2)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3)决策者很难准确的预测出方案将来的结果 (4)决策者评估并选择最优方案的代价相对较大,经济上不合适 6.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何种发展? (一)古典决策理论

档案管理学基础(人大版)讲义:第一章 档案概论.doc

第一章档案概论 第一节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档案的起源 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第一、二种观点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第三、四种观点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 二、档案的沿革 档案的沿革可以从以下分析: 1.载体沿革 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2.名称的沿革 (1)“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汉称为“典籍”;魏晋以后称“文书”、“文案”;唐、宋以来称“文卷”、“案卷”、“案牍”。 (2)“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清代。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官府文书中,有“档案”一词的使用,即“查得顺治十四年四月臣部题定档案”。 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居注”:“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父皆殁于阵,部中无档案。” 杨宾《柳边纪略》(成书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郑州大学文博学院王金玉、王永的文章,认为“档案”一词自清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即开始应用,比《柳边纪略》早了60年,“档案”的原始涵义指仓库财物类的登记簿。(见王金玉、王永《“档案”词源新证》,《中国档案》1999年2期。) 档,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横木框档。 案,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几属。 由此引申,把处理一个事件的有关文书作为一案。 3.英文archive[`a:kaiv],n.文件、记录、档案,相当于中文“档案”一词。复数archives[`a:kaivz], n.公文保管处、档案处、公文。

档案管理学笔记

档案管理学笔记参考资料 目录 第二章档案价值的鉴定 (2) 知识点1:档案价值及档案价值的鉴定工作理解 (2) 知识点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基本内容 (2) 知识点3: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 (2) 知识点4、档案价值鉴定标准 (2) 知识点5、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 (3) 知识点6、档案保管期限表 (3)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 (4) 知识点1、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4) 知识点2、档案收集工作的意义 (4) 知识点3、归档制度 (4) 知识点4、档案室在形成文件与组织归档工作中的作用 (5) 知识点5、馆藏档案的补充源 (5) 知识点6、档案馆对历史档案的接收与征集 (5) 第四章档案的整理 (6) 知识点1、含义、内容和意义 (6) 知识点2、档案整理工作的原则 (6) 知识点3、全宗相关知识 (6) 知识点4、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7) 知识点5、案卷知识 (7) 知识点6、档号 (7) 知识点7、档案整理中的组织管理 (7) 知识点8、文号索引 (7) 第五章档案保管 (7) 知识点1、档案保管概念 (7) 知识点2、档案保管工作任务 (8) 知识点3、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8) 知识点4、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8) 知识点5、基本概念 (8) 第七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8) 知识点1、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含义 (8) 知识点2、开发的意义 (8)

知识点3、开发原则 (8) 知识点4、开发面临的主要障碍 (9) 知识点5、开发应采取的措施 (9) 知识点6、简述档案提供利用、档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9) 第八章档案检索 (9) 知识点1、档案检索 (9) 知识点2、检索效率 (9) 知识点3、档案著录 (9) 知识点4、档案标引 (9) 知识点5、档案检索工具 (10) 知识点6、档案目录中心 (10) 知识点7、档案的计算机检索 (10) 第九章档案的编研 (10) 知识点1、概念和内容 (10) 知识点2、编研意义 (10) 知识点3、编研特点 (10) 知识点4、大事记 (10) 知识点5、组织沿革 (11) 第十编档案提供利用 (11) 知识点1、档案利用工作概念 (11) 知识点2、档案利用工作的地位 (11) 知识点3、怎样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11) 知识点4、档案利用服务利用方式 (11) 知识点5、档案提供利用的宣传和咨询服务 (11) 知识点6、开放档案 (12) 备注说明 (13) 绪论 一、档案管理学现状 1.档案管理学:是研究档案系统的运行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2.档案管路学历史:从无到有的过程

档案管理学笔记

绪论 一、档案管理学现状 1.档案管理学:是研究档案系统的运行规律阐述档案管理的一般原理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2.档案管路学历史:从无到有的过程 国外 苏联 我国:20世纪20、30、40年代 1935年周连宽《县政府档案处理法》 1936年程长源《县政府档案管理法》 1938年何鲁成《档案管理与整理》 1940年龙兆佛《档案管理法》 特点:照搬照抄 3.档案管理学现状 二、学科类型、定位与特点 (一)学科类型 1.文书档案或普通档案管理学 2.科技档案管理学 3.专门档案管理学 4.综合性档案管理学 (二)学科定位 档案学是以档案及档案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门系统性专业知识体系的总称,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三)科特点 1.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2.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3.社会性与服务性的统一 三、在学习档案管理学时应掌握如下具体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研究法 第一章档案实体管理概论 一、档案实体管理的概念 1.实体:(1)所有触之有形的实际物 (2)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实物 (3)表示数据库中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或概念 (4)真实具体的东西,第一性的东西 (5)能够独立存在,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

虚拟:(1)不一定符合事实虚拟的情况 (2)编造的 (3)由高科技技术实现的仿实物或伪实物的技术 虚拟管理:(1)网络时代公司成员分布于不同地点的管理,跨时空组织边界的实时沟通和合作,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效益最大的目的。(宏观) (2)对虚拟团队进行协调,提高团队效益。(微观) 2.档案实体管理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统计 收集:分散到集中 整理:无序到有序、零乱到系统 鉴定:判断档案是否保存或销毁 统计:反映数量的关系 保管:目的是延长档案的寿命 2.实体管理与内容信息开发利用的关系 档案实体管理是手段,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目的 二、档案实体管理原则 原则:(1)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2)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 1.来源原则: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2.全宗原则 (1)全宗:一个国家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文件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统计单位。同一全宗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全宗档案不 能混淆。 (2)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 全宗原则深刻揭示并维护历史活动的有机联系 全总原则对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全宗原则在方法上简便求实 全宗原则的理论意义:全宗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尊重历史,作为档 案管理的基本方法性原则和理论基石对整个档案管理工作 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3)实践价值:○1维护了历史本来原貌,最大限度体现了档案的本质属性 ○2使分类方法简便易行 (4)面临的问题:○1在管理实践中难以彻底贯彻落实 ○2社会各组织之间关系界限模糊 ○3组织和个人共同活动中形成的独立性较强的档案全宗划分问题 三、档案实体管理的方法 1.方法:历史方法 逻辑方法 二者区别:○1历史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客观现实存在状态及界线对事物进行直接认定性的区别与划分 ○2逻辑方法是根据事物抽象属性和特征来区别 2.实体管理中应用历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