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统一长度单位)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新课教学课件

【趁热打铁】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 1) ( 2) ( 3) ( 4) 数学书长26米。 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厘米。 字典厚6米。 (厘米)
( √ ) ( 米 )
(厘米) ( √ )
( 5)
( 6)
大树高8米。
教室长10厘米。 ( 米 )
【趁热打铁】
(二)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4厘米多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5厘米。 我是这样量的,纸条长 4厘米多。 在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时,要 用尺子量一量这张 注意把尺子的刻度 0对准纸条的 纸条的长度。 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趁热打铁】
(一)用身体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步
庹(tuǒ)
拃(zhǎ)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 2 )拃。 (3)黑板长约( 5 )庹。 (2)课桌长约( 5 )拃。 (4)教室长约( 20 )步。
【趁热打铁】
(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 2 )到( 3 )也是1厘米, 从( 6 )到( 7 )还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宽约( 1)厘米, 手掌宽约( 6)厘米,
(一)画一画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 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趁热打铁】
(二)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厘米)
长1( 厘米)长28Fra bibliotek 米 )一拃长约( 10 )厘米。
------------强化训练-------------(三)量一量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全章)》PPT教学课件

课堂作业
1.认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从“练习题”中选择相关题目进行练习;2.完成“长江作业”练习册一课时的内容。
学习体会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第 4 课时 解决问题
学习体会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第 2 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情景导入
这是一把长20厘米的学生用尺,谁愿意用它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4
新知探究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1厘米。
我们来看一看,1米里到底有多少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知探究
5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10。这是10厘米。
新知探究
1米
继续数:10,
20,
30,
40,
50,
60,
70,
米
厘米
米
厘米
巩固练习
3. 单位换算。 1 米 =( )厘米 100 厘米 =( )米 8 米 =( )厘米 700 厘米 =( )米
100
1
800
7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不是线段。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巩固练习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教材P5T2)
1.认真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从“练习题”中选择相关题目进行练习;2.完成“长江作业”练习册一课时的内容。
学习体会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第 4 课时 解决问题
学习体会1、这一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是什么?2、这一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是什么?3、这一节课的基本策略和基本规律是什么?
Thank you!
Good Bye!
第 2 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情景导入
这是一把长20厘米的学生用尺,谁愿意用它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我来!我来!
4
新知探究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1厘米。
我们来看一看,1米里到底有多少厘米?
比一比,你觉得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知探究
5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6,7,8,9,10。这是10厘米。
新知探究
1米
继续数:10,
20,
30,
40,
50,
60,
70,
米
厘米
米
厘米
巩固练习
3. 单位换算。 1 米 =( )厘米 100 厘米 =( )米 8 米 =( )厘米 700 厘米 =( )米
100
1
800
7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或卷尺来测量,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不是线段。
是线段。
是线段。
不是线段。
巩固练习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教材P5T2)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统一长度单位》说课课件

并考虑下节 新授课的内容,布置活动性的作业。
eg:用你喜欢的方式量一量自己房间的一面墙壁有 多长。
谢谢大家,欢迎指导!
找一找身边的测量工具:
1.小组合作找出一个测量工具并介绍; 2.小组展示如何用工具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不同 的测量工具。初步感知用一个物体测量另一个物体的长度。
3.故事引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分钟);
都是量的7拃,为什么把 长裤做成了短裤?
②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经历长度单位形成 的过程,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③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验测量过程中出现 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式学习。
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4.实践操作,加深体会(15分钟);
a.相同工具测量相同长度
用手中的小棒 测量数学书课 本的长度。
5.回顾整理,谈谈收获(8分钟) 。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四 说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 ●说作业布置
一 说教材
1.本节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简要介绍了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并通过 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统一长度单位》后期学习《单位间的进率》做好 铺垫。
eg:用你喜欢的方式量一量自己房间的一面墙壁有 多长。
谢谢大家,欢迎指导!
找一找身边的测量工具:
1.小组合作找出一个测量工具并介绍; 2.小组展示如何用工具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不同 的测量工具。初步感知用一个物体测量另一个物体的长度。
3.故事引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分钟);
都是量的7拃,为什么把 长裤做成了短裤?
②培养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经历长度单位形成 的过程,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③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技能。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验测量过程中出现 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学法
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式学习。
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4.实践操作,加深体会(15分钟);
a.相同工具测量相同长度
用手中的小棒 测量数学书课 本的长度。
5.回顾整理,谈谈收获(8分钟) 。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四 说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 ●说作业布置
一 说教材
1.本节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简要介绍了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并通过 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统一长度单位》后期学习《单位间的进率》做好 铺垫。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认识米、米和厘米)PPT课件新人教版

作业:第8页练习一,第4题。 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少年励志名言 毕业班励志格言 1、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中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9、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不懈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有志者事竟成。 7、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8、百败而其志不折。 9、失败是块磨刀石。 10、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11、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1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4、勤勉。不浪费时间,该做就做。 15、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统一长度单位_人教新课标(秋) (共20张PPT)

么 结都 果是 却量 不数 一学 样书 呢的 ?宽
, 而
思考:(1)我们测量的都是数学教 材的宽,为什么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 同呢?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 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82021/8/282021/8/288/28/2021 11:33:4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82021/8/282021/8/28Aug-2128-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82021/8/282021/8/28Saturday, August 28, 2021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节 厘米和米
第1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能判断大石头、 长方形布和竹竿 的长度大小吗?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长度
小组合作要求:
(1)四人为一小组,每人从中选取一样相 同的学具去量。
(2)作为标准的学具要一个接一个地摆 放,要放平摆直。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 结果。
用统一的单位长度进行测 量,是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
做一做
做一做
大约( 1 )个 长。 大约( 3 )个 长。 大约( 2 )个 长。 大约( 6 )个 长。 大约( 5 )个 长。
估一估
估一估
大约(3)个 长。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解决问题(14张PPT)人教版

1单元 长度单位
4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今天咱们学习 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米还是13米?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 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
1 厘米这
解方程:①12÷x=0.3 ②0.7x+6×5=100 ③4x+x =10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每面国旗隐含的共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这节课我们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了购物问题,打车问题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知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3、通过刚才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收集数据后,引导小结: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小结:三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的。
生2:(1)先算出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么长
。
13厘米也就是大约 有1拃这么长,所 以应该是13米。
13厘米
这是直尺上13厘米长度, 所以不可能旗杆高13厘米, 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我会用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7做一做)
宽60(厘米) 长1(厘米) 长28( 米 )
归纳总结:
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数据和 单位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借助参照物以及自 己身体上的一些“尺子”作标准来判断生活中 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 厘米、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多等。
4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情境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 用“米”作单位。今天咱们学习 如何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厘米还是13米?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 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
1 厘米这
解方程:①12÷x=0.3 ②0.7x+6×5=100 ③4x+x =10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每面国旗隐含的共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这节课我们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了购物问题,打车问题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知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3、通过刚才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收集数据后,引导小结: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小结:三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的。
生2:(1)先算出买了文具盒后,小丽还剩多少钱。
么长
。
13厘米也就是大约 有1拃这么长,所 以应该是13米。
13厘米
这是直尺上13厘米长度, 所以不可能旗杆高13厘米, 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我会用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7做一做)
宽60(厘米) 长1(厘米) 长28( 米 )
归纳总结:
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数据和 单位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借助参照物以及自 己身体上的一些“尺子”作标准来判断生活中 一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 厘米、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多等。
长度单位(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

认识长度单位
厘 米 cm
lí mǐ
1厘米
也是1厘米
这是1厘米
0
1 厘米 2
3
4
5
6
7
这是1厘米
0
1 厘米 2
3
4
5
6
7
我们的哪个手指最接近1厘米呢?
宽约1厘米
认识尺子和了解尺子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1厘米
尺子上每10个小格就是1厘米
量一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测量同一长度,所用标准不同, 量得数量不同。 长 2个 长 3个 标准
统一长度单位
1、
大约( 1 )
大约( 2 ) 大约( 3 )
2、
大约( )个 大约( )个 大约( )个 大约( )个 长 长 长 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想知道物体的 长度,需要用什么 来度量?
要用尺子来度量!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尺子上的 “厘米” 就是一 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下列图中哪些是线段?
算一算
(1)14米- 6米=( 8 )米 (2)32厘米+17厘米=( 49 )厘米 (4)1米-1厘米=( 99 )厘米
(5)1米+1厘米=( 101)厘米
(6)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14 )厘米 正好是1米。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1)教室长10( 米 ) 厘米) (2)桌子高90( 厘米 ) (3)回形针长3( (4)操场跑道长200( 米 ) (5)1个杯子高10( 厘米 ) (6)桌子长1( 米 )
这是一把直尺.长度为1米.
这把1米的尺子上有100厘米.
1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课件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在 ( )里。[教材P9 练习一 第8题]
(1)数学书长26 米。
( 厘米 )
(2) 灯管长50 厘米。 ( √ )
(3) 房间高3 厘米。 ( 米 )
(4) 字典厚6 米。 ( 厘米 )
(5) 大树高8 米。
(√)
(6) 教室长10 厘米。 ( 米 )
3.圈出合适的答案。[教材P10 练习一 第9题]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 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材P5 做一做 第2题]
画出了3条线段。 画出的是帆船上的帆。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3.画出一条和下面一样长的线段。[教材P6 做一做 第1题]
四、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4.在距离 3厘米处画一朵 ,5厘米处画一
棵 ,10厘米处画一个 。 [教材P6 做一做 第2题]
95厘米○> 89厘米 9米○> 90厘米
长度单位
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教材P5 例6]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直的 有两个端点
二、实践操作,认识线段
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复习导入,直观体验
学习单 问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厘 米”?哪些地方用到了“米”? 回答:
解决问题,建立表象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 是13米?[教材P7 例8]
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要解决什么问题?
判断旗杆高13 厘米还是13米。
依据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空 间观念,可以结合物体的实际长 度,选用正确的长度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黑板长约( 5 )庹。
(4)教室长约( 20 )步。
自学指导: 阅读1—2页的内容。 1、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 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 件不同的物品去量数学书的宽。 2、细读思考回答:为什么都是量 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 一样呢?
请你摆一摆:文具盒的长能摆几块橡皮? 数学课本的长能摆几块橡皮?
文具盒的长能摆5块橡皮。 数学课本的长能摆6块橡皮。
• 小结: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 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要想得 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 标准进行测量。
估一估,量一量。
大约( 3 )个
长
橡皮 皮 橡
大约( 4 )个
长
蜡笔
大约( 2 )个
长
1 3
2 6 5
人教版第三册
身长3拃
身长3拃 袖长
一拃、二 拃 三 拃。
1
太小 了 告诉你身长3拃, 怎么做成了2拃?
2
这是怎么回事?
3
4
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 2 )拃。 (2)课桌长约( 5 )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