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发酵洛伐他汀的一些研究

合集下载

液态培养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研究_黄颖颖

液态培养红曲霉产洛伐他汀开闭环组分的研究_黄颖颖

8 1 8
福建农业学报
第2 8卷
伐他汀及其开闭环组分比例是研究其功能性成分的 重要趋势之一
[ ] 9-1 2

M S O H 自然 。 在 2 5 0m L 三角瓶中装5 0m L g p 4, 液体种子培 养 基 并 加 入 数 颗 小 玻 璃 珠 ,1 2 1℃ 灭 菌 3 0m i n。 1 . 2 . 3 红 曲霉 液 体 发酵 基 本 培 养 基 葡 萄 糖 2% , 大米 粉 4% , 蛋 白 胨 2% ,0 . 2% N a NO . 2% 3 ,0 KH2P O 0 . 1%M S O 5 0m L三 H 自 然,在 2 g p 4, 4, 角瓶中 装 5 0m L 液体种子培养基并加入数颗小玻 。 璃珠 ,1 2 1℃ 灭菌 3 0m i n 1 . 3 红曲霉培养条件及方法 1 . 3 . 1 红 曲霉斜 面 种 子 的 制 备 将 接 好 种 的 斜 面 , 备用 。 置于 3 0℃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 3d 1 . 3 . 2 红 曲霉 液 体 培 养 方 法 将 菌 种 从 斜 面 接 到 液体种 子 培 养 基 后 , 置 于 3 0℃ 恒 温 摇 床 内 ,1 6 0
,YANG ,CHE i n HUANG Y i n C h e n l o n N Y u a n - - y g g g g ( I n s t i t u t e o A r i c u l t u r a l E n i n e e r i n T e c h n o l o F u i a n A c a d e m o A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F u z h o u, f g g g g y, j y f g

红曲霉发酵制备洛伐他丁

红曲霉发酵制备洛伐他丁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如今,红曲行业普遍采用的发酵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液体深层发酵,主要用于生产 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另一种是液-固两步发酵法,即先制备液体种曲,后采用固体发 酵培养,红曲米粉及功能性红曲的生产则主要采用此种发酵方式。大量研究表明,针对 不同的红曲霉菌株,采用各种优化的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红曲洛伐他汀的产量。
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 Monacolin化合物含量
为了能够在缺乏Monacolin化合物标准样品的情况下对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物 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用RP-HPLC-PDA检测器测定功能红曲中Monacolin类化合 物总含量的检测方法。 用75%乙醇超声提取功能红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仪以甲醇∶水∶ 磷酸=385∶115∶0.14(v∶v∶v)为流动相,用反相C18柱(4.6×250mm,5μm)分 离提取液中的Monacolin类化合物,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在得到的色谱流出曲 线图上,根据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保留时间和Monacolin类化合物特征 吸收光谱定性。 以波长238nm处的色谱图为定量依据,将样品中Monacolin 组分峰面 积之和与标准Monacolin K(内酯型或酸式)色谱峰面积比较定量。 在此实验条件下,功能红曲提取液中各Monacolin类化合物能够得到良好地分离。用检 测器同时给出的各Monacolin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图定性,用外标法根据Monacolin 类化合物峰面积定量。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关系进行考察;对功能红曲样品 进行检测均取得良好结果。 Monacolin K 的检测方法还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陈景智;王力超;李亮;叶秀云;林娟【摘要】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红曲霉R”-30的洛伐他汀产量,并通过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的洛伐他汀.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 值、接种菌龄、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对发酵液中洛伐他汀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甘油30 g/L,黄豆粉15 g/L,ZnSO4·7H2O 6.6g/L,KH2PO4 0.17 g/L,MgSO4·7H2O 1.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0,接种龄64 h,接种量8%(体积分数),温度30℃,转速150 r/min,装液量50mL/25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12d,洛伐他汀产量达615.3 mg/L,比优化前(312 mg/L)提高了97.2%;发酵液经NaOH碱提,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洛伐他汀纯度达93%,得率达45%.【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9(045)002【总页数】8页(P31-38)【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培养基;发酵条件;分离纯化【作者】陈景智;王力超;李亮;叶秀云;林娟【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16【正文语种】中文红曲,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古代食疗两用的中药材[1],红曲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红曲色素、氨基丁酸、洛伐他汀、麦角甾醇等[2],还含有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酯化酶等多种酶类物质[3-5],具有很好的研究意义。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

复合诱变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作者:陈秉梅孙丽娟陈巧如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0年第06期摘要:为了提高紫色红曲霉菌M21发酵产洛伐他汀的含量,首先确定了紫外线、亚硝酸和氯化锂单诱变剂的最适诱变剂量,再采用紫外亚硝酸和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剂对出发菌株M21进行诱变选育。

结果表明:最适处理剂量为紫外线照射时间90 s,亚硝酸处理时间30 min,氯化锂处理浓度0.8‰。

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剂在最适处理剂量下对原始出发菌株M21的复合诱变效果更佳,得到了3株高产突变菌株ULi17、ULi19和ULi26,洛代他汀产量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75.2%、60.4%和67.0%,遗传稳定结果显示ULi17产量最高、遗传性状较为稳定,因此将ULi17确定为后续研究的出发菌株。

关键词:洛伐他汀;紫色红曲霉菌;诱变选育中图分类号: Q939.9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0253-2301(2020)06-0007-05DOI:10.13651/ki.fjnykj.2020.06.002Breeding of High-yield Lovastatin from Monascus Strains by Complex MutagenesisCHEN Bing-mei, SUN Li-juan, CHEN Qiao-ru(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tent of lovastatin produced by the fermentation of Monascus purpureus M21, the optimal mutagenesis dose of single mutagen such as ultraviolet ray,nitrous acid and lithium chloride was firstly determined, and then the complex mutagens ofultraviolet ray-nitrous acid and ultraviolet ray-lithium chloride were used to mutagenize the original strain M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treatment dose was the irradiation time ofultraviolet ray being 90 s, the treatment time of nitrous acid being 30 mi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lithium chloride being0.8‰. The complex mutagen of ultraviolet ray and lithium chloride had better effect on the complex mutagenesis of the original strain M21 under the optimal treatment dose, and the three high-yield mutant strains ULi17, ULi19 and ULi26 were obtained. The production of lovastatin was 75.2%, 60.4% and 67.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strai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geneticstability showed that ULi17 had the highest yield and stable genetic characters, so ULi17 was identified as the original strain for the subsequent studies.Key words:Lovastatin; Monascus purpureus ; Mutation breeding近年來,高胆固醇血症发生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可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因此严重威胁到公众健康。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2020年第15期· 106 · 第47卷总第425期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陈秉梅(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红曲霉中的洛伐他汀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然而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的红曲霉往往生物活性较低,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主要综述高产洛伐他汀红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旨在为提高红曲霉中洛伐他汀产量和功能性红曲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洛伐他汀;红曲霉;诱变育种[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15-0106-02Research Progress on Mutation Breeding of High-yield Lovastatin MonascusChen Bingmei(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Fuzhou 350002, China)Abstract: Lovastatin from Monascus has a hypolipidemic effect. However, the yield of lovastatin in Monascus screened from nature is lower, which limits i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breeding of Monascus strains with high yield of lovastatin. These methods could be used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of lovastatin from Monasc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Monascus.Keywords: lovastatin;Monascus;mutation breeding红曲是将红曲霉接种于大米中发酵而得。

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及15L罐放大作者:作者:吴波陈长华* 杨琳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来源:医学期刊 / 药学收藏本文章【摘要】利用响应面方法对土曲霉生产洛伐他汀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使用两水平因子实验对培养基中的碳、氮源组分:葡萄糖、豆粕、蛋白胨、麦精和硝酸钠对洛伐他汀效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葡萄糖和豆粕。

通过进一步中心组合实验,考察葡萄糖和豆粕浓度对菌浓、效价、残糖浓度、单位菌体产量(YP/X)和得率(YP/S)的作用。

并通过引进残糖浓度为参考,得到最优的葡萄糖和豆粕配比分别为22%和5%,结果比对照提高了17%。

同时在15L发酵罐上放大,确定最适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1%,效价为7.34g/L。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法;洛伐他汀;土曲霉;发酵Optimization of medium components forlovastatin production and scale up in 15L bioreactorWu Bo, Chen Chang-hua and Yang L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reactor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ABSTRACT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medium components for lovastatin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terreus. Effects of glucose, soybean meal, peptone, malt extract and NaNO3 on lovastatin productivity were evaluated using a 2-level factorial design. Among the components investigated, glucose and soybean meal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lovastatin production.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as used to review the effects of glucose and soybean meal to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lovastation, and residual glucose respectively, as well as YP/X and YP/S. The optimized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and soybean meal were 22% and 5% respectively, by using residu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as a reference, and the optimized medium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lovastatin yield by 17%, as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on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concertration of glucose was about 21% and the lovastatin yield was 7.34g/L.KEY WORDS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Lovastatin; Aspergillus terreus; Fermentation洛伐他汀(lovastatin)是第一个经FDA批准上市的降血脂他汀类药物,由于其竞争性的抑制了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的活性,从而起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红曲霉的研究进展_侯敏

方面红曲霉中的洛伐他汀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 在 工业上,红曲霉产生的莫纳斯叮 A( Monascidin A) 、安卡内酯 ( Ankalactone) 、几丁质酶和糖肽类物质等可以开发应用为安 全的食品防腐剂[6]。 1. 1 红曲霉及红曲色素 红曲色素以粮食为原料,是红曲 菌培养过程的代谢产物,一般情况下,以大米为原料,生产红 曲米的回收率可达 50% ~ 60% ,红曲米的色素含量可达 5% ~ 10% ,而其他天然色素在原料中的含量则大多在 3% 以 下[7]。红曲色素结构有 10 种,其中 6 种为醇溶性的色素,另 外 4 种为水溶性色素[8]。红曲霉发酵所产生红曲色素有 20% ~ 30% 分泌到发酵液中( 即胞外色素) ,70% ~ 80% 在菌 体内( 胞内色素) 。胞内色素多为醇溶性色素,而胞外色素多 为水溶性色素。对红曲霉发酵液中红曲色素的提取可以采 用活性炭( 粉状) 吸附法、等电点共沉淀法等。活性炭吸附法 是先用活性炭吸附发酵液中的色素,然后用乙醇进行洗脱。 研究发现,以粉状活性炭吸附后,以 95% 的乙醇在 50 ℃ 洗脱 30 min 效果较好,但活性炭吸附的色素不易洗脱,色素回收 率较低。等电点共沉淀法是通过调节发酵液的 pH 到豆蛋 白的等电点,从而使与豆蛋白结合的水溶性色素一起沉淀下 来,然后将发酵液离心沉淀,浓缩后获水溶性红曲色素。该 方法在 pH 3. 1 ~ 3. 5 范围内沉淀效果较好,对色素的提取率 较活性炭 吸 附 法 较 高。菌 体 内 红 色 素 提 取 主 要 是 浸 提 法。 但湿菌体直接用有机溶剂浸提的效果不够理想,浸提液中色 素含量很低,且对浸提液进行浓缩时,因水含量过高,有机溶 剂蒸发慢。对菌体进行烘干处理后进行色素提取的效果更 好,菌体烘干后有机溶剂对色素的浸提速度明显高于湿菌 体,浸提液色价高,且缩短了浓缩时间,避免了红曲色素发生 部分聚合反应,以及提取液的沉淀变性。菌体内色素大多为 醇溶性色素,乙醇和丙酮提取率较高 ,但从经济和毒性方面 考虑 ,乙醇较为适宜 ,且易回收,便于色素的干燥浓缩,其中 以 60% 的乙醇于 60 ℃ 恒温处理 1 h 获得了最大的菌体色素 提取率。在用 乙 醇 提 取 菌 体 色 素 的 同 时,加 入 一 定 量 的 钠 盐、钙盐或其混合物,均可以提高提取效果,可能是由于 2 种 金属离子的存在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色素提取率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

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洛伐他汀工艺条件研究李晶;马贵民;冯晓明;陈淑范;张玲;胡瑞君;郭敏【摘要】通过对洛伐他汀生产菌红曲霉M7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28℃,发酵时间18~20d,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50%,发酵基质初始pH值自然。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Lovastatin production by Monascus M7 in solid fermentation were studied.The best soli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weredetermined:fermentation temperature,26~28℃;fermenta-tiontime,18~20d;medium water content,50%;natrual initial pH.【期刊名称】《安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4(000)017【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红曲霉;洛伐他汀;固态发酵【作者】李晶;马贵民;冯晓明;陈淑范;张玲;胡瑞君;郭敏【作者单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洛伐他汀是红曲霉培养物中具有生理活性功能的产物之一,由于其是胆固醇合成限制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抑制生物体内胆固醇的合成[1-2],所以近年来洛伐他汀类药物的开发一直是人们研究功能性红曲的热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97 mg/L。
不同诱导剂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由图 5-1 可知,不同 类型的酵母诱导剂均 可促进菌体的生长和 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酵母组、酵母滤液组、 酵母破壁液组中洛伐 他 汀 产 量 分 别 为 215.97、263.15、 284.34mg/L ,较对照 组分别提高了 0.52 、 0.85、1.00 倍,其中 添加酵母破壁液的效 果最好。
值为 5.0时,洛伐他汀合成量能够达到最大值。
在对红曲霉发酵条件优化过程中发现,红曲霉发酵 培养温度、菌丝接种量、溶氧量、培养时间均会对 红曲霉生物量及代谢产物有较大影响。单因素最佳
工艺参数为:培养温度 28℃、菌丝接种量 10%、溶
氧量 96.7%、培养时间 15 d,得到洛伐他汀最高产 量为 127.31 mg/L。
• 菌丝接种量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菌丝接种量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产物的生成量和发酵
的经济成本。菌丝接种量较小时,发酵前期菌体生 长慢,使发酵周期延长,增加生产成本;菌丝接种 量较大时,发酵初期菌体生长较快,会使发酵液粘 度增加,导致溶氧不足或基质匮乏,也会使洛伐他 汀的合成量下降。
由图 4-7 可知,接种量 < 10% 时,洛伐他汀产量 较低,说明此阶段菌种未 生长完全,需要延长发酵
在红曲霉发酵生长的第一天添加不同种类的酵母细胞,检测酵母 细胞作为红曲霉生长诱导剂所发挥的作用,如表 5-1 所示。
由表 5-1 可知,不同种类的酵母基本都能够促进红曲 霉合成洛伐他汀,但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酿酒酵 母添加组对红曲生长及产物积累能力帮助最大,使红
曲霉生物量提高至 41.97 g/L,洛伐他汀产量达到 2
菌种的分离结果
不同红曲霉菌株的洛伐他汀产量
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在发酵合成过程中发现,培养条件对产物的合成积 累至关重要。 碳源和氮源作为限制性底物对红曲霉发酵过程至关 重要,是决定比细胞生长速率和产物积累量的主要 因素。 碳源不足会易引起菌体的衰老和自溶;氮源不足会 导致菌体生长缓慢,氮源过多,则微生物生长过于 旺盛,不利于代谢产物的积累
红曲霉洛伐他汀 的发酵
目录
1、实验菌种 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3、酵母菌对洛伐他汀的诱导作用
菌种的分离结果
• 选取红米、红腐乳、泡菜、土壤等红曲普遍 存在的样品作为筛选样本,并利用红曲霉嗜 乳酸、嗜乙醇的特性,通过选择性培养基有 针对性的对红曲霉进行筛选培养。最终通过 形态学鉴定,初步鉴定得到 18 株红曲霉。
培养条件对红曲发酵产洛伐他汀的 影响
• 培养温度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由图 4-6 所示,当温 度低于 28℃时,低温 会抑制红曲霉细胞的 生长,因此直接影响 了洛伐他汀的生成量。 当温度达到 28℃时, 细胞有较好生长温度, 能够快速生长,并且 在该温度条件下,洛 伐他汀的合成量达到 最大值,约为 135.35 mg/L。
碳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以下五种碳源进行比较:葡萄糖,蔗糖,麦芽糖, 淀粉,甘油,乳糖。

碳源浓度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氮源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 氮源种类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 氮源浓度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由图 4-4 可知, 黄豆粉的添加量对 色素的产生能力影 响不大,而对洛伐 他汀的产生积累有 较大影响,在 3 g/L 黄豆粉添加量 时,洛伐他汀产量 达最大值,约为 123.52 mg/L。
不同酵母培养时间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由图 5-3 可以 看出,酵母培养 时间的不同直接 影响着红曲霉生 物量及洛伐他汀 的产量,当酵母 培养时间为 2 d 时,洛伐他汀产 量最高,达到 327.43 mg/L。
• 诱导剂添加时间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由图 5-4 可以看出, 在红曲霉发酵过程的 不同时间添加酵母破 壁液均能提高红曲 霉菌体生物量与洛伐 他汀产量,在第 0 d 向红曲霉中添加酵母 破壁液,即酵母破壁 液与红曲霉同时接入 培养基中,所得到的 洛伐他汀产量最高, 达 327.43 mg/L。
时间;接种量较高(>10%)
时,洛伐他汀产量受到显 著抑制。因此,试验选用 10% 接种量参数较为适宜。
• 溶氧量对洛伐他汀的影响 由图 4-8 可以看出, 溶氧量较低时,由于 菌丝体的生长速率被 限制,会进一步影响 菌体的产酶代谢,致 使洛伐他汀及色素产 量下降。较高溶氧量 利于洛伐他汀的合成 积累,当溶氧量达到 96.7%左右时,洛伐 他汀产量最高,约为 127.37 mg/L。
• 酵母破壁液添加量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由 图 5 -5 可 以 明显看出,酵母 破壁液能够显著 促进红曲霉的菌 体生长能力。在 添加量为 1.5 mL 时,洛伐他 汀产量能够达到 最大值,约为 329.01mg/L。
• 酵母破壁液对红曲霉发酵生长及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从图 5-6 能够看出,酵母 破壁液的添加能够极大促进 红曲霉生物量的提高和次级 代谢产物洛伐他汀的合成分 泌,其中红曲霉生物量提高 到 40.56 g/L,较对照组提 高了0.45 倍。洛伐他汀产 量在红曲霉培养第 13 d 达 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洛伐他 汀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提 前了 2 d,最高产量约为 334.01 mg/L,与对照组相 比提高了 1.32 倍。
酵母菌对洛伐他汀的诱导作用
研究表明,红曲霉与乳酸菌、酵母菌或其他真菌诱 导子由于培养条件相似,在混合培养时,能够提高 红曲色素产量,这提示其他微生物的某些酶和代谢
物对红曲霉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Shin 等人够显著提高红曲霉菌体生物量以及红曲色素 产量。可能由于酵母滤液中含有壳聚糖酶,能够轻微分解
红曲霉细胞壁,促进菌体生长,而红曲霉自身为了防御外
界刺激而产生疏水性物质如红曲色素等。而洛伐他汀也属 于疏水性物质范畴,并且洛伐他汀与红曲色素的代谢途径 中部分相同,具有相同的合成前体物质——聚酮类化合物, 由此推断酵母滤液等诱导剂会对红曲霉发酵产生的洛伐他
汀有一定影响。
酵母种类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
总结
对 H8 红曲霉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综合比较 碳源和氮源对红曲霉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 表明快速碳源并不利于洛伐他汀的合成积累,而慢
速碳源甘油对洛伐他汀产量的积累最有利,最佳添
加量为 60 mL/L 。在有机氮源的选择中,黄豆粉对 洛伐他汀的产量积累效果最好,最佳添加量为 3 g/ L。在对发酵培养基初始 pH 值的考察中发现,菌株 积累洛伐他汀的能力在酸性条件最为适宜。当 pH
通过考察酵母诱导剂类型、酵母细胞培养的不同时 间、诱导剂添加时间以及添加量等因素对红曲霉生 长及代谢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诱导培养参数:酵母 诱导剂类型为酵母破壁液,酵母细胞作为诱导剂的 最佳培养时间为 2 d,诱导剂添加时间为红曲霉发 酵的第 0 d(即初始培养时),添加量为 1.5 mL。 由于酵母破壁液的诱导,使洛伐他汀达到最大产值 的时间由对照组的 15 d 缩短为13 d,极大节省了 发酵过程中的生成成本。最终得到洛伐他汀产量为 334.01 mg/L,较对照组提高了 1.35 倍。
微生物在利用营养物质时,由于酸碱性物质的合成 积累或代谢酸物质的生成,能够使培养环境中的酸 碱性发生变化。在配制发酵培养基时,pH 值对细胞
生长以及代谢产物的影响也要重点考虑。
由图 4-5 可知,菌 株积累洛伐他汀与 色素的能力在酸性 条件下为宜。当 pH 值为5.0 时,洛伐 他汀的产量达到最 大值,约为 132.54 mg/L,当 pH 值继 续升高时,洛伐他 汀产量下降幅度较 大。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 响
• 培养基中的酸碱性会对微生物生长有显著影响,可 以影响菌体对基质的利用速率、菌体生长速率、细 胞的结构状态和菌体细胞膜的电荷状况等,同时影
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从而影响代谢产物的变化
以及代谢产物的稳定性。此外,在发酵过程中,pH 值也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菌体形态的变化,进 一步影响菌体对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分泌过程。
• 培养时间对细胞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 当培养时间达到
15 d 时,洛伐他
汀的积累量基本 达到最大值,约 为 127.31 mg/L 。
• 模型最优解计算及验证试验 利用 Matlab7.0 对回归方程进行规划求解,求得模 型参数:z1=28.43,z2=10.10,z3=5.00,代入回归
方程求得 Ym=141.43。最终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
培养温度 28.43℃,接种量 10.10%,pH 5.0,模型 估计洛伐他汀产量为 141.43 mg/L。
由表 4-4 可知,实际试验结果符合模型在置信区间 Y±2.20 的浮动误差, 5 次试验得到洛伐他汀产量平均值为 142.51 mg/L。
最终确定最优培养基组成成分为:甘油 60 mL/L,N aNO33 g/L,黄豆粉 3 g/L,K2HPO41 g/L,MgSO4·7 H2O 0.5 g/L,KCl 0.5 g/L,FeSO4·7H2O 0.01 g/L,
PH 5.0。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培养温度 28.43℃,
接种量 10.10%,溶氧量 96.7%,培养时间 15d。在 此培养条件下,得到 H8 红曲霉发酵合成洛伐他汀 的产量为 142.51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