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江山无限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江山无限教案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江山无限教案

《江山无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演唱歌曲。

2、简单了解《江山无限》这首歌曲。

教学重难点:

正确把握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新课新授:

1、教师简介词曲作者:词作者邹静之简介

邹静之,男,195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中国编剧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52年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在北京长大。1969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劳动六年,河南农村插队两年。期间务农,做工,演戏。1977年返京。1984年中文大专毕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辑、副编审。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诗人。北京长大,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后转河南汝阳插队,1984年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文系。1982年开始有作品发表,现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著作十余种出版。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诗集《幡》,小说诗文集《骑马上街的三哥》,散文集《美人与匾》、《一地景象》、《风中沙粒》、《知青咸淡录》等。2013年12月2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品牌子榜单——“编剧作家富豪榜”发布,邹静之以1200万的编剧稿酬收入荣登“编剧作家富豪榜”第11位,引发广泛关注。

曲作者赵季平简介

赵季平,男,汉族,1945年8月生于甘肃平凉,1970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2、教师简介歌曲《江山无限》:

《江山无限》是由屠洪刚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邹静之作词,赵季平作曲,发行于1999年9

月,收录在专辑《精忠报国》里,也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主题曲。

3、初次听赏歌曲《江山无限》,感受歌曲情绪。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5、教师逐句教唱,学生学唱。

6、再次欣赏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激情绪。

三、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表现。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合集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第一单元花季如歌 第1课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别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北斗教育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承唱歌曲.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新)

六年级音乐(下)教学计划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与要求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1. 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谷》、《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得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 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哟嘞啦》。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 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 1. 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调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到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的联系。 2. 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兰领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3. 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 1. 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和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起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2. 通过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

初中音乐教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第2 课小小的我(2课时)第3课八孔竖笛演奏方法(1课时)第二单元《美丽的山谷》第1课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2课时)第2课森林中的回声(1课时)第3课口琴吹 奏(1课时)第三单元:海滨音诗第1课大海啊故乡(1课时)第2课天蓝蓝海蓝蓝(1课时)第3课欣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无锡景(2课时)一、《丰收之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哦,林中那间小屋》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二、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声音、速度、 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三、课前准备: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1、聆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生:《渴望春天》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3、复听《渴望春天》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 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b、歌曲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郁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doc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 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二、欣赏乐曲《青羊传》: 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三、学唱《李玉莲调》: 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 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 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 7 教学目标 1、通过听

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教学重难点 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李玉莲调》: 1、跟琴唱一唱:注意音准,用自然、朴实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欢乐情绪。 2、唱一唱歌谱:提示学生关注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二、学唱《夜歌》: 1、导入:讲故事,1869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泥水匠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随即记下来,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中。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以这首民歌的动人旋律为主题,写成了著名的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听赏乐曲听后你的感觉怎样?情绪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的创作原曲《夜歌》。 2、学唱歌曲《夜歌》: 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 b、自由练习: c、读词: d、自由填词: 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体会思乡与离愁之情,感受四四、四五、四三拍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摇曳、动荡感。 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 3、拓展:《夜歌》的常识,“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译自德文nachtlied,意为“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noccturne)。俄罗斯民歌中有一首“夜歌”非常著名。德国诗人歌德也曾写过一首叫“流浪者的夜歌”的诗,(《流浪者的夜歌》[德]歌德(钱春绮先生翻译)3456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学生回答)小结: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 精品教案全册合集 第一单元花季如歌 第1课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 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 3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1 、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 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 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最新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与世界联网 第1课与世界联网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2、能用歌声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放眼世界,关心人类命运的宽广胸 怀。 教学重点 歌曲的掌握 教学难点 唱出青少年学生的宽广胸怀 教学内容 《与世界联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找一找歌曲中提及到的地名和名胜,都了解吗? 查一查,你知道“与世界联网”的含义吗? 二、新歌教学 1、聆听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全曲,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通过初听,让学生初步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

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复听 3、节奏练习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4、学唱歌曲 (1)师弹奏歌谱,学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觉得最难的一句。(2)学生随琴用‘la”模唱。 5、学唱歌词。 6、师: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我们唱的情绪和CD中唱的情绪是一样的吗? 生交流讨论,回答。 师小结。 7、歌曲情感处理。 三、小结下课 四、作业 练唱歌曲

第2课青春的旗帜在飘扬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歌曲。 2、听赏《生命之怀》。 教学重点 歌曲的掌握 教学难点 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内容 《青春的旗帜在飘扬》、《生命之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师:复习歌曲《与世界联网》,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生:全体演唱。(录音) 2 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欣赏《生命之怀》 1 播放乐曲,初听,整体感知。 2 简介。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师补充:这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歌曲鼓舞运动员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希望与你同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体会歌 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蕉旦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 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 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 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 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 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1)提问歌曲的调号、拍号的意义。

(2)歌曲演唱的顺序。 (3)歌曲的难点: 4、介绍简单的音符柏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 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 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特点想象要求 4/4慢速3/8稍快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 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情感延伸】 a、膏春寄语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 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与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与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与《伊唷鳓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与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与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与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 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与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就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与全套大击乐器演奏,就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您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 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 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巩固歌曲演唱 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 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下 知识汇总

音乐作品 1、《走向复兴》词:李维福曲:印青C调4/4拍 2、《祖国不会忘记我》词:月潭曲:曹进进行曲速度歌颂航天人。曾获“五个一工程”奖。D调2/4拍 3、《龙文》词:小虫权芳曲:小虫这首作品为央视《开心辞典》“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五声调式。 4、《在灿烂阳光下》(混声合唱)曲:印青共三部分(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3/4拍 5、《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肖邦【波兰】 6、《月之故乡》词:彭邦桢曲:延生刘庄(中速、稍慢、深情地)4/4拍 7、《故乡的小路》词:陈克正曲:崔蕾F调3/4 、4/4拍相互交替。 8、《可爱的家》英国民歌C调4/4拍 9、《盼》(男高音独唱)这是获“金钟奖”声乐组曲《桥家盼》中的一首。 10、《“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曲:德沃夏克【捷克】创作于1893年。英国管吹出思乡主题。 11、《心愿》词:任志萍曲:伍嘉冀4/4拍豪放地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部风格的歌曲。 12、《天路》词:曲塬曲:印青演唱C调4/4拍中速这是一首藏族风格歌曲,赞颂了中国铁路工人。 13、《西部放歌》词:曲塬曲:印青 14、《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民族管弦乐)曲:何训田达勃河位于四川。 15、《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曲:柴可夫斯基【俄】3/4拍据《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序曲主题填词的。 16、《化蝶》曲:何占豪、陈钢填词:阎肃F调4/4拍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部主题填词。 17、《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原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储望华殷承宗刘庄等创作。 18、《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曲1958年创作故事分为相爱、抗婚、化蝶三部分,并纳入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结构框架之中。乐曲以越剧唱腔为素材。 19、《阳关三叠》【清】《琴学入门》传谱杨荫浏译谱根据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配唱的一首琴歌。 20、《但愿人长久》【宋】苏轼词梁弘志曲 21、《满江红》古曲1925年杨荫浏以元人《金陵怀古》的曲调填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成为传世名曲。 22、《怀古》(埙与乐队)曲:张福全曹建国全曲抒发了对古人生活与劳动的感怀。 23、《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古曲彭修文改编。出自《神奇秘谱》“三弄”表示主题反复出现了三次。 24、《参军去》词:达1庞特【意】曲:莫扎特【奥】这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咏叹调片段。 25、《绿袖子》民谣,旋律最早记录在16世纪末英国的鲁特琴曲集中,后被编入《乞丐歌剧》而广为流传。 26、《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词:贺敬之丁毅曲:马可张鲁等据“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 27、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管弦乐)曲:柴可夫斯基【俄】 2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曲:安德鲁1韦伯【英】 29、《与世界联网》词:车行曲:戚建波D调4/4拍 30、《你将我托起》词:布伦登·格雷厄姆【爱尔兰】曲:罗尔夫·劳弗兰【挪威】C调4/4拍 31、《美丽的梦神》曲:福斯特【美】 32、《洋葱》(爵士乐)作者:比切特【美】 33、《多么美好的世界》(爵士乐)鲍布·希尔和乔治·大卫·威斯共同创作于1968年。由美国爵士乐演奏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唱也是电影《马达加斯加》的插曲。 34、《斯蒂芬·福斯特名曲联奏》(乡村音乐)主题1-哦,苏珊娜主题2-坎普敦竞赛主题3-奏响班卓琴 35、《同一首歌》曲:孟卫东词:陈哲迎节 36、《朋友》词:刘思铭曲:刘志宏A调4/4拍 37、《举杯吧朋友》(男声独唱)词:任毅曲:肖白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1、唱《第一天去上学》 2、听、动:感受拉丁 舞课时 1 9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 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 2、在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 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重难点 1、听赏的重点聆听乐器音色,感受拉丁舞表演的情景和热烈气氛。 2、歌曲教学过程中难点分析好歌谱,唱好歌谱。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乡的月亮》: 1、复习唱:注意十六分音符,紧密排列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注意旋律的走向。 2、谈话: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历,理解歌曲中反复表达的思乡之情,引导学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古今中外、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明月寄相思。 3、再唱一唱: 二、感受拉丁舞: 1、简介拉丁美洲音乐:p54 2、听赏拉丁舞音乐:给你什么的感觉? 3、简介拉丁舞:p53,拉丁舞分为拉丁国际舞和拉丁舞。感受桑巴的激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 4、拉丁舞蹈视频:《西班牙斗牛士》《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介绍阿根廷: 2、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自由读第一段词: (2)分句学唱第一段词:对弱起的教学是给一个体态语言。 (3)完整唱第一段词:注意弱起和切分节奏的运用,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变化音的音准。(4)自由读第二段词: (5)分大乐句唱:两句连唱,完整唱,注意十六分音符、后附点四分音符和前八分休止符。(6)自由练习第二段:注意以大跳音程进入,音区提高,抒发了“我”喜欢上学、喜欢都是的炽热情感。 (7)完整练唱第二段: (8)两段连唱:以述说的口吻塑造一个调皮、可爱的儿童形象。 (9)教师范唱:注意老师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的形象。 (10)用这样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欣赏阿根廷国歌——《祖国进行曲》 听赏 歌词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 学 反 思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 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 3、动: 课时20 教学内容 学跳恰恰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与世界联网 第一课时与世界联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与世界联网》这首歌曲,学会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体味歌曲 所蕴含的宽阔胸怀和青春的可贵激情,产生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壮志豪情。 2、感受歌曲弹唱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并学会用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来表现这首歌曲的 情绪,吐字咬字准确,气息流畅,行腔标准。 3、在欣赏《生命之杯》这首外国声乐作品时,扩展对男生合唱艺术风格多样性的了解。通 过模仿、哼唱的方式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 演唱《与世界联网》,欣赏《生命之杯》。 教学重点 完整地演唱歌曲,并能在吉他(或钢琴)伴奏下欢快、热情地演唱歌曲,能主动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要求学生背唱全曲,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1、课前老师准备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世界地图(地理课常用的那种挂图)。 2、课堂交流。

教师先将“黄河”、“海南岛”、“富士山”、“多瑙河”、“西伯利亚”、“波斯湾”、 “百慕大”、“撒哈拉”、“维也纳”、“夏威夷”等歌曲中出现的地名写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3、学唱歌曲《与世界联网》。 (1)要求全班学生齐声朗诵两段歌词,初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欲望和热情。 (2)听范唱,最好能听两遍,一遍是老师的演唱,另一遍是录音(最好能有吉他弹唱的录音)。 (3)用拍手或说念的形式练习切分节奏,并反复多次直到能准确掌握。 (4)轻声哼唱旋律,注意在休止处不要拖沓,在长音处要保持拍数。 (5)赔偿歌词。开始用轻声唱,基本常熟后则要求大声热情的演唱。 (6)加上合适的形体动作,让学生尽情的表达这首歌的奔放热情, 4.欣赏男生合唱《生命之杯》。 (1)简介世界杯足球赛。播放世界杯中“进球集锦”,引导学生的兴趣。 (2)欣赏全曲。要求聆听,先不要跟唱,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并能体验高潮的出现。 (3)学生哼唱。在高潮的部分可以重点哼唱几遍。 (4)最后让学生站起来,将手臂高高举起,手拉着手,模拟比赛现场球迷的激情表演,让课堂气氛也进入高潮。 5、课堂小结: 师:青春是美好的,人生是美丽的,只有把握青春、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人生的价值,以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世界时精彩的,人类需要相互沟通、理解和合作,才能将它建设的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就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吧。

江苏省苏州市八年级音乐《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案 苏

教学课题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教材的几首歌曲应该有听过,可能听到熟悉的乐曲会唤起印象,通过学习可以更 加深入的了解这些歌曲。 教学准备 视频搜集补充资料整理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页边批注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 提问:根据书本的图片,谱例提示,想一想这首歌表达的什么内容? 1、背景资料: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1985年1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生存援助音乐会”中的大会 主题曲。 1985年,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发生了严重干旱,粮食短缺,成 百万人死于饥荒。消息传来,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援饥饿的 非洲人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英国和美国举行的由民间发起的“生存援助音乐会”。 这首主题歌是西方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连夜赶写出来的。这首歌 制成磁带分寄给美国几十名歌星时附上迈克尔杰克逊写的一段话:“如果将来你们的后代 问起,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人类面临饥荒做了些什么?你们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你们做了 应做的贡献。” 2、作者简介: 迈克尔杰克逊(1958—2009)美国摇滚歌星。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 个多子女的黑人家庭,父母都是民歌手。他从小受家庭音乐环境的影响,5岁时就登台演出。 任“杰氏五兄弟”演唱组的领唱。1972年1月他首张专辑《必须到那》出版发行。1978年, 出演《绿野仙踪》。1980年,推出《墙外》,其中4首歌进入当年的美国“十大流行金曲”。 该唱片在国内售出500万张,海外发行800万张,杰克逊因此获美国音乐奖,后来该唱片 又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荣获金奖、白金奖。 3、歌曲分析: 《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是F调,4/4拍,曲调十分流畅,音域也不宽。歌曲看起来像是 由三段曲调和一段副歌组成,实际上这三段曲调,又是用许多位歌星所熟悉的曲调重新编 配填词而成。 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第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

第一单元:《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琴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1.乐诗朗诵。《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

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拉德斯基进行曲教案

《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节奏、旋律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进一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拉德斯基进行曲》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并了解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并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讲解。 学法指导 聆听、参与、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老师哼唱一段旋律,问学生旋律是否熟悉; 2、随音乐律动,进而感受音乐: 播放《拉德斯基进行曲》的A段a主题,让学生跟着老师随着音乐进行律动,并体验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从而让学生能够融入音乐,认真感受情绪情感,在学生对音乐情绪都有了体会之后,出示课题《拉德斯基进行曲》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三、新课教学 1、作品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也一定是这首《拉德斯基进行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2、作者介绍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10岁左右在伴舞乐队中演奏中提琴。1819年参加兰纳组织的四重奏团。1824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老约翰·施特劳斯任第二乐队指挥。1825年他自己组织乐队,并发表作品。1833年起,他率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受到欢迎。1846年返回维也纳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 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所作的圆舞曲,节奏活泼,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就有152首。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斯基进行曲》。 3、乐曲分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D大调,2/2拍,复三部曲式,由管弦乐队演奏。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1)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引子。 (2)第一部分A段为单三部曲式(a+b+a)。其a主题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斯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经过一个4小节的间奏过渡,接着转入第二乐段的b主题。b主题较为抒情、明亮、妩媚。这段音乐结束在b小调上。 (3)第二部分B段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音乐转入A大调,此段也有一个简短的引子。B段的a主题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描写拉德斯基骑在马上慢步奔跑、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B段第二乐段b的音乐材料来自a主题,是它的展开,最终再现a (4)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段音乐。 4、完整的听一遍《拉德斯基进行曲》,让学生结合着自己的体会,思考一下乐曲的结构以及风格。 5、知识拓展 结合乐曲让学生说说进行曲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