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儿童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儿童 骨盆 骨折 通常 是高 能量 损伤 ,多 为车 祸撞 击所 致 。
骨 折 或关 节 分离 造成 骨 盆 环不 稳 定 ,包 括 a:双 侧耻 骨
特殊 的 机械 性 损伤 导致 了儿 童骨 盆 骨折 多 为侧 方 挤压 型 和 支骨折 (骑跨 伤 )Ih:一 侧耻骨 支骨 折或 耻骨联 合分 离 累及
89%的损伤是 因机 动车事故 造成 的 (59%为被撞 ,另外 30% 则 为碰撞 后摔伤 。
1993年 Mclntyre等 回顾 1044例创 伤 患 儿 ,其 中 57例 (5.5% )为骨 盆 骨 折 ,由 于 机 动 车挤 伤 21例 (占 36.8% ), 机 动车 和行人相撞 18例 (占 31.6% )[31。
开 书 型 损 伤 。
骨盆后部 骨折或骶 髂关 节分离 ;c:骨折 累及 前环 和髋 臼。
I型
Ⅱ型
Ⅲ型
Ⅳ 型
撕脱 骨折
骼 骨翼骨 折
骨盆环 单纯骨折 (包括 耻 骨 和 髋 臼骨 折
不 称定骨折 (骨盆环 两 处 以上骨折 、Malgaine 骨 折等其他 不稳定 骨折 )
用 ,因此文献 中引用最 多 。
I型 :撕脱 骨折 。多数 为软骨 板 的撕 脱伤 ,与运 动伤 相 类似 。
Ⅱ型 :髂 骨翼 骨折 。 多数是 由直接 暴力造成 的,可能是 由于侧方暴 力所导 致
的髂 骨嵴骨折 或髂 骨翼骨折 。 Ⅲ型 :单环 骨折 。包括 耻骨 支骨折 或耻 骨联合 分离 。因
l 儿 童 骨 盆 的 特 殊解 剖 学
骨盆骨折康复疗效观察论文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程度,骨盆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骨 盆边缘撕脱性骨折、骨盆稳定性骨折、骨盆不稳定性骨折等 。
骨盆骨折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骨盆骨折的主要病因包括高能量外伤、骨质疏松、骨骼疾病等。其中,高能 量外伤如车祸、高空坠落等事故是导致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理
骨盆骨折可导致骨盆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受到破坏,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骨盆骨折还可能伴随其他器官和系统的损伤,增加治 疗难度和并发症风险。
数据采集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骨折 类型等)、康复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关节 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 者在康复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 、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呈现
通过表格和图表形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包 括均值、标准差、t值、P值等指标。
05
骨盆骨折康复疗效观察结 果分析
功能恢复情况分析
关节活动度
通过测量患者关节屈曲、伸展、内旋、外旋 等角度,评估骨盆骨折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 况。
肌肉力量
通过等速肌力测试等方法,评估患者在骨盆骨折康 复过程中肌肉力量的恢复情况。
平衡能力
通过单脚站立测试、平衡板测试等方法,评 估患者在骨盆骨折康复过程中平衡能力的恢 复情况。
展望未来,骨盆骨折的康复治疗将 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全面管 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 治疗服务。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参考文献1
骨盆骨折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骨盆骨折康复治
疗的方法和效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骨盆骨折诊疗进展

骨盆骨折诊疗进展
刘涛;孙海钰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24(45)1
【摘要】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
当前,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仍是骨盆骨折的重要检查方法,基于CT的多项技术现已应用于骨盆骨折的诊疗过程。
骨盆骨折的治疗包括急诊处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目前,微创治疗和机器人
辅助治疗是骨盆骨折手术领域关注的焦点。
骶髂关节螺钉、皮下前环内置固定架(INFIX)固定等微创手术方法已大量应用于临床。
该文就近年来骨盆骨折的诊疗研
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6页(P27-32)
【作者】刘涛;孙海钰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诊疗中应用进展
2.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
3.3D打印技术
骨盆骨折诊疗应用进展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的血管造影栓塞诊疗进展5.
数字化技术在骨盆骨折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诊疗进展

, ]熊雁 , 全 印 , 红 振 , . 害控 制 救 治 平 时 和 地 震 时 严 12 1 杜 孙 等 损 重 多发 伤 的 比较 研 究 l] 中 国骨 伤 ,0 8 2 (0 :2 . -. J 2 0 ,1 1) 7 6 [3 z acIS ulr , arr e a.shmi p scn i 1 ]Sw r ,o le G yadN,t 1Ic e c otod— i S t nn rvnsi h mi auern l aue J . a s i igpee t s e c ct e a fi r [] Trn— o c l
10 8 8
重 庆 医学 2 1 0 0年 5月 第 3 卷 第 9期 9 创 面 的促 愈 合 作 用 [] 广 东 医 学 ,0 8 2 () 17 . J. 2 0 ,98 :2 6 , ] e i A, Duf P t eP e 1R l be ai 11 AsnoJ Mc feL, ern ,ta. ei l v r — 1 i o a a
・
( 稿 日期 :0 9 1 -5 收 2 0 — 12 )
综
述 ・
骨 盆 骨 折 并 发 症 的 诊 疗 进 展
宗 兆文 综述 , 沈 岳 审校△
( 第三 军 医大 学大坪 医院野 战外科研 究所 全 军战创伤 中心 , 重庆 4 0 4 ) 0 0 2
关键词 : 骨盆 骨 折 ; 并发 症 ; 伤救 治 创 中图 分 类 号 : 6 3 3 R 8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 8 2 1 ) 9 1 8 — 2 1 7 — 4 ( 0 0 0 — 0 80 8
u ei te s w ih ha do yo y i Do bia bo t a r n pa int t r b m l ss: c r na e nd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吴国正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3(016)002
【摘要】@@ 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传统方法以卧硬板床,股骨髁上持续骨牵引,骨盆兜等保守治疗为主,常常引起下肢不等长,骶髋痛,步态失常等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同时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泌尿系统结石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下面就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122-123)
【作者】吴国正
【作者单位】江山市人民医院骨科,浙江,江山,32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骨盆骨折早期大出血基于损伤控制骨科理论的治疗进展 [J], 徐玉;谢加兵(综述);丁国正(审校)
2.“开书样”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进展 [J], 苑慧彤; 杨朝晖
3.B2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J], 雷涛
4.B2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J], 雷涛
5.严重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进展 [J], 韦功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盆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ssa d ciia e e rh n rvd d s me te rtc lrfrn e fra c rt ig o i a d efcie t ame to evc i n l clrs ac ,a d p o ie o h oeia eee c o c u ae da n ss n f tv r t n fp li n e e
1 . 2螺 旋 CT 重 建
严 重 的骨 盆 骨 折患 者 常 合并 失 血 性休 克 或 脏器 损 伤 等 并 发症 , 期应 及 时采取 紧急 措施 , 早 急诊 的原则 为 : 先救 治 首
螺旋 C T二维 多平 面 重建 ( P 、 维重 建 (D) 术 是 MR ) 三 3 技
11X 线 检 查 .
谢 丽 锋圄 报道 骨 盆 骨 折病 例 2 9例 先 后 采 用 X线 、 T常 C 规 扫描 和螺 旋 C T扫 描三种 方法 进行 检查 , 中 , 其 X线 检 出骨 折部位 7 3处 , 漏诊 1 5处 , T常规 扫 描为 8 C 2处 和 6处 , 而螺 旋 C T扫 描 则检 出 8 8处 , 无漏 诊 . 果 显 像 学诊 断 方 法 对 比 .
多使 _ 保 守疗 法 , } { = j 随着 影像 学技 术 的发 展及 对骨 盆解 剖 结构
和生 物力 学 的深入研 究 ,积极 主 动 的手术 治疗 逐 渐被 应用 。 现将 骨盆 骨折 的诊 断和 治疗研 究进 展综 述如 下 :
骨盆修复的流程和方法

骨盆修复的流程和方法Repairing a pelvic fracture can be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process.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hat can be used,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he injury. One common method is to use screws and plates to stabilize the fracture and promote healing. This involves making an incision near the fracture site, aligning the broken bones, and then securing them in place with the screws and plates. This method can be highly effective, but it can also be quite invasive and may require a lengthy recovery period.对骨盆骨折进行修复可能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根据损伤的具体性质,可以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螺钉和板片来稳定骨折并促进愈合。
这涉及在骨折部位附近做切口,将断裂的骨头对齐,然后用螺钉和板片固定它们。
这种方法可以非常有效,但也可能相当侵入性,并且可能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Another technique that may be used to repair a pelvic fracture is external fixation. This involves placing pins or screws into the boneon either side of the fracture and connecting them with an external frame. This method can be less invasive than internal fixation, but itmay not be as stable or effective in some cases. External fixation may be used as a temporary measure to stabilize the fracture before more permanent internal fixation is performed.修复骨盆骨折的另一种方法是外固定。
骨盆骨折外固定架

新型外固定架材料研究
新型材料
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外固定架材料,以提高其强度、耐久性和生物相容性。例如,钛合 金和生物可降解材料已被用于制造外固定架,以满足不同治疗需求。
材料性能优化
为了提高外固定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研究者们还在不断优化材料性能,如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 、添加增强相或进行表面处理等手段,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便于护理
外固定架的钢针和连接杆通常远离皮肤表面,方便清洁和护 理,降低感染风险。
外固定架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用于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髋臼骨折、骶髂关节脱位等需要稳定固定的骨折。
禁忌症
外固定架治疗不适用于有严重皮肤损伤、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骨折 部位不适合外固定的特殊情况。
外固定架治疗操作流程
感染。
定期复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骨折 愈合情况和外固定架的稳定性。
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 复。
03
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护理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01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了解骨折程度、位置及是否
有其他合并伤。
心理护理
02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减
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02
骨盆骨折外固定架治疗
外固定架治疗原理
1 2
3
稳定骨折
通过外固定架的钢针和连接杆,将骨折部位固定在适当位置 ,减少骨折位移,促进骨折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骨盆骨折既往多行保守治疗,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随着对骨盆骨折损伤机制认识的加深,以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提出了对治疗方法有指导意义的骨盆骨折分类。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盆骨折,多主张采用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外固定架及内固定治疗,以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近年来骨盆骨折治疗手段,包括外固定架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进行综述,并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骨盆骨折
骨盆骨折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比后二者高约40%,并发症较为多见,死亡率较高,是非骨盆骨折的1.4倍[1]。
低能损伤引起的骨盆骨折多为稳定性骨折,临床处理较容易,病人一般均能顺利康复。
高能损伤所致骨折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困难,多采取保守治疗,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下肢不等长、骶髋痛、步态失常等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褥疮、应激性溃疡、泌尿系统结石,其发生率较高,达50%~60%。
近年来主张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1 骨盆骨折的分类及预后
目前国内较为统一的分类是在tile和cryer分类的基础上将骨盆骨折分为以下几型[2],见表1。
从a到c,从1到3,其序号愈大,疗效及预后较序号小者为差[3]。
表1 骨盆骨折分类法(ao法)
2 治疗方法的选择
2.1 基本原则根据ao分类,对于稳定性骨折,非手术治疗多可获得满意结果,而双向不稳定者更适合于开放复位或体外固定架的应用,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在所有形式的固定中,内固定对骨盆环可提供最牢靠的固定,多数学者[4,5]倾向于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指征有:(1)单纯的后部韧带损伤;(2)闭合复位失败;(3)外固定后残留移位;(4)多发伤;(5)同时有髋臼骨折存在;(6)没有污染的开放骨盆后环损伤;(7)在剖腹探查后应用钢板内固定耻骨联合分离;(8)tile的c型及young的lgⅱ型、vs型及耻骨联合分离&2.5 cm的tile b1型伤。
2.2 急诊处理严重的骨盆骨折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或其他并发症而死亡。
以往急诊处理时,对骨盆骨折均采取保守治疗,重点整复骶髂关节脱位而对骨盆变形的重视及纠正不够,因而康复较慢、合并症较多。
目前的治疗原则:首先救治危及生命的内脏损伤及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然后处理骨盆骨折。
对腹腔脏器损伤,无论是实质性脏器损伤或空腔脏器破裂,均应在抗休克的基础上早期探查治疗。
对较大动脉损伤,可采用放射性介入治疗,经导管选择性栓塞损伤动脉,有良好的止血效果[6]。
也可应用气囊导管控制髂动脉破裂出血,便于后续的处理[7]。
绝大部分骨盆环稳定骨折,出血来自静脉损伤和骨折断端,在转送病人和诊断过程中,由于骨折断端的移动可使出血不止,加重休克。
因此,早期复位,恢复骨盆腔容积,对骨折做临时固定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临时固定方法有骨盆带捆扎、沙袋侧方挤压、髋关节制动等。
最近的研究表明,早期应用骨盆夹或骨盆稳定器有良好的作用。
riemertal 等[12]报道,创伤早期应用外固定可使急救期的死亡率从22%降到8%。
在合并损伤中,对重要的骨骼损伤的稳定应作为急救处理程序的一部分。
2.3 后续处理
2.3.1 稳定性骨折 tile分类a型骨折,骨折稳定,移位极少,无休克或休克较轻,一般多采用卧床休息4~6周,骨折即可愈合或接近愈合。
2.3.3 常见部位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3.3.1 耻骨联合分离采用pfannsnstiel切口暴露耻骨联合部,由助手挤压两侧髂骨或巾钳复位,用6孔可弯曲的3.5 mm骨盆重建钢板或2孔4.5 mm窄式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如果骨盆环后部不稳定,可用直径7.0 mm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将髂骨固定在骶髂翼上[15]。
2.3.3.2 耻骨枝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者,可用3.5 mm骨盆重建钢板跨过耻骨联合将骨折与脱位一并固定,耻骨根部骨折采用髂腹股沟入路,用钢板或髓内螺钉固定。
simonian等[16]认为使用逆行的耻骨枝髓内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钢板。
2.3.3.3 骶髂关节损伤前方入路优于后方入路,前路固定可直视下处理骶髂关节,易清创和关节复位,同时还可避免皮肤坏死。
但应注意骶髂关节前方的血管、神经解剖,防止损伤。
可采用2孔和3孔3.5 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也可用中空松质骨螺钉经皮内固定[17]。
2.3.3.4 骶骨骨折采用后旁正中切口,暴露骶骨骨折处,轻巧复位后使用后侧张力钢板、骶骨棒等固定,或闭合复位后用螺钉经皮将髂骨、骶髂关节s1椎体固定在一起,螺钉固定的方向应与骨折线垂直,注意避免神经孔压缩,防止医源性神经损伤[18]。
2.3.3.5 髂骨翼骨折髂骨翼开放复位的指征[5]:(1)移位或不稳定髂骨骨折合并有严重的皮肤撕脱或开放伤口;(2)严重移位的或粉碎性的髂骨骨折;(3)内脏从髂骨骨折部疝出;(4)移位的骨折块压迫皮肤;(5)不稳定的髂骨骨折产生的疼痛影响肺功能。
采用与髂嵴平行切口,复位后髓内螺钉或钢板固定。
2.3.3.6 髋臼骨折手术指征:(1)骨折移位大于3 mm;(2)合并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3)关节内有游离骨折片;(4)ct片示后壁骨质缺损大于40%;(5)移位骨折累及臼顶;(6)无骨质疏松症。
手术进路以k-l和延长髂股入路为优,表现为:入路方向与langer皮纹平行,手术瘢痕小且美观;臂肌未剥离,术后功能恢复快;几乎无异位骨化,关节活动满意;不切开关节囊,手术创伤小;易于显露和固定处于髋臼延伸的髂骨骨折,有利于髋臼的解剖复位,复位后可选用螺钉、髋臼钢板、可吸收螺钉(sr-pga)内固定[19]。
2.3.4 经皮固定技术近年来流行的闭合复位结合经皮固定是一种有争议的骨盆骨折治疗方法。
该方法报道者认为因未行切开复位,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20]。
成功的经皮固定依赖于准确的闭合复位,极好的术中透视成像以及详细的术前计划。
闭合复位在某些损伤可获得成功,之后可试行经皮固定技术。
经皮骨盆固定技术可用于急诊或最终的骨盆损伤的固定,早期的骨盆稳定有效地减少了出血,可使病人感觉舒适且允许病人早期斜靠和活动[21,22]。
routt等[23]认为经皮骨盆固定是可能的,因为术中的透视成像和其他技术得以改进,前部或后部的骨盆损伤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后易于经皮固定,稳定、安全的固定仅在准确的复位后方可获得。
前侧骨盆外固定支架依然是最常用的经皮固定技术,且能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允许早期即行永久性的骨盆固定而不会有再次出血的危险;骨盆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手术亦可通过同样的技术所避免。
而对骨盆骨性解剖结构、骨盆损伤和畸形模式以及放射透视知识的详尽掌握,是获得骨盆骨折经皮固定成功的关键。
经皮螺钉固定一般仅应用于不稳定的后环损伤。
该方法最适用于后环破裂并伴有软组织损伤的病人。
griffin等[23]认为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技术在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在对62例垂直型骶髂关节不稳定病人行闭合复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32例为脱位或骨折脱位,其余30例为骶骨的垂直骨折,最终4例(p=0.04)病人固定失败,且均发生于术后3周的垂直型骶骨骨折,骨折固定失败与是否结合前路固定以及骶髂关节螺钉的位置和长度关系不明显,但垂直型骶骨骨折的失败率较高。
不稳定骨盆骨折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损伤,随着对骨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对骨盆骨折稳定性将会有更加深入和清晰的认识,可以预见,骨盆骨折的治疗将日趋完善、规范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