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比较试验
长沙地区春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不 同的栽培方式 ,其整地 的要求也不 同 ,就 处理① 、② 、③ 而言 ,先将 肥料与土壤混匀 ,再
整成宽 1 . m,高 2 m,沟 宽 5 m 的深 沟 高 畦’ 5 5e 0e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品种 .
而处理④ 、⑤ 、⑥和⑦ 这 4 栽培方式则直接将 . 种
机 试 验 设 计 ,共 7 小 区 ,小 区 面 积 为4 2 个 0m ,每 小 区种 植 5 ,行 距 为 3 m,株 距 为 4 m。 由 行 0e 0e 于 小 区面 积 较 大 ,故 没 有 设 置重 复 。试 验 地 块 为 菜 园土 ,中 等偏 上肥 力 。
1 . 整 地与施 肥 .1 3
播种时 ,芽眼朝上摆好 。处理① 、 、③均实 ② 行穴播 ,而处理④ 、 、⑥ 、⑦则实行摆播 ,即将 ⑤ 种 薯 直 接 摆 放 在 土 壤 表 面 ,然 后覆 盖 8 1 m 厚 ~ 0e 的稻草[ 8 1 同的是 ,处理④ 、⑤ 、⑥这 3 。不 种覆盖 方式是在处理⑦ 的基础上 ,分别覆盖了地膜加小拱 棚 、地 膜 、小拱 棚 。种薯 出苗后 ,处理① 、② 、 ④ 、⑤这 4 种栽培方式均需要进行人工破膜 ,让幼 苗长 出地 面 。其他 管理措 施 均相 同 。
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没有的类胡萝 b 素和 V 。营养 c
学家曾说 ,马铃薯是 十全 十美的全 价营养食物旧。
马铃薯栽培方式多种多样 ,主要形式有 :地膜 覆 盖栽 培 、敞 土 常规 栽 培 、地 膜  ̄ , 棚 覆 盖 栽 J' tb拱 l
培 、稻 草加 地膜 覆 盖栽 培 『 3 1 田免耕 稻 草全 程 覆 、稻 盖 栽 培【 、无 土 栽 培 等 。本 文 对 春 马铃 薯 不 同栽 彻 培方 式进 行 了较 系统 的 比较 试验 。探 讨 了不 同栽培 方 式对 春马铃 薯生 长发 育 、抗病 性及 其产 量 和商 品 薯 率的影 响 ,为生 产上 采用 合理 的栽 培方 式提 供 了
马铃薯种薯消毒方法对比试验论文

马铃薯种薯消毒方法对比试验马铃薯播种前的种薯消毒是马铃薯病害防治的关键。
为探索种薯不同消毒方法对马铃薯免耕栽培大田病害发生以及对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2010年春季在和平乡新城村进行本试验。
一、材料与设计1.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a:整薯消毒即播种前15d整薯放在72%g露可溶性粉剂100g对水50kg的药液中浸泡15min后捞起晾干,播种时切薯后采用双飞粉对薯块进行拌种;b:切块消毒即整薯不消毒,播种时种薯切块后立即用双飞粉1000g+克露10g+多菌灵20g+新植霉素1g配制的消毒剂拌种消毒。
c:整薯消毒+切块消毒即整薯药液浸泡消毒(方法同处理a),种薯切块后用自配消毒剂拌种消毒(方法同处理b);d:空白对照即整薯和切后薯块均不消毒,种薯切块后采用双飞粉拌种。
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0.02亩,外设保护行。
2.试验情况试验于2010年4月28日播种,供试品种为早大白,采取种植方式删除改成:垄底宽90cm、垄顶宽40cm,垄体高25cm的“90cm 大垄栽培模式”。
亩施45%三元复合肥80kg作基肥,亩盖稻草900kg,各小区相同。
播种后不再进行施肥、喷药处理。
2010年5月14日各处理开始出苗,2010年5月19日达到始苗,2010年5月28日齐苗。
2010年9月8日全田植株枯黄成熟收获。
二、结果与分析1.对病害发生的影响齐苗后分别在苗期、开花期和膨大期进行病情调查,均未发现病害发生。
2010年8月19日即收获期前15天对各处理的每小区植株地上部分进行全田病情调查(结果见表1)。
病毒病:a、c两处理发病率高于对照,b处理发病率低于对照,应为本试验所用药物对病毒病防治无效。
茎腐病:全田发生较轻,对照处理d的发病率最高为2.36%,处理a的发病率1.37%低于对照处理,b、c两处理没有发生病害。
早疫病:表现为叶片出现病斑,对照处理d发病率为1.75%,处理a发病率为1.08%,b、c两处理为0.54%,处理a、b、c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
整薯大小与栽培密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 A r utr! eh ooyE tni t i uh n o ny G nu70 7, R J . gi l a Tc n l xet nSao o Y zo gC u t, as 3 0 0 P C c u g o tn f
Ab t a t s r c :Byu ig c t oao sa ddf rn ie f niep tte sse oaot td h rw ha dteyedo sn u tte n iee ts so t oao sa e dp tt su ytego t n h il f p f z e r o
p t t u e fe e t pln i de ste .Th e u t s we t a s wi ntr p t te was r aer ha s wi g ut o ao nd r di r n a tng f ni s i e r s ls ho d h t o ng e ie o ao s g e t t n o n c p t tes n c m p rs n wih plntn utpoao s he a e o me g nc ,pln h i h ,c o wi t o ao .I o a io t a i g c t te ,t r t f e r e e a t e g t r wn d h,se tm a d e v s n la e
关键词 : 整薯 ; ; 密度 生长发 育 ; 产量
中 图分 类 号 :52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00 (0 11-09 0 10~ 6X 2 1)104—4
I pa t fEntr t o S z nd Pl ntng De iy o r wt nd Yi l fPo a o m c so i e Po at i e a a i nst n G o h a ed o t t
整薯播种好处多

脱毒土豆整薯播种好处多--脱毒土豆种子原一代种子实践证明生产上采用20-50克大小的整薯直接播种,一是出苗整齐、苗全苗壮。
切块播种,如土壤水分少或湿度大、土湿过低或过高时,或种薯贮存时间过长、生理年龄处于衰退期,易引起干枯或腐烂,在不良的生产条件下,不易保全苗。
而用小整薯播种,由于整薯的外面有一层厚的木栓化表皮,播种时,有利于保存块茎内的水分、养分,在土壤过干、过湿等不良条件下,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苗,出苗一般在92%-98%,比切块做种出苗率提高18%-37%。
二能发挥顶端优势,获得高产。
整薯多由顶部芽眼萌发,由于顶部的芽粗壮,可充分发挥种薯的顶端优势。
整薯播种,可由顶部发出多个主茎,每一个主茎可结3-5个块茎,主茎数多而增加结薯个数,达到高产。
采用小整薯播种比采用切块做种的马铃薯一般增产15%-50%,最高可成倍增产,薯大而整齐,提高了经济价值,同时出粉率也明显提高三可减少病害传播。
许多病毒,如马铃薯病毒病、纺锤块茎类病毒等,细菌病害,如环腐病、青枯病、晚疫病等,可通过切薯的刀扩大带病种薯的传播。
整薯播种可杜绝这些病害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秋土豆,播种时温度高、湿度大,如用切块播种,当种薯切块后,如伤口不能很快愈合,切面易感染细菌导致腐烂,极易引起大量烂种,导致田间缺苗断垄,则必须用整薯播种。
播种用的小种薯应采取密植、晚播和早收等办法专门生产,不应从普通种薯中选小个整薯使用。
小整薯的选择标准是,薯皮光滑幼嫩,色泽鲜艳,芽眼较深,具有本品种的薯形特征。
严格淘汰薯皮粗糙老化、色泽暗灰色、芽眼较浅、畸形怪状和龟裂的小老薯。
脐部有黑色、褐色的小整薯也要淘汰。
小整薯播种对土豆产量的影响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小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相比土豆产量明显提高,增产幅度达到29一82 %. 同时,整薯播种时,单薯150g以上的大薯比例达到63.4%,较切块处理高11.3%。
整薯播种不仅有利于提高土豆的产量,同时有利于提高薯块的大小和整齐度,与土豆加工业对薯形的要求更加吻合,可大大提高加工型土豆商品率。
马铃薯种薯切块 有利有弊

马铃薯种薯切块有利有弊
马铃薯种薯切块可以充分利用每个芽眼,节约种薯,降低生产成本。
特别是在播种前,种薯如果未通过休眠或种薯只有顶芽发芽,侧芽尚未发芽时,切块有利于打破休眠,可促使种薯的芽眼及早萌发和出芽。
马铃薯种薯切块在生产上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播种时若条件较差,比如土壤过干或潮湿、地温过低或过高,或种薯本身抗性较差,切块的种薯容易腐烂或失水干缩,造成出苗不整齐,田间缺苗严重,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另外,种薯切块时若刀具不消毒会导致许多病毒、细菌性病害通过切刀在种薯间传播,若伤口不能很快愈合,切面易感染细菌导致腐烂。
特别是播种时高温、高湿,容易引起大量烂种,造成田间缺苗严重甚至减产。
所以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年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合理选择。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宁夏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摘要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平种垄作、秸秆覆盖栽培共4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双行平种垄作栽培的马铃薯效果最好,在马铃薯的出苗情况、植株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以及商品薯率等方面,效果均为明显,较平种垄作常规栽培(ck)增产26.0%。
其次为地膜覆盖栽培,增产10.8%。
秸秆覆盖栽培效果不明显,仅增产6.9%。
关键词马铃薯;栽培方式;产量;商品薯率;宁夏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023-02马铃薯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形式有地膜覆盖栽培、平种垄作常规栽培、双行靠种植、大垄种植、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无土栽培等。
本试验在旱作区对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较系统地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抗病性及其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为生产上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以中晚熟品种宁薯12号作为试验材料。
1.2试验时间与地点2007~2008年在固原市农科所头营科研基地旱地进行该试验。
1.3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地膜覆盖栽培(a);平种垄作常规栽培(b);双行平种垄作(c);秸秆覆盖栽培(d)。
以处理b作为试验对照(ck)。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40m2,每小区种植5行,行距50cm,株距40cm。
由于小区面积较大,故没有设置重复。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湘黄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前茬为玉米。
l.3.1整地与施肥。
按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整地,然后播种。
整地时,施农家肥22.5t/hm2,复合肥525kg/hm2,普磷750 kg/hm2。
马铃薯需肥量大,特别是前中期吸收养分较多,基肥一定要施足,且以腐熟的有机肥和钾肥为主。
1.3.2种薯的准备。
播前,先剔除烂薯和病薯,然后用5mg/l的赤霉素和600倍的多菌灵混合液浸泡种薯5~10min,以促进发芽及预防病害。
马铃薯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名称:马铃薯块茎生长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规律;2. 掌握马铃薯种植的基本方法;3. 观察并分析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三、实验材料:1. 马铃薯块茎若干;2. 种植土;3. 花盆;4. 测量工具(尺子、量杯等);5. 记录本;6. 水壶。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场地: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准备好种植土。
2. 选种: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马铃薯块茎作为实验材料。
3. 切块:将马铃薯块茎切成若干小块,每块保留一个芽眼。
4. 种植:将切好的马铃薯块茎放入花盆中,深度约为3-5厘米,芽眼朝上。
5. 浇水:种植后,用喷壶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6. 观察与记录:每天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过程。
7. 数据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马铃薯的生长规律。
五、实验结果:1. 生长情况:(1)种植后第1天,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2)种植后第3天,芽眼周围的土壤出现绿色叶片;(3)种植后第7天,叶片数量逐渐增多,颜色由浅绿变为深绿;(4)种植后第14天,叶片数量达到最大值,部分叶片开始凋落;(5)种植后第21天,马铃薯植株开始开花;(6)种植后第28天,马铃薯植株开花结束,进入结果期。
2. 数据记录:(1)第1天:发芽率100%;(2)第3天:叶片数量5片;(3)第7天:叶片数量10片;(4)第14天:叶片数量15片;(5)第21天:开花率100%;(6)第28天:结果率100%。
3. 数据分析:(1)马铃薯在种植后第1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100%,说明实验材料质量良好;(2)马铃薯在种植后第3天开始长出绿色叶片,生长速度较快;(3)马铃薯在种植后第7天叶片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马铃薯生长旺盛;(4)马铃薯在种植后第21天开始开花,开花率100%,说明实验条件适宜;(5)马铃薯在种植后第28天进入结果期,结果率100%,说明实验成功。
六、实验结论:1. 马铃薯的生长规律为:发芽、长叶、开花、结果;2. 马铃薯的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3. 在适宜的条件下,马铃薯可以成功种植并收获。
冬种马铃薯不同薯块对产量与性状的影响

21 第 l 0 2年 6期
园 艺学
冬 种 马铃 薯 不 同薯 块 对产 量与 性 状 的影 响
覃金鼓 蒙 懿 莫琼飞 韦荣珍 覃 勇 军
( 州 省 荔 波 县农 业技 术 推广 站 , 州荔 波 5 8 0 ) 贵 贵 5 4 0
摘 要 对冬 种马铃 薯 费鸟 瑞 它进行 了不 同薯 块 栽培 试验 , 结果表 明 : 以整 薯 为种 薯 , 不仅 经 济性状 、 性优 于其他 薯 块 , 产 量和 商品 抗 且 率 均 高。 建议 冬 种马铃 薯在 大田 生产上 选 用整薯 为种 薯 。 关 键 词 马 铃 薯 ; 种 ; 块 ; 量 ; 状 冬 薯 产 性 中 图分类 号 ¥ 3 文献 标识 码 A 52 文 章 编 号 1 0 — 7 9(0 2 1— 0 7 0 07 53 2 1)6 08 — 1
A比 C K提 早 8 处 理 B、 d, C均 比 C 早 2d K 。 表 1 不 同 处 理 生 育 期 比 较
试验 地 点 位 于 荔 波 县朝 阳镇八 烂 村 某农 户责 任 田内 ,
海 拔 4 1n 试验 田前 作 为水 稻 , 1 I, 光照 充足 , 灌方 便 , 力 排 肥
12  ̄ m 尿 素 12 m 追施 1 1.k ' 2 5 gl 1.k 5 次提 苗肥 。 2月 2 6日
第 1次 喷 施 保 护 剂 代森 锰 锌 和 农 用 链 霉 素 预 防 疫 病 , 3月 1 0日第 2次 喷 施 防治 剂金 霜 克 和 农 用 链 霉 素 防 治 疫 病 。 3 月2 2日第 3次 喷 施 保护 剂代 森 锰 锌 和农 用 链 霉 素 预 防疫 病, 4月 5曰第 4次 喷施 防治 剂金 霜克 和农 用链 霉 素 防治疫 病 。 成 熟先后 分次 收获[ 1 按 3。 -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比较试验
作者:魏兴国范宏伟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3期
摘要:通过开展马铃薯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处理比切块播种处理的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0.8%、7.1%、13.4%、7.5%、3.7%,增产24.9%。
关键词:马铃薯;整薯播种;切块播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75-02
马铃薯在民乐县栽培历史悠久,是民乐县的主要优势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以上。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同时马铃薯病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为了摸清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与马铃薯病害发生之间的关系,减少马铃薯病害的发生,笔者于2014年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脱毒马铃薯大西洋由甘肃万向德农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生产。
地膜为厚
0.008mm、宽120cm的普通农用地膜,由兰州宏达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民乐县洪水镇里仁村,海拔2 200m。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秋泡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地势平坦,灌水方便。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细耙,平整土地,做到地平土绵、上虚下实。
1.3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处理种植0.04hm2,播种前将同一批种薯中30~50g的种薯选出作整薯播种,5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播种。
采用垄作,人工手锄开沟施肥,然后在肥料沟两侧各开一沟点播薯种,培土起垄,垄距110cm,行距30cm,株距18cm,播深12cm,垄高30cm,垄顶宽50cm,垄底宽80cm,空沟宽30cm。
起垄后覆膜,采用幅宽120cm 的地膜,在膜面上覆3~5cm土,避免因地膜表面温度过高烫苗,保证幼苗自然顶出。
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播种时施碳铵(N≥17%)1 590kg/hm2、过磷酸钙(P2O5≥12%)1
125kg/hm2、硫酸钾镁(K2O≥24%、MgO≥6%、S≥16%)150kg/hm2。
全生育期不用任何药剂,定期进行观察记载,田间调查生育期和病害发生情况,收获时每小区随机抽取20株进行考种,小区单收计产。
全生育期于7月25日浇一次水,锄草3次,其它管理措施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生育期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整薯播种处理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比切块播种处理的均早2d,成熟期一致,生育期均为113d。
2.2 不同处理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整薯播种处理的实际株数比切块播种处理每hm2多753株,单株结薯数低0.4个,单株产量、平均单薯重多0.058kg、
20.7g。
整薯播种处理的折合产量为31 701kg/hm2,较切块播种的折合产量25 376kg/hm2增产24.9%,增产效果明显。
2.3 不同处理的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的病害发生率比较由表3可知,整薯播种处理的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0%、1.7%、10.1%、10.8%、
2.8%,分别比切块播种处理的降低20.8%、7.1%、1
3.4%、7.5%、3.7%。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处理比切块播种处理病毒病、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20.8%、7.1%、13.4%、7.5%、3.7%,增产24.9%。
可见,整薯播种病害发病率低,产量优势明显,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马铃薯整薯播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