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WHO肺癌分类

合集下载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WHO分类】肺部肿瘤(2015版)

【WHO分类】肺部肿瘤(2015版)

【WHO分类】肺部肿瘤(2015版)往期相关链接:【WHO分类】骨肿瘤(2013版)【WHO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016版)第4版WHO肺、胸膜、胸腺及心脏肿瘤分类(以下简称2015版)于2015年初出版,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2004版相比,2015版主要是在肺腺癌分类方面进行了重新认识,采纳了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PS)公布的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

除此之外,还将小细胞癌、大细胞肺神经内分泌癌、不典型类癌及类癌统一归为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对鳞癌、大细胞癌及肉瘤样癌分类做了一定的变更。

对于肺良性肿瘤方面最大的改变是正式将“硬化性血管瘤”更名为“硬化性肺细胞瘤”,并增加了一些新病种。

共九个大类:•上皮源性肿瘤 Epithelial tumors•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唾液腺型肿瘤 Salivary gland-type tumors•乳头状瘤 Papillomas•腺瘤 Adenomas•间叶组织肿瘤 Mesenchymal tumors•淋巴组织肿瘤 Lymphohistiocytic tumors•异位起源肿瘤 Tumors of ectopic origin•转移瘤 Metastatic tumors(下图可点击放大查看)沿袭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定肺腺癌病理分型。

1)对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制定专门的诊断标准,AIS/MIA的诊断必须基于完全切除的手术标本,小的穿刺活检标本不可诊断为AIS/MIA。

AIS诊断标准:a.肿瘤最大径≤3cm;b.单发结节;c.完全沿肺泡间隔鳞屑样生长;d.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e.未见浸润性性腺癌特征;f.肺泡内肿瘤细胞缺如;g.非黏液性细胞为主(即II型肺泡上皮细胞或终末细支气管的Clara细胞),黏液性细胞少;h.无明显核异常;i.肺泡间隔增宽伴硬化MIA诊断标准:a.肿瘤最大径≤3cm;b.单发结节;c.沿肺泡间隔鳞屑样生长为主;d.病灶中任一浸润病变的最大径≤5mm;e.可测量的浸润成分定义包括:1.除扶壁样生长以外的组织学亚型(如腺泡样、乳头状、微小乳头状和实体性;2.肿瘤细胞君如肌纤维母细胞基质;f.若肿瘤侵犯淋巴系统、血管、胸膜或含肿瘤坏死,则排除MIA;g.非黏液性细胞为主(即II型肺泡上皮细胞或终末细支气管的Clara细胞),黏液性细胞少。

WHO2015肺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2015肺肿瘤组织学分类

淋巴组织细胞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
……..…………………………………・・・・・・・・・…・9699/3
畸胎瘤,成熟型…………………………………9080/0 畸胎瘤,未成熟型………………………………9080/1 肺内胸腺瘤………………………………………8580/3 黑色素瘤…………………………………………8720/3 脑膜瘤,非特指型…………………………………9Diag Pathol,December 2015,V01.22,No.12
肌上皮肿瘤 肌上皮瘤………………………………………8982/0 肌上皮癌………………………………………8982/3
Erdheim.Chester病…………………………………9750/1
异位起源性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年12月第22卷第12期 doi:10.3969/j.issn.1007-8096.2015.12.032
・815・
WHO(2015)肺肿瘤组织学分类8’b
许春伟1,张博1译,林冬梅2审校
(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7t;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恶性 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9680/3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9766/1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9712/3 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9751/1
转移性肿瘤
注:8形态学代码采用肿瘤学疾病国际分类(ICD.O){463B}。生物行为学编码:良性肿瘤为/0,非特定、交界性或未确定生物学行为的为/ 1,原位癌及上皮内瘤变Ⅲ为/2,恶性为/3。“考虑到对一些疾病认识的变化,对先前的WHO肿瘤组织学分类{2672}进行了一些修订;+代表国 际癌症研究所/WHO委员会认证的ICD一0新编码。

WHO肺癌分类

WHO肺癌分类

2015版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变化和争议2015版的WHO肺癌分类方法中融入了更多肺癌的遗传学信息,重视了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对肺癌分类的重要性;从多学科角度重新分类,整合了外科、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学等各个领域的集体智慧。

病理分类的本意在于期望回答肺癌的本质。

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分类可以囊括肺癌的所有特性,任何一版的分类也都是阶段性的,需要接受时间的洗礼。

病理分类的生命力在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而不是病理学家专注于形态学的自娱自乐。

William D. Travis根据细胞起源提出把类癌、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统归入神经内分泌肿瘤,争议巨大,可能因为这样的归类似乎并未改变小细胞肺癌EP,IP的传统治疗方案;但Travis仍然力排众议,运用IARC协会的力量推行肺癌WHO新分类,是希望新分类能与后续基于分子事件的临床试验更好的整合?其背后的用意、新版肺癌分类的生命周期,对肺癌精准医疗的推动作用,我们且拭目以待。

【主要变化概要】1. 强调使用免疫组化IHC确定组织分型;2. 重视肿瘤的分子分型,尤其对于晚期肺癌患者;3.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制定专门的组织分类;4.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定肺腺癌病理分型;5. 严格限制了大细胞肺癌的诊断,只有手术大标本,没有明确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肿瘤才可分类为大细胞癌;将2014版大细胞癌中的多数亚型归于其他病理类型;6. 鳞癌重新分类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基底细胞样(需要IHC确定有鳞癌分化)3大亚型;7. 根据细胞起源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统归于一类;8. 加入NUT癌(解释见下文)9. “硬化型血管瘤”更名为“硬化型肺泡细胞瘤”;10. “错构瘤”更名为“肺错构瘤”;11. 间叶来源肿瘤新增“血管周围上皮样肿瘤PEComatous tumors”,包括3大亚型:1)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PEC瘤,良性(透明细胞肿瘤);3)PEC瘤,恶性;12. 新增“肺粘液样肉瘤伴EWSR1-CREB1重排”;13. 新增“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版EWSR1重排”;14. 强调WWTR1-CAMTA1融合有助于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5. 淋巴来源肿瘤新增Erdheim–Chester综合症;16. 将异位来源肿瘤,如生殖细胞瘤,肺内畸胎瘤,黑色素瘤,脑膜瘤归为一类。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

肺癌分型及诊断标准解析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展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肺癌,医学界根据肺癌细胞的特征和扩散情况,将其分为多个不同的分型。

本文将对肺癌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

1. 肺癌的分类肺癌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细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这些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细胞形态、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准确的分型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2. 小细胞肺癌(SCLC)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该类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快速扩散的特点,常常在早期就已经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国际肺癌研究组织(IASLC)的TNM分期系统,小细胞肺癌一般分为有限期和广泛期两种。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

该类型肺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常在早期局限于肺部,有一定的手术切除机会。

根据细胞类型和分化程度的不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4. 腺癌(Adenocarcinoma)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它起源于肺组织中的腺体细胞。

腺癌多呈现为周边型生长的结节状病变,常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并有较高的转移率。

对于腺癌的诊断,肺组织活检是最可靠的方法,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其类型和分级。

5. 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癌起源于气道上皮细胞,常见于大气道和中央气道,对吸烟者的发病风险较高。

鳞癌多呈现为中央型生长的肿块,且常具有早期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喉咙疼痛。

鳞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活检,且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其细胞来源。

6. 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大细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中较罕见的一种类型,其来源不明确或有多种来源。

它通常呈现为中央性或周边性的大型肿块,有时也可以呈现为类似腺癌或鳞癌的形态。

2024WHO肺癌病理分类

2024WHO肺癌病理分类
暴露于空气污染,例如汽车尾 气和工业排放,会增加患肺癌 的风险。
职业暴露
在某些工作场所,例如采矿、 建筑和石棉行业,暴露于有害 物质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家族史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患肺癌的风 险更高,这表明遗传因素在肺 癌发生中发挥作用。
肺癌分类的历史与现状
肺癌分类不断发展,最早基于临床表现和X线影像,后来随着显微镜技术进步,开始基于病理形态学进行分类。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肺癌病理分类,并持续更新,目前已进入第五版。
2021年WHO第五版
1
分子病理学和免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2015年WHO第四版 2
形态学特征
1981年WHO第一版 3
临床表现
2024年WHO肺癌病理分类最新版将进一步细化,并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实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2024 WHO肺癌病理分类的意义
精准诊断
新分类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 精准性,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 治疗方案。更详细的病理分类 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生物 学特性,例如肿瘤的侵袭性和 转移潜能。
1 1. 诊断标准不统一
不同实验室和医生之间可能存 在诊断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2 2. 缺乏客观指标
某些分类依赖主观判断,缺乏 客观可量化的指标。
3 3. 缺乏一致性
同一患者的肿瘤,不同时间或 不同部位的取样,可能得到不 同的分类结果。
4 4. 新型病理类型出现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 些新的肺癌病理类型不断被发 现。
问答环节
观众有机会向专家提问,更深入了解2024 WHO肺癌病理分类。 提问可以围绕分类标准、诊断流程、临床意义等方面。
其他罕见肺癌类型
间皮瘤

WHO肺癌新分类

WHO肺癌新分类
WH0肺癌组织学新分类
.
1
恶性上皮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
小细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
肉瘤样癌
类癌瘤
唾液腺癌
侵袭前病变
.
2
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乳头状 (Papillary) 透明细胞(Clear cell) 小细胞 (Small cell) 基底样 (Basaloid)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 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
.
7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
8
肉瘤样癌 (Sarcomatoid carcinoma)
多形性癌(Pleomorphic carcinoma) 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 巨细胞癌(Giant cell carcinoma) 癌肉瘤(Carcinosarcoma) 肺母细胞瘤(Pulmonary blastoma)
非粘液性(Non-mucinous) 粘液性(Mucinous) 混合性粘液性及非粘液性或未定性(Mixed)
.
5
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 (Solid adenocarcinoma with mucin)
胎儿型腺癌(Fetal adenocarcinoma) 粘液性(胶样)腺癌 [Mucinous(“colloid”) adenocarcinoma] 粘液性囊腺癌(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印戒细胞腺癌(Signet ring adenocarcinoma) 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2015WHO肺癌病理分类

2015WHO肺癌病理分类
外生型的
逆向生长
腺型状瘤
腺鳞混合型乳头状瘤
腺瘤
良性硬化性肺细胞瘤
泡腺腺瘤
乳头状腺瘤
粘液性囊腺瘤腺瘤
粘液腺腺瘤
间叶性肿瘤
肺错构瘤
软骨瘤
PEComatous肿瘤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PEComa,良性
透明细胞瘤
PEComa恶性
先天性支气管周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结合小细胞癌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结合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类癌肿瘤
典型类癌肿瘤
非典型类癌肿瘤
侵袭前的病变
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大细胞癌
腺鳞癌
癌肉癌
癌肉瘤
肺胚细胞瘤
其他未分类癌
淋巴上皮样癌
NUT肿瘤
唾液型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肿瘤
腺样囊性癌
上皮-肌上皮癌
多形性腺瘤
乳头状瘤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胸膜肺母细胞瘤
滑膜肉瘤
肺动脉内膜肉瘤
肺黏液肉瘤伴EWSR1–CREB1易位
肌上皮肿瘤
肌上皮瘤
肌上皮癌
淋巴细胞组织细胞肿瘤
结外边缘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
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样肉芽肿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Erdheim–Chester病
异位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畸胎瘤,成熟
畸胎瘤,不成熟
肺内的胸腺瘤
黑色素瘤
脑膜瘤
转移性肿瘤
2015肺癌病理分类
上皮型肿瘤
腺癌
贴壁型
腺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版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变化和争议2015版的WHO肺癌分类方法中融入了更多肺癌的遗传学信息,重视了免疫组化和分子诊断对肺癌分类的重要性;从多学科角度重新分类,整合了外科、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和放射学等各个领域的集体智慧。

病理分类的本意在于期望回答肺癌的本质。

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分类可以囊括肺癌的所有特性,任何一版的分类也都是阶段性的,需要接受时间的洗礼。

病理分类的生命力在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而不是病理学家专注于形态学的自娱自乐。

William D. Travis根据细胞起源提出把类癌、小细胞肺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统归入神经内分泌肿瘤,争议巨大,可能因为这样的归类似乎并未改变小细胞肺癌EP,IP的传统治疗方案;但Travis仍然力排众议,运用IARC协会的力量推行肺癌WHO新分类,是希望新分类能与后续基于分子事件的临床试验更好的整合?其背后的用意、新版肺癌分类的生命周期,对肺癌精准医疗的推动作用,我们且拭目以待。

【主要变化概要】1. 强调使用免疫组化IHC确定组织分型;2. 重视肿瘤的分子分型,尤其对于晚期肺癌患者;3.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对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制定专门的组织分类;4. 参照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定肺腺癌病理分型;5. 严格限制了大细胞肺癌的诊断,只有手术大标本,没有明确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肿瘤才可分类为大细胞癌;将2014版大细胞癌中的多数亚型归于其他病理类型;6. 鳞癌重新分类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基底细胞样(需要IHC确定有鳞癌分化)3大亚型;7. 根据细胞起源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统归于一类;8. 加入NUT癌(解释见下文)9. “硬化型血管瘤”更名为“硬化型肺泡细胞瘤”;10. “错构瘤”更名为“肺错构瘤”;11. 间叶来源肿瘤新增“血管周围上皮样肿瘤PEComatous tumors”,包括3大亚型:1)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PEC瘤,良性(透明细胞肿瘤);3)PEC瘤,恶性;12. 新增“肺粘液样肉瘤伴EWSR1-CREB1重排”;13. 新增“肌上皮瘤和肌上皮癌版EWSR1重排”;14. 强调WWTR1-CAMTA1融合有助于诊断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5. 淋巴来源肿瘤新增Erdheim–Chester综合症;16. 将异位来源肿瘤,如生殖细胞瘤,肺内畸胎瘤,黑色素瘤,脑膜瘤归为一类。

【重点变化详细解读】1.推荐广泛使用IHC用于肺癌组织分型。

因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等仅在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中获批,这类严格限定组织学类型药物的广泛应用,对肺癌组织学明确分型提出了更高要求,IHC的应用将有助于明确组织学类型。

2.对于晚期肺癌,组织学和分子诊断应齐头并驱。

既往对于晚期肺癌穿刺小标本没有明确要求区分腺癌或鳞癌,因其治疗模式大致相同。

近10年来,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要求更精确的组织学分类,如EGFR/ALK/ROS1等基因活化主要发生在腺癌,PD-1单抗Nivolumab仅仅在晚期鳞癌中获批。

因此,对腺癌鳞癌的区分尤为重要。

3.小标本的合理利用。

首诊晚期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2/3,多数患者为纤支镜或穿刺小标本,如何高效利用其进行病理诊断,分子分型和探索性研究给临床和病理医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多学科之间统筹规划。

4.WHO肺部肿瘤组织学分类第一次为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制定诊断标准。

既往,在小活检标本中,诊断为NSCLC-NOS(nototherwise specified)即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的约占30-50%,随着分子靶向治疗时代对组织学分型的更高要求,WHO推荐应减少NSCLC-NOS诊断。

对于分化较好的腺癌或鳞癌,可以依靠HE染色确诊;而对于低分化肿瘤,需要IHC辅助诊断。

目前,诊断腺癌公认的标志物为TTF-1和Napsin-A,鳞癌常见的标志物为P40,CK5/6,P63。

将无明确腺/鳞癌形态特征,且不表达肺癌常见表面标志物的一类肿瘤定义为NSCC-NOS(非小细胞癌组织学亚型不明确),此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影像学特征,排除肺转移瘤的可能。

这种形态学肿瘤,若其TTF-1表达阳性,我们称之为NSCC-NOS,倾向于腺癌;若p-40表达阳性,则称之为NSCC-NOS,倾向于鳞癌。

下图汇总了小活检和细胞学标本的诊断流程。

5.沿袭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制定肺腺癌病理分型。

1)对原位腺癌AIS和微浸润腺癌MIA制定专门的诊断标准,AIS/MIA的诊断必须基于完全切除的手术标本,小的穿刺活检标本不可诊断为AIS/MIA。

AIS诊断标准:a.肿瘤最大径<=3cm;b.单发结节;c.完全沿肺泡间隔鳞屑样生长;d.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e.未见浸润性性腺癌特征;f.肺泡内肿瘤细胞缺如;g.非黏液性细胞为主(即II型肺泡上皮细胞或终末细支气管的Clara细胞),黏液性细胞少;h.无明显核异常;i.肺泡间隔增宽伴硬化MIA诊断标准:a.肿瘤最大径<=3cm;b.单发结节;c.沿肺泡间隔鳞屑样生长为主;d.病灶中任一浸润病变的最大径<=5mm;e.可测量的浸润成分定义包括:1.除扶壁样生长以外的组织学亚型(如腺泡样、乳头状、微小乳头状和实体性;2.肿瘤细胞君如肌纤维母细胞基质;f.若肿瘤侵犯淋巴系统、血管、胸膜或含肿瘤坏死,则排除MIA;g.非黏液性细胞为主(即II型肺泡上皮细胞或终末细支气管的Clara细胞),黏液性细胞少。

2)2011年IASLC/ATS/ERS肺腺癌新分类中描述性用语“为主”不再应用,如浸润性腺癌扶壁样生长为主,代之以定量描述“%”,若任意成分所占比例超过5%,应在病理诊断中进行详细报告。

肺腺癌是一类异质性较大的肿瘤,每个肺腺癌标本中通常混合有多种形态的腺癌细胞。

将腺癌成分进行定量,将有助于日后更好的进行不同亚型腺癌预后作用的研究。

3)不同亚型腺癌的预测和预后价值:浸润性腺癌中实性和微小乳头状腺癌预后较差,是否具有更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倾向。

多项关于AIS和MIA的观察性研究证实,几乎所有患者接受完全性切除后,肿瘤不再复发。

对这类患者进行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否最合适的切除范围?目前有关不同亚型肺癌接受亚肺叶对比肺叶切除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如下图所示。

4)蟹足样生长的肺腺癌局限性切除需慎重:这类肿瘤能通过肺泡间空隙扩散转移,我们称之为STAS(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其通常混合有微小乳头状腺癌,实性腺癌,可见单个细胞突破肿瘤边界浸润到肺间隔。

下图示其典型镜下表现。

回顾性研究显示,微小乳头状腺癌成份>=5%的肿瘤,进行局限性切除,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

6.鳞癌因乳头状、透明细胞、小细胞等亚型发生率很低,这一分类将不再应用;鳞癌亚型依据有无角化株和细胞间桥等典型特征分为三大类:角化型鳞癌(可见任意比例的角化株形成)、非角化型鳞癌和基底细胞样鳞癌(基底细胞比例>50%)。

现今,对于不同亚型鳞癌,暂无发现其有意义的预后或预测作用,但随着免疫治疗和鳞癌新靶点的探寻,今后病理亚型的作用值得研究。

过去10年中,鳞癌的靶向治疗进展缓慢,鳞癌的肿瘤驱动基因谱较腺癌复杂,免疫治疗可能是未来几年来鳞癌治疗的曙光。

下图总结了肺鳞癌中有希望的靶向治疗。

7.大细胞癌8.神经内分泌肿瘤将小细胞肺癌SCLC,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和类癌统一归类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显然,这三类肿瘤差别较大,类癌的高发人群,组织形态、患者预后和驱动基因谱等方面明显不同于SCLC/LCNEC。

下表分类汇总了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特征,WHO推荐应用ki-67指数和核分裂计数来区分类癌与SCLC/LCNEC,类癌的诊断报告上应包括有丝分裂速度(n/2mm2)和有无肿瘤坏死。

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导治疗,治疗效果检验分类的合理性。

而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Treat as a SCLC or NSCLC,that is the question.现阶段,我们缺乏高级别的证据来指导治疗,仅有少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提示选择SCLC治疗方案可能更优。

LCNEC的归属争议针对NET的基因检测检测也正在进行,下图显示了NET 的重要分子通路,包括mTOR,生长抑素和抗血管生成等,期待在基因层面上更深入的探索有助于NET更好的分类和靶点探寻。

9.NUT肿瘤NUT肿瘤指一类有NUT基因重排的肿瘤,位于15q14上的NUT基因常与19p13.1上的BRD4基因融合(占70%),此外常见的融合配体还有9q34.2上的BRD3基因(6%)。

现今,报道的NUT肿瘤例数不足100例,NUT肿瘤侵袭性强,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7个月。

附:【2015肺部肿瘤病理分类】【上皮来源Epithelial tumors】1.腺癌Adenocarcinoma1)鳞屑样腺癌Lepidic adenocarcinoma2)腺泡样腺癌Acinar adenocarcinoma3)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4)微小乳头状腺癌Micropapillary adenocarcinoma5)实性腺癌Solid adenocarcinoma6)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混合浸润性粘液性和非粘液性腺癌Mixedinvasive mucinous and 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7)胶样腺癌Colloid adenocarcinoma8)胎儿型腺癌Fetal adenocarcinoma9)肠腺癌Enteric adenocarcinoma10)微浸润腺癌MIA 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非粘液性Nonmucinous*粘液性Mucinous11)侵袭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s*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 Atypicaladenomatous hyperplasia*原位腺癌AISAdenocarcinoma in situ:非粘液性Nonmucinous;粘液性Mucinous2.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1)角化型鳞癌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2)非角化型鳞癌Non-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3)基底样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4)侵袭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鳞状细胞原位癌Squamous cellcarcinoma in situ3.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rcinoma*复合性小细胞癌Combined smallcell carcinoma2)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Combined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3)类癌Carcinoid tumors*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umor*不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tumor4)侵袭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弥漫性特发性肺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Diffuseidiopathicpulmonary neuroendocrine cellhyperplasia4. 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5. 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6. 肉瘤样癌Sarcomatoid carcinomas1)多形性癌Pleomorphic carcinoma2)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3)巨细胞癌Giant cell carcinoma4)癌肉瘤Carcinosarcoma5)肺母细胞瘤Pulmonary blastoma7. 其他和未分类癌Other and Unclassified carcinomas1)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2)NUT癌NUTcarcinoma8. 唾液腺肿瘤Salivary gland-type tumors1)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2)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3)上皮-肌皮样癌Epithelial-myoepithelialcarcinoma5)多行性癌Pleomorphic adenoma9. 乳头状瘤Papillomas1)鳞状细胞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外生型Exophytic*内翻型Inverted2)腺体乳头状瘤Glandular papilloma3)鳞状细胞和腺体混合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and glandular papilloma10.腺瘤Adenomas1)硬化型肺泡细胞癌Sclerosing pneumocytoma2)肺泡状腺瘤Alveolar adenoma3)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4)粘液状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5)粘液腺腺瘤Mucous gland adenoma【间叶来源Mesenchymal tumors】1.肺错构瘤Pulmonary hamartoma2.软骨瘤Chondroma3.血管周围上皮样肿瘤PEComatous tumors1)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2)PEC瘤,良性PEComa,benign*透明细胞瘤Clear cell tumor3)PEC瘤,恶性PEComa, malignant4.先天性支气管周围肌纤维母细胞瘤Congenital peribronchialmyofibroblastic tumor5.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iffuse pulmonarylymphangiomatosis6.炎性肌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tumor7.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8.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 blastoma9.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10.肺动脉内膜肉瘤Pulmonary artery intimal sarcoma11.肺粘液样肉瘤伴EWSR1-CREB1重排Pulmonary myxoid sarcomawith EWSR1–CREB1 translocation12.肌上皮肿瘤Myoepithelial tumors1)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2)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淋巴来源Lymphohistiocytic tumors】1.结外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的边缘区域的B细胞淋巴瘤(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marginal zone lymphomas of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lymphoma)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 cell lymphoma3.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4.血管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large B cell lympho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