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特殊试验检查

合集下载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颈椎病1.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on试验。

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

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见于颈椎病(神经根型)。

若在牵拉的同时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称为Eaton加强试验。

2.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试验。

让患者取坐位,头部微向病侧侧弯,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原因在于侧弯使椎间孔变小,挤压头部使椎间孔更窄,椎间盘突出暂时加大,故神经根挤压症状更加明显。

4. Jackson压头试验: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和后伸位时,检查者于头顶部依轴方向施加压力,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加重者,称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5.肩部下压试验:患者端坐,让其头部偏向健侧,当有神经根粘连时,为了减轻疼痛,患侧肩部会相应抬高。

此时检查者握住患肢腕部作纵轴牵引,若患肢有放射痛和麻木加重时,称为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手臂伸直,检查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扶其患侧肩,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并向外后上方抬起,以使臂丛神经受到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可根据出现放射痛时的抬高程度来判断颈神经根或臂丛神经受损的轻重。

此试验类似于下肢的直腿抬高试验。

7.颈部拔伸试验:检查者将双手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耳部并夹头部,轻轻向上提起,如患者感觉颈及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本试验可作为颈部牵引治疗的指征之一。

8.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新版

骨科常用体格检查新版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髋部特殊检验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 髋关节过伸试验 单腿独立试验 下肢短缩试验 望远镜试验 蛙式试验 股骨头位置旳测量
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
又称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长旳代偿作用。再让其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即为阳性征。阐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统计其屈曲畸形角度。
肩部特殊检验
搭肩试验 直尺试验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
搭肩试验
又称杜加(Dugas)征。将患肢肘关节屈曲,患肢手搭在对侧肩部肘关节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关节不能接近胸壁,或肘关节贴近胸壁时而患肢手不能搭在对侧肩部,或两者均不能,为阳性征。表达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
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旳内侧。用直尺贴在上臂旳外侧,下端接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达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
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旳疼痛称为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
患者屈肩90度,伸肘旋后位,作前臂抗阻力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部特殊检验
肘三角 腕伸肌紧张试验
肘三角
正常旳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种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变化。用于肘关节脱位旳检验,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旳鉴别。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汇总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汇总

骨科特殊体格检查肩关节特殊检查杜加征(Dugas)又称搭肩试验。

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前方,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直尺试验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的内侧。

用直尺贴在上臂的外侧,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与肩峰接触则为阳性征,表示肩关节脱位。

肩外展疼痛弧试验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内的疼痛称为疼痛弧。

见于冈上肌腱炎。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

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

最初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肱二头肌腱抗阻试验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后动作,引起肱骨结节间沟部位疼痛为阳性征。

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关节特殊检查肘三角正常的肘关节在完全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条直线上。

肘关节屈曲90°时,三个骨突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

肘关节脱位时,此三角点关系改变。

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检查,和肘关节脱位与肱骨髁上骨折的鉴别。

腕伸肌紧张试验患者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关节的被动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处疼痛者为阳性征,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手腕部特殊检查握拳尺偏试验:又称芬克斯征。

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将拇指握于掌心内.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尺偏,引起桡骨茎突处明显疼痛为阳性征,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腕关节位于中立位;然后使腕关节被动向尺侧偏斜并纵向挤压,若出现下尺桡关节疼痛为阳性征,见于腕三角软骨损伤、尺骨茎突骨折。

第三掌骨纵向叩击痛手桡偏位,沿掌骨纵轴方向叩击第三掌骨,震痛为阳性,提示舟1状骨骨折。

手尺偏位,沿掌骨纵轴方向叩击第四掌骨,震痛为阳性,提示月状骨骨折。

中指轴向压痛、叩击痛,提示可能有月状骨坏死。

髋关节特殊检查髋关节过伸试验:又称腰大肌孪缩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屈曲90°,医生一手握其踝部将下肢提起,使髋关节过伸。

骨伤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法

骨伤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法

骨伤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法在骨伤科疾病的诊断中,常需要针对损伤局部采取某些具有特征性的检查方法。

常用的特殊检查法有:(一)颈项部1.头部叩击试验又称“铁砧”试验。

患者端坐,医生以一手掌心平置于患者头顶部,另一手握拳叩击头顶部的手背;若患者感觉颈部不适,疼痛或向上肢放射,则为阳性,提示颈椎病或颈部损伤。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征。

患者端坐,将患者的头转向患侧并略屈曲,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当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时,则为阳性,见于神经损害,常提示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引颈试验。

患者端坐,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如患者能感觉到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即为阳性反应,常提示根性损害;其机制是拉开并扩大狭窄的椎间孔,舒展小关节囊,减轻对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使疼痛减轻。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en征。

患者端坐,医生一手握住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放在患者病侧头部,双手向相反方向推拉;若患者感到疼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多用于颈椎病的检查。

但应注意,除颈椎病根性压迫外,臂丛神经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者均可阳性。

5.旋颈试验又称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

患者端坐,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行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或出现头晕、头昏现象即为阳性,提示有颈椎病。

(二)胸腰部1.胸廓挤压试验检查分两步,先进行前后挤压,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胸骨和胸椎,前后挤压胸廓,如有肋骨骨折,则骨折处有明显疼痛感或出现骨擦音、摩擦感。

再行侧方挤压,两手分别置于胸廓两侧,缓缓用力挤压,如有骨折或胸肋关节脱位,则在损伤部位出现疼痛反应。

2.拾物试验置一物于地面,嘱患儿拾起,注意观察患儿的取物动作和姿势;正常时,应直立弯腰伸手拾起,当脊柱有病变、腰不能前屈时,患儿则屈髋、屈膝,腰部板直,一手扶住膝部下蹲,用另一手拾起该物,即为拾物试验阳性。

主要用于判断小儿脊柱前屈功能有无障碍,如胸腰椎结核。

骨科医生必看的9个部位特殊物理检查

骨科医生必看的9个部位特殊物理检查

骨科医生必看的9个部位特殊物理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对于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通过查体,医生可以发现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体征。

通常查体原则是按照先健侧、先主动的检查顺序,充分暴露、两侧对比,手法全面、反复、轻柔和到位。

骨科查体依赖于细致的临床体检;与其他专业体检大体相同;侧重于运动系统的检查,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部分;检查时应该结合功能上和解剖上的特点来操作。

1、颈部特殊试验(1)臂从神经牵拉试验:又称Eaton试验。

此试验之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患侧上肢反射性痛。

检查时,让患者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另一手握住患肢的腕部,沿反方向牵拉,如感觉患肢有疼痛、麻木则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综合征。

(2)头部叩击试验:病人坐位,医生以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掌心接触头项,另一手握拳叩击放置于头顶部的手背。

若病人感到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则该试验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Spurling试验。

让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立于患者后方,用手按住患者顶部向下施加压力,如患肢发生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4)转身看物试验:让患者观看自己肩部或身旁某物,若患者不能或不敢贸然转头或转动全身观看,说明颈椎或颈肌有疾患,如颈椎结核、颈椎强直、“落枕”等。

(5)头前屈旋转试验:也称Fenz试验。

先将患者头部前屈继而向左右旋转,如颈椎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有颈椎骨关节病。

2、胸腰椎特殊试验(1)拾物试验:在地上放一物品,嘱患儿去拾,如骶棘肌有痉挛,患儿拾物时只能屈曲两侧膝、髋关节而不能弯腰,多见于下胸椎及腰椎病变。

(2)(儿童)腰部伸展试验:患儿俯卧,检查者用双手提起患儿双足,将两下肢及骨盆轻轻上提,如有腰椎病变,由于肌痉挛,腰部保持僵直,生理前凸消失。

(3)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一)、颈部检查1、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手指互相嵌夹相扣,以手掌面压于患者头顶部或者前额部,两前臂掌侧夹于患者头两侧保护,不使头颈歪斜,同时向患侧或者健侧屈曲颈椎,也可以前屈后伸,若出现颈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或椎间盘突出症,该实验是使椎间孔变窄,从而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

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2、侧屈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并向患侧屈曲,下颌转向健侧,检查者双手放在患者头顶向下挤压。

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手部放射即为阳性。

最常见于C5椎间盘突出症,此时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

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要做此实验。

3、后仰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检查者双手交叉放在患者头顶,再向下方挤压,如引起颈部疼痛并向患侧上肢放射,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见于颈椎病,怀疑有颈椎结核或不稳定性骨折者,为防止脊髓损伤,最好不做此试验。

4、颈椎间孔分离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颏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后逐渐向上牵引头部,如患者感到颈部和上肢的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该试验可以拉开狭窄的椎间孔。

减少对颈椎小关节周围关节囊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减少神经根的挤压和刺激,从而减轻疼痛。

5、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6、头顶部叩击试验:患者端坐,医师一手平按患者头顶,另一手握拳叩击按在患者头顶的手掌背,若患者感觉颈部疼痛不适或向上肢串通,麻木为阳性,检查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怀疑颈椎损伤时,头顶叩击力度及挤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加重损伤。

7、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8、吞咽试验:患者坐正,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若出现吞咽困难或颈部疼痛为阳性,若患者能正确说出平日吞咽食物时有疼痛,也是阳性体征,常用于检查颈部病变是否影响吞咽活动。

骨科特殊检查

骨科特殊检查

“4”字试验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

下压时,骶髂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病人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在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时为阳性。

者。

压头试验(Spurling征):颈肩部疼痛患者,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

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者,称之为压头试验阳性。

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研磨试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患膝屈曲至90º医者将其大腿固定,用双手握住患足挤压膝关节,并旋转小腿,引起疼痛者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反之,将小腿提起,使膝关节间隙增宽,并旋转小腿,如引起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此试验是鉴别侧副韧带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方法。

前抽屉实验:用于前交叉韧带的检查。

患者平卧床上。

膝屈曲90度,双足平置于床上,保持放松。

检查者坐于床上,抵住患者双足使之固定,双手握住膝关节的胫骨端,
后抽屉实验:用于后交叉韧带的检查。

带部分或完全断裂。

骨科特殊检查全部

骨科特殊检查全部

尺神经损伤1.花托试验:患手五指不能汇拢呈花托状,故不能托起一只水杯。

2.夹纸试验:将一纸片放在患手两指之间,嘱患者用力夹紧,如检查者能轻易抽出纸片,即为试验阳性,说明掌侧骨间肌无力。

3.弗罗门(Fromen )试验:又称持板试验。

患者用拇指与示指夹住木板的边上,要求拇指伸直放平,即可见患侧拇指指间关节仍处于显著屈曲状态,因拇内收肌无力、拇长屈肌作用加强所致。

4. Forment试验:嘱患者双手拇、示指夹持同一纸片,患侧拇指末节若出现屈曲状,即为阳性,说明拇内收肌麻痹。

5.小指外展试验:患者五指并拢,手掌朝下,平放桌上,然后小指作外展和内收动作,若患侧小指不能外展即为试验阳性。

6.握拳试验:患手握拳时,小指与环指无能力屈曲。

7.小指屈指试验:患者手掌朝下,平放于桌上,五指伸直,然后各指作搔抓桌面动作,如小指不能搔抓,即为试验阳性。

或将患手举起,检查者固定环指、小指近侧指间关节于伸直位,然后让患者屈曲环指、小指的远侧指间关节,即可见二指末节不能主动屈曲。

8.拇指一示指指尖相对试验:拇指尖与示指尖不能相碰构成1101,形姿势。

桡神经损伤1.握拳试验:患手握拳时,拇指不能与其余四指相对,只能靠在示指的挠侧。

握拳时其腕关节不能背伸而是垂腕更加明显。

2.合掌分掌试验:患者双手五指伸直并拢,合掌举起于胸前,然后腕部仍然相贴,指与掌分开(即背伸腕关节和掌指关节)。

如见患手无能力分掌,而是弯着手指并沿着健侧手掌向下州压患者双侧挠动脉,阻断其血循环,再让患者放松双手,观察手部血充盈情况,从而判断尺动脉有无栓塞或断裂。

用此法同样可检查挠动脉。

下肢供血不足1.姿势性肤色改变试验:平卧,下肢伸直抬高450正常情况下肢体保持淡红色或稍苍白,当动脉血供减少时,肢体远端即现苍白,如肤色改变不明显可嘱患者在肢体高举的状态下两足反复伸屈运动30s后再观察,如运动后出现苍白色表示跖面苍白试验为阳性,说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障碍。

如系有广泛性动脉血供不足则呈均匀性苍白,若为局限性动脉损伤或闭塞,则呈片状或不规则的苍白,如出现一趾或二趾苍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浮髌试验: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的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同时另一手示、中指急速下压。

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部时,为浮髌试验阳性。

中等量(50ml)以上积液时浮髌试验才呈阳性。

2.麦氏征(McMurray):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另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完全屈曲,足踝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的情况下,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若能听到或感到弹响,或出现疼痛为阳性。

说明半月板有病变。

3.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屈膝90°,检查者轻坐在患侧足背上(固定),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膝关节屈曲时后外束松弛,前内束紧张。

因此,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存在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损伤。

chman试验: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屈膝约30度角。

检查者用一只手固定大腿,另一只手试图向前移动胫骨。

阳性结果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5.轴移试验:患者仰卧位,屈髋45°,伸膝,下肢外展。

一手握住足部使小腿内旋,另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施以外翻应力,然后逐渐屈膝,出现错动感时为阳性。

6.髌骨挤压试验:膝关节屈曲25°内推或外推髌骨向股骨滑车,出现疼痛为阳性,如排除软组织因素,可证明疼痛来自髌骨关节面。

7.髌骨外侧牵拉试验:仰卧位,伸直膝关节,主动收缩股四头肌,如B>A (B为髌骨外侧移位距离,A为髌骨向上移位距离),即为阳性,髌骨外移,轨迹异常。

8.髌骨加压研磨试验:病人俯卧,膝关节屈成90。

,检查者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且作内旋和外旋运动,使股骨与胫骨关节面之间发生摩擦,若外旋产生疼痛,提示为内侧半月板损伤。

此后将小腿上提,并作内旋和外旋运动,如外旋时引起疼痛,提示为内侧副韧带损伤。

9.下蹲试验:病人由站立而下蹲,观察其双足与地面的关系。

正常时两足跟离开地面,仅以两足尖着地。

如做下蹲动作时,两足掌全部着地,与地面接触范围大,即为下蹲试验阳性。

【临床意义】本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下肢姿势性肌张
. 力情况。

当肌张力减弱时,此试验阳性。

可见于小脑疾患或脊髓后索病变,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低下跟腱松弛所致。

10.Spurling试验(压头实验):使患者头侧屈向患侧同时后仰,检查者用双手自患者头顶向下按压,诱发或加剧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时为Spurling 征阳性。

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11.臂丛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另一手握该侧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12. 牵引试验:检查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扶其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根性症状缓解或减轻为阳性结果。

13. 椎动脉扭转试验:患者取坐位,医生使其头后伸,并向侧方旋转,若出现眩晕、复视、恶心等症状为阳性。

提示:颈椎病椎动脉型。

14.“4”字试验:患者仰卧位,健肢伸直,患侧髋与膝屈曲,大腿外展、外旋将小腿置于健侧大腿上,形成一个“4”字,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压患肢,出现疼痛为阳性。

见于骶髂关节及髋关节内部有病变或内收肌有痉挛。

阳性表明可能是由以下疾病引起:骶髂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及膝关节疾病等,
15.髂骨分离试验:病人仰卧,用双手按住两髂前上棘,向两侧推骨盆,使之分离。

若耻骨联合或骶髂关节有病,则该处产生疼痛。

17.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直腿抬高试验,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

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

正常人可抬高70度以上,如抬高不到3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此时医生将下肢下降5到10度,疼痛消失,再将踝关节极度背屈,若再次出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此方法称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18.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下肢伸直。

医生一手压住患者腰骶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或托住膝部,使患侧下肢向后过度伸展,若出现沿骨神经支配区放射性疼痛者阳性。

临床意义:骨神经受压,用来诊断L3-4椎间盘突出。

19.Thomas试验(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检查是否存在过度脊柱前凸,检查者屈曲患者一侧髋关节至紧贴胸部,如果没有屈曲挛缩,则受试髋部仍位于检查床上;如果存在挛缩,则患者的患腿将要抬高,肌肉有牵张感。

如果下肢被压至床上,则患者可呈现腰椎前凸增加。

这个结果再次提示试验阳性。

提示髋关节病变或腰大肌脓肿。

l征:肘关节半屈位,握拳,屈腕,伸肘,前臂旋前,如肱骨外上髁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21.Finkelstein(握拳尺偏)试验令患者握拳,四指把拇指包于其内,固定其前臂,嘱其手内收,如腕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