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研究的语言危机
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分析

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
通过对调查对象和方法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岛小学生普遍使用闽南方言与家人交流,但与外界交流时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话。
影响因素分析显示,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使用受到冲击。
为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我们应加强语言教育和社区传承工作。
本研究的社会意义在于维护本土文化,促进语言多样性。
调查结果总结表明岛小学生方言使用受限,存在语言传承困境。
未来需要加强方言教育并注重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以促进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调查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调查对象和方法、语言使用情况、影响因素、语言保护、传承、社会意义、调查结果、问题、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次研究的背景是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闽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方言在这里被广泛使用。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宁德市闽南方言逐渐面临着被汉语普通话取代的风险。
尤其是在岛屿上的小学生群体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较大,闽南方言的使用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
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宁德市岛屿小学生的语言生活状况,探讨其闽南方言的使用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语言保护与传承。
通过对小学生的语言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为闽南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实际的建议和措施,同时也为维护地方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宁德市闽南方言岛小学生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当前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闽南方言的情况,分析影响语言使用情况的因素,探讨语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以及探讨这一现象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小学生在使用闽南方言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方言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也旨在唤起社会对方言传承和保护的重视,促进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维护地方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
闽南文化传播创新调研报告

闽南文化传播创新调研报告闽南文化,是指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省南部地区。
闽南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独特的方言、传统的习俗风情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和关注。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闽南文化的传播创新,以便为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首先,闽南文化传播创新的重点应放在传统艺术的挖掘和推广上。
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包括木偶戏、布袋戏、歌仔戏等。
然而,由于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受众范围狭窄,加上缺乏创新的表现形式,导致其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
因此,有必要通过传媒和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作品,以便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其次,需要加强闽南方言的传播和保护。
方言是一种地域特色的语言,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大范围的流动和通讯技术的普及,方言的使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应该利用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编写方言教材和词典,同时加强方言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让更多的人爱上方言、使用方言。
另外,旅游业是闽南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闽南地区自然风光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给游客,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
同时,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传播闽南文化。
最后,要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闽南文化的传播创新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传媒的力量。
社会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例如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
同时,要加强对闽南文化传统从业者的培训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闽南文化传播创新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注重保护传统,又要积极探索新的创新方式,以便让闽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闽南语的传承和保护对策(最新)

摘要:在我国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闽南语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泉州是中国大陆闽南语核心区域,对闽南语的传承和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立足泉州地区,以泉州市小学校的学生为研究样本,在考察其使用、掌握闽南语的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闽南语;保护对策;泉州市小学校;方言传承国务院于2005年第一次提出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至今已经走过了14年的时间。
在非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方言作为一种蕴含地方思想精神、体现地域风俗习惯的文化载体,其传承和保护状况愈加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闽南语,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中国古代语言活化石”。
这种语言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逐渐迁移至福建南部,在与当地语言结合后发祥于福建泉州。
现在主要分布地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外,还包括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惠州、海陆丰地区、珠三角、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
[1]据初步统计,全球使用闽南话作为日常交流语言的人数超过5000万,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华人社群当中,使用闽南话交流是普遍现象。
[2]无法否认,闽南语是一种使用人数多、分布区域广、有着自身独特内涵和深厚历史渊源的语言。
此外,闽南语还保留着一套相对完整的古老语音系统,保存了中古和上古汉语的诸多特点,更是闽南童谣、高甲戏、梨园戏、布袋戏、木偶戏等诸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语言,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闽南语亦是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以闽南语作为基础演唱语言的南音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闽南语对世界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实用性。
因此,不论是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而言,闽南语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而泉州不仅仅是闽南语使用的核心地区,更是闽南语的发祥地,在闽南语的传承与保护中,泉州地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第一篇: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摘要】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
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芝兰,闽南方言与文化源远流长,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同胞。
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图分类号】H177.2 【文献标识码】A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一)基于两岸关系地域发展的需要闽南方言与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凝聚着地域人民精神,更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殊品质,在文化传承中占有特定位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厦门背倚漳州、泉州内陆,面对台湾、南洋,是祖国东南之良港。
以厦门为交汇点的闽南这个“扇面”里分布着数千万说闽南话的炎黄子孙,他们承袭了古老、优秀的华夏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外来文化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地区特有的文化。
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
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
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闽南方言对英语口语发音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

闽南方言对英语口语发音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摘要:闽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地方方言,其语音特征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别。
闽南地区的学生往往会在英语发音时不同程度上受其方言的影响,或多或少地把闽南方言的发音习惯搬到英语中去,从而导致不少英语发音的错误。
但是,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在此方面研究较少。
笔者就闽南方言与英语的发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英语口音;闽南方言;影响;对策Abstract:Minnan Dialect,which is a special dialect in China,is quite different from English in the pronunciation.Students from Minnan area have often been influenced by the Minnan dialect’s pronunciation during the English learning.They inevitably have the tendency of Minnan dialect’s pronunciation an d mix them up,so they will make a lot of mistakes in English speaking.However,the study in this field is few in China.We make a contrast between the Minnan dialect’s pronunciation and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and resolution.Key Word:English pronunciation;Minnan dialect;effect;countermeasure各个语言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现在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母语的发音习惯、发音特征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英语的发音。
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三 、本项 目的主要研究 内容 研究 目标及关键 问题和创新
点
1 . 本 项 目的主 要 研 究 内容 、研 究 目标 。 主要 研 究 内 容 有 三 个方面 :一是开发课程 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 的用字 、注音体
是兼职 ,虽经历过培训但 并不一定能说好、教好 闽南语等 ,因 此 教 育 理 念 与 教 育 内容 等 都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偏 差 。综 上 所 述 , 各
1 . 国内外研 究闽南方 言概况 。近三十年来 ,闽南方 言的研 究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这不仅表现在闽南方言研究人数多,
研 究范 围 广 ,还 表 现在 研 究种 类 齐 全 ,研 究 成果 显 著 。这 些 研 究
成果对后人的研究提供 了非常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条件 。但是, 我们 也 应 该看 到 , 闽南 方 言研 究工 作还 很 不平 衡 ,还有 些 空 白点
教育 教研
I
I
地 方课程 “ 闽 南 方 言 与 文 化 ” 的 开 发 与 实 施 研 究
文/ 吴秀菊
一
国内外研 究概 况
的华人 中,也普 遍使用闽南语 ,将 闽南语作 为沟通的媒介 ,能
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 因 此 , 闽南 语 课 程 的 开 发 和 运 用 有 着 重 要 的意 义 。从 理 论
地 区 、 各 年 龄 层 的侧 重 点 都有 所 不 同 。但 总 体 来 说 , 教 学对 象
系,三 是如何更好地运用 于学校 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 运用于学
校 教 学 方 面 ,要 特 别 考 虑 到 不 同年 龄 层 学 生 的特 点 , 考 虑 到 学 生 的母 语 学 习 习惯 和 接 受 闽南 语 的情 况 等 等 。 2 . 本 项 目研 究 的 创 新 点 。 将 闽 南 语 中 的 俗 语 和 唐 诗 的 吟 诵 有 机 结合 ,使 闽 南 语 课 程 既有 作 为 方 言 的 生 活 化 、通 俗 的 一 面 , 又 有作 为 古 语 的 诗 意 、传 统 的 一 面 。不 仅 能 让 学 生 更 好 的 掌 握 闽 南 语 中的 文 读 与 白读 , 同 时 还 与 语 文 教 学 产 生 了 紧 密 联 系 ,起 到 了 辅 助 教 学 的作 用 。 规 范 用 字 、注 音 体 系 。 使 这 套 教
闽方言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之一:闽南方言

闽方言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之一:闽南方言陈鸿;苏翠文【摘要】闽南方言承载着闽南文化,在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中有着丰富的特色和感染力,但也造成了其传播的局限性.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当前闽南方言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生长地位于城市的被调查者的闽南方言运用能力相对于农村和乡镇而言较弱,但是并无很大的差异.被调查者对闽南方言艺术的掌握情况也不乐观,总体来说,闽南方言歌曲的情况要好于闽南方言戏曲.在时代和社会变化的进程中,方言保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但保护工作不可盲目,应利用生态语言学相关理论科学开展,在思想上要强化方言生态意识,在行动上要人为干预并改善方言的生存环境.【期刊名称】《闽江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11页(P20-30)【关键词】高校学生;闽南方言;问卷调查;传承;保护【作者】陈鸿;苏翠文【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7.2闽南方言主要分布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广东潮汕、海陆丰地区、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海外华人区(尤其是东南亚华人区)。
由于闽南方言较好地保留了古代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一些特征,故一直以来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相比于其他濒危的语言资源,闽南方言使用人群较为集中,使用人数众多,尚是一种较为强势的汉语方言。
闽南地方戏曲用闽南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闽南地区,以闽南方言为表现形式的地方戏曲有芗剧(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南音等,尤其是南音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地方戏曲是闽南文化的瑰宝,其存在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和乡土魅力。
方言和地方戏曲不只是语言问题和声腔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乡音寄托着人们的乡情和文化认同,无论身处何地,说一句家乡方言,听一出家乡戏,最能勾起游子的同胞之感和思乡之情。
从艺术保护和传承的角度看,保护闽南方言更有利于地方戏曲的发展,这是闽南方言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以研学实践突破闽南口头传统的传承困局

以研学实践突破闽南口头传统的传承困局闽南地区的口头传统文化悠久,但受到现代社会的影响,许多闽南口头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传。
如何突破传承困局,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呢?研学实践或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研学实践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反思、总结和归纳,达到认识和理解的目的的学习方式。
在闽南地区,可以通过组织闽南文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和广大民众参与其中,来突破传承闽南口头传统文化的困境。
首先,研学实践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闽南口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去体验闽南大午的庙会文化,让他们感受到机关算尽太聪明的认抬板、借助桥灯火具足灵、猜灯谜等趣味活动,感受到闽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通过实际参与,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含义和历史背景,激发起学生对于闽南口头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研学实践可以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技艺与技能。
传统文化往往涵盖了丰富的技艺和技能,如木雕、泥塑、剪纸、织布等等。
但这些技艺和技能多数都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驾轻就熟。
通过研学实践,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技艺和技能,如制作祭坛装饰品、仿制传统服饰等。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手工艺能力,同时也能够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再次,研学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闽南口头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主要特征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对于闽南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们也可以结合闽南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时代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研学实践,可以为传承和发扬闽南口头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实际操作中,组织者需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让多样性的形式和内容活动互相补充和呈现,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 介 : 余 光 弘( 1 9 5 1 一) , 男, 台湾澎湖人 , 厦 门大学人 类 学 系教授 。
・
9 6・
余 光弘 : 闽南 文 化 研 究 的语 言 危 机
吸y o n g k ’ i 8 U S U e ’ , 错成 ‘ 勇气死 一死 ’ ] 好不好 ?你 s i s i e[ ‘ 吸一 吸 S U l f U e ’ , 错成 ‘ 死一 死 ’ ]
粗俗 不雅 的汉语 , 耗 费 巨资及 大 量时 间只不过 学 了些上 不 了台盘 的洋 泾滨英 语 。闽南语 应该 列 入 濒危 的语 言之 一 了。 缺 乏 闽南语 为研 究工具 的 闽南文 化研 究也将 无 以为继 。
关键 词 : 闽南文 化研 究 ; 濒危 语 言
闽南 文化 的研究牵涉到三 种语言[ 1 】 。 第一种 当然是做研究 从事 田野调查 时必须使用 的闽南 语, 第 二种 是要发 表研究 结果必 须使用 的普通话 ( 即现代标 准汉语 , 以下简称 汉语 ) , 第 三种 是 现在 国 际 上最 通 用 的语 言英 语 , 如果 我 们 要 将 闽南 文 化 研 究 发 扬 光 大 , 就 必 须 以在 世界 上接 受 度较高的语 言发表我们 的研究 成果 , 也要 阅读 国际学术 刊物 的相关研 究成果 , 与 国际学 术界 才 有可能产 生对 话与互动 , 激励闽南文化研究 的成长壮大 。 几乎同时学 习这 三种语 言是现在闽南 文化圈( 福建 的漳州 、 泉州 、 厦 门以及 台湾 ) 的学生共 同面 临的状况 , 由于一般人 观念 的问题 , 造 成年轻人 学习这三种语言 的困境 , 最终将撼动 闽南文 化存在 的根基 。 语 言学并 非我的专长 , 但因对文化人类学 的兴趣 。 三 四十年来我经 常 留意周遭孩童 学习语 言的过程 , 从 观察犬 子与侄 甥辈 。 到亲 友邻居 的幼年子女 的牙牙学语 。 以至年轻 人 的语言 文字 使用 , 我都时加 留心 , 虽然并未 仔细认真 的观察记 录 。 其 中也多少有 些心得 与体 会 , 在此斗胆提 出与诸位 分享 。 不过 由于我的观察主要还是在 台湾进行 的 , 有些现象在漳 、 泉、 厦 门或是仅初 现
服员看 了他们 的票 , 加上 手势 指示说 : “ 阿伯你是 t i [ 猪] , 你太太 s i [ 死] 在那 边” 。 当然类 似的事件 我们 可 以当做 笑话看 , 可是 对 当事人来说可 是一点也 笑不 出来 。 我这二 十 年来经常带学生或学员 到农 、 渔村做调查 , 并指导 他们写 田野报告 , 不会 讲 闽南话 的不必讨论 , 会讲 闽南话 的年轻人也 常 出状况 。 有个学 生的报告 提到某村 的民防组织 有“ 葫芦 队” 。 经询问何 谓“ 葫芦 队” 也 说不 出所 以然来 , 仅说 报道人 如是说 , 我要 他将 报道人 的说 词重 复说 出 , 立刻 听 出应是 “ 护路 队 ” ; 他“ 抓到 ” 的词是 “ 葫芦 队” 必定影 响心 中的认 知 。 报道人 所 言 自然也就难 以理 解, 获得 正确的名词后 , 再去询 问报道人很快 就 了解护路 队 的相关 资讯 。另一年 带领一个澎湖 暑期短期 调查 , 看 到一篇 报告 中有很 多“ 铜枝 ” , 细读 原文才 知应 是 “ 童 乩” , 那位 学员是 土生土
较舒服 ” 。过几天老先 生进手术房 开刀 , 老伴迟到未 赶上 , 到病房 时仅见 空床 , 因此 向该实 习生
询问, 得 到的答复是 : “ 阿伯 t a i [ 错将 ‘ 抬’ 有边读边 , 音 同闽南语 的 ‘ 埋’ ] 入 去 了” 。 老太太 一听痛 哭失声 , 实 习生安 慰她 : “ 你别哭 , 等下 我们可 以去 k u a c Q[ 应是 ‘ 观察 k u a n C a t ’ , 错成 ‘ 棺材 ’ ] 室看他” 。 还有一对 老夫妇 上飞机认不得英 文字母 找不到座位 , 请年轻 的空服员协 助 , 美丽 的空
端倪 , 或 尚不 明显 , 看 看 台湾 的 前 车 之 鉴 , 也应有值得警惕之处 。 我们 在 海 峡 两 岸 都 可看 到 , 现 在 的父 母 对 子 女学 习语 言 的优 先 顺 序 是 英 语 最 重 视 , 其 次是
汉语子女习得英语与汉语 , 因
2 0 1 3年第 1 期
( 总第 3 3 期)
闽 台 文 化 研 究
F U皿 N nUW A N CU咖 RAL RE S E ARCH
No . 1 . 2 0 l 3
t T , amr d Se r i a l No . 3 3
闽南文化研究的语言危机
余 光 弘
( 厦 门大 学 人类 学 系 , 福建 厦 f - j 3 6 1 0 0 5 )
此刻意不让子女听、 讲 闽南语 : 同样 的现象也发生 在其他方言群 内。在父 、 祖辈的轻忽之下 , 台湾 很多年轻人 已经不会讲 闽南语 了 . 网路上 流传很多年轻人讲半调子闽南语 的笑话 。有位护理 系
的学生到医院去实 习 , 她见 到住 院病人 自我介绍 : “ 阿伯 ! 我是 h o l i s i [ 应是 ‘ 护理系 h o l i h e 一, 但 错 说成 ‘ 让你死 ’ 1 , 我毕业 了就是 h o l i s a i l ‘ 护理 师 h o l i s u ’ , 错说成 ‘ 让 你打耳 光 ” ’ ] 。过两天 她见老先生有 用呼吸器 的必要 , 因此提 出建议 : “ 阿伯 !我给你 y o n g k ’ i s i s i e[ 应是 ‘ 氧气 吸一
摘 要 : 闽南文化 的研 究牵涉 三种语 言 , 要用 闽南语 进行 调查 、 搜 集 资料 ; 必须 以汉语及 英
语 发表研 究报 告 , 以 与学术 界对 话 , 在 交流 中才 能求进 。由于对 儿童 学 习语言 的机 制缺乏 了解 , 以及 文化 自卑感 作祟 , 台湾 海峡 两岸 的闽南 语文 化 区正面临 严峻 的语 言 问题 。很 多人 认为 学 习 闽南语会 妨碍 子 女 学 习汉语及 英语 。 因此 刻意地 不让 子 女学 习母 语 。误认 为 生 、 长 在 汉人社 会 的汉人 自然会 说 、 写 汉 语及 汉文 。 学校及 家庭 对学 生 的汉 语说 、 写 能力 并 不 留 意要加 以训练 提 升。心 急 的父 母将 子 女交 给幼儿 园或补 习班不合 格 的“ 英 语” 老 师手 中。 过早地 扼 杀子 女学好 英 语 的潜力 。所 以我们 可 以观 察 到一个 三输 的局 面 , 年 轻人 不会 说 母语 的 闽南 语 . 开 口或 下笔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