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文品牌战略

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文品牌战略
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文品牌战略

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文品牌战略

在生态旅游中,森林生态旅游占主体地位,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旅游是人类社会进人工业化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业,是现代社会高度城市化导致人类追求自然、返朴归真、寻根求源心态的具体体现(王红姝,2000)。我国于1982年9月成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张家界森林公园之后,全国各地在具备典型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林区又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转变传统林业靠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开始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探索。

1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1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西南民族地区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广西为例,广西森林覆盖率超过58%,居全国第四位;森林景观和物种资源丰富,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广西还有许多古、大、珍、稀、奇的名贵树种,是罕见的旅游资源。如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银杉,全球仅在中国有分布,而广西是数量最多的省区。有“茶族皇后”美称的金花茶,20多个品种都分布在广西。此外,广西金秀圣堂山万亩变色杜鹃,猫儿山的高山原始矮林等等,这些珍贵的

树种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是十分吸引游客的森林旅游资源。广西也是全国野生动物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多种动植物群落和动植物种类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为开展森林科普考察、野生动植物观赏等专项森林旅游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广西地貌景观奇特,主要有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等。其中雄奇险峻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猄洞天坑森林公园为代表;雄伟壮观的丹霞地貌以“丹霞之魂”的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以金秀大瑶山为代表;花岗岩地貌以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五皇山森林公园为代表,都是森林旅游发展中独具魅力的特色资源。云南省的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环境原始,面积为94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62.9%,森林类型和生物物种多样。全省有森林面积940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3.6%,是云南省各类资源中最多、最大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全省有各种高等植物1.7万多种,占全国总数的62.9%,森林中珍稀物种种类和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其富集度居全国首位。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一是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多种旅游;二是资源原始、古老,开发价值高;三是后备资源多,开发潜力巨大。

1.2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当前,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

还是比较落后,其中的旅游资源优势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从数量和面积来看,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经营面积1652.5万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30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经营面积1151.93万hm2;省级森林公园1073处,面积402.08万hm2。但是,广西的森林公园数量和经营面积分别仅占全国的1.56%和1.99%。从经营情况来看,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2亿人次(其中海外游客912万人次),旅游收入226.14亿元。但广西2009年森林公园接待游客340.9万人次,旅游收入4.06亿元,分别仅占全国的1.03%和1.80%。从规模来看,2009年,全国共有126处森林公园接待游人数超50万人次,46处超100万人次,广西仅有1处即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超50万人次(55.0万人次),占全国的0.6%;2009年,全国共有204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超1000万元,其中58处超5000万元,34处超亿元。广西仅有4处超1000万元,占全国的1.96%。从当地旅游业中的份额来看,广西森林旅游业在广西旅游业中的地位也偏低。2009年,广西旅游业共接待旅游人数达1.1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为701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而当年广西森林旅游共接待游人数530万人次,仅占全区旅游人数的4.5%;森林旅游总收入为4.9亿元,占全区旅游收入的0.7%。在云南省,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云南省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程度较低,而且还存在已建景区开业率较低的问题。截止2011年,全省39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中,仅有16个正式营业,开业率仅达41%。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市场转化率则更低。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

整体水平偏低,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等。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比较单一,没能很好地利用其中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出组合型的、更高质量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突出表现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没能更好地和蕴藏其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起来。西南民族地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要实现新的飞跃,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蕴藏在森林中的少数民族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其中一直不被人重视的跨国民族文化和“侨”文化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走一条森林生态旅游的人文品牌道路。

2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跨国民族文化

2.1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

西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包括曾经辉煌的青铜文化,闻名海内外的南诏文化、贝叶文化、东巴文化,等等。该地区是稻作文化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各民族独特的民居、歌舞、神话、习俗、服饰、宗教信仰等民族文化构成了西南民族地区的一大特色。据统计,云南各少数民族每年共有至少65个传统节日,如傈僳族的“三方玄舞”,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这些节日形式各异,各具特色,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秀丽的山水相映生辉,构成独具民族风情特色的森林旅游资源。

2.2西南地区的跨国民族文化

西南地区是民族地区,还是边疆地区,这种地理位置还孕育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民族群体,即跨国民族。跨国民族是指:地域相邻或不相邻,属世居或规模迁徙形成,一般在边界线两侧或附近地区,在族源、语言、基本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认同感,而在国家归属上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认同要求,被现有政治地理(领土)边界线所分割,分属于不同国家政治实体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周建新,2002)。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广西两省区)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5080km,有17个民族跨国界而居,他们是:壮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彝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傈族、拉枯族、怒族、阿昌族、独龙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和京族。其中,除京族是跨海疆而居的跨国民族外,其余16个民族都是跨陆地边界而居的民族。另外,在中国还没有被确认为单一民族的克木人同样跨界而居(刘稚,2007)。跨国民族除了在地缘特征上表现为跨国而居的形式外,还有很复杂的人文和政治内涵。首先,“跨国民族”是一个有特定的历史含义的概念。其次,“民族”一词偏重“文化民族”的内涵,而“跨国民族”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具有共同的历史,包括共同的政治经历、共同的族源等;第二,各分支仍然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及心理素质;第三,各部分仍然具有共同的族属认同和民族感情。在旅游方面,由于两国居民属于同一个民族,这能有效地吸引他们越过边境,来看看异域的“自己”。而且,他们相互

之间语言相通,更能消除旅途中的语言交流障碍,从而更好地完成旅程。广西、云南与东南亚邻国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官方和民间的社会、政治、文化、商贸交往十分频繁。一方面,两地在语言、饮食、气候、民俗文化、生活习性方面都有众多的相似之处,这使得东南亚游客在云南会有熟悉的感觉。另一方面,两地毕竟是跨境交流,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其适度的差异性对越南游客也产生吸引力,在广西、云南也能体验到异国的文化、饮食、风俗习惯等。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论文汇总

前言 在当今市场竞争中,品牌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一个企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也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创立和发展品牌,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从总体上看,我国品牌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区域品牌、行业品牌蓬勃发展,企业品牌也不断壮大,涌现了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如:海尔、茅台等。但由于体制与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企业还未形成完整的品牌战略意识和体系。 当前,我国企业品牌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1、对品牌的认识程度不够大多数企业把品牌简单的理解为知名度。认为只要花大价钱,大作宣传广告,引起轰动效应就能够创造品牌。这样做,不但消耗了企业的大量经济资源,对品牌的打造也无用甚至有害。2、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多数行业不具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核心产品主要靠引进获得,这是造成我国品牌在国内、国际上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3、盲目品牌延伸很多有着成功定位、高质量的品牌,在苦心经营多年以来,往往是被盲目的品牌延伸所拖垮,凭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该品牌的其他产品可以迅速打开市场,带给企业巨大的利润。但许多企业却是在已有产品还未取得绝对领先地位的情况下,就盲目向其他产品发展。其结果必然是由于力量分散,在各个领域都很难被消费者和同行认可,最终连原有的优势也丢掉了。4、品牌缺乏核心价值,对品牌而言,品牌核心价值就如同灵魂一般。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势品牌。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终

极追求,是一个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反观我们国内的很多品牌,几乎不存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广告十分随意,诉求主题月月新、年年变。尽管大量的广告投入能促进产品销售,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品牌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积累。5、品牌形象朝令夕改,在品牌传播中,不少企业因缺乏对品牌的深刻认识,品牌形象朝令夕改,最终将无法建立强势品牌。坚持统一的品牌形象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法宝。 面对以上问题,我国企业应该制定品牌的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1树立强烈的品牌经营和战略观念;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3、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4利用信息网实施组合经营;5、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管理6、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开发环境。相信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逐步增强,民族品牌必将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营销的特点分析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媒体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社会的 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在新媒体发展的影响下,其后逐步衍生了一个新 的领域,即新媒体营销。笔者在了解新媒体及新媒体营销的界定、国内外不同营销方式的对比以及 当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新媒体营销的成本低廉、应用广泛、模式健全以及前景广阔 等新特点,这无论对新媒体的发展还是对新媒体营销的经营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新媒体营销;营销模式;营销新特点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在新的价值理念的变化以及社会信息的 重整的背景下,新媒体营销应运而生。这不仅在商业领域带来新的商机,而且将社会群体服务引领 到了社会的最前沿。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不仅在新媒体市场占有 着重要的席位,而且在市场格局中占领先地位,一时发展成为目前盈利的主流。在2007年,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与日渐凸显的影响力,吸引资本大规模流入,营销价值加强,国际化竞 争加剧,整体产业向纵深挺进。2008北京奥运会,新媒体首次作为奥运会独立传播机构与传统媒体 一起被列入奥运会的传播体系。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被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表明新媒体作 为一种新传播渠道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因此,新媒体营销将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一环,发展成 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最终带领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二、新媒体及新媒体营销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①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如下几种观点,一种是以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为代表,他认为“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 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第三,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 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②,即新媒体要不断更“新”;二是美国的《连线》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即新媒体要向更“广”的人群;三是当代新媒体是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转变的一个标志,新媒体已 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工具,更是分众传播能够实现的最好方式,即信息传播须更“快”。结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新媒体应该体现在新、广、快三个方面,因此,新媒体是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 ①百度百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b3335020.html,/view/1299105.htm 2012年6月10日进入 ②熊澄宇:新媒体与移动通讯[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5.

略论我国旅游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略论我国旅游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一、发展我国旅游业品牌战略的认识 (一)旅游品牌战略容要全面系统考虑。战略是组织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部条件的变化,进行的长期性、全局性的谋划,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创新性和风险性特征。旅游品牌战略需要从旅游企业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两个方面进行设计。旅游企业品牌是指旅游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综合标识,其中蕴涵了企业及其所属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品质、声誉等。而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构成旅游产品,而与此相关的综合标识就是旅游产品品牌。 旅游品牌战略,是对旅游品牌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是以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总体行动计划。其价值应体现在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联想度和品牌忠诚度上,而品牌忠诚度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品牌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是一种信念,一旦这种信念形成,就能让消费者能明确、清晰地识别并牢记一个品牌,成为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眷恋一个品牌的主导力量。 (二)旅游品牌战略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容,也是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安全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

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目的地各方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品牌是旅游业竞争的制高点,旅游品牌战略主要着眼于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的涵建设,强调社会、企业、消费者的利益结合,突出企业和企业产品的质量建设,将先进的服务理念、个性化服务特色、卓越的服务艺术、优秀的服务技术、市场化的认同进行有机结合。旅游业只有实施品牌战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旅游品牌战略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旅游品牌战略需要政府主导企业主理。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旅游品牌建设需要考虑:区域或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秩序治理、人力资源保障、整体形象设计等,这些方面只有政府主导或积极参与才能强力推动。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揽,政府的主导主要在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建设。 对旅游企业来说,品牌是其实力、地位、信用的体现,也是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所以旅游企业主理旅游品牌建设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在发展规划、宣传促销、优化环境等方面,加强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实施好企业品牌战略和企业产品品牌战略的有机统一。 二、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是旅游大国。但是,“大国”之下,难见旅游名牌,不管是旅游企业还是旅游产品,似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统计资料表明,我国8000多家旅行社一年的营业收入加起来还没有日本交通公社一家多,“没大没小”来形容眼下中国旅行社的状况再恰当不过了,大旅行社批零兼营,小旅行社也做批发业务。虽然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讲解学习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生态森林康养、依托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康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森林康养产业从属于大健康产业五大基本产业集群中的“以追求身心健康的养老、养生调理康复”的康养服务产业,是康养产业的子产业,是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括动效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的商业综合体,是健康产业?种连锁经营新模式。那么,未来山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之路,需要努力搭建旅游与文化共生共享的平台,应不断提升生态森林旅游的生态文化含量、生态文化品位、生态文化个性,走出一条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为品牌、以生态旅游区大格局思维为引领,以森林康养旅游活动为载体、以康养文化项目为支撑、以森林研学旅游为动力,以森林体验旅游为聚集,以森林创意旅游为演绎,以森林开发特色旅游为主题;推进生态康养推进康旅产业的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服务提供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将有效缓解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也曾表示,“共享经济”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 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 重视品牌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 特色等。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 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企业在 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关键词:企 业品牌品牌战略Study 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 ure of Brand Strategy of China’s Enterprises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living standar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has had enormous change and the brand has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aday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forthe sake of survival in competition Chinas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the brand strateg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Domestic enterprises’ brandmanagement like inappropriate drumbeating strategy lack of innovation lack of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brand strategy this articleanalyzes the

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毛润泽徐畅 小微旅游企业占旅游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其在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等多重压力下,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如何破解这些困境,促进小微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小微旅游企业的界定标准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该规定并没有单独列出旅游行业划型标准,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被划分到其他相关行业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不同类型小 微旅游企业的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表中,小型旅游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旅游企

业只需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二、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困境 (一)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 近年来,不断加剧的通货膨胀及不断上涨的运营成本成为小微旅游企业共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小微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小微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用工成本高、招工难 通过调研发现,小微旅游企业一线服务人员岗位出现较大缺口,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用工荒、招工难现象。一方面,受招工难和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等影响,小微旅游企业用工成本明显增加,且劳动力资源结构矛盾突出,尤其是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森林能够没有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森林”。作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国际流行色,且将在二十一世纪中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俩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写工作,是在云南省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由云南省林业厅技能站主持,组织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系等单位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支持,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识的宝贵意见。在此一且表示感谢。由于编撰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规划》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论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

摘要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的作用日趋明显,品牌战略已被众多企业所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企业的总体,涉及到每个员工和每个经营过程,是一个有着整体高度的战略决策。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品牌的多少息息相关,企业的品牌建设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我国许多企业品牌战略方面还略显逊色,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如何强化品牌意识,正确的实施品牌战略,关注品牌的管理工作,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财富,品牌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品牌战略问题的研究是促进我国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品牌;品牌战略;品牌管理

目录 摘要 ............................................................................................................................................ I 前言 (1) 一、品牌战略概述 (2) (一)品牌的概念与作用 (2) (二)品牌战略的定义与目的 (3) (三)品牌战略的八大要素 (4) 二、品牌战略管理 (6) (一)品牌竞争战略 (6) (二)品牌价值管理 (7) (三)品牌公共关系 (7) (四)品牌国际化战略 (8) 三、我国实施品牌战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8) (一)品牌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力 (8) (二)品牌缺少创新能力 (9) (三)将广告作为经营品牌的重点 (9) (四)不重视品牌管理 (9) (五)品牌缺少抗风险能力 (9) (六)品牌国际化能力弱 (10) 四、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 (10) (一)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10) (二)合理进行品牌延伸 (10) (三)增强企业开发与创新能力 (11) (四)强化品牌的法律保护意识 (11) (五)建立完善的品牌战略管理体系 (11) (六)树立品牌营销观念 (12)

毕业论文——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娃哈哈集团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品牌己经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本文主要从娃哈哈品牌的发展历程开始,将品牌建设期间所作过的系列工作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活动进行重点分析与总结,剖析它在整个品牌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对娃哈哈的品牌战略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对娃哈哈的品牌发展战略的研究,对未来的品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规划。品牌建设不是只要舍得花钱大量投放广告就能实现目标的简单过程,而是首先对企业品牌的定位、企业长期的营销战略方向、近期的营销目标等内容有了清晰详尽的了解后,而形成的适合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然后逐步开展一系列包括媒介投放活动、品牌推广活动等在内的组合拳,各项活动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但都是最终紧密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而有计划开展的。该研究成果对于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有着指导和借鉴的意义,对于解决国内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针对性地现实意义。 关键词:娃哈哈,品牌,战略,研究

Wa Ha 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In the time of market economy, brand has become a important tool for enterprises to occupy the market. With the improv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rand is becoming more important. In the day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to pay emphasis on brand strategy in a strategic height if they want to live on in a global competition.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Wahaha brand from the beginning, the brand had mad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work to make a systematic series of sorting out, and som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which focus on analysis and summary analysis of its brand building in the whole play effect on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br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plans. Brand building is not willing to spend a lot of ads as long as the goals can be a simple process, but the first corporate brand positioning, corporate marketing long-term strategic direction, the recent marketingTarget, etc. With the clear and full understanding,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brand strategy, and then gradually develop a range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media launch, br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including a combination of boxing, activitie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each other added, but they are finally close around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ave planned. This study results have the guidance significances, can help us re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brand strategy building. Keywords:Wahaha, brand, strategy, research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任何工商企业都只有两个基本职能—市场营销和创新。至于所有其他方面,他认为都是细节问题。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源于以下事实:市场营销是公司为它所选择的客户群体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价值就是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创造出来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来自国内以及国际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其战略,在满足顾客日趋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的基础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无数的研究成果己经表明:对营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客户需求与利益的关注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中国的饮料市场上,“娃哈哈”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它1987 年由个人靠 14 万元起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厂,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之列。八十年代中期,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八大饮料

品牌营销的特点分析

品牌营销的特点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以及跨国集团在我国本土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更需要在营销方面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优势,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强化品牌特色已成为各跨国企业应对激烈挑战的重要措施,我国企业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展品牌营销也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品牌及品牌营销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树立品牌营销意识、进行品牌定位、我国企业实施的品牌营销策略以及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时因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品牌;品牌营销;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经济组织,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将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产业、市场、顾客、竞争日趋全球化,这些作为外因条件正一步步的促成国际化营销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对品牌营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品牌及品牌营销的概念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种记号或数字,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的有机组合等。在对品牌概念的认识上,许多经营者把品牌看成是一种商标权,是一种

与竞争者相区别的标识,却常常忽视了顾客在其中的地位。实际上,品牌首先应该是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概念,没有目标顾客即无需品牌,也就没有品牌。因此,认识品牌必须从目标顾客和经营者两个角度来看。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形象、信誉,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在营销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在这种竞争中得以突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是中国企业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营销过程中如何应用品牌和实施品牌策略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品牌营销的概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是通过市场营销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使目标客户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服务的认知过程。品牌营销从高层次上就是把企业的形象、知名度、良好的信誉等展示给消费者或者顾客从而在顾客和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对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形象,这就是品牌营销。品牌营销说的简单些就是把企业的品牌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以达到促销的目的。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要有质量上的保证,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不然的话就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品牌营销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实现顾客的满意达到双赢,从而建立更加忠诚的顾客群。 二.树立品牌营销意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极大丰富。产品与产品的区分也变的越来越

森林生态旅游协议书(协议范本)

STANDARD AGREEMENT SAMPLE (协议范本)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HT-025941 森林生态旅游协议书(协议范

森林生态旅游协议书(协议范本)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旅游兴省”战略和关于“把森林旅游业真正发展成为森工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规划,积极打造方正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拉动方正国有林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省政府黑政字[2001]79号文件“建设原始森林探险、冷水漂流、冰雪运动、狩猎观鸟、疗养休闲、避暑保健、森林小火车观赏、民族风情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项目”的要求,从我局森林旅游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出发,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运作规律,经林业局批准,把项目租赁给进行经营。本着诚信合作,发展林区经济为宗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经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甲方)与 (乙方)共同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经营项目名称:。 二、经营单位: 三、经营使用年限:所使方正林业局经营地域权为年(——年)。 四、经营目标: 1、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按照行业标准合法经营,努力做到本行业中的精品,拉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2、必须要按时完成向林业局缴纳的租赁承包费,并且完成逐年递增的任务。

3、成为方正林业局森林生态旅游线上主要景点和全局森林生态旅游的骨干企业。 4、有效拉动相关产业,开辟就业岗位,安置下岗职工和林区劳力就业。 5、塑造企业形象,打造旅游名牌,成为黑龙江东部旅游线“哈尔滨——二龙山——方正——佳木斯——鹤北”支线的黄金旅游点。 6、成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现代森林旅游企业。 五、双方责任、权力划分: (一)甲方: 1、责任:(1)大力支持乙方完成经营目标;(2)协助乙方争取国家产业的政策支持;(3)协助乙方办理占地、经营等文件,协助完成筹建工作;(4)协助乙方完成房舍用地审批。主房舍周边用地(耕地和荒地,交由乙方有偿使用,保证乙方继续开发和扩大经营项目;(5)向乙方有偿提供漂流专线。 从到 的使用。6)在主项目建设期间和新增项目开发期间优惠价格向乙方出售木材、沙石等建筑材料;(7)提供其它扶持本产业发展的优惠条件。 2、权力:(1)按照国家林业法规和政策,对乙方经营区的资源、林政、防火和社区,行使管理权;(2)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在乙方租赁经营期间收取资源补偿费和生态保护费。(3)有权向乙方推荐优秀下岗职工和林业劳力就业。(4)有权对违法经营进行监督或查处。 (二)乙方:企业或公司。 1、责任:(1)按时完成并向林业局缴纳租赁承包费 万元,并且完成向林业局缴纳的逐年以%递增的租赁承包费任务。(2)开发

企业品牌经营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企业品牌经营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消费市场的吸引,如何在中国塑造品牌成为中外企业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只有多层次性品牌理念,强化营销策略,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水平,积极组织实施品牌资产经营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建立本地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优势品牌,使本土企业品牌走向世界。 [关键字]企业品牌;营销策略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的快车道运行和高速发展,中国作为具有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已成为世界品牌抢滩市场的舞台,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本土市场的低成本优势将很快不复存在,因此,如何树立多层次性品牌理念,不断强化营销策略,真正建立本土市场乃至世界的优势品牌,使本土品牌走向全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品牌经营的市场策略品牌经营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手段,必须以市场为依据作文章,品牌就是市场,这是品牌经营的最终目的。 新的形势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能够成熟地把握市场运作规律,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方法,然而在当今经济转轨和改革之际,相当一部分企业依然不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纵深发展,更谈不上战略发展和经营品牌。 对大多数这样的企业而言,要真正创出品牌赢得市场,必须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抛弃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 一是要建立品牌经营的多元化策略管理系统。

通过策略规划寻找企业的核心业务、新业务以及带有收益的风险性子业务,开拓市场领域,拓宽营销思路,并按照市场形势和走向,为企业产品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二是建立技术市场研发鉴定体系。 包括技术储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鉴定以及技术培训,占领技术市场至高点,为企业创品牌夯实基础。 三是建立综合质量检测管理系统。 改变以往质量合格为标准就能进入市场的检测方式,实施顾客不满意的一点就是缺陷的质量理念。 以顾客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产品综合品味。 四是建立市场化业务运营管理系统,改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管理方式转变,敏锐把握市场脉搏,以富有独创性的业务运行占领市场。 二、品牌经营的文化策略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注重文化建设和产品的文化品位已被大多数企业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因企制宜,充分张扬共性和个性特征,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企业文化风格。 一是可以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 企业结合自身产品优势,提出适合发展的经营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展示无限的文化魅力和品牌张力。 在消费市场日益个性化、情感化的时代,企业产品与文化之间的

企业品牌维护策略的探讨

企业品牌维护策略的探讨 内容摘要:品牌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的价值来之不易。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增强品牌的竞争力、预防化解危机以及抵御外品牌的竞争等等。文章对我国企业在品牌维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品牌维护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谋求发展,企业纷纷采用品牌战略,通过树立品牌来吸引消费者。然而仅仅树立品牌,拥有一时的知名度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风险经济,市场化带来机遇的同时,风险也接踵而至:市场环境的变化、经济周期的波动、投资决策的风险等等,稍不留神,就可能与市场失之交臂。因此,企业在树立品牌,拥有了一定知名度后,还要不间断地进行品牌维护,将知名度转化为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品牌维护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中的一项影响深远而又实施困难的工作,鉴于此,文章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结合品牌风险的特点,对品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品牌维护策略。 一、品牌维护的内涵与作用 1、品牌与品牌维护 品牌: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对于其载体的印象。 品牌维护:指企业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品牌带来的影响所进行的维护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2、品牌维护的意义 (1)巩固品牌的市场地位 企业品牌在竞争市场中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下降以及销售、市场占有率降低等品牌失落现象被称为品牌老化。对于任何品牌都存在品牌老化的可能,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因此,不断对品牌进行维护,是避免品牌老化的重要手段。 (2)保持和增强品牌生命力

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及特点

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策略及特点 许多企业对品牌整合营销都基于了厚望,品牌整合营销是指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消费者、客户和其目标中的或潜在的目标公众来说,通常应该是协调权衡的,并且具有说服力。下面中网优视官网小编为您详细深入解读品牌整合营销的策略及特点。 一、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1.建立消费者资料库 这个方法的起点是建立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资料库,资料库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人员统计资料心理统计消费者态度的信息和以往购买记录等等。整合营销传播和传播营销沟通的最大不同在于整合营销传播是将整个焦点置于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身上,因为所有的厂商、营销组织,无论是在销售量或利润上的成果,最终都依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研究消费者 这是第二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尽可能使用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的行为方面的资料作为市场划分的依据,相信消费者"行为"资讯比起其他资料如"态度与

意想"测量结果更能够清楚地显现消费者在未来将会采取什么行动,因为用过去的行为推论未来的行为更为直接有效。 3.接触管理 所谓接触管理就是企业可以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或某一场合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这是90年代市场营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以往消费者自己会主动找寻产品信息的年代里,决定"说什么"要比"什么时候与消费者接触"重要。然而,现在的市场由于资讯超载、媒体繁多,干扰的"噪声"大为增大。目前最重的是决定"如何,何时与消费者接触",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消费者接触。 4.发展传播沟通策略 这意味着什么样的接触管理之下,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而后,为整合营销传播计划制定明确的营销目标,对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营销目标必须非常正确同时在本质上也必须是数字化的目标。例如对一个擅长竞争的品牌来说,营销目标就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激发消费者试用本品牌产品;消费者试用过后积极鼓励继续使用并增加用量;促使他牌的忠态者转换品牌并建立起本品牌的忠诚度。 5.营销工具的创新 营销目标一旦确定之后,第五步就是决定要用什么营销工具来完成此目标,显而易见,如果我们将产品,价格,通路都视为是和消费者沟通的要素,整合营销传播企划人将拥有更多样、广泛的营销工具来完成企划,其关键在于哪些工具,哪种结合最能够协助企业达成传播目标。 6.传播手段的组合 所以这最后一步就是选择有助于达成营销目标的传播手段,这里所用的传播手段可以无限宽广,除了广告,直销、公关及事件营销以外。事实上产品包装,商品展示,店面促销活动等,只要能协助达成营销及传播目标的方法,都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有力手段。 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特点 1.目标性 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是针对具有明确消费意向的客户的营销传播过程,而不是面对所有客户的,因此其目标性非常强。通过对某一区域内的客户的了解,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营销传播,以符合客户的需求特点为前提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潜在客户,但是其主要的目标仍

论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支出在人们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旅游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我国加入WTO 和国外旅游企业的加入,我国旅游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我国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从建立品牌旅游产品的角度进行分析,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经营,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产品;品牌;策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据了解,美国第一大旅游公司运通公司一年的营业额是160 亿美元,日本交通公社一年的营业额是100 亿美元,而我国7 362 家旅行社加在一起总收入是

324 亿人民币,约合40 亿美元,即我国旅行社全部加在一起只 相当于美国运通旅游公司的1/ 4 和日本交通公社的1/ 3。显然,与国外旅游业相比较,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实施旅游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中国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一、品牌旅游产品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 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与一般产品不同的是对于旅游者购买的是主要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资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品牌旅游产品需求和供给都有着其本身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 (一) 从需求角度来看 (1) 旅游产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旅游消费者通过在旅游活动中享受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及娱乐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和旅游需求者的心理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应树立自身的品牌旅游产品。品牌旅游产品就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特殊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以换取旅游消费者的认可,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森林生态旅游进展优劣势 “生态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优良生存环境背景下,向往自然优美的休闲环境,寻求人与自然共存、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旅游空间而形成的。其核心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森林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础,以保护自然森林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既可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追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为旅游业发展和环境改善相协调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林区旅游开发的普遍选择。白河林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还处于初级利用状态,且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深入研究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白河林业局(以下简称“白河局”)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提出的,“由于方法具有清晰、简明、具体的特征,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学的诸多领域。”一个旅游区要确立其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必须根据行业竞争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有满足旅游者普遍性与个性化需求的独到之处。本文采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理论对白河局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全面分析,对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机遇、威胁深入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出调整旅游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推动白河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1.优势(Strengths)分析 (1)近原始性的林海是决定性基础要素。白河局辖区面积19万公顷,有林地18万公顷。近原始林多、珍贵树种多、林相结构复杂、植被群落多样、林果丰富是其森林资源的突出特点,森林覆盖率高达%。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白河地区森林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带,即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阔叶混交林带,集中分布的世界稀有树种长白赤松———美人松———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为森林景观一绝。林内动物种类丰富,主要有野猪、鹿、狍子、野鸡、獾子、飞龙、松鼠和多种鸟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符合客观实际。 (2)多样性的自然环境是辅助性条件因素。白河局地处长白山玄武岩高原台地,有构造方山———大戏台山,第三纪以前的古老山体———大孤顶子山、西奶头山,喷发火山———双目峰、西大顶子山等。地形地势受东北最高峰,海拔2 691米的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控制,平缓而波状起伏,平均海拔800米。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二道松花江横贯白河局北部,头道、二道、三道、四道白河,五道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的论文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

企业品牌战略研究的论文外文文献及中文翻译Brand Strategy Research Resource: Kapferer, J.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J]. Kogan Page, Lond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to adapt to international trends, establish a strong brand and enhance our competitiveness, have become pressing issues fac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marketing brand strategy,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brand strategy an its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brand strategy in enterprise marketing role. Enterprise needs to use a variety of means of competition to increase brand awareness, improve brand positioning, an create a good brand image. First, Japanese brands across the board defeat November 22, 2006 morning, NEC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withdraw from 2G and 2.5G mobile phone market, which means that, following Sharp, Panasonic, Toshiba, Mitsubishi, Sanyo, a Japanese mobile phone manufacturers later withdraw from the Chinese market, Japanese mobile phone has almost all except Kyocera 2G mobile phone market in China out of contention. If we sum up the Chinese household appliance market, today any different from ten years ago, I think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s that Japanese companies in China, Japanese home appliance market downturn, the following main reasons: First, rigid enterprise system, deci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