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病床护理评估模板

家庭病床护理评估模板
家庭病床护理评估模板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

1.护理记录包括家庭护理首次评估表和家庭护理记录单;

2.首次家庭护理服务填写家庭护理评估表和书写家庭护理记录单。

护理评估表

张三性别男年龄60岁病历号建床时的住院号12345678978

民族汉婚否已职业下岗工人诊断高血压

一、护理评估

T:36.5 ℃P:80 次/分R:20 次/分BP:170/100 mmHg 意识:■清醒□模糊□嗜睡□昏迷□其他

表情:□正常□淡漠■痛苦面容□其他

面色:□正常□潮红■苍白□黄染□其他

营养:身高170 cm 体重80 kg理想体重65 kg

过去三个月内体重有无减轻:■无□有(减轻kg)

体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被迫体位(□端坐位□半坐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体型:□一般□消瘦■肥胖□其他

皮肤:■正常□潮红□黄疸□苍白□发绀□瘀斑□皮疹□瘙痒□完整□破损□褥疮(部位大小)□其他

皮肤饱满度:■正常□脱水□皮肤干燥□水肿(部位程度)

□其他

口腔黏膜:■完整□溃疡□白斑□红肿□其他

假牙:■无□有(□上□下□活动□固定)□其他

食欲:□正常■欠佳□增加□恶心□吞咽困难□其他

饮食:□正常□流质□半流■普食□低盐□低脂□鼻饲□造瘘管□静脉营养□其他

排尿:■正常□失禁□潴留□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滴尿□少尿□多尿□尿管(尿量毫升)

尿色:■正常□茶色□浑浊□血尿□其他

排便:■正常□便秘□腹泻(次/日)□失禁□大便变细

大便颜色:■正常□血便□柏油样□黏土色□其他

活动:■正常□无力□室内活动□能坐□轮椅活动□床上活动□卧床不起□偏瘫(□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截瘫(□高位□低位)自理能力:■自理□需要帮助(□喂饭□个人卫生□上厕所□穿衣)□完全依赖睡眠:■正常□失眠□早醒□多梦□日夜颠倒□服镇静剂

(药名剂量)

昼夜总的睡眠时间:□小于4小时■6-8小时□大于12小时

感觉:■视力正常□视力低下(左右)□失明(左右)□其他

■听力正常□听力低下(左右)□失聪(左右)□其他

疼痛:□无■有(部位头痛性质搏动性(阵发性疼痛)持续时间数小时

间隔时间数天疼痛程度轻度疼痛)

饮食习惯:禁忌水果偏好腌制食物、动物内脏

吸烟:□不吸■吸(每日 2 支已吸20 年)□已戒(年)

饮酒:■不饮□偶饮□大量(每日两酒)□已戒(年)

吸毒:■无□有(名称量已吸时间年)□已戒(年)

过敏史:■□无□有(过敏原:食物种类药物其他)□不明确

曾患疾病无曾做手术无家族史高血压

沟通方式:■语言□文字□手势表达与理解能力:■良好□差

与人交流:■良好□差

爱好:□旅游□聊天□上网■打麻将□运动()

□其他

对疾病认识:□完全明白□一知半解■不知

慢性疾病:□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其他

辅助工具:■无□轮椅□手杖□助行器□假肢□其他

心理健康::□开朗□兴奋□恐惧■焦虑□痛苦□压抑□绝望

跌倒风险评估:□不明原因的跌倒经历□体能虚弱□头晕体位性低血压

□无人陪伴□意识障碍□智力障碍□活动障碍□视觉障碍

□不合适的鞋子□地面湿滑无防护滑垫■缺乏保护性预防措施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散瞳剂□镇静安眠剂□降压利尿剂(□抗癫痫剂□麻醉止痛剂)其他

二、家庭环境安全评估

家庭结构:■主干家庭□核心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

□其他

教育程度:□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专以上□其他

日常照顾:■夫/妻□父母□子女□亲戚□保姆□自我照顾□其他

医疗费用:□医保■自费(■能支付□有困难)□其他

家属关心程度:■关心□不关心□过于关心□其他

人际关系:□和谐□紧张■有固定的朋友□不愿意与人交往□其他

社区环境:□菜市场□学校□公园□商场□工厂□健身场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噪音□空气污浊□污水

房子:■电梯□非电梯房屋面积(100 )㎡居住人数( 2 )个

■通风(□流通□清新■欠佳)■光线明亮□灯光昏暗□地板平整

□其他

客厅:■电视□神位□扶手楼梯□无障碍■物品摆放杂乱□垫子、地毯不安全■阻塞□家电设备不安全□存在含铅油漆□其他

厨房:■煤气□烧柴■压力锅□污水处理不当□食物存贮不当□昆虫□过滤水■自来水□杂物过多其他

浴室:□蹲厕■坐厕(□有扶手□)■管道煤气□电热水器■淋浴□桶浴□盆浴□防滑□其他

卧室:硬床□软床□功能床■空调□风扇□其他

三、评估内容及结论:

1.病人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找出存在问题:①疼痛:头痛与患者血压升高有关;②有受损的危险:血压升高致头晕和视力模糊;③焦虑:与高血压使躯体不适有关;④知识缺乏:缺乏改善生活行为及服用降压药的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监控血压的知识。

2.近期需协助解决的问题:①病人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头痛减轻;②无意外发生;③能自我调节情绪;④能增进保健知识,坚持合理用药。⑤物品摆放整齐,不堵塞过道。

3.护理干预计划:①合理饮食②用药的护理③休息与活动④心理护理。

4.健康教育指导:①饮食指导: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避免过饱,少量多餐,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②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降压药必须遵医嘱调整剂量,按时服药,避免自行更改剂量及突然停药,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取头低脚高位;③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正常血压值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④合理安排休息,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保持生活规律,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宜登高、提取重物、剧烈运动等;⑤指导家属多陪病人散步、聊天、听音乐、看画报、下棋、做体操;⑥改变体位时宜动作缓慢,起床可在床边停留一会,以免起床过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发生跌倒,等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再离床,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防止晕倒引起外伤。

5.下次家访的时间。

责任护士签名:刘芳

2016 年 6 月 29 日

护理记录单

社区家庭病床特殊情况记录

患者姓名刘芳性别男年龄60 家床号1230123 责任护士刘芳

上午10点30分患者因与家属吵闹突然停服降压药,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通知医生护士,10:50分到达现场,查体:神智清楚,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血压180/105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22次/分,遵医嘱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智,立即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安抚患者情绪,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准确给予降压药,严密监测血压,5~1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

社康中心:XX社康

责任护士签名:刘芳

2016年 7 月 2 日

社区家庭病床特殊情况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床号责任护士

社康中心:

责任护士签名:

年月日

社区家庭病床特殊情况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床号责任护士

社康中心:

责任护士签名:

年月日

撤床护理评估表

张三年龄60岁性别男家床号1230123 联系电话12345678978 诊断高血压

(一)撤床评估

T:36.3 ℃P:68 次/分R:20 次/分BP:138/85 mmHg

对疾病认识程度:■了解□不了解□部分了解

心理状态:■稳定□焦虑□压抑□否让□对抗

自理能力:■自理□协助(□进食□入厕□淋浴□穿衣□行走)□完全依赖

皮肤情况:■完整□干燥□破损□褥疮

伤口情况:□I期愈合□II期愈合□III期愈合□拆线□未拆线

病愈情况:□治愈■好转□未愈□恶化□上转医院

带管出院:■无□有()

并发症:■无□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静脉炎口腔感染)

家居环境安全是否有改善:□无■有

(二)健康教育

1、1)是否对病人宣教了所患疾病的防病知识:■有无

2)是否教会病人所用药物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有无

3)是否有宣教卫生习惯和科学的饮食起居知识:■有无

4)是否教会病人防止坠床跌倒的预防知识:■有无

5)病人或家属是否能复述你以上所宣教的健康知识:■能否

2、指导意见

(1)休息和功能锻炼:创建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保持生活规律,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气功、做体操等。(2)饮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避免过饱,少量多餐,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3)自我防护(药物治疗、伤口处理、病情观察等)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突然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如发现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4)其他

护士签名:刘芳

日期: 6-29

社康护士家访记录表

服务项目、日期、入/出户时间。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家庭病床服务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重要形式, 就是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形势要求、方便社区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得有效方法, 就是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走入社区, 走进家庭, 不断满足辖区居民、特别就是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得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与管理,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根据卫生部《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有关规定, 结合天津市及我区家庭病床现状, 我局组织拟订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旨在规范家庭病床服务流程及项目, 为社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连续、便捷得家庭病床服务。 2014 年7 月20 日附件: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家庭病床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 准规定了家庭病床服务得定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与管理要求等。 2 定义家庭病床服务就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 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得患者, 在其家中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床、治疗、护理, 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得一种基层医疗服务形式。家庭病床服务对象就是居住在辖区内提出建床需求, 且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得 3 收治范围家庭病床得收治对象应就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与护理得患者。具体包括: 诊断明确, 需连续治疗得慢性病患者, 因行动不便, 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 并经医师, 确认病情稳定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 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与治疗, 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其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得非危、重症患者, 需连续观察与治疗, 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 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得患者。 4 服务机构与人员 4、 1 原则上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具备开设家庭病床资质得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4、 2 从事家庭病床工作得医生、护士, 应具有注册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资质, 并具有2 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 能独立工作。 4、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得医师、护士数与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 以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 5 服务项目 5、1 服务项目应为适宜在家中开展得诊疗服务, 其提供应以安全有效为准则。应就是 在家庭中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治疗效果较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要求、医疗器械能拿到家庭使用、非创伤性、不容易失血与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得项目。 5、 2 检查项目一般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测血糖、抽血化验等。 5、3 治疗项目一般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换药、褥疮护理、导尿、吸氧、康复指导、护理指导、针灸、推拿等。 6 常用器材配置 6、 1 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装备有适应工作需要得小型、便于携带得诊断、检查、治疗得器材与必要得通讯设备。家庭病床服务应配置出诊包、急救箱(含常用急救药品)。出诊包主要包括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手电筒、压舌板、注射换药器材及与所开展服务项目相关得器材等。 6、 2 各种器材应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7 建床 7、1 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医疗务机构根据收治范围与患者情况确定就是否建床。确定予以建床得, 应指定责任医师与护士。 7、2 责任医师、护士详细告知患者(或家属)建床手续、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责任、查床及诊疗基本方案、收费与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等注意事项, 给予家庭病床建床告知书(附录A)。责任医师或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 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录B)。 7、3 责任医师首次访视应详细询问建床患者病情, 进行生命体征与其她检查, 并作诊断,

家庭病床相关制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一、家庭病床的分类 (一)医疗型:以收治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二中晚期肿瘤等病种为主体。 1、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病人,由于住院困难且需连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2、长时间治疗、住院花费较高、病情允许在家庭治疗的病人; 3、年老体残,行动不便,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病人; 4、需予以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中晚期肿瘤病人; 5、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二)康复型: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康复期,可能或已经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根据病情需进行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的病人。 (三)综合服务型:以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单一、长期卧床、适宜家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心理卫生、营养膳食、功能锻炼、疾病防治、家庭医学保健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作好家庭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及收治对象 (一).服务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床、基础护理、输液、注射、输氧(含雾化)、换药、拆线、导尿(含膀脱冲洗)、灌肠(含保留灌肠)、鼻饲、一般穿刺、物理降温、针灸、拔罐、刮莎、中药泡洗治疗、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临床检验及标本采集、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治疗、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二)、收治对象 1、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2、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3、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4、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5、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对在门诊看病困难而不需要住院的长期慢性病人,要搞好出诊,可不建床。 三、管理规范 (一)建床条件

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CSICU护理记录单模板 手术后转入患者:患者术毕返ICU,呼吸机辅助呼吸,遵医嘱给予重症监护、禁食 水,抗生素等药物应用。左/右挠动脉/肘动脉/股动脉测压管通畅,左/右手背/前臂套管针通畅,各穿刺处皮肤均无红肿外渗。胸腔引流管通畅,引流液呈血性。 留置尿管通畅,尿液清晰(浑浊)呈淡黄色/深黄色/酱油色//肉眼血尿,四肢采 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保暖。查血气生化。 手术后:调呼吸机。给予0.5%碘伏消毒尿道口。扣背,鼓励咳嗽患者夜间断睡眠约6小时,晨起诉无不适,协助洗漱,进早餐。 拔气管插管:遵医嘱给予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持续氧气吸入、雾化吸入。 转出患者:遵医嘱拔除左/右挠动脉/肘动脉/股动脉测压管、左/右手背/前臂套管 针,局部无异常,拔除尿管。患者于1月1日在全麻下行术,现术后第2天,神 志清、精神差,食欲(正常、差、好),大小便正常,现遵医嘱转往心外科。 新入患者:患者以为诊断,于1月1日16时急诊/平诊入院,步入/轮椅推入/平车推 入ICU病房/由家属抱入ICU病房。神志清、精神差,食欲正常,大小便均正常。 由院外带入套管针通畅,穿刺处皮肤无红肿外渗。遵医嘱给予重症监护,饮食, 抗菌、化痰、血管活性药物及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应用。 出院患者:患者于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日在全麻下行、术,术毕返 ICU,医嘱给予重症监护抗菌、化痰、血管活性药物及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应用。现患者术后第天,神志清,精神差,遵医嘱于今日出院,于时离开监护室。 自动放弃出院:患者于1月1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1月2日在全麻下行 术,术毕返ICU,医嘱给予重症监护抗菌、化痰、血管活性药物及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应用。现患者术后第10天,神志昏迷/模糊/清,告病危,医生告知家属病情危重,家属要求出院/转院治疗,遵医嘱给予出院,于16时离开监护室。 死亡小结:患者于1月1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1月2日在全麻下行术, 术毕返ICU,医嘱给予重症监护抗菌、化痰、血管活性药物及保护胃黏膜等药物应用。于1月7日时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电除颤,反复静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等各种抢救药物,心跳、血压仍未恢复,心电 图成一直线,于23时医嘱宣布临床死亡。尸体料理后送太平间。 呕吐:患者呕吐一次,呈为内容物/墨绿色胃液/咖啡色胃液,给予头偏向一侧。 动静脉穿刺置管:医嘱在局麻下行“中心静脉/动脉穿刺置管术”,过程顺利,局部无异常,以无菌敷料覆盖,左/右挠动脉/肘动脉/股动脉测压管通畅。 IABP:医嘱在局麻下行“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驳置管术”,过程顺利,局部无异常, 导管固定良好,以无菌敷料覆盖,查置管肢体及末梢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足背 动脉波动良好,持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反搏比例1:1,反搏压搏动在104mmHg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三篇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一、家庭病床主要为所辖地段区域内的病员提供方便。 二、收治对象包括可以在家庭治疗无危险的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老弱残疾去医院治疗有困难的病员和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但又需要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的病员。 三、收住办法: (一)门诊医师根据就诊者的病情确定需要建床者,或出院病员需康复治疗者,可联系建立家庭病床。科室安排医师对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进行体格检查,办理登记手续。 (二)建立“家庭病床一览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建床日期、住址。撤床后立即注销。 (三)医护人员按时到家庭病床家查房(每周1~2次)、治疗,并向病员亲属交待注意事项,以取得病员亲属的密切配合。 四、建立家庭病床病历,按“入院记录’”格式要求填写,每次查房或进行治疗后应记病程记录。护理人员按医嘱进行治疗。 五、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六、家庭病床病员需做各种检查,如化验、X 线等,可由负责医师开写申请单,病员直接来医院交费或记帐后到有关医技科室做检查。

七、医务人员根据病情需要办理撤床、转院手续.并做好月、季、年度统计报告工作。

篇二: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一、家庭病床的分类 (一)医疗型:以收治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二中晚期肿瘤等病种为主体。 1、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病人,由于住院困难且需连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2、长时间治疗、住院花费较高、病情允许在家庭治疗的病人; 3、年老体残,行动不便,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病人; 4、需予以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中晚期肿瘤病人; 5、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二)康复型: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康复期,可能或已经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根据病情需进行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的病人。 (三)综合服务型:以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单一、长期卧床、适宜家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心理卫生、营养膳食、功能锻炼、疾病防治、家庭医学保健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作好家庭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及收治对象 (一).服务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床、基础护理、输液、注射、输氧(含雾化)、换药、拆线、导尿(含膀脱冲洗)、灌肠(含保留灌肠)、鼻饲、一般穿刺、物理降温、针灸、拔罐、刮莎、中药泡洗治疗、 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临床检验及标本采集、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治疗、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罗孟兰 罗蝶华 摘 要 目的:探讨提高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统计2005~2008年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分析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记录单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后记录单的合格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质量控制管理,使护理记录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得到进一步提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06.071 家庭病床是医院为适应在家庭进行计划治疗和管理病人 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既是医院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卫 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把医护患家庭联成一体, 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为一体[1]。我院从1998年开展家庭 病床服务,从最初的几张病床到目前的450多张病床,随着病 床数量增加,由此产生的护理记录单亦成倍增加,但根据历年 统计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不高,为了提高其合格率, 护理部从2009年起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取 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收集 以我院2005~2008年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18756份为 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查找缺陷原因,并与2009~2010年实施质 量管理措施后比较。 2 方 法 2.1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为了保证家 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把可能造成护理记录单质量问题的 因素、环节加以控制,以达到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档案归档的 目的,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总标 准[2]和护理记录单评分标准[2]对护理记录单进行合格率统 计,对不合格的护理记录单查找缺陷种类见表1。 表1 2005~2008年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缺陷原因 原因 填写内容不完整 填写不规范 错填或漏填页码 书写质量不合格 漏填或错填眉栏内容合计份数百分比(%)56237.05 45730.13 25316.68 17111.27 744.88 1517100.0 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罗孟兰: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通过统计分析,造成护理记录单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有:(1)填写内容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病情观察及护理方面书写不完整,客观记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不使用主观语言;日期、时间填写不完整。(2)填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护理记录存在补记现象;动态记录不满足医嘱要求;记录的改错不规范。(3)错填或漏填页码。 2.2 提高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质量措施 针对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护理记录单的合格率,我院护理部从2009年开始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强化家庭病床护理记录单的管理措施: 2.2.1 规范从业人员条件 社区护理人员的基本条件:(1)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2)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2009年开始需参加省社区护士培训并通过考试。(3)有3年以上执业实践。 2.2.2 有针对性定期培训,提高理论知识 由于家庭病床病种多,要求护士知识面较广;根据家庭病床病人的需求对执业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2.2.3 明确责任、明确分工 将护理记录管理工作的发展纳入医院日常行政管理当中,有明确的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并列入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护理记录档案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琐碎的工作。若没有明确的分管责任人与奖惩标准很难将这一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 2.2.4 建立四级审查制度,定期抽查记录质量 建立由出诊护士对护理记录单进行整理和质量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自查,由组长复查,护士长审查,护理部按月抽查的四级审查制度;护理部按月抽查不少于10%的护理记录单进行护理质量考核。 2.2.5 强化护理记录档案意识,定期开展护理记录档案知识 [7] 任 宁,吴中亮,傅菊芳.影响癌症病人主要照顾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59-860.[8] 卓子禄,李清燕.老年痴呆病人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理疾病杂志,2010,16(1):62-63. [9] 刘腊梅,周兰姝.老年人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68-670.[10] 温利平,徐武敏,叶美素,等.血液透析病人家属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6(8):513-514.[11] 王继辉,吴小立,张 帆,等.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人配偶焦虑情绪和应对方式[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4):350. (收稿日期:2011-11-23) (本文编辑 肖向莉) 万方数据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制度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制度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在建立家庭病床和巡诊的过程中,通过问诊、体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家庭病床病历包括家庭病床病历封面、家庭病床巡诊日记记录单、家庭病床病历首页、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家庭护理评估表、护理记录单、撤床小结等。 一、家庭病床病历封面的主要内容:家庭病床号、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现住址、联系电话、主管医生、主管社区护士。医保病 人在封面左下角填写身份证号码、医保卡号,在家庭病床号上 方填写医保中心号。 二、家庭病床巡诊日期记录单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床 号、地址、电话、及巡诊日期。 三、家庭病床病历首页采用表格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 业、婚姻状况、出生地、民族、病史陈述者、建床日期、记录 日期、联系人、关系、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婚育 史、月经及家庭史、体格检查、诊断、医师签名及日期。其书 写要求及再次或多次建立家床记录、各专科建床记录书写的重 点书写内容及要求参考《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 四、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是指继家庭病床病历首页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 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及情况,重要

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巡视意见,所采取的诊 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以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告知的重 要事项等。病程记录包括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 医师巡视记录、阶段性小结、、抢救记录、撤床小结等,具体书 写要求参考《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 五、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科室主任或者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 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疑难、死亡病例讨论 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讨论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六、会诊记录、转诊记录: 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建床期间需要他科(院) 医师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 诊记录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 说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他科(院)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的科 (院)别、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 转诊记录是指患者在建床期间由于病情变化需要转出家床时, 经转入单位或科室会诊并同意接收后,书写的转出记录。转诊 记录内容包括建床日期、转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主诉、建床时情况、建床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 况、转诊目的、转诊医师签名。转诊记录需有主治医师以上或 科室主任审阅签名。

社区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汇总

家庭病床护理记录 1.护理记录包括家庭护理首次评估表和家庭护理记录单; 2.首次家庭护理服务填写家庭护理评估表和书写家庭护理记录单。 护理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岁病历号电话 民族婚否职业诊断 一、护理评估 T:36.5 ℃P:80 次/分R:20 次/分BP:170/100 mmHg 意识:■清醒□模糊□嗜睡□昏迷□其他 表情:□正常□淡漠■痛苦面容□其他 面色:□正常□潮红■苍白□黄染□其他 营养:身高170 cm 体重80 kg理想体重65 kg 过去三个月内体重有无减轻:■无□有(减轻kg) 体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被迫体位(□端坐位□半坐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体型:□一般□消瘦■肥胖□其他 皮肤:■正常□潮红□黄疸□苍白□发绀□瘀斑□皮疹□瘙痒□完整□破损□褥疮(部位大小)□其他 皮肤饱满度:■正常□脱水□皮肤干燥□水肿(部位程度) □其他 口腔黏膜:■完整□溃疡□白斑□红肿□其他 假牙:■无□有(□上□下□活动□固定)□其他 食欲:□正常■欠佳□增加□恶心□吞咽困难□其他 饮食:□正常□流质□半流■普食□低盐□低脂□鼻饲□造瘘管□静脉营养□其他 排尿:■正常□失禁□潴留□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滴尿□少尿□多尿□尿管(尿量毫升) 尿色:■正常□茶色□浑浊□血尿□其他 排便:■正常□便秘□腹泻(次/日)□失禁□大便变细 大便颜色:■正常□血便□柏油样□黏土色□其他 活动:■正常□无力□室内活动□能坐□轮椅活动□床上活动□卧床不起□偏瘫(□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截瘫(□高位□低位)自理能力:■自理□需要帮助(□喂饭□个人卫生□上厕所□穿衣)□完全依赖睡眠:■正常□失眠□早醒□多梦□日夜颠倒□服镇静剂 (药名剂量) 昼夜总的睡眠时间:□小于4小时■6-8小时□大于12小时 感觉:■视力正常□视力低下(左右)□失明(左右)□其他 ■听力正常□听力低下(左右)□失聪(左右)□其他 疼痛:□无■有(部位头痛性质搏动性(阵发性疼痛)持续时间数小时

(完整版)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同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治疗性□、康复型□、舒缓照顾型□)家庭病床服务。 患者(家属代)以了解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以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在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工作。 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 1、家庭病床知情同意书; 2、其他应交给家属的文书;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失去行为能力时,由家属代签) 病人签名:(或)家属签名:与病人关系: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年月日

家庭病床建床知情同意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您选择本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1、诊断明确的老年病、常见病,出院后仍需康复的患者; 2、连续到医院就诊困难的患者; 3、晚期肿瘤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提供患者有效的通信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3、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师查床服务:每周查床1~2次,病情较重者需增加查床次数,急重者随时查 床; 2、会诊服务:疑难病症或病情危重病人,由责任医师负责联系会诊; 3、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4、告知服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负责与家属取得联系,交代病情,采取措施, 及时转院; 5、收费标准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您或家属的义务: 1、提供的病人资料情况属实; 2、通信方式保证准确通畅; 3、病人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病人的治疗;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家庭病床管理制度 一、家庭病床指的是将病床设在家庭的一种住院形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某些病人,在其家庭就地建立的病床,并为其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等社区卫生服务。 二、收住办法:门诊医生根据就诊者的病情确定需要建床者,或住院医生对出院病人需要继续治疗者,可联系负责家庭病床管理的医生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办理家庭病床建床手续。 三、病历书写、保管制度 (一)建立家庭病床后,主管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史采集,按“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 (二)每次查床或进行治疗后应及时进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床、会诊、病例讨论都要做好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应粘贴在病历附页上。(三)病历书写应做到字迹清晰、术语准确、规范、语句通畅,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病历。 (四)病人出床后,主管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并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进行集中存档保管。 四、查床制度 (一)主管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向上级医师报告新建家庭病床病人的具体情况,二级查床应于72小时内完成。 (二)主管医生必须每两周进行一次病情小结,必要时应提出会诊、

转诊要求。 (三)三级查床应每两周进行一次,主管医生应及时记录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并具体执行。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制定家庭病床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家庭病床管理质量检查。 五、医疗事故、死亡登记报告制度 (一)建立登记本,医护人员在家庭病床医疗工作中发生差错、医疗纠纷,或病人死亡,应及时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中心报告。(二)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应立即向中心报告,积极组织抢救,并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不得延误或不报。 六、医保、社保病人建立家庭病床,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疗保险机构关于家庭病床的有关规定。

家庭病床操作手册(2)

家庭病床操作手册 1.1家床登记 入口:诊疗管理—家庭病床—家床登记—新增—填入相关信息(带*必填)—保存确定 :持有医保卡的患者先登记基本信息后然后通过医保读卡设备将患者的医保信息录入到系统中。 操作流程: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医保卡插入医保读卡器——点击读卡——点击确定。 :持有身份证的患者通过通过身份证读卡设备直接将改患者的相关信息录入到系统中。 操作流程:将身份证放置身份证读卡器——点击读身份证——完善患者相关信息——点击确定。 注意:录入病人信息,需要选中门诊号码或住院号码框内,然后点击回车,才能录入信息。1.2缴款管理 1.2.1缴款处理 入口:诊疗管理—家庭病床—缴款管理—缴款处理—在家庭病人预缴医药费收据录入信息(红色必填)—保存。

注:预交款费用用完后,可以在此处缴款。 1.2.2缴款查询 入口:诊疗管理—家庭病床—缴款管理—缴款查询。 1.3病人管理 入口:全科诊疗(GP)—诊疗管理—家庭病床—病人管理。 当前医生所分配管理的家床病人列表,如下图所示。

1.3.1病人信息 查看该家床病人的基本信息,记录病人情况,护理级别,饮食情况等,并且记录病人的过敏药物情况。 1.3. 2.管理计划 新建诊疗计划,录入家床病人的药品医嘱,诊疗项目医嘱,口头医嘱等。 1.3.3.查床管理 左侧记录查床期间,家庭医生对家床病人进行查床之后,记录病人查床情况,右侧录入长期或临时医嘱,调入诊疗计划,或对医嘱单停或全停,医嘱提交执行等。 注:此处点击编辑,可以录入建床诊断与撤床诊断,但是需要先点击一下保存,否则编辑按钮为

灰色。 1.3.4.护理计划 为家床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并在系统记录计划详情 1.3.5.护理记录 上门对家床病人进行的护理记录,或调入护理计划完成执行 1.3.6.医嘱处理 对家床病人开具长期或临时医嘱,记录医嘱开具详情等 医嘱开完后,点击执行按钮,随后弹出如下窗口: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本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样本 护理记录是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 反映、各项医疗措施落实情况的具体体现及其结果的记录。护理记录,不仅能反应医院医疗护理质量、学术及管理水平,而且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料,在涉及医疗纠纷时也是重要的举证资料,是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功能制护理的影响,护理记录的内容不规范,护理记录的质量不保证。下面笔者就有关护理记录的研究资料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护理记录书写的意义护理记录是医疗护理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患者在生病住院期间的全部医疗护理情况,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内涵,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具有极强的法律效力。护理记录加强了医护患关系的沟通,提高了护士的观察、沟通、文字书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增强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2 护理记录书写的内容 2.1 入院评估表患者入院后护士通过与家人或家属交谈询问病史,护理查体和病情观察,阅读门诊病历及检查结果等方式,收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1)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婚姻、文化程度、入院时间、入院方式。(2)入院诊断,收集资料时间。(3)护理查体:如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神志、表情、全身营养、皮肤黏膜、四肢活动、过敏史、心理状态。(4)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大小便习惯、嗜好。(5)病史情况:简要叙述发病过程及院外诊疗情况,入院目的。以上资料要可靠,记录应全面、准确、实事求是,首页应当班完成,即哪一班来的患者,由当班护士完成。 2.2 护理记录单(PIO) PIO是护理病历的核心部分,护理记录过程体现出动态变化,即以PIO方式记录。P-problem(问题),I-intervention(措施),O-outcome(结果)。此护理单把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措施依据、效果评价融为一体,更便于记录,书写过程中不必强调把护理诊断、措施、结果分别列出,而是体现到护理病程的记录当中,具体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避免反复多次记录雷同的护理问题,而没有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记录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以及患者新出现的症状、体征等。针对病情所实施的治疗措施和实施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 应认真如实地记录。(2)记录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以便观察病情,但不要记录属于主观分析的内容。护理操作的内容应记录操作时间,关键步骤;操作中患者的情况,操作者签名。(3)临时给药时应记录药品名称、剂量、服药后患者的反应等。(4)强调生命体征为记录重点。如患者有症状时医生未给予处理意见,嘱“观察”,“观察”同样也是医嘱,护士要记录医生的全名和医嘱观察的内容。(5)患者出院当日或前1日,应写明病情及转归情况以及需要向患者及家

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1984年12月15日 卫生部)

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 (1984年12月15日卫生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家庭病床的管理,充分发挥家庭病床的效益,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家庭病床是医疗单位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某些病人,而在其家庭就地建立的病床。 第三条家庭病床是我国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符合医学发展规律的医疗服务形式。它适合我国国情,便民利民,利于缓和看病难、住院难的矛盾,利于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医疗机构(含厂矿企业职工医院和卫生所),都应当把开展家庭病床作为自己的一项长期任务。 第四条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家庭病床,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做好优质服务。 第五条加强领导,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组织、技术、管理三落实,使家庭病床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章任务和收治范围 第六条家庭病床的主要任务是: 一、做好对建床患者的医疗服务。 二、扩大预防,开展健康体检、疾病普查、防治疾病。 三、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医疗。 四、宣传、普及防治疾病、家庭医学保健知识。 五、选择适当病种,进行疗效观察,研究治疗、预防和康复措施,不断加以总结。 第七条医院一般只在所负责的地段内建立家庭病床。家庭病床收治病种的范围,应由各级医疗单位根据自身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一般是: 一、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二、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三、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四、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五、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对在门诊看病困难而不需要住院的长期慢性病人,要搞好出诊,可不建床。 第三章组织领导 第八条各级医疗机构要有一名业务领导干部分管家庭病床工作。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家庭病床管理机构。大城市街道医院(卫生院)、中小城市区医院(含区医院以下单位)要成立家庭病床科(组)。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农村医院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专科特长开展家庭病床,并建立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 第九条家庭病床科(组)人员配备要精干,要有医疗护理技术骨干。人员编制由本单位调剂解决,并保持相对稳定。

护理记录单模板最新版

常用护理记录模板 一、脑梗塞 1、入院护理记录: 患者,女,70岁。因(主诉)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天,于14时30分抬送入院,入院时(观察到的情况)嗜睡状,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0 级。病人大便秘结,无褥疮。测体温37℃、脉搏87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0/100mmHg,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指导低盐低脂流质饮食,嘱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坠床、跌伤,介绍床位医生、护士等入院宣教和健康指导;遵医嘱 用药,留置尿管通畅。 2、日常护理记录: 患者入院第三天,神志清,精神一般,左上侧肢体活动较入院时自如,肌力1级,病人卧床休息,无褥疮,2小时给病人翻身、拍背一次,保持皮肤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帮助并指导病人活动瘫痪肢体、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附、肌力分级标准 0级: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 1级:可看到或者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运动,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 3级: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外加的阻力。 4级: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 5级:正常肌力。 二、冠心病 1、入院护理记录单: 患者入院时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成绞窄性,向肩背部放射,伴 大汗、气短,伴恶心、呕吐,2小时胸痛不缓解,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心电图、心肌 酶谱,并以“冠心病”收住。医嘱给予阿司匹林“0.3g、波利维150mg”口服及扩管 等药物治疗约4小时后胸痛较前有所缓解。患者自发病以来,食纳、夜休、精神稍差,大便干燥,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入院测测体温36.9℃、脉搏76次/分、呼 吸22次/分、血压120/70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状态差,皮肤巩膜无黄染,听诊肺部呼吸音清,双下肺有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低,心尖部可闻及2/6SM杂音,双 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存。目前患者情绪不平稳,表情痛苦;已给对疾病健康 的指导表示对治疗很有信心,并能积极配合治疗。给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心电监护;按医嘱药物治疗:给予支持对症和抗凝、调脂、扩张血管、营养心肌、护 胃治疗等。 2、日常护理记录单: 患者入院第三天,神志清,精神一般,情绪平稳,卧床休息,未诉不适。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生命体征正常,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2L/分,给予饮食指导,避免进食过饱。遵医嘱给予扩冠、抗凝、等药物治疗,并监测其效果及副作用。嘱期适量活动并解释合理活动的重要性。告知病人避免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以及引起的危害等。 三、慢性支气管炎: 1、入院护理记录: 患者女,7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半月”,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 以“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入院。患者时精神差,口唇轻微发绀,阵发性

家庭病床管理规范方案

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一、家庭病床的分类 (一)医疗型:以收治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二中晚期肿瘤等病种为主体。 1、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病人,由于住院困难且需连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2、长时间治疗、住院花费较高、病情允许在家庭治疗的病人; 3、年老体残,行动不便,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病人;? 4、需予以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中晚期肿瘤病人;? 5、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二)康复型: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康复期,可能或已经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根据病情需进行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的病人。(三)综合服务型:以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单一、长期卧床、适宜家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开展心理卫生、营养膳食、功能锻炼、疾病防治、家庭医学保健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作好家庭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服务内容及收治对象 (一).服务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床、基础护理、输液、注射、输氧(含雾化)、换药、拆线、导尿(含膀脱冲洗)、灌肠(含保留灌肠)、鼻饲、一般穿刺、物理降温、针灸、拔罐、刮莎、中药泡洗治疗、B

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临床检验及标本采集、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治疗、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二)、收治对象 1、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2、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3、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4、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5、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对在门诊看病困难而不需要住院的长期慢性病人,要搞好出诊,可不建床。 三、管理规范 (一)建床条件 1、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是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病人,建有个人健康档案。 2、建立家庭病床须由患者或家属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建床要求,并填写申请表。 3、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在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时须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或看护人员在场。 4、建立家庭病床双方应签定建床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建床原因、服务模式、医务人员责任、病人及家属的责任、查床及诊疗基本方案、收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等。

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家庭病床管理规范 、家庭病床的分类 (一)医疗型:以收治老年性疾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二中晚 期肿瘤等病种为主体。 1、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 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病人,由于住院困难且需连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2、长时间治疗、住院花费较高、病情允许在家庭治疗的病人 3、年老体残, 行动不便,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病人; 4、需予以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中晚期肿瘤病人 5、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 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治疗的病人。 (二)康复型: 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康复期, 可能或已经遗留后遗症(功能障碍或残疾), 根据病情需进行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的病人。 (三)综合服务型: 以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单一、长期卧床、适宜家庭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开展心理卫生、营养膳食、功能锻炼、疾病防治、家庭医学保健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掌握必要的护理知识,作好家庭生活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服务内容及收治对象 (一). 服务内容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查床、基础护理、输液、注射、输氧(含雾化)、换药、拆线、导尿(含膀脱冲洗)、灌肠(含保留灌肠)、

鼻饲、一般穿刺、物理降温、针灸、拔罐、刮莎、中药泡洗治疗、 B 超检查、心电图检查、临床检验及标本采集、医疗康复、心理咨询治疗、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指导和健康保健知识指导等。 (二)、收治对象1、病情适合在家庭医疗的老年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2、出院后恢复期仍需治疗、康复的患者。 3、老弱病残到医院连续就诊困难的患者。 4、适合家庭病床治疗的部分妇产科、传染病、职业病、精神病患者。 5、晚期肿瘤需要支持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患者。 对在门诊看病困难而不需要住院的长期慢性病人,要搞好出诊,可不建床。 、管理规范 (一)建床条件 1、建立家庭病床的病员是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病人,建有个人健康档案。 2、建立家庭病床须由患者或家属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建床要求并填写申请表。 3、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在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时须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属或看护人员在场。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工作原则 (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任务 (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 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 (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 四、管理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 五、工作要求 (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家庭病床服务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重要形式,就是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形势要求、方便社区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得有效方法,就是基层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不断满足辖区居民、特别就是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得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规范家庭病床服务与管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卫生部《家庭病床暂行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结合天津市及我区家庭病床现状,我局组织拟订了《家庭病床服务规范》,旨在规范家庭病床服务流程及项目,为社区患者提供安全、规范、连续、便捷得家庭病床服务。 2014年7月20日 附件:《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家庭病床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病床服务得定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与管理要求等。 2定义 家庭病床服务就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得患者,在其家中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床、治疗、护理,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得一种基层医疗服务形式。家庭病床服务对象就是居住在辖区内提出建床需求,且符合家庭病床收治范围得患者。 3收治范围 家庭病床得收治对象应就是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与护理得患者。具体包括: 诊断明确,需连续治疗得慢性病患者,因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并经医师,确认病情稳定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与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 其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得非危、重症患者,需连续观察与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者。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并经医师确认适合家庭病床治疗得患者。 4服务机构与人员 4、1原则上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具备开设家庭病床资质得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4、2从事家庭病床工作得医生、护士,应具有注册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资质,并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能独立工作。 4、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得医师、护士数与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以保证家庭病床服务质量。 5服务项目 5、1服务项目应为适宜在家中开展得诊疗服务,其提供应以安全有效为准则。应就是在家庭中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治疗效果较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要求、医疗器械能拿到家庭使用、非创伤性、不容易失血与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得项目。 5、2检查项目一般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三大常规检查、心电图、测血糖、抽血化验等。 5、3治疗项目一般有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下注射、换药、褥疮护理、导尿、吸氧、康复指导、护理指导、针灸、推拿等。 6常用器材配置 6、1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装备有适应工作需要得小型、便于携带得诊断、检查、治疗得器材与必要得通讯设备。家庭病床服务应配置出诊包、急救箱(含常用急救药品)。出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