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与模式
简述金川铜镍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优 良的思维 品质 , 从 而达 到教 育 的最终 想象 、 独特 的知识 结构 以及 活跃 的灵感等 思维 素质 。 的数 学素质 ,
目的—— 为社会 培养合 格 的人才 !
想象 、 巧用 直 观 、 探 究 多种解 决 方案 或途 径 , 快速 、 简 参考 文献 : 1 1 刘云 霞. 浅谈 新课 标 下初 高 中数 学教 学 的衔 接 . 学 捷 、准确 地解 决 数学 问题 ,这 些都 是创 新思 维 的体 『
现。
苑教 育 , 2 0 1 0 ( 0 1 ) .
2 】 王 维 明. 浅谈 在 初 中数 学教 学 中学 生创 新 能 力 的 综 上所 述 , 在数 学教 学 中开展 创新 教 育 , 目的在 『
考试 周刊 , 2 0 1 1 ( 0 4 ) . 于培养 学生 的思 维 能力 、 应用 知识 的能 力 、 实践 能力 培 养.
新教 学观 念 、 改进 教学 模式 , 创造 一个 良好 的课 堂教
7 2
理论前 沿 2 0 1 3 年第1 期
般近岩 体 一侧镍 品 位较 富 , 远 之变 贫 , 铜 品位变 化与
同一 空 间成 岩 、 成 矿, 区域 存 在 其 它超 基 性 、 基 性 岩
镍相 反 , 最后变 为铜 矿石 , 显 示 出铜较 镍具 有较 强 的 体 一岩 群或 岩流 。 迁 移能力 。
( 上接 第 1 0 3 页)
们 的创新思 维 , 使 他们 具有 敏锐 的观察力 、 创 造性 的
在解题 中引导学 生打破 常规 、 独 立思 考 、 大胆 猜 想、 质 疑 问难 、 积极 争 辩 、 寻 求变 异 、 放开思路 、 充 分
学情 景 , 让 学生 轻轻 松松 地学 习 , 以求 培养 学生 良好
铜矿石的形成与成矿地质学

地质调查:通过 实地考察,收集 岩石、矿物、化 石等样品
地球化学分析: 分析岩石、矿物、 化石等样品的化 学成分,了解成 矿过程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地震、重力、 磁力等方法,探 测地下地质构造
数值模拟:通过 计算机模拟,重 现成矿过程,预 测矿床分布和规 模
铜矿床的类型与特 征
铜矿床的定义:铜矿床是 指由铜元素组成的矿床, 通常含有其他金属元素。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成矿地质学的发展阶段,主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20世纪中叶至今:成矿地质学的成熟阶段,主要研究矿产资源的成因、分布和利用。
成矿地质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地球科学其他领域 的交叉融合。
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和条件 成矿作用:研究各种成矿作用及其对矿床形成的影响 矿床类型:研究各种类型的矿床及其特征 矿床分布:研究矿床在全球、区域和局部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机制
风化型铜矿床:形成于 风化壳中,通常与风化
作用有关。
斑岩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素 组成,矿体呈斑状分布,矿石品位较高。
矽卡岩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 素组成,矿体呈脉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
砂岩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素 组成,矿体呈层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
火山岩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 素组成,矿体呈脉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
沉积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素 组成,矿体呈层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
变质型铜矿床:主要由铜、铁、硫等元素 组成,矿体呈脉状分布,矿石品位较低。
岩浆活动:岩浆 侵入或喷出,形
成铜矿床
热液活动:热液 上升,与围岩反 应,形成铜矿床
沉积作用:沉积 物中的铜元素富 集,形成铜矿床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提要: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的一种新矿床类型,它以其显著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多样化的矿物学、容矿岩石和局部地质背景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矿床类型。
由于该类矿床规模大、品味高,近年来对其关注程度正日益加大,对其研究程度也在逐渐加深。
但是,对于该类矿床的研究而言,有着较多较为复杂的制约因素。
例如,成矿地质背景尚不明了,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等还存在较大的争论。
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总结国内外IOCG矿床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分别从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角度出发,进行较为系统而详尽的总结与阐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该类矿床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铁氧化物-铜-金矿床;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地质特征;矿床成因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超大型矿床的研究热潮。
在预期成矿类型之外“偶然”发现的奥林匹克坝铜-金-铀矿床,类型十分独特,曾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矿床,即“独生子”矿床。
然而,随着近年大量类似矿床的发现,以及对该类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矿床学家们发现,这些矿床构成了一个新的类型,且将其统称为铁氧化物-铜-金(-铀)-稀土及有关矿床(英文多写为Iron oxide-Copper-Gold Deposits,通常缩写成IOCG矿床)。
该类型矿床一般规模大,品位较高。
代表性矿床还有:澳大利亚的欧内斯特亨利、智利的坎德拉里亚(中生代)和巴西的萨洛博。
目前,在国内已有众多学者关注该类型矿床[1-3]。
但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其成因和归类尚未统一,对其找矿标志也缺少系统总结。
笔者以国内外文献为基础,力图描述其主要特征,并总结其主要找矿标志,以引起国内勘查者的兴趣。
1 矿床基本特征1.1 矿床时空分布矿床可见于太古宙—上新世的岩石中,以形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的矿床较多。
例如,巴西的萨洛博3A Cu(-Au-Mo-Ag)矿床,赋存在大陆环境形成的太古宙萨洛博群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里。
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式

斑岩铜矿的成矿模式关于斑岩铜矿的成因,应该是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定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岩浆热液说(正岩浆模式):岩浆热液模式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所认同的学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斑岩铜矿的矿质、成矿热液及其伴生的中酸性岩体都是来之上地幔(或下地壳)。
矿质和成矿热液是由中酸性岩浆在上侵过程及侵位后的结晶过程中,由于温压条件的变化而出溶,并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依据:1,矿化体(斑)岩体紧密共生,矿化呈细脉浸染状产于岩体及其围岩中,有的甚至整个岩体矿化,且分布较均匀;2,矿化体及周围岩石具一定的热液蚀变,并具有一定的分布;3,矿床常产于深大断裂附近,在空间上常呈带状分布,并与一定的构造,岩浆带相一致(古亚洲带、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带);4,矿化岩体的产状常与围岩不一致;5,同位素资料,如硫化物的值及容矿岩石的锶同位素的初始比值(87Sr/86Sr),多接近于陨石与玄武岩但是该成矿模式的难点在于难以解释以下基本地质事实:1,众所周知,中酸性岩浆岩的活动,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据统计,目前中国出露的中酸性岩浆岩的面积为859248Km2,而全国与铜矿相伴生的中酸性岩浆岩(包括斑岩型与夕卡岩型)的出露面积最多也不会超过其中的1%。
即有99%以上的中酸性岩浆岩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使铜等金属元素富集,铜的克拉克值只有20×10-6~35×10-6,它比基性岩浆岩要低一倍而与沉积岩相当。
上述资料表明,在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中(至少是绝大部分),铜等金属元素并没有得到富集。
那么为什么在某些中酸性(斑)岩体中有铜矿产出呢?用岩浆分异热液成矿说很难解释。
2,实验资料表明,岩浆中水的含量是有限的,它与压力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35](图1)。
因此对浅成、超浅成(小于3Km)的中酸性(斑)岩体来说,岩浆中水的含量是很有限的,一般其含水量小于3%,含矿的中酸性(斑)岩体中水的含量一般为1%~2%,同时,含矿斑岩的规模又往往很小。
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 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张庆海1,杨社锋2(1.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2)摘 要: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公司在老挝纳勐铜多金属矿中的一些找矿经验,以斑岩型铜钼矿作为具体对象,针对此种的矿产在此地区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矿产企业在本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老挝;赛松奔县;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斑岩型铜钼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3-0073-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name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LaosZHANG Qing-hai1, YANG She-feng2(1.Beijing zhongzihuan Drilling Co., Ltd., Beijing 100012,China; 2.Beijing Institute of mineral ge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12,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data, combined with the company's prospecting experience in nameng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Laos, taking porphyry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as the specific object,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posit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is kind of deposit in this area,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and Enlightenment for mineral enterprises in their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area It is shown that.Keywords: Laos; saisongben County; skarn type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porphyry type copper molybdenum deposit; deposit genesis; prospecting criteria1 区域地质背景纳勐村铜锌矿区老挝万象省赛松奔县,距离万象约286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一般。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1250(2021)-05-130-10
DOI 10.19614/ki.jsks.202105019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of Xinwusu Cu-Fe Deposit in Wulatezhong Banner,Inner Mongolia
收稿日期 2020-02-21 作者简介 丁心科(1985—),男,工程师。通信作者
· 130 ·
张彦生(1967—),男,副总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
丁心科等: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乌苏铜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综合找矿模型
2021 年第 5 期
Lower Proterozoic,Silurian Xuniwusu Formation strata are expos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mining area,Quaternary strata cov⁃ ers a large area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and the magmatic rocks are not developed;②Orebodi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rly Pa⁃ leozoic Silurian Xuniwusu Formation,a total of 14 orebodies were delineated,including 4 Cu-Fe orebodies and 10 iron orebod⁃ ies(7 are outcrop ores,others are concealed orebodieds),the genetic type of the deposit is hydrothermal copper-iron ore;③ The ore body is controlled by NEE-oriented geological structures,and most of them are distributed in EW and NEE-oriented belts or veins,the secondary structural belts with large faults are favorable locations for ore-controlling and storage.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Xinwusu Cu-Fe Deposit,the integrated prospecting model of the mining area was established, and three prospecting target areas were delineated(numbered B1,B2 and B3). 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struc⁃ tures,and the large fault is 2.2 km long in the mining area.The orebody should have a certain scale of depth along the strike and inclination,and the mining area has good ore prospecting prospect.
铜矿床类型及特征介绍

铜矿床类型及其特征介绍
一、硫化物型铜矿床
硫化物型铜矿床是全球最普遍的铜矿床类型,其主要矿物为黄铜矿和斑铜矿。
这种类型的矿床通常存在于地壳较深的地方,与火成岩活动密切相关。
其特点是矿石中铜含量较高,一般在1%以上,最高可达20%,但硫化物矿石中的铜不易提取。
二、氧化物型铜矿床
氧化物型铜矿床主要由赤铜矿和孔雀石等含铜氧化物组成,通常形成于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中,由于长期风化作用使得硫化物型铜矿床转化为氧化物型。
这类矿床的特点是矿石中含有大量的铜氧化物,易于开采和冶炼,但矿石中的铜含量相对较低。
三、砂矿型铜矿床
砂矿型铜矿床是由河流、海洋等自然力将原生矿床中的铜矿物搬运到地表,并通过分选作用形成的。
这种矿床的特点是矿石中的铜以颗粒状存在,易于开采,但矿石中的铜含量较低。
四、沉积型铜矿床
沉积型铜矿床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由水体中含铜的溶液沉积形成的。
这类矿床的特点是矿石中的铜含量较低,但分布广泛,储量大。
五、热液型铜矿床
热液型铜矿床是由地壳深部的热水溶液携带铜元素上升到地表,经过冷却、结晶而形成的。
这类矿床的特点是矿石中的铜含量高,且伴有其他有价值的金属,如金、银、铅、锌等。
研究论文: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90185 地理地质论文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1区域地质背景介绍1.1研究区地层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内的主要出露地层有四种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以及新生界。
出露地层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以及石炭系。
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第一,介绍元古界,元古界有两种,分别为上元古界和下元古界。
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主要是下元古界,但整体上大多在地下,出露地表的比较少,主要是位于大兴安岭地区西拉木伦河及以南的地区,在锡林浩特地区也有一部分。
其中的岩性主要是花岗岩、辉长岩和超基性岩橄榄紫苏角闪石岩等;第二,介绍古生界。
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古生界地层中有二叠系和泥盆系两种。
其中,泥盆系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地区,在大兴安岭中南段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泥盆系。
包括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上中统大民山组、塔尔巴格特组、根里河组等。
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大部分都是二叠系;第三,介绍中生界。
中生界有三种类型的地层,分别为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其中,三叠系主要位于兴安盟五叉沟和景星镇地区,在东乌珠旗也有一小部分,但大多是零散分布。
侏罗系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的比例比较高,大约有38.66%,属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的主要地层;第四,介绍新生界。
新生界地层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第三系和第四系。
其中,第三系主要位于盆地之中,例如在断陷盆地、山间盆地中都有第三系。
第四系主要是位于沉积盆地中。
1.2区域岩浆岩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中的岩浆出露的总面积在4.5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些岩体属于不同的时代,有华力西期的,有印支期的,也有燕山期的。
其中,华力西期包括早中晚三个时期、而燕山期则包括早、晚两个时期。
这些不同时期形成的岩浆岩面积也不同,其中以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面积最大,达到了20481.44平方公里,加里东形成的岩浆岩面积最小,为64.46平方公里。
早华力西期的岩体出露比较少,其中主要为超基性岩,主要分布于贺根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论 研 究 苑
科 第 1 22 1 0 1 年 期
铜矿矿 床特征及成矿规 律 与模 式
薛 朋
(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九 四0队 ,广东清远 5 1 2 1 5 0)
摘
要 本文讲述矿 区地层 、构造等主要控矿要 素的地质特征 与矿体 地质 ,在探讨成矿特征的基础上 ,对成矿特, / Sr  ̄ &g 探 , - r
33 岩溶 侵入 作用对 成 矿的 控制 .
矽 卡岩 型 分 布广 泛 ,占全 国总储 备量 约2 %,是 我 国非 常重 7 要 的一个 工业类 型 ,暂居 我 国铜矿 开 发利质 岩 浆一 热液 接触 ,会 发生 接触 交代 作用 ,岩体 和 围 岩 内外 接触 带 的矽 卡 岩 或者 是 其他 岩 石 中 的铜 铅 锌多 金属 矿床 就会 产生矽 卡 岩型矿 床 。
较大。
3 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31 地 层层位 与成 矿的 控制 .
1 成 矿 类 型 和 时 期 铜 矿 的成 矿 类型 复 杂多 样 ,主要 以火 山岩 型 、矽 卡 岩型 、斑 岩 型 和沉 积变 质 型 为 主 ,另外 还 有 岩浆 型 、热 液 型 、砂 岩 型等类 型 。成 矿的 时期也 较 多 ,一 般分 为 以下几 个 时期 。 1 )前寒 武纪 成矿 期 ,该 时期 形 成铜 矿床数 占总数 的1. %。 66 7 2 )早古 生代 成矿 期 ,该 时期 成 矿 比率仅 为4 %。 . 8 3) 晚古 生代 成 矿期 ,该 时期成 矿 比率 占1. %,形成 的主 要 50 2 矿 床类 型为 岩浆 熔离 型 、海 相火 山气 液 型和斑 岩型 。 4) 三叠 纪成 矿期 ,成 矿 比率只 有52%。 . 5 5) 罗 一 侏 白垩 纪成 矿期 ,该 时期 成 矿 比率 高达5 . %,形 成 73 2 的主要 矿床类 型 为斑 岩型 、接触 交 待型 、砂 岩型和 热液 型 。 6) 生代成 矿期 ,只有 1 4 新 . %的成矿 率 。 9 2 主要矿床类型及 其成矿特征
21 火 山岩型 . 这 类 型 铜 矿 又 称 为 块 状 硫 化 物 型 铜 矿 ,多 具有 条 带 状 、块 状 、浸 染状 和层 纹状 等构 造 ,在 沉 积 盆地 中与海 相火 山岩 为 主要 熔 矿 岩石 的铜矿 床 有关 ,矿床 中还 含有 大量 黄铁矿 。 根 据 含 矿 乇岩 不 同 的性 质 以及 形 成环 境 的差 异分 为三 种亚 类
意 义。
带 以及 岩性 相变 带 中 ,是 由正 常沉 积作 用或 者火 山一 沉积 作 用而 形 成 的 。成 矿 过程 大致 经 历 了含 矿 层形 成 、富集 成矿 和分化 玻 璃 再 造 三个 阶段 。 此类 型矿 床 的矿 带 分 布规 模 可 长达 几 百千 米 ,含 矿 岩 系厚 度
型 :一是 与弧 后扩 张洋 盆 中海相 中一 性火 山岩 有关 的亚 类型 ,二 基 是与 火 山 岛弧 带 中海 相 “ 峰式 ”火 山岩有 关 的亚类 型 ,三是 与 双 陆块 活动边 缘火 山弧带 中的海 相火 山沉 积作 用有关 的亚 类 型 。
22 矽 卡岩 型 .
绝大多 数铜矿体 均呈 层状 或者似层 状产 出 ,与铁矿 同生沉 积成 矿 的特征 明显 ,并且 铜成 矿受 所含矿层 厚度 的影 响显著 。含矿 率较 高 的主要是 白垩系 和中上 石炭 统壶天群 。白垩 系不 但是赋 矿地 层 而 且是 矿源层 ,壶 天群灰 岩则属 于淋滤再 造矿体 的赋矿层 位 。 白垩 系 的 形 成 主 要 是 因 为地 壳 的振 荡 运 动 以及 季 节 水 的 变 化 ,减 弱 了水 位上 升 沉积 区 内的水 动 力 ,当水位 下 降水 动 力增 强 时 , 以泥 质 粉 砂 质 为 主 的紫 红 色 岩 层 沉 积 成 碎 屑 颗 粒 较 粗 的 岩 层 。成 矿 物质 再 以机 械 及化 学 的搬 运 形式 沉 积 至含 矿岩 系 中 ,积 聚 到较 粗 的碎 屑 岩层 内。该 类 岩石 的孔 隙度 高 ,透 水性 能 耗 ,利 于 地 下水 循环 。经过 成 岩作 用 以及 地 下水 在 碎 屑岩 层 中 的循 环 作 用 可 以溶 离 出含 铜碎 屑 中 的铜 质 ,并 能 与生 物 硫化 物化 合 成 为 辉 铜 矿 ,逐 渐褪 色 成浅 色 含 矿层 经过 稀 土元 素 取样 ,在 浅 色 层 中 赋 存 沉积 砂岩 型 铜矿 体 ,由于 浅 色含 矿 岩层 与 辉铜 矿 的稀 土 元 素 分 配模式 图基 本一致 ,可 以判断 浅色层 应是 矿 源层 。 32 构造对 成矿 的控 制 - 因为火 山一 积 岩形 成 时期 的成 矿作用 与 海底 的火 山活动 关 系 沉 最 密 切 ,火 山构 造对 成 矿 作用 的控制 作 用 也最 明显 。该 导矿 构 造 是 白垩 系 的直接 或 间接 与 容矿 构 造相 通 的 切割 矿 源层 断 裂或 者 裂 隙 ,容矿 构造 有 古风 化 壳 角砾 岩 带 、断 裂 破碎 带 、构 造 裂隙 以及 不 整合 面等 多种类 型 ,均 可成为 很好 的容 矿构 造 。
讨 。为进 一步 开展地质找矿 工作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矿 区地质 ;矿床地质 ;矿床成 因;矿床特征
中田分类号 P 1 文献标 识码 A 62 文章编号 17 — 6 1 2 1)6—00 — 2 63 9 7 一( 20 1 2 0 0 0
铜 矿 是 我 国 国名 经济 建设 中不 可 或缺 的重要 有 色金 属 ,是 一 种 战略 性矿 产 资 源 ,对经 济 的增 长产 生极 大 的促 进 作 用 。在今 后 数 十年 重要 的工 业化 发 展进 程 中 ,其 需 求量 将 不断 攀 升 , 因此 加 快铜 矿 资 源 的勘 查 、评 价等 工 作进 程 ,总结 出铜矿 矿 床特 征 以及 成 矿规 律 ,将 大 大提 高 我 国铜 矿 资源 的保 障度 ,具 有 重大 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