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精选

心理咨询案例精选
心理咨询案例精选

城郊中学心理咨询辅导案例精选:

类型一:“老师,我真的不想活了。”

(高考学生过考试度焦虑)

个案背景:王某,男,19岁,高三学生,在2011年高考前48天前来咨询。自诉在最近的几次高考模拟考试中,一到考试时耳朵旁边就有音乐声,当考卷发下时,眼前一片空白,要看二、三遍后才能慢慢看清题目。考试时心跳加快,答卷时双手颤抖,手心出汗,尿意频繁。近来失眠,作噩梦,每天都是妈妈把我从梦境拖回来。我真的担心高考考不好,几模考试下来,成绩一次比一次差,十分着急。自高三下学期以来,最好成绩考了一次580分,之后越来越差,最近只考到500分多一点。“老师,我真的不想活了。”

在咨询中获悉,个案在初中时,好朋友比较多,那时,成绩很好,在全校前几名,每次考前,就想考第一。自到了高中以来,人际关系不和谐,知心朋友几乎一个也没有。在家跟妈妈说的比较多,跟爸爸很少说话。班上同学有一半来至于农村,跟他们几乎不说话,也不与女生说话。学习成绩没有初中好。

个案母亲诉说儿子进在幼儿园时,活泼可爱,十分聪明。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很优秀,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老师很喜欢他。小升初时,学习也很优秀,成绩最好时名列全校前5名,一般在15名左右。中考成绩达到城郊的分数线,可未能进入导师班,只能在普通班,学习成绩处于班上中等。没想到到了高三下半学期,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这样下去,怎么能参加高考呢?

咨询诊断:

根据个案和其母亲诉说的情况,结合咨询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可初步诊断个案为: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个体希望防御或逃避考试的情绪紧张状态。考试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对所面临情境评价的结果,受其个性特征和其他身心因素的影响,以紧张、担忧为基本特征。

考试焦虑和适度的紧张不同,是过度焦虑的一种。它会妨碍考试的操作,这种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带来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考试焦虑的学生往往因为过分焦虑,反而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导致成绩不良。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他们平时往往比较温顺、老实、自制力和自尊心都比较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但常过分紧张。他们往往学习认真,但总担心学习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也唯恐和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在生理上,过度焦虑的学生常不易入睡,作噩梦,食欲不振等症状。

心理分析:

1.期望过高:在咨询中得知:个案在初中时,在全校前几名,每次考前,心理就想要考第一。说明他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到了高中这种压力隐藏在潜意识里,再加上他的人际关系很不和谐,尤其是与爸爸的亲子关系很槽糕,得不到爸爸的支持和鼓励。这也加重了他的心理压力。

2.认知偏误:(担心他人的评价)由于个案在初中时成绩一直很优秀,而结果没有考到理想的班级,故他的内心深处感到沮伤。进入高中后,成绩在班上处于中等,咨询中得知个案每次考试前,他总担心考不好,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使得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正如个案所言,初中有好多好朋友,可到了高中几乎没有好朋友,因为,他担心别人对他的

评价。

3.缺乏自信:在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贯很优秀,是个佼佼者。可见他的问题不是因为学习能力差,也不是缺乏考试技巧,而关键在于中考时的两次考试失利的挫败,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重点班,未能达到目标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带来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怀疑了自己能力,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仅仅处于班上中等,没有了以前的优势和骄傲,由于过度关注考试成绩而影响了他日常的学习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焦虑也影响了考试的发挥。

针对个案过度考试焦虑状态,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咨询过程:

1.构建合理认,鼓励重塑自信。

2.改变考试态度进行心理调适

A.接受考试时的焦虑感受。人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有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如果不紧张才不正常。

B.不夸大焦虑的作用。适当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考试常不是由于情绪紧张,而是由于自己没复习好或者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造成的。

C.不竭力克制焦虑。焦虑紧张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是人的一种自然需要。不需要竭力克制自己的焦虑,对焦虑的情绪不必过分在意,要顺其自然。

3.加强与人沟通建立和谐关系

4.学会系统脱敏激发正向情绪

咨询结果:

个案经过两次咨询,加上其母亲两次的随同咨询、再加上考前两天母亲两次电话咨询,结果在考前能保持适度考试紧张,考试成绩又回到了最佳状态,不但2011年高考取得了582分的好成绩,而且与同学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能和谐相处。

类型二“老师,他还会爱我吗?”

(中学生早恋问题)

王XX,女,18岁。高三年级学生。来访者述说最近情绪压抑,心理很难受。原因是谈了近一年的男朋友突然和她分手。我男朋友学习成绩在班里占前三名,前不久,男朋友说是家里有事,心情不好,让她今后别再找他。而且从此以后不再理她。女孩认为是男朋友故意嫌弃她,平时女孩对其男朋友非常照顾,帮他买吃的,穿的,帮他过生日,可是怎么一下就分手了。“老师,他还会爱我吗?”

来访者说:“我很自卑,小时候都说我长得丑,声音有点象男孩。缺乏女人味。我好不容找到一个依靠,他又不要我了。”说着说着眼泪不由自主流了下来。

“我没有朋友,父母在外打工,他要是也不要我了,我该怎么活?”

“他说是家里有事,我看不像,有时在班里还和别的女生说说笑笑,看到他们在一起我就来气。”

“快高考了,我缺学不进去,成绩一直下滑,家里人都等我考大学呢。如果考不上多丢人。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心理分析

从以上的案例和中学生早恋的类型中,我们还可归纳出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征:

1、朦胧性。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在他们中间还没有产

生深沉执着的情爱,也很少有自觉的一对一的,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道德感。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有的是把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有的是由于偶尔的好感,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等等。

2、感染性。早恋往往具有“流行脖的性质,有的班级谁也不谈恋爱,但在另一个班如果有几个在谈,很快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感染其他同学。甚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还没有恋爱而自卑。

3、单纯性。中学生的早恋是很单纯的,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往往说不出明确和充足的理由。因此,中学生的感情是幼稚和纯洁的。

早恋危害:

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

1.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2.早恋更容易使人受到伤害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3.早恋者容易出现性过失青少年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未婚性行为、未婚先孕。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当事者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

4.“早恋”极难成功由于早恋的盲目性和不成熟性使早恋者极少走向婚姻的殿堂。父母、学校的干预,两人感情的裂痕,升学、转学、工作等太多的因素都使早恋这个不健康的婴孩中途夭折。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20岁之前。这个时期,由于年令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而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

早恋是青春期性萌动的结果,异性相吸本无可厚非,但是没有成熟的果子。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另外,早恋中的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集体活动冷淡,与同学关系也逐渐疏远。

咨询询要点

(1)了解产生早恋的原因。

(2)理性对待这段“恋情”。换个角度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接受现实,中断往来。

(4)转移注意力。把爱的种子冷藏起来,集中精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自信心。

咨询结果:

两个月以后,该女生已经能集中精力学习了。也接纳了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已经走向正常化。2011年高考陈功考取三本。

咨询感悟:

已经早恋的同学,应尽快地从早恋中解脱出来。要走出早恋的误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中学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去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

2、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感的注意力。

3、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对自己爱慕的同学,也像对其他同学一样,落落大方,一视同仁。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会逐渐消失淡化。

类型三“老师,我好孤独。”

(人际关系障碍)

基本情况

来访者,女生,17岁,高二学生。一天下午,她风风火火走进心理咨询室,看上去很着急。等情绪平缓些后,她苦恼地诉说:这段时间过得很压抑,如果再不找人倾诉一下,很担心自己会精神崩溃。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并不缺乏关爱、关心。在学校住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觉得周围人都不可信任,许多同学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不是,很虚假,因此自己很少将内心话告诉别人。懂得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报以微笑,但就是不想这么做。“老师,我好孤独。”

问题分析

该个案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不良带来的孤独感。孤独是在“我”与“他人”之间,“我”与环境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时出现的一种自己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通过和她的沟通,我发现造成她困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和自我意识发展带来的心理偏差。处于从半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与人交往、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非常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空虚,产生孤独感。同时,青少年还面临同一性的问题,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心里有许多不愿轻易告人的秘密,有一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能心灵相通,在找不到这种“知音”的情况下,便会陷入强烈的孤独感中,觉得自己与世界存在隔膜,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向别人敞开心扉。

(二)高傲的心理。因为觉得自己思维灵活,表达能力强,对事情的思考深入,有一种优越感,所以自命不凡、清高,看不上旁人,感觉这个人“庸俗”,那个人“幼稚”,于是索性不愿与别人交往,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自己搞自己的学习。然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一个人默默承受的时候,就会体会到找不到信任的人倾诉的痛苦,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

(三)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经历,让她对人产生不信任感。上小学时因为某些原因与好朋友发生矛盾,初中时就干脆不理他人只顾埋头苦读,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学习和交友不能兼顾而选择了与同学日渐疏远;同学、室友喜欢在背后讨论别人的不是……这些经历使她感到世间的冷漠和虚伪,变得不再信任他人。

(四)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她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梦想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这本身并没有错,在许多时候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她把一些观念绝对化,经过自己过分自信的思考,她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我的想法是不平凡的,我不想跟那种幼稚的人打交道!”“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会去做!”这样下来,她选择忽视自己内心的

交往需要,忽视自己情绪的表达。她太执着于心中的“不平凡”的信念,而忽视甚至瞧不起面前的所有平凡。

咨询过程

(一)无条件积极关注,取得学生信任

(二)探寻问题根源,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解释、分析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2.鼓励她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并适当提出一些建议

3.转变视角看待孤独

(三)对其进行认知调整,帮助其重建合理的认知模式

首先我们找出了一些非理性想法,通过启发她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观念的领悟,以此帮助其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困扰。下面是咨询片段:

S(代表学生):老师,我最近心情很不好,日子过得很压抑!

T(代表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吗?

S:我觉得这世上没有人能理解我。

T:别人是怎么不理解你的?能举个例子吗?

S:就比如别的同学很喜欢讨论八卦明星之类的话题,而我对那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我觉得他们很幼稚,这么大个人了还整天谈论这个,多肤浅呐!我喜欢的是一些时事新闻,因此常常和他们谈不到一块去。有时候我也能和他们嘻嘻哈哈的,但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觉自己其实是人在内、心在外。

T:你和同学之间由于兴趣、爱好有所不同,而常常找不到相同的话题,无法进行深入交流。时间一久,你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承受一切,因为你觉得跟他们说他们也未必可以理解你,能明白你内心的真正想法。可以这样理解吗?

S:大致是这样的。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也清楚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我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从小也不缺乏关爱。为什么我常常会觉得孤独呢?

T:你以前有没有发生过与同学相处不愉快的经历呢?

S:小时候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但因为某些原因两个人发生了矛盾,这件事给我的伤害还是蛮大的。初中时我一心用在读书上,没交什么朋友。升上高中后想着交一些朋友但又因为影响了学习而选择与他们日渐疏远。还有,有些同学很喜欢在背后说别的同学的不是,口是心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很虚伪。所以现在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都不想去做。

T:我能理解你目前的感受。以前发生过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确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果换作是我,我的内心肯定也不好受。但是,什么是虚伪?“口是心非”就都是虚伪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而让某些人不能心口如一?

S:也有这种情况的。

T: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虚伪?你刚才也谈到,你交过的朋友并不多,因为某些人的错误或者误会而让你对所有人持一样的看法,这是否对他们不公平?会不会因为偏见而丧失了与志趣相同的人交往的机会?

S(思考了很久):是的,也许我错过了许多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T:有没有哪个人能够做到绝对的真诚?就你来说吧,你觉得你可以做到吗?

S:我也做不到。是的,我自己也没办法做到,所以不能那样去要求别人。

T:你说你不想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学习是什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难道不也是一种学习?

S:老师,你说的很多我都懂。但是我就是不想改,我觉得自己很难改变。

T:你不去改,怎么知道你改不了?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想改变是不是也在一定程

度上说明了你害怕艰难的改变?

S(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我有些明白了。我会用今天获得的新认识去逐渐改变原有的一些观点,争取使自己能逐渐成熟起来。

效果与思考

经过疏导,该生表示自己回去后将会对自己以前与同学相处的方法、方式进行认真反思,并把在咨询中领悟到的一些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尽快使自己从孤独中走出来。

通过这一个案的辅导,我对心理辅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打开来访者心灵的钥匙

该个案辅导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咨询关系。像她这样对人缺乏信任感的来访者心理其实是很脆弱的,如果在辅导开始的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就会很容易引起来访者的防御心理,所以在辅导之初应给予她理解和支持以赢得她的信任,让她愿意敞开心扉诉说内心的喜怒哀乐。

做好长期辅导的准备

来访者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并不是一两次的辅导就能见效,如本个案。她的心理问题往往有反复性,可能经过一两次辅导后,问题暂时解决了,但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它不可能就这么轻易地彻底解决了,所以这就需要心理辅导老师做足功夫让这样的来访者继续来访。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带来的心理和行为偏差问题值得关注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心理容易导致他们带着“双重标准”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他们看不惯别人“虚伪”,可自己也并不是每每总讲真心话;他们希望别人都能理解自己,却不能容忍别人身上一些不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带着这种自我中心心理进行交往,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心理和行为。因此作为老师要引导他们不要把自己认为别人应该做的标准定得过高过严,我们惟一能做的只是对自己多提些要求,对他人多一些宽容。另外,我发现他们的问题不只是来自于他们自身,还来自于他们周围系统的人,当事人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假如他们下定决心去改变自己,但是可能会由于缺乏周围环境系统的配合而变得十分艰难,这时应该怎么去做?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类型四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开对我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问题)

来访者,男,19岁,高二理科班学生。自从高二开学以来,经常头痛,现在已经无法坚持上课。到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身体疾病,请求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

经了解,该学生祖父三代单传,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十分溺爱。从小就不让他和外界接触,担心他遇到什么危险。上学后,父母也不让他和其他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担心安全问题。他父母现在做药材生意,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父母都是小学文化,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很高。他们说平时拼命挣钱,为的就是孩子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学。

该生平时非常孝顺,对父母总是言听计从,很少和同龄人来往。但是唯独在学习上有些力不从心。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进入高中以来,每次考试名次都是班里的中下等。因此感觉到距离父母要求的名牌大学相差太远。因此,常常想到这件事就焦虑、失眠。觉得如果考不好真对不起父母。

高二第一学期刚开学的一个周末中午,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他急忙往家里跑。就在跑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前面有个女生也没用带雨伞,衣服被雨水淋湿了。由于是夏末季

节,女生穿的衣服很薄,被雨水淋湿后,内衣的轮廓若隐若现。他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性冲动和性联想。但是,强烈的道德感又使他意识到不该这么想下去,所以极力地克制自己不去想。他疯狂地跑回家中,然后不由自主地疯狂自慰。等宣泄完以后,他又强烈地责备自己,觉得自己太不道德。然而从此以后自己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经常自慰。有时候一天数次。所以上课没经常,还经常头痛。最后不得不辍学在家。无奈之下,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处理流程:

首先让孩子对自慰的行为进行层层分析。

他意识到自慰频繁会导致头痛。这是他目前主要症状的表现。同时由于头痛无法上课实际上是逃避父母给自己的考名牌大学的任务。

其次,让其父母也一同前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咨询师安排一个小体验。让其父母把男孩紧紧地抱在中间,告诉他父母把对孩子的所有的爱转化成拥抱孩子的力量。然后让孩子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这时,儿子脸上露出极度痛苦的表情。然后,再让父母对孩子的拥抱松绑,再问问儿子的感受。儿子说舒服太多了。

通过这个体验活动,父母顿悟,原来过多的溺爱会使孩子这么痛苦。原来儿子的症状根源在父母这里!

咨询结果

走出咨询室以后,父母对儿子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不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了。对孩子的升学要求也不那么高了。同时,咨询师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尽量多参加集体活动,减少自慰的次数。

经过三个星期的心理咨询和锻炼身体,男孩的症状基本消除。他重新回到学校正常上课了。

咨询感悟:孩子的问题根源还在于家庭。父母可以爱孩子但是不可以溺爱,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健康成长。

同时,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能要求过高。家长不能把孩子当做自己实现愿望的工具。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类型之五““老师,我得厌食症了?””

(高一新生适应障碍)

个案资料

1.事情经过

学校已经下班了,J匆匆跑来找我。那是开学后的第四周,适逢我校高一新生军训,她穿着军训服,非常着急地说:“老师,我得厌食症了?”我迅速将她上下打量一翻,J的脸微微泛红,额头上渗出些汗,嘴唇有些青。“你怎么知道你得了厌食症?”我问到,“我已经好久没有吃饭了。”我意识到问题似乎有些严重,立刻把她领到了咨询室。

2.个人基本情况

J同学,女,17岁,身材微胖,皮肤偏黑,发型是当下中学生流行的不对称型,戴着一副红边框眼镜,说话不紧不慢。

3.他人的观察和反映

与J同宿舍的同学认为J很真诚,也很大方,与宿舍同学相处很好,善于交流。J 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每次从家里回到学校都带来许多零食,带来的零食吃完了就去学校的商店买。开学后打扮很特别,穿衣很时髦。

与J的母亲通过电话了解到J同学周末回到家的情绪比较稳定,会主动同母亲聊学校发生的事情,在家里的饮食非常正常,并没有出现拒绝饮食的现象。

4.心理测试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

SCL-90测试是我校在开学后第2周进行的。J的总分:241分。从各个因子得分来看,J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都在3.00以上,显然,必须对J同学进行及时疏导。

(2)《学生情况调查问卷》结果

《学生情况调查问卷》是我校自行编制的一份问卷,作为新生情况调查存入心理档案中。问卷内容涉及了学生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以及自己的烦恼等信息。

从J的问卷可以获得的信息:她目前与母亲住,但在“认为最喜欢你的人”中她将先填上去的“姑姑”划掉后写着“不知道”;在“家庭环境”一栏的四个选项“温馨、冷清、嘈杂、热闹、一般”中她选择的“一般”。但是在“在过去,你的家庭是不幸的吗”,她的答案是“否”。

J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从问卷可以看出,她目前还在学习电吉他,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唱歌,会些萨克斯。她的朋友很少,且年龄比自己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她往往是被动的参与者。关于自我评价中,J用了五个词来描述自己的个性特征:拽、狂、时尚、开朗、大方。

她觉得自己的缺点是“总被情绪所困绕。”自己的最大烦恼是担心父母在今后会不理解自己以及老师不理解和悦纳自己(注:后来了解到,这里的老师不是指现在学校的老师,而是指以前的语文老师)。

询过程与策略

咨询师初步判断这是一例对学校新环境适应不良,引起强烈情绪障碍的案例。

1.情绪宣泄,积极关注

第一次谈话时,我们并排坐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J脸色蜡黄,神情黯然,她低着头,将脸扭到了另一面,不直接看我,我开门见山地问她:“你不吃饭是为了减肥?”J似乎很诧异,突然将脸转向我:“没有,我不是。”“那不吃饭是为了不参加军训?”这次她没有支声,又将头低了下去。“这个办法开始起作用了,对吗?”她嘴动了动,神情放松了许多。

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开始了,J谈了她的家庭,她以前的学校,她以前的好朋友,她非常想念的语文老师以及她的爱好和兴趣。在谈的过程中,她的情绪由开始的沉重变得放松。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在认真地倾听,同时在引导着谈话的方向。

2.处理现实问题,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接着我又与她一起探讨了班里一些同学的优点和她自己的优点,这个话题主要是她在讲,她谈到班里一位同学的幽默,同桌的细心和认真,班长的负责任等。毫无疑问,她开始接受周围的同学了。当然,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看到对方的优点,这点非常重要。另外,初到一个新环境,如果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别人很快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点对缓解新环境的不适应感也很重要。

3.找出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

我介绍J参加我校新生“同辈成长互助小组”,这是我校针对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而成立的互助工作小组。基于对同辈群体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我校新生的特点和心理辅导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我校尝试让新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专业的心理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需要采用“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工作模式来解决入学适应问题。小组成员充分运用小组动力,协助组员在小组中汲取他人的经验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行为和

提升能力并促进自我成长。

通过参与“成长互助小组”的团体活动,帮助J同学找出自己头脑中的许多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必须对所有人负责”,“我必须让每个人喜欢我”,“我一定要让妈妈幸福”,“这里的男生肯定比以前的同学差”等等。通过活动的形式使J体验这些不合理信念对自己人际交往的影响,同时帮助她调整自己的认知系统。通过团体活动,J同学也学会了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4.创造条件,巩固咨询效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在与J的咨询过程中,我获得了班主任和生活管理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及时向我提供J同学的表现,让我在谈话过程中能够把握好引导的方向。班主任还鼓励J参加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发挥她的个人特长,挖掘潜力。由于J有很好的普通话能力,最后被学校广播站录用。另外,我与J的母亲也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她的协助和支持。

咨询结果:

几周后,J同学来到我的办公室,她希望能够成为我校心理社的成员,我对此表示欢迎,并告诉她必须先通过面试,她欣然答应。她向我展示了她刚剪的新发型,剪去了眼前的刘海,露出自信而俏皮的眼睛,多了几许可爱。

回想与她的接触,与其说是我对她的辅导,不如说是她自己的一次自我蜕变。在多数的谈话中,我仅仅是一个认真听话的忠实倾听者,而她才是真正的引导者。她引导着自我向着一个更为安全更为强大的方向前进,我所做的就是为她的成长创造出安全的环境,并给予无条件关注。

类型六“老师,我不想进教室。”

(高考心理压力)

基本情况

李某,女生,18岁,高三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母亲为了孩子的高考,特地从北京赶回来陪伴女儿复习迎考。在妈妈的陪伴下,她来到心理咨询室。她妈妈说:女儿这段近两个星期以来,不愿意进教室上课,说教室里的学生都很讨厌,背后总有人说她坏话。

“我都急死了,看见女儿痛苦的样子,我都哭了好几场了。”妈妈伤心地说。

女儿坐在旁边,表情很痛苦。

S(代表学生):“班里同学都在背后说我坏话,尤其是男生,还在背后取笑我。”

“女生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都说我不正常,老师,我不想进教室!”

T (代表咨询师):“请问你都听见他们说你什么了?”

S:“他们说我假,不好讲话。还说我装、虚伪、还说受不了我。”

T:“其他同学听见他们议论你了吗?”

S:“好像没有。”

经了解,该学生小时候就是比较听话的女生,从小胆小,比较内向,敏感。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爱好。也没有什么朋友。自从父母外出打工以后,性格更加孤僻,内向,自卑。平时很少说话。班主任说她的文化课成绩还可以,由于最近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她觉得压力很大,害怕进教室学习。

问题分析

高考心理压力大是在应试条件下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心理状态。几乎每个学习者都有过一定的考试心理压力的体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考试压力(焦虑)是最普遍的学习心

理问题,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适度焦虑,促进作用。但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考试压力、焦虑现象表现:轻度表现为紧张担忧、懈怠行为,中度表现为如失眠、健忘,食欲下降,重度焦虑表现为苦恼、头晕,恶心、尿频逃避行为等。该女生就是因为考试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逃避心理行为。

考试压力过大,过度考试焦虑,直接危害:干扰认知、思维阻塞,影响考试成绩。间接危害:躯体症状、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异常。影响人际关系。影响以后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产生考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有些事考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也有些考生考前准备不足,成绩有些波动。也有些生理因素:青春期不成熟、身体素质差等。有些因人格因素:内向,不稳定,追求完美。有些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考试心理压力过大。

咨询过程

(一)无条件积极关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二)探寻问题根源,引导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1、调节认知:合理期望,准确定位。

2、改变行为因素:考前充分准备,周密计划

3、通过音乐放松,沙盘放松,减轻考试压力和焦虑。

4、让家长和老师配合治疗。多给孩子鼓励、关心和陪伴。树立学生自信心。

咨询结果

经过疏导,该生已经能够正常到班里上课,她和同学之间关系得到缓和,脸上也充满了笑容,妈妈的脸上也付出了笑容。而且妈妈、老师、同学都反应该生好像换了一个人。同学们也喜欢和她相处了。

咨询反思

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我们必须正视它,细心地分析它。不能逃避。也不能扩大化,我们要笑对在学习中出现的烦恼、挫折和压抑心理.实际上学习中有压力、有烦恼是一种正常现象。可怕的是,有些学生在应对学习中出现的压力时,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各种困惑的方法,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不是很理想,或忽视人际关系的沟通和调整,感到孤独、寂寞等等,这些过“度”破坏或影响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引起了我们高度的关注,作出了不恰当的评价.甚至是错误的评价。才会产生心理压力。这也是引起个体高度焦虑和挫折感的根本点。

类型四“老师,我是不是精神分裂?”

(考试焦虑----强迫思维)

基本情况

方某,男,19岁,高三学生。说自己近两周来经常头痛,脑子里经常出现汪峰的歌《飞得更高》歌词和歌曲。以至于上课听不进老师讲课的内容,晚上睡觉也睡不着。但是平时放假回到家里,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老师,我是不是精神分裂”

经了解,该学生双胞胎兄弟,哥哥成绩较好,在高三重点班,而自己成绩一般,在普通班。最近几次考试不理想。再加上最近这种状况,心理很着急。担心自己考不上,假如哥哥考上了,我要是没考试,多丢人啊。

处理流程:

首先告诉学生这是高考考试压力过大导致的考试焦虑。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不是精神分裂。

其次,调整学生的认知: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第二步,少想多做。即少想病态的东西,多做“正常的”事情。第三步,想到就做。当想到正常的事情时,就立即去做,不要有过多的想象或假设。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这些干扰就会越来越少。

在采取上述“三步曲”克服“怕”字的过程中,对于强迫思维,可以采取“四不”策略逐步消除——“不怕它、不理它、不硬斗、不刻意注意它”。

不怕它——实际上,很多人总“怕”强迫思维的出现。实际上,这类思维在正常人也是会偶尔出现的,只不过大家不在意它或偶尔思考一下也就过去了。而强迫思维患者往往由于对于这种谁都可能会有的思维出现“闪念性”的恐惧——“怕”,接着,就怕这种思维的再次出现,结果是,越怕出现越出现,越出现越紧张,不断把这种“怕”强化和巩固下来。

不理它——为什么很多患者斗争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一直无法战胜它呢?原因就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举例说明,强迫思维就象一块石头砸在水面时激起的涟漪一样。怎样才能使水面平静下来——症状消失呢?是不再往水里砸石头,还是继续砸呢?当然是前者。对待强迫思维也是如此,是不管它、不理它,忽视它的存在?还是不断地关注它——不断地砸石头?同样是前者。忽视它的存在,不再关注它——不再砸石头,一段时间后,水面自然会平静下来——症状自然会慢慢消失。否则,你越注意它,它对你的干扰就越大。

不硬斗——不要与症状本身硬斗或硬顶,不能象对待一些强迫行为那样通过和“怕”字做直接斗争而逐渐“习以治惊”,而是要通过与个性缺陷的战斗达到“习以治惊”的目的。事实证明,只和强迫思维的症状斗,你是斗不过它的。与强迫思维的斗争和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你越和它斗、越过分关注它,它对你的干扰就越大。什么时候你不关注它、不在乎它了,它对你的干扰就没有了。只和症状本身斗,每个患者都是失败者。为什么强迫思维这么痛苦?正是大家不断和其激烈战斗的结果。你和症状的战斗越惨烈,就越痛苦,越发强化了症状。

不刻意注意它——有的患者在经过初步治疗或者心情愉快时,强迫思维会大大减轻甚至很久不出现,这时,他们会想“强迫思维好久没出现了,会不会再出现?可千万别再出现了!”这么一想,强迫思维果真就出现了,而且往往开始了新一轮的强迫思维恐惧“浪潮”。这种反复是正常的。但我们提倡的态度是,“来了我不怕你,不出现时我不刻意去注意它、挑衅它!”每出现一次反复,就用上述“三不”策略对待它——“你爱来不来!”对待其于无形之中。

通过上述“三步曲”和“四不”策略的多次、反复实践,就会感到一遍比一遍轻松,一遍比一遍有自信心。“习以治惊”,直到习惯了,什么“怕”也会不复存在!

再次,进行行为改变。让其用橡皮筋技术缓解自己的强迫思维。当自己这种念头出现时,使劲拉手脖上的橡皮筋,这样当自己感觉到疼痛时,自然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了。

咨询结果

经过四个星期的心理咨询和锻炼身体,男孩的症状基本消除。现在,他已经能正常上课了。并且学习的劲头十足。老师和同学也觉得他有了很大好转。

咨询感悟:

治疗强迫思维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摸索和领悟,不可心急。其中,“领悟”是最重要的。症状的消失,一靠认识,二靠实践。认识和改变自己所“怕”的事物及与症状的斗争实践都需要时间,千万不要想让它在一两天或几周内消失,不要再给自己套框框、订高标准,不要在治疗强迫思维中再犯“急性病”、“完美病”,越急效果反而可能越差。有些患者就是由于治疗时对自己要求过高反而欲速不达的。治疗时,只有循序渐进、脚踏实地,每一步都能做到了解自我、了解疾病,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不断的斗争和实践中,总结自己

的经验,不断“悟”出一些对付它的办法,才能真正有所进步。

客服沟通技巧案例3篇

客服沟通技巧案例3篇 什么是服务意识?就是没有钱赚,依然为你提供服务,这叫服务意识。而国内的客户服务普遍缺乏服务意识。下面整理了客服沟通技巧案例,供你阅读参考。 客服沟通技巧案例01 “海尔”是一个服务的品牌。海尔产品质量好吗?不能说是特别好。价格怎么样?是很贵的。海尔空调的价格和进口空调的价格持平,海尔冰箱的价格和进口冰箱价格也是持平的。海尔冰箱比其他牌子冰箱贵一千多元钱,它没有价格优势。很多营销人员说,为什么我们的东西卖不好,因为太贵了,人家那么便宜,所以我们卖不好。 这是一个营销中的错误观念。海尔产品价格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质量在国内不算最好,甚至在做客户调查的时候,很多客户都说春兰空调质量比海尔空调质量好。可是春兰的价格比海尔低将近两千元钱。而且春兰是中国很大的一家空调企业,销售额很不错。那么海尔还剩什么?质量没有什么优势,功能也差不多。海尔品牌是因为它的服务好。如有问题,打个电话就来维修,服务态度特别好,这就是服务品牌。海尔通过客户服务创造一种品牌,而这种品牌居然带动了高价产品的销售,弥补了在市场当中的劣势,体现出服务竞争的优势。 ?客户服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能够创造另外一种品牌,就

是它的服务品牌,而服务品牌创造的难度比靠广告投入创造的知名度品牌还要大。 客服沟通技巧案例02类似于海尔的企业很多,像深圳就有一家寻呼台叫瑞讯寻呼。在深圳很大,是一家民营企业。这家企业大到什么程度?在广东省的用户拥有量超过了国信,这在全国是很少见的,因为国信在全国除广东省外各省占有率都是排第一位的。为什么?因为它便宜吗?不是。瑞讯的价格在整个广东省是最贵的,服务费价格也是最贵的。可是它创造了几个之最,它曾经投资做三个广告,价格都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其中有一个广告后来得了世界金奖。任何一家寻呼台都没有这么大的广告投入,而瑞讯却连做三次,是香港导演徐克拍的。再一方面瑞讯的服务很出众,很多客户选择瑞讯是因为瑞讯的服务很到位。普通话用普通话接待,粤语用粤语接待,英语用英语接待,而且瑞讯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瑞讯之所以能以一种很高的价位在广东省长时间地占据第一位,是因为创造了服务竞争的优势。由此看出,客户服务能给企业创造另外一种品牌,一种更难得的服务品牌。 ?脑白金不是服务的品牌。 客服沟通技巧案例03台湾的王永庆是著名的台商大王、华人首 富,被誉为华人的经营之神,他一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够提供比别人更多更卓越的服务。王永庆15岁的时候在台南一个小镇上的米店里做伙计,深受掌柜的喜欢,因为只要王永庆送过米的客户都会成为米店的回头客。他是怎样送米的呢?到顾客的家里,王永庆不是像一般伙计那样把米放下就走,而是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技术经典案例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24岁,高中学历,现在一房产公司作销售员。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片断,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什么困扰了,愿意跟我谈谈吗?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今天的谈话你的经理是不会知道的! 求助者:最近三个星期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感觉很压抑,不愿与同事交往,上班时对来看楼的顾客也不如以前热情了,不想吃饭,晚上躺下 后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现在真是难受死了。 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现在你的情绪很低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沉默),最近我们售楼处来了两位新同事,每当面对新同事的时候我总感觉特别自卑。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感觉很自卑,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求助者:(一愣)我出生在外地的一个小县城,而我的新同事是北京本地人,我很羡慕她们,同时我也感到很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呢? 求助者:我已经20多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她们不仅每天有人送鲜花,我的男同事们也经常给她俩献殷勤。每当看到这些,表面上我都装得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我特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想了想,摇摇头)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噢,你说新同事是北京人面自己是外地人,新同事有人送花、献

殷勤而自己还没有男朋友,因此你感到很自卑,心情低落、压抑, 自己的生活、饮食和睡眠都受到了影响,是这样吗? 求助者:嗯。我总觉得很不公下,为什么他们出身那么好,而我,什么都没有……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家也是农村的,刚工作的时候也很自卑,总觉得不会有女孩子看上自己。 单选:1、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做了()。 (A)介绍咨询的性质(B)介绍保密性原则 (C)介绍心理咨询师责任(D)介绍求助者权利 多选: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有()。 (A)间接询问(B)开放提问(C)直接逼问(D)封闭提问 多选: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参与性概述(B)面质(C)自我开放(D)解释 多选:4、心理咨询师住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A)自我开放(B)指导(C)面质(D)具体化 多选:5、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表达出的态度有()。 (A)完全接纳(B)一视同仁(C)通情达理(D)积极关注 单选:6、求助者的沉默最不可能是()。 (A)思考型(B)反抗型 (C)内向型(D)怀疑型 单选:7、心理咨询师不可接受的求助动机是()。 (A)请心理咨询师协助自己成长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八个方法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八个方法 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其间心理咨询者与当事人的关系能给予后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做出统合。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当事人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的自我披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当事人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心理咨询员要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贯注 贯注(attending)是心理咨询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全神贯注地聆听当事人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本能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心理咨询员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当事人主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当事人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心理咨询员的充分重视。由此,贯注是尊重的体现,也是同感的基石。 在贯注当中,心理咨询员要随着当事人的主述做出一系列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其中言语的表示通常包括"嗯、噢、是的、我明白了"等伴语。而体语表示则通常包括点头、注视、面部表情的变化,适宜的坐姿及一定的沉默等。这些言语与体语的表示应随着当事人主诉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而变化,藉以加深当事人对心理咨询员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在这层意义上讲,贯注是使当事人打开"话匣子"的开关。 美国心理咨询学家基伯森(Gibson,1993)曾言:好的贯注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全神贯注(focused intensity),而差的贯注则表现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不在焉(detached passivity)。所以,贯注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关系的确立及其功能。 二、倾听 倾听(listening)是贯注的关键,也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基伯森(Gibson,1993)言:学会倾听是心理咨询的先决条件。心理咨询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心理咨询员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之功。由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或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它要求心理咨询员在听对方讲话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价当事人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心理咨询员对当事人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对心理咨询师考试感兴趣,登陆勤思心理咨询师网站了解更多信息,索要资料,也可加我扣26421,07512,欢迎咨询。在实践中,倾听意味着学会沉默,学会贯注,学会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并做出富于同感的反应。同时,倾听不是要心理咨询员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而是要让他学会兼容并蓄,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学会在不放弃个人的信念与价值观的条件下,接受他人的信念与价值观,以能够更好地体验其感受,把握其思路,做出由衷的同感反应。 所以,倾听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活动,它使人学会用心去听人讲话。可以说,整个心理咨询的学习过程也是倾听的学习过程。 三、沉默 心理咨询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自我反省的需要。由此,沉默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沟通具有人际协调功能。有了沟通你才能协调,没有沟通那怎么协调。这种有沟通、有协调也能做成很多事情。沟通不好大家互相拆墙脚,这件事就做不好了。下面整理了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供你阅读参考。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01 语言是心灵秘密的忠实反应————约翰.瑞 就每个人来说,自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处在一个人际沟通的环境中。但有的人际沟通是良好的,有的则并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出现一些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个朋友对我们说的话没有听明白,产生了误解,影响了友谊;演说时,不了解听众需要听什么,令听众厌烦等等。 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明白,需要学会如何人际沟通,正确传达信息。 口语沟通的技巧包括听话、说话、交谈、演讲等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前三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际间的口语沟通主要是借助这三种方式完成的。 一、听话的技巧 人际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我们在说的同时,必须去倾听别人的说。据了解,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有46%的时间是在听,而其中的66%是听他们的老师讲课。听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哈尔·博伊尔指出,现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别人讲话,好的听众拥有广阔的市场。那么如何倾听呢?

(一)学会倾听 1、专注地倾听。是指用身体给沟通者以"我在注意倾听"的表示。它要求你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人的身上,要心无二用。忌"左耳进,右耳出",别人的讲话在自己的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专注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全部身心,不仅是对声音的吸收,更是对意义的理解。 首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排除干扰。影响沟通的潜在的干扰很多,既有内部的,也包括外部。比如房间内的喧闹,电话铃声或者客人来访,说话人不恰当的穿着打扮、脸部表情或体态语言等等外在因素。例如,有时候你自己会处在某种特别的情绪状态之中,比如很恼火,或得了感冒或患牙痛,或者是刚好临近吃饭或休息的时间,你觉得很饿也很累。如果是这样,你也就不会很认真地去听。 你可以通过注意力聚焦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具体做法是: (1)做做深呼吸。 (2)寻找有趣的方面 一个好的听众总是会寻找机会问问自己:"有哪些是我感兴趣的东西?"娱乐界的智者威尔逊·米纳兹曾说:"一位好的听众不仅到处受欢迎,而且到最后,他也会有所知、有所得。" (3)注意参与的姿势 参与的姿势应该是放松而清醒的。保持坦然直率的姿势,手臂不要交叉,不要僵硬不动;要随着说话人的话做出反应。坐着的时候,要面向说话人,身体略向前倾。一个非语言地表现倾听的技巧就是随着说话人的姿势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母女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某,女,16岁,高三学生,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3岁时父母离异,8岁时母亲再 婚。近半年多来,与母亲关系紧张,常常因为一些事,母女之间发生争执、愤怒争吵、威胁等行为。出现争吵之后情绪不稳、焦虑、行为冲动、不能安心学习、情绪低落浮动较大、身体不适等症状。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并且母女之间水火不容、情感冷漠,心理痛苦6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运用认知疗法结合行为疗法及主客观分析进行心理咨询,取得令人满 意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关系、沟通模式、文化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李某,女,16岁,未婚,高三学生,在澳大利亚长大,父母为科学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略偏外向,特别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父母要求极严,甚至苛求。亲生父亲与母亲在她3岁时离异,母亲单独带到8岁,8年前与现在的父亲结婚直到现在。(父亲为英国人)。从小到大一直很乖,学习成绩非常好。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年貌相称,谈话中大都是对母亲的控诉与痛斥,情绪激动、气愤,情绪低落。知道与母亲生气并不好但当时不能克制并找不到宣泄方式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与同学交往良好。情绪激动时觉得胃部、身体不舒服,食欲降低。 5、社会功能: 与人交往较正常,学习状态不好但成绩影响不大。行为易冲动有些过头,甚至过激,但大部分仅仅限于与母亲关系上。 6、印象: 外表:很漂亮,在人群中很显眼、与众不同,典型东方人面孔。很有灵气的女孩。

表现:语速很快,领悟力很强,表情丰富。 性格:追求完美、自尊心强、嫉妒心强、自我为中心。 二、主诉: 与母亲冲突时很难控制情绪,气得要死,想尽办法气母亲,自己也非常气愤,情 绪久久平静不下来,情绪低落,无法宣泄6个多月,严重影响母女关系及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认为妈妈对自己要求苛刻,经常讲道理,因为很小的事就教训自己,说自己这不对那不对,不许我这样那样(坐姿、卫生等要求都很苛刻),小时候只能忍着,乖乖听话,可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所以很逆反,我为什么要听他们的她说的并不都对。并不想与母亲的关系这样敏感,可因为一点小事都会大吵,克制不了,只有让妈妈越生气自己才舒服。想改变这样的相处模式,因为觉得很影响学习和心情尤其会觉得在家里会感到压力。可只有自己改变而父母不改变,对他们的方式和态度觉得很不平衡很委屈。哭述:“我很矛盾、很痛苦,医生您帮帮我”!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周围的亲人朋友都说她性格比较外向,很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常常是第一名,很刻苦很聪明,有上进心,学习认真,有追求完美的倾向。家人介绍,在家发脾气时有过激行为如:骂人、摔东西甚至烧房子。 五、心理测验结果: (1)做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指数超过正常范围,其它分值均为正常范围。 (2)EPQ测验结果:P-45,N-55,E-45。 六、诊断 1、诊断结果:严重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与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治疗案例分析 来访者主要信息: 求治者是一名高三男孩。他有一位好友,从初一至今都在一个班,初中时关系很好,高一后两人关系开始冷淡起来,他的学习成绩也大不如以前。而且在这时他觉得好友总在打击他。比如,当他专心学习时,好友时常和其他同学在旁边议论“专靠勤奋死念书在高中已不顶用了,并不羡慕靠死念书拼出的几分成绩。”之类的话。他认为,这些议论是针对他、打击他。之后,他们的关系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他们的座位离得很近,这使他更在乎好友,总觉得在受好友的影响,这个包袱影响着自己的学习。来者不知该如何扔掉这个包袱。另外,来者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上台讲演易脸红,声音颤抖;又如晚上迟睡,第二天早晨总在想:“糟了,今天的学习效率又低了。”他总在担心失眠会影响身体。但是越想越无法摆脱这种困扰。 咨询师的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礼貌,表情不自然,情绪较低沉,不敢与咨询师有目光接触。 一、问题探索阶段 来访者只有一位好友,而且高一后关系开始冷淡,自己学习成绩也大不如前。他敏感的认为好友总是在打击他,但他又很在乎好友,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并且在生活还有一些其他问题。从以上来访者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来访者心理自卑,面对挑战主要采取回避和退缩的态度,对自己不自信,害羞,敏感,焦虑。 来访者主要表现出: ①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②除了至亲之外,只有一个好朋友或知心人; ③行为退缩; ④心理自卑; ⑤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⑥过多的忧虑及担心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①自我认知不足过于低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做了较低的评价,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低估了自己。 ②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会因为自我认识不足常常觉得“我不行”,就会抑制自信心,增加紧张,产生心理负担,学习工作效果必然不佳。 ③挫折的影响。有的人轻微的挫折就会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二、目标设定阶段 针对来访者,通过以上分析,制定相对应的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来访者的自卑和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逐步的改善人际关系。以平常心看待学习,努力了就好。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协助求助者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让来访者相信自己。

有效沟通技巧案例.

有效沟通技巧案例 沟通对身在职场和将要走向职场的人士非常重要,“ 双 70定律”说明了这一点,管理者 70%的时间用于沟通, 70%的出错是由于沟通失误引起的。著名世界级管理大师德鲁克:沟通不是万能的,没有沟通是万万不能的! 什么是沟通?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的 , 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人群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这也是沟通的三大要素。如果没有目的和达成共识, 则是闲聊天而已。 经典案例: 有年轻人想要出家,法师考问年轻人为什么要出家? 年轻人 A :我爸叫我来的。 法师:这样重要的事情你自己都没有主见,打 40大板。 年轻人 B :是我自己喜欢来的。 法师:这样重要的事情你都不和家人商量,打 40大板。 年轻人 C :不作声。 法师:这样重要的事情想都不想就来了,打 40大板。 如果你是年轻人 D 怎么和法师沟通呢? 在法师和年轻人的沟通中, 年轻人要出家和法师收弟子是目的, 共识是和谐出家。 年轻人 D :我受到法师的感召,我很喜欢来,我爸也很支持我来!

案例: 请客人吃饭,您使用以下三种沟通方式中的哪一种或几种:1. 电子邮件 ;2. 电 话 ;3. 面请。 本案中主人是为了和客人沟通情感才请吃饭的, 而沟通情感的沟通方式以面谈为佳,其次是电话。 不同的沟通目的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效力是不一样的。如你不方便面请, 只发了邮件, 一定要电话沟通一下, 有视频沟通效果更佳, 因为视频是可以配合肢体语 言的,肢体语言占沟通较果的 55%,语音语调占 38%,内容占 7%,所以在沟通效果上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沟通具有双向性,一定要对方反馈以确认对方接受信息是否正确。 如何发布坏消息: 人都想做好消息的使者,晋升、加薪、奖励、出游等,不好的消息也要及时发布, 避免猜测或与事实不符的谣传滋长, 并面对面坦诚处之, 有问题可以当场解答。 当不能回答别人的提问时怎么办: 找在场的最方便回答的人代答, 即反射处理。如没有回答要承诺后续回复的约定。 多用方便贴 : 你批文件对内容提出修改时 , 请使用方便贴 , 避免囗头讲了 , 对方没完全记清 , 造成来回重复修改文件的麻烦和浪费。 要向对方确认: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个人成长史、精神状态、身体状态、社会功能、心理测验结果 2、主诉和个人陈述:包括问题发生发展过程,求助原因。 3、观察和他人反映:包括心理咨询师观察的结果和求助者亲友反映情况。 4、评估与诊断:包括心理状态的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5、咨询目标的制定:包括具体目标、最终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6、咨询方案的制定:包括方法与原理、双方责任与义务、时间和费用等. 7、咨询过程:包括咨询阶段的划分,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8、咨询效果评估:包括求助者自我评估及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心理测验。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参考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的错误观念“离婚女人形象不好”所至,主要症状表现为: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有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强烈的自卑感,导致心情压抑、苦闷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睡眠不良。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有急切的求医欲望。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排除了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针对此类问题最有针对性和效果的认知行为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结合行为治疗手段,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模式。经过四次的心理咨询后,根据求助者的自我评估和他人反映,心理测验结果,咨询师的评估:焦虑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刘某,女,36岁,某公司职员,会计,高中文化,离异,汉族,无宗教信仰,目前与父母同住一普通社区。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性格文静、内向,但在熟悉的人面前言语较多。在家排名最小,父母均为农民,上有一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顺其自然管教,气氛宽松,促成求助者任性、固执,脾气急躁,姐姐平时也让其三分。幼时经常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曾听母亲说起一女邻居有婚外恋导致离婚,自此对离婚问题怀有负性想法,认为女人离婚不光彩。读初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沟通,让心靠近》人际沟通辅导活动课

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教学目的】 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在体验与分享中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 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的有效运用。 【教学形式】 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分组:全班分成7个6人小组,座位安排如右图。 2. 多媒体演示课件。 3. 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课前播放) 4. A4白纸42张。 二、课前组织(1分钟) 热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 【注】通过简单而有趣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 三、课题引入(5分钟) 1、自画像分析 呈现四幅以“人际沟通”为主题,学生用投射的方法画的自画像。见下图: 请若干位学生来做一次小小心理咨询师,分析一下这些自画像反映出同龄人怎样的沟通状态?并简要谈谈自己在沟通中曾经出现过的矛盾和烦恼。 2、教师导语:人际沟通是需要学习的,没有人天生就是沟通大师,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就象“人”这个字,是由一撇一捺这两笔构成的,一撇是自己,一捺是别人,这一捺你写好了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活动来检测一下。 四、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31分钟)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原理与方法 心理咨询与治疗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应用科学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门实用科学,它在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中不断发展与壮大。现如今,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除了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及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咨询则帮助人在心理上不断改变和成长。 一心理咨询的概述 (一)心理咨询的涵义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为“咨询”(counseling),也有译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历史虽然已经有近百年,但其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提到心理咨询的定义是这样的:“一种以语言、文字或者其他信息为沟通形式,对求助者予以启发、支持和再教育的心理治疗方式。其对象不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而是有教育、婚姻、职业等心理或者行为问题的人。”咨询既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又是一个过程。咨询者借助这种人际关系能够使来访者发生改变,以便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更好地成长。同时来访者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增强适应能力,使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 (二)心理咨询的特点 1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进行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帮助过程。咨询者运用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访问者创造良好的氛围,给予来访者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使其更有效地解决自身问题。

2心理咨询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过程,以及在咨询中,来访者学习新的知识与信息,调节自身情绪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3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它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一项特殊专业性服务。咨询者必须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并拥有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三)心理咨询的基本类型 1按其内容可以分为障碍咨询与发展咨询 (1)障碍性咨询是指对存在程度不同的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者的咨询,以及某些早期精神病人的诊断、治疗或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心理辅导。 (2)发展咨询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充分发展来访者的潜能,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发展2按其对象多少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 (1)个别咨询是指咨询者与访问者之间的单独咨询,它是心理咨询最常见的形式。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且咨询效果明显。但个别咨询的成本较高,需要双方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 (2)团体咨询是指咨询者根据来访者所提出的问题,按性质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同时对多个来访者进行咨询。它的优点是咨询面广、咨询成本低。但由于同一类问题可能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性,因此团体咨询往往难以兼顾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咨询效果相对个别咨询略差一些。为此,应扬长避短,在团体咨询中辅之以个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01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01 成功销售的沟通技巧案例及分析01 语言是心灵秘密的忠实反应————约翰.瑞 就每个人来说,自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处在一个人际沟通的环境中。但有的人际沟通是良好的,有的则并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出现一些相反的结果。例如,一个朋友对我们说的话没有听明白,产生了误解,影响了友谊;演说时,不了解听众需要听什么,令听众厌烦等等。 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明白,需要学会如何人际沟通,正确传达信息。 口语沟通的技巧包括听话、说话、交谈、演讲等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前三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际间的口语沟通主要是借助这三种方式完成的。 一、听话的技巧 人际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我们在说的同时,必须去倾听别人的说。据了解,学生在学校平均每天有46%的时间是在听,而其中的66%是听他们的老师讲课。听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哈尔·博伊尔指出,现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别人讲话,好的听众拥有广阔的市场。那么如何倾听呢? (一)学会倾听 1、专注地倾听。是指用身体给沟通者以“我在注意倾听”的

表示。它要求你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人的身上,要心无二用。忌“左耳进,右耳出”,别人的讲话在自己的心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专注不仅要用耳,而且要用全部身心,不仅是对声音的吸收,更是对意义的理解。 首先,在沟通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排除干扰。影响沟通的潜在的干扰很多,既有内部的,也包括外部。比如房间内的喧闹,电话铃声或者客人来访,说话人不恰当的穿着打扮、脸部表情或体态语言等等外在因素。例如,有时候你自己会处在某种特别的情绪状态之中,比如很恼火,或得了感冒或患牙痛,或者是刚好临近吃饭或休息的时间,你觉得很饿也很累。如果是这样,你也就不会很认真地去听。 你可以通过注意力聚焦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具体做法是: (1)做做深呼吸。 (2)寻找有趣的方面 一个好的听众总是会寻找机会问问自己:“有哪些是我感兴趣的东西?”娱乐界的智者威尔逊·米纳兹曾说:“一位好的听众不仅到处受欢迎,而且到最后,他也会有所知、有所得。” (3)注意参与的姿势 参与的姿势应该是放松而清醒的。保持坦然直率的姿势,手臂不要交叉,不要僵硬不动;要随着说话人的话做出反应。坐着的时候,要面向说话人,身体略向前倾。一个非语言地表现倾听的技巧就是随着说话人的姿势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 (4)保持距离 无论坐还是站,都要和说话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要太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各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在对大 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以恐怖症来访的大学生较多,现通过恐怖症来访者心理咨询过程的个案观察,分析造成恐怖的原因,探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咨询、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恐怖症心理咨询提供借鉴。 问题: 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聪明好学,性格内向,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一般。主诉:特别害怕鼠,无论看到实物还是看到模型、图片甚至听到别人提到 “鼠”字,她都会感到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躲避甚至逃跑。对于可能出现鼠的地方,尽量避往。但因学习需要,需常用鼠作实验,因对鼠的恐惧,导致其无法正常参加实验课,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由于对鼠的恐惧使其深感痛苦,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为了早摆脱困扰,前来咨询,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恐怖症也叫恐怖性神经症,是指患者对某种特定的物体、活动或处境产生持续的、紧张的、毫无道理的恐惧,恐惧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在相同场合下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以至极力回避所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影响其正常生活。在大学中,患有恐怖症的学生往往因为回避所恐惧的场所或情境,使其脱离集体活动,并被同学所不理解,逐渐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以防止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其今后的社会功能。造成来访者恐怖的主要原因: 过去恐怖的经历是导致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在咨询过程中,通过观察法和谈 话法了解到来访者幼年时随母亲去农村亲戚家,在院内玩耍时,一只老鼠从她和母亲脚边溜过,母亲带她赶紧躲开,惊恐之余告诉她鼠是极其可怕的,可以传播鼠疫,一旦被其咬着,可能会死掉,所以一定要远离它。母亲的这一番话深深地印在

心理咨询师基本功---沟通力

沟通力 课程目标:描述五种沟通技术的定义明确五种沟通技术使用步骤正确运用五种沟通技术 理论背景: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使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进行认知和情感的信息交流,在心理咨询情景中,沟通就是指咨询者一方面接收、理解来访者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另一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发出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使来访者获得领悟,达到双方信息交流的目的。咨询师这样的一种能力即称为沟通力。 要培养咨询师的沟通力,就需要从学习各种促进沟通的技术开始,然后再咨询者多实践这些沟通技术,咨询师的沟通力就能得到较好的提高。 五种技术:提问技术、即时化技术、沉默技术、自我表露技术、面质技术 提问技术 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说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使用提问技术的意义: 获取来访者的详细信息; 澄清来访者的想法和感受; 帮助来访者集中于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咨询的深入进行。 提问技术的课程目标: 描述提问技术的定义和目的;明确如何使用提问技术;正确应用提问技术; 提问技术的定义:是咨询师主动咨询问一些问题,以帮助来访者探究自己的处境,使其对问题有进一步澄清和了解的技术。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常用词语:什么、怎样、为什么、何时、何地、谁(如:你觉得你的婚姻里发生了什么改变?)封闭式问题常用句式:哪一个、….吗?、是……(如:你自己、你的家人和你的文化中,哪一个最重要?) 差异举例:(开放式)你对于接受治疗的感觉怎样?-→开放式问题-→增加、促进来访者表达;(封闭式)你对于接受治疗的感觉还行吗?-→封闭式问题-→限制、减少来访者表达。 如何使用提问技术 问那些问题? 用来了解来访者的某一具体情境或事情的问题:“什么时候….”“在哪里…”“谁…”(当时还有谁?现在在哪上大学?) 用来澄清来访者的想法或感受的问题:(你说的迷惑是指?这样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帮助来访者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你想讨论哪一个?它怎样影响了你?) 注意: 提出的问题尽量是由来访者所谈的内容所引发的。 提出问题后腰给来访者足够的时间去做出回答。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避免连续以“封闭式问题”进行谈话。 在咨询初期,为让来访者有机会自然表达,咨询师应少使用封闭式问题。 咨询结束前,不宜再使用开放式问题。 练习一: 来访者:现在我觉得越来越不想家了,尤其是比较忙的时候,我完全把我的父母忘掉了。 咨询师:你忙的时候,常常就不记得你的父母了。对这一情形,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与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的12种方法: 一、聆听法:聆听法是指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技巧,包括耳闻与目睹。耳闻即用耳听,目睹即观察来访者的体态语言,从而听出来访者的心声。咨询者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主要是听,而不是说;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不是师生关系,而是朋友关系。咨询者对来访者要平等相处,热情接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会听。交谈时咨询者与来访者需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这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听来访者讲话时,咨询者既不能一直盯着人家,也不能一直不看人家。在听的过程中,咨询者要不时有简短的鼓励对方讲下去的反应,如“嗯”,“是这样吗?”等等,表示自己是在关注他的讲话。在听对方的讲话时,咨询者自己的情感和体态语言也要与对方相适应。如对方高兴,咨询者要表示喜悦;对方悲伤,咨询者要表示沉重。在聆听时,咨询者的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不时适当地点头。总之,聆听法的关键是用心去听。 二、移情法:移情(Empathy)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来理解和分担来访者的各种精神负荷。如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在班里当众受辱一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拿马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咨询者则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三、认知法:认知法又称ABCDE理论,它是指发生了事件A,由于有B的想法,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的后果C。如果通过心理咨询,将B的想法改为为D(新的想法),就会有E这个新的后果,C这个心理障碍就消除了。这种改变认知结构的方法,就是认知法。这个方法也可以称为“说明开导”法,接近于日常的个别思想教育。 四、移置法:移置法是指一个人的一种奋斗目标惨遭失败,心理上受到了严重伤害,如能将其奋斗目标加以转移,从而改变其痛苦的方法。如孔子仕途生涯屡遭失败而作《春秋》,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张海迪高位截瘫而刻苦自学等等。如来访者因高考落第而痛不欲生,咨询者就可移置其奋斗目标,可以建议其去考中专、职校或从业,若一定想上大学,不如考电视大学、职工大学,不是照样可以进大学,何必非考上普通全日制的大学呢? 五、暗示法:暗示是一种常见的、奇妙的心理现象,人们可以通过它把病治好,也可以因为它而无病生起病来。这就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暗示法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行为,让来访者接受积极的暗示,治好心病的方法。暗示法对增强自信心,克服考试焦虑、比赛怯场、自卑心理等有很好的作用,其关键是来访者要相信这种暗示,否则收效甚微。 六、松驰法:松驰法是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顺序为几句语言表达的公式:①我非常安静;②我的右(左)手或脚感到很沉重;③我的左(右)手或脚感到很暖和;④我的心跳得很平稳、有力;⑤我的呼吸非常轻松;⑥我有腹腔感到很暖和;⑦我的前额凉丝丝的很舒服。这个公式最早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以后各国心理学家根据这个公式,编制了放松训练的指导和暗示语,制成录音带让来访者进行松驰。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10天。经过训练后,来访者掌握了这套松驰技术,会迅速使自己的肌肉松驰下来,血压会降低,心率会放慢。除了这种方法以外,也可以用深呼吸或冥想的方法使人放松。冥想就是让来访者回忆起自己经历过的最愉快的一件事的经过,越具体形象越好。运用松驰法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放松前,人要坐或躺得舒服,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呼吸平稳,入静。此法对因紧张而引起的各种焦虑以及恐慌,尤为有效,还可改善人的记忆力,提高学习能力。这个方法通常与系统脱敏法结合起来使用。 七、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如克服考试焦虑,可将引起学生过敏刺激的过程,分解成若干阶段;①考试当天走出家门;②离学校还有100米;③离校还有50米;④离校还有10米;⑤跨进校门;⑥进入走廊;⑦走进教室;⑧入座;⑨考试铃响;⑩拿到试卷。依次做好10张卡片,编好号。系统脱敏时,先拿出第一张卡(考试当天走出家门),想象当时的情景,心理有些紧张,就接着做松驰练习,放松全身肌肉。放松后,再拿起这张卡片,如再紧张,再进行放松,直到不紧张了,才做下面一张卡片,依次类推。直到10张卡片都做完了,考试焦虑也就消除了。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般一天最多做一张卡片,不可心急。做后面的卡片要重做前面的卡片,一直做到想象考试的情境时不于紧张为止。 八、厌恶法:厌恶法是使外界刺激与来访者的变态行为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条件反射,这主要用于治疗那种有社会危害性的心理障碍,如性变态。咨询者可指导来访者,当自己一有“坏”念头时,就用像皮筋弹痛自己的大拇指,使“坏”念头与手指的疼痛建立起条件反射:一有“坏”念头,就感到手痛,以此来戒除恶习。这种方法,一定要在来访者本人有克服这个心理障碍的迫切愿望时,才能进行。 九、疏泄法:疏泄法是指将沉郁在人体内的种种不愉快感受,如悲伤的情绪等排出体外的心理过程。疏泄法有以下几种:一是让其痛哭一场。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哭不仅可以减轻心理的悲痛情绪,还有利于人的生理健康。有人碰到悲伤器不起来,可建议他看悲伤的小说或影视节目,帮助他把眼泪排泄出来。二是向知心好友诉说自己的烦恼或悲痛。第三,可向报刊或自己信任的有关机构写信,以疏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咨询室也是一种很好的疏泄场所。 十、领悟法:领悟法又称认知领悟疗法,是中国式的精神分析方法,由钟友彬等创立。钟友彬认为,成年人产生神经症的根源不在现在,而在于幼年时无意识的创伤体验,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各种躯体病痛和灾难、体罚、严重的情绪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