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与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与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与练习.

学生编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吴科备 辅导学科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上教 课题名称

分数的大小比较 课时进度 总第()课时 授课时间 7月19日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2、 通过折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会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占原图的几分之几。

2、比较分数的大小。

同步教学内容及授课步骤

知识归纳:

知识点一:比较大小(一)

老师的话:

分母相同的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分子相同的分数比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大的分数小。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再比较大小。

2、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

(1)83 和 85 因为8

3由( )个81组成, 85由( )个8

1组成, 所以8

3 85

(2)72 和 52 因为72由( )个7

1组成 52由( )个5

1

组成, 所以72 5

2

3、 细心填一填。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的份数越多,取出的数

量就( );相反,取出的份数越少,取出的数量就( )。

(2)两个同样大小的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

数量( );平均分份数越少,每一份的数量就越( )。

4、比较大小。

175 176 107 109 203 53 3818 3618

77 88 1111 95 3618 363 1 1615

耐心试一试。

将下列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185 183 1 18

15

267 1817 2 26

17

开心玩一玩。

知识点二:比较大小(二)

老师的话:

不同的分数可以表示相同的量,你能找到一些相等的份数吗?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再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

2、根据分数涂色并比较大小。

51 102 153

比较大小:

3、找出与下列分数相等的分数。 (1) 21=()4=()3=()(

)=()() (2) ()()=86=()9=()20

4、比较大小。

71 91 102 104 197 14

7

53 159 42 21 1 14

7

2、把下面4个相同的正方形按不同的方法平均分,并用阴影表示

出与2

1

相等的部分,并写出对应的分数

5、填空。

(1)一根绳子对折四次,每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它的31,第二次用去它的51,第三次用去它的6

1,用去最少的是第( )次。

耐心试一试。

把86、41、255、1010从小到大排列: 开心玩一玩。

阴影部分占整体的( )

预留作业

课堂反馈 教学目标完成: 照常完成 □ 提前完成 □ 延后完成 □

学生接受程度: 完全能接受□ 部分能接受□ 不能接受 □

学生课堂表现: 很积极 □ 比较积极 □ 一般 □

学部主任

审核等第

A.优秀 □

B.良好 □

C.一般 □

D.较差 □

课后作业专案

学生姓名所属年级四年级辅导学科数学

任课教师吴科备作业时限1小时布置时间7月19日1.填空:

1.a÷b = c (a、b、c为自然数,b≠0)称()能被()整除,或()能整除()。

2. 1~10中,奇数有()个,偶数有()个,质数有()个,合数有()个。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这10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3.能被2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能被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能被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4. 36的约数有()个,50以内13的倍数有()。

5.18和30的公约数有(),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所有偶数的公约数是()。

7.45与某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180,某数是()。

8.把210分解质因数()。

9.一个数是60的约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10. ()既是12的约数又是12的倍数。

11.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和():不为0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为()、()、()。

12.三个质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05,这三个数是()。

13.a的质因数有2、2、3、5;b的质因数有2、3、5、7,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a和b的公约数有( ).

14.一个真分数,它的分子分母都是一位的互质的合数,这个真分数是()。

15. 已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3,这两个互质数是()和()或()和()。

16. 12、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12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7.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72,这两个数可能是(), 也可能是()。

18.4321至少加()能被2整除,至少加()能被3整除,至少加()能被5整除。

19.用0、1、3、8组成的四位数中,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

20.用10以内所有的质数组成一个最大的数是()。

21.一个数能被2整除,又有约数5,,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四位数是()。

22.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是这两个数的()的质因数的积。

23.1001和91的最大公约数是()。

24.一个三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0除外),十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它的质因数有(),

25. 一个数是42的约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26.用1、2、3这三个数组成的三位数能不能偶数(),能不能是6的倍数(),能不能是质数()。

27.一个小于30的自然数,既能被8整除,有能被12整除,这个数是()。

28.用111的约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29 . a、b是自然数,a = 4b ,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0.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大奇数是(),最大偶数是()。

31.能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2)判断。

1.质数都不能被5整除。()。

2.把60分解质因数是60 = 3×4×5。()。

3.合数都是偶数。()。

4.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的50%。( ).

5.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一定是0. ()。

6.所有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 ).

7.24的约数有6个。()

8.任何一个非零整数a,必定有1和a两个约数。( )

9.10以内的奇数都是质数。()

1、两个不同的自然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

(3)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1. 42和24

2. 16和36

3. 20、24和36

(4)解决下面问题。

1.六年级排队,要各队人数相同,如果排成3队就多1人,如果排成5队也多1人,如果排成7队同样也多1人。这个年级至少有多少个学生?

2.有一批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木板,要拼成一个实心的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木板?

3.有四个小学生的年龄恰好是四个连续的自然数,他们的年龄积是5040,他们的年龄和是多少岁?

4.有五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0、1、7、5、8,从中取出三张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三位数能被3整除,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5.六(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带着全班去植树,全班同学正好可以平均分为三组,如果老师和每位同学植的树一样多,则一共种了364棵树,六(1)班有学生多少人?平均每人栽多少棵树?

作业完成质量(教师填写)A.优秀 B.良好 C.一般 D.较差家长签名

(监督完成)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圆与角》练习题

圆与角的复习 1.图中圆上有6个点,任意两点画一条线段,最多能画出条线段。 2.如图所示,小圆半径为4厘米,环宽1厘米,大圆的半径厘米,直径。 3.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倍。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5.过两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过三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6.把二副三角尺如图拼放一起;图中的∠α的度数为。 7.下面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少度? 8.如图的三角尺上,∠是直角.一块三角尺上有个角是锐角。 9.如图,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10.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C.无数条 11.用一副三角尺拼不出()的角。 A.75度 B.135度 C.80度 12.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拼画出来。 A.10 B.75 C.20 D.25 13.用一幅三角尺拼摆,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 B.75° C.85° D.105° 14.两把三角尺,如图相拼,其中∠1=() A.60° B.45° C.105° D.90° 15.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与另一块三角尺的一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最大是多少度?() A.180° B.150° C.135° 16.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的角。 A.100° B.160° C.110° D.105° 17.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20° B.135° C.150° D.15° 18.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C.锐角 1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的角。() 20.写出一副三角尺所拼出的角的度数。 21.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22.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个75°的角。 23.用三角尺画出120°和15°的角。 24.过一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M、N两点呢? 25.如图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6.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7.经过下面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28.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过其中每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可以画几条直线?在画出的图形中共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一、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 +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 =差 ②被减数 =差+减数 ③减数 =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①因数×因数 =积 ②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①被除数÷除数 =商 ②被除数 =商×除数 ③除数 =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数与量 一、大数的认识 一)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数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 (十进制计数法 )。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题目举例:( 100)个千万是十亿。一亿是100 个(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 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 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 0。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课本上只有“万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 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 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4、读写法练习 (1)读数: 230 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 上表示多少个一)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教案.doc

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是由一点和从这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并能说出什么是角的 顶点、角的边。 2. 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 [能力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掌握角的定义。 [情感目标]: 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直线相交所得到的角。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多媒体出现巨大的激光器发送的2束激光线。 2. 结合已有的经验,说说什么是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边 A B

3. 今天让我们进一步的认识角。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生动的引导出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角: 1. 读一读:一点(O )和从这一点(O )出发的两条射线(OA 和OB )所组成的图形 叫做角。 2. 边说边动手画一画,加深印象。 3. 认识各部分名称。 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射线OA 、OB 称为角的边 4. 在你所画的角上标示出各部分名称。 5. 学习角的读法与记法: (1)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读“角”。 (2) 看书P68题1中的两个角,学一学“记作”、“读作”。 6. 在你所画的角下写下“记作”和“读作”。 7. 小结。 【说明:通情景的创设,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角,自己尝试画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三、直线相交得到的角。 1. 黑板上演示书P68题2。 2. 数一数两条直线相交得到几个角? 3. 请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4. 小结:基本要标示出4个角,能标出更多角更好。 四、巩固练习: 1. 填空: a) 两条直线相交,可得到( )个角。 b) 如图三条直线相交,这里一共有( )个角。 O 边 顶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量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 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 案三篇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教案沪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教案沪教版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 2、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特殊角的度数。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特殊角的度数。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呢? 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现在老师从其中选出两条,请看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生:这个图形是角。 3、对于角,你有哪些认识呢? 生1:角有一个尖顶。 生2:我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揭示课题:角。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认识角

(1)带着问题,看书自学P68 ①什么叫做角?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③角用什么符号来表示?④怎么来读一个角? (2)交流汇报 生1:一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生2: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射线OA、OB称为角的边。 生3: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生4:记作:∠AOB或∠1(∠BOA) 读作:角AOB或角1(角BOA) (3)练习:填空 如图:角的顶点是();射线DC和射线DF是角的();这个角记作:()读作:()。 生1:角的顶点是点D。 生2:射线DC和射线DF是角的两条边。 生3:这个角记作:∠CDF或∠FDC或∠2。 生4:读作:角CDF或角FDC或角2。 2、探究二认识特殊角 (1)角的计量单位 同学们,我们认识的角,有大有小,你们知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呢? 生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生2:一个圆周被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 (2)出示图片: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 这些角,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是什么角呢?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直角,它是其中的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4(1)周形成的。 平角:其中的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2(1)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 相等的角教案 沪教版

相等的角 教学目标: 1.复习角的计算。 2.通过对一些特殊图形中角的计算的探索,为将来一些重要的有关角的性质作铺垫。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一些特殊图形中角的计算的探索,为将来一些重要的有关角的性质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计算,下面我们就对这一知识进行一下复习。 2.出示角的计算(媒体出示) (1)已知:∠1=37o,∠2=53o,求∠AOB=? A 2 1 O B (2)已知:∠AOB是平角,∠1=70o,求∠2=? 1 2 A O B 师:请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完成练习,注意书写格式。 3.核对纠错,重点讲述书写格式。 4.师:同学们这些角你会求吗? 出示例题1 如图,两直线相交,得到的角分别为∠1、∠2、∠3、∠4。 如果∠1=30o,∠2、∠3、∠4分别为多少度?

4 (说明:学习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迁移到将要学习的知识中,为新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究 (一)第一次探究 1.尝试计算 2.学生汇报 3.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解:因为∠1+∠2=180o, 所以∠2=180o-30o=150o。 因为∠2+∠3=180o, 所以∠3=180o-150o=30o。 因为∠3+∠4=180o, 所以∠4=180o-30o=150o。 4.师:通过解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5.学生交流后汇报 6.师:你们发现了∠1=∠3,∠2=∠4,是什么原因使它们相等呢? (二)再次探究 1.出示例2,讨论:当∠2=145o时,∠1与∠3还相等吗? 2.请写出验证的过程。 3.汇报 解:因为∠1+∠2=180o, 所以∠1=180o-∠2=180o-145o=35o。 因为∠2+∠3=180o, 所以∠3=180o-∠2=180o-145o=35o。 所以∠1=∠3。 4.师:如果∠2=127o,∠1与∠3还相等吗? 5.师:那么∠2=155o,∠3与∠1是否相等?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6.小结:这两个角都与∠2构成一个平角,所以它们永远是相等的。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 教案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

沪教版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复习与提高 ●加法和减法 (1)加法: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①加数+加数=和 ②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①被减数—减数=差 ②被减数=差+减数 ③减数=被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与除法 (1)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分数 1、进一步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能根据直观图的阴影部分写出分数。 2、通过直观图初步认识相等的分数。 第二章大数的认识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每级最多读两个0。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 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 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3、读写法练习 (1)读数:230在万级上与在个级上有什么不同?(万级上表示多少个万,个级上表示多少个一) (2)我们就来试读这些数:2300――23002――2300230――230023000 (3)一亿五千万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万写作: 一百零五亿四千零二十万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八万写作: 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四舍五入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后面还学习了“去尾法”以及“进一法”,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平方千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角的计算》教案.docx

《角的计算》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在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 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已知∠1=45°,∠2=90°,求∠AOB=?

(1)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指导书写格式。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4)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2=15°,求∠AOB=? 已知∠3=∠1+∠2,∠1=18°,∠2=72°, 求∠3=? 1)师: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上面两题,同时注意书写格式。 2)学生练习并汇报。 2、探究二 已知∠AOB=63°,∠1=30°,求∠2=? (1)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 (3)练习书P73/2练 已知∠AOB=152°,∠1=70°,求:∠2 =?

已知∠3=∠1+∠2,∠3=80°,∠2=50°, 求∠1 =?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的计算,知道了通过角的度数的加减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大家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课内练习 1、练习一 填空 (1)若∠AOB+60°=平角,则∠AOB=()度; 若周角-∠1=60°,则∠1=()度。 师:说说你是如何想的?(结合加减法的关系分析引导) (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度。 师:这一题该如何求? ①可通过钟面上数刻度得出度数。 ②通过用12时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减去12时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来求。 2、练习二 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对于角的计算更熟练了,那么下面的角你能否很快计算出来呢? 3、练习三 计算下列角的度数。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直线相交可得到角。 2、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特殊角的度数。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特殊角的度数。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呢? 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现在老师从其中选出两条,请看这个图形你认识吗? 生:这个图形是角。 3、对于角,你有哪些认识呢? 生1:角有一个尖顶。 生2:我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揭示课题:角。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认识角 (1)带着问题,看书自学P68 ①什么叫做角?②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角用什么符号来表示?④怎么来读一个角? (2)交流汇报 生1:一点和从这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生2: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射线OA、OB称为角的边。 生3: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生4:记作:∠AOB或∠1(∠BOA) 读作:角AOB或角1(角BOA) (3)练习:填空 如图:角的顶点是();射线DC和射线DF是角的 ();这个角记作:()读作: ()。 生1:角的顶点是点D。 生2:射线DC和射线DF是角的两条边。 生3:这个角记作:∠CDF或∠FDC或∠2。 生4:读作:角CDF或角FDC或角2。 2、探究二认识特殊角 (1)角的计量单位 同学们,我们认识的角,有大有小,你们知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呢? 生1: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圆与角》练习题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与角的复习 1.图中圆上有6个点,任意两点画一条线段,最多能画出条线段。 2.如图所示,小圆半径为4厘米,环宽1厘米,大圆的半径厘米,直径。 3.大圆的半径和小圆的直径相等,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倍。 4.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5.过两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过三点最多可以画条直线。 6.把二副三角尺如图拼放一起;图中的∠α的度数为。 7.下面三角尺拼成的角是多少度? 8.如图的三角尺上,∠是直角.一块三角尺上有个角是锐角。 9.如图,两块三角尺拼成的角是。

10.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1条 B.2条 C.无数条 11.用一副三角尺拼不出()的角。 A.75度 B.135度 C.80度 12.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尺拼画出来。 A.10 B.75 C.20 D.25 13.用一幅三角尺拼摆,不能画出的角是()。 A.15° B.75° C.85° D.105° 14.两把三角尺,如图相拼,其中∠1=() A.60° B.45° C.105° D.90° 15.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把一块三角尺的直角与另一块三角尺的一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最大是多少度?() A.180° B.150° C.135° 16.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的角。 A.100° B.160°

D.105° 17.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20° B.135° C.150° D.15° 18.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1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50°的角。() 20.写出一副三角尺所拼出的角的度数。 21.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22.用一副三角尺画一个75°的角。 23.用三角尺画出120°和15°的角。 24.过一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过M、N两点呢? 25.如图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6.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画出来。 27.经过下面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在探索中掌握角的加减计算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测量∠1的度数并说说你是怎样量角的?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角的计算。 揭示课题:角的计算。 二、新课探索 1、探究一 已知∠1=45°,∠2=90°,求∠AOB=?

(1)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2)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指导书写格式。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数只要用∠1的度数加上∠2的度数。 (4)练习:书P73/1练习 已知∠1=65°,∠2=15°,求∠AOB=? 已知∠3=∠1+∠2,∠1=18°,∠2=72°, 求∠3=? 1)师: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上面两题,同时注意书写格式。 2)学生练习并汇报。 2、探究二 已知∠AOB=63°,∠1=30°,求∠2=? (1)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师:请你们试着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小结:∠AOB是由∠1和∠2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数只要用∠AOB的度数减去∠1的度数。 (3)练习书P73/2练

已知∠AOB=152°,∠1=70°,求:∠2 =? 已知∠3=∠1+∠2,∠3=80°,∠2=50°, 求∠1 =?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角的计算,知道了通过角的度数的加减可以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大家完成后面的练习。 三、课内练习 1、练习一 填空 (1)若∠AOB+60°=平角,则∠AOB=()度; 若周角-∠1=60°,则∠1=()度。 师:说说你是如何想的?(结合加减法的关系分析引导) (2)从12时10分到12时20分,分针转了()度。 师:这一题该如何求? ①可通过钟面上数刻度得出度数。 ②通过用12时2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减去12时1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的度数来求。 2、练习二 下面都是用两块三角板组成的角,算一算它们各是多少度? 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角的度量》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角的度量》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角的度量》,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一:《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评价方式: 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计算教案 沪教版

角的计算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角的加减法计算。 2.知道角的计算就是量的计算。 3.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 每位同学带好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特别的角,(周角=360°,平角=180°,直角=90°)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1个平角=2个直角; 2.复习角的单位-度。 3.图中你发现了几个角。 【为角的运算作铺垫,角的计算实际是数量的运算。】 二、探究 1.角的和。 (1)出示第73页第1题。 已知:∠1=45°,∠2=90°,求∠AOB=? 单从条件中是无法发现数量关系的,要结合图才能知道,∠AOB=∠1+∠2的关系。要引导学生读题:一看文字,二看图形。图文都有条件。 解题时,要注意规范地书写。 解:∠AOB=∠1+∠2 =45°+90° =135°

小结:我们在解图形题的书写时必须注意几点: 1.“解”; 2.关系式; 3.代入运算; 4.等号对齐。 5.量的计算(包含单位) (2)模仿练习 教材73页第一题的练习1、2 2.角的差。 (1)出示第73页第2题。 已知:∠AOB=63°,∠1=30°,求∠2=? 学生利用刚才的书写格式,自己尝试解答。 先在组内交流讨论,再打开书核对。 等全部订正好了后,请学生们谈谈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图文结合看条件,然后要找到角与角的关系,最后列出关系式,代入计算。 (2)模仿练习 教材73页第二题的练习1、2 【通过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知道图中也有很多隐蔽条件。】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1)∠1+∠2=90°,∠1=47°,∠2=(); (2)∠1+∠2=180°,∠2=45°,∠1=(); (3)如果∠1的6倍是平角,那么∠1=()。 2.看图计算 (1 ∠1=()度,∠2=()度, ∠3=()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度量 1教案 沪教版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1度可以简写成“1°” 4.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 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ii.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iii.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iv.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vi.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vii.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 viii.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 ix.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 x.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180°∠=123° ∠=360°∠=20°∠=90° 2.填空: 一个周角= _____个平角= ______个直角 3.填“<”、“>”或者“=”。 锐角〇 90° 90°〇钝角〇 180° 【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