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合集下载

硬铬电镀工艺

硬铬电镀工艺

硬铬电镀工艺:
1.镀液的组成。

(1)含Cr2O3≥40mg/L的镀液,其中铬以50~70mg/L为宜。

(2)含Cr2O3为1~5mg/L的镀液。

2.镀液温度:
电镀硬铬对温度要求不严格,一般在20~40℃范围内均可操作,但应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镀层发脆。

在室温下电镀时,一般应控制在10~40℃范围内。

若需在较高温度下电镀时,则必须采
取降温措施,以免镀层发脆。

为提高镀层的抗蚀性,通常采用低温电镀。

镀液中的铬浓度也可在较低值范围内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30%。

3.镀液维护。

(1)镀液应定期过滤和除渣,使镀液保持清洁。

(2)镀液中不能有悬浮物存在。

(3)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镀层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1)如发现镀层光亮度降低或不均匀时,应及时调整镀液
的pH值或温度。

—— 1 —1 —。

模具电镀硬铬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硬铬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六步
电镀
将直流电流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到镀槽的阴、阳极上,当直流电通过两电极(即:两极间含金属离子的 电解液)时,电镀液中的阴、阳离子由于受到电场作用,发生有规则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这种现象叫“电子迁移”。此时,金属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沉积成镀层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电镀。
凹凸现象要尽可能修复后再电镀。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一步
模具状态确认
目的:确认模具是否达到镀铬要求,发现并指出有缺陷部位进行修复,确保模具在电镀后 的完美状态,也可防止模具因较大缺陷出现运输返工现象。


拉痕




砂眼/针孔
压痕 焊缝
凸凹不平 拉伤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R角 平面
方形加强筋
刀口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八步 品质检查/包装出厂
目的: 确保所电镀模具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铬层 厚度检测
包装 膜厚计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前注意事项
❖ 焊缝及裂纹应适当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影响电镀质量及 电镀后模具的使用寿命。
❖ 模具易损部件拆卸,尽可能的拆掉以下部件:铜质导板、 导套、模具标示牌、气缸、塑料件等。
❖ 堆焊修复应选择含镍量不超过20%的焊条(焊丝)。 ❖ 模具加强筋及受力部位不允许有砂眼或针孔类不良出现,
第二步
脱脂/清洗
目的:去除模具表面上的油污
第三步
缺陷修复
目的:对模具需电镀面的缺陷部位进行堆焊修复
红丹粉测试检查
平板尺确认检查
肉眼观察确认

电镀铬

电镀铬

电镀铬电镀硬铬一般应用于模具的产品位的表面。

经处理后,模具、工件有如下优点:一、表面平整、光洁、易于脱模,为保证产品之光洁、平整。

二、不会生锈,一点锈斑都不会有。

三、镀的过程中原零件变形小,表层镀铬后可增强硬度(HR65以上),耐高温达500℃、耐腐蚀、防酸、耐磨损。

四、如果零件尺寸不到位,可以通过加几c铬来达到尺寸。

五、根据产品之特点,达到视觉、立体的效果,确保产品的稳定的表面质量。

其他:除了可以镀铬,还可以镀钛,目前国内模具最流行的是镀钛.电镀镍nickel plating主要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

镍镀层对铁基体而言,属于阴极性镀层。

其孔隙率高,因此要用镀铜层作底层或采用多层镍电镀。

从普通镀镍溶液中沉积出来的镍镀层不光亮,但容易抛光。

使用某些光亮剂可获得镜面光亮的镍层。

它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钟表、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和日用五金等方面。

含有一部分氯化物的硫酸盐-氯化物溶液,称为“瓦特”镍镀液,在生产中应用最广。

nickel (electro)plating;electro nickelling借电化学作用,在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

可用作表面镀层,但主要用于镀铬打底,防止腐蚀,增加耐磨性、光泽和美观。

广泛应用于机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庭用具等制造工业。

将制件作阴极,纯镍板阳级,挂入以硫酸镍、氯化钠和硼酸所配成的电解液中,进行电镀。

如果在电镀液中加入萘二磺酸钠、糖精、香豆素、对甲苯磺胺等光亮剂,即可直接获得光亮的镍镀层而不必再抛光。

电镀: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目录[隐藏]电镀的概念电镀作用电镀原理电镀方式电镀的过程基本如下电镀专业术语电镀锌电镀diàndù电镀的主要用途是什么?1、提高金属制品或者零件的耐蚀性能。

铝及其合金电镀硬铬工艺探讨

铝及其合金电镀硬铬工艺探讨

铝及其合金电镀硬铬工艺探讨1 原理铝是一种化学活性很高的活泼金属,它的电极电势很低(Φ=-1.67V),具有很强的亲氧性。

同时又是一种两性金属,在空气中极易发生钝化,给铝合金电镀带来了困难。

铸造铝合金因有砂眼、起泡等缺陷,在电镀中容易滞留残液和气体,会引起氢脆和镀层脱落等现象。

铝及其合金电镀的关键是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问题;而影响结合力的关键是预镀是否合理。

目前常用的工艺有两次浸锌法[3 5]、化学镀镍磷[6 7]、浸锌后镀镍[3]、浸锌后镀锌[8]、磷酸阳极氧化法[4]和盐酸浸蚀法[9]等。

这些工艺的过程大致相近,都是先去除表面的氧化膜,再通过不同方法获得稳定的中间层,最后进行电镀。

稳定的中间层可以防止自然氧化膜的再生,在镀前保护好裸铝表面;同时形成具有超微观、均匀的凹凸结构以及较大的孔体积和较小的电阻;保证在电镀时沉积金属快,晶核形成多,附着好;而且可以避免高硬度的铬层与较软的铝基体直接接触而可能引起开裂和凹陷。

2 铝及铝合金电镀硬铬2.1 工艺流程喷砂处理→碱蚀→水洗→酸蚀→水洗→预镀→水洗→镀铬→水洗→吹干→除氢2.2 主要工序说明2.2.1 喷砂处理一些镀件表面可预先采用喷砂处理,这不仅可以使零件表面获得均匀的粗糙面,而且可以增加铝合金表面的显微硬度,增加电镀的表面积,提高镀层结合力。

喷砂处理可采用干喷或水喷,使用不同目数的玻璃砂,调整喷砂的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粗糙度的均匀表面。

喷砂后要及时去除表面残留的玻璃砂,以免对后道工序产生影响。

2.2.2 碱蚀除油碱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氢氧化钠50~100g/L,磷酸三钠30~45g/L,碳酸钠20~30g/L,60~80℃,0.5~1.0min。

此过程可反复操作,但时间要短以防过腐蚀,除油后要用热水和冷水清洗。

有时也可用有机溶剂除油。

2.2.3 酸蚀出光酸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φ(硝酸)=75%,φ(氢氟酸)=25%,室温,3~5s。

其中硝酸和氢氟酸的体积分数可根据镀件中硅的含量作适当调整。

镀硬铬工艺及故障处理方法

镀硬铬工艺及故障处理方法

镀硬铬工艺及故障处理方法镀硬铬工艺:1.镀硬铬工艺流程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预镀碱铜→ 酸性光亮铜(选择)→ 光亮镍→ 镀铬或其它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 阳极→ 电解除油→ 弱酸浸蚀→ 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镍封(选择)→ 镀铬2.锌合金镀硬铬工艺流程除蜡→ 热浸除油→ 阴极电解除油→ 浸酸→ 碱性光亮铜→ 焦磷酸铜(选择性)→ 酸性光亮铜(选择性)→ 光亮镍→镀铬3.不锈钢直接镀硬铬工艺a.电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浸酸活化(1ml/L HCL、10ml/L H2SO4,室温,半分钟;适用于自动线上不锈钢镀铬,不宜镀铜或镍)→水洗→镀铬。

b.阴极电化学除油→清洗→阳极活化(10A/dm2)→直接镀铬。

c.化学除油→清洗→阳极电化学除油(0.5A/dm2)→清洗→浸酸活化(1ml/L HCL、10ml/L H2SO4,室温,45S)→清洗→镀铬二、镀硬铬工艺注意事项1.须严格控制液温、电流密度、极距等操作条件;2.均一性差,对复杂形状镀件需适当处理;3.电流效率很低,须较大电流密度;4.阳极采用不溶解性阳极,铬酸须通过铬酐补充;5.电镀过程中不许中断;6.形状不同镀件不宜同槽处理,须用不同的挂具;7.镀件预热与液温一致,附着性才会好;8.镀件要彻底活化,有时要带电入槽,附着性才良好;9.需用冲击电流(大于正常50-100% )在开始电镀较复杂形状镀件,约2-3分钟而后慢慢降至正常电流密度范围内。

三、镀硬铬工艺的影响因素1.CrO3浓度与导电性关系:在铬酐小于450g/l的情况下,铬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2.温度与导电性的关系:温度高,导电性好3.CrO3浓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铬酐浓度高,则电流效率下降4.硫酸浓度的影响:浓度低时,低电流密度下电流效率高,反的电流效率低5.三价铬的影响(1)三价铬很少时,沉积速率减慢(2)三价铬很高时,镀铬层变暗(3)三价铬增加,则导电度降低,需较大电压(4)三价铬愈多,光泽范围愈小6.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影响(1)镀液温度升高,电流效率降低(2)电流密度愈高,电流效率愈高(3)高电流密度,低温则镀层灰暗,硬度高脆性大,结晶粗大(4)高温而低电流密度,镀层硬度小,呈乳白色,延性好,无网状裂纹,结晶细致,适合装饰镀铬件(5)中等温度及中等电流密度,镀层硬度高,有密集的网状裂纹,光亮硬质铬镀层。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一、铬镀层的特性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

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

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

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

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

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

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

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

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

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

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

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

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高耐磨高耐腐蚀镀硬铬技术

高耐磨高耐腐蚀镀硬铬技术

高耐磨高耐腐蚀镀硬铬技术烟台电镀技术研究所2014.3.8目录镀硬铬工艺操作规程。

1 镀硬铬过程中的工艺维护.。

5 代替双层镀铬的高耐蚀镀铬添加剂.。

8超硬耐磨耐腐蚀纳米复合电镀镀铬工艺.。

9不同类型工件储油缸,减震杆,活塞环电镀硬铬的研究.。

15 不含氟镀铬抑雾剂dw-026.。

18DW-032高效镀硬铬添加剂使用指南.。

19dw013镀铬液三价铬处理剂.。

27微裂纹硬铬层的获得?.。

29 油缸轴高耐蚀性镀硬铬工艺.。

30 液压活塞杆高耐蚀镀硬铬工艺操作规程.。

31液压活塞杆镀铬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应用.。

33 液压缸活塞杆高耐蚀镀铬添加剂dw-032.。

34液压缸活塞杆镀铬.。

3538提高活塞杆镀硬铬电镀质量的方法 .。

39 连铸结晶器铜管内腔镀硬铬技术解析.。

42 结晶器铜管高效镀铬添加剂dw-032.。

44 解析液压活塞杆镀铬层的厚度和硬度匹配关系.。

45连铸结晶器铜管内腔镀硬铬新工艺与技术.。

46结晶器铜管镀硬铬故障详解.。

47结晶器铜管镀铬液铁,铜杂质的影响和去除?.。

48结晶器铜管镀铬阳极种类及形状对镀层及通钢量的影响.。

50 结晶器铜管电镀用钛铱钽阳极产品.。

51结晶器铜管镀铬添加剂试验总结.。

52结晶器铜管镀铬的工艺特点.。

53结晶器铜管电镀用钛铱钽阳极产品.。

54 减震器杆镀铬阳极形状及布置.。

55 活塞杆镀铬耐蚀性电镀工艺.。

58 活塞杆电镀无裂纹硬铬层的获得.。

59高速镀硬铬典型工艺流程.。

60高速电镀硬铬镀铬添加剂dw-032.。

62高耐磨结晶器铜管电镀工艺参数的管理.。

63镀硬铬过程中的工艺维护.。

64冷轧工作辊硬镀铬技术研究.。

67国内外液压缸活塞杆镀层的选择依据.。

78 液压缸筒镀铬技术条件.。

84 工程用铬电镀层.。

88镀硬铬工艺操作规程一、工艺介绍镀硬铬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

硬铬电镀工艺及配方

硬铬电镀工艺及配方

硬铬电镀工艺及配方
硬铬电镀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硬度高、耐磨、耐腐蚀的铬层,提高金属零件的使用寿命和表面硬度。

下面是硬铬电镀的一般工艺及配方:
硬铬电镀工艺步骤:
1. 预处理:包括清洗、除油、除锈等工艺,将金属表面清洁干净。

2. 酸洗:使用酸性溶液进行酸洗处理,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蚀物等。

3. 洗净:将酸洗后的金属件用水洗净,去除酸性溶液残留。

4. 镀前处理:涂覆一层具有良好附着力的镀前涂料,增加镀层和基材的结合强度。

5. 镀层:在镀液中进行电镀,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进行沉积,形成硬铬镀层。

6. 洗净:将镀后的金属件进行清洗,除去镀液残留。

7. 补漆/整理:根据需要进行表面修整和涂漆。

硬铬电镀配方一般包括以下成分:
1. 铬酸铂:作为主要的阳极材料,提供镀层的铬离子。

2. 硫酸:用于调节镀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3. 三氯化铵:作为提供氯离子的源料,对镀层的质量有影响。

4. 氟化物:用于调节镀液的结晶性,影响镀层的硬度和光泽度。

5. 表面活性剂:用于改善涂覆的均匀性和降低气泡生成。

需要注意的是,硬铬电镀的具体配方和工艺参数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镀层要求而有所不同,以上仅为一般情况的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
电源特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镀硬铬工艺流程、要求及电源特点
现代电镀网10月26日讯:
(一)硬铬工艺流程及要求
(一)、硬铬工艺流程:
机械预处理→预除油→上挂具→安装屏蔽物→除油→水洗→除锈→水洗→阳极腐蚀→镀硬铬→水洗→卸屏蔽物和挂具
1、机械预处理:
机械精加工:最后一道磨痕要细,是它很容易抛光掉(不然磨痕会在镀铬时引起麻点和气痕)。

2、预除油:
三氯乙烯或过氯乙烯除油。

3、上挂具:
选择或制造适合的挂具安装。

4、安装屏蔽物:
安装辅助阴极和辅助阳极、在不要镀铬的部位涂漆和蜡或包裹塑料薄膜。

5、除油:
用专用除蜡水除油。

6、水洗:
水洗需彻底:零件润湿需均匀。

7、除锈:
用15%-20%的稀硫酸溶液除锈。

8、阳极腐蚀:
阳极腐蚀工艺:铬酐120-350 g/l,硫酸:10 g/l,阴极:与镀铬阳极同,温度:与镀铬温度相同,电流:30-50A//dm2,时间:视基体而定。

9、镀铬:
给电前预热:使零件温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温度。

给电方式:铸铁件镀铬先用冲击电流电镀,然后再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合金钢件镀铬采用阶梯式给电;铬上镀铬先进行阳极浸蚀然后阶梯式给电。

二)、槽液的要求及控制:
1、槽液的成份及工艺条件:
CrO3:240-260g/l
H2SO4:2.4-3.0g/l
Cr3+:2.2-2.8g/l
温度:50-55℃
阴极电流密度:25-35A/dm2
S阴极面积:S阳极面积1:2.5-3
2、每周对槽液进行两次分析,控制槽液在工艺范围内。

3、根据化验结果补加材料,要求溶解好后加入镀槽中,并做好记录。

三)、设备的要求:
1、电源:对直流电源应发挥其应有效率,一般的利用率不低于65%、不高于85%。

波纹系数不高于5%。

2、铜排、阴阳极杆应根据电源的要求配制,以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热,损失电能,使电流不能有效输出。

3、阳极:阳极面积应是阴极的2.5-3倍,在实际生产中以挂满为标准。

4、挂具:挂具应根据产品的不同而设计,总的原则是导电好。

5、槽体:溶液体积大一点,成份变化小,同时可适应大工件操作。

四)、操作要求:
1、做好半成品毛坯的检查,对不合格的毛坯能修复的做好修复工作,不能修复的另行处理。

2、经检验合格的毛坯按公差大小分类,转入下一道工序。

3、按电镀硬铬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五)、电镀注意事项:
1、毛坯前处理应干净。

2、毛坯在槽液中预热应充分,工件温度应接近槽液温度。

3、电镀过程中温度变化应控制在±2℃范围内。

4、镀铬零件进入槽液内离液面不应低于50mm。

(二)电镀硬铬电源的特点
1、广泛应用于钢铁厂轧辊,电机厂轴承以及发坳机耐磨工件(活塞环,缸)等镀硬铬以及装饰镀铬和深孔镀铬,是新一代镀铬专用电源;
2、以先进的逆变技术为核心,主控制系统采用特有的多环控技术,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高精度控制性能,严格的质量管控,完善的保护功能,全面提升产品稳定性。

3、采用纳米基材料的主高频变压器,以进口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为主功率器件,优质选材,确保品质。

4、先进散热设计理念,多种散热方式互补,确保产品的高效稳定。

5、全数字化设计,控制更精准。

支持总线控制,可组建中央控制电源系统便于管理、提高效率。

6、模块开关电源设计,通过设计N+1冗余电源系统实现容量扩展,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一组烧坏,另一组自动启动,不影响生产),缩短维修维护时间,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7、保护功能完备:具有缺相、过压、欠压、短路、过流、过热、(缺水)等保护,全方位呵护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