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重点
中美1-5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主要涉及哪些讨论议题?

一.人民币汇率美方希望人民币升值,用以改善中美之间贸易关系,扭转自身的贸易逆差。
中国要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进而保证整个经济体制的稳定。
二.贸易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轴,长期以来,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而美国面对巨额贸易逆差和国家财政赤字压力,对中国贸易关系多有要求。
贸易逆差是由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众多因素导致的,如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劳动力和投资配置的国际差异等等。
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是这些宏观因素的反映,双方经过经济对话以达到互利共赢,使双方的经贸关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金融市场开放加入WTO过渡期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服务领域开放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2004年底,中国就已经对外资保险公司取消了地域限制,外资在国内可开展除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业务。
但是,美国方面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对话就中国对美国证券机构和银行进一步开放市场方面达成协议。
五、能源安全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合作在中美关系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六、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
与能源问题一样,中国的环境保护也是一个受到长期长期关注的问题,美国希望中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的力度七、知识产权保护。
中美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共同利益也越来越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自身的需求。
八、中国加快经济改革开放,使美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此外议题还涉及了全球经济挑战、中美财政和货币政策展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互动及其影响、中美经济再平衡、中美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市场稳定和改革等方面。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要点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要点近年来,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尤其是两国高层之间的战略对话。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指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之间的正式会谈,旨在加强两国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
以下是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要点。
1. 开展有益的沟通和对话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起对话平台,为两国之间的沟通提供机会。
通过正式对话,两国高层官员能够直接交流意见和观点,增进相互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建立起信任和互信的基础。
2.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重要的国际影响力,面临着共同的全球挑战。
在高层战略对话中,双方可以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病等全球挑战进行讨论。
通过合作,中美可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通过合作行动来应对这些挑战。
3. 探索双边经济合作的机会和挑战经济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层战略对话中,双方可以就双边贸易、投资、金融合作等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对话,双方可以寻找双边合作的机会和解决双边经济争端的方法,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化。
4. 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问题,无论是在经济领域、地缘政治问题还是在人权和价值观念上。
通过高层战略对话,双方可以直接交流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这有助于避免分歧进一步升级,保持对话的渠道,并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找到共同的解决办法。
5. 加强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是中美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层战略对话提供了双方就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进行讨论的机会。
通过对话,可以加强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合作,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6. 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关系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是为了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
在对话中,双方可以交换意见,并制定共同的战略和目标,共同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通过对话,可以加深相互了解和信任,为两国的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结起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话,双方可以加强沟通,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解决存在的分歧和问题,加强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unit 3 中美经济战略合作对话

• 数千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 则茅塞之矣。"我们的任务是要开辟出一条 造福子孙后代的通向未来的道路,防止缺 乏信任或不可避免的一时分歧使这条道路 被杂草堵塞,要随时想到我们正在共同完 成的旅程。
• 这项对话将有助于确定该旅程的最终目的 地。它展示了我们通过持久合作--而并非对 抗--来定格新世纪的承诺。我期待着在首次 访问中国时进一步推动这项努力,我希望 更好地了解你们的领导人、你们的人民和 你们伟大的国家。我深信,只要我们携起 手来,就能沿着进步的方向稳步向前,履 行我们对我们的人民和我们共同的未来所 承担的责任。
• 我还期待乔恩∙亨茨曼(Jon Huntsman,中 文名洪博培)州长通过确认,成为一位出 色的美国驻华大使。他今天也在座。乔恩 在亚洲有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并且, 同我不一样的是,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 普通话。他还是一位共和党人,曾任麦凯 恩(McCain)参议员总统竞选团队的共同 主席。我认为,这反映了乔恩为国效劳的 坚定承诺以及两党对发展积极和富有成果 的美中关系的广泛、一致的支持。谢谢您, 乔恩,谢谢您同意担任这项职务。
Berlin Wall
柏林墙
•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 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 是隔离东德(含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 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 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61年建造,1989年拆 除,两德重归统一。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 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这个民族那时最大的悲哀, 莫过于再次分裂.
• 当时我们的对话建立在一个狭隘的基础上, 即我们各自与苏联展开的竞争。今天,我 们享有反映两国人民之间日益深化的纽带 的全面关系。迄今为止,我们两国的交往 时间已经超过相互隔绝的时间。两国人民 的交往领域不可胜数。我认为,我们已经 具备条件,将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些最 重要的议题上取得稳步进展。
2020届高考政治 专题测试卷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0届高考政治专题测试卷(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范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50万人,在许多毕业生报考录取比例极低的公务员考试的同时,一些毕业生却在网络中寻找到了就业机会。
网络蕴藏了巨大的商机,因而新职业也层出不穷,这说明()A.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领域B.我国已经形成比较规范和完善的新型职业市场环境C.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实现的D.从事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投入少、风险小、收益高2.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2020年5月14日监测显示,目前全国猪肉价格与2020年同期相比上涨43.5%。
而猪肉价格高涨的背后是猪饲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以及2020年市场低迷造成的生猪存栏量不足。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A.政府宏观调控B.供求、价格和竞争C.对外开放D.企业公司制改革3.2020年3月2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印发《202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结合当地实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抓好落实。
国家工商行政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整顿,有利于()①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保证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食品③促进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④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2020年10月11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居民生活用电以后可能要实行阶梯式的递增电价。
据此,居民阶梯电价将划分三个档次,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
无论是否实行“阶梯电价”,居民的日常用电都不会受到影响。
国家出台电价调整方案,适当调整用电价格()A.能够从根本上扭转发电企业普遍出现的亏损状况B.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D.发挥宏观调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十二五”规划强调实现“两个同步”的目标,即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2011年5月至2012年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试题2011年5月-6月1.2011年5月6日至8日,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达成共识,要确保两岸关系稳定发展,切实为两岸同胞办实事、谋福祉,重视加强两岸( )交流,探索落实论坛共同建议的机制。
A.学者B.媒体C.青年D.专家2.2011年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11年( )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透露,从( )起,我国不仅是航运大国、海洋大国,更跃居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A.中国航海日2010年B.世界航海日2011年C.中国航海日2011年D.世界航海日2010年3.2011年5月9日至10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美双方同意在战略对话框架下建立中美战略安全对话机制并举行了首次对话,同意建立中美( )事务磋商机制。
A.亚太B.金融C.气候变化D.进出口贸易4.2011年5月12日,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通知,首度明确“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 )。
A.15% B.20% C.25% D.30%5.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 )周年。
A.50 B.55 C.60 D.65参考答案:1 C2 A3 A4 A5 C(责任编辑:东方人事-时事政治学习网)本篇文章来源于:时事政治学习网() 原文链接:/html/styda/20120323/11270.html时事政治试题2011年7月-8月1.2011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A.失业B.生育C.医疗D.公积金2.2011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后第五次加息。
A.一B.二C.三D.四3.2011年7月9日,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正式宣告成立南苏丹共和国,定都()。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

•
•
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历程
• • • • • • • • • •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工场手工业时期 ⑴萌芽:14世纪,地中海,意大利 ⑵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⑴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⑵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主流
20世纪90年代后: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 • 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 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⑴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 • 美、德超英
2、二战后初期
• 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 于美国。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日本、西欧经济崛起,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4、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区域集团:欧盟、APEC、东盟、北美自由贸 易区; 全球性经济组织:WTO
4、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是“抓住
•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 战”。以下事例属于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有 • ﹙ ABC ﹚ • A 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纽约启动。 • B 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 C 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家。 • D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 • • • • •
•
课堂练习﹙ 多选题﹚
• 1、某杂志社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 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 理由有﹙ ﹚ ABC • A 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 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 C 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 D 古代罗马文化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
![[宝典]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https://img.taocdn.com/s3/m/b8375fd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4.png)
专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知识体系】一、基本线索明初实行海禁到清初发展到闭关锁国→近代晚清政府被迫开放→现代中国主动对外开放二、认识1、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其实质是自然经济封闭性在外交方面的反映,同时与统治者的腐朽愚昧相关。
2、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维护国家的主权,但最终只能导致落后挨打。
3、近代中国的被迫开放与现代中国的主动开放有着本质的区别4、闭关只能导致落后挨打,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5、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主题: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一)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定义: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国人到中国来贸易。
2、表现:清朝只允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
2、原因:(1)明初东南沿海倭患猖獗;(2)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3)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4)担心外来势力对清王朝的干扰。
3、影响:(1)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2)消极影响:①割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近代中国被迫开放1、史实:自鸦片战争后至清王朝被推翻,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几十处。
2、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无法抵御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2、影响:通商口岸成为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习俗变迁较早的地区之一;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三)现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历程:(1)开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成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
解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解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摘要】:文章先阐述了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原因,然后简要介绍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过程。
接着,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共同利益和国际机制的层面来分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并就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共同利益;国际机制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美两国在经贸、环境、安全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越来越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这并没有使双方的合作关系自发改进,反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两国存在着愈演愈烈的冲突。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如果两国关系处理不当,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两国经济发展,甚至会世界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冲突,相互合作以达到”双赢”,中美双方试探性地进行了战略经济对话,形成了相关机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为使该机制更大程度促进中美合作,我们必须对该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内在规律,把握其局限性与发展方向。
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由来及其过程2006年8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
双方表示,加强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对话,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和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稳定安全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2006年9月20日,中美双方发表《中美关于启动两国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共同声明》,标志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正式进入创建轨道。
2006年12月14-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双方围绕”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07年5月22-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
双方围绕服务业、投资与透明度、能源和环境、平衡增长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2007年12月12-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中美围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湖南省嘉禾县第一中学教研室罗石文唐圣锋何纯永 424500(邮)
热点综述:
2007年12月12日~13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长保尔森主持会议。
吴仪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和磋商加以解决。
保尔森表示,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很重要,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的更大参与。
会议探讨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措施、强化贸易诚信、加强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合作、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加强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和改善投资环境。
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并在金融服务业、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环保等八个领域开展合作达成了三十一项共识。
考点链接:
1、经济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等
2、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联系和发展;事物发展趋势。
3、政治学: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我国外交政策。
4、地理学:美国的地理概况和地理特征;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经济全球化;区域合作与竞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美两国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
5、历史学: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三次科技革命;美国与两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各历史时期的中美关系,经济全球化等等。
模拟高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美国在确保自己的能源安全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取得一定成效。
美国根据本国能源的特点和状况,制定了确保能源安全、加强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政策。
材料二:“冷战”期间,国际贸易被高度地政治化了,封锁、禁运、贸易管制成为美国对付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一个重要武器。
新中国成立后的28年间,中美贸易中断了将近20年。
材料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虽然近一段时间来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但总体上保持着良好态势。
双方的经贸交往从28年前的贸易额25亿美元左右,发展到2007年的贸易额3000亿美元左右。
材料四: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议探讨了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措施、强化贸易诚信多个领域的问题。
双方表示: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只能通过对话和磋商加以解决;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的更大参与。
(1)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美国根据本国能源的特点和状况,制定了确保能源安全的主要政策”,请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美国能源的主要特点和状况。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出中美在不同时期经济交往的基本状况。
并结合所
学历史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基本状况的原因。
(3)请你根据上问中对“中美经济交往在不同期的不同表现”的分析,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4)结合材料三,说明中美经经贸领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体现的哲学道理。
(5)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常识分析中美加强战略经济对话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主要特点:美国拥有煤、铁、石油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世界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
状况:“美国是世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煤,储量大,质量好;中央平原和落基山地的煤,储量更大,但煤质较差;美国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比较丰富,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西部各州,其次是加利福尼亚;20世纪60年代,在阿拉斯加州北冰洋沿岸又发现了大油田,成为美国新的石油基地。
(2)材料二说明了20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中断。
其原因有:
①美国在二战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对华实行经济封锁等政策;②中
美是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国家,分属两大阵营,社会意识形态严重对立影响了经济交往;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的政策。
材料三说明了近年来中美间经贸交
往合作大于竞争,两国贸易额增加迅猛,关系越来越密切。
其原因有: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加强,中国与美国都顺应了这一潮流;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③中美两国都是大国,两国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互补性大。
(3)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趋势越来越加强,我们要积极地迎接它,顺应它;中美两国存在矛盾与问题,但发展态势大体是好的,双方应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加强往来,
争取“双赢”的局面;发展正常的中美友好关系,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美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但总体上在发展。
事物都是—分为二的,要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美两国贸易方面有些分歧和摩擦,同时两国经济又具有极大的互补性,可以达到互利共赢。
(5)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中美之间在经贸关系上的分歧和摩擦是由于各自存在不同的国家利益;而贸易总体上保持良好的态势说明了两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