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羌活汤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讲课教案
方剂歌诀详解——九味羌活汤

方剂歌诀详解——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阳虚气弱人禁用,加减临时在变通。
【歌诀总括】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细辛、苍术、白芷、川芎、黄芩、生地、甘草九味药组成,用于太阳经、少阳经合阳明经表证,应用时可以加入葱、姜以助药力。
阳气虚弱的人不宜使用,临证时可根据病证在不同经脉的侧重,将药物变通使用。
【歌诀详解】本方是“解利伤寒”法的代表方剂,是不同于《伤寒论》中麻黄汤和桂枝汤解表法的另一种治疗伤寒病的方法。
由于麻黄汤和桂枝汤的应用禁忌较多,因此作者在本方中避免使用麻黄、桂枝等药,另立一派外解伤寒的方法,即解利伤寒法。
方中以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解表散寒、温经通脉,散肌表之风寒湿邪。
其中羌活、细辛、白芷、川芎还善于散风寒而止头痛,且分经论治,各有所长。
羌活善于散太阳经邪气,止枕部及项部头痛;细辛善于散少阴经邪气,止颅中头痛;白芷善于散阳明经邪气,止前额头痛及眉棱骨痛;川芎善于散厥阴经邪气,止巅顶头痛。
上述诸药是本方中的主要部分,针对性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后出现的恶寒发热、无汗、肢体酸楚疼痛等症状。
除上述主要病证外,本方还有一个兼证,即里热证。
邪气入里化热,引起口苦而渴的症状。
方中以黄芩、生地清热生津,一则可以补充热伤之津液,二则可以制约上述解表药物辛温燥散伤津之弊。
【应用点睛】本方广泛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偏正头痛等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风寒湿邪共同侵犯肌表,伴有头重痛、肢体酸重,同时兼见心烦口渴等里热证患者。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腰肌劳损等的治疗。
九味羌活汤张元素,录自《此事难知》【组成】羌活一两半(9g)防风一两半(9g)苍术一两半(9g)细辛五分(3g)川芎一两(6g)香白芷一两(6g)生地黄一两(6g)黄芩一两(6g)甘草一两(6g)【用法】上九味口父咀,水煎服。
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九味羌活汤来源、方解、主治

九味羌活汤的出处来源、方解速记方歌口诀、主治功效出处来源(《此事难知》)
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9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6g,细辛3g。
功效主治:发汗散寒,祛风除湿,兼清里热。
用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寒重热轻,头痛无汗,肢体疫痛,口苦微渴,苔白,脉浮。
方解:主药羌活,散在表之风寒湿邪;辅以防风散风寒湿止痛,苍术发汗除湿,二药协助羌活散寒除湿止痛;佐以川芎、白芷、细辛祛风散寒,止头身痛。
生地黄、黄芩清泄里热,以防辛温燥烈之品伤津;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统治风寒湿邪,兼顾协调表里,寒热双解。
共奏发汗散寒,兼清内热之功效。
药理研究:调节中枢以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促进抗体产生,加速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
临床应用:若痛剧,可倍羌活,以增强通痹止痛;若湿邪轻,肢体疫痛不甚者,去苍术、细辛;湿重胸满者,去生地黄,加枳壳,以行气宽胸;无口苦微渴者,酌减黄芩、生地黄。
用于流行性感冒,经行感冒,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肌纤维组织炎,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内热者。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九味羌活丸(冲剂、片、水泛丸)。
冲剂,每袋15g;片剂,每片0.5g。
用量用法:口服丸,每次1~2丸,一日2次,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用姜汤或热开水冲服;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于饭后半饿时分3次服。
使用注意:本方辛温香燥之药较多,易于伤阴,故风热表证,阴虚内热,阴虚津少者均不宜使用。
本方歌诀:九味羌活有防风,苍术细辛白芷芎,生地黄芩炙甘草,风寒湿邪里热用。
九味羌活丸的功效

• 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 ⑤《本 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 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 ⑥《会 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
• 防风:(解表:发散风寒药)辛•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 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2、用 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 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 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 蠲痹汤。 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 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
• 身顽痹。"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 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 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 节酸疼,通利五脏。" ③《珍珠囊》:"太 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 ④ 《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
• 显愈率达89%;应用本冲剂治疗感冒68例 ,显愈率达93%。
• 注:处方来自《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 制剂》第五册。
• 羌活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 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
• 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用 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 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 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 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
九味羌活丸的功效
• 【主要成分】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 川芎、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 【功效作用】散风解肌,透表清热。用于 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口 干,肢体酸痛,鼻塞声重。
九味羌活汤治疗皮肤病验案

( 阳皇姑协 和 中医 门诊 部皮 肤科 , 宁 沈 阳 沈 辽
103 ) 106
【 关键词 】 九味羌活汤; 汤剂 ; 皮病 , 限性 ; 硬 局 红班 ,多形 ; 红斑 , 结节性 ; 血管性水肿
【 目 中 日 类号】 R ̄5 d . )3R56 ; 48 3 【[ 只 2.PY2 .1 7 .0 7 . 1 ji 码】 A 【g瞎 号】 12 : ( 2 (8 位 ; : 55 ; 81R 7f 3 K 阜南 (一 : ) 1 一 3 ∞ 一2 1 3 1
九味羌活汤 ( 此 事难知 》 功效 为发汗祛 湿 , 清里 《 ) 兼
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 里热证 。方 中羌 活解表散 寒 ,
祛 风胜 湿 止 痛 ; 风 祛 风 解 表 , 湿 止 痛 ; 芷 解 表 散 寒 , 防 胜 白 例 2 孙 某 , ,6岁 。2 0 男 2 09—0 0 4— 7初 诊 。2周 前
白芷 5g生地黄 3g 黄芩 3g 狗脊 l , , , , 5g 威灵仙 1 , 0g炙甘
草 5g 。7剂 , 1剂 , 煎 取 汁 2 0m 日 水 0 L分 2次 口服 。外 涂
通络膏 ( 制川乌头 1 , 0g 乌梢蛇 1 , 0g 秦艽 1 , 0g 白芷 1 , 0g 当归 1 , 0g红花 1 , 0g 香附 1 , 0g芥子 1 , 0g 细辛 3g粉碎过 , 筛 , 白凡士林 为 基质 调 成 2 % 软 膏 ) 量 , 日 2次 。 以 0 适 每 20 0 0 0 9— 3— 8二诊 : 皮损稍有变软迹 象 , 便通畅 。上方 二 加 白术 1 、 芪 3 ,1剂 , 续 口服 , 用 药 同 前。 0g 黄 0g2 继 外 20 0 2 0 9— 3— 9三诊 : 损 明显 变软。上 方去 黄芩 、 皮 细辛 ,
九味羌活汤的方剂与方解

九味羌活汤的方剂与方解九味羌活汤,中医方剂名。
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味羌活汤的方剂,希望大家喜欢!九味羌活汤的方剂【来源】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异名】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
【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组成】羌活(9克) 防风(9克) 苍术(9克) 细辛(3克) 川芎(6克) 白芷(6克) 生地(6克) 黄芩(6克) 甘草(6克)[用法]上九味,(口父)咀,水煎服。
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也。
【方诀】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发汗祛湿可见功。
【速记】苍芷地防芎,辛芩甘活(想象:苍芷弟防穷,辛勤干活)【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本方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 【禁忌】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九味羌活汤的方解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
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
治当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
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
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
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
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
中成药临床运用 ppt课件

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14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药理毒理】 本品有解热、抗炎、抗病毒、抗惊厥、抗癫 痫、保肝等作用。
【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后有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急性肺水肿不良反应报道。 【禁 忌】 对本药物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ppt课件
15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退热解表药,无发热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过敏体质者慎用。 4.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剂型规格】 注射剂:每支装2ml。
ppt课件
20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 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ppt课件
21
第一节 解表剂--辛凉解表
【用法用量】 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 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 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 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剂型规格】 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 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
ppt课件
7
第一节 解表剂--辛温解表
2、感冒清热颗粒 【药物组成】 荆芥穗、防风、紫苏叶、白芷、柴胡、薄荷、 葛根、芦根、苦地丁、桔梗、苦杏仁。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风寒感冒,头痛发 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九味羌活汤-精选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组成与用法
羌活一两半(9g) 苍术一两半(9g) 川芎一两(6g) 生地黄一两(6g) 甘草一两(6g)
防风一两半(9g) 细辛五分(3g) 白芷一两(6g) 黄芩一两(6g)
水煎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
发热
无汗
症
头痛项强
状
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
舌苔白或微黄
脉浮
外感风寒 内有蕴热
方解
羌活 防风 白芷 细辛 川芎 苍术 生地 黄芩 甘草
祛风寒湿,止痛 太阳头痛
发散风寒湿邪
散寒止痛 活血,祛风止痛 燥湿发汗 清泄里热 调和药
阳明头痛 少阴头痛热。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 使用。
中医《方剂学》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

中医《方剂学》辛温解表——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一、组成羌活一钱半(5克)、防风一钱半(克)、苍术一钱半(5克)、细辛五分(1克)、川芎一钱(3克)、白芷一钱(3克)、生地黄一钱(3克)、黄芩一钱(3克)、甘草一钱(3克)。
二、用法上药㕮咀,水煎服。
三、歌括1.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2.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四、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五、主治外感风寒湿邪。
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痠楚疼痛,口苦而渴。
六、方解本方主治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
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皮毛闭塞,阳气不得外达,所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
寒湿伤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以肢体痠楚疼痛。
口苦微渴,是里有蕴热。
但苔白,脉浮,是邪犹在表。
治当解表为主,兼顾里热。
方中羌活辛温芳香,上行发散,除在表之风寒湿邪最宜,所以用作君药。
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是为臣药。
细辛、川芎、白芷,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除头痛身疼,皆是佐药。
黄芩泄气分之热,生地泄血分之热,亦为佐药,既治兼证之热,又制辛温之燥。
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九药配伍,共成发汗去湿,兼清里热之剂本方系张元素所制,见于(《此事难知》)卷上,称为“易老解利(伤寒)法”。
张氏鉴于麻黄汤治伤寒无汗表实,桂枝汤治伤“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
”风有汗表虚,禁律严谨,不得误投,但究其实质,虽有黄芩、生地之寒,终是辛温燥烈芳香化浊为主,所以对外感风寒挟湿者最宜。
如无口苦而渴,但有舌苔白腻而厚,可减黄芩、生地,加枳壳,厚朴之类,增强行气化湿之效。
原书方后亦云:“已上九味,虽为一方,然亦不可执。
……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其效如神(此即是口传心授)。
㕮咀,水煎服。
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
若缓汗温服而不同汤投之也。
脉浮而不解者,先急而后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味羌活汤的临床应
用研究综述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九味羌活汤的临床应用研究综述
摘 要: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九味羌活汤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现代医
学研究者们在继承先贤经验基础上在现代研究及临床治疗研究方面都取得
了极大进步。
关键词:九味羌活汤 临床研究 综述
九味羌活汤出自王好古的《此事难知·易老解利法》,是古代医家张元
素所创的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的千古名方。它又名冲和汤,其
组成为:羌活(9g)、苍术(9g)、防风(9g)、细辛(3g)、川芎
(6g)、白芷(6g)、生地黄(6g)、黄芩(6g)、甘草(6g)。经有
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
法,使不征三阳禁忌,解利神方。[1]它是针对麻黄汤证及桂枝汤证进一步
发展而创立的方子。在现代中医学子的努力下,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方
面取得创新,其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范畴。
1.实验研究
九味羌活汤是古代医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临床运用中疗效显
著。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许多医家已经不再满足在临床上的摸索发展,
开始采用现代的实验技术来研究和解释其作用原理。如:卿玉玲等人给2,
4-二硝基酚致大鼠和家兔发热模型,巴豆油、醋酸致炎研究中的小鼠炎症
模型及醋酸扭体法与热板法研究中的小鼠模型用药,其研究结果证明此方
可以有效抑制发热模型中动物体温的升高,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的
肿胀度,对抗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增加,体现出九味羌活汤解热、镇
痛、抗炎的作用。[2]沈映君等人通过小白鼠试验研究证明九味羌活汤能明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显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加速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作用。[3]高灵玲等人利
用九味羌活汤对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的细菌做了细菌抑制实验,证明其对金
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氏
菌、微球菌、绿脓杆菌、黏质沙雷氏菌都有抑制作用。[4]邱赛红使用九味
羌活丸和九味羌活袋泡剂10g/kg给大鼠灌胃,结果显示其对角叉莱胶性足
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5]
2.临床研究
后世医家根据中医理论继承发展,将其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九味羌活
汤作用早已不只是解表那么简单。程自强根据“体虚受风,气血痹阻”之
论,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面神经炎所导致的面瘫,内服外敷,屡获显
效。[6]岳超研究用九味羌活汤加减治疗感冒,得到的结果为风寒感冒、风
热感冒、暑湿感冒的治愈率分别是90.5%、95.0%、89.5%,证明用九味羌
活汤加减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均有效。[7]陈华等人用九味
羌活汤加减内服,外用九味羌活汤酊剂涂抹治疗泛发性白癜风。用药一疗
程后,头额部、手背部的皮损区可见部分黑色素生长;用药三个疗程后,
面部的白斑基本消失,前胸部、腰际部、手背部的皮损消退68%以上。
[8]
田志明用九味羌活汤加减配合穴位贴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180例,
其中显效86例,占47.8%;有效72例,占40%;无效22例,占12.2%;
总有效率87.8%。[9]李光芒运用九味羌活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62例,其结果为:在6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6例,显效14例,
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10]徐仁用九味羌活汤治疗外感牙
痛26例,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牙痛及其它伴随症皆消失) 25例,无效2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例,总有效率92.5% 。其中用药最少者2剂,最多者5剂。[11]盛生宽用九
味羌活汤加减治疗高原反应症的各种表现,大都病例在3剂以内症状消
除,起效快,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12]此外,经研究表明九味羌活汤还可
以用来治疗硬皮病、疖肿等病症,都取得了很好疗效。
[13]
目前看来,九味羌活汤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治疗牙
痛、白癜风、过敏性鼻炎等。但实际上关于九味羌活汤的应用还受到了许
多方面的限制,比如临床应用范围增加,但是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却没能
跟得上脚步去解释相关的原理。历经了百年验证的名方——九味羌活汤是
医学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努力最大限度的去发掘它们。
参考文献:
[1] 邓中甲.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8:31
[2] 卿玉玲, 田军. 九味羌活汤解热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
床.2006.22(3、4):21-23
[3] 沈映君,王一涛,王家葵.解表方药研究的思路与实践[J].中医杂
志.1992( 5) 52.
[4] 高灵玲,郭群,苏玮. 6 种传统方剂单味中药颗粒体外抑菌作用比较
[J]. 中成药. 1998,20( 6) 22.
[5] 邱赛红, 徐华雄, 首第武等. 九味羌活丸与袋泡剂药理作用的比较研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1)43.
[6] 程自强.古方新用四则[J].河南中医.2007.27(4)67-68.
[7] 岳超.九味羌活汤治疗感冒6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
(23):85
[8] 陈华,叶柳贤. 加味羌活汤临床应用举隅[J]. 湖南中医杂志.
2008.24(2):74-75
[9] 田志明.九味羌活汤加减配合穴位贴药治疗过敏性鼻炎180例
[J].内蒙古中医药.2010(3):2-3.
[10] 李光芒.九味羌活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J].吉林
中医药.2009.29(8):682-683
[11] 徐仁. 九味羌活汤治疗外感牙痛27例[J]. 四川中医. 2003.21(5):71
[12] 盛生宽.九味羌活汤在高原反应症中应用体会[J].中医杂
志.2000.41(11):657
[13] 袁世清,邓中甲. 九味羌活汤的应用举隅[J].中医药导报.2006.4
(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