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地学三维可视化及分析软件

专业地学三维可视化及分析软件
专业地学三维可视化及分析软件

专业地学三维可视化及分析软件美国CTECH公司EVS与MVS系列产品简介

武汉地大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CTECH公司简要介绍:

美国CTECH公司位于美国加洲亨廷顿,是一家从事地学三维分析及可视化软件开发的专业软件公司。其主要产品已成系列,有MVS、EVS-PRO、MAS、EVS-Standard、EVS for ArcWiew等。

可以应用该软件的人有:基础地质学家、构造地质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工作者、地球物理工作者、矿山地质学家、海洋地质学工作者、考古学家、仿真工作者等。

单就该系列软件在中国地质部门的应用领域来说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我们地质行业所谓的“水、工、环”和“物、化、遥”等部门以及与地学密切相关的“矿山、海洋、石油、环保、灾害”等行业。

CTECH公司主要产品功能介绍:

MVS (矿山可视化系统)

MVS系统是CTECH公司旗舰产品。MVS除具有EVS-PRO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新的更为强大的功能以满足矿山工程和设计的需求。

另外,它还能满足地学和环境学工程师最为苛求的要求。

MVS相对于CTECH公司其他产品一些特有的功能包括:

三维断层块体的生成

巷道的开挖建模

高级的纹理描绘

矿山竖井的建模

交互的地层模型构建

对矿体覆盖层的可视化和计算功能。

该模块可以方便的建立复杂地质体模型(断层、尖灭、褶皱),并可在必要时根据专家意见人为干预模型的构建,最大的体现真实性。

以下为加州中部的天然气开采中造成的污染情况三维模型,可方便治污分析、规划工作的进行。

以下为用该模块建立的露天矿山矿体及覆盖层三维模型,可方便采矿工作的设计规划与土方量的统计等。

以下为用该模块中的地质统计功能建立的黄金储量评估模型,矿体根据富含量被以不同颜色表示,同时矿脉的形状也清晰的展现出来。并且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储量,分析出开采价值。

EVS-PRO(环境可视化系统增强版)

EVS-PRO系统是CTECH公司应用最广泛的产品。EVS-PRO除具有EVS和MAS的全部功能外还增加了部分新的功能,如建模、输出选项、地质统计功能等以满足地学专家的要求。

EVS-PRO系统可以提供的具体功能如下:

实时地形表面飞行、

高水平的动态支持、

高级地质模型、

交互建立表格和图表、

4DIM和VRML输出、

ODBC数据库接口等等。

以下为以该模块建立的地下污染物三维模型

以下为以该模块建立的不同地层厚度显示三维模型

该模块使您可以在三维模型上叠加遥感影象和建筑物三维模型,使您的模型更据真实性。

MAS(模型动态模拟系统)

MAS系统是EVS-PRO(环境可视化系统增强版)的一个子系统,使EVS-PRO具有了多参数的动态和可视化功能(包括建立4维动态的能力,即加入时间参数进行动态分析功能)。

MAS系统支持多种建模软件,如GMS、CFEST、Visual MODFLOW、Groundwater Vistas 等。

以下为以该模块建立的一个矿坑的周围地下水的流线型三维模型。

EVS-Standard(环境可视化系统标准版)

EVS-Standard系统是CTECH公司最基本的可以客户化的3维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产

品。标准版包含EVS for ArcWiew 的全部功能并增加了一个

模块,可以客户化定制的环境。

EVS-Standard系统其相对EVS for ArcWiew增加的具体功能包括:

有限插分

有限元模型

构建网格

3维图表

多重分析对象数据分析

任意断面剖面显示。

提供对MODFLOW、MT3D、CFEST的预处理和后处理。

注意:标准版不支持建立动态。

下面是一个应用该模块建立的地下水污染模型。

透明表面显示了地表层和含水层的底部形态,建筑物作为空间参考物,探测井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探测到的污染浓度。块状体表示污染物地下形态及浓度。

EVS for ArcWiew(与ArcWiew无逢结合的环境可视化系统)

EVS for ArcWiew系统是CTECH公司提供的最简单的3维分析和可视化系统产品,是EVS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与ESRI公司的ArcWiew GIS软件无逢集合或以独立方式进行操作。

EVS for ArcWiew系统具体功能包括:

钻孔和采样数据置入、

绘制标准值和标准线、

使用具有2D、3D克里金算法及最佳适宜变量图的专家系统做参数统计估计、使用颜色表示区分地质层的厚度、物质及包容物等、

完整测定并块计算污染物、地下水或矿体的体积或容积等。

数学物理方程三维可视化仿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d15858557.html, 数学物理方程三维可视化仿真 作者:江萍杨华军何文森罗志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3期 摘要:数学物理方程三维可视化仿真及创新实践训练是《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MATLAB程序求解二维菱形晶格光子晶体的电磁场本征值方程,绘制出二维能带曲线,并将结果三维可视化,体现出复杂数学物理问题的物理图像,解决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的教学问题,加强大学生编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本征值问题;三维可视化仿真;光子晶体;平面波展开法;能带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47-03 一、课程背景 《数学物理方法》是理工科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科研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内容繁多,公式推导繁杂,尽管教材中的例题通常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是从眼花缭乱的数学表达式中看出其中所表达的物理图像,不仅学生会觉得困惑、枯燥,教师也难免觉得棘手。探索数学物理方法数值化教学的新方法,是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利用MATLAB数值求解数学物理方程,将传统教学手段与计算机仿真教学相结合,改变只用公式符号教学的模式[1],令学生对复杂、抽象、烦琐的数学物理问题具有更深刻的理解。本论文旨在进行数学物理方程仿真求解实践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应用数学物理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着“重理论、强实践、突创新”的教育理念,结合科技前沿,以光子晶体的电磁场理论作为实践内容,利用MATLAB对复杂的电磁场本征值问题进行计算机仿真求解,将结果三维可视化,以此来展现复杂电磁场问题的物理图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光子晶体电磁理论基础 在利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数学物理方程时,最后都归结到求解本征值问题。在用本征函数系展开法解数学物理方程时,也要对所用的本征函数系有较好的理解[2]。所以,各种本征函数 系在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周期结构对电磁波的调控是物理学领域的基础问题。光子晶体是由介电常数周期排列形成的一种合成材料,是非均匀介质中少数可以严格遵循电磁理论的新型人工材料。在一定的晶格常数和介电常数条件下,布拉格散射使在光子晶体中传播的电磁波受到调制形成类似于电子的能带结构[3]。利用计算机仿真求解光子晶体 中的复杂本征值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并更好地掌握本征函数系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1.理想二维光子晶体的结构。假设介电常数为εa,半径为r的介质柱平行于z轴,背景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b,在(x,y)平面内的晶格常数为a,θ为相邻基矢a1和a2之间的锐角,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交换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通信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其中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作为载体更是整体生态链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年来,云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机房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与日俱增,其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机房环境设备(如供配电系统、UPS 电源、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由于各类设备各自独立,如果没有统一的监控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值班人员的定时巡检来进行系统监控,由于值班人员知识面和安全管理的问题,值班人员不可能详细地检查每套系统,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 为满足工作需要,提高机房维护和管理的安全性,北京金视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套“可视化、智能化、远程化”的监控系统,为机房高效的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维可视化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对机房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管理,实时动态呈现设备告警信息及设备参数,快速定位出故障设备,使维护和管理从人工被动看守的方式向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的模式转变。突破性的三维仿真技术是智能可视化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房设备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缺少实时性管理、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全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形象化的虚拟场景和真实数据相结合,增强机房设备、设施数据的直观可视性、提高其利用率。 系统特点 三维虚拟可视化平台 在现有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展现数据中心的运行情况。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服务器设备物理位置的精确定位。三维虚拟现实方式对机房楼层、设备区、设备安装部署情况及动力环境等附属设施的直观展示,实时展现监控和报警数据。可实现360度视角调整。 IT资产可视化管理 在三维环境中通过鼠标点击实现楼层、机房、机房子区域、机柜、设备的分级直接浏览。实现机房可用性动态统计,包括空间可用性、用电量分布、温湿度分布情况和机房承重分布情况统计。当上架设备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设备位置根据数据库变化自动变更。用户也可通过维护工具自行调整。

三维地矿模型可视化控件研究

收稿日期:2011-10-25;修回日期:2012-01-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1059) 作者简介:王彦彬(1977-),男,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数字矿山系统。 三维地矿模型可视化控件研究 王彦彬,车德福,郭甲腾,张维国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摘 要: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是网络数字矿山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地矿模型的三维可视化,需要在 客户端对原始数据或者模型数据进行三维再现。为了便于与前期工作相结合,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文中在分析ActiveX 控件的基础上,采用ActiveX 控件结合OpenGL 图形库的方法实现地矿模型在网络环境下的显示与交互。结果表明,使用控件将业务逻辑进行封装实现三维地矿模型可视化,有利于软件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能有效解决客户端与服务端负载平衡问题。 关键词:数字矿山;控件;ActiveX ;OpenGL ;地矿模型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29X (2012)06-0061-03 Research on Visual Control of 3D Geological Model WANG Yan -bin ,CHE De -fu ,GUO Jia -teng ,ZHANG Wei -guo (School of Resources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 Abstract :3D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is important parts of web digital mine system.It needs to reconstruct the raw or model data to re-alize 3D visualization of geological model.In order to combine with the early works and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analyzed the realization of ActiveX controls ,realized the visu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by ActiveX and Open G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controls could benefit to software reusing ,help to improve programming efficiency and could efficiently solve the load balance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Key words :data mine ;controls ;ActiveX ;OpenGL ;geological model 0引 言 随着计算模式和网络的发展,B /S 模式得到广泛应用 [1] ,数字矿山系统的建设也逐渐与网络结合。数 字矿山系统建设中,三维地矿模型的建模与可视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三维地矿模型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地质体内部结构和特征,同时也利于对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帮助地学工作者在动态场景中分析、推理,深入了解相关的变化特征以及规律。 网络数字矿山系统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再现三维地矿模型,当前网络三维可视化技术主要有VRML (X3D )、 Java3D (JOGL )以及采用控件结合DirectX3D 或者OpenGL 的方法进行实现 [2] 。其中 VRML (X3D )的运行需要相关插件的支持,虽然开发过程比较容易,比如现在的3D MAX 等建模软件均提供了对它的支持,可以直接将建模结果输出为VRML (X3D )文件,但是它很难与数据库结合,同时它的运 行效率也待进一步提高;Java3D (JOGL )是在Java 环境下进行三维模型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 本身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便于和数据库连接,具有跨平台性等,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执行速度的问题、显示效果的问题等;采用控件结合DirectX3D 或者OpenGL 的方法可以提高渲染速度,并且可以方便地与前期开发的C ++成果进行结合,目前也有很多的软件和相关工作采用控件的方法进行实现,因此在网络数字矿山系统建设中可以采用控件结合OpenGL 的方式实现客户端模型的可视化。 1 ActiveX 控件 ActiveX 技术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种基于COM 的 综合技术,它与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紧密结合,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 6] 。ActiveX 控件是ActiveX 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ActiveX 控件基本上是一个 支持IUnknown 接口的OLE Object [7] ,需要在ActiveX 容器中才能运行,容器通过控件中定义的方法、属性、事件等与控件进行通信。 ActiveX 控件具有如下的优点:容量小能通过IE 第22卷第6期2012年6月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Vol.22No.6June 2012

地学信息三维可视化实习报告

地学信息三维可视化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上交日期:2016.11.16

实习一 1.利用对象图形法创建一个三维立方体,并将各顶点设置为不同的颜色 对象法是IDL5.0引入面向对象编程概念后出现的,面向对象的基础也就是对象类的使用。对象类允许编程者将数据和方法封装成一个包,称之为对象。一个对象类可以重复利用生成多个对象。IDL 的三维坐标系使用的是右手笛卡尔坐标系,与Microsoft Direct3D 的左手坐标系相区别,示意图如下。

程序: PRO triangularprism oWindow = OBJ_NEW('IDLgrWindow',dimension =[400,400],retain = 2) oView = OBJ_NEW('IDLgrView',viewPlane_Rect =[-1,-1,3,3],zClip = [2,-1],eye = 10) oModel = OBJ_NEW('IDLgrModel') ;创建多边形 oPoly = OBJ_NEW('IDLgrPolygon') ;设置对象层次体系结构 oView->add,oModel oModel->add,oPoly ;顶点坐标 verts = [[0,0,0],[1,0,0],[0,1,0],[0,0,1]] ;顶点链接顺序 connect =[3,0,1,2,3,0,2,3,3,0,1,3,3,1,2,3] ;设置多边形顶点与链接关系,类型显示为线 oPoly->setproperty,data =verts, polygons = connect,style =1 ;选择45° oModel->rotate ,[-1,0,-1],45 ;绘制显示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 重点: 数字三维技术、门禁系统、监控系统、陌生人智能分析报警四大系统全方位保护。防止暴力、盗窃和安全事故的综合性安防解决方案。 一、概述 三维可视化智能安防系统,是一套集三维景观漫游、三维场景仿真、视频监控、视频分析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安保系统。该系统以虚拟现实技术研发的三维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平台,提供给用户直观的三维交互界面,所有操作针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数据交互。包括:监控摄像机、报警设备、门禁等系统设备的基础数据、状态控制数据等。所有数据交互到三维实体模型系统中后,由三维实体模型系统进行状态展现,并反馈用户所进行的操作给各系统。

二、功能特点 三维场景交互式操作 系统可完成真实景观快速建模,亦可导入三维模型,形成由大量三维模型组成的三维场景。在场景中可以轻松地对模型进行移动、旋转、复制、缩放等操作。 三维摄像头的操作 主要包括查找、查看、编辑、布局分析等功能。针对摄像头查找功能,系统提供多个检索选项,包括:坐标点检索,按名称检索,摄像头型号检索和模型位置检索等。检索完成后,用户可以选择检索出的某摄像头进入监控画面(画中画)。 属性数据管理 系统可对三维模型进行查询、浏览、统计等操作,支持载入语音、文字、图片等多媒体信息;系统完善的层管理机制可实现对不同层的数据进行各种属性管理操作,支持ODBC数据库接口,可链接各种商用数据库。 门禁显示 门禁开关的动作,非法卡刷卡时报警提示刷卡情况和报警周边的情况,报警状态在三维场景中提醒显示,同时通过信息提示。

视频监控及管理 用户可实时浏览监控点,报警点,查询监控点、报警点的相关属性信息。当发生报警时能自动切换到事发地点,显示报警效果,弹出相关视频。结合在办公楼内部署的红外探测等报警设备,实现对人员通过被检测区域时的报警提示,并在三维场景中表示出来,提供管理员直观了解布防区域的情况。 视频分析 视频行为分析技术——对校园内的相关运动目标(人或物体)进行检测、分类及轨迹追踪,并根据制定的分析(触发)规则,由系统自动分析、判断运动目标的行为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三维可视化系统中。 三、功能阐述: 传统以人来监视的监控系统中越来越多的视频通道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视频分析迅速成为安防应用中的一个关键元素。使用以智能视频分析和传感器输入为中心的数字产品和以虚拟现实技术研发的三维数字模型为平台的系统,可实现系统功能与操作可视化要求的最佳协调。这对于具有不同安防需要的广泛而复杂的地点来说变得日益重要。 门禁控制产品包括: 门控器

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学提纲

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巷道包含了复杂的拓扑信息和空间信息,是矿井其他信息的空间载体,其建模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Java语言的矿井三维可视化模型。系统主要包括不同断面巷道模型的分类和参数化构建、矿井液压支架模型的实现、巷道纹理材质库的选择、光照选择,巷道漫游等。 关键词:矿井三维可视化,JOGL,Java,巷道 1引言 数字矿山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空间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存储、分析和表达真实矿山中各种空间实体对象的属性信息,而且涉及大量复杂的空间定位特征及可能拓扑关系的组织和管理。因而,数字矿山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是联结真实矿山世界和计算机中抽象的矿山世界的桥梁[1]。 本研究就是对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 通过数字矿山建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矿山企业带来好处: 1、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加强矿山的安全管理,积极的预防矿难事故; 3、降低决策的风险性,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 本文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抽象出各类图元,在空间上模拟真实井下系统,实现了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系统[2-3]。 2 JOGL图形库 JOGL是Java对OpenGL API绑定的开源项目并设计为采用Java开发的应用程序提供2D/3D图形硬件支持。JOGL 对OpenGL 2.0[4-5]规范中的API和几乎所有第三方开发商的扩展提供完整访问,而且集成了AWT和Swing界面组件。JOGL函数库的简单抽象要比高度抽象如Java 3D函数库执行起来高效的多,因为其大部分代码是自动生成的,所以JOGL的升级可以迅速的与OpenGL升级相统一[6-8]。 3矿井三维模型可视化的设计 3.1巷道图元三维模型分析 巷道由于存在于地下,其数据提取不像地表实体一样简单。巷道图元与巷道图元间采用非直线形式,以实际角度进行弧形连接。根据巷道的不同用途,其断面形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现状与趋势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现状与趋势 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融合基础的地理数据、钻孔数据、物探解译剖面数据,利用相关技术构建三维空间数据场,采用硬件技术实现立体化。它运用可视化技术揭示了地下世界,是地质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地学问题为核心,通过地质专家的逻辑和形象思维,地质信息的三维动态的反馈来分析相关的地学问题。由于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同时又缺乏时势性的实际问题,这也致使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 1)可视化。可视化是一个心智处理过程,主要是促进对事物的观察力及建立概念等。 2)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下地质矿体的三维空间可视化实现。 3)地学可视化。地学可视化是关于地学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是科学计算可视化与地球科学结合而形成的概念,是关于地学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 2 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地质三维技术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地质体的可视化在国内基本上都是以2D的形式出现的,很少有3D。目前,真正的地质体可视化还不很成熟。目前国内的三维地质系统有:地大的GeoView 以及东方泰坦有限公司的TitanT3m,南京大学与胜利油田合作研发的SLGRAPh以及中国油田大学的RDMS关于高校的发展有: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等人结合大型水利工程研制开发岩体结构三维建模,建立了一套岩体结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还有曹代勇等人基于Ope nGL提出了相关方法并应用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研究上。国内的地质三维可视化技术软件在功能的实现以及功能的完备性上差于国外的技术,比如空间分析和配色方案上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国内主要是对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现过程上对一些具体的算法的研究。由于现在地质工作在不断的深化,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国内研发地质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研究与需求,而国外三维建模的软件对我国地质研究的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地质生产和研究。国内开发的软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较少,对复杂的工程地质结构体的建模能力的缺失,具体算法的实现的缺乏,导致 在很多工作中无法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 2.2 国外研究现状

论述可视化三维模型的建模实例

论述可视化三维模型的建模实例 1、技术路线 由于部队“直线加方块”的生活特殊性,部队营房建设相对居民生活小区来说,要规则很多。由于部队保密的规定,不能实地完成数据采集任务,住宿楼、办公楼、训练场地的基本数据以我校北区海军楼为主体。在纹理制作过程中,结合使用了photoshop8.0等相应软件。 2、建模过程 对于一个全新的模型数据库来说,用户需要确定一些关于数据库的基本参数来决定它的大小和范围。 (1)用File/New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文档aaaa.flt; (2)将窗口边缘向上拉伸使视图分割为模型视图和层级视图; (3)打开Info/Preferences面板,点击Flight tab按钮。将默认的单位设置为“Meters”,点击“OK”按钮并关闭面板,所有单位都变为“米”; (4)打开View panel并为网格设置合适的参数。参数大小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5)在层级视图中,按下Alt键同时单击g2节点,将g2设置为父节点,选择g2,按Ctrl+J键将其改名为“aaaa”,则所有新建立的模型都将附属于这一父节点或它的子节点; (6)这时视图如下图所示。将view视图拖到一边以备用。 2.1 地形建模 由于受视角范围限制,场景的可视范围比较小,所以地面仿真对地形模型的精度要求就比较高,同时也需要更加精细、更加逼真的地物模型和特征模型。标准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或者其他类型的地形数据必须转换成DED格式才能被Creator读取,继而为创建地形模型数据库所使用。另外,Creator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DED数据文件生成器,以用于灵活创建数字高程数据。对于原始地形数据损坏导致DED无法获取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地形模型数据库生成相应的DED数据文件。 由于本论文所建造的可视化军营模型以生活区为主,考虑到生活区域地表起伏变化不大,故将地形设置为平面。

计算机图形学与三维建模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openGL的基本使用 1.项目代码: //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编程宝典第8版库函数 //#include"" GLfloat x=,y=,z=;//用于平移的变量 GLfloat i=,j=,k=;//用于缩放的变量 int d=1;//用于是否判断旋转的开关 GLfloat angle=;//旋转角度的变量 void my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 GL_DEPTH_BUFFER_BIT); // 创建透视效果视图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LoadIdentity(); gluPerspective, , , ; glMatrixMode(GL_MODELVIEW); glLoadIdentity(); gluLookAt, , , , , , , ,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 GL_DEPTH_BUFFER_BIT); // 定义4光源,从4个方向入射,第一个是白光,其他为红绿蓝{ GLfloat sun_light_position[]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position1[]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position2[]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position3[]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ambient[]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diffuse[]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diffuse1[]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diffuse2[]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diffuse3[] = { , , , }; GLfloat sun_light_specular[] = { , , , }; glLightfv(GL_LIGHT0, GL_POSITION, sun_light_position); glLightfv(GL_LIGHT0, GL_AMBIENT, sun_light_ambient); glLightfv(GL_LIGHT0, GL_DIFFUSE, sun_light_diffuse);

顾桥三维可视化技术协议(排版)

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 矿井安全生产三维可视化系统 技术协议 二零零六年七月

由顾桥矿信息管理中心牵头,矿地质测量部门、上海宝信软件股份公司及北京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在顾桥矿就三维可视化与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成进行了充分协商,形成如下技术协议:1.协议内容 1.地测信息系统作为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需的数据 来源,三维可视化系统与地测信息系统软件通过数据库表互相共享数据库,并开放数据表格供自动化集成平台及信息系统平台使用,矿地质测量部门通过北京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演示,认为北京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三维可视化系统中提供的地测信息系统达不到专业化的地测信息系统的功能,建议北京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外购专业化的由北京龙软科技发展公司开发的地测信息管理系统,并负责有机的集成;北京龙软科技发展公司负责地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实施、软件维护及系统升级,以满足顾桥矿地测部门日常地测信息管理的需求。2.上海宝信软件股份公司承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与三维可视化系统 的具体数据接口交换原则与系统调用原则:集成软件平台可以直接启动三维软件应用程序。三维显示、展示方案由三维软件负责完成,三维软件也可以独立运行;集成平台将采集的集成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的记录集(提供字段说明)共享给三维软件,三维软件负责在相应的子系统终端上显示对应的场景和数据。综合信息平台保证发送给三维软件的消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三维软件系统保证显示和定位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维软件需要获取的实

时监控数据,可以采用通过发送TCP/IP请求(数据包大小上限定为1024个数据)给集成平台获取数据(备选方案:三维软件需要显示实时参数时,采用分布式访问方式,直接从OPCServer中获取实时数据),数据显示和表达方式的组织工作由三维软件完成。 3.数据录入:三维可视化系统作为地测信息系统软件和集成化平台 的数据使用者,应充分有效使用地测信息系统软件和集成化平台提供的数据,测量数据库与地测数据库建立的原始数据的录入由地测信息系统软件负责,有效避免用户单一数据多次录入,具体为: ●三维可视化系统负责以下数据录入: 1)主副井、风井、巷道、硐室的数字摄像资料。 2)井巷工程造价信息。 3)各种生产与安全设备的类型、功率、工艺参数等资料。 4)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报 警上下限、单位、状态、实时数据等(通过软件接口获取) ●地测信息管理系统负责以下数据录入: 1)煤层边界数据、断层数据、陷落柱、熔岩侵入、古河床冲 刷等煤层缺失数据。 2)回采工作面的资料。 3)主副井、风井、巷道、硐室的断面类型、参数等资料。 4)地质勘探的钻孔、测井资料、柱状图、各主副井、风井、 巷道、硐室的测量资料。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地质勘查的数据特点,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实现了以真三维模型来恢复地表以下地质体的结构、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展布,能对其进行旋转、漫游、切片分析、虚拟钻探等操作,动态地研究其内部细节,了解目标对象与周围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探索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字:地质勘查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虚拟钻探 引言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地质工作者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实现对地质体信息的三维可视化仿真,丰富地质勘查成果的表现形式,为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探索与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针对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综合运用三维仿真、数学地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成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质建模。 二.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来源与特点分析 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用来反映地质体特征的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地质勘探数据、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地球化学勘探数据、工程地质数据等等。 由于地质原始数据的多源性、离散性和定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发展。因此,在三维地质建模工作中需要耦合多源信息,对场区地质构造进行分析、解译,将定性描述的数据定量化,尽量以数值型数据和图形数据来进行表达,将离散不确定的数据通过各种插值拟合的手段转化为连续确定的数据,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合适的数据源。 三.三维地质建模的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通过对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来源与特点的分析可知,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足够多的原始地质采样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复杂地下空间关系的地质解译分析、合适的数据结构。就目前复杂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主要面临的困难可归纳为以下3点: (1)原始地质数据获取艰难。地质体通常位于地表以下,人们无法直接全面地观察到地质体的各种特征,往往只能通过物探、化探等手段获得地质体的部分特征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解释、推断来获得地质体的基本信息。 (2)地下地质体及其空间关系极其复杂。地质条件和地质作用复杂多变,在其影响下,地层被切割成不连续的空间分布,岩体内复杂的岩性变化,以及地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1建模方法 GOCAD 三维地质建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一类是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 (1)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建立地质体构造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构造模型能够模拟地层面、断层面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结合反映地质体的各种属性模型的可视化图形,还能够用于辅助设计钻井轨迹。此外,构造模型还是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反演的重要手段。 (2)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根据建立的构造模型,在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 中可以建立其体模型;同时地质体含有多种反映岩层岩性、资源分布等特性的参数,如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可对这些物性参数进行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到地质体的物性参数模型。 当采样值在地质体内密集、规则分布时,可以直接建立采样值到应用模型的映射关系,把对采样值的处理转化为对物性参数的处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当采样值呈散乱分布,并且数据量有限时,需要采用数学插值方法,拟合出连续的数据分布,充分利用由采样值所隐含的数据场的内部联系,精确的模拟模型中属性场的分布。 图1-1孔隙度参数模型分布图 2 建模流程 2.1数据分析 (1)钻孔、测井分布及数据分析 支持三维建模的数据主要为钻孔和测井。由于对区域范围和建立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要求不同,得对所得到的钻孔、测井的分布和根据其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的必要。根据钻孔、测井的分布范围和稠密程度可以大致确定地层的分布界限,对钻孔较少区域采取补充钻探或者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地质剖面

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教材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项目成果项目名称: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 项目负责人:林凡庆 项目合作者:曲大铭侯天翔杨唤晨孙洁 所在学院: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专业年级:空间科学与技术2013级 山东大学(威海) 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林凡庆 指导教师许国昌杜玉军摘要: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程序设计是建立卫星仿真系统最基础的工作。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使用户对卫星在轨运行情况形成生动直观、全面具体的视觉印象,又可以大大简化卫星轨道的设计过程。本文首先构建了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程序的基本框架,然后对涉及到的关键理论与知识,如时间、坐标转换、卫星轨道理论、OpenGL图形开发库等也做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科研成果。我们的主要成果是实现了卫星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并对原有程序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航天器在轨运行三维可视化程序设计 OpenGL Abstract:The programmer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n satellite in-orbiting is the utmost foundational work in establishing satellite emulation system. The three-dimensional visual simulation on satelli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 assures that users may receive a vivid and direct-viewing and it also can greatly simplify the design process of satellite orbit.The basic frame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 simulation program on satellite in-orbiting has been set up firstly. then, related essential theory and knowledge such as time system, coordinate conversation, satellite orbit, OpenGL and etc also has been introduced. Lastly, our main 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has been introduced. Our main achievement is that we realized the program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on satellite in-orbiting and we improve the original program. Key words:satellite In-orbit movement 3D visualization programming OpenGL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谁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世界。而人造卫星是当今人们准确、实时、全面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卫星的各项应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人造卫星的应用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活动,仿真技术由于具有可控制、可重复、经济、安全、高效的特点,在人造卫星应用领域以至整个航天领域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国际上较常用的卫星仿真软件主要有美国的Winorbit、美国Cybercom System公司研制的CPLAN和AGI公司的STK。其中以STK功能最为强大,界面最为友好,在卫星仿真领域占有绝对领先地位。STK功能虽然强大,但其价格昂贵,源码也不公开,无法自主扩展,并且该软件被限制了对中国的销售,所以中国不得不独立开发适于自己的卫星仿真系统[1]。而且国内目前卫星系统的仿真软件很少,主要有一些大学开发的小型的卫星系统仿真软件,还有北京航天慧海系统仿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Vpp-STK航天卫星仿真开发平台V4.0。总体来说,国内目前在这个方面的技术还相当不成熟,因此研究和自主开发卫星仿真系统意义重大。 仿真可视化,就是把仿真中的数字信息变为直观的,以图形图像形式表示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仿真过程呈现在研究人员面前,使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系统中变量之间、变量与参数之间、变量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直接获得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征[2]。 本文首先构建了航天器在轨运行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程序的基本框架,然后对涉及到的关键理论与知识,如时间、坐标转换、卫星轨道理论、OpenGL图形开发库等也做了阐述,最后介绍了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科研成果。

地学三维GIS动态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地学三维GIS动态可视化系统的研究 卜丽静,王家海,张正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量工程系,辽宁阜新(123000) 摘 要:地学三维GIS已成为地质研究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对3D GMS系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能适用于地质研究的地学三维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对此本文在分析地学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GIS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针对地质三维空间分析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3D GMS;三维模型;空间分析 0 引言 随着科学可视化技术和地质信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3D地学模拟系统(3D Geosciences Modeling System,3D GMS)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数据的有限性,导致了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形成的复杂性,因此地学三维GIS构模方法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本文就此在对三维空间数据模型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TP构模法并对地学三维GIS动态可视化系统提出了设计方案。 1 三维空间构模原理 三维空间构模的理论方法研究是目前3D GMS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学者提出了20余种空间构模方法,可以将其归纳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和基于混合模型的3大类构模体系见表1。 表1 3D空间构模法分类[1] Tab.1 The space mold method classification 体模型(volumetric model) 面模型(facial model) 规则体元非规则体元混合模型(mixed model) 不规则三角网(TIN) 结构实体几何(CSG) 四面体格网(TEN) TIN-CSG混合 格网(Grid) 体素(V oxel) 金字塔(Pyramid) TIN-Octree混合或Hybrid模型 边界表示模型(B-Rep) 八叉树(Octree) 三棱柱(TP) Wire Frame-Block混 合 线框(Wire Frame)或相连切片 (Linked Slices) 针体(Needle) 地质细胞(Geocellular)Octree-TEN混合 断面序列(Series Sections) 规则块体(Regular Block) 非规则块体(Irregular Block) 断面-三角网混合(Section-TIN mixed) 实体(Solid) 多层DEMs 3D V oronoi图 广义三棱柱(GTP) 2 国内外经典构模方法评析 现今空间模型的建立多停留在2维或2.5维的基础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三维。所

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系统

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系统 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系统是针对传统文本式预案的不足而研发的一款可视化的应急预案系统。传统文本式预案,注重的是各部门职责范围的描述,以及应急资源的信息,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描述事故发生时,各部门如何履行各自的职责。三维可视化预案系统就是针对这种问题,对预案的执行过程进行可视化制作,既可以对预案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以更好的检验预案的可行性。 传统文本预案的缺陷 ?预案中信息量小、无法包含明确的应急处置环境信息。 ?预案中缺乏事件、时间、角色间关系的明确逻辑定义。 ?应急处置过程某些细节环节可行性无法验证。 ?预案内容不容易传递和推广。 ?由于环境条件限制、很难开展有效的模拟演练。 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的优势 ?预案中包含了明确的二、三维应急处置空间环境及场景信息。 ?清晰的组织结构、岗位责任逻辑关系及时间事件演变关系。 ?直观的处置细节可视化描述。 ?可以推演、容易传播、方便理解,可以直接用于模拟演练。 系统功能 文本预案智能提取

系统可以从原有标准化文本式预案中自动提取应急资源、装备工具、组织机构等信息,作为预案的辅助查询内容。 预案流程编制 通过以事件为驱动的各种环节配置,以流程图的方式把预案进行细部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应急响应逻辑结构。 预案细节可视化编辑 提供可视化预案细节编辑工具,以时间轴为基础,添加各种元素,形成可视化的预案展现。推演评估 制作完成的预案,可以随时进行可行性推演与播放,并支持对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三维可视化应急预案系统是大连伟岸纵横为安监、消防、公安、危化企业应急部门提供的可靠有效的三维可视化预案系统。

三维可视化防真系统

1.1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仍以二维信息为主,比较而言,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使信息的表现更真实、丰富、具体,而下一代GIS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支持“数字地球”或“数字城市”概念的实现,从二维向三维发展,从静态数据处理向动态发展,具有时序数据处理能力,因此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将是未来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未来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的必然选择。 三维GIS是模拟、表示、管理、分析客观世界中的三维空间实体及其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直接和真实的目标和研究对象。三维GIS是二维GIS技术的延伸和扩展。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实现城市地质灾害相关数据的的数字化、网络化及动态可视化,同时也可作为一个供地质灾害管理预测分析辅助的强大应用平台。 1.1.1电子沙盘框架建设 电子沙盘框架建设基于国际先进的SkyLine三维展示平台,利用DEM与DOM建立大场景的三维模型,实现整个地图大场景的描述,同时集成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实现大场景的立体信息集成和展示,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综合信息。 Skyline是一个领先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用一个强大的界面,可以把不同的地理数据联系起来,并且可以把它们快速的分发到各个用户。沙盘框架逻辑如下:

1.1.1.1 架构模式 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采用当今社会最流行也最实用的B\S架构,此架构降低了最终用户的维护和升级成本。 服务器端的配置:TerraExplorer Pro + TerraGate + internet License。 客户端的配置:TerraExplorer Viewer + IE6.0或以上。 开发环境: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2005 C#) + 客户端脚本语言(javascript/jscript)+ 编辑工具(UltraEdit/Editplus)。 Skyline软件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Skyline软件体系结构图总的架构来分,Skyline分为三个模块。 数据合成模块TerraBuilder家族,它分为三个级别:单机版(TerraBuilder)、企业版(TerraBuilder Enterprise)、直连(DirectConnect)。他们三个之间的区别

三维地质自动建模与可视化

三维地质自动建模与可视化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遥感应用第一事业部柳蛟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侵权必究) 一、前言 1.1项目背景 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现在的数字城市建设正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为完成该阶段的任务,必须采集包括地上、地表和地下等部分的三维数据,并实现其可视化。同时,各城市因其所处地质带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地面沉降、滑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为此,一些城市正在进行有关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工作。其他很多领域,如城建工程、地下工程、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开发等都贯穿有地质问题。上述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地质数据进行可视化,从而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因而,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受到很多学者和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基于目前地下管网和地下建构筑物信息的基础,增加地质数据的收集整理,并进行直观的可视化三维建模分析,可更好的为地下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问题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使地下空间信息管理单位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基于现有地质数据采集、处理的成果,结合EV-Globe大型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从三维地质数据结构、三维地质钻孔数据展示、三维地质自动建模、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系统的功能设计等方面对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进行研究和应用。 1.2历史回顾 2002年开始,当时在海外工作的朱焕春博士和李浩博士试图将他们所应用的一些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技术推广到国内,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当时这项技术也才刚刚开始应用。但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具备了调研和开发过程的积累,以及技术市场商业化体制的优势,推广过程相对很快,到2005年,大部分已经全部采用三维可视化资料,包括地质体几何形态、测试资料、监测数据等全部打包在一个三维计算机图形和信息系统中,电子化和图形化为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