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优化论

交通组织优化论
交通组织优化论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优化研究

道路交通组织是道路交通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组织

是保障道路交通有序、高率、安全运行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交通需求与机动

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情况下路网运行保持了基本平稳,其中持续不断地完善交通组

织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道路交通运行管理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

发展,交通需求与机动车拥有量将持续增长,给路网带来的交通压力将越来越大,

交通拥挤道路将不断扩大,并将导致交通燃油消耗增加、车辆尾气污染加重等问

题。另一方面,随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深入与社会发展,社会各界对

交通顺畅、安全、环保等要求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新条件、新形势下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办法。

为系统地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推进交通管理与交通组织新技术的应用,以充

分挖掘道路资源,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改善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状况,极有必要开

展道路交通组织系统优化研究及试点方案设计,为推进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提供技

术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机动车和驾驶人员的数量迅速增长,尤其是小汽

车进人家庭时代的到来,使得道路交通量与交通需求随之急剧增大.城市交通紧张的状况日益严重,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转、组织与疏导受到了很大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出行.大城市的道路交通普遍存在着“一路红灯,四处拥堵;动少停多,十分无助”的现象.这其中的制约因素很多,从资金到土地,再到交通资源的利用,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当前的交通网络是最现实、最高效的手段.这样,交通管理就成为一种稳定社会、保证经济、追求效益的社会,管理有两个方面:一为“管”是强制性的,表现在以法规条文来约束被管理者;一为“理”是协调性的,表现在调节整理上.道路交通的组织优化就属于这个协调性的“理”.谈到交通管理,大多是强调“管”的方面,其实“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如大禹治水一样不能只堵,得疏导.

因此,交通组织优化研究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交通组织是交通的流量组织、流速组织和流向组织.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是利

用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法与措施,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的运行状态,.对于城市的道路而言,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交叉口中又以平面交叉口居多.因此,城区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应适应交叉口特殊的几何线性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方便居民出行的原则.在考虑城市历史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处理好交叉口内车辆与行人的交通路权与冲突点问题,重在改善混乱的交通运行环境,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就是使车辆在整个研究区域的路网上的运行更有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道路资源,并使车辆的总体运行时间最短,实现研究区域内交通的良性运行.理想的交通组织涉及了城市规划设计、道路工程设

计和交通管理三个领域的知识,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成果是从道路规划开始,贯穿于城市规划、道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以及

道路交通管理的整个阶段.它为道路设计提供了交叉口的形式、道路进出口的设

置、路段的单双向交通,为交通标志的设置、交通管理以及道路所划分的每一个单元的建筑开口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交通组织设计成果来建设、管理道路,使交通流更均衡合理地利用道路资源,避免道路资源的浪费,避免路段或结

点道路资源缺少和造成交通的拥堵,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设计仅局限于小范围.道路专业设计人员只能依据规划道路进行几何设计,而影响道路使用的重要因素一一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道路建成使用过程中,管理部门对整个区域路网缺乏宏观管理,只有当道路上车辆堵塞时,才会给予重视,所能做的工作只能是“疏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交通组织的优化研究不是简单地对交叉口或路段的拥挤交通进行疏导,而是从设计上根本解决问题.平面交通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保证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并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就是正确组织不同方向的车流、人流,设置必须的车道数,合理布置交通道、交通信号灯及地面交通标志等,使车辆在道路和交叉口能按最优交通的原则组织起来,顺利通过路段和交叉口.

城市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由于道路建设条件和资金的限制,平面信号交叉口仍然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形式.作为车辆汇集和转向所在地,交叉口复杂的

交通特征使其容易成为交通秩序混乱和事故的多发点,降低了道路网通行能力.

因此,如何改善路口行车秩序,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原有道路布局和基础设施因规划、资金等原因所限,不能像新建城市的道路

那样可以按照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道路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完全靠拓宽道路和修建立体交通网络等途径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在交通组织优化过程中,多方案比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对交叉口组织方案进行充分比选,做到在方案实施前充分了解实施效果,才能保证交通组织的有效性,避免组织方案不合理带来的危害. 现在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

车辆的平均行驶延误为优化目标,以信号配时、交通工程措施为信号交叉口组织优化手段,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计算多种方案的优化指标,比选出特定信号交叉口的最优方案或提出改进措施,具体的组织优化方法

根据实施交通组织方案的难易程度,本文按信号配时、交通工程措施以及交通管理措施的顺序对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首先从信号配时着手,包括相位、周期、绿信比等信号配时的调整川.合理的信号配时能有效地利用交叉口时空资源,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信号配时的调整操作简羊,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当调整信号配时不能达到优化目标时,进行交通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划分车道功能、交叉口渠化和拓宽人口等;通过改善交通流组织方式和道路条件,保证良好的交通秩序,从而提高实际通行能力,减少行驶延误.当以上2

种措施都不能达到优化目标时,采用交通管制,非机动车行人分流等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措施限制部分交通需求,减轻交叉口的压力

交通组织优化的关键问题,以下讨论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实现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关键问题.

运行效率主要体现在车辆平均延误与实际通行能力上.车辆平均延误是指所有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由于交通信号装置而产生的延误总和除以总交通量.车辆平均延误的大小与交叉口的服务水平紧密相关.实际通行能力又可通过饱和度来体现;饱和度为交叉口实际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反映了交叉口道路的时空利用率。运行秩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交叉口的安全水平.评价运行秩序的优劣通常需要考虑交叉口的冲突点面密度、渠化状况.行人过街设施等.因此,本文选取

了通行能力、平均行驶延误、冲突点面密度作为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评价指标,从运行效率和运行秩序两个方面来衡量交通组织的优劣程度.

评价方法的选取当平面交叉口的道路几何条件和交通条件确定后,冲突点面密度很容易求得.而由于平面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驶延误的影响因素很多,其计算方法也较多;常见的有经验模型、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在应用上,经验模型或理论模型都有其局限性.在交叉口上车流的运行特性相当复杂,就是最繁复的数学模型也不得不将所有车辆和驾驶员一般化而使其有相同的特征.而且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标定,才能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而我国的平面信号交叉口类型多,交通流特征不清晰,要得到良好的经验模型或理论模型都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利用仿真模型来计算通行能力和行驶延误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平面交叉口仿真模型有很大的适应性,可概括相当大范围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②对仿真模型的输人,可随意使用特定的分布、交通控制方式和驾驶员的特征.可见,仿真模型可最大程度地满足多方案对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的描述.因此,作者选取了仿真模型来计算评价指标.13仿真方法的确定仿真模型的开发首先需要确定仿真机制.在研究道路车流中,常用两种仿真形式:类比仿真和数字仿真.前者介乎现实世界和类比物理体系之间,而类比物理体系的各个部分的相互影响与真实情况应彼此相似;后者是将仿真体系的状况用数字方式加以存储,并按照存储的指令或模型规则,将仿真体系的状况随事态发展更新.而体系更新可用两种方式定时扫描或事件扫描〔呜].应用定时扫描方式,是按等段扫描时间来考察车流体系的状态,及时计算出一个时段所有车辆的动态属性,并依据车流情况扫描模型的各个部分;然后,等到下一个扫描时段,再重复这样的过程.扫描时段的长短,会影响模型的精度;只要能概括所有车辆有意义的动作就够了,但如时段太短,将增加计算机的运转时间.因此,扫描时段的选择,将决定于所用计算机的性能、仿真程序的目的,以及车头时距形成的方法.在应用事件扫描时,用来建立程序的事件要在程序运行中具有重要性的事件.下一次有意义

事件发生的时间,将由程序以及将事件调整到最新的车流情况来决定.作者考虑

到交叉口内交通时间较多,利用事件扫描并不能节约时间和计算机资源,且仿真模型应该具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采用了时间扫描的数字仿真对交叉口组织优化

进行模拟.

城市信运行秩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交叉口的安全水平.评价运行秩序的优劣通常需要考虑交叉口的冲突点面密度、渠化状况‘行人过街设施等.因此,本文选取了通行能力、平均行驶延误、冲突点面密度作为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评价指标,从运行效率和运行秩序两个方面来衡量交通组织的优劣程度.号交叉口的

形式

道路网规划,道路周围建筑情,况交叉口用地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以及交叉口相交叉的道路的条数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叉的角度等等决定了城市道路交

叉口的形式。常见的交叉口的形式有: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

叉和复合交叉(五条或者五条以上的道路交叉路口)等几种。根据交通特点,交叉口的形式可归纳为加辅转角式,分道转角式,扩宽路口式和环形交叉四类。

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园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此类交叉口形式简单,占地少,造价低,设计方便是其优点,但是行车速度低,通行能力小是其不可忽视的缺点。适用于转弯时交通量较小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交叉。设计时主要解决合适的转弯曲线半径和足够的视距等问题。

分道转弯式:通过设计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弯或者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的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此类交叉口转弯车辆,尤其是右转弯车辆行驶速度和通行能力都较高。适用于车速较高,转弯车辆较多的一般道路。

拓宽路口形式: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处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此类交叉口可减小转弯交通对直行的干扰,车速较高,事故率低,通行能力大,占地多,投资大。适用于交通量较大、转弯车辆较多的一、二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

环形交叉: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使进入的所有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的路口离开岛驶出的平面交叉,俗称转盘。环形交叉口的优点是驶入交叉口的各种车辆可连续不断的单向行驶,减少了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冲突点,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交通组织简便,不需要信号管制;对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用环道组织渠化交通更为有效;中心岛绿化科美化环境。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达,城市改建困难;增加了车辆绕行距离,特别是左转弯车辆;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按规划需要修建立体交叉处,近期可以采用环形平面交叉作为过渡形式,并预留远期改建为立交的可能性。设计时主要解决中心岛的形状和半径,环道的布置和宽度,交织段长度,交织角,进出口曲线半径和视距要求等问题。

城市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的内容

城市型号交叉口设计包括时间设计和空间设计,时间设计是由空间设计决定

的,但是它又影响着空间设计。所以两者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道路交叉口的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叉口形式的选择、车道功能划分(例如车道宽度的确定以及进、出口道车道数的确定)、交叉口渠化(例如左专车道的设置、右转车道的设置)、标志标线的施划、安全设施的设置等内容。交叉口的空间优化设计是更具交叉口的环境、交通流和事故发生率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交叉口的空间设计是否达到最优,如果没有到达则需要对交叉口的空间设计进行改进。在以下几章当中主研究了车道功能划分和交叉口的渠化。

城市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的目标

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分离,必要时可以通过限制其运行轨迹来移动冲突点的位置或者转变冲突位置或者转变冲突性质来减少交通冲突。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是通过合理的分配交叉口空间资源来达到使不同交通流安全及顺畅的运行,这是空间优化的基本目的。

城市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的原则

城市信号交叉口空间优化设计主要应遵守以下原则:(a)简单易懂(b)符合规范 (c) 有利安全(d)方便顺畅(e)保证视距(f)明确美观。

总的来说,就是要尽量增加平面交叉口的进口车道数,使其通行能力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在交叉口设计上尽量做到寸土必争,在信号配时上做到分秒必争,不让交叉口出现空闲时间和空闲面积;尽量简化标志、标线和控制信号,明确空间路权和时间路权;既要保证交叉口运行的畅通和高效,又要保证出行者的安全和便捷。

天津市交通组织优化实例,他通过宏观、微观、区域组织优化而的成果。天津宏观交通组织优化

天津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城市化的发展已经处于全国领先地

位.2003年天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445万人,200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92万辆,其中中心城区44万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城市中的一些问题也凸现出来,特别是城市交通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拥堵现象.因此有必要从战略宏观层面对其进行交通组织优化. 天津现在的机动车保有量的绝对值不是太大,但正处于快速上升期,随着天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增长速度会更快.而且,这种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要远比天津现有的道路建设速度快,因此有必要对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进行控制,同时也应加快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的控制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做法,如上海采用号牌控制的方法来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香港则是用征收高额停车费来控制机动车的保有量.天津自去年开始,在全市范围禁行摩托车,以减少市区的机动车总量,实施道路车辆协调发展政策.在加快全市道路网建设的同时,调控机动车流量,保持路车协调发展,始终将道路网的运行状况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在路网扩容余地不大、公共交通欠发达、停车收费办法欠完善、道路拥挤收费手段欠缺等因素的制约下,适度控制机动车总量.随着交通控制与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对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进行动态调整,着重通过道路拥挤收费、停车控制等手段调节机动车的使用. 2006年,国家建设部、交通部等部委联合提出了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坚持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思想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同时也是最经济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系统应达到的目标是:承担城市交通出行的主体,舒适、便捷、准时,相比其他交通方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从天津为特大型城市的特点出发,按照公众利益优先和效率最优原则,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即优先保证合理的公交用地、优

先保证公交的资金投人、优先保证公交的高效运营和优先保证公交的换乘方便.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导,不断提高公交方式的出行比重,稳步提高交通机动化水平,发挥慢行交通短距离出行和接驳公交的功能,逐步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交通模式.

天津区域交通组织优化

区域交通组织的重点是以空间微观调整和时间流量上的削峰填谷为主,以空间流量上的控密补稀为主,从而解决路网交通负荷的均分.对于区域交通流,有内部生成流、外部过境流和到达流.区域交通的拥堵成因有很多:由于交叉口拥堵关联到整个区域交通的;有区域内部规划不够合理的;有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还有交通管理不善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等等. 对于区域交通,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快,交通吸引力迅速增大,但道路基础设施增长速度相对滞后.在原有交通组织的基础上,道路通行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人、车、路的矛盾就会体现出来.这种影响和整个城市交通环境来比是不均衡的,有可能造成道路周围的放射性拥堵,也有可能造成局部交通的真空,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践证明,繁华地带的大型商业区往往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有动态方面,也有静态方面,解决起来相当有难度.例如滨江道、大胡同等商业区就是典型案例.要想搞好繁华商业区周边的交通管理工作,就要从交通流的合理组织、管理人手,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设施的容量,提高利用率,达到安全、迅速、畅通和经济的目的.

天津微观交通组织优化

微观交通组织是整个城市交通组织的基础,微观交通组织是否有效,直接

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在城市交通研究中,微观交通组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微观交通组织包括交叉口交通组织和路段交通组织,其中交叉口交通组织乃是城市交通的重中之重.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好坏将影响到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交通.

交叉口放行方法的优化以天津市鞍山西道与白堤路交叉口为例,该交叉口现行的放行方法为空间分离法.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共用同一个相位,不设单独的非机动车相位,只设机动车信号灯和行人信号灯.这种放行方法使流向相同的不同交通流在一起放行,减少了冲突点的数量,没有了在交叉口中间等候放行的非机动车,并且充分利用了交叉口的空闲面积,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但是,

由于此种放行方法比较适合路口面积大的交叉口,而该交叉口面积较小,非机动车启动车速较低,经常出现信号灯已经变为红灯,但非机动车出于惯性或者跟随

前面的非机动车仍然往前行驶,这样就使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对交叉口进行有效的管理,严格控制非机动车,绝对做到绿灯行、红灯停,使路口秩序好转起来.

交叉口路口渠化,对于平面交叉口,除了在放行方法上分离冲突外,还可以增加交叉口的进口道数,从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这就需要进行交叉口的渠

化.交叉口的渠化不仅可以提高通行能力,还可以缩小冲突范围,或转移、控制冲突位置.平面交叉口的渠化应保证交叉口内的交通高效运行.在同一相位中,要保证出口道数大于或等于进口道数,否则会造成交通拥堵在交叉口处.在交叉口的进口处要机、非隔离,以减少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影响.根据各流向、流量设置导向车道,在右转流量较大、交叉口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右转专用车道,但一般不设置右转相位.仍以鞍山西道与白堤路交叉口为例,此交叉口鞍山西道有右转专用车道,不必改变,而白堤路是直、右合用车道.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白堤路右转车流量约占总流量的四分之一鉴于白堤路在路口处并没有渠化拓宽,因此可以对白堤路(南端)增加一个右转专用车道.由于已经在白堤路北端路口渠化拓宽了一个车道,因此只需要专门指定一个右转专用车道即可.

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交叉口的使用效率,不但要使延误、停车、排队尽可能少,而且要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尽

可能大.在道路条件确定的前提下,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停车率也随之增加.信号交叉口从延长周期时长所提高的通行能力远大于交通需求时,即饱和度很小时,对通车状况并无多大改善,却会无谓地增加车辆延误.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应配以适当的周期时长,使通行能力稍高于交通需求,而使延误、停车、排队等指标达到最小.

从宏观上看,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根据天津的实际情况,应建设便捷的换乘系统以及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将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在区域交通组织上,重点是以空间微观调整和时间流量上的削峰填谷为主、以空间流量上的控密补稀为主,从而解决路网交通负荷的均分.笔者重点探讨了微观交通层面的优化.通过对天津市鞍山西道与白堤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和分析,对交叉口的放行方法、路口渠化、信号配时等方面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使交叉口的交通冲突分离,并最终实现该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

大庆市火车站交通组织优化实例

概述,大庆市火车站作为大庆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内换乘枢纽,具有其独特的交通运输和环境位置上的优势。在对外交通方面,它与哈大铁路、大齐铁路相连,并通过城市外环线与国道和高速公路相接。通过让区站的建设,将促进大

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同全省各地有着便捷联系的对外交通体系和建立一个多种交通工具有机融为一体、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客

站,对大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大庆站交通组织原则,设计指导思想(1)以人为本,换乘便捷、方向明确。(2)交通组织安全、通畅、快捷、有序。(3)环境优美、空间环境协调

设计原则(1)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围绕铁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多种客流的需求,合理布置客流集散点和进出站及换乘旅客的出行方式,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集散和换乘。(2)利用有限的空间,结合上海南站广场空间和周围规划路网合理组织交通,使进出车站广场和经过车站广场的交通安全、通畅、快捷、有序。(3)合理布置广场空间,注意环境效应,重点协调车站广场交通与景观的问题,提高景观效果。(4)内外接口合理通畅,做到功能齐全,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交通组织设计,火车站进出口与世纪大道直接连接;为减轻火车站周围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火车站进出的交通量要尽量避免在周围道路上绕行,充分利用火车站广场用地,在火车站站广场内组织交通。火车站广场的交通组织进出火车站广场车辆全部采用单向行驶交通组织。公交车辆,始发公交:公交车辆由世纪大道进出北广场,沿北侧道路进入下客区后至北广场东侧公交枢纽站,上客后沿单行道驶离北广场,出租车进站:从世纪大道进入火车站的出租车及社会车辆可通过进站单行道进入停车平台,下客后直接沿站前车道驶入世纪大道进行分流。

南广场交通组织,公交车、郊区线路车及长途汽车公交车、郊区线路车及长途汽车通过站前南广场进口进入对应的候车站,接客后沿指定路线驶离站前广场。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行人交通组织大庆火车站设有连接公交枢纽、长途汽车站等人流相对集中处设置的出入口。铁路出站人流可通过地下出站通道直接到达广场中的出租车候车站、社会车候车站、地面公交始发站、地面停车场、自行车停车场、长途汽车站、郊区线路站等。

大庆火车站的广场交通主要为客运交通,包括了公共交通车辆、社会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其各自的服务对象、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各不同目的的交通工具会给火车站广场交通和其周边交通造成混乱无序的状态。本交通组织通过设置完善了火车站广场与外围道路的快速联系,保证了进出火车站车辆的快捷和便利,达到快进快出的目的;同时火车站地面道路进出口的单独设置,使进

出火车站交通在南站广场内部道路中按指定路线行驶至各自的站位,使进出南站

广场和经过车辆广场的交通安全、通畅、快捷、有序

参考文献:

[1]翟忠民.道路交通组织优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王双文.城市中心区交通特征与交通组织研究「J ].山西建筑,2006(12):34-36.

[3]李梅玲.信号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3.

[4]周商吾.交通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

[5]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6]任福田,徐吉谦,朱长仁.交通工程学导论【叫.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7]全永雍.城市交通控制[叫.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8]杨肇夏.计算机仿真及其应用[叫.北京:北方交通大学,1997.

[9]荣建.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1999.

[10]钱良辉,林航飞,陈小鸿.信息技术下的交通规划流程再造研究的评述[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6):92- 94.

[11]宗芳,隽志才,基于活动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

[12]徐志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A].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3]邹胜勇,张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框架[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2):96- 100.

[14]张国伍.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5]毛保华,姜帆,刘迁等.城市轨道交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6]何宗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7]沈景炎.线路客流预测分析与运营组织设计【J].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3~7

[18]徐瑞华,李侠,陈著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列车运行交路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5);36

[19]刘浩江.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6);1~3

[20]顾伯声.长大轨道交通线运行方案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5,(3);36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开题报告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分析

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因此,如何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道路拥堵早已是一大问题,许多城市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早晚高峰让民警在路面进行管控,随时调节信号灯这是最常见的做法。最近网上还有爆料,一些地方开始让民警红灯时拉绳管理,但这些效果可想而知,即搞疲了警察,还解决不了拥堵问题,对于强闯红灯的行人更是难以管理。所以我基于上诉问题以一问题路口为例,通过借鉴一些他人研究成果,并通过自己调查分析,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验证,探求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适合大多路口的优化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在交叉口交通优化上存在较多的差异,总体而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布局不尽合理,缺乏人文特性。地方在交通布局上由于之前没有较好的预见性,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环境,比如道路宽度、车行道宽度走向不合理,加剧了交通的拥挤,造成交通堵塞。 (2)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多地区交通标志欠缺,道路没有中心线,护栏设置也不合理,给驾驶者带来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通隐患。 (3)信号灯设置不合理,难以充分利用每一个相位,难以达到最大流量。 (4)缺乏行人诱导、保护措施,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行人随意穿插马路,影响交通对自身带来危险。 (5)诱导向标、标线不明确,设置不明显,或相互有冲突,有些

磨损严重易导致交通秩序紊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围绕信号交叉口,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下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交叉口渠化、信号灯优化、仿真分析几个方面予以介绍。 1.交叉口渠化 在进行优化过程中,根据影响交通的不同因素确定不同的优化措施。孙斌《城市交通组织优化实践——以太原市为例》通过调整道路交叉口、路段车道宽度,将道路交叉口导向车道宽度进行压缩至,车道数量增加,能提高通行能力。从他的观点可以看到合理压缩车道宽度,能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 美国的MUTCD(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介绍了各种路口渠化措施及相应设施尺寸、颜色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日本的《平面交叉口的规范与设计》对交叉口渠化与设计做了很多论述,认为渠化是很有效的优化措施,渠化措施包括交通岛、导流设施、路障、中心圈等,交通岛可有效保护行人分割车流,导流设施可使车流明确行驶路线,路障阻隔禁止通行车辆,使交通设施为特定服务。 2.信号灯优化 王学军孙志勇商茂华《城市主干道交通组织优化的精细化设计》给予了一种研究思路,以交通调查为基础,确定交通组织优化方案然

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doc 8页)

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doc 8页)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 一、摘要 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是否安装红绿灯,以及如果安装红绿灯应如何控制提出分析和参考性的建议,结合实际的状况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 二、关键词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交通优化 三、前言 郑密路是省道316郑州市至新密市路段,简称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位于郑密路郑州市南距三环7.95km(地图测量)处,与郑密路相交叉的为乡级公路,此段郑密路为东西走向,乡级公路为南北走向,乡级公路南部连通侯寨小学,乡政府,侯寨一中以及侯寨乡9个行政村,北部连通郑州市农博园、尖岗水库以及尖岗村,刘庄村,八卦庙村三个行政村,由于男婚女嫁,邻里关系,以及政府单位和学校的位置,确定了这个十字路口为侯寨乡的重要的交通路段。行人的东行西走、南来北往以及一些车辆不遵循交通规则造成了此十字路口时有交通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这个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的方法,确定信号灯安装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分析交通和人流状况来确定信号灯安装后的信号实施方案来优化交通,同时通过本次的研究也希望给关注郊区交通优化的人们带来一

五、研究结果 问卷结果: 知道路口状况看法优化方案建议 知道:100人 不知道:0人好:2人 不好:98人 红绿灯:68 过街天桥:16 立交桥:2 地下人行道:14 83人无优化建议 17人有优化建议 表1-1 实地检验结果 时段7-8 8-9 10-1 1 11-1 2 12-1 3 14-1 5 15-1 6 16-1 7 南北人189 15 6 88 145 134 89 96 126 东 西 人 25 32 21 12 21 34 9 27 郑密车104 5 89 9 1123 1452 1324 842 1431 1321 1-80 70 80 80 80 80 80 80

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交通组织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城市支路概念 (3) 1.2支路体系不健全引发的问题 (3) 1.3忽视支路的原因 (5)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6) 第二章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规划设计 (7) 2.1支路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7) 2.2支路的功能分析 (7) 2.3支路规划设计 (8) 第三章干道与多支路T型交叉区域的交通组织 (13) 3.1主干道与支路接驳处渠化设计 (13) 3.2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 (14) 第四章应用实例 (16) 4.1铜陵市长江中路概况 (16) 4.2交通调查主要结果 (16) 4.3交通组织方案 (16) 第五章结束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交通组织 摘要:支路正如人体的毛细血管,在城市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支路的规划设计一直重视不够。首先总结了支路发展中存在的功能划分、密度和横断面布置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支路功能划分,将支路划分为交通性支路、生活性支路和特殊支路,分析了不同支路承担的具体作用和应范围。并针对支路网的密度、红线宽度、车道宽度、分隔设置以及路边停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了对城市主干道与多支路T型交叉区域的交通进行合理的组织,减少主干道与支路T型交叉口的交通流冲实,降低主干道车流的延误,通过对该区域的道路结构形态及交通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主干道与支路接驳处渠化设计和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方式。 关键词:支路规划、支路设计、支路功能、协调控制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city road branch Absract: Local roa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tban street systems,just like capillaries do in human bodies. However,local roads have not gained sufficient attention thus far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of urban street systems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issues on roa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road network density, and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 local roa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local road functionalities. According to roa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typically adopted abroad,the paper classifies local roads into three functionalities, namely, through-traffic,neighbor-hood-specific, and special use, and specifies their typical funcions and application scopes. Finally,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local road density,right-of-way,lane-width, separation facilities,and road-side parking issues. In order to rationally organize the traffic in the area of urban arterial road intersected by multi-inferior roads at T-intersection,a traffic organization method with channelized traffic design and signal coordinated control was present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Keywords:local road planning、local road design、local road functionalities、coordination control

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10.2.1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10.2.1.1交通导行原则 (1)安全原则:根据实际占用道路的类型、道路状况、施工区段划分等状况,在遵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道路施工区交通路线的优化疏解与安全维护设施的合理设置,保证过往行人、车辆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2)便民原则:道路施工时确保利用滨文路出行的居民提供必要的行驶路线,避免绕行线路,尤其是对行人、骑自行车等弱势群体重点保护,贯穿其需求理念。 (3)分离原则:占用道路施工时,做好施工作业区与交通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等的分离,维持施工区的良好秩序,保证施工人员与行人、骑自行车者或驾驶人员的安全。 (4)连续性、一致性原则:施工区路线的选择尽量与施工之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施工前道路的一些特征标志在不违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保留,避免加重驾驶人经过时获取信息量的负荷。 (6)施工交通组织本着公交优先、交通畅通优先的原则。 (7)满足社会交通流量,保证高峰期的需求,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 (8)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且使施工对人民群众、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9)应与现场平面布置图协调一致。 10.2.1.2交通导行方案 本工程四条路夏朱路、八板路、西元路、中环路均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改建

工程,施工期间为保证附近居民出行及车辆交通,须对进行交通导行疏解。对于本工程利用既有老路路段采取

“半幅施工、分幅施工”的方案,不中断老路交通,要保证现状道路交通不致中断,若不能满足通行条件,应在施工段设置通行便道,同时利用周围路网,在高峰时段和施工关键节点分流部分交通,保证施工期间安全通行。根据老路与新建道路的位置关系,交通组织方案可分为如下两种: (1)单侧拓宽交通组织方案 第一步:老路正常通行。在施工开始阶段,先施工拓宽新建部分,现状道路作为保通道路,沿线设置相关警示标志,限速40km/h,确保双向两车道的通行条件。 单侧拓宽第一步分流示意 第二步:改建老路部分。待新拓宽路幅主体工程实施完成,进行换幅施工,对现状老路进行改建,其保通分流同第一步。

高速路交通导行优化方案

***公司 ****工程交通组织导行方案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造成的交通影响,特制定辅道交通组织导行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施工概况 ******工程属于******区路网,本次施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辅路改造及地下市政管线的实施工程,二是现况******在本段辅路范围内一对进出口的改造。辅路工程设计起点为新华南北路,设计终点与东关大道交,北辅路道路长******米,南辅路道路长******米(辅路设计起点0+000对应通燕高速1+940.44)。 100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工程:******路宽15米,两侧设置3米宽机非隔离带和3米非机动车道和4米宽人行道,本工程包括:道路、排水、给水、中水、信息管道工程。 排水工程:根据雨水规划,沿南、北两侧设计辅路分别新建一道雨水、一道污水。设计南侧辅路雨水位于辅路中心线位置南侧 m,北侧辅路雨水

位于辅路中心线北侧米,管沟断面 mm,自西向东接入北运河,埋深 m;设计南侧污水位于辅路中心线南3米位置,北侧污水位于辅路中心线北米,管道断面 mm,下游向东接入温榆河西滨河路现况φ1350污水截流干线,管道埋深 m。 二、******路现状交通情况 ******路()是******的一部分,为通州区进出******的主干道,是连接北京市区与通州区的主要通道,机动车辆通行量较大,桥下辅路************河西滨河路相接。 根据《******新城运河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中相应规划路网调整方案,******北关桥以东出入口方向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南侧调整为主路出口(西向东驶离主路),北侧调整为主路入口(东向西进入主路)。 三、交通疏导设计原则及思路 1、交通疏导设计原则 1.1、确保车辆安全顺利绕行通过施工区域,交通导行方案按照“少影响、确保高速路出入通行畅通”的总方针组织。施工期间应保持高速路出入口道路畅通,辅路交通通过布设安全警告设施、施工标志、行车标志等组织引导交通。为减少施工与交通间的干扰,施工区域实行全封闭作业,即在施工作业区域设置围挡,做到互不干涉。 1.2、保证交通需要。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施工地点附近道路路况做实地调查,作为确定相应有效的施工部署和交通疏导的依据。 1.3、本方案需获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1.4、本方案如有与总体施工方案冲突处,以服从总方案为原则作适当调整。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校园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指导老师:林科吴小丹 班级:08交通工程2班 姓名:唐庆丽 学号: 080402021038 成绩: 中国·珠海 二○一一年十一月

校园道路是人们在校园中通行的载体和校园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在校园中不但是疏导交通的通道,构成校园规划的骨架,而且为在校园中行进的师生提供观赏风景的通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校园交通情况日趋复杂,自行车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机动化程度不断上升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交通冲突、道路拥挤、停车空间不足等问题,针对目前这些交通现状问题,在现有的交通条件下对本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方案设计, 对校园的交通进行有效的组织,保障校园内的交通安全。 关键词:校园交通交通冲突道路拥挤优化方案

The campus road is the people in the campus through the carrier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planning. Roads in the campus is not only the traffic channel, forming the campus planning framework, but also in campus throug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viewing scenery channe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university campus traffic situation is complex with each passing day, bicycle increasingly large scale and mechanization degree rise ceaselessly caused a series of traffic safety, traffic conflict, road congestion, parking space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traffic problems, the existing traffic conditions on the campus road traffic organization optimized design, on the campus of traffic through th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ensure the traffic safety on campus.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方案 1概述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是借助专业团队对交通信号控制方面进行挖掘,以更加有效地缓解目前由于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而造成路网交通运行压力增大,道路硬件资源增长严重失衡这一问题。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对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规范信号优化工作流程,落实责任,建立统一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交通信号管理模式,保证交通信号合理运行,满足各种条件下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通行需要。 ?通过对相关路口进行周期性调查,及时发现存在不足并予以改善、跟踪,从而不断提高其运行水平。 ?通过路口排查和调研,对有条件进行协调控制的路口设计协调控制方案,降低协调控制路口的行车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能力。 ?以周报、月报和专项分析报告总结归纳工作开展情况及完成效果,有计划性的回检评价历史优化路口,提炼可取之处及考虑不周的地方,对未来将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交叉口或路段有一定预测性。 2服务内容 2.1交通信号管理基础工作 (1)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总结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总结包括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和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2部分内容。 ?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 包括对信号控制涉及的相关参数的总结、对通过能力的总结及对信号路口对车流停滞作用的总结3部分内容。 ?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 包括对单点信号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交通信号子区划分的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同类型交通信号路口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以及

对区域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六大类涵盖点、线、面三个层次的信号控制与协调方法的相关技术理论的总结。 在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基础上,根据各地市信号路口特点,重点对适用该地信号控制特点的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进行总结。 ?单点信号控制 主要包括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单点感应信号控制和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三种方式。针对信号控制路口常用的单点信号控制方法有Webster等方法。 ?交通信号子区划分 主要基于距离原则、车流特征原则、周期原则的子区划分原则及其相关的关联度判断方法、合理周期范围判断方法的划分方法总结。 ?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主要包括单向绿波协调控制、对称双向绿波协调控制、非对称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市信号控制路口不同的流量特征可选用相对应的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同类型交通信号路口协调控制 主要针对信号路口饱和度同类型及其基础上的潮汐特征同类型进行交通信号路口同类型的判定分析,归纳与其相对应的信号控制适用方法。 ?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 主要对相邻路口间距离较长的信号路口及交通信号路口数较多的整体距离较长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的分类归纳相对应的协调模式及方法。 ?区域协调控制 交通区域协调控制是二维上的控制,它通过将绿波协调控制的路口利用组合叠加的方式,对各信号控制路口的信号周期、绿信比以及路口间的相位差进行优化,以减小延误、提高路网通行效率的信号控制方法。当前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结合调控的协调方法、基于延误的协调方法和基于绿波带优化的协调方法。 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及信号控制主流模式及技术方法,掌握前沿技术,归纳出适用性强的主流核心技术规范,为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提供

交通组织内容及方法

交通组织内容及方法 一、交通需求、交通组织、交通组织类型及组织原则 1、交通需求: 功能需求、安全需求、效率需求、享受需求、特殊需求 2、交通组织: 在一定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路网条件、控制条件、环境条件下,通过设施科学合理地对交通的流量、流速、流向、车种等进行组织,从而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 3、交通组织类型: 微观交通组织:主要任务是冲突点分离或冲突点控制,信号配时上要分秒必争,在车道渠化上要寸土必争,体现出在冲突分离基础上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和空闲面积。 区域交通组织:主要任务是路网交通压力均分,在时间上要削峰填谷,在空间上要控密补稀,体现出矛盾分散时空均分的原则。 宏观交通组织:主要任务是通过政策、法规来引导交通发展,以扩大交通供给和控制交通需求为手段,平衡交通供需关系,避免发生交通供需倒置。 静态交通组织:主要解决交通资源配置问题,主要的任务是路网各节点不同流向通行能力分配和路权分配;

动态交通组织:主要任务是交通流分配(或者说是路网各节点的交通负荷分配)。 注:在交通工程理论中,把“行”称为动态交通,把“停”称为静态交通,这种划分不够科学,和今后交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有些脱节。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随时间快变化的事物或过程称之为动态;随时间慢变化的事物或过程称之为静态或稳态。快和慢只是相对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表现在交通上,地名路名,道路里程,路口间距,路网结构,道路渠化,单行禁左,路边建筑,管理警力,道路设施,停车泊位数,通行能力等等是静态的,不会一天一变;而交通流量、车速、事故黑点、乱点、堵点、停车场泊位占有率等等是动态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静态多为管理资源,动态多为管理对象。照此划分,静态交通组织包括车道渠化、信号相位、单行禁左、警告禁令、指路指示信息提示等,主要解决交通资源配置问题,主要的任务是路网各节点不同流向通行能力分配和路权分配。而动态交通组织包括信号配时、路口间信号协调、诱导信息、监控检测、指挥调度等,主要任务是交通流分配(或者说是路网各节点的交通负荷分配),以及指挥疏导,确保路网发挥最大效能。 4、交通组织原则: 引子: 关于冲突点控制:变随机冲突点为固定冲突点、变交叉冲突点为交织冲突点、变饱和冲突点为非饱和冲突点、减少冲突点个数、减少冲突点上的冲突次数、减少冲突点上的冲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The Instal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ity Road Traffic Safety Facilities 第1部分交通标志 (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1)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 (2) 4标志设置基本原则 (3) 5标志设置要点 (3) 6标志板、支撑方式及安装要求 (8) 7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设置 (14) 8城市快速路标志的设置 (20)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交通标志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志的结构、尺寸及设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心城区内城市道路、各区县政府所在地建成区内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设置。 本部分含有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基本要求、标志设置要点、标志板、支撑方式及安装要求、一般道路指路标志的设置、城市快速路标志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T 18833—2012 道路交通反光膜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51038-2015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DB510100/T 129.1-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1部分-总则 DB510100/T 129.2-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2部分-一般城市道路 DB510100/T 129.3-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3部分-城市快速路 DB510100/T 129.4-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4部分-一般公路 DB510100/T 129.5-2013 道路指路标志系统-第5部分-慢行交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交通标志road traffic signs 在道路上用于交通管理目的并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特定信息的设施。3.2 组合标志 combination signs 两个或两个以上警告、禁令、指示标志布设在同一个版面上的交通标志。 3.3 作业区 work zone 由于道路施工、养护等作业影响交通运行,而进行交通管控的路段。

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

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管理研究 摘要: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拥堵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蔓延,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本文从中国城市交通拥挤现状入手,结合城市中心区的相关特性,分析了基于交通拥堵范围的中心区交通组织方法,最后分析了今后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交通拥堵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管理 0.引言 城市交通的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城市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问题在我国许多大城市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中心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两方面入手。而在路网结构已经确定的区域,新增或改建道路已不可行,因此采取合适的交通组织方法必然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 1.城市交通拥挤现状 城市交通拥挤,从理论上讲是交通需求超过交通供给能力引起的。拥挤不但造成可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交通拥挤会大大降低运输效率,二是交通拥挤是造成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交通拥挤对城市形态及土地利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交通工程专家提出了从供给和管理两个方一面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思想。这是在解决交通拥挤对策指导思想上的一个转变。而交通供给的增加往往是有限的,因此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必须重点从交通管理方面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2.我国城市中心区相关特性分析 2.1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特性 根据相关文献综述,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特性可总结如下: (1)中心区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较高,区域内建筑物较多,单位面积的容积率相应较高,同时,违规开发、无序开发现象较为严重。 (2)中心区商业用地较为集中,分布较广,范围较大,并且区域内商业建筑密度较大,致使土地利用强度较高。商业的过度集中致使城市大部分交通流向城市中心区,致使中心区交通压力日趋紧张。 (3)中心区的商业用地过于集中导致中心区人口密度较大,分布也相对集中,人均占地面积较少,致使中心区用地价格日趋昂贵,在进行中心区扩建改造

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5、交通组织方案和交通组织保证措施 5.1工程概况 本工程线路起于黄河路—西安路互通,采用全高架形式沿黄河路一路向东连续跨越西坝路、北京北路、鞠通路、淮海北路、银川路、承德北路,终点止于承德北路东侧,含西安路里程XAK1+525~XAK2+558.4。 5.2工程周边环境调查 (一)现状道路情况 (1)西安路现状 现状西安路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金泰公馆、商业住宅楼等。西安路为现状双向四车道。 西安路现状图 西安路与黄河路交叉口 (2)黄河路现状 1)黄河路(西安路-北京北路段) 现状西安路—北京北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并分布有少量的商业用地。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北京如意国际花园、五洲龙湾等。西安路—北京北路段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西安路—北京北路段) 2)黄河路(北京北路—银川路段) 现状北京北路—银川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并分布有商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公园。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富豪花园小区、淮安医院、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黄河花园小区、荷花公园等。北京北路—银川路段现状双向六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北京北路—银川路段) 3)黄河路(银川路—承德北路) 现状银川路—承德北路段道路两侧以居住用地为主。道路沿线主要建筑物包括阳光花园、营东商住楼、幸福城(在建)等。银川路—承德北路段现状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断面宽度40m。 黄河路现状横断面图(银川路—承德北路段) (二)与本工程相交道路

与本工程主要相交道路有17条,其中快速路1条、主干路3条,次干路3条,支路10条,平均间距349.553m, 具体相交道路情况见下表: 相交道路示意图 道路交叉一览表 北京北路现状图淮海北路现状图 银川路现状图承德北路现状图(三)沿线既有道路主要交叉口分布情况 西安路交叉口西坝路交叉口

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交通组织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交通组织············· - 1 -第一章绪论··················· - 3 -第二章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规划设计········· - 7 -第四章应用实例··················- 16 -第五章结束语···················- 20 -

城市道路支路系统的交通组织 摘要:支路正如人体的毛细血管,在城市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对支路的规划设计一直重视不够。首先总结了支路发展中存在的功能划分、密度和横断面布置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支路功能划分,将支路划分为交通性支路、生活性支路和特殊支路,分析了不同支路承担的具体作用和应范围。并针对支路网的密度、红线宽度、车道宽度、分隔设置以及路边停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为了对城市主干道与多支路T型交叉区域的交通进行合理的组织,减少主干道与支路T型交叉口的交通流冲实,降低主干道车流的延误,通过对该区域的道路结构形态及交通分布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主干道与支路接驳处渠化设计和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交通组织方式。 关键词:支路规划、支路设计、支路功能、协调控制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city road branch Absract: Local roa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tban street systems,just like capillaries do in human bodies. However,local roads have not gained sufficient attention thus far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cess of urban street systems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issues on roa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road network density, and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 local road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local road functionalities. According to roa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typically adopted abroad,the paper classifies local roads into three functionalities, namely, through-traffic,neighbor-hood-specific, and special use, and specifies their typical funcions and application scopes. Finally,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local road density,right-of-way,lane-width, separation facilities,and road-side parking issues. In order to rationally organize the traffic in the area of urban arterial road intersected by multi-inferior roads at T-intersection,a traffic organization method with channelized traffic design and signal coordinated control was present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ove. Keywords:local road planning、local road design、local road functionalities、coordination control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市X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效解决运输结构、机动车管控等交通运输领域的污染防治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措施,优化交通运输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组织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公共交通,强化重型运输车辆监督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鼓励在用车污染防治技术改造,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提升机动车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力推进全市道路、车辆、能源等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着力强化道路运输组织和管理 根据国家、省公路规划,结合X道路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实际,认真做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绕城路段规划、建设,加快货运等重型车辆绕城通道建设,改善绕城公路通行条件;制定重型车辆绕城通行方案措施,加强重型车辆进城设卡监管;制定进我市重型车辆疏导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公共交通

以智能运输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为目标,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系统。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多式联运,优化完善国内外通道网络,实现跨境多式联运通道更加便捷;完善提升物流枢纽功能,强化互联互通;组织实施“多式联运+”工程,进一步提高跨运输方式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运输效率。积极开展公交品质提升活动,完善公交出行服务网络,加快公交场站、候车站亭、公交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提升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 X年1月1日全面实行国家第六阶段轻型汽油车排放标准,从汽车制造源头控制尾气排放。X年7月1日,全面完成城市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安装任务,加大对重型柴油车的监管力度。X年5月底前,全市高速、国道和省道沿线的加油站均需销售符合产品质量的车用尿素。X年3月底前,出台我市城区机动车限行禁行措施,全面禁止达到报废标准及黄标车进入城市主城区。 (四)推广新能源汽车利用 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与管理新模式,做好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工作,完善新能源汽车保养维护网络。X年底前,全市新增城市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辆车比重不低于75%;建成各类集中式充电站超过3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60个。 三、主要措施

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

城市交通拥堵的本质是城市交通供求的不平衡,是交通供给滞后于交通需求,因此,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一方面是要通过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增强交通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控交通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由于城市道路网的建设受城市规划、城市规模、土地利用以及财力、物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张,因而单靠改善道路系统是不足以解决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宜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因此,如何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发挥现有路网的通行效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长沙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交通组织优化的基本思路 1.1削减交通总量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交通的需求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对衣食住的需求不过只是“算术级数”增加。当总体路网或中心区局部路网的交通负荷接近于饱和时,在没有交通压力转移余地的情况下,可通过采取禁限部分车种行驶等措施来削减该路网的总流量,从而达到在时间上、空间上平衡路网交通压力的目的。 削减路网交通总量是交通组织优化最重要的措施。采取禁限部分车种行驶等措施前,要对全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结构、交通需求等特性作相应的调查研究,不可搞“一刀切”,不能对市民的生产、生活产生太大影响,禁限措施宜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如我市逐步推行的禁止过境车辆驶入主城区、白天禁止货运机动车驶入中心城区、部分路段“禁摩”措施,均对削减城市中心城区高峰期的交通总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1.2减少交通冲突 当两股不同流向的交通同时通过空间某点时,就会产生交通冲突,而该点就称为冲突点,交通冲突可分为交叉冲突、合流冲突、分流冲突、穿插冲突、纵向冲突等。交通冲突是产生交通延误和交通事故的根源。我国的城市交通是典型的混合交通,各车种、各流向的交通冲突严重,减少各种交通的冲突,有利于改善交通秩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减少交通冲突主要是要使不同流向、不同种类的交通流应在交通空间上和时间上分离。空间分离靠交通标志、标线来实现,时间分离靠信号相位分配来完成。 1.3保持交通连续 交通连续是搞好交通秩序管理的根本保障。保持交通连续即保证大多数人在交通活动过程中,在时间、空间、交通方式上不产生间断。例

城市交叉口交通组织

第1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人们出行的方式的改变,私家车的大量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重大的压力。我们这次实习的任务主要有五个:(1)参观华北高速控制中心; (2)调查北京的快速公交系统; (3)调查崇文门内大街和崇文门外大街处的五岔口交通组织情况,并绘制交通组织图; (4)调查珠市口大街与前门大街交叉口,绘制平面图; (5)调查航天桥人流组织方式。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与管理。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四种: (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次要道路交叉口。 (2)采用渠化交通:即在道路上施划各种交通管理导流线及导流岛,用以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互不干扰通过交叉口。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在交通量很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实施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警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 (4)设置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我们这次组织了到北京的实习,此次交通实习就是通过实地考察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情况,吸取交叉口改造好的设计方案,对交叉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这是我们此次实习的目的之一。 1.1智能交通 实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参观华北高速公路控制中心,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交通的运用相当广泛,通过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交通问题,可以减少劳动力,节省经济,加快运输效率,如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把交通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员。 智能交通是将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改善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空气污染等的最佳途径。可以预见,智能交通系统将成21 世纪现代化地面交通运输体系的模式和发展方向,是交通运输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1.2快速公交

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是面对城市道路供需矛盾日益激化的现实、以及城市交通从非饱和向饱和过渡的重要阶段,针对区域交通特点,系统地对有限道路资源实施及时、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优化设计,以达到充分挖掘现有与新建道路潜力,适时应对因交通流变化引发的秩序乱点、交通堵点、事故黑点,有效减少交通参与者旅行时间延误,有效提高路网、路段、交叉口通行能力等目的;同时为城市快速路通勤效率以及现代交通信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1.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特点 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与交通规划、交通组织和信号控制一样,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但在设计思路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是根据当前的交通流数据和现有的路网基础,通过一系列的交通措施合理组织交通流向,达到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的目的;它是对现有交通组织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是信号控制设计的基础。 2.区域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着眼于区域交通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根据交通网的现状和交通流的分布情况,通过信号相位的设置、渠化措施的实施、配套交通管制措施的使用,调整交通流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对关系,合理组织交通流在区域交通网内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使路网的整体通过能力最大化。 简要概括为:以系统化的指导思想为核心、以系统化的交通流数据委基础、最终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措施。 3.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区域性交通组织优化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区域交通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减少堵塞现象和车辆通过区域时的延迟时间; 区域交通网的整体通过能力是指网络内的所有路口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辆数的总和。这个指标反映了路网总体的通畅程度,可以从宏观上体现路网内的道

道路与交通设计优化方案

背景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在整个道路网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 交通安全上的瓶颈。据统计,在交叉口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0%左右,有些甚至 高达40%,其原因是多面的,比如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不合理,缺乏恰当的交通渠化设施, 信号配置不合理。城市主干道沿线的大型交叉口,对存在拥堵的城市道路网,影响较大。 我们所调研的竹塘西路芙蓉南路交叉口是一处位于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高架桥 匝道和桥墩的设置对交叉口的通行影响较大,我们将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较为可行案。 优化设计理念与目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城市道路与交通,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芙蓉南路与竹塘西路交叉口 进行了调研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该交叉口设计总体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但是仍然存 在一些小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本次优化设计,我们本着“以人为本、高效便捷”的理念,对交叉口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希望不仅可以提高机动车的通行,还可以保证围行人的安全与便捷。 概述 芙蓉南路交叉口的南北向为芙蓉南路,是交通的主要向,该道路的路幅南段为两块 板(由高架桥隔开),北段为三块板(由绿化带隔开),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约为50米。 竹塘西路——交叉口的东西向为竹塘西路,是交通的次要向,该道路的路幅为一块板,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约为36米。 芙蓉南路为城市主要干道之一,机动车交通量大,但是北段由于匝道口和高架桥桥墩的 干扰,通行能力降低,未来可能造成拥堵。竹塘西路交通量较小,机动车的通行设计可以满 足需求,但是行人由于要横穿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的芙蓉南路,危险系数较高,并且为了照顾 芙蓉南路交通量的需求竹塘西路信号灯期中红等比例较高,因此也需要改进。 交叉口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现状分析 围土地使用现状分析 交叉口位于天心区,附近建筑较多,有商场、学校等等,紧邻路口的高层建筑建筑有剑桥名门住宅楼(东北)、新芙蓉家居建材市场(西南)、南国嘉苑(西北)。 路口道路分析 本交叉口为十字交叉,但是两条道路不是正南正北向,南北向为主干道。四个向的进口 道均为双向六车道(不考虑上高架的匝道),进口道均有两条直行车道与一条左转车道组成,右转车道与外侧直行车道合并,没有非机动车和公交车的专用道。 路面有多处修补,但不影响使用。交叉口中无行人穿越的安全岛。 交叉口交通量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道路交通量迅速增加,目前,本交叉口的交通量较大(尤其是芙蓉南路),早高峰小时交通量为3659 pcu/h ,晚高峰为2982 pcu/h 插早晚高峰的流量流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