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与基础英语教学
“英语文体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文体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翻译学院课程名称:英语文体学课程编号:224118英文名称:English Stylistics课程类型: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4 实验学时:2学分:2开设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先修课程: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属于专业理论与及其应用类课程,一般在四年级开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了解文体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文体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学会在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文学和非文学语篇的文体特征及其文体功能,从而提高其分析、欣赏和批评文学和非文学语篇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文体学的基本原理与文体分析的方法和步骤;2.从文学和非文学语篇中识别相关文体特征,并分析其文体功能;3.了解语言学理论与文体分析之间的关系,提高研究意识,学习研究性学习方法;4.提高借助语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分析、欣赏和批评文学和非文学语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Chapter 1 Introduction本章是整个课程的导入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体学的定义及其产生背景和过程、理论假设以及文体学研究的目标和文体分析的基本步骤,并了解文体学的基本特征。
具体内容如下:Defining stylistics;Naissance of stylistics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study;Two important assumptions of stylistics;Goals, components and procedure of stylistic inquiry;Nature of stylistic analysis。
Chapter 2 On style本章在介绍文体学界的三种典型文体观的基础上,列举文体的分类特征,讨论多种英语变体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文体的正式程度及其语言表现形式。
从文体学的词汇_句法方面看大学英语教学

文体学是一门很有使用价值并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学 科。 它的兴起不仅有助于语言的研究,而且有助于外语教学的 发展。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时地给学生传授一些文体知识,就 会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文体意识, 使他们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 更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言语也更加得体。
的义素。 而accessory 与attachment 则为近义词,相同的义素更 多些。 另外,文中还都用复数形式。 如此重复、繁琐地使用词汇 与全文欢快轻松的语体极不相称。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得出作 者的语用意图就是为了突出新式自行车在功能和构造上的繁 琐,从而收到强调他那辆破自行车使用简单的语用效果。
— —— Virginia Woolf,Portrait of an Actress 初次阅读完该文章,多数学生都会深刻地感受到该篇文 章不仅没有一个带有从句的复合句,就是在每一个简单句里, 遣词数量也有限。 这段文字的句子都是短句,在文学作品中, 短句是一种常用技巧,它便于组织和表达, 随便自然,不仅直 接、清楚,而且明快,在起到加速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时,又 能产生干脆利落的表达效果, 而用来强调或突出所陈述的事 实时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段文字中,短句的使用表 现 出 了 生 活 节 奏 的 欢 快 , 如 果 拖 泥 带 水 地 以and,then,after, that等 连 词 来 连 接 则 表 现 不 出 作 者 笔 下 这 位 家 庭 主 妇 做 事 时 的欢快心情和麻利动作。 同短句相比较,长句往往运用连词、从句,以曲折的结构 表现更为复杂深奥的概念,形式上显得更加庄重和严肃。 在阅 读的时候要注意对词汇进行文体分析,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作者所用词汇的内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 Perhaps my bike is representative of a world gone by:the world before gimmicks and gadgets,accessories and attachments. A time when people thought in terms of settling into a cushioned seat,stopping the movement with their heel and traveling a bit slower than we are traveling now.My bike is certainly not built for speed,but who needs speed when I can coast along the streets, hold my head high and deliciously feel the wind on my face?My bike is built for taking time.It makes people feel relaxed. 该文的情景语境是:很多人关注作者的一辆破自行车,对 此作者感到很有意思,通过思考他了解到原来他那辆破自行 车自有它吸引人之处。 该情景语境决定了词语的语域范围应 为口语、非正式体。 全文以第一人称“I”为主 ,文中不乏 “I’m” 之类的缩略语。 其中的gimmick 与gadget 在词义上有一些相同
浅谈文体学知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更好地提 高阅读欣 赏能力 ,在交际中更准确地理 解对 方所表达 内容 的实质, 并更恰 当地选择能表达 自己意 图的语 言手段。文 中着力于阐述语音、词汇 、句法、语篇 、 言风格 、 语 翻译等几个方面的文体 学知识和基础英语教 学的结合 。 【 关键词 】基础英语教 学; 文体学
【 中图分类号 】 G 2 . 1 6 3 3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 5 8( 0 8 30 4 — 2 0 7 4 3 20 )0 — 1 1 0
T { a e o u e n t e c m i a { n 0 h t t t C k o l d e w c o t n s t e v i e h s p p r f c s s o h o b n t O f t e s y i j n w e g , hi h c n e t h o c ,V C b l r , s O a u a y
r u h中,o g og r u h的短元音易使人能感觉 到海浪 的汹涌澎湃 ;
而 t lw ol f hes r e n t es a句 中 , 由于 双 heso r l o u g so h e s t
的含义 ,但忽视 了对语句 、段落之 问联 系以及篇章结构的理
解。语 篇分析法指分析语 辅结钩 、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的教
2i 语 音
在 基础 英语 的教学 中,方法主 要有句法 分析法和篇章分
析法。句法分析法是 以句子结构分析 和语义辨认为土要 内容
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有 助于学 生理解句 子内部结构和语句
在学 生发音方面 :从文 体学的语音层面 ,分析和 理解语 音 的文体特征 ,有 助于 学生合理地调配和运 用各种语 音表现 手段 ,从而挖掘语言 的韵律美、增强语言 的艺术表现 力。长 元音可 以放慢散文或诗的节奏 ; 而短元音可 以使其节奏加快 。 发 音 的长 度还 可 以使人 产 生不 同的联 想 。如 T e s a i h e s
英语文体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精品).doc

英语文体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一、说明(一)课程简介:本课程首先介绍英语文体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和现实意义,其中包括对于文体广义上和窄义上的理解,与修辞学和文学的关系,接着从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等层次,从英语的常规和异常的表现形式和语义学的角度,着重对文学文体进行讨论,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文学必须形式与被表现主题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编写依据:根据2000年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
本课程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与视野,前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三)目的任务:本课程为英语专业选修课程,旨在比较系统地阐述英语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和相应的表现效果。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英语语言运用的普遍原则和特殊的表达技巧,也应具备一定的运用文体学理论来分析语言现象及文学作品的能力。
(四)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表授课讨论习题实践小计寸^教学安排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The noun phrase 6 6第二章The verb phrase 6 6第三章The clause 8 8第四章Text structure 6 6第五章Vocabulary 6 6合计(学时数)3232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I.the structure of the noun phrase:1 .determiner and or enumerator2.pre-head modification3.head noun4.post-head modification5.pronounsII.Pre-modification:III.Post-modification:第二节知识点:I.Articles:II.Pronouns: denoting the first-person singularIII.Pronouns: denoting the first-person plural第三节知识点:I.Pronouns: the second person (1):II.Practical work on the use of you'.III.Pronouns: the second person (2):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I.Introdu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verb phrase:1.main verb2.auxiliary3.negative particles4.tense5.finite verb phrases6.non-finite verb phrasesII.Narrative time, story time and tense:III.Simple and compound verb phrases:第二节知识点:es of the present tense:II.The passive:III.The imperative:第三节知识点I.Non-finite verb forms: 6to+ base' form (the infinitive) II.Non-finite verb forms: i-ing, forms:III.Non-finite verb forms: time and tense:第三章AA- -£+■ 第一Ti知识点:I.Introduction to syntax:1 .information: given and new2.simple sentence3.coordination4.subordinationII.Analyzing clause structure:第二节知识点: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 and V:II.Relative size of syntactic elements: light X elements: III.Obligatory X elements (transitivity)第三节知识点I.Expansion of X elements:II.Heavy S and X elements before the verb:III.Placement of adverbials in the clause:第四节知识点:I.Main clausesII.Coordination:III.Subordination and the sentence:第五节知识点:I.Ambiguity in syntax:II.Prepositions:III.Interrogatives:第四章第一节知识点I.Introduction to text structur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rmation structure: given to newIII.Ellipsis:第二节知识点:I.Coherent models: thoughtII.Coherent models: other languagesIII.Coherent models: speech第五章第一Ti知识点:I.Introduction to vocabulary:1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formation of current English2.Sources of current EnglishII.Register: use of romance vocabularyIII.Register: use of 'long' words企―> -++■第一Ti知识点:I.Word-formation: bound morphemesII.Romance:III.Semantic fields:第二Ti知识点I.Collocation:II.Synonyms:1.the distinction of synony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ference2.the distinction of synonyms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gister:四、考核方法与要求(一)考核形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期末论文(二)成绩计算方法:课堂考核占30%;课程论文占70%五、教材与参考教材(一)Laura Wright & Jonathan Hope: 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 Book (二)G. N. Leech: Style in Fiction(三)Carter & Simpson: Language,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 Discourse Stylistics。
[生活]为什么英语文体学的学习有助于英语学习
![[生活]为什么英语文体学的学习有助于英语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89da961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2.png)
为什么英语文体学的学习有助于英语文体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即语音、词汇和语法在具体语境中是如何运用的。
这无疑对于外语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外语界最早注意到这一点并积极倡导开设文体学课的当数王佐良先生。
关于英语文体学的文体、风格研究对英语学习所起到的作用,他曾提出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在全部文体、风格的研究中,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活动是比较和选择,比较各种近似的表达手段,观察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根据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何者最为适合,最为有效,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不仅会变得更加精细、准确,而且会更加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二,既然从使用和实效出发,文体、风格的研究要求我们注意英语的现状,远过于英语的过去,这样我们就会更加熟悉现代英语里各种通常的表达手段。
第三,文体、风格成分复杂,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以至心理、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一个研究者必须对它们作综合的考虑,而且还要从局部(一词一句)进到全体(一段一篇),又从全体回到局部,检验并深化对局部的了解,因此既要具体,又要全面,既要掌握语言事实,要体会感情色彩和全盘的情调气氛。
王先生的观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下面谈谈把文体学知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首先,将英语文体学的文体、风格研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精细、更准确地掌握英语语言特征。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只要求学生掌握现成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以教师传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到思考和分析语言现象的过程中。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不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将无法获得语言的精髓。
而文体学要求运用比较、选择等各种方法对英语篇章的文体和风格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分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素质有极大的好处,也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其次,将英语文体学的文体、风格研究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关注英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甚至包括一些教师,将英语语言现象局限在所学或所教的课文中,以为这就是英语”。
浅议英语文体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

浅议英语文体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摘要:英语文体学理论对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在交际中更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内容的实质,并恰当地选择能表达自己意图的语言手段与方式。
本文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几个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英语文体学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结合所带来的影响及其具体的结合方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英语文体学理论进行紧密结合将会带来极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英语文体学;大英教学;作用;结合一、认识英语文体学及其对大学教学的作用“文体”(style)指某种语体的风格特征,即适于某特定语言环境的一整套语言变异形式。
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论。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文体学的性质是一门结合文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适宜于对文学和语言学很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
简单地说,文体学就是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去阐释文学内容和写作风格的一门学科。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写作技巧。
同时,激发学生开展批评性阅读,尝试建立自己的见解。
文体学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体现在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如语音、书写、词汇、句法结构乃至篇章类型的选择上。
文体分析就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stylistic significance)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fore-grounded features)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
大学的英语课主要指精读课,该课程在起始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即语音、语法和基本词汇)并熟悉语言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至于内容的掌握,一般要求学生在懂得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懂得作者或讲话人在表述事实过程中,对所表述之事实所持的“态度”。
然而,进入大学阶段,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更主要体现在文本解读和鉴赏上,长期以来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分析,如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这样以来学生缺乏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将文体学知识引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文体学知识与大学英语释义教学

20 0 6年 6月
Jn 20 u .0 6
文 体 学 知 识 与 大 学 英 语 释 义 教 学
刘 小 燕
( 州 师 范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苏 徐 州 2 1 1 ) 徐 江 2 16
摘
要 : 语释 义教 学法一 直被认 为是 行之 有 效的教 学方法 而在 英语课 堂上 广泛使 用。 它 的 突 出 英
的角 色 密 不 可 分 。语 场 ( e ) 语 言 发 生 的环 id fl 指
境 , 括谈 话话 题 ; 旨 (eo) 参 与 者 之 间 的 包 语 t r指 n 关系 , 包括 发话 者 向受话 者 实 施 的意 图 , 命 令 、 如 劝 导等 ; 语式 ( d ) 交 际 的方 式 和渠 道 , 括 moe 指 包 口语 体 和书 面语 体 。 要真 正 习得 一 个 词 语 , 要 就
中图分 类号 : 3 9 3 H 1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7 6 2—0 4 ( 0 6 0 0 7 0 3 2 2 0 ) 2— 0 0— 4 这 一 现状 。 教师 必 须充 分认 识 到 释 义 法 教 学 的不
长期 以来 , 语 释 义法 教 学 一 直 在 英语 课 堂 英
如此一 来 , 存 在 他 们 大 脑 中 的信 息 大 多 是 释义 储
后 的语 言形 式 , 即更 简单 易懂 的形 式 , 而忽视 了对 原 文作 者语 言 风格 的感 悟 和欣 赏 。久 而 久 之 , 学
生 很难 培养 起较 高 的语 域 意 识 , 可 能 也是 导 致 这 学 生作 文 中 口语 化倾 向 和 口语 中笔 语 化 倾 向 , 即 口、 笔语 体 不 分 的重 要 原 因之 一 。 作 者认 为 这
英语文体学教程

英语文体学教程
英语文体学教程是指针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分类、特点、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教学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
首先,英语文体学教程会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文学形式和体裁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诗歌可以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小说可以分为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等等。
其次,英语文体学教程会研究文学作品的特点,例如诗歌常用的韵脚、韵律、节奏等;小说常用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
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营养。
最后,英语文体学教程还会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包括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
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并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英语文体学教程为我们深入了解和欣赏英语文学作品提供了基础和指导,同时也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更为有趣和有效的途径。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在旬式 的选 择上 , 句法结 构 的安 排 , 是作 家揭示 主 题思想和追求某种艺术效果 的主要 手段 , 句子长度 的适 当安 排也是烘托气 氛 , 画人 物的一 个有效 手段 。例如 《 综合 刻 在 教程》 的第二册第 三单元 , 作者使 用 了较 多的短 句例 如 : n A.
容和不 同的文 体风格来 服务 的, 像倒装句 , 辞疑问句 , 修 强调 句, 被动句 , 拟语 气。也是 为文章的 内容和文 体服务 的。例 虚 如, 在一些科技文体 中, 为了追求叙事的客观性 和突出叙 作者 事 的主题 , 被动语 态 的会 句子大 量的使 用 。在 《 编英 语教 新 程》 一册一篇课文 H wf e u 0 e ah以及《 第 o rsh n r t R a it S fm h e 综 合教程》 二册的一篇课文 T eDayo teu k o nsi ir 第 h ir f h nn w o de, l 虚拟语气 在文中大量的使用 。虚拟语气的使用 会涉及到 时态 的变化 , 以在讲解 H wf e u o e ah 笔者会 所 o rsh n r t r , a it S fm h e t 让学生观 察不同的时态 , 问学 生为什 么作 者有时使 用一般 提
具有说 服力 , 读者读起来更加铿锵 有力 。所 以, 句式结构 的选
有两个 : 其一是对青年人的一个警示—— 要提 防艾滋病 , 因为 这是致命 的 ; 其二通过这个故事说明 了友谊 的可贵 。然后 , 笔
者进一步问学生他 的语 言上 有什 么特点?这篇文章在语言使 用, 句子结构 , 篇章的衔接上都是较为 口语化 , 非正式的 , 笔者 告诉学生 , 这些语言特点是 因为作者 是用一个十几 岁少年 的 口吻来讲述的。接着 , 笔者 要求学生 在文章 中寻 找这 些语言 特征 。在前面 四个 段落 里 , 汇上 作 者 使用 了 hn u a 词 agot s
现在 时 , 有时使用过去时 , 为什么 。虚拟语气在前者使用 的 目
的是描述 一些 虚构 的不 可能实现 的事情 , 在后者是 用来表 而
分析 , 可以使学生辨别各类文体 的特点 , 分析他们的差异和共 性, 使学生掌握文体特点 , 高英语 写作能力 。 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 中 , 教师在每单元授课 前 , 会对提出三 个问题 : @Wh tstemm O up s f h x?② H w de a i h Fp roeo tet t e o os
tet t x  ̄s i h x ep s t e ?③wh e et rt sts yi t x ie a ?在这三个 sh t w t n ii
问题的指引下 , 教师应该帮 助学生运 用文体学 的研究 方法从 课文 的语音、 词汇 、 句法及篇 章结 构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综
ec te aho r 以, 了说明复杂的概念和食物之间的联系 , h .所 为 学
生要 学会使用层次分明 , 结构严谨 的长句 。
作者简介 : 芬(95 )女 , 廖 17一 , 湖北人 , 东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从事英语教学 与语 言学研 究。 广
15 3
湖北函授 大 学学 ̄ (0 1 第 2 第 l 2 1 ) 4卷 0期 另外 , 有时候有些特殊 的句子结构会造 成句子成 分排列 的不一样 , 有时候句子的时态的选 择的不 同, 这都是 为表达 内
第2 4卷第 1 O期
21年 l 01 0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nlo o ra fHUB ICorso d n eUnv ri E rep n e c ies y t
、 12 N0. 0 r . 4. 0 1
0e. 0 1 t2 1
文 体 学 与基 础 英 语 教 学
往不如复杂句有力 , 因为复杂句容量大 , 一个 或多个从句能够
对主句的各个成分进行补充说明 , 并且能够突出主句。例如 , 在《 新编英语教程》 《 ,综合教 程》 出现的说 明文 中, 作者 会使
用一个或多个定语从 句对 说明 的主题进 行解 释 , 如《 例 新编 英语 教程》 2单元 , edn n sm s 1 R aigoeMuu e 中对博 物馆 的定 义 ,
廖 芬
( 东医学院 , 广 广东东 莞 5 3 0 ) 28 8
[ 摘 要 ]本文结合 基础英语的教 学实践 出发 , 文体学的理论应 用到基础英语 的词汇、 将 句法 以及篇章 的教 学
中去 , 学生的文体 分析 能力和文体意识。 培养 [ 关键 词]基础 英语 ; 文体 学; 英语教学 [ 中图分类号 ]G 4 62 [ 文献标识码]A
合的进分析 , 一篇优秀 的文章从整体上讲 , 他的文体风格是统 的, 这样可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 掌握作者的写作
一
风格 以及意图。例如 , 在综合 教程》 在《 的第 二册第 一单元 的 教学 中, 首先笔者从背景人 手让学 生告诉我这篇 文章是一篇 什么样体裁的文章 , 它的作者 是谁?写作 目的是 什么?学生
词汇 , cep 缓慢地行 进 ) t t ( 着脚走 ) t de 幼儿 像 re ( ,po 踮 i e , d l( o
“ 我妻子” 做事风格的干净利落, 决断英明, 较好的突出了突
出“ 我妻子” 犀利 、 果敢 的性格特 征。但是学生为 了避免 出现 错误 , 常常在一篇文章 中使用 较多的简单 句和短句 。虽然简
意识的观察 不同的文 体选 择不 同的词 汇。这样 , 学生在 交际
本人试 图运用文体 学的基 本理论 结合本人 的教 学经验 , 将文体学 的理论运用 于基 础英语 教学 中去 , 教会 学生 提高学 习者 在不 同语 境使用 的 合适 的词汇 、 和掌握各种句子 的特点 以及 自 的欣赏 、 熟悉 主 分 析 以及创作不 同的语篇 。
句法手 段相关的文体标 志。
( 文体 学与词 汇教 学 一)
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 , 是构筑语言 的基本单位 , 它是提 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 石。但是 长期 以来 , 由于受 到应试教 育的影响 , 很多教 师在词 汇的教学 中, 只关注学生是否记住 了
这个词的中文意思 , 否阻碍 阅读 的正常进 行 。这样 学生 即 是
mu h u g u n me,b e to ,S r ,fl s a ,1wa o c ,h n p o lw i f u e ete b d s s
一
过程中 , 写作创作 中就能 减少 在 同一个 语篇模 式下用词 的文 体 风格 迥异和不搭调。
( ) 二 文体学与句法教 学
、
文体学在基础英语教 学中的应用
各 种语篇 之间的文体差异也会表现在句法上。篇章中的 句子并 不是 随意堆积而 成的 , 句子 中的词 汇 以及 句法结构通 常 属于同一语 义场 , 结构和语义上相互关 联 , 而且 在篇章 中 形成相互照应 。在 阅读文 章时 , 教师应该 让学生有 意识 的与
a c p a h o h r o f e i a h o h ra d f e e p n i l r c e te c t e ,c n d n e c t e e lrs i n o s ef b o
一
些例句来证 明这个词 的情感 色彩 。教师在词 汇的教学 中不 断灌输文体学 的知识 和理论 , 生在 阅读欣赏 、 使学 背诵单词有
些词语在文章中找出来 , 然后用 日常会 话 中的普通 的近义词 来做替换和 比较 , 最后笔 者安排 学 生用所列 的词来 描写一 段
理解句式 的选择对文体风格的影响。但 是短句间或的出现在 复杂句 中, 生有张有弛的节 奏的美感 , 会产 但是 , 表达复杂 在 的概念 , 心理活动和描述 事物之 间的复杂 的关系时 , 简单句往
单句短小精悍 , 表意明确 , 但是在正式的文体中使用太多 的简
单句会使得行文幼稚和单调 , 在较为正式文体 中, 杂句 和长 复 句使用的要相对多一些 。所 以 , 时候笔者会 让学 生用几个 有 简单句来改写课文 中的长句 , 然后 比较两种文体 , 而让他们 从
摇摇摆摆地走 )教师可 以在词 汇 的讲 解 时 , 励学生在 正式 , 鼓 的文体篇章 中使用较为 正式和 具体 的词汇 , 口语 中可以使 而 用一般 的非正式 的词汇 。另外 一篇记叙美国 9 1 1事件的一篇 文章 中, 篇文章用语 很正式 , 者使用 了大量的正式的词汇 整 作 描述 当 时 的场 景 , p r tr,pn e o u 如 ug oy ad m n m,cnui ,a a i ofs n c- o l n d vs t g rmbe w d , ot 等词 , 师让学生将这  ̄ ' , eat i , u l, ae bl, e an 教
通过预习知道 是一篇 十几岁 的少年写 的记叙 文 , 其写 作 目的
达 战士的临死 前对 于过 去幸福生活 的向往 , 但是 由于战争 的 残酷 , 一切都不可能重现的绝望的情感 , 而这整篇文章 的主题 就是 战争 的残 酷和人们 对于和平 的向往 , 拟语气 的使用正 虚 是为这个 主题 服务 的。还有一些议论文用了排 比和修辞 疑问 句来增强 文章的说服了和语言 的变 现力 , 得谈论 的话题更 使
一
n s a . 综合教程》 二册第 五单元 t t rnso add p yd 《 i le 第 e F ed r xA i f
le中对朋友 的定义 Pyhlg t ietyf ed oew o i f sc o is d nf n sa t s h o s i r i sh
o e ei pe d.Js w a n ee ! h h c t r l otr e ut ht ed d 这些短句显示了文中 i r I
使花了大量的时间记住这些单 词 的意思 , 阅读 速度 也有所提 高, 但是在语言 的实 际 的使 用过程 中例 如 翻译 、 际 和写作 交 中, 还是不会使用 自己这些 词汇 。原 因何 在?笔者认 为学生 只是掌握 了词汇的概念意义 , 即词 的基 本意思 , 根本没有对词 汇有个全面的认识。所 以 , 在词汇 教学 中, 教师应该运用文体 学 的知识 , 让学生了解其除了概念 意义外 的 内涵意义 、 文体风 格意义 、 情感意 义和搭 配意 义。例如 ,在综 合教 程》 《 的第 二 册第 一单元 的词 汇学 习中, 文章 中有较 多的表示 w k正 式的 l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