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计分方法

合集下载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性的关系

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性的关系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教育科学学院(475004)孙鑫于伟霞夏海龙张锋【摘要】探讨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倾向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609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①大学新生时间管理与适应性呈正相关(r=0.637,P<0.05);②时间管理高分组的适应性优于低分组;③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适应性具有预测作用。

表明大学新生时间管理对适应性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学生;适应,心理学;时间管理倾向适应性(adjustment)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协调自身与环境的能力[1]。

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时期。

个体对大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他们的适应性应该受到高校更多的重视。

大一是他们结束了以繁忙的学习为主的高中生活,同时又开始了更加自由、丰富的大学生活的入学适应时期。

整体来看,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是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

它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在何种境遇条件下,无论自身条件的优劣,都能客观地加以认识,并从行动上进行积极的调整,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很好地适应环境。

它既是一种调整的过程,也是一种调整的结果[2]。

对于大学生,这种适应性尤为重要。

因为大学的适应性体现在他们从高中到大学的不同状态的转变。

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都需要他们去适应,这也是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一个缓冲地带。

因此适应性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大学四年甚至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目前国内关于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支持和个人特质方面[3]。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

现在,时间管理和使用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4]。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含评分标准得分解释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含评分标准得分解释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问卷【指导语】本问卷共20题,每题均给出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项最适合你的答案。

1 .假如把每次考试的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很对B.对C.无所谓D.不对E.很不对2 .夜间走路,我能比别人看得更清楚。

A.是 B.好像是C.不知道D.好像不是 E.不是3 .每次离开家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爱闹点毛病,如失眠、拉肚子、皮肤过敏等。

A.完全对 B.有些对C.不知道D.不太对E.不对4 .我在正式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常比体育课或平时练习的成绩好些。

A.是 B.似乎是C.吃不准D.似乎不是 E.正相反5 .我每次明明已将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却总要出点差错。

A.经常如此 B.有时如此 C.吃不准D.很少这样E.没有这种情况6 .开会轮到我发言时,我似乎比别人更镇定,发言也显得很自然。

A.对 B.有些对C.不知道D.不太对E.正相反7 .我冷天比别人更怕冷,而热天又比别人更怕热。

A.是 B.好像是C.不知道D.好像不是 E.不是8 .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能集中精力学习、工作,且效率并不大幅度降低。

A.对 B.略对 C.吃不准D.有些不对 E.正相反9 .每次检查身体,医生都说我“心跳过速” ,其实我平时脉搏很正常。

A.是 B.有时是C.时有时无 D.很少有E.根本没有10 .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熬一个通宵,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

A.完全同意 B.有些同意 C.无所谓D.略不同意 E.不同意11 .当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朋友来我家做客的时候,我尽量回避他们。

A.是 B.有时是C.时有时无 D.很少有E.完全不是12 .出门在外,虽然吃饭、睡觉、环境等变化很大,可是我很快就能习惯。

A.是 B.有时是C.是与否之间 D.很少是E.完全不是13 .参加各种比赛时,赛场上很热烈,观众越加油,我的成绩反而越上不去。

A.是 B.有时是C.是与否之间 D.很少是E.不是14 .上课回答问题或开会发言时,我能镇定自若地把事先想好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一)题目下面的问题能帮助你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判别(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A是 B无法肯定 C不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15.有时自己明明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可在课堂上背的时候,还是会出差错。

()16.在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时刻,我虽然很紧张,但总能很快使自己镇定下来.()17.我不喜欢的东西,不管怎么学也学不会.()18.在嘈杂混乱的环境里,我仍然能集中精力学习,并且效率较高。

( ) 19.我不喜欢陌生人来家里做客,每逢这种情况,我就有意回避。

()20.我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我感到这是交朋友的好机会。

()评分方法【评分办法]1.凡是单数号题,(1,3,5,7……)是:一2分,无法肯定:0分,不是:2分. 2.凡是双数号题,(2,4,6,8……)是:2分,无法肯定:0分,不是:一2分。

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行为量表

适应行为量表适应是指个体在应对(cope with)和顺应(adjust to)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效性。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体自己独立生活和维持自己的能力程度;其二是对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适应行为是由智慧的、动机的、社会的、运动的以及一些尚未知名的因素所组成。

适应行为和智力测验一起,能全面评估人们的智能。

例如智力发展迟滞(MR)的诊断标准:智商低平于均2个标准差,适应行为有损,二者在未成年前出现。

可见对MR的诊断便必须依靠智力测验和适应评定量表。

一、适应行为标准和分级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标准和分级方法。

下面仅举几例:(一)Gunzburg提出了观察适应行为的四个指标1.自理能力:如饮食、穿戴和大小便自理能力。

2.沟通能力:即自我表达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3.社会化: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

4.职业:运动、手巧、以及工作技能。

(二)B.B.Wedman提出了适应行为障碍的分级标准1.边界:有一定的潜在社会和职业的适应能力。

表15-1 适应行为分级标准(美国教育,卫生和福利部,1963年公布)2.轻度可以从事非技术性或半技术性工作。

3.中度:部分生活可自理。

4.重度:不能独立生活,经过训练可作些简单工作。

5.极重:全部生活要人护理。

(三)美国、卫生和福利部提出的各种年龄阶段时的适应行为分级标准(1963)(表15-1)二、美国智力低下协会适应行为量表系美国智力低下协会(AAMD)主持编制,于1969年提出的适应行为量表(adaptive behavior scale,ABS)。

分两式,一式适用于13岁以下年龄儿童,一式适用于13岁以上年龄的人。

量表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合了Leland等人于 1967年制定的量表,补充了一些项目;第二部分是新增加的,评定MR者的不良行为。

前者包括10个方面,后者包括14个方面,适应能力划分为6个水平。

(一)AAMD适应量表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独立功能:饮食技能、大小便、个人卫生、仪表、穿戴管理、穿衣和不穿衣、运动、一般独立功能。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量表因子标准解释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量表因子标准解释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量表因子标准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SCALE)共96个项目,分为三级筛查,共22个筛查指标。

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问题筛查,包括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行为与意向两个指标;二级筛查为一般心理问题筛查,分为内化心理问题和外化心理问题两类,其中内化心理问题包括了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七个指标,外化心理问题包括了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伤行为、进食问题、睡眠困扰八个指标;三级筛查为发展性困扰筛查,包括了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五个指标。

其中一级和二级筛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的核心,而三级筛查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以及提示可能的潜在心理问题,可供各高校自愿选用。

具体如下:1 一级筛查(1)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状。

(2)自杀行为与意向:主要评估个体是否有过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准备或想法。

2 二级筛查2.1 内化心理问题(1)焦虑: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

(2)抑郁: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以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以反映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

(3)偏执: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过敏多疑、固执己见和极易记恨,常处于戒备和紧张状态之中的不良个性特征。

(4)自卑:主要评估个体是否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不能悦纳自我,自我拒绝、自我否定等。

(5)敏感: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猜疑心重,过分在意他人不关注的小事,过分受他人评价和看法的影响等不良个性特征。

(6)社交恐惧:主要评估个体是否存在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处于难堪的境况,因而尽力回避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在不得不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有紧张、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体验。

陈建文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含维度,评分,反向)

陈建文等人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含维度,评分,反向)

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一、中学生适应的提出:1911年,在美国心理学家E.H。

埃利斯(E.H. Ellis)的基础上,他将现代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联系起来,提出了一个有关学生适应问题的理论模型——“适应——学习模型”(Adaptation Curriculum Model)。

埃利斯的研究成果于1917年发表在《教育杂志》上,标志着适应观的正式形成。

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适应性能力:他称之为“自我调节能力”或“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但它可以通过后天锻炼而增强。

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调整适应环境变化所需达到的水平。

适应包括对新环境的探索和对原有环境的改变以及从一个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等几个方面。

二、中学生适应的个体发展:自适应是个体对环境的行为或反应。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发展阶段(6~18岁)是个体的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个体心理、生理和行为的迅速成熟,使他们逐渐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意识、个性和心理特征。

而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他们开始将自己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与能力逐步地内化到自己生命中去。

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对自我人格特征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界环境因素(如家庭关系)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学校)等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社区等)与人交往关系中去,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性行为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生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青少年学生的适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新环境的积极适应。

(2)不适应行为模式的改变。

(3)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

中学生自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表现为青少年学生对新环境的积极适应,也表现为对旧环境的消极适应。

①定义1.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和职业活动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2.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和自身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或心理状态。

3.与“适应”相对应词为“压力”,但二者有一定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郑日昌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郑日昌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选自郑日昌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指导语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测试量表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编制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帮助您进行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判别。

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如实作答,了解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级,每到-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2.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很容易同别人接近。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3.在陌生人面前,我常无话可说,以至感到尴尬。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4.我最喜欢学习新知识或新学科,它给我一种新鲜感,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5.每到一个新地方,我第一天总是睡不好,就是在家里,只要换一张床,有时也会失眠。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6.不管生活条件有多大变化,我也能很快习惯。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7.越是人多的地方,我越感到紧张.(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8.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差。

(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9.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10.即使有的同学对我有看法,我仍能同他(她)交往。

( )A.是B.无法肯定 C.不是11.老师在场的时候,我做事情总有些不自在。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12.和同学、家人相处,我很少固执己见,乐于采纳别人的看法。

(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13.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到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已经太迟了。

( )A.是B.无法肯定C.不是14.我对生活条件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我也能过得很愉快。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亲爱的同学:你好!下面列出了一些关于你个人情况的句子。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句子,并根据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实际情况,在答题纸上适当的位置选出你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程度。

“不同意”选1,“不太同意”选2,“不确定”选3,“比较同意”选4,“同意”选5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你认真作答。

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姓名:性别:民族:专业:来源:(农村/城市)项目顺序项目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 每天的生活中总是有我感兴趣的事情。

1234 52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像现在这样生活。

1 234 53 我总是感到心情愉快。

1 2 34 54 我平时常看与专业有关的书。

1 2 3 4 55 我很少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2 3 4 56 遇到灰心的事情,我常常一筹莫展。

1 2 3 4 57 我对现在的大学生活很满意。

1 2 3 4 58 我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该继续深造还是工作。

1 2 3 4 59 我对现在的学习有很高的热情。

1 2 3 4 510 我认为自己的优点多于缺点。

1 2 3 4 511 很多人都找我和他们一起玩。

1 2 3 4 512 我从不通过阅读各种有关择业的书籍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1 2 3 4 513 当我不想一个人做事时,总能找到人陪我。

1 2 3 4 514 我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1 2 3 4 515 我从不感到孤独。

1 2 3 4 516 我总是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来鼓励自己。

1 2 3 4 517 我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不需要做任何改变。

1 2 3 4 518 我不知道怎么夸奖别人。

1 2 3 4 519 我不会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制定计划。

1 2 3 4 520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1 2 3 4 521 我很少感到紧张或焦虑。

1 2 3 4 522 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一些业余爱好。

1 2 3 4 523 我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情同意书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本研究旨在调研中国大学生的入学适应和压力状况,以期为促进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者郑重承诺:测查匿名且仅用于科研,并负责为您的个人信息保密,非本研究人员不得接触答卷内容。

如果您同意参加测查,请认真阅读指导语和每个条目,并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和第一感觉快速作答,答案无对错、好坏之分,如实的作答就是最有科学价值的,研究结论是否准确有效取决于您的答题质量。

如果您实在不愿意参加调查,我们也会尊重您的意愿,并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

非常感激您的支持与合作!
适应量表计分
项反向计分题:
不同意=1,不太同意=2,不確定=3,比较同意=5
19项反向计分题:5、6、12、18、19、20、23、26、28、30、32、38、40、42、45、48、53、55、57
1=5,2=4,4=2,5=1
之后加总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越好。

最终适应量表七个分量表题项
1.人际关系适应(10)
11、13、18、20、35、37、43、50、55、56
2.学习适应(11)
4、9、24、28、30、34、40、44、47、49、59
3.校园适应(8)
17、22、26、32、38、46、54、60
4.择业适应(9)
5、8、12、14、19、3
6、41、51、57
5.情绪适应(9)
1、3、15、21、27、39、45、53、58
6.自我适应(8)
6、10、16、23、25、29、33、42
7.满意度
2、7、31、48、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