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的方法探讨

合集下载

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

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的思考

期就 已经开始有双语翻译 的活动存在 ,之后 在这方面 的活
动也得到 了进 一步地扩展 。然而 , 近十几年 来 , 国际形势 受 的影 响 , 双语教学 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才被 大家所共识 , 现在 已有越来 越多的学校开始开设 双语课程 ,一 时间对双语课 程 的研究也成 了热点 。
对我 校双语教 学 问题 的思考 国高
谢 俊 良
( 南京 师 范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江 苏・ 南京
中 图分 类 号 : 4 G6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209 ) 107
文 章编 号 : 7 - 8 4 2 1 )0 0 3 - 2 1 2 7 9 ( 0 3 - 0 5 0 6 1
我 国高校开展双语教 学的 目标应 当是 以学习专业知识
为核心 , 兼顾专业知识和第二语言技能的学 习两个方面 。最
终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第 二语言掌握专业 知识 ,养成用
第二语言思维 、 求知 、 流的习惯 , 交 为学生今后搞学术交 流 、 科学研究打基础 这 就要 求我们教师要 明确课程 的教学 目
1双 语教 学 的涵 义
我们 通常所说 的双语教 学其实只是双语 教育 的一个组
标 , 能逐步细化 , 排好每一次 课 的教 学 , 并 安 同时 我们 的教
师也需要认 真研究学 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 , 改进 教法 、 指 导方法 ,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例如多参考 市面上 已有 的关 于双语教 学的一些指导性 书籍以及一些教 育学 、 心理学方面 的书籍 , 这对于实 际的教学会起到一定 的 指导作用 。
到发展 ,也在一些普通高校得 到了开展实施并取 得了一定
的成绩 , 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 问题 。对 于这些 问 但

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在于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全球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双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

以英语为例,它被广泛应用于国际商务、科技交流、文化交流等领域,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能力将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传统的语言教学主要以学习文法和词汇为主,学生在日常使用中很少有机会真正运用所学的语言。

而双语教学强调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尤其是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通过多次实践、互动和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规则和语境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双语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学生会接触到更多的国际化学术资源和文化背景,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首先是师资建设方面的困难,双语教学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这样的教师并不容易招聘和培养。

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双语教学需要大量的教材、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最后是学习负担的加重,学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第二语言,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实施双语教学,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虽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但通过加强师资建设、提供教育资源和合理安排学习负担等措施,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希望高校能加大力度推进双语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全球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ww. c m .OT gd he C II
21 0 0年 第 6期 第 3 卷 总第 2 6 7 0 期
.__
- 一
C=I =

校 推 行 双 语教 学 的探 讨
刘 江红 ,李 健 (. 1 大庆石油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3 1 ;2 63 8 .大庆石油学院 外语学院,黑龙江 大庆 13 1) 63 8
等非语言学科 的教 学。
13 实施 双语教 学 的 目的 .
双语教育 是通 过学校教 育中其他的科 目来达 到帮助学 习 者掌握两种语 言的 目的。 教师传授知识及解答问题 , 用 目的 都 语进行 , 以便 向学生提供 比较 多的语言输入信息 , 让他们在无 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 学习的目的语 。由于学 习的需要, 学生 自然会 产生学 习 目的语 的动机和兴趣 。 这种动机和兴趣 比 在单纯的语言课程 上容易产 生和持久 。 国实施双语教 学最直 我 接的、最主要 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 , 满足 国家、地 方和学 生未 来发展 的需要 ; 最终 目标是学 习者能同时使 用母语和英语 进行 思维 , 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 象和工作环境 的需 要进 行 自 由的切 换 。
Ab t a t Bi n u l e c i g h sb c m eo eo t e i o a tid c t r f re au t g Chn s nv r i e s e l sa m p ra t a k o e u a in r f r i s r c : l g a a hn a e o n f h mp r n ia o s o v l ai ie eu ie st s l a n i o tn s f d c to e o m i t t n n i a w t n te h m Ba e n t e p a t e a d r s a c fb l g a e c ig i n r n e t l n i e rn ,W edi u st e p o lm so e ta hn o e , e c i g p i cp e s d o h r c i n e e r h o i n u lta h n n e vi m n a g n e i g c i o e s s h r b e ft e c i g m d l t a h n rn i l, c h

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民族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在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打个游戏、刷个视频,还是工作中的各种数据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

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掌握计算机知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编程那么简单,更多的是要能理解和适应全球化的浪潮。

在这个过程中,双语教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民族高校中,双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求,更是让学生接触国际先进技术的“金钥匙”。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会想,“双语教学和计算机专业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双语教学的优势得说说双语教学到底有哪些优势,简单来说,就是它可以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更新速度那叫一个快,尤其是前沿技术,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突破。

如果学生能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很多技术文献就能直接拿来用,根本不用担心语言不通。

想想看,大家都知道的“GitHub”,这个全球最大的开源代码库,里面的文档全是英文。

如果你连英文都看不懂,想学开源项目,简直是“水中捞月”。

但是,如果你能通过双语教学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掌握英语的基本表达方式,不仅能让你读懂国外的技术文档,还能参加国际会议,甚至和外国专家面对面交流。

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未来的工作上,都能游刃有余。

再说,双语教学其实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大家知道,计算机技术不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它已经发展成全球共享的资源了。

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多优秀的公司,像是谷歌、微软、腾讯这些,不仅对技术要求高,还看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假如你能够用英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技术想法,参与到全球的项目中去,那肯定是大大加分的。

说实话,英语不只是语言,更像是一张通行证,带你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二、民族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双语教学听起来虽然很有前途,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没有挑战。

民族高校的学生,可能不少人从小没有接触过那么多英语词汇,这样就导致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英语的理解能力差异非常大。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探讨[摘要] 应对经济全球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是21世纪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任务。

双语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本文从高校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出发,系统分析了双语教学的知识、语言、文化和素质四大目标定位。

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科学选择教学模式和教材选用,是双语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并运用的几个基本要点。

[关键词] 双语教学高校教学质量教学体系[abstracts] in 21st century, responding to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training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 become the core task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en proved to be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s of training the above mentioned qualified tal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taken in quality enginee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racing the emergence background, the articl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target positions including knowledge, language, culture and quality. a few key points should be applied during practicing bilingual teaching, which are establish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bilingual teaching, adopting models of teaching and selecting textbooks.[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colleges anduniversitiesquality of teachingsystem of teaching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

民办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的探讨——以上海地区个别高校为例

民办高校双语教学问题的探讨——以上海地区个别高校为例
投资 与创业 2 0 1 3 . 1
百 业 论 坛
民办高校双语教学 问题 的探讨
以上 海地 区个 别 高校 为例
宋京蔚
( 上海杉 达学 院 上海 2 0 1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摘 要: 本 文从 双语 教 学在 民 办高校 中的 发展 前景 角度 出发 , 对 上 海地 区部 分 民 办高校进 行 现状研 究 , 向读 者呈现 , 自双语教 学在 全 国 高校 开设 至今 十 几年发展 历程 以来 , 尤以上 海 市民 办 高校 为代表 的我 国 民办高校 在双 语教 学 方面 的开展 情 况。 强调 民 办高校 的特 殊性 . 探 究其 中制约 民办 高校 双语教 学发展 的问题 。 关键 词 : 双 语教 学 ; 民 办高校 ; 问题 ; 上 海
王斌华在谈到上海地区双语 教育 时提到 “ 国际大都市初级 阶段 的基本标准”的概念 : “ 每两天有 一个 国际性会议 召开 ; 4 0 %
的居 民 能用 英 语 与外 国人 交 流 ; 半 数市 民有 机 会 接 受 大学 教 育 :
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过程 中的问题 , 更值得研究 和探讨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 化的迅猛 发展 .以及 网络科技 的空前发 2 0多年历史 至今 , 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数量 已经超过 2 8 0万人 , 截 达, 社会发展逐渐呈现 出知识经济化 和信息全球化的新模式 。 在 至 2 0 1 2 年 4月 2 4日, 全 国普通高校 ( 不含独立学 院) 共计 2 1 3 8
所, 其 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 4 0 3 所锄 。 同时 , 民办 高校早 已不 再是 多年前 的无资金 、 无师资 、 无校舍 的“ 三无 ” 院校 , 而 是逐渐 发成为注重学生兴趣需求 、 不 断提高育人质量 、 注重 办学特色和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讨研究摘要:双语教学目前已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各高等院校逐渐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但目前仍存在若干问题制约双语教学的开展,本文主要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和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专业课;双语教学;循序渐进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40-02一、前言“双语教学”这一词汇自从在高等院校流行以来,很多教师给过很多不同的解释,尤其是在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是用母语讲课,用另一种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课件或教材的教学;还有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是同时用两种语言(母语和一门外语)讲授某一门专业课,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即用外语讲了一遍后再用母语讲授一遍;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完全用母语外的两门外语讲授专业课,或者完全用母语外的一门外语讲授一门课程包括课件的制作以及教材的使用完全是外语形式。

而在词典里,对双语教学的解释也因不同国家而不同。

在中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一门除汉语外的外语(多指英语)作为主要用语进行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排除使用汉语以避免学生由于语言的落后产生思维的障碍。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双语教专业课,它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

双语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国际性综合人才的方法之一。

而近几年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表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需要考虑师资队伍、学生能力、教材建设、课程体系设置等综合因素,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制约着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而目前对这些因素的改革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专业课知识,更要求教师要具备高超的外语语言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且能将两者有机融合。

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

第20卷2006年4月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ihezi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Vol.20Apr.2006对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 郭 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张凤杰 一般认为,双语是指同一语言集团或其成员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际的现象。

比如芬兰的一部分人既会讲芬兰语,又会讲瑞典语;新疆喀什市的汉族人可以说汉语,也可以说维语。

人们把这种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际的现象称之为“双语现象”,而把会操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称之为“双语人”。

随着国际交流增加、网络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通过以英语为第二学习语言的双语教学,培养具有高水平交流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双语教学的工作,它对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专业英语掌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名牌大学,由于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学生的英语基础好,其推行双语教学相对容易。

但是,对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要全面推行双语教学,还面临诸多问题。

现结合高校情况,笔者对双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所谓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实施双语教学的结构形式,其基本要素有四个:语言的选择;引入第二语言教学的时间;两种语言过渡衔接的形式和方法;两种语言文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目前,我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加之专业的差异,录取的学生的基础知识、个人素质均有明显差异。

若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模式,势必造成双语教学的简单化和追逐潮流现象,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提高并无帮助。

因此,要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的条件,设计出合理的双语教学计划,包括起始年级、教材教法、课时比例、教学用语及要达到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双语教学的方法探讨
摘要:双语教学方法是在满足双语教学条件前提下,与教学目标定位紧密相关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双语教学课堂实践的凝练和总结。

本文以社会医学教学实践探讨了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交叉呈现法、图式法和案例讨论法,具体分析了静态教学资料(例如课件)与动态双语教授语言的交替与和谐在不同双语教学方法中的操作技巧,为高校双语教学实践提供一点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方法;交叉;图式;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顺应世界潮流,培养跨国界、跨文化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

早在2001年8 月,教育部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

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进一步指出,对双语教学的要求是“用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 [1]。

因此,高校双语教学政策的制订是在世界全球化国际背景下做出的战略抉择,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成为评价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文献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一是对双语教学的宏观考察和理论综述。

包括双语教学的背景、意义、模式、目标,以及我国双语教学与国外双语教学的比较等。

二是对高校双语教学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探讨,如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师素质、教材等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三是从一个侧面讨论双语教学。

如对双语教学模式的讨论;实施双语的条件等。

因此,目前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宏观把握有余,微观深入研究不足;理论分析有余、实践方法研究不足。

本文以社会医学双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从主讲教师角度对双语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即在具备一定双语教学条件下如何根据双语教学的目标和标准,把握双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这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推进双语实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双语教学的条件与目标
双语教学方法是在满足双语教学条件前提下、与教学目标定位紧密相关的双语教学模式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双语教学课堂实践的凝练和总结。

高校双语教学的条件主要包括教师、教材、学生三大要素。

首先,教师必须同时具备熟练的英语语言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具体说,一是英语发音纯正、表达能力强;二是专业词汇量大、知识背景开阔;三是具备英语思维方法;四是具有良好的听力和反应能力;五是懂得有的放矢地使用双语[1]。

其次,教材是双语教学基本理念的拓展和具体化。

尽管国家教育部并无统一的双语教学教材,但无论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教材还是自编双语讲义,均应做到内容与国内课程标准配套、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语言难度与我国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接近,以符合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2]。

最后,选择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和理解能力,同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积累。

研究表明,实施双语教学的对象应定位在大二以上年级。

另外,为了强化学生认知动机、提高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在考试试卷当中应适当体现对学生双语水平的测试。

双语教学目标是建立在双语教学模式基础上的目的和要求,是实施课堂教学方法的导向。

双语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层为简单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外语讲述重点内容和关键词等;第二层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外文,让学生理解外语表达的中文内容,第三层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以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3]。

以此为基础,双语教学目标分为:①知识目标,即对学科知识的掌握;②语言目标,通过运用外语进行非语言类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并能用外语就该学科的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③思维目标,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需要进行自由切换。

其中,知识目标是第一位的,双语教学中“教学”是首要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双语”只能是“手段”,是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的桥梁,这一点必须与专业外语课区分开来[4]。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按照以上条件和目标,社会医学在具备了师资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了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三和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为实施双语教学对象,教材为中英文对照双语教材[5],以整合层次的教学模式为手段、知识目标为重点、多媒体为教学平台实施了社会医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从学生调查问卷和期末考试来看,教学效果比较满意。

三、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法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社会医学形成了根据本学科特点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双语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必须遵循二语习得的学习规律[6]。

有研究表明,已在母语中习得的概念、知识,包括专业词汇,很容易在第二语言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因为这些知识对于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言,是一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大学生是已具备熟练的母语能力、成熟的认知能力、并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成年人,这些能力有助于二语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而专业课双语教学无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习得催化剂作用[7]。

双语教学过程有“硬件”和“软件”两大要素,二者恰如其分的交叉是关系双语教学成效的关键。

“硬件” 要素是指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课件等环境要素,是双语教学的载体;“软件”要素是指教师的课堂语言。

前者体现了双语教学过程必需的物质条件,后者则涉及教师如何运用双语的比例和时机,使双语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双语教学方法,这都是必须预先考虑和精心设计的重要问题。

1.交替呈现法。

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对内容的呈现根据内容难易程度的不同采取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以英文为主的呈现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课件内容基本上是用英文表述,但专业术语和较为陌生的英文词汇用汉语表示出来。

我们以社会医学中的《生命质量》中对“生命质量”的课堂讲解为例(见图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堂讲解可分为以下递进的层次: 第一步形成初始认知。

打开课件的英文部分后,学生对QOL的内容通过瞬时默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这时还不能对知识内容形成完整准确的认知结构。

第二步是知识表象的形成。

教师读英文字幕,也可以让学生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翻译英文字幕,使全部同学深刻领会QOL“的涵义,形成知识表象。

第三步是知识目标。

打开生命质量概念的汉语解释(见图1下半部分),这样QOL这个概念的英汉双语就显示在同一个幻灯片上,教师对这个概念运用双语进行深入讲解。

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这个概念的英文理解,而且英汉同时显示,学生就能够借助英文的语言背景(包括关键词)来较好地理解老师的英语讲解。

另一种方式是以汉语为主的呈现方式,即课件以汉语呈现专业内容为主、英文标识为辅,英文的位置和比例不能影响完整的汉语表达。

这种呈现方式适用的情况是,专业知识点密集,同时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对欠缺。

例如,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见图2)的讲授中采取了如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随着自己的引导性解释打开课件,学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扑捉到HRQOL的内容信息,在大脑中以汉语思维形成认知框架,对所讲内容有了初步完整的认识。

同时学生会下意识的对标注的英文术语进行英汉对应,形成关键词的“汉—英”语言的迁移。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进行汉英对半甚至是以英文为主的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