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优质教案设计.doc

《我很重要》优质教案设计.doc
《我很重要》优质教案设计.doc

《我很重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

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

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

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

“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

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

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

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

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

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

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

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

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

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

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

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2019--19

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生字。2读懂课文,感受生命的美丽和可贵,真正明白“我很重要”,树立自

信、自强之心。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教材简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发挥的能量也许是有限的,但是由这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却创造了无限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我”的重要性。课文题目“我很重要”,非常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为了充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通过现实对比提出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为了表明“我”的重要性,接着作者从亲情、友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阐述,有理有据,真挚感人。最后三段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诫人们,要珍爱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去奋斗去创造,真正认识到“我很重要”。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流畅,作者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和激励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去学习作者的说理方法,重点是要感受“我的重要”,感受生命的价值,树立勇于直面人生的信心和决心。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1~2课时。解读与提示第1、2段:课文开篇就用三个对比,道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看法:作为一个微小的“我”与广大的社会相比,“我”是微乎其微的,作者想要表明的观点是:“我”很重要。为什么要提出反面的观点和认识呢?这正是作者要反驳的观点,是为了引出下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第二段作者就非常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教学本段,教师可让学生讨论,在这样的对比下:“我”到底重要还是不重要?答案是两种:有的说重要,有的说不重要,其实重不重要都有理,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老师不忙给予回答,而应让学生阅读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的。第3~8段:

这部分作者是从亲情来讲“我”的重要性。这部分语言深情,感人至深,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从“我”不存在了、“我”生病了、“我”成功了三种情况下,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亲情作为感情抒发点,道出了在这无法承载的亲情下“我”的重要性。说到亲情,谁都为之动容,教学这部分时,要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母爱那么沉重而深情,是因为“我”在母亲心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9、10段:这部分作者从友情来阐明“我”的重要性。作者把友情比喻成沙漠中的古陶,非常形象而贴切地道出了“我”在朋友心中的重要性。第11、、13、14段:这部分作者从工作和事业来阐明“我”的重要性。这部分作者用多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语言抒情豪放,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丽的情景,阐明了“我”对于“我”的工作和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本段要读出感情,体会意境,感悟“我”的重要性。第15、16、17段:这部分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再一次阐明“我”很重要的观点,并与1、2段照应,反驳文章开头片面地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这部分语言中肯,富有激励性,使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努力着,奋斗着,我们就很快乐,“我”就很重要!

乙醇-教学设计

通榆一中领导示范课教学设计 §3-3乙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高一化学 黄修利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 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采用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3).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醇球棍模型的拼插和实验中的交流合作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 (2).通过对乙醇与钠反应的现象分析和对乙醇结构的判断,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乙醇与钠反应的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的认识进阶和“结构决定性质”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水平)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诊断并发展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宏观现象 化学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操作 诊断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乙醇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三.教学流程 1、微观本质 【学习任务1】根据已知条件求算乙醇的分子式。 【评价任务1】诊断并发展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计算水平(定性水平)。 【学习任务2】理论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并且动手拼插模型。 【评价任务2】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对物质组成的认识进阶(物质水平、微观水平)。 【学习任务3】实验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 【评价任务3】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宏观现象 【学习任务4】基于结构探究乙醇的性质。 【评价任务4】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学习任务5】基于性质明确乙醇的用途。 【评价任务5】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水平(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3问题解决 【学习任务6】对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思路进行总结。 【评价任务6】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模式的进阶。 Ⅱ微观本质 化学科学思维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发展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Ⅲ问题解决 化学科学价值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和交流

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挐、沆砀、焉得、强”等文言词。 【学习重点】 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学习难点】 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句段法。 3.资料助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热场(热情、轻松、自信) 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失眠了。猜一猜,为啥?丢钱了?我的兜比脸都干净。失恋了?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捡钱了?做梦都想呢,可惜没碰着。生病了?别看长得瘦,浑身是肌肉。玩游戏了? 不难为你们了,昨天我见了你们一面,就想了你们一夜啊!相逢是首歌,希望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同学们,上课! 一、导入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美。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看注释1。(板书课题、作者) 张岱生于明朝,明朝灭亡后,他满怀沉痛,以遗民身份入山隐居不出,写文著书,寄情山水。这篇文章就写于他隐居的时候。 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老师:现在我们朗读课文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准停顿,重点字音在这里。第二遍读出感受,读出味道。 1、学生练读 崇祯是日更定 挐一小船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余强饮三大白 (学生读课文,教师缓慢巡视学生。) 2.学生展示读 大家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第一段? (两名学生读第一段。) 你读得很流畅,如果读得再慢点儿就更美了。谁再来试试? 读得真棒!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高中化学《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1.乙醇的学习,应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本节我将乙醇的学科知识、探究的过程方法和STS 内容进行充分地融合,按照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让同学们在四个探究活动中学习乙醇,在学习了乙醇相关性质的基础上,加深对乙醇应用的认识,以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使乙醇真正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同时,有不少教师愿意以酒文化为背景作为本节课的引入,我认为假如以酒文化为背景,虽然可以给同学们比较好的情境感受,但是实际上对于后续内容的展开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了直截了当的方式,以一瓶白酒引入,能更贴合生活实际。 2.教学方式上应该以学生为本、实验探究、自主合作 通过我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理解,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对本节课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选择。我所采取的方法是以课标为基础,把握乙醇内容的教学深广度,充分利用球棍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拼装模型,探究乙醇分子结构;为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突破乙醇催化氧化的重难点;再让同学们课下查阅酒精检测仪原理,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课堂介绍并展示自己的方案。通过这些过程,学生能真正参与其中,在学习乙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探究乙醇分子结构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对球棍模型的拼装,能够对乙醇分子的结构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能从微观层面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能够根据乙醇的微观结构预测乙醇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同时,在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利用微观动画,能让同学们形成直观感受。 2.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 通过对乙醇催化氧化过程中断键的研究,使同学们注意到,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过程,使同学们将内因与外因联系起来。 3.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 基于已给材料进行层层推理,体会由证据出发寻求结论的过程。通过对球棍模型的拼插,理解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关系,能用模型来解释乙醇的化学性质,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四个任务中,有三个涉及实验探究。同学们能根据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追根溯源解决问题,在过程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加工并最后获得结论。尤其是最后同学们根据课下查阅的酒精检测仪的原理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过程中体会好的实验设计的评价原则有哪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比如乙醇汽油涉及能源和环境问题,使同学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对过量饮酒的危害和酒精检测仪原理

鸟的天堂公开课优质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公开课优质教案设计鸟的天堂公开课优质教案设计 3鸟的天堂 一、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12个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鸟的天堂”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静态、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阅读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天堂”,提问:你认为天堂是个怎样的世界? (比喻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鸟的天堂是指能让鸟 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今天我们将和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一 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3、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要达到这些学习目标,你们有信心吗?)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清课文层次 初步了解课文描写大榕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不通的多 读几遍。 (2)把画出来的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

《乙醇》的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质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2、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2CH3CH2ONa+H2↑ 2CH3CH2OH+2Na?→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 ?点燃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引入,采用设疑、启发、诱导及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1)食物中有机物的获得遵循了这样的学习线路:生活→化学→生活。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再过渡到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发起直接兴趣才能维持抽象知识学习兴趣。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后及时与现实生活事例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体会到化学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时,就能使兴趣持续,从而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2)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大胆设计实验,这样远比教师做演示实验要过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但在课后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化学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日本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以上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适应未来的终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一章的第一节《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

Unit four Do you like pears? 云南省玉溪市聂耳小学蒋冀 一、概述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Four Do you like pears?中的内容,新单词有watermelon peach pear orange strawberry banana apple grape,主要句型是Do you like pears? Yes, I do./ No, I don’t. What do you like? I like…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三会,并能灵活运用该句型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 本课的难点是:apple strawberry的发音及八个单词的认读,最难的是语言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由于本单元的内容十分贴近生活,而且水果单词许多学生之前也或多或少知道一点,因此我在安排本课内容时,将原本两课时的单词在本堂课全部给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输入过程中习得英语知识,在教学中尽量体现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灵活开放性,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听—说—读(三年级英语还没有涉及单词的书写)—用”。放手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己去感悟、探究,这样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获取信息,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8个新单词和2组新句型,做到发音准确、清晰; (2)熟练运用新句型与小组同学进行相互问答; (3)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 (4)能运用所学语言询问和回答对建康食品水果的喜好; (5)能够根据多媒体课件和油印材料自主听读英语单词。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师生说、两两说和自主听读体验交际式英语教学的一般过程,掌握英语说听的基本方法; (2)能够通过两两说和综合说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3)能够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有语言表达和同学交流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实现“趣能”两得; (2)在学生两两交流和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相互配合完成一段通顺流畅的说话训练。 (3)本单元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乙醇教学设计

公开课《必修2.乙醇》教学设计 莆田第十四中学陈曦 【课题】:苏教版必修2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必修2有机化学的内容,都立足于“简单并且与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的有机化合物,在整个有机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烃的衍生物,通过对乙醇的性质和结构的学习,学生将体会到有机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有多么大的影响。学生能从乙醇的学习中体会到有机学习与无机学习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学习的新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常见物理性质。 (2)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 (3)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 2. 过程与方法要求 利用对比、实验探究、分组讨论、模型展示、动画模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获得其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观察生活实际和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3.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通过乙醇不同条件下的氧化反应的差异的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感受乙醇与生活、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探究 【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无水乙醇、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铜丝、酒精灯、火柴、试管、小烧 杯,小刀、滤纸、镊子 (2)教具:乙醇球棍模型、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1)引课。 展示图片。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常食品,大多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营养素。这些食品在我们体内发生复杂的变化,经消化、吸收,一部分转化为热量,一部分构成人体的组织。 师提问1:在上图中,有一类物质,当我们成功快乐的时候会想到它,当我们忧愁的时候也会想到它。它是什么呢? 生:酒。 师:很好。实际上,我国的酿酒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古来今往,流传着无数的关于酒的故事和诗歌。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等。 师提问2:为何刚才的那些饮料称为酒?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因为含有乙醇,即酒精。 展示乙醇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片。 师:乙醇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中有酒,医学上有酒精,化妆品等,工业上有乙醇汽油等。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关于乙醇的相关知识。(2)环节一----你对乙醇了解多少?感知乙醇。 请一同学上来配合一下:用笔在手背上画,用棉签粘棉花清洗。

《我 看》优质课 教案 教学设计

《我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穆旦的相关情况,诵读全诗,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2.品味诗中的意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所描绘的物象,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穆旦的《我看》,思考面对春景,诗人的所看所想所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去领略诗的魅力吧! 二、文学常识 1.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梁真,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这一笔名是将查

姓上下拆分,木与穆同音,得穆旦之名,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代表诗作有《赞美》、《诗八首》《哀国难》等。 2.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九位诗人分别为曹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3.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1938年,当时作者年仅20岁,正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诗人以满腔爱国热血和最深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吟唱中,蕴蓄着希望与新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录音或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文,诵读过程中注意: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3.学生朗读比赛后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5分钟 四、合作探究,体悟情感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乙醇》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 学校:皋兰县第一中学 姓名:李明达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 学校:皋兰县第一中学 姓名:李明达 教案设计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 1、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质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2、化学性质 (1)与Na反应 ?2CH3CH2ONa+H2↑ 2CH3CH2OH+2Na?→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2H5OH+3O2? ?→ ?点燃2CO2+3H2O ②催化氧化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引入,采用设疑、启发、诱导及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乙醇的重要性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分析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重了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培养。 (1)食物中有机物的获得遵循了这样的学习线路:生活→化学→生活。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再过渡到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中的直接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发起直接兴趣才能维持抽象知识学习兴趣。了解了物质的性质后及时与现实生活事例结合,才能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体会到化学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时,就能使兴趣持续,从而去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 (2)在教学中要多设计适合学生的探究学生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大胆设计实验,这样远比教师做演示实验要过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但在课后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这种研究性的学习,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升的速度较快,开放性还可以再有所提升,而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暂时尚不适应,感到茫然没有思路,但在适当的铺垫问题引导下,就可以收到应有的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做问题铺设,使学生能够更开放一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化学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高中化学_乙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人喝酒开车叫酒驾,那么汽车喝酒上路呢?(叫环保) 汽车真的可以喝酒吗?请看视频 视频:中央2套《天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讲解:汽油已经在本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学习过了。汽油来自石油的分馏、裂化,是烃的混合 物。那么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是? 观看、思考 以社会热 点问题“乙 醇汽油”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板书] 乙醇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 H 6 O 结构式:H H ││ H-C-C-O-H ││ H H 结构简式:CH 3 CH 2 OH或C 2 H 5 OH 填充模型 【设问】回顾乙醇与钠的反应,思考反应方程式的如 何书写?乙醇断键的位置是? Ppt动画展示乙醇与钠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断键位 置 [板书] 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 3 CH 2 OH + 2Na→2CH 3 CH 2 ONa + H 2 ↑ 学生尝试写出该 反应的方程式, 及判断该过程中 乙醇断键的位置 培养学生 从结构角 度思考产 物乙醇钠 的书写,及 方程式配 平,为学生 掌握“结构 决定性质” 埋下伏笔。 乙醇分

过渡针对“乙醇汽油推广使用”网络上争论不断, 有人说好,像刚刚视频中的专家; 有人说坏,如“搜狐汽车”中这篇报道的标题。 究竟这件事是好是坏。对于高中生的我们,应该采用科学的 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来了解乙醇的性质激发学生了解乙醇性质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采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而不能盲目从众。 (二)乙醇 的物理性 质 利用ppt引导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并思考 ★如何检验无水乙醇中的水? ★从碘水中萃取碘,乙醇能否作为萃取剂? ★从结构分析,乙醇为什么可以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学生根据ppt回 答并掌握乙醇的 物理性质 思考并回答 1、用无水硫酸 铜检验乙醇中是 否含水。 2、乙醇不能用 作从碘水中萃取 碘萃取剂。因为 乙醇能够与水互 溶。 3、(回答不出来) 乙醇的物 理性质比 较简单,学 生完全可 以凭已有 的知识和 老师的提 示探究出 来,是学生 对乙醇的 物理性质 有更好的 认识,增强 学生学习 知识的主 动性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课题:《小纸船的梦》 第二中心小学 魏翔 2012年6月 课题:《小纸船的梦》 开课时间:2012年5月9日 班级:四年二班 执教者:魏翔教学目标: 1. 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感受小纸船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太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2.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唱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3.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三拍子结合,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教材分析: 《小纸船的梦》是一首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给予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发展历史,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此环节从科学地理方面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件,引入课题 引出交通工具:船 【从前一个环节,圆润地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船”】 3、新课学习 (1)介绍船的历史 【了解人类的船舶发展历史,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 (2)认识各式各样的船 独木舟、有桨船、帆船、蒸汽机轮船、现代船舶 出示课件。 【用各种精美的有代表性的船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观看图片 (4)学唱歌曲 《小纸船的梦》 【从船舶的认识,过渡到本课歌曲的教学,学生的学唱积极性极大的增强】 (5)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

乙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doc

乙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基于建构注意理论的指导,本设计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知识和结构 本节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乙醇和乙酸,可以分为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为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官能团概念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的教学。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和乙酸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学习有机物的体系,为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学生已经学完烃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掌握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对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乙醇和乙酸的一些性质和用途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有所了解。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另外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是实验设计能力,它们渴望独立的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化学只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结构的角度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到它们的结构对性质的影响教学对策:教师通过本节的教学,指导同学们建立起结构影响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这样一个有机物学习模式,特别要让学生体会到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这样将有利于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烃的衍生物打下方法论基础。

优质教案《神州谣》教学设计

《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济南市南山实验小学的韩老师。请同学们准备好学习任务单和文具,开启我们快乐的学习之旅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妈妈的童谣——《神州谣》。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吧! 2、知道祖国的名字及由来。 你知道祖国除了叫“中国”外,还有其他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神州、九州、中华、华夏),相传大禹治水以后以大山、大河为界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后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别称,我们的祖先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称它为“神州”!我们还是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呢,请看这段视频了解一下吧!(课件播放视频) 2、我们的祖国妈妈,不仅有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更有壮美的山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识字写字,探究方法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神州谣》。读课文前,老师需要提醒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朗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请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2、初读完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请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 神州谣涌动山峰耸立大陆隔离海峡 台湾岛情谊浓厚一齐奋发繁荣参与 借助拼音读字词,肯定难不倒大家。(课件去掉拼音)去掉拼音读,你还认识吗?试着读一读吧!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吗? 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识字方法。 (1)偏旁归类识字。 看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老师要变魔法奖励大家啦,看!瞬间变出了三组生字宝宝呢!你一定发现了,这些生字宝宝有着相同的部首三点水、双耳旁和山字旁,加上不同的部件就变成了不同的生字!(涌湾浓、隔陆、峡峰)三点水的字还有哪些呢?你还能想出几个来吗?瞧!它们来了!(课件出示:江、渴、海、洒、洗)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三点水的字,有什么特点?善于发现的小朋友一定看出了这些字都与水有关! “峡”和“峰”里的部首山是象形字,以山做意符的字也多与山有关呢。课下你也可以在任务单上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变出更多相同部件的生字哦!我们把同部件的生字进行归类,识记起来就更方便了! (2)利用熟字识字。想不想玩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你来猜!(课件出示)你能猜出儿歌里包含的生字宝宝吗?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个人儿头上立。(耸) 海上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岛) 大力士耕田,丰收在眼前。(奋) 小朋友表现真棒!利用熟悉的生字编儿歌也是识字的好办法!老师给你点赞啦! (3)字理识记。 a、现在老师要试试大家的眼力了,瞧,认识它吗?(出示“州”的甲骨文),

乙醇-教学设计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 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乙醇 【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 【推进新课】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全可以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那么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她。【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一、乙醇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利用生活常识尝试总结乙醇的常见物理性质 【讨论】 【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 【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结构特征,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两种) 【思考】两种结构中哪种才是正确的?如何证明 【实验】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取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其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再将一个普通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继续观察现象,检验生成气体,讨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气体可以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类似于水的反应,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似的结构,即存在羟基(-OH)。此外,由于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应剧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没有水中的活泼。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优质课教学设计(My-home)

《My home》教学设计 周婵道真县三桥镇三会小学邮政编码:563521 电话号码:邮箱: 一、教学理论 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状况指出促进课堂互动,是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主要途径,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为课堂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效的课堂互动,师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教师的主导作用,激情、激发、激励原则以及平等性原则;学生也要遵循参与合作、有序竞争原则以及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互为用的原则.本节课主要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理论依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本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的Part A Let’s learn and Let’s do。主要学习study 、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这几个有关居室的单词,用简单的英语语言介绍自己的家. 教学方法: 1、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忪、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 2、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 3、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0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而且他们接触英语已经有一年时间,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浅析《乙醇》教学设计的反思

浅析《乙醇》教学设计的反思 发表时间:2018-01-22T16:10:39.03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60期作者:荣利君[导读] 对其他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为了充分掌握了解乙醇的性质及其用途,需要对其教学进行合理设计。荣利君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在常压下,沸点是78.4℃,容易挥发,很易燃烧。20℃时的密度是0.7893g/cm3。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对其他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为了充分掌握了解乙醇的性质及其用途,需要对其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乙醇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方法 一、《乙醇》教学设计需要明确《乙醇》教学的主要任务 1.确立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特点;会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严谨的观察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自主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②使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明确《乙醇》教学的重点、难点。依据教学大纲、专业特点、学生现状确定。 (1)教学重点:①初步树立“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念。②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2)教学难点: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 二、《乙醇》教学设计需要确定《乙醇》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乙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乙醇》教学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突出“以学生的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理念中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师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PPT,对于重点、难点采取多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 2.《乙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乙醇》教学过程中要求紧跟教师思路,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善于总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 三、《乙醇》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反思分析 1.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及时间。本次《乙醇》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为:导入新课(约3分钟);新课教学(约37分钟);课堂总结(约3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 (1)导入新课。通过层层设疑,与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自然引入本节课题。教师提出问题:①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饮酒过量会醉吗?②做鱼时为什么加酒就能解除鱼的腥味?所有学生好奇地思考:生活经常遇到的这两个问题。 (2)新课教学。新课教学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且需要把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本文新课教学任务:①乙醇物理性质教学。a.学生结合课本观察乙醇总结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b.教师对学生总结评价。详细讲解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并介绍对应的用途。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概括能力、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增强自信心。紧密联系实际,将性质与用途对应起来讲解,便于难点突破。②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教学。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准备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论。教师备课时要做到相应资料准备详实,让学生明白化石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普遍关心的,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具体讲解为:a.首先介绍乙醇的组成特点:分子式:C2H6O;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的。b.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乙醇的氧化反应: C2H5OH+3O2→2CO2↑+3H2O;在实验室中用来做燃料。乙醇的脱水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在170°C时生成乙烯(乙烯可用作果实催熟剂和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乙醇和浓硫酸在140°C时生成乙醚(可用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 ③乙醇的用途教学。a.首先讲解学生预习的作业;b.教师总结乙醇用途:作燃料、制饮料和香精;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医用消毒剂(体积分数75%);又是一种有机溶剂。 (3)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对教学任务进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乙醇的用途。强调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回答上课前的两个问题。 (4)布置作业。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对上课中有可能隐藏的问题通过做作业得以发现并及时解决。 2.教学反思。主要表现为:(1)教法及学法反思:课前充分备课,多媒体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兴趣极大。(2)教学过程反思:绝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做到紧跟上课节奏,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3)不足之处: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通过自习辅导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与农作物的深加工化密切相关,而且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非凡。为了充分了解乙醇,需要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进行分析,也是《乙醇》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要求对《乙醇》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参考文献 [1]乔琦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5,(03)。 [2]谢建玲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以《乙醇》教学设计为例[J].广东化工,2016,(07)。 [3]王春梅对乙醇教学的课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二 3-3 乙醇 教学设计

第三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乙醇教学设计 启东中学化学组陈金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思考能力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天后王菲的歌曲,体验宋代文豪苏东坡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情怀。 【设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和酒有关系的诗句?大家说说看。 【学生】“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教师】酒是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分,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啤酒中乙醇含量为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一些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70%。(均为体积分数)。 【过渡】同学们,我们知道有的人“千杯万盏皆不醉”,而有的人则“酒不醉人人自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酒的真实面貌。 【教师】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请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和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乙醇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密度比水小的液体,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板书】一、乙醇 1、物理性质 (1)无色、透明液体,特殊香味,密度小于水; (2)能溶于水,与水按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3)易挥发,沸点78℃; 【设问】乙醇能否作为溴水中溴的萃取剂? 【学生】乙醇不能作为萃取剂,因为乙醇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教师】乙醇俗称酒精,乙醇的分子式C2H6O,乙醇分子可以认为是在乙烷分子的化学键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大家能否推测乙醇具有的结构? 【展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 (A)(B)

日本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衣食住行话日本 广州市天秀中学何佩琼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自然环境有两大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材希望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的学习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虽初步了解地理学习的规律,但通过身边的事例分析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收集资料的能力较强,但对资料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对比、归纳的能力还不高。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本节课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身边的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的距离;并且开展小组讨论汇报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日本图片、资料,学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2)说出日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 (3)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2)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3)对所用资料进行探索、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行组组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 (5)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国家地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和难点突破: 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