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HFR基因检测与叶酸代谢
叶酸代谢障碍遗传检测

C677T是位于第一号染色体MTHFR 基因第五个外显子上的716(677)位mRNA 上一个C/T 多态,引起MTHFR 基因编码的蛋白第222 个氨基酸由Ala(A)变为Val(V)。在dbSNP 数据库中,世界人群中的该多态的频率分布,C 占0.78,T 占0.22 左右;中国人群中的分布C为0.67,T为0.34。研究发现,MTHFR 677 位点的多态性是影响该酶的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导致酶活性和热稳定性下降。若以个体携带677CC 基因型时其MTHFR活性为100%时,则携带CT基因型的活性为CC 的67%,基因型为TT 的只有25%。
综合以上研究证明,HCY代谢涉及十几个酶,其中只有 MTHFR、MTRR和CBS基因突变和HCY密切相关。其中以 MTHFR 677C-T突变影响最大。MTHFR1298A-C突变也使酶活性下降。尤其2个位点的杂合突变相互影响,可以用来解释常规剂量服用叶酸对预防NTD35%~50%的作用。有关MTHFR突变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对NTD患儿的 OR值为1.7;对母亲OR值为1.8;对父亲的OR值为1.9;当母亲和孩子都是纯合子,677C-T突变风险就增加了7倍。同时,有研究证明677C-T突变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妇女妊娠期间补充叶酸和多种维生素能有效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风险。除此还见到与唐氏综合征及唇腭裂有关的报道。
儿科
儿童
儿童保健筛查:促进儿童营养健康,预防巨幼细胞贫血、认知能力障碍、孤独症等。
项目申请报告:
检测原理:
根据国家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评估认证中心颁布的《中国人口健康服务基因位点认证规程》,对大量基因位点的支持文献、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中国人群适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以下位点通过国家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评估认证中心认定,与叶酸利用能力有关:MTHFR C677 T、MTHFR A1298 C、MTRR A 66G。
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系分析

㊃论著㊃D O I:10.3969/j.i s s n.1672-9455.2020.23.017MT H F 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叶酸㊁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系分析陈爱保,向欢,赵红萍深圳恒生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518102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 H F 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叶酸㊁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关系㊂方法随机收集2019年1 12月在该院同时检测外周血细胞MT H F R基因检测㊁血清叶酸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500例受试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㊂结果500例受试者中MT H F R基因为C C型(正常野生型) 220例(44.0%)㊁C T型(杂合突变型)145例(29.0%)㊁T T型(纯合突变型)135例(27.0%)㊂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受试者的各基因型分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T T型和C T型受试者血清叶酸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明显多于C C型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 T型和C T型受试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明显多于C C型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 MT H F R T T 型和C T型两类人群应定期监测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因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而引发相关疾病的风险㊂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中图法分类号:R73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20)23-3453-03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M T H F R C677T 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d s e r u mf o l i c a c i d a n d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m e t a b o l i s mC H E N A i b a o,X I A N G H u a n,Z HA O H o n g p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S h e n z h e n H e n g S h e n g H o s p i t a l,S h e n z h e n,G u a n g d o n g51810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m e t h y l e n e t e t r a h y d r o f o l a t e r e d u c t a s e(MT H-F R)g e n e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d s e r u m f o l i c a c i d a n d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m e t a b o l i s m.M e t h o d s T h e d a t a o f500s u b-j e c t s w h o w e r e t e s t e d f o r MT H F R g e n e,f o l i c a c i d a n d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i n p e r i p h e r a l b l o o d i n t h e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t o D e c e m b e r2019w e r e r a n d o m l y c o l l e c t e d f o r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R e s u l t s A m o n g t h e500s u b j e c t s, 220(44.0%)o f T h e MT H F R g e n e w e r e C C t y p e(n o r m a l w i l d t y p e),145(29.0%)o f C T t y p e(h e t e r o z y g o u s m u t a n t)a n d135(27.0%)o f T T t y p e(h o m o z y g o u s m u t a n t).T h e r e w 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P>0.05)i n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i o o f g e n o t y p e s a m o n g d i f f e r e n t g e n d e r s a n d a g e g r o u p s.T h e n u m b e r o f s e r-u m f o l i c a c i d l e v e l s o f T T t y p e a n d C T t y p e w e r e l o w e r t h a n t h e n o r m a l r e f e r e n c e r a n g e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C t y p e(P<0.05).T h e n u m b e r o f s e r u m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l e v e l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e n o r m a l r e f-e r e n c e r a n g e i n T T a n d C T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C C,w i t h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P<0.05).C o n c l u s i o n S e r u m f o l i c a c i d a n d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l e v e l s s h o u l d b e r e g u l a r l y m o n i t o r e d i n T T a n d C T MT H F R g e n o t y p e s t o r e d u c e t h e r i s k o f r e l a t e d d i s e a s e s c a u s e d b y f o l i c a c i d a n d h o m o c y s t e i n e m e t a b o l i c d i s o r d e r s.K e y w o r d s:m e t h y l e n e t e t r a h y d r o f o l a t e r e d u c t a s e;f o l i c a c i d;h o m o c y s t e i n e人类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 H F R)基因位于染色体的1p36.3,全长1980b p,其第4外显子上的第677个核苷酸碱基可发生胞嘧啶(C)向胸腺嘧啶(T)的突变,可由677C C(正常野生型)突变为677C T (杂合突变型)或677T T(纯合突变型)㊂突变后的MT H F R活性下降,可致叶酸代谢障碍引起低叶酸,继发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碍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㊁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高风险因素[1]㊂只有早发现基因是否有突变,及时补充叶酸,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产生,才是控制相关疾病发生的良策㊂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进一步分析认证MT H F R 基因多态性与叶酸㊁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关系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9年1-12月在本院同时做外周血细胞MT H F R基因检测㊁血清叶酸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500例受试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0例㊁女性230例,年龄19~70岁,平均(35.5ʃ㊃3543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年12月第17卷第23期 L a b M e d C l i n,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7,N o.23作者简介:陈爱保,男,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究㊂5.0)岁㊂1.2 方法1.2.1 标本准备 空腹采紫头管抗凝血2m L 及橙管非抗凝血4m L ,采血前1周未服用叶酸㊂1.2.2 血细胞MT H F R 基因检测及判断标准 采用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P C R -金磁微粒层析法试剂盒,雅培L A 480核酸扩增仪㊂对标本进行D N A 提取㊁扩增㊁产物分析㊂其原理是通过对等位基因MT H F R C 677T 基因突变位点的引物设计及标记,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 C R 方法扩增获得特定的扩增片段,标记有地高辛分子的P C R 产物在与所构筑的基因分型检测体系中纳米金磁微粒表面抗地高辛单抗相互作用,通过侧向流层析技术实现其基因多态性检测㊂判断标准:(1)反应板中M 试剂T 线处条带显示阴性而WT 试剂T 线处条带显示阳性则其基因型为正常C C 型;(2)反应板中M 试剂T 线处条带显示阳性,WT 试剂T 线处条带阳性则其基因型为杂合突变C T 型;(3)反应板中M 试剂T 线处条带显示阳性而WT 试剂显示阴性则其基因型为T T 纯合突变型,详细操作方法及结果判断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㊂1.2.3 血清叶酸检测 采用i 200S R 雅培化学发光仪检测叶酸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7.0~45.4n m o l /L ㊂1.2.4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采用L S T 008A S 日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参考范围为0~15μm o l /L ㊂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数表示,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 果2.1 500例受试者中不同性别㊁年龄段各基因型构成比比较 不同性别㊁年龄段受试者各基因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表1 不同性别㊁年龄段受试者各基因型构成比比较[n (%)]基因分型n性别男性女性年龄19~45岁>45~70岁C C 型220110(50.0)110(50.0)110(50.0)110(50.0)C T 型14580(55.2)65(44.8)70(48.3)75(51.7)T T 型13570(51.9)65(48.1)75(55.6)60(44.4)2.2 各基因型受试者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比较 220例C C 型受试者血清叶酸水平为(27.5ʃ5.0)n m o l /L ,有2例受试者低于正常参考范围㊂145例C T 型受试者血清叶酸水平为(9.5ʃ1.4)n m o l /L ,有7例受试者低于正常参考范围㊂135例T T 型受试者血清叶酸水平为(6.5ʃ0.5)n m o l /L ,有35例受试者低于正常参考范围㊂220例C C 型受试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6.0ʃ0.8)μm o l /L ,均在正常参考范围㊂145例C T 型受试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1.5ʃ1.0)μm o l /L ,有2例受试者高于正常参考范围;135例T T 型检测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3.5ʃ1.5)μm o l /L ,有9例受试者高于正常参考范围㊂T T 型和C T 型受试者血清叶酸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明显多于C C 型受试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3 讨 论MT H F R 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其功能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再次甲基化为蛋氨酸的甲基供体[3]㊂MT H F R 对热不耐受,易突变为C T 型和T T 型[3],突变后的C T 型和T T 型酶活力分别只有C C 型的65%和30%[4],特别是T T 型人群,因叶酸代谢障碍致叶酸缺乏,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再次甲基化受阻,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不同程度堆积,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㊁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㊁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使机体处于血栓状态,是H 型高血压㊁冠心病的高风险因素,也可导致脑卒中发生风险升高11~28倍[5];叶酸代谢障碍是孕妇出现早产㊁出生低体质量儿㊁神经管畸形㊁唇腭裂的高风险因素[6];也是突发性耳聋发生的高危险因素[8]㊂叶酸是水溶性B 族维生素,是合成核酸所需的辅酶,叶酸缺乏可导致细胞D N A 合成减少,细胞成熟障碍,可致贫血[7];有报道称T T 型男性精子的前运动率要明显低于C C 型[8]㊂同型半胱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升高可能因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引起,也可因基因MT H F R 活性下降引起,减少富含蛋氨酸食物的摄入,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㊂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需从食物补充,天然的叶酸又极不稳定,易受阳光㊁加热的影响而发生氧化,遗传基因正常人群可从日常饮食中得到叶酸的满足㊂而MT H F R 基因突变后的C T 型和T T 人群不要等到已经发生了H 型高血压或遗传性耳聋等因叶酸㊁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障(下转第3458页)㊃4543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年12月第17卷第23期 L a b M e d C l i n ,D e c e m b e r 2020,V o l .17,N o .23参考文献[1]S HO D A K,I C H I K AWA D,F U J I T A Y,e t a l.M o n i t o r i n g t h e H E R2c o p y n u m b e r s t a t u s i n c i r c u l a t i n g t u m o r D N A b y d r o p l e t d i g i t a l P C R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J].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2017,20(1):126-135.[2]安采华,杨琴,李莉,等.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3): 2398-2401.[3]董向军,王春晖,李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6):342-345.[4]刘志勇,周建伟,潘龙赐,等.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3):216-219.[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机器人胃癌手术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6,15(1):7-11.[6]祝利民,郭玲建,毛竹君,等.健脾益肾解毒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9,29(3):39-44.[7]G R E N A D E R T,WA D D E L L T,P E C K I T T C,e t a l.P r o g-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n e u t r o p h i l-t o-l y m p h o c y t e r a t i o i n a d v a n c e d o e s o p h a g o-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E x p l o r a t o r y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R E-A L-2t r i a l[J].A n n O n c o l,2016,27(4):687-692.[8]姬艳博,许翠萍,孙菲菲,等.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276-1280.[9]王军,师迎旭,李凯.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㊁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6):96-99.[10]谢文健,闵江,钱昆,等.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19):2644-2648.[11]展昊,龙勃,杜恒锐,等.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化疗方案比较治疗晚期胃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 e t 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12):1419-1427. [12]习隽丽,石磊,张昌欨,等.中医健脾法配合F O L F O X化疗方案对结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㊁T h1/T h2免疫应答平衡和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26(6):1503-1505.[13]张高林,程卫东,张文君,等.比较含红芪和含黄芪的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S AM P8鼠脾淋巴细胞抗免疫老化的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5):2888-2894. [14]高广超,陈宗燕,姬艳博,等.消化道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血清炎性因子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水平的相关性[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7,44(7):508-511. [15]T R A N-D U Y A,S P A E T G E N S B,HO E S A W,e t a l.U s eo f p r o t o n p u m p i n h i b i t o r s a n d r i s k s o f f u n d i c g l a n d p o l-y p s a n d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s i s[J].C l i n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H e p a t o l,2016,14(12):1706-1719.(收稿日期:2020-02-28修回日期:2020-10-28)(上接第3454页)碍引发的疾病,再来进行基因㊁叶酸㊁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则为时已晚[10]㊂早检测㊁早干预是预防相关疾病发生的良策[11]㊂参考文献[1]周琰,潘柏申,郭玮.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和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学,2020,27(1):121-126.[2]许慧,岳志刚,郑利民,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评价及人群调查[J].医学研究杂志, 2013,42(11):131-134.[3]N A Z K I F H,S AM E E R A S,G A N A I E B A.F o l a t e:m e-t a b o l i s m,g e n e s,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a n d t h e a s s o c i a t e d d i s e a-s e s[J].G e n e,2014,533(1):11-20.[4]K A R A T O P R A K E,S O Z E N G,Y I L M A Z K,e t a l.I n t e r i c t a le p i l e p t if o r m d i s c h a rg e s o n e l e c t r o e n c e ph a l o g r a p h yi n c h i l d r e nw i t h m e t h y l e n e t e t r a h y d r o f o l a t e r e d u c t a s e(M T H F R)p o l y-m o r p h i s m s[J].N e u r o l S c i,2020,41(3):631-636.[5]X U W H,Z HU A N G Y,HA N X,e t a l.M e t h y l e n e t e t r a-h y d r o f o l a t e r e d u c t a s e C677T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n d d i a b e t i cr e t i n o p a t h y r i s k:a m 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p o p u l a-t i o n[J].J I n t M e d R e s,2020,48(1):834-839. [6]艾民,颜昌福.H型高血压M T H F R C677T基因多态性㊁同型半胱氨酸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 2019,40(12):1223-1226.[7]叶芳,黄婷婷,徐徽,等.叶酸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孕产的关系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5): 514-517.[8]余飞,梁林慧,冯国钢,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9,25(12):189-191.[9]邵丽佳,朱德胜,陈良佑,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相关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4):397-400. [10]黄阳.云南地区汉族叶酸代谢通路关键酶(M T H F R㊁M T R㊁M T R R)的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遗传易感性及相关营养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9.[11]张萍,万萍,张忠东,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㊁高脂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1):23-26.(收稿日期:2020-03-10修回日期:2020-11-04)㊃8543㊃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年12月第17卷第23期 L a b M e d C l i n,D e c e m b e r2020,V o l.17,N o.23。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意义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意义摘要: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简介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的重要性1.早期筛查和诊断疾病2.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3.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1.癌症筛查和诊断2.遗传性疾病风险评估3.药物敏感性检测四、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酶,参与叶酸代谢途径。
MTHFR基因突变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叶酸代谢紊乱,进而影响生物体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等物质的水平。
研究发现,MTHFR基因突变与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早期筛查和诊断疾病。
MTHFR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叶酸代谢紊乱,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通过对MTHFR基因进行检测,有助于发现携带突变基因的人群,进而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其次,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
MTHFR基因突变会影响药物代谢和疗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通过检测患者的MTHFR基因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携带高风险突变基因的人群,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等手段,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了解MTHFR基因突变状态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广泛,如癌症筛查和诊断、遗传性疾病风险评估、药物敏感性检测等。
在癌症筛查和诊断方面,MTHFR基因突变与某些癌症的发生具有关联性,通过检测可以发现高风险人群,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的准确性。
在遗传性疾病风险评估方面,了解MTHFR基因突变状态有助于评估患者及其家族成员患病风险,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
在药物敏感性检测方面,MTHFR基因突变会影响药物代谢和疗效,通过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摘要: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简介-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背景和意义-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报告单的内容I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报告单怎么看- 利用能力风险的判断和处理II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在孕前和孕期的应用- 孕前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孕期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作用- 叶酸补充的建议和方法IV.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局限性和前景-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局限性- 叶酸代谢基因检测的未来发展正文: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简介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对人体mthfr 基因及mtrr 基因进行检测,以了解个体对叶酸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叶酸代谢能力,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叶酸补充方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报告单包括检测结果、报告解读、利用能力风险判断和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I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解读叶酸代谢基因检测报告单的解读主要依赖于对检测结果的分析。
一般来说,报告单上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型别、叶酸代谢能力风险等级、叶酸补充建议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个体的叶酸代谢能力情况。
报告单怎么看?首先,需要关注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型别,这可以帮助了解个体对叶酸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其次,要关注叶酸代谢能力风险等级,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叶酸代谢能力不足的问题。
最后,要关注叶酸补充建议,根据报告单的指导,制定合适的叶酸补充方案。
对于叶酸代谢能力风险的判断和处理,一般来说,如果报告单显示代谢能力风险等级较高,建议在孕前和孕期前三个月补充叶酸。
可以通过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或根据医生建议,采用叶酸补充剂来增加叶酸摄入。
III.叶酸代谢基因检测在孕前和孕期的应用孕前叶酸代谢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备孕夫妇了解自身的叶酸代谢能力,为孕期叶酸补充提供依据。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操作流程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操作流程(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MTHFR C677T , MTHFR A1298C, MTRR A66G基因检测操作流程实验流程一、操作步骤适用仪器:普通PCR仪样本要求:EDTA抗凝剂的静脉全血(100µl),室温保存不超过7天, 2~8℃保存不超过1个月,-20℃保存不超过3个月,反复冻融次数不超过5次;DNA的浓度应不低于5ng/μl, A260/ A 280应在~之间。
有血块的样本需经匀浆处理或用组织研磨仪研磨处理后再进行全血DNA的提取。
检验方法:(试剂盒中的检本测卡、阳性/阴性对照卡上标识解释如下:M表示突变型,WT表示野生型,C表示质控线,T表示检测线。
)A:样本DNA的制备试剂盒准备工作:1、清洗液BW-I:用50 ml量筒分别移取35 ml无水乙醇(分析纯)和35 ml异丙醇加入至清洗液BW-I试剂瓶中,颠倒混合均匀,在试剂瓶上标明“已加入醇”和日期,备用。
2、清洗液BW-II:用50 ml量筒移取49 ml无水乙醇加入至清洗液BW-II试剂瓶中,颠倒混合均匀,在试剂瓶上标明“已加入醇”和日期,备用。
3、蛋白酶K准备:取出蛋白酶K,室温解冻,涡旋混匀后备用。
4、磁性微粒准备:将磁性微粒涡旋混匀,保证均一。
实验操作步骤:1.将20 μl蛋白酶K溶液加入2 ml 离心管的管底。
依次加入100 μl全血、200 μl裂解液BL,用涡旋振荡器混合15 sec(以下简称涡旋混匀),56 ℃水浴20 min。
2.向步骤1裂解处理的样品中依次加入300 μl结合液BI、25 μl的磁性微粒(移取前必须充分涡旋混匀),涡旋混匀,室温静置5 min。
磁性分离5 min,弃上清。
3.从磁性分离器上取出离心管,加入400 μl清洗液BW-I,涡旋混匀,磁性分离至上清澄清(期间上下颠倒数次,以清洗离心管管壁),弃上清;重复本步操作,以400μl清洗液BW-I重复清洗一次。
MTHFR C677T 基因检测(综合)

05 总结
Innovations Enrich Your Life
01 叶酸的功能及特性
Innovations Enrich Your Life
Hale Waihona Puke 叶酸叶酸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维生素 B9。自然界存在的叶酸有多种化学形式,存 在于食品中的叶酸folates,也是人体内的代 谢活性形式,而强化食品和维生素补充剂中 的叶酸Folic acid主要是合成形式 。
J Nutr. 1999;129(4):779-782.
导致叶酸缺乏的原因
膳食中 叶酸缺乏
肿瘤或炎症会导致 细胞分裂和代谢的 速率加快,引发机 体对叶酸的需求
长期的酗酒和抽烟 导致叶酸缺乏
吸收不良导致叶酸 缺乏,包括炎症性 肠道疾病(克罗恩 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和腹腔疾病
治疗药物干扰叶酸 代谢:如抗惊厥药, 甲氨蝶呤等
我国出生缺陷率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增约90万例,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2015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 人,问题宝宝出生率为15.42 ‰ ,25.52万人 ,另外,全面二胎生育政策实施后,对高龄妇女妊娠期并发症预防管理、 出生缺陷预防等都提出了新挑战。
膳食中叶酸补充不足
叶酸缺乏
MTHFR基因突变导致叶 酸利用能力不足
对母婴影响
对母体的 损伤
新生儿缺陷
妊娠期高血压 早产、自发性流产
神经管缺陷 唐氏综合征
唇腭裂
叶酸与神经管畸形(NTDs)
神经管畸形(NT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在胚胎的第15-17日开始,神经开始发育。在21-27天 时,胚胎的神经管闭合失败会导致神经管畸形。NTDs主要表现为无脑儿、脑膨出、脑脊髓膜膨出、 脊柱裂/隐形脊柱裂等。
叶酸基因代谢临床解释

叶酸基因代谢临床解释是指通过对与叶酸代谢相关的基因进行分析和解读,来了解个体在叶酸代谢过程中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将其与相关疾病或药物反应风险进行关联和解释。
叶酸是一种重要的B族维生素,对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以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至关重要。
叶酸代谢受多个基因的调控,其中包括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甲基转移酶基因(MTR、MTRR)等。
这些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会影响叶酸代谢的正常进行,从而对个体的健康和药物反应产生影响。
临床解释叶酸基因代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叶酸基因的遗传变异,可以评估个体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与神经管缺陷(如脊髓腭裂和脑脊髓炎)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药物反应预测:叶酸基因的变异还可能对某些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抗癌药物(如甲氨蝶呤)在叶酸代谢异常的个体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药效和毒副作用。
个体化治疗方案:基于叶酸基因代谢的临床解释,可以为个体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某些高危人群中,可以采取叶酸补充或改变药物治疗策略,以预防或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叶酸基因代谢的临床解释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且存在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任何对于叶酸基因的临床解释都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由专业的医生或遗传咨询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结果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结果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人体内重要的酶,它主要参与叶酸的代谢过程。
MTHFR的结果主要分为三种:CC型、CT型和TT 型。
1. CC型:代表叶酸在体内的代谢基因是正常的。
对于女性来说,这通常意味着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含量正常,能够正常代谢叶酸。
这类女性在怀孕期间正常补充叶酸即可,不需要加大叶酸的服用剂量,也不需要延长叶酸的服用时间。
2. CT型:代表功能是中等的。
虽然代谢叶酸的能力有所降低,但仍然可以正常代谢一部分叶酸。
对于女性来说,可能需要适当的增加叶酸的摄入量以保证机体对叶酸的需求。
3. TT型:代表代谢功能不活跃。
通常,这意味着女性缺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从而影响其代谢叶酸的能力。
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这类女性可能需要补充比正常量更多的叶酸。
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妇科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建议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