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规定(20210124113033)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规定(20210124113033)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规定(20210124113033)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有关规定

根据《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

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发[1999]第92号)、四川省人事厅、卫生厅《关于做好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通知》

(川人办发〔2005〕367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结合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12〕53号)、《四川省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川卫发〔2005〕3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四川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定期服务基层和进修学习的规定》精神,为了加强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管理,促进职称晋升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人员:

医院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基本条件:

(一)晋升卫生专业初级(师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间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

(2)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3)中专学历,担任药、护、技士满5年。

3、任现职以来,每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4、任职年限内,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均获得25学分以上。(二、

晋升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间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本科学历,受聘卫生专业师级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4年;

(2)大专学历,受聘卫生专业师级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6年;

(3)中专学历,受聘卫生专业师级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7年。

3、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省统一要求。

4、任现职以来,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5、任职年限内,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均获得25学分,I类学分5 分。

(三)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间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医学博士学位,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医学硕士学位,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4)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受聘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5)医学中专毕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受聘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职务不少于9年,参加全

国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合格;

②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

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3年以上,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奖励证书;

③取得卫生专业中级技术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不少于9年,并在我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艰苦边远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山区”工作5年以上。

3、晋升前三年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组织的副高级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

4、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省统一要求。

5、任现职以来,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6、论文及科研符合要求。

7、晋升卫生专业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前3年内,须到乡镇卫生院连续服务3个月。同时,申报前3年内,须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6个月以上并取得合格证书。

&任职年限内,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均获得25学分,I类学分5 分。

(四)晋升卫生专业正高级技术资格人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事故责任未满三年者、任现职期内发生医疗差错责任未满一年者、受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2、受聘下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间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受聘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务5年以上;

(2)大学普通班毕业生在晋升正高职务时其学历按具备规定学历人员对待。

3、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省统一要求。

4、任现职以来,近5年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

5、论文及科研符合要求。

6、任现职以来,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均获得25学分,I类学分10 分。

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卫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1)符合《四川省五系列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推荐条件(试行)》(川职改〔1992〕69号)规定的;

(2)取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资格,受聘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务3年以上,在任期内获得以下荣誉之一的人员:

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称号;

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③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三、职称资格取得形式

1、初、中级职称参加国家举办的资格考试,合格者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

2、副咼级专业技术资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米取考评结合的方式取得。

3、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由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高评委评审,评审通过者取得相应资格。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首次晋级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首次晋级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职责,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2006年-2008年年度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如专任教师不在相应的专业岗位上任教,不得参评本岗位最高级,在原岗位任职5年以上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并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人员,因学校工作需要不在相应专业岗位上任教,可参加对应岗位的聘用。 3、聘任到三级岗位必须在正高岗位任职3年以上,聘任到六级岗位必须在副高岗位任职3年以上,聘任到五级岗位必须在副高岗位任职6年以上。其中,50周岁以下人员聘用到三级岗位必须获得省特级教师及以上荣誉;50周岁以下人员聘用到五级岗位必须获得市级学科带头人或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及以上综合性荣誉;40周岁以下人员聘用到六级岗位必须获得市区教学能手或其他市区级及以上综合性荣誉。 5、聘任到九级岗位必须在中级岗位任职2年以上,聘任到八级岗位必须在中级岗位任职4年以上。其中,35周岁以下人员聘用到八级岗位必须获得市区教学新秀及以上荣誉。 6、聘任到十一级岗位必须在初级岗位任职2年以上,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聘任到十一级岗位必须在初级岗位任职1年以上。 7、聘期内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下一年度岗位等级下降一级,直至现专业技术最低岗位;年度考核不合格,下一年度下降至现专业技术最低岗位。 8、2006年7月1日至岗位设置完成期间到达退休年龄的人员参照此规定执行,但不占岗位数。 具体评定细则在上述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年限、担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从事各项管理工作年限、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以来的业绩等因素综合考虑。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评分细则,1、职龄1分/年; 2、教龄0.5分/年;3、综合性荣誉: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区级1分,校级0.5分(多项综合荣誉取其最高等级计算,不累计);4、骨干教师: 页脚内容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认可条件

附件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认可条件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部门、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二)注册资金8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700万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700平方米,其中,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档案室使用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取得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二、人员要求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不得外聘,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 (三)申请第一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25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 2.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经历的检测人员不少于10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

3.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经历的评价人员不少于10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 4.职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名(其中通风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1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5.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6.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 (四)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10名经培训合格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且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 2.具有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放射卫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名。 3.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工程技术工作经验的人员不少于1名。 4.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 三、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 (一)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见附录1和附录3)。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管理人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卷 (管理人员)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C )的方针。 A.治疗为主、防治结合 B.康复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B)的各种危害。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D.地方病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A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B.不良气候 C.不良环境 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B)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C )档案。 A.生产技术 B.产品销售 C.职业卫生 6.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A)培训。 A.职业卫生 B.专业知识 C.文化知识 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 A )年。 A.一 B.二 C.三 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A)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每年 B.每两年 C.每三年 9.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小时等效A声级≥85分贝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 C ),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A.手套 B.毛巾 C.护听器 10.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 A )劳动防护用品,放臵于现场临近位臵并有醒目标识。 A.应急 B.简易 C.临时 11.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B )工作场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1.目的 1.1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的职业发展空间; 1. 2建立完整清晰的专业技术人才档案库,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2.参评资格 具有公司正式员工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方可参加专业序列认定。 3.专业序列层级 专业序列分设计、工程、营销、财务成本、客户关系、项目发展、报批报建、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九大类。专业序列称谓与总部专业序列称谓对应关系及专业人员规模比例要求如下: 4.专业的认定时间 每年公司统一组织两次认定工作,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上下半年各一次。特殊情况可以单独组织评定。其中“G-3”及以上各序列认定需报区域本部、总部相关专业部门及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批通过后执行。 5.公司专业序列认定基本原则: 5.1公司专业序列认定按照设计、工程、营销、财务成本、客户关系、项目发展、报批报建、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九个专业分别进行评定。 5.2采用聘任制,由公司下发聘任文件;

5.3聘任期限一般为一年,聘任期满,统一进行评审,决定是否续聘或调整聘任职级; 5.4职员在职务序列和专业序列不能兼任; 5.5个人或公司根据职员业绩表现对原专业级别提出变更的要求(包括管理人员要求走专业路线等情况),由总办按相关管理规定组织重新审定。如果职员从一个专业类别进入另一个专业类别,在新的专业内的级别必须重新审定; 5.6 由集团总部或一线公司调入公司的职员,其专业级别将按照新岗位的评审标准重新审定; 5.7 职员因自身职业发展兴趣及工作业绩表现可以在专业序列和职务序列之间互相转换,具体转换由总办人力资源组织;相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将以新任命或聘用的级别为准。原福利标准将随之终止执行; 5.8专业序列内聘任,每聘任新职级,原职级自动解除; 5.9专业序列人员聘用无需见习期。 6.专业序列任职资格 6.1专业序列认定基准资格 l 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价值观。 l 具有一年以上公司连续司龄(外部引进人才视实际情况而定)。 l 符合相应专业序列层级的能力要求。 l 任命为“G -6”及以上层级的专业人员,最近连续两年绩效成绩至少为合格及以上。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可条件(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可条件(一)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部门、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400万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档案室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取得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二、人员要求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不得外聘,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 (三)申请第一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2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 2.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经历的检测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

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3.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经历的评价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 4.职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其中通风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1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5.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6.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 (四)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8名经培训合格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 2.具有2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放射卫生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 3.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 三、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 (一)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见附录1和附

万科集团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万科集团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1.目的 1.1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的职业发展空间; 1. 2建立完整清晰的专业技术人才档案库,为公司未来发展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 2.参评资格 具有公司正式员工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方可参加专业序列认定。 3.专业序列层级 专业序列分设计、工程、营销、财务成本、客户关系、项目发展、报批报建、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九大类。专业序列称谓与总部专业序列称谓对应关系及专业人员规模比例要求如下: 4.专业的认定时间 每年公司统一组织两次认定工作,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上下半年各一次。特殊情况可以单独组织评定。其中“G-3”及以上各序列认定需报区域本部、总部相关专业部门及集团人力资源部审批通过后执行。 5.公司专业序列认定基本原则: 5.1公司专业序列认定按照设计、工程、营销、财务成本、客户关系、项目发展、报批报建、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九个专业分别进行评定。

5.2采用聘任制,由公司下发聘任文件; 5.3聘任期限一般为一年,聘任期满,统一进行评审,决定是否续聘或调整聘任职级; 5.4职员在职务序列和专业序列不能兼任; 5.5个人或公司根据职员业绩表现对原专业级别提出变更的要求(包括管理人员要求走专业路线等情况),由总办按相关管理规定组织重新审定。如果职员从一个专业类别进入另一个专业类别,在新的专业的级别必须重新审定; 5.6 由集团总部或一线公司调入公司的职员,其专业级别将按照新岗位的评审标准重新审定; 5.7 职员因自身职业发展兴趣及工作业绩表现可以在专业序列和职务序列之间互相转换,具体转换由总办人力资源组织;相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将以新任命或聘用的级别为准。原福利标准将随之终止执行; 5.8专业序列聘任,每聘任新职级,原职级自动解除; 5.9专业序列人员聘用无需见习期。

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答案

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涵盖了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适用于( D )的监测。 A.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B.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C.最高接触浓度 D.以上都是 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中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 A )的( C )地点。工作地点是指劳动者从事( B )的( D )地点。 A.职业活动 B.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 C.全部 D.经常或定时停留 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中所说的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 C )有害物质的器具。 A.气态、液态和固态 B.气态、蒸气态和液态 C.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 D.气态、蒸气态、气溶胶态和液态 4.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必须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某工作岗位有劳动者8名,选( B )劳动者作为采样对象。

A、2名 B、3名 C、4名 D、5名 5.关于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B.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 C.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范围内,一般每20米设置1个采样点 D.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6.长时间采样指采样时间一般在( B )h以上的采样。 A.0.5h B.1h C.2h D.4h 7.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毒物质的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 B )分钟;当劳动者实际接触时间不足( B )分钟时,按实际接触时间进行采样。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8.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B )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卫生行政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劳动部门 D.工会组织 9.对患有( D )的劳动者,铁路疾控所应书面告知其所在站段及运输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劳动卫生部门,有关站段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A.体检不合格 B.职业病 C.年龄大 D.职业禁忌 10.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D )。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1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1.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专业能力和技术特长,遵循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方向,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发展机会与平台,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有限公司总部及各单位。 3.引用标准 无 4.定义 无 5.内容 5.1专业技术人员分类 5.2专业技术人员等级 获得不同技术等级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经聘用,可享受不同等级的薪酬

福利待遇。助理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职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 的主管级,主任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经理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部长级,首席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总监级或副总裁级。 5.3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定机构 5.3.1技术委员会的设置 公司设立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技术体系创新、技术投入规划、重大技术项目立项等工作。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负责公司主任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工作(主任工程师以下由各单位自行评聘),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的构成具体见附件五《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构成表》。 5.3.2技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5.3.2.1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冬雷副主任:刘亮 5.3.2.2技术委员会成员:李伟松、陈泽生、熊杰、杨宏、王莹、李庭宏、陈文忠 5.3.3技术委员会职责 5.3.3.1研究提出公司技术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5.3.3.2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5.3.3.3编制公司技术投入规划,优化技术资源配置。 5.3.3.4研究公司技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积极

职业卫生评价人员考试大纲(安监总局最新第二版)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 (评价方向) 考试大纲 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学会 二〇一四年五月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取得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认可的培训合格证书后,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二、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满分100分,60分合格。 三、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单选题:20分; 多选题:20分; 简答题:30分; 综合题:30分。 四、参考书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分析》 《法律法规及文件汇编》

五、知识点要求 根据对相关知识认知和掌握程度的不同要求,本考试大纲将知识点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认识和记忆,明白并理解具体概念、作用、意义等。 【熟悉】——清楚各知识点的原理、内容、依据、程序及方法,认知的程度比较深刻。 【掌握】——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具体分类、区别、流程、误区等的认知和学习,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并加以运用。 六、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

目录 第一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 (1)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术语 (1) 第二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意义与原则 (1) 第三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 (1) 第四节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1) 第五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与内容 (2) 第二章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2)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 (2)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2)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 第四节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3) 第四章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4) 第一节概述 (4) 第二节常见职业病防护设施 (4) 第三节分析与评价内容 (4) 第四节分析与评价方法 (5) 第五章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5) 第一节应急救援设施分类 (5) 第二节常见应急救援设施配置与管理要求 (5) 第三节评价依据、方法与内容 (6) 第六章个体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6) 第一节概述 (6) 第二节评价依据、内容与方法 (6)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 合格人员名单 合肥市 检测44人 王美丽祝紫琪洪元李菁任小波白颖周沫章小五严玲峰宗新华胡彩菊王磊郭舒任婷婷王秀峰张玲张桂忠姚园园陈慧汪元斌任雪雨王艳艳汪佳芳谢冰花马迅汪露伟焦娇丁瀚文孙美慧周朕文莹萍李定心张丽萍闫俊秀李冉冉刘万敏吴华李鹏飞吴慧慧刘圣武叶文荟杨成伟陈侨李美月 评价47人 李康陈晓军田浩李曼彭超陈建梅汪洋严云梅刘学玲张国李茂孙雨葛金月邓东亮牟星淋汪其凤杨峰方培培耿敬娟张洋洋姚传山沈建勋王高辉葛道文吴家兵单朋陈瑛夏毅孙强杨昊许正东王子翔章健张澄周飞方剑何丽娟汪杰冯兰芳束庆明严社教俞振发王超郑长俊孟岩陈辉熊孟俊 亳州市 检测6人

田磊赵静杨洋任秀娟秦袁方张刘洋 评价5人 王曼李思雨杨浩宇张娟魏长亭 宿州市 检测3人 刘淑梅黄晓栋付硕 评价2人 廉志顺刘灏 蚌埠市 检测1人 夏怀翔 评价15人 姚宝慧陈龙赵永亮夏正武张家泉车王先袁飞姜艳敏李永新严章飞段志祥裴培章辉平张良春张强 阜阳市 检测3人 朱雷孙燕何春华 评价2人 李想孟丹丹

淮南市 检测4人 王庆飞苏晓欣王智刚杨帆 评价4人 张秀宏应陶震葛成卢建军 滁州市 检测1人 吴义德 评价2人 李国建陈汪洋 六安市 检测5人 雷伟匡大富关世民杨靖吕环评价6人 管厚仲杨光育张鸿张尚全王传东王积运 马鞍山市 检测3人 丁云峰张骏赵浩

评价9人 郑久兰朱志勇张星肖丹丹王剑青周冬虎苏静王冰贾淑华 芜湖市 检测9人 朱玉祥周凯丽王银芝张建礼方卫卫张邵邵吴昊丁涛章斯淇 评价10人 周伟男葛志强宋永海郭文举张建礼叶丹萍丁玉珂王超胡晓燕吴建 宣城市 检测4人 刘佳张永华胡菊香陈丹 评价3人 宋学飞高全明汪社强 铜陵市 检测1人 李斌 池州市 检测6人 方能香高燕丁期峰唐立胜张银梅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实施方案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实施方案为规范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积极稳妥地做好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工作,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晋级原则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实行逐级晋升,晋升应坚持分类管理、按 岗聘用、竞争上岗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 持重业绩、重能力、向一线人员倾斜的原则。 二、基本条件 竞聘专业技术内部不同等级岗位,在现等级岗位上,除必须具备 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尚未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和 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单位经核准设置的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 (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聘任在相应层级的专业 技术职务岗位上满 3 年以上; (三)年度考核均在称职等次以上。 (四)竞聘者必须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专业知识和公共科目学时数,以及必备的岗位培训合格。 三、竞聘岗位等级 助理级:十一级。 四、竞聘上岗基本程序 (一)单位公布空缺岗位名称和等级及其职责、聘任条件、岗位要

求等事项; (二)应聘者提出申请,并如实提供相关证件材料; (三)单位人事部门对申请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 (四)单位对应聘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量化评分结果,对应聘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并将拟聘人员名单在单位进行任前公示,公示一般不少于7 天; (五)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办理聘任有关后续手续。

附件: 量化考评评分细则 (一)工龄:每满一年得 1 分。 (二)任现职年限:每满一年得 1 分。 (三)任现职以来担任领导岗位工作,每满一年得0.5 分。 (四)年度考核,每获 1 次优秀得 0.5 分,累计加分。 (五)业绩条件: A、任现职以来,在各级正式刊物上发表或交流与申报专业技术职 务岗位密切相关的论文每篇 1 分,累计加分。合著中第二顺序及以后撰 稿人不得分。 B、任现职以来,本人独著或合著出版著作,每本 2 分,累计加分。 C、任现职以来,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 4 分,省级 3 分、市级 2 分;区级 1 分,累计加分。 D、任现职以来,获得上级表彰奖励:国家级 4 分,省政府 3 分、省厅、市政府 2 分;市局、区政府 1 分,累计加分。 (六)国家级特殊津贴享受者、劳动模范加 4 分,省级特殊津贴享受者、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 3 分,市级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 2 分,区级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 1 分。 (七)经前 6 条计算得分相同的人员,依据下列条件优先晋升岗位 等级。 A、任现职以来,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获得国家、省、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附件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 (二)能独立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实验室场所和工作条件;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人员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技术负责人不得外聘。 4、专业技术人员须经省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应当具有项目评价、质量控制、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价人员应包括工程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A级资质,项目评价负责人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专业人员至少11名。各专业人数为项目评价4名、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3名和实验室检验3名。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B级资质,项目评价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专业人员至少7名。各专业人数为项目评价2名、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2名和实验室检验2名。 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质,现场检测负责人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中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专业人员至少5名。应当具有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2名和实验室检验2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3、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资质,应当具有项目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评价、放射卫生检测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其他人员不少于2名。 三、仪器设备 (一)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doc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1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1.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专业能力和技术特长,遵循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方向,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发展机会与平台,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有限公司总部及各单位。 3.引用标准 无 4.定义 无 5.内容 5.1专业技术人员分类 5.2专业技术人员等级 获得不同技术等级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经聘用,可享受不同等级的薪酬

福利待遇。助理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职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主管级,主任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经理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部长级,首席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总监级或副总裁级。 5.3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定机构 5.3.1技术委员会的设置 公司设立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技术体系创新、技术投入规划、重大技术项目立项等工作。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负责公司主任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工作(主任工程师以下由各单位自行评聘),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的构成具体见附件五《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构成表》。 5.3.2技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5.3.2.1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冬雷副主任:刘亮 5.3.2.2技术委员会成员:李伟松、陈泽生、熊杰、杨宏、王莹、李庭宏、陈文忠 5.3.3技术委员会职责 5.3.3.1研究提出公司技术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5.3.3.2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5.3.3.3编制公司技术投入规划,优化技术资源配置。 5.3.3.4研究公司技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积极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 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一、考核目的 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制定本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二、考核方式 依据考核评估大纲,从考试题库抽取试题,采取书面闭卷考试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情况。 三、闭卷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综合题。 单选题:40分; 多选题:30分; 判断题:10分; 综合题:20分。 四、考试要求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第一部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内容,其中职业卫生检测人员考核第一节~第三节内容;职业卫生评价人员考核第一节~第五节内容(第三节“三、有害物质检测”除外)。放射卫生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第二部分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内容。 五、知识点要求 将知识点划定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的内涵、意义、原理和方法等理解准确,能够解释、分析、判断,并灵活应用解决相关问题。 【熟悉】是指对知识点的主要原理和方法有较深理解,能够识别、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是指对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初步理解,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问题。

六、说明 本《大纲》涉及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如有更新,按照最新版本执行。 七、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第一节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一、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 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框架和内容。 2.掌握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工作机制和管理原则。 3.掌握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和职业病前期预防的规定。 4.掌握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与管理的规定。 5.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6.了解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规定。 7.了解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 8. 了解违反职业病防治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9. 了解劳动合同中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10.了解其他法律中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二、职业病防治相关行政法规 1.熟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的规定。 2.了解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3.熟悉存在粉尘作业的用人单位在防尘措施、粉尘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规定。 4.熟悉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产期待遇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三、职业病防治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1.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关于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实施办法

关于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及新进人员职务 聘任实施办法 各处室、年级部、全体教职工: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规范教育系统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技术岗位竞争激励机制,根据省、地、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面的具体规定,结合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履行办学职能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晋升推荐工作领导组,由以下人员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基本原则 (一)内部等级晋升工作要有利于学校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 (二)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平等竞争、择优晋升”的原则。 三、晋升基本条件 1.本单位经核准设置的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 2.符合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并能自觉履行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职责。 3.服从工作安排,任期内年度考核均在合格等次以上。 4.有良好师德修养,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学生,敬业爱岗。任期内无师德及其他方面的违纪行为。 5.任职期间应按质按量完成市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各类继 续教育培训学时。 6.在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同时,若任期内获得国家和省级劳动模范;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省级以上特级教师和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获得市厅级以上综合表彰和宣城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四、实施步骤 每年3月、9月实施岗位设置内部等级晋升,完成聘用手续,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公布职数

公布在编教职工各层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有空缺职数的岗位,有关教师方可申报晋升。 2、教师申报 内部等级晋升采取逐级晋升的办法进行,不得越级申报。教师依据相应岗位的申报条件准备并提交晋升申请。 正高四级、副高七级、中级十级、初级十二级、初级十三级凭相应的职称资格按程序聘用,无需申报。 3、组织评审 校办公室对递交申请人的评聘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和公示、汇总。学校组建晋升推荐领导组。在岗位空缺数不够用的情况下,学校将组织评审领导组组依据评审条件进行推荐。 相关岗位的评审推荐标准在符合基本申报条件者中依据现岗位聘用年限排序;在同等情况下,再依据参报者的评审现职时间排序;在评、聘现职时间相同条件下,依据本校工作时间排序;在上述三情况均相同条件下一线教师按近三年年业务考核成绩排序,行政教辅人员由评审领导组商议决定。 4、确定晋升人员名单 推荐组依据条件评审产生晋升人员名单,报学校党政工联席会议研究批准。在公示无异议或有不同意见但不影响评审结论的情况下,学校为晋升人员办理聘任等手续。 上级的相关政策发生调整时执行上级的相关政策规定,具体事宜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五、新进人员的职务聘任 新调入专业技术人员在人事工资关系进入我校后,一年时间内为见习服务期,不考虑职务聘任。一年后,由本人提出,在现单位核准的岗位数内重新进行岗位聘用申请。依据该同志聘任职务下一等级年限,与本校同等级别待聘任教师一起参加岗位晋升推荐。(如该同志现已评为中一,可从他评上中二年限与本校教师参加排序,参与聘任推荐) 本条例仅适用于校内在职在岗人员。 二零一四年九月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1.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专业能力和技术特长,遵循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方向,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发展机会与平台,制订本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有限公司总部及各单位。 3.引用标准 无 4.定义 无 5.内容 5.1专业技术人员分类 5.2专业技术人员等级 获得不同技术等级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一经聘用,可享受不同等级的薪酬福利待遇。助理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职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主管级,主任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经理级,高级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部长级,首席工程师相当于管理职系中的总监级或副总裁级。 5.3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定机构 5.3.1技术委员会的设置 公司设立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技术体系创新、技术投入规划、重大技术项目立项等工作。技术委员会下设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负责公司主任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工作(主任工程师以下由各单位自行评聘),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的构成具体见附件五《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估小组评委构成表》。 5.3.2技术委员会成员组成 5.3.2.1技术委员会主任:王冬雷副主任:刘亮 5.3.2.2技术委员会成员:李伟松、陈泽生、熊杰、杨宏、王莹、李庭宏、陈文忠 5.3.3技术委员会职责 5.3.3.1研究提出公司技术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 5.3.3.2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5.3.3.3编制公司技术投入规划,优化技术资源配置。

5.3.3.4研究公司技术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技术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相关政策。 5.4晋升评定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必须符合相应级别的申报资格,在此基础上综合工作业绩、专业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评定。对于极个别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重大技术突破者,可破格申报。具体评价标准见附件三《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定标准》。 5.4.1工作业绩评价 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评价主要以具体的项目成果为评价依据,辅之以员工年度和月度业绩评价结果(即“S、A、B、C、D”五级评估法)为参考依据。主要工作业绩需要在附件二《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述职表》中予以说明,并附相关材料。 5.4.2专业能力评价 专业能力评价的方法是将同一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分成四个评价等级,不同等级的专业能力都有相对应的评价要素。具体标准见附件四《专业能力等级评价标准》。 5.5晋升评定时间、原则和程序 5.5.1晋升评定时间 每年8月至9月为资料受理阶段:凡具备各职级相应条件者,可在此期间提出晋升相应职等的申请,填写附件一《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评定申报表》并附相关材料。每年10月至11月为职等评定阶段:申请人的相关资料逐级审核通过后,进入评定阶段。每年12月中旬为评定结果公示阶段:结果公示一般七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无任何疑义,职等评定有效,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聘任。若公示期间被举报或提出质疑,一经核查属实,取消评定的相应职等资质。 5.5.2晋升评定原则 晋升基本原则为逐级晋升,原则上不得跃级晋升。具特殊业绩及专业能力需跃级晋升者,应组织相关材料报单位/公司专业技术晋升评估小组审核批准。 5.5.3晋升评定流程 5.5.3.1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即1级—2级)的晋升评定,由各单位管理部自行组织评定,报公司专业技术晋升评估小组审核备案。 评定流程为:个人申请/部门推荐申报→单位管理部核实材料→单位管理部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审→报公司专业技术晋升评估小组备案。 5.5.3.2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首席工程师(即3级—5级)的晋升评定,由各单位管理部初步审核,报公司专业技术晋升评估小组评审。 评定流程为:个人申请/部门推荐申报→单位管理部核实材料→公司专业技术晋升评估小组进行评审→总裁审批。 5.5.4优先评定项目 主要指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奖励以及公司内部各项奖励,以及各项专利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5.6聘任 5.4.1获得不同技术职级的工程师,由所在单位进行聘任。聘任期限采取一年一聘,聘任期间根据其实际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水平决定是否续聘。

管理岗位人员申请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

申请 根据局《关于开展事业编制职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的通知》,对照相关条件,本人申请竞聘专业技术三级岗位。 本人同意按以下第()项执行。 1.如果本人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三级岗位,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2.如果本人未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三级岗位,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岗位,被批准聘任后,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3.如果本人未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不再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岗位。 申请人: 年月日

申请 根据局《关于开展事业编制职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的通知》,对照相关条件,本人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四级岗位。本人目前在事业单位的岗位为管理岗位,如果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岗位,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申请人: 年月日 申请

根据局《关于开展事业编制职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的通知》,对照相关条件,本人申请竞聘专业技术五级岗位。 本人同意按以下第()项执行。 1.如果本人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五级岗位,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2.如果本人未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五级岗位,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六级岗位,被批准聘任后,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3.如果本人未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五级岗位,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六级岗位也未被批准聘任,申请竞聘专业技术七级岗位,被批准聘任后,放弃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和行政职级。 4.如果本人未被批准聘任到专业技术五级岗位,不再申请竞聘其他等级专业技术岗位。 申请人: 年月日 申请 根据局《关于开展事业编制职工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晋升工作的通知》,对照相关条件,本人申请竞聘专业技术六级岗位。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可条件示范文本

文件编号:RHD-QB-K7402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可条件示范 文本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 可条件示范文本 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部门、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400万元以上。 (三)有固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档案室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四)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取得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 二、人员要求 (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不得外聘,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 (三)申请第一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2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 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 2.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经历的检测

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3.具有2年以上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经历的评价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 4.职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其中通风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1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5.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 6.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 (四)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8名经培训合格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专职技术人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实施方案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实施方案 为规范本单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积极稳妥地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晋升竞聘工作,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晋级原则 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实行逐级晋升,晋升应坚持分类管理、按岗聘用、竞争上岗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重业绩、重能力、向一线人员倾斜的原则。 二、基本条件 竞聘专业技术内部不同等级岗位,在现等级岗位上,除必须具备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尚未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本单位经核准设置的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出现空缺; (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聘任在相应层级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满3年以上; (三)年度考核均在称职等次以上。 (四)竞聘者必须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专业知识和公共科目学时数,以及必备的岗位培训合格。 三、竞聘岗位等级 助理级:十一级。 四、竞聘上岗基本程序

(一)单位公布空缺岗位名称和等级及其职责、聘任条件、岗位要求等事项; (二)应聘者提出申请,并如实提供相关证件材料; (三)单位人事部门对申请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报送单位负责人审定; (四)单位对应聘人员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量化评分结果,对应聘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并将拟聘人员名单在单位进行任前公示,公示一般不少于7天; (五)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办理聘任有关后续手续。

附件: 量化考评评分细则 (一)工龄:每满一年得1分。 (二)任现职年限:每满一年得1分。 (三)任现职以来担任领导岗位工作,每满一年得0.5分。 (四)年度考核,每获1次优秀得0.5分,累计加分。 (五)业绩条件: A、任现职以来,在各级正式刊物上发表或交流与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密切相关的论文每篇1分,累计加分。合著中第二顺序及以后撰稿人不得分。 B、任现职以来,本人独著或合著出版著作,每本2分,累计加分。 C、任现职以来,获得科技成果奖励,国家级4分,省级3分、市级2分;区级1分,累计加分。 D、任现职以来,获得上级表彰奖励:国家级4分,省政府3分、省厅、市政府2分;市局、区政府1分,累计加分。 (六)国家级特殊津贴享受者、劳动模范加4分,省级特殊津贴享受者、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3分,市级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2分,区级劳动模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加1分。 (七)经前6条计算得分相同的人员,依据下列条件优先晋升岗位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