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模型实验

合集下载

治疗心衰药物实验报告

治疗心衰药物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输送血液至全身,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心衰的药物种类逐渐增多,疗效也得到显著提高。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评估不同类型心衰药物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

2. 实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利尿剂组、RAAS抑制剂组和受体阻滞剂组。

3. 模型建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衰模型。

4. 药物处理:实验第2天开始,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利尿剂组给予呋塞米(1mg/kg/d),RAAS抑制剂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kg/d),受体阻滞剂组给予美托洛尔(10mg/kg/d)。

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

5. 观察指标:- 生化指标: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脑钠肽(BNP)和心衰指数(CI)水平。

- 心脏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

- 生存率:观察各组动物的存活情况。

三、实验结果1. 生化指标:与模型组相比,利尿剂组、RAAS抑制剂组和受体阻滞剂组的CK、LDH、BNP和C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2. 心脏功能:与模型组相比,利尿剂组、RAAS抑制剂组和受体阻滞剂组的LVESD、LVEDD和CI显著降低(P<0.05),LVEF显著升高(P<0.05)。

3. 生存率:与模型组相比,利尿剂组、RAAS抑制剂组和受体阻滞剂组的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

四、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利尿剂、RAAS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衰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改善心衰症状;RAAS抑制剂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延缓心衰进展;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ppt课件

慢性心衰动物模型的制备及指标评定  ppt课件

ppt课件
8
乙醇
【简介】乙醇中毒严重者可引起心血管损害,最终导致心 力衰竭。 【机制】乙醇及其代谢物乙醛、脂肪酸乙烷酯在血液中沉 积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低心肌收缩力及心房自律 性,抑制左心房静息后增强效应,延长左心房功能不应期, 【方法】以0.1g/(kg.min)恒速静脉滴注低浓度(0.2g/ml)乙 醇,(40.8±13.6)min后诱导家兔心衰。
14
容量超负荷型模型
ppt课件
15
动静脉瘘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腔静脉狭窄

ppt课件
16
动-静脉瘘
【方法】 肾动脉以下的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造瘘。
【原理】体循环动脉血液直接进入静脉,形成回心血量增加, 心脏前负荷加重,从而使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及压力增高, 心排血量增加,造成高心排出量心衰。
ppt课件
25
冠脉内微栓子注入法
【方法】早期多采用油质、石松子抱或汞等弥散性冠状动脉 微栓塞或选择性冠状动脉栓塞,近年来多采用塑料微球及明 胶海绵法,常以某支冠状动脉为目标,通过导管技术输入微粒 样或小球类异物,以其数量的多少或球体的大小,可致不同范 围的梗塞区,需多次冠脉内注射,一般需3-6 周形成HF。
ppt课件
36
心功能测定
分离右颈总动脉切开后插入直径1 mm且有1%肝素的心导 管,接BL-4205生物机能分析系统,缓慢推进同时观测动脉 压,描记记录血压曲线。再继续插入,使其通过主动脉瓣 进入左心室,描记记录左心室内压、心脏舒张期左室内压 变化最大速率及心率。
与正常组相比CHF模型组大鼠收缩与舒张功能明显障碍, 左心室内压、心脏舒张期左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及心率, 显著低于正常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压差变小,而脉压差 增大。

家兔左心力衰竭实验报告

家兔左心力衰竭实验报告

家兔左心力衰竭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左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表现为心脏无法将血液充分泵出,导致肺部循环淤血和肺水肿。

家兔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其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因此被广泛用于心脏疾病的研究。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造家兔左心力衰竭模型来探究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成年雄性家兔10只,体重在2-3kg之间。

2. 实验分组:(1)正常对照组:5只家兔,不进行任何处理。

(2)实验组:5只家兔,通过手术制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模型。

3. 实验步骤:(1)麻醉:使用异氟醚将家兔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上。

(2)手术:通过胸部切口进入胸腔,将左心室流出道缩小至1/3,并在缩小处植入人造材料以保持缩小状态。

(3)恢复:手术结束后,将家兔放置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观察其恢复情况。

4. 实验指标:(1)心脏超声: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1周、2周、3周和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等指标。

(2)血液学指标:每周取血样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三、实验结果1. 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实验组家兔的LVEF逐渐下降,LVIDd和LVIDs逐渐增大,表明左心室功能逐渐减弱。

正常对照组家兔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均正常。

2. 血液学指标结果:实验组家兔的Hb、RBC、WBC和PL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正常对照组家兔的血液学指标均正常。

四、实验结论通过制造家兔左心力衰竭模型,我们发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会导致左心室功能下降,进而引起全身循环衰竭。

此外,血液学指标的变化也表明了该疾病对全身造血系统的影响。

因此,在治疗左心力衰竭时,不仅要针对心脏进行治疗,还需要关注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状态。

五、实验启示本次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左心力衰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严格遵循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死亡率。

病理生理学实验:急性右心衰竭

病理生理学实验:急性右心衰竭

病理生理学实验:急性右心衰竭介绍: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的下降,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心力衰竭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按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为:低输出量性和高输出量性;按发病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左心室泵血功能下降,是从肺循环流到左心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动脉,因而出现肺淤血及肺水肿;右心衰竭常见于大块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衰竭的右心室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上升而产生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

心脏负荷分为: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压力负荷又称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阻力,即心脏收缩所承受的阻力负荷;容量负荷又称前负荷,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舒张末期容量。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等可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压力负荷的?);三尖瓣或肺动脉关闭不全时引起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容量负荷的?)。

一、实验目的:1:复制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2:观察增加前、后负荷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3: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1. 称重:需掌握捉拿家兔的正确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抓住家兔项背部皮肤,再以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将其重心承托在掌上;切忌以手抓提兔耳或捉拿腰背部(可伤耳、造成皮下出血)。

2. 麻醉: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0g/L乌拉坦(5ml/kg)行全身麻醉。

3. 固定:背位交叉固定法先把固定带系4个活扣,分别套在家兔的四肢上,前肢套在腕关节以上,后肢套在踝关节以上,抽紧固定带的长头。

2个同学,1个人抓住两前肢和耳朵,1个抓住两后肢,把兔子翻过来仰卧位放在兔台上,(翻转过程中,家兔会出现剧烈的挣扎,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家兔,勿放松,以免被家兔抓伤)。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哎呀,咱今儿就来说说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你想想啊,这小鼠就像是个小实验台,咱得在它身上捣鼓出心力衰竭的状态来,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但咱得试试不是?先得选好小鼠呀,这就跟挑选手下一样,得挑个健康活泼的,不然一开始就病恹恹的,那后面还咋搞。

然后呢,得给它来点刺激,就像生活中突然来了个大挑战。

比如说,可以通过手术的办法,给它的心脏来点小“折腾”,让它的心脏工作起来不那么顺畅。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本来跑得好好的,咱给它的发动机动点手脚,让它没那么有力气跑了。

或者呢,用些药物去影响它的心脏功能,就像给它的心脏喝了杯“迷魂汤”一样,让它晕乎起来。

还有哦,得时刻关注着这些小鼠的状态。

它们就像咱的宝贝疙瘩,咱得知道它们啥时候不舒服了,啥时候心力衰竭的症状出来了。

这就需要咱细心观察,就像妈妈观察孩子有没有生病一样。

要是不仔细,那可就白忙活啦。

咱建立这个模型可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研究心力衰竭这个大难题呀。

就好像我们要去攻打一个坚固的城堡,这个小鼠模型就是我们的先锋队,得先探出个究竟来。

通过研究这些小鼠,我们能知道心力衰竭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然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去对付它。

你说这是不是很重要?这就像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这个小鼠模型就是那点亮光,能给我们指引方向呢。

而且,建立这个模型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可能得试很多次,就像我们学走路,得摔很多跤才能走稳一样。

咱可不能怕失败,要勇往直前。

这些小鼠也是为了科学在做贡献呀,它们可是大功臣呢!咱得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的付出有价值。

总之呢,心力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虽然复杂,但咱有决心,有耐心,肯定能做好。

让我们一起为了攻克心力衰竭这个难题而努力吧!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呀,难道不是吗?。

急性右心衰竭

急性右心衰竭

急性右心衰竭【著者署名】【摘要】目的:学习家兔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

观察急性右心衰竭过程中家兔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发生机制。

方法: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栓塞剂,经静脉回流至肺脏,并栓塞在肺循环,引起动脉高压,即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观察记录注射前后家兔血压、呼吸发生的变化。

结果:相比于注射前,兔子呼吸加快加深,血压下降。

结论: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液体石蜡造成急性肺小血管栓塞,右心后负荷增加,造成急性右心衰竭,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关键词】急性右心衰竭呼吸血压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家兔;1.2实验仪器:高灵敏度压力换能器、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注射微量注射泵、手术剪、持针器、烧杯、手术盘、流量头。

1.3实验药品: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液体石蜡、肝素。

二、实验方法2.1 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高灵敏度压力换能器、呼吸换能器分别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1、2通道。

1通道模式为血压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90mmHg;2通道模式为流量,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00mL/s;1、2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采样频率800Hz。

2.2 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仰卧固定。

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5 ~7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组织及颈部肌肉,分离颈外静脉,气管,左侧颈总动脉。

2.3 气管插管:在气管下两根粗棉线备用,在环状软骨下约1cm处,做倒T形剪口,用棉签将气管切开及气管里的血液和分泌物擦净,气管插管由剪口处向肺端插入,插时应动作轻巧,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引起出血,用意粗棉线将插管口结扎固定,另一棉线在切口的头端结扎止血。

2.4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用注射器向三通管内注射肝素,使之充满液体,并与插管相连。

在右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穿线备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

心衰模型制备方法

心衰模型制备方法

心衰模型制备方法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

为了深入研究心衰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制备心衰模型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诱导、药物诱导和基因工程等。

手术诱导模型是最常见的制备方法之一,它通过手术操作,创造心肌损伤或者心血管病变的条件,进而引发心衰的发生。

常用的手术诱导方法包括冠状动脉结扎、心肌梗死模型以及心室肥厚模型等。

这些手术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心衰病变的情况,但操作复杂且对动物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药物诱导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通过给动物注射特定的药物,如多巴胺拮抗剂、心脏毒性药物等,可以模拟心衰的发生过程。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确定需要经过一定的实验验证。

基因工程模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制备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针对特定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在动物体内表达异常或者缺失,从而模拟心衰的发生。

这种模型更加接近人类心衰的发生机制,但操作相对复杂,对于基因工程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无论是哪种制备方法,制备心衰模型都需要严格的操作和合适的动物
选择。

同时,动物的饲养条件以及模型制备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也非常重要。

制备好的心衰模型可以为心衰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有力的工具,为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4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时间:6月13日【实验目的】1、复制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动物模型。

2、观察家兔急性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变化。

3、通过实验,加深对家兔急性右心衰发生机制及病理变化的理解。

【实验材料】家兔及固定台,1ml、10ml、50ml注射器各一支,听诊器一付,Med 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YT—2型血压换能器,CVP检测器经三通活塞与输液器连接配套,常规手术器械,20%乌拉坦溶液、1%普鲁卡因溶液、1%肝素溶液,预温至38℃液体石蜡。

【方法和步骤】1、家兔称重,由耳缘静脉注入20%乌拉坦溶液5ml/kg,仰位固定于兔台,颈前剪毛后于其皮下酌量注射1%普鲁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使手术更易进行,作正中纵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分别游离出气管,一侧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及其二属支(腭内外)后,由耳缘静脉注入1%肝素液,剂量为1ml/kg。

调节CVP测管“0”位点与兔腋中线处于同一平面,转动三通开关,使CVP测管内充满生理盐水,转动开关至相互不通位置,由颈外静脉属支插入静脉插管,转动开关,使CVP测管与静脉插管通而与输液器不通,继续推进静脉插管深入约5~6cm至中心静脉位置,可见CVP测管内液面逐步下降直至随呼吸而上下搏动时,固定静脉插管,CVP测量管内液面高度即为CVP值。

2、使动脉插管内充满生理盐水,把动脉套管后端与血压换能器的一个(进压)管嘴相连,组成测定系统。

换能器与Med lab相连。

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近心端以动脉夹夹闭,在结扎线下方剪口,插入动脉插管,并固定牢固后去除动脉夹,描记动脉血压。

3、检查手术野有无出血,各导管是否固定良好,用组织钳对合皮肤并敷以温盐水纱布。

4、实验前各项指标值的测量并完整记录,包括动脉血压、CVP、肝—CVP返流试验,听诊呼吸、心率及动物一般状况后,开始以下实验。

5、实验过程:用1ml注射器抽取已预温至38℃液体石蜡1ml,以每分钟0.1ml速度推注入耳缘静脉内,若动脉血压有明显下降或CVP有明显上升,即停止注射,观察5分钟,若血压与CVP又恢复至原水平,可再缓慢推注少量液体石蜡,直至血压有轻度下降[约1.33~2.67kPa(10~20mmHg)]或/和CVP有明显升高时止(一般液体石蜡用量为0.5~1ml),同时测记其余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