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模板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模板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模板

学生实践报告

(文科类)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专业班级:物流管理3

学生学号: 1201107101 学生姓名:宋桐伟

所属院部:商学院指导教师:姜方桃

2014 ——2015 学年第 1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践项目名称:风险分担实践学时: 3 同组学生姓名:金程、王衍实践地点: 7305 实践日期:实践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指导教师评阅:

一、实践目的和要求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

三、实践内容

四、实践报告(附件)

“风险分担游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风险分担游戏”实验

(二)实验成员:

宋桐伟、金程、王衍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风险分担游戏”软件实验,使学生理解供应链库存策略中的“风险分担”效应。

实验要求:遵守实验纪律,实验前熟悉“风险分担游戏”软件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模拟管理有风险分担功能的集中化库存系统以及没有风险分担功能的非集中化库存系统,比较两个系统的绩效。

(五)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安装Windows XP和“风险分担游戏”实验软件。

(六)实验原理:

传统模式下每一个零售商独立持有库存和安全库存,将会比让库存和安全库存都共享使用的总库存水平要高。风险分担系统使几个零售商建立联合库存,能保持一个比较低水平的库存,也能在提供相同服务水平的情况下使成本更低。“风险分担游戏”通过模拟,比较集中式和分散式系统的绩效。

(七)实验步骤:

1、启动“风险分担游戏”游戏程序

2、根据程序中事先提供的数据,在相应的输入空格中输入数据,满足初步需求

3、按照零售商响应发出订单

4、通过发货满足订单

5、程序自动计算成本、收入、服务水平

(八)实验原始纪录:

图1 最后一轮状态图

图2 订单报告1

图3 订单报告2

图4 需求汇总1

图5 需求汇总2

(九)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及分析:

通过模拟10周“风险分担”试验,我们可以得出集中式系统和分散化系统的第11周库存量、收入、成本上的比较如表1。

表1

通过表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集中式系统比分散系统的绩效好,虽然相对100%的分散化系统,集中式系统服务满足率只有98%,但集中式系统的利润优势更大,而且集中式系统的库存量也较低,使得库存成本也较分散化系统低。从上诉的几方面优势中,我们最终得出了集中式更适合分担风险。

(十)思考题:

为什么集中式库存管理模式可带来风险分担的优势?

答:首先风险分担说明了需求汇集会减少需求的变动,因为当把不同地区的需求汇集起来,一个顾客的高需求很可能会被另一个顾客的低需求所补偿。需求变动的减少使得安全库存减少,从而降低了平均库存。集中式库存管理模式正是利用这样的模式分担了风险,而在分散化系统中,在不同市场的仓库之间重新分配库存的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安全库存方面,集中式系统相对分散化系统,安全库存会减少,而这种减少的数量依赖于一些参数(变异系数,不同市场的相关需求度)。

在服务水平上,由于服务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变异系数和不同市场的相关需求度。当集中式系统和分散化系统拥有同样的总安全库存时,集中式系统的服务水平相对较高。

在管理费用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因素,集中式系统相对分散化系统而言,所需要的管理费用较少。

从上述几方面我们可以得出集中式库存管理模式可带来风险分担的优势,但是由于分散化系统中,仓库距离顾客更近,其所需的相应时间要少于集中式系统。由于存在从工厂到仓库和从仓库到顾客的运输成本,分散化系统和集中式系统在这两种运输成本中拥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在总运输成本上,分散化系统和集中式系统很难直观判断谁更优。

(十一)实验结论

通过“风险分担游戏”实验模拟,比较集中式和分散式系统的绩效,我们可以明显看到集中式系统比分散系统的绩效好,从而可以得出集中式库存管理模式可带来风险分担的优势。经过自己动手将我们所了解到的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通过和师的沟通交流都一一得到解决。

机械设计上机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上机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1.数表和线图的程序化处理 (1) 1.1数表的程序化 (1) 1.1.1查表检索法 (1) 1.1.2数表解析法 (12) 1.2线图的程序化 (15) 1.3有关数据处理 (16) 2.典型零部件的程序设计 (18) 2.1 V带传动的程序设计 (18) 2.2 齿轮传动的程序设计 (19) 2.3 滚动轴承的程序设计 (21) 3.课后习题计算 (22)

一、表和线图的程序化处理 1.1数表程序化 数表程序化有两种方法:一是查表检索法;二是数表解析法1.1.1 查表检索法 1)一元数表的存取 表1-1 普通V带型号及有关参数 运行界面: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 As Integer Dim q1 As Single, dm As Single, kb As Single s = Val(Txt_s.Text) Select Case s Case 0 q1 = 0.02: dm = 20: kb = 0.00006 Case 1 q1 = 0.06: dm = 50: kb = 0.00039 Case 2 q1 = 0.1: dm = 75: kb = 0.00103 Case 4 q1 = 0.17: dm = 125: kb = 0.00265 Case 5 q1 = 0.3: dm = 200: kb = 0.0075 Case 6 q1 = 0.62: dm = 355: kb = 0.0266 Case 7 q1 = 0.9: dm = 500: kb = 0.0498 End Select Txt_q1.Text = Str(q1) Txt_dmin.Text = Str(dm) Txt_kb.Text = Str(kb)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End End Sub 2)二元数表的存取 表1-2齿轮传动工作状况系数K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 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 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 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 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 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 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1T 、2T 相等。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前言 一、实验课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目的在于: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来测定一些机械参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因此,实验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后分析试验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实验课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在实验前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在实验前要进行检查和提问,如发现有不合格者,提出批评,甚至停止实验的进行,实验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 1.预习好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搞懂实验的原理;了解实验进行的步骤及主要事项,做到心中有底。 2.准备好实验指导书中规定自带的工具、纸张。 3.准备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表格应记录些什么数据自拟。 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1.验前必须了解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性能、操作规程及使用须知,否则不得操作。 2.严格按照规定,精心操作设备、仪器。 3.实验室内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与仪器,一律不得乱动。 4.在实验室严守纪律,不得高声谈笑,保持室内整洁。 5.实验完毕后,用过设备、仪器放回原处,并整理清洁、经教师同意后才得离开。 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实验所有数据、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一定结论与看法的书面文件。学生在实验后必须按照要求,整理并分析处理所的结果,写成正规的实验报告。 为了写好实验报告,提出以下几点: 1.实验结果记录应经实验指导教师过目签字,并随实验报告一起交上。 2.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及讨论应力求具体,应针对试验具体情况,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 3.实验报告要求每人一份。 4.实验报告应在实验完毕后一星期内,由班委汇集交老师。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9月10日

《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 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 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第1柜机构的组成 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 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 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 1 鄂式破碎机、飞剪; 2 惯性筛; 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4 鹤式起重机; 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 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 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 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 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

plc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物理系 班别11物理本四B 姓名 专业名称物理教育学号115506020 实验课程名称通用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plc仿真实验 实验时间2014 年4月30日实验地点物理楼四楼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三菱PLC仿真教学软件FXTRN-BEG-C。 2、学习全自动控制智能系统。 3、自主设计全自动控制系统程序。 二、实验实验仪器与材料: 电脑、三菱PLC仿真教学软件FXTRN-BEG-C 三、实验原理: SWOD5C-FXTRN-BEG-C PLC培训软件在你的个人电脑里产生一个虚拟的生产场所,可使用在任何时候或地点学习PLC编程。生产场所和设备用3D的仿真图形显示,为PLC培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可视环境。在虚拟的区域内,看着你所创建的控制设备的程序! 结构化的课程计划让用户可决定从哪一等级开始练习。每一个练习都有很清楚的练习目的,并附带了有帮助于学习的编程提示和范例。我们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高级用户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难度等级来练习。按照这个速度进行练习是对你很合适的。 四、实验步骤: 1、根据老师实验演示,学习软件使用,了解软件程序的写作。 2、设计程序对输送带上三种不同大小部件分类。 控制要求 1)当按下操作面板上的[PB1](X10)后,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5)就被打开了。 当松开[PB1](X10),供给指令(Y5)被关闭。 2)当操作面板上的[开始操作](X14)被打开后,输送带正转(Y3)被打开。 当操作面板上的[开始操作](X14)被关闭后,输送带正转(Y3)被关闭。 3)在传送带上的大,中或小的部件被传感器上(X0),中(X1)和下(X2)分别拣选,那么一个相应的灯点亮。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

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a)(b) 图 1 连上电源 (2)将RFID模块下方的开关拨至ON位置,给RFID模块上电,LED5灯会红色常亮。 (3)将RFID模块下方的4位拨码开关1234 在编号1、2、3中选择一个拨到上侧,同时保证该选择的编号在ZigBee、IPV6、 Bluetooth下方的拨码开关中没有拨到拨到上侧,否则会起冲突(例 如,RFID模块下方的拨码开关选择1拨到上侧,那么ZigBee、IPV6、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根据给定的实验内容、设备及条件,通过实验,达到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掌握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测试原理和方法,增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实现预期实验目的。 2、根据实验项目要求,进行有关“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综合机械传动”等实验方案的创意设计、实验装置的设计、搭接、组装及调试、实验测试方法的选择、实际操作规程的制订、实验数据测试、实验结果分析及绘制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图。 二、提供设备如下 1、动力装置 ⑴普通电机Y90L—4—1.5 额定功率 1.5Kw 满载转速1420r/min ⑵变频交流电机 额定功率 1.5kW 转速1~6000r/min 2、测试装置 ⑴转速转矩测量仪额定转矩50N·m 转速范围0~6000r/min ⑵机械效率仪 3、传动装置 ⑴圆柱齿轮减速噐 减速比1:1.5,齿数Z1 =32,Z2 = 48 , 螺旋角β=8。4‘9‘‘,中心距a=100mm 法面模数m n =2.5; ⑵蜗杆减速器 蜗杆类型ZA,轴向模数m=3.250,,蜗杆头数Z1 =4, 蜗杆齿数Z2 =30,减速比1:1.7,中心距a=63mm; ⑶V型带传动件 型号Z-1041,带轮基准直径d=106mm; ⑷链传动件

链号:08A,链节距p=12.70mm,链轮齿数Z=21 。 4、加载装置 C Z5磁粉制动器额定转矩50N·m 滑差功率4kw 三、实验内容 1、实验方案设计; 2、传动方案选择设计; 3、实验装置搭建及调试; 4、实验结果测试; 5、绘制实验装置的结构简图; 6、实验结果分析报告。 四、注意事项 1、增强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养成实验时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维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2、注意保持实验室内整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3、实验装置搭建完成后,须经指导老师检查、审定后方可开机操作; 4、实验室严格遵守设备及仪器操作规程,注意人生安全; 5、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全部仪器、装置及附件,并恢复原位; 6、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五、操作步骤 1、接通电源,打开水源、效率仪、稳流电源,启动电机,打开计算机,点击“机械设计多功能实验台”,进入主界面。 2、关闭电机,断开动力装置与被测装置之间的联轴器,将效率仪输入调零。 3、还原动力装置与被测装置之间的联轴器,启动电机,将效率仪的输出调零。 4、点击“新建”进入测试菜单,点击“连续采集”正式进入实验。 5、顺时针转动稳流电源激磁电钮,缓慢均匀加载,加载完毕,点击“结束采集”,同时将激磁电钮回零。 6、储存数据、数据处理、打印结果 注意:输入功率<2kw、激磁电流<0.3A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 由度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缝纫机头; 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 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 类;

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 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用数字1、2、 3、……。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 副; 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 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 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 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 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 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5.1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图1所示。

机械振动实验报告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 (2015年春季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报告提交日期2015.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统一用该模板撰写,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器材 (3)实验原理 (4)实验过程 (5)实验结果及分析 (6)认识体会、意见与建议等 2.正文格式:四号字体,行距为1.25倍行距; 3.用A4纸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4.报告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进行存档,电子文档由班长收 齐,统一发送至:liuyingxiang868@https://www.360docs.net/doc/b013338405.html,。 5.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一报告正文 一、实验名称:机械振动的压电传感器测量及分析 二、实验器材 1、机械振动综台实验装置(压电悬臂梁) 一套 2、激振器一套 3、加速度传感器一只 4、电荷放大器一台 5、信号发生器一台 6、示波器一台 7、电脑一台 8、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一套 9、NI9215数据采集卡一套 三、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发出简谐振动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将简谐激励信号施加到电磁激振器上,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以简谐振动激励安装在激振器上的压电悬臂梁。压电悬臂梁弯曲产生电流显示在示波器上,可以观测悬臂梁的振动情况;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电磁激振器振动杆上,将加速度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将电荷放大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并将数据采集系统连接到计算机(PC机)上,操作NI9215数据采集测试软件,得到机械系统的振动响应变化曲线,可以观测电磁激振器的振动信号,并与信号发生器的激励信号作对比。实验中的YD64-310型压电式加速度计测得的加速度信号由DHF-2型电荷放大器后转变为一个电压信号。电荷放大器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q

420TM焊接实验报告

420TM 焊接实验报告 为替代宝钢材料420TM,使用梅钢产420TM 新钢种。按照 Q/TQJ0505.6-1999《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参照执行如下国家标准: 1.GB4675.1-84《焊接性实验 斜Y 型坡口焊接裂纹实验方法》 2.GB2651-89《焊接接头拉伸实验方法》 3.GB2650-89《焊接接头冲击实验方法》 对宝钢产420TM 和梅钢420TM 进行焊接实验,报告如下: 一、实验项目: 1.可焊性实验:主要测试钢材对焊接裂纹的敏感性。 2.焊接接头机械性能测试:σs 、 σb 、 Α kv (-20o c)。 3.焊接工艺实验:实验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二、实验材料: 1.母材: 梅钢420TM(δ6)化学成分(%): 宝钢420TM(δ6)机械性能: 梅钢420TM(δ6)化学成分(%),见化学成分分析报告058-059。 宝钢420TM(δ6)化学成分(%),见化学成分分析报告067-070。 梅钢420TM(δ6)机械性能,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2。 宝钢420TM(δ6)机械性能,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8。 2.焊丝: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 3.保护气体: CO 2气体保护焊 三、实验结果: 1.可焊性实验: 用梅钢420TM 和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做刚性固定法焊接裂纹实验焊两件,焊后24 h 表面未发现裂纹;断面经磨削、腐蚀观察无裂纹发生。

2.焊接接头机械性能测试: 梅钢420TM和山东索力 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抗拉强度平均值530N/mm2。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8。 宝钢420TM和常州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抗拉强度平均值530N/mm2。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9。 关于焊接接头冲击性能测试,确定实验温度为常温和-20o C;由于母材为t6,按照标准制作小试样(5×10),委托泰安市质检所测试。梅钢420TM原材料,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5。 宝钢420TM原材料,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6。 梅钢420TM和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194。 宝钢420TM和常州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4。 3.焊接工艺参数: 四、实验结论: 宝钢产420TM材料和梅钢产420TM材料性能及焊接性能相近。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2012211110 学号: 2012210299 姓名:未可知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 《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 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

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 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 计算机应用能力: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 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 原理及应用; 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数学基础,物理基础,计算机能力,然后逐步加大难度,细化课程,方向逐渐明朗详细。同时,课程中加入了各种实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二、通信知识的小小应用 实验课上老师说过,以我们所学的知识已经可以制作简单通信的手机的草图了,我对此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和调研,以下是我对于简单手机设计的原理框图和思考结果。 一部手机的结构包括接收机、发射机、中央控制模块、电源和人机界面部分,如下图 手机结构设计图 电路部分包括射频和逻辑音频电路部分,射频电路包括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O 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其中,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要用到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鉴相器等在《通信电子电路》书本中的知识。逻辑音频包括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O 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由核心控制模块CPU 、EEPROM 、 FLASH 、SRAM 等部分组成,一个基本 天线 接收机 发射机 频率合成 电源 逻 辑 音 频 人 机 交 互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修改版(赵扬)

机械设计基础(A2)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沈阳理工大学

一.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3.实验步骤 1.4.数据和曲线

二.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2.3.实验步骤 2.4.数据和曲线

2.5.思考题 (1)T9-T1基本上为直线关系,为什么T9-η为曲线关系? (2)哪些因素影响齿轮传动的效率?加载力矩的测量中存在哪些误差? (3)提高齿轮传动效率的措施有哪些?

三.HS-A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教师------------------ 日期:----------------- 专业班级:----------------- 成绩:------------ 学号:------------ 姓名:------------ 3.1.实验目的 3.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3.3.实验步骤 3.4.数据和曲线

《机械设计基础》本科实验报告汇总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 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与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二、实验原理 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瞧、听讲陈列柜的展出与演示。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 第1柜机构的组成 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 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 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 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 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 1 鄂式破碎机、飞剪; 2 惯性筛; 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4 鹤式起重机; 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 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 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 第5柜凸轮机构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与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与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与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 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 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

通用技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通用技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二、实验前必须作好预习(或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及其他准备工作,明确目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并接受教师提问检查。 三、进入实验室按编组就位,在实验室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注意保持安静,不准高声谈笑或打闹;不准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严禁自行摆弄实验仪器装置;严禁使用工具做无意义甚至危险动作,严禁用手触摸电源,杜绝违章操作。不准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室内其他设备。 四、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前对实验所需仪器、工具、耗材进行认真清点。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老师。 六、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准修改原始记录。不允许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或干扰他人。如有损坏仪器、设备、工具者,应主动告知指导教师。 七、实验时遵守操作规程,工具、仪器和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按实验步骤进行,保证安全,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单。 八、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发生事故。尽量节约用电和其他消耗材料。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持现场,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九、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爱护环境。废渣、废纸、等杂物不得乱抛乱倒,注意实验室的清洁。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工具要填写《实验仪器损坏赔偿记录》,因违章违纪造成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的,当事人应照价赔偿。 十、实验完成后,必须认真整理实验器材和工具,关闭电源等,清扫实验现场,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十一、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失,造成事故者应作书面检查,并视其认识态度和情节轻重,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直至纪律处分。 十二、凡实验室的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

光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光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通讯系统WDM系统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Optisystem实验环境,练习使用元件库中的常用元件组建光纤通信系统。 2.使用OptiSystem模拟仿真WDM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 光波分复用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各自携带有大量信息的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射端经复用器汇合,并将其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过解复用器对各种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进行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原信号复原,这种复用技术不仅适用于单模或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单向或双向传输。 波分复用系统的工作波长可以从0.8μm到1.7μm,由此可见,它可以适用于所有低衰减、低色散窗口,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纤通信线路,提高通信能力,满足急剧增长的业务需求。 WDM光通信结构组成 1)滤波器:在WDM系统中进行信道选择,只让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并组织其他光波长 通过。可调谐光滤波器能从众多的波长中选出某个波长让其通过。在WDM系统的光接收机中,为了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都需依赖于其前端的可调谐滤波器。要求其有宽的谱宽以传输需要的全部信号谱成分,且带宽要窄以减小信道间隔。 2)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将多个光波长信号耦合到一路信道中,或使混合 的信号分离成单个波长供光接收机处理。一般,复用/解复用器都可以进行互易,其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实际上即是一种波长路由器,使某个波长从指定的输入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输出端口。 实验软件介绍 OptiSystem是一款创新的光通讯系统模拟软件包,它集设计、测试和优化各种类型宽带光网络物理层的虚拟光连接等功能于一身,从长距离通讯系统到LANS和MANS都使用。一个基于实际光纤通讯系统模型的系统级模拟器,OptiSystem具有强大的模拟环境和真实的

通用技术教学设计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学设计 河北阜城中学王立芸 一、设计思路 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因此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一下激起学生的兴趣,演示了纸张形状的变化所承受压力的关系,马上提出质疑:什么样形状的纸张承重力最好呢?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从而指出技术试验的概念。技术试验的类型和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技术试验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列举代表性的事例及技术试验,如“风洞试验”、“青霉素皮下试验”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试验。让学生了解这些试验目的、方法、作用、及其意义。另外通过阿什塔比拉大桥的垮塌这个反例,加深学生对技术试验的理解,增加一些技术基本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将采用“主导——主体的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课后撰写技术报告。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亲自体验技术试验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这样通过实验,案例,实践三者紧密结合。产生一个形象生动的知识链:认识→理解→运用→巩固,感受技术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技术试验教学的要求,主要介绍了技术试验的概念和几种技术试验方法,但教材对技术试验的释义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的知识渗透较少,缺少一些著名试验的事例。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增加技术试验的基本知识,可以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及技术试验,如“风洞试验”、“青霉素皮下试验”等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试验。 三、学情分析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技术试验的内容及重要性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了解的相对较少的,因此引导学生通过进行一些小试验和一些典型的技术试验案例分析,让学生增加一些技术试验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对教学内容进行步步展开,使学生亲历自主探索和思维升华的过程。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技术试验以及技术试验的方法。理解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的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写出试验报告。

实验报告讲稿格式

实验报告讲稿格式 篇一:实验讲稿 目录 1、有机实验室常识与常压蒸馏操作(4节课时) 2、重结晶操作(4节课时) 3、熔点测定操作(4节课时) 4、水蒸汽蒸馏操作(4节课时) 5、分子模型搭建(4节课时) 6、分馏操作与环己烯合成(8节课时) 7、己二酸的合成(8节课时) 8、萃取、乳化、盐析效应与正溴丁烷的合成(8节课时) 9、无水操作与2-甲基-2-己醇的合成(8节课时) 10、三种乙酸烷酯的合成与装置比较(8节课时) 11、文献实验与阿斯匹林的合成(4节课时) 12、低温反应与对位红的合成(4节课时) 13、实验操作考核与实验技术笔试(4节课时) 实验一有机实验室常识与常压蒸馏(4节课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机实验的地位、目的、重要性与管理要求。 2、了解有机实验室的特性与安全知识。

3、了解实验室常用玻璃的种类和特性。 4、熟悉有机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5、了解沸点测定的意义和常压蒸馏的原理。 二、讲授内容 (一)介绍有机实验的地位、目的、重要性与管理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课可视为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教学的一个应用与验证过程,是理论知识的一个形象化与深化的过程。 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进一步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若干单元操作的实验技能,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习预防与处置化学实验事故的方法,以及正确使用与处置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化学危险品;学习有机化学科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认真预习,完成作业;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一丝不苟;写好实验报告。保持实验室整洁、同学要轮流值日。 (二)实验室安全知识。 1. 火灾与急救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原料、溶剂大多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2.了解机器中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3.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和应用,对其具有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设备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展示柜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参观实验室中机械原理展示柜,主要了解机构的组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间歇机构和一些常见机构的组合。 2.参观实验室中机械设计展示柜,主要了解常用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蜗杆蜗轮、螺栓连接、带传动、链传动、联轴器、轴和轴承等。 四、思考题 1.机器是由什么组成?机构是由什么组成?什么是运动副?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三种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可以演化为哪些其他四杆机构? 3.凸轮机构是如何分类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4.齿轮机构根据齿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轮系有哪些类型?轮系有哪些功用并列举应用实例? 6.螺栓连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螺纹的种类有哪些? 7.带传动和链传动有什么特点? 8.常见的滚动轴承的类型有哪些?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机械和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2.加深和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二、实验仪器设备 各类机构模型及实物机械(如:内燃机模型,缝纫机模型等); 三、实验原理 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的符号(见教科书或《机械设计手册》中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以内燃机模型为例,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缓慢转动机器,沿着运动传递的线路仔细看清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注意:有些相互连接构件间的相对运动非常微小),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类型:根据相互连接的两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特点,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类型。 3.选定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与多数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为视图平面。 4.绘制机构示意图的草图:凭目测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运动副代表符号,从原动件开始,按各构件的连接次序,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构件,逐步画出机构示意图的草图。 5.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6.测量机构运动尺寸:对转动副测量回转中心间的相对尺寸,对移动副测量导路方向线和与其有关的其他运动副间的相对尺寸。 7.选取适当的比例尺,并按照该比例尺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8.选取实验室中其他任意的机械或实物模型,重复上述步骤绘制另一机构运动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