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2 0 3 - 2 0 5 , 21 7.
过正 常 水 平 上 限值 , T S H低 于正 常 值 或处 于正 常 低 值 。术 后检 测 多种 肿瘤 标 志物 , 有 助于评 估 预后 , 预 测 复 发 转移 [ 1 5 - 1 6  ̄ 。对 随访 中 出现复 发 或转 移 者也 可 再给予 ” I 治疗 。
【 3 】 O g i l v i e J B , P a t e l KN , He l l e r K S . I mp a c t o f t h e 2 0 0 9 A me r i c a n T h y —
参 考 文 献
[ 6 】刘 培 军 . 微 型腹腔镜 治疗腹股 沟斜疝2 0 例报告 [ J 】 .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志 , 2 0 1 l , 2 2 ( 6 ) : 1 7 3 — 1 7 5 .
[ 7 ]崔 泉 , 何 效东 , 赵晓雷. 微型腹 腔镜 治疗d , J L 疝气7 3 例 疗 效 观 察 【 J 】 . 西部医学 , 2 0 1 1 , 2 3 ( 7 ) : 1 2 7 — 1 2 9 .
参 考 文 献
【 1 ]尚 培 中 , 苗建军 , 徐志 勇 , 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 1 5 7 例 手 术 治 疗 体 会 [ J 1 . 中 国现 代 普 通 外 科 进 展 , 2 0 1 2 , 1 5 ( 8 ) : 6 4 9 — 6 5 1 . [ 2 ] 宋 创业 , 王 铁山. 淋 巴 细 胞 性 甲状 腺 炎 合 并 甲 状 腺 乳 头 状 癌 1 8 例 分 析[ J 】 . 临床 军 医杂 志 , 2 0 1 1 , 3 9 ( 6 ) : 1 0 7 9 — 1 0 8 1 .
T 3 、 T 4 、 F T 3 、 F T 4 、 T S H 以调 节 药 量 ,主要 维 持 T 4 不 超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6-03-10T09:24:58.3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马春兄[导读] 青海省民和县中医院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青海省民和县中医院 810800摘要:目的:比较治疗小儿氙气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疝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和各项指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1%、11%,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手术;小切口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临床疗效据统计报道,在我国临床医学中,小儿氙气是常见的儿科病之一。

早产儿发病率较高,高达1%-4%,男孩的发病率大于女孩。

小儿氙气不仅对孩子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且还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1]。

传统治疗小儿氙气采用手术治疗。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我院采用先进技术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氙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疝气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全符合腹股沟斜氙或直氙诊断标准,且患儿无心、肝、脾、肺、肾等功能不全。

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包含有男性3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处于3个月到7岁之间;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包含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处于3个月到6岁之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比较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比较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分析及探索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在疝气患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旨在为小儿疝气的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患小儿疝气的6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成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

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传统手术方案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则给予微创手术方案治疗。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及术后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结论微创手术方案在小儿疝气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的优势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案。

标签:小儿疝气;传统手术;微创手术;临床疗效;并发症小儿疝气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选用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传统临床选用的手术方案具有切口较大、创伤较大、术后复发较高等缺点,故患者的接受率相对较低[1,2]。

本研究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患小儿疝气的60例患儿,分别采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患小儿疝气的60例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入组标准:①均符合腹股沟直疝或斜疝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均经相关临床检查明确;③均无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④患儿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

对照组30例患儿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7个月~12岁,平均(3.92±0.51)岁;腹股沟直疝13例,斜疝17例。

治疗组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年龄(4.13±0.75)岁;其中直疝19例,斜疝21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基线资料上比较,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与价值陈明;张丽【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临床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将130例小儿疝气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65例,分别给予传统与微创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乙组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甲组(P<0.05)。

结论对于小儿疝气患者,给予其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Obj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and traditional oper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ernia.Methods 130 cases of hern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 of each 65 cases, they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and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bserved th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B group in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less than group A (P<0.05).Conclusion For children colic patient, given minimally invasive operation treatment, can obviously shorten the childre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fewer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1页(P89-89)【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作者】陈明;张丽【作者单位】276800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妇幼保健站;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5探讨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与价值陈明1 张丽2【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临床小儿疝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普外科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病患中选取8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手术,值得推广。

【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小儿疝气【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125-01小儿疝气源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所致,胎儿出生后腹腔内网膜、小肠等进入该鞘状突形成疝气,其中腹股沟斜疝发生率最高[1]。

手术是小儿疝气治疗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小儿体质的特殊性,对术式选择争议较高,本研究以80例疝气患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探讨对比传统手术、微创手术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以普外科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疝气患儿为例并随机分组,现将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5个月~9岁,平均年龄(4.5±1.2)岁;其中腹股沟斜疝32例,合并鞘膜积液8例。

观察组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年龄(5.2±1.5)岁;其中腹股沟斜疝34例,合并鞘膜积液6例。

所有患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经检查均符合小儿疝气的诊断标准,排除手术禁忌症、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患儿。

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根据手术需要将患儿体位调整至仰卧位躺平,行吸入性全身麻醉并常规消毒、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术中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的对比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的对比
渊 收稿日期院2 01 9- 08- 03冤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的对比
刘 智 1 邹连爽 2
渊 1 丰城市中医医院袁江西 丰城 331100冤 渊 2 丰城市妇幼保健院袁江西 丰城 331100冤
【摘要】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 疝的效果遥 方法 选取 201 8 年要201 9 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小 儿腹股沟疝患儿 50 例袁 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袁每组各 2 5 例遥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 手术袁观察组患儿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袁观察 2 组患儿治疗 后疼痛程度尧并发症发生率尧手术时间尧术中出血量尧疝复发率遥 结果 治疗后袁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渊 P< 0.05冤曰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 .00%袁 低于对照组的 48.00%袁 差异显著渊 P< 0.05冤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渊 P< 0.05冤曰2 组疝复发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渊 P> 0.05冤 遥 结论 腹腔 镜治疗能显著提高小儿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袁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袁缓解患儿疼痛袁值得临床推广遥
总之袁联合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袁能够为 早产儿营养状态的评估提供重要指导遥
参考文献 [1 ] 谢金水袁徐燕珊袁黄妙霞袁等.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评价早产
儿营养状况的价值[J].海南医学袁2 01 5袁4 3渊 8冤 院1 1 65- 1 1 67 . [2 ] 范春燕.早产儿血清白蛋白尧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
1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 s 表 示袁采用 t 检验袁计 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袁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遥
2 结果 2 .1 2 组患儿 V A S 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V A S 评 分为渊 0.4 8± 0.34冤 分袁对照组为渊 4 .2 9 ± 1 .83冤 分袁差异具有统计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疝气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3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治疗;对34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3(97.0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6(76.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5.88%),对照组患者观不良反应率为9(26.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

结论:在疝气患者治疗中,实行微创手术干预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平均出血量、并发症率、缩短手术时间,病症复发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手术;微创手术;疝气治疗【引言】疝气代表人体脏器、组织离开正常解剖位置,经过先天、后天形成的间隙、缺损进入另一部为。

疝气常见于小儿患者,主要的表现为便秘、腹痛、腹胀、吸收功能变差等情况,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1]。

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就会导致疝块增大,甚至出现绞窄的情况,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微创手术等方式。

本次研究对3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手术治疗;对34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疝气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

对照组男女病患数量比值是18:16,年龄1-12岁,均龄值(5.71±2.42)岁。

观察组男女病患数量比值是19:15,年龄1-13岁,均龄值(5.04±2.89)岁。

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区别,可分组对照研究(p>0.05)。

比较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

比较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

比较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在治疗疝气时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疝气患者5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29例。

常规组接受常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更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为疝气患者进行治疗时,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手术;传统手术方式;疝气[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hernia. 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her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February 2022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29 cases each.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small inci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rnia patie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mall incis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more significant,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s lower and the safety is higher,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small incis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s; Hernia疝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发于小儿与老年人群体【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7-09-01T15:36:03.7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作者:陈忠勇
[导读] 疝气是某一脏器组织偏离其正常位置,以某一缺口、孔隙进入另一区域或部位引起[1]。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四川凉山 615000)
【摘要】目的:探析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60例平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组。

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更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

腹腔镜组并发症率6.7%显著低于传统组并发症率20%(P<0.05)。

结论: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小儿;传统手术;微型腹腔镜;疝气
【中图分类号】R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230-02
疝气是某一脏器组织偏离其正常位置,以某一缺口、孔隙进入另一区域或部位引起[1]。

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腔隙内压升高或先天体质薄弱引起。

少儿疝气主要以腹股沟疝最为常见,因出生后鞘膜未完全闭合,使得腹腔内异物侵入从而引发疝气[2]。

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创口较大,不利于体质较弱的患儿。

随着腹腔镜在临床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各大医院也逐渐采用腹腔镜手段治疗小儿疝气。

为探究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差异,本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采用两组方式治疗小儿疝气,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儿科学》中关于小儿疝气的诊断标准[1],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确诊的疝气患儿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器官性严重疾病、腹部有关手术史及对麻药过敏者,将其随机平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组。

腹腔镜组:男性29例,女性1例。

年龄在1~10岁,平均年龄(5.9±1.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12±0.4)年。

传统组:男性27例,女性3例。

年龄在1.3~11岁,平均年龄(5.7±1.2)岁;病程0.4~6年,平均病程(2.72±0.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手术前5小时禁食禁水。

手术时患者须保持平躺静卧,臀部处垫高10度。

腹腔镜组在麻醉后半小时采用Veress CO2气腹针(压力
10mmHg)从脐窝处穿刺入腹。

拔出气腹针,采用5mm trocar协载腹腔镜置入腹腔中并在放大镜中规划切口位置。

切口位置通常选取脐窝上5厘米,切口大小在5毫米。

将持针器通过切口置入腹腔,并选以4号线角针穿刺内环口以上位置。

多次环绕缝合后,收线打结,取针收气腹,最后以75%乙醇对切口进行消毒处理。

传统组在麻醉后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在皮横纹处切口2.5厘米,从切口入腹剥离疝囊并用丝线结扎,将精索复位后缝合切口并用75%消毒处理。

1.4 观察治疗
两组患儿手术疗效(判定依据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四项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阴囊肿胀、腹胀、睾丸异位、继发鞘膜积液、疝复发);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传统组明显更低,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组术后出现1例阴囊肿胀,1例疝复发现象,并发症率为6.7%。

传统组中术后阴囊肿胀2例,腹胀、睾丸异位、继发鞘膜积液各1例,疝复发1例,并发症率为20%。

两组患儿在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上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一种好发于幼儿的常见外科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在1%~7%,且男性远大于女性[2]。

疝气以腹股沟疝与脐疝最为常见。

患儿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腹股有大小变化的肿块。

传统开放式结扎术对于成人疝气疗效较好,但由于小儿机体免疫较弱,术后伤口易感染。

且患儿器官发育未成熟,机体调节能力较弱,易引起术后并发症。

微型腹腔镜手术以其微创、出血量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在临床手术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传统组,且由于腹腔镜微创的特点,腹腔镜组患儿在术后的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

可见微型腹腔镜手术不仅微创、出血少、所需手术及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生活质量。

因小儿腹壁肌肉较柔软,在哭闹、用力咳嗽或排便后长时间作用下易使腹腔内外压力失衡,致使发育异常,从而形成疝气。

临床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表面触摸有大小肿块。

当肿块移动到阴囊内时,会导致两侧阴囊大小失衡,对患儿生殖器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考虑疝囊所处位置。

而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微创性,还有独特放大性,利于手术操作[3]。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腹腔镜组中仅出现阴囊肿胀、疝复发各1例,并发症率6.7%,传统组共计出现6例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率为20%,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

可见腹腔镜手术在无菌微型环境下操作出现感染几率更小,并发症率比传统切口型结扎术明显减少,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体质较弱的疝气患儿治疗与恢复。

综上所述,微型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弥补了传统手术的大切口,易感染的缺陷,在安全高效的治疗疝气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对于无法采用传统方法手术的体质较弱的患儿,可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莫丹,曾甜,李新宁,石群峰.对比分析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4):65-67.
[2]秦岭,张程鹏.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2):201-202.
[3]方小三,王小明,胡明华,孙卫东.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03):235-2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