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重点题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及答案(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习题及答案(精)一、填空题1.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指的是从______年到______年。
答案:1919年 1949年2. 鲁迅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学之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______》。
答案:狂人日记3.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是______,他的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答案:徐志摩4. 《边城》是______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现代抒情小说的典范”。
答案:沈从文5. 《围城》是钱钟书的一部______小说,以幽默、讽刺的笔触描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
答案:讽刺6. 《边塞诗》的作者是______,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边疆风情。
答案:艾青二、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A. 徐志摩B. 郭沫若C. 胡适D. 冰心答案:A2. 以下哪部作品是茅盾的长篇小说?A. 《子夜》B. 《边城》C. 《围城》D. 《骆驼祥子》答案:A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现代诗歌的奠基人”?A. 郭沫若B. 闻一多C. 徐志摩D. 胡适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是巴金的代表作?A. 《家》B. 《春》C. 《秋》D. 《红楼梦》答案:A5. 以下哪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A. 赵树理B. 丁玲C. 老舍D. 巴金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答案: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开创了现代文学的新纪元。
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他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作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倡导了民主、科学、自由的思想,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启示作用。
2. 简述“新月派”的诗歌特点。
答案:“新月派”的诗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诗歌的音乐性,注重音节的和谐与节奏感;二是注重诗歌的形式美,追求诗歌的外部形态;三是强调诗歌的情感真挚,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四是题材多样,既有抒情诗,也有讽刺诗、叙事诗等。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巴金C. 莫言D. 刘心武2. 以下哪部作品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A. 《平凡的世界》B. 《白鹿原》C. 《古船》D. 《活着》3. 以下哪位作家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A. 阿来B. 贾平凹C. 韩少功D. 张承志4. 以下哪部作品是“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边城》C. 《私人生活》D. 《黄金时代》5. 以下哪位作家是“网络文学”的代表人物?A. 天下霸唱B. 南派三叔C. 萧鼎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伤痕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__。
7.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______。
8.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等。
9. 《私人生活》的作者是______。
10. 网络文学的兴起时间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1. 简述伤痕文学的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12. 简述寻根文学的主要特点。
13. 简述女性主义文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4. 简述网络文学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15. 简述莫言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的发展趋势。
17. 论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特点。
18. 论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D2. D3. C4. C5. D二、填空题6. 真实、直接、细腻7. 路遥8. 《棋王》、《爸爸爸》9. 陈染10. 1990年代末三、简答题11. 伤痕文学产生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背景是我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伤痕文学旨在揭示这段历史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
其意义在于反思历史,呼唤人性的回归,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12. 寻根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回归传统,关注民族命运,弘扬民族精神,反映现实生活,注重文学性等。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试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点整理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肇始。
23、周作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先导者和批评家,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表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
4、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
5、鲁迅(中国的民族魂)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6、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
7、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
8、王统照的代表作:《沉思》、《微笑》,突出“爱”与“美”的观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9、庐隐的代表作:短篇《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中篇《海滨故人》。
10、冯文炳,笔名废名,代表作:《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桃园》。
11、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代表作:《命命鸟》、《春桃》、《缀网劳蛛》、《商人妇》。
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13、郭沫若早在现代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抗战时期,创作了《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历史剧。
14、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个人诗集《蕙的风》,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四人合称“湖畔诗人”。
15、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宗白华的《流云小诗》。
16、冯至的诗集《昨日之歌》,鲁迅把冯至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7、闻一多的爱国主义代表作:《红烛》、《死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一般认为是______。
答案:1919年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鲁迅的______。
答案:《狂人日记》3.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文学革命”主张的先驱是______。
答案:胡适4. 郭沫若的《女神》是______诗歌的代表作。
答案:浪漫主义5.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以______为背景。
答案:上海6. 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______的故事。
答案:人力车夫7.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和______。
答案:《电》8. 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创作于______。
答案:1938年9. 赵树理的小说《李有才板话》反映了______的生活。
答案:农村10.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雨巷》二、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的小说创作被称为“乡土文学”?()A. 鲁迅B. 茅盾C. 沈从文D. 丁玲答案:C2. 以下哪位作家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A. 徐志摩B. 胡适C. 闻一多D. 郭沫若答案:A3.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称为“荷花淀派”?()A. 孙犁B. 赵树理C. 周立波D. 茅盾答案:A4. 以下哪部作品是巴金的“家”系列之一?()A. 《家》B. 《春》C. 《秋》D. 《寒夜》答案:A5. 以下哪位作家是“九叶派”诗人?()A. 艾青B. 戴望舒C. 辛笛D. 郭沫若答案:C三、简答题1. 简述鲁迅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答案:《阿Q正传》通过描写阿Q这个落后农民的形象,揭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觉醒。
作品深刻地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农民命运的同情和对新社会的渴望。
2. 简述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艺术特色。
答案:《子夜》以上海为背景,描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人物形象生动,情节紧凑,结构严谨,语言精炼。
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三十年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三十年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A. 鲁迅- B. 李白- C. 苏轼- D. 曹雪芹正确答案:A2. 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哪个时期?- A. 明朝- B. 清朝- C. 古代先秦时期- D. 近代鸦片战争时期正确答案:D3. 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A. 《红楼梦》- B. 《围城》- C. 《骆驼祥子》- D. 《木兰辞》正确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A. 老舍- B. 鲁迅- C. 钱钟书- D. 茅盾正确答案:C5.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派代表人物?- A. 余华- B. 顾城- C. 莫言- D. 老舍正确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文革",并说明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答:"文革"是指中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它是由发起的一场政治运动,它的目标是消除资产阶级的影响,推动共产主义理念的传播。
文革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导致了作家们的思想受到严格的限制,只能写一些政治宣传的作品。
许多作家被迫放弃写作,或者在政治批判中受到迫害。
文革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一段重建和发展的时期。
2. 请简要介绍一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女作家,并说明她的代表作品。
答: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位重要女作家。
她以描写都市生活及情感细腻入微的风格而闻名。
她的代表作品包括《嘉莉妹妹》、《红玫瑰与白玫瑰》和《色戒》等。
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及对女性心理的深刻刻画使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声音。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
1. 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2. 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与价值。
论述请根据自己的观点展开,以论据和事实为支持。
注意:本部分的题目需要更详细的论述来回答。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题库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题库【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1.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2.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3.鲁迅和他的作品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外国文学的广泛译介3.鲁迅思想的演变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和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2.阶级分析观点的研究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融四、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鲁迅和他的小说集2.茅盾和他的《子夜》3.巴金和他的《家》五、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和影响1.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2.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正文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 20 世纪初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1918 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在这一时期,鲁迅还发表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呐喊》、《彷徨》等,这些作品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在 20 世纪 20 年代成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这些刊物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革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和特点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
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
同时,外国文学的广泛译介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鲁迅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从进化论向阶级论发展的观点,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中国现代文学还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除了鲁迅和他的小说集外,茅盾和他的《子夜》、巴金和他的《家》等作品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和成就。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
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
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
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
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
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
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资料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
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
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及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
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
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
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
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
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
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
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
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