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论文
论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

关 键 词 : 文教 学 和 谐 美 语 和谐 是 一 种 美 , 是 一 种 境 界 。和谐 的语 文课 堂 是 师 生 互 更 动 、 灵对话 的课堂 ; 充满生命 活力’ 展 的课堂 ; 主动 、 心 是 、 发 是 互 动 、 动 的课 堂 ; 语 言 与 精 神 同 构 共 筑 的课 堂 ; 对 话 与 生 是 是 体 验 呼 应 的 课 堂 。 语 文 教 学 中 , 师应 努 力 创 设 这 样 一 个 和 在 教
.
l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和 谐 美
陈 鹏
( 州 市 惠 济 区第 五 初 级 中学 , 南 郑 州 郑 河 400 5 0 0)
论
摘 要 : 无 处 不在 。 谐 是 一 种 美 。 文 教 师 应 从 日常 美 和 语 教 学 中体 现 和 谐 之 美 , 学 生 收 获 和 谐 之 乐 , 课 堂展 现 出一 让 让
求 , 宽 每 个 学 生 的知 识 面 , 大 他 们 的 阅 读 量 , 发 他 们 思 拓 扩 激 考 问 题 的 热 情 , 而 使 课 堂 达 到 教 学 内 容 丰 富 多 彩 、 味 盎 从 趣 景 抒 情 , 现 了 漂? 异 乡 的 落 魄感 受 。 表 白 第 二 组 学 生 提 出 : 衣带 渐 宽 终 不 悔 ,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 “ 为 是 千 古 流 传 的名 句 , 说 它 好 在 哪 里 ? 说 解 答 :衣 带 渐 宽 终 不 悔 , 伊 消 得 人 憔 悴 ” 本 词 的 画 龙 “ 为 是 点 睛 之 笔 。 语 道 破 春 愁 难 遣 . 春 愁 憔 悴 无 悔 的 隐 秘 : 了 一 为 为 她 的坚 贞 情 爱 , 亦 值 得 憔 悴 、 损 , 生命 相 托 。语 直 情 切 , , 之 以情 。坚 持 以 爱 和 尊 重 为 教育 原 则 , 晓 动 建 立 和 谐 的 师生 关 系 . 放 弃 任 何 一 位 学 生 , 师 生 关 系 理解 为 不 将 愉 快 的合 作 . 生 在 率 真 、 诚 、 尊 的 环 境 里 一 起 学 习 , 能 师 坦 互 才 达 到 最 佳 的 学 习 效 果 教 师 在 尊 重 学 生 人 格 的 同 时 , 要 尊 重 学 生 不 同 的思 维 更 模 式 , 新 、 异 思 维 技 巧 。 对 一 篇 文 章 , 生 可 以 有 不 同 的 求 求 学 见解 、 同 的 思 考 , 生 一 起 谈 观 点 , 认 识 , 感 情 , 起 沉 不 师 论 说 一 浸 在 作 品 的情 感 中 , 悲 欢 , 离合 。 在 和 谐 的 课堂 气 氛 中 , 同 同 师生 一 起 学 习 , 起 去 发 现 和 探 求 , 样 才 会 有 创 新 。 因 此 , 一 这 建 立 平 等 的 师 生 关 系 . 尊 重 学 生 的 表 现 , 是 师 生 关 系 和 是 也 谐 美 的 前 提 二 、 计 和 谐 的 教 学 内容— — 丰 富 设 我 认 为 . 学 内 容 的 丰 富 , 但 有 利 于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教 不 兴 趣 , 且 有 利 于培 养 学 生 的语 文 素 养 , 高 语 文 综 合 能 力 。 而 提 为 此 , 具 体 的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应 重 视 课 堂 教 学 在 教 内容 的 丰 富 性 ,尽 可 能 地 满 足 不 同层 次 的 学 生 对 知识 的 渴
小学语文教与学和谐美

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和谐美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美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
协调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
祥和、美满的社会就是社会和谐的美;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就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语文教学的和谐美不仅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情感交流、教与学各环节协调一致,完美生成教学效果,给人一种舒服、妥贴、轻松、愉快的感觉,这就是语文教与学的和谐美。
要达到语文教学的和谐美,就要将“精”“简”“活”“新”的思想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
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方式和谐,教学过程和谐,教学内容和谐,教学板书设计精要、醒目、美观。
“精”就是精准、精到、精练。
我们在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主体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艺术仍然至关重要,教师要在语言规范的基础上,注意表达时的“明确性”,在语言上下功夫,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教学各环节的语言衔接都要做到精准、精到、精练,讲究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要巧在言之有理、言之有趣、言之有韵,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
教学中教师语言若过于冗长含糊,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的结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和分析,弄清要讲知识的来龙去脉,合理应用课堂教学语言,从而确定怎样开头、过渡和结尾,使教学设计井然有序,条理清晰。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配,精心设计,把握好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巧妙过渡,收放有度,避免无谓的课堂消耗。
借助简练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真诚而恰如其分,平等而充满关爱,赞赏而充满期待,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真正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每个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得到透彻的理解并乐于接受。
语文教学——美与和谐并存

操, 并使语文课堂形成一种和谐、 宽松的教学氛 围。这也正是语 文课 堂 教 学所 追 求 的和 谐 美 。 要激发学生对 学科 的学习兴趣 ,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 ,
JAOY UN A I UL T N
@ 吉林教 育
语文教 学
美 与和谐 并存
殷 海燕
江 苏省 盐城 市解放 路 实验学校
语文教学是一 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 的过程 。
成 功 的 语 文 教 学不 仅 要 使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更 应 陶 冶 学 生 的 情
永远没有终点, 别让孩 子宝贵的情感像昙花一现, 再无痕迹 。 我们常 以情动人 ”有情才 能打动心灵。在语文教学中, , 我们就应让学生在情中学、 在情 中写。在新课程理念 的引导下, 在新课程 的实施过程 中, 我们应 当树立全新 的观念 , 让我们 的 课堂多彩起来 , 让我们 的语文教学“ 动人 ’ , 。 起来 三 、 发 个 性 发展 , 激 让学 生 主 动 参 与
、
重 演 生活 故 事 , 摸 生 活 真 的表 演欲望 , 如果 能在教学 中充分利用这 一特 点积极 引导 , 鼓励他们用富有个性特 点的口 头语言或肢体 语言再现生活场 景, 描述 生活故事 , 生对知识 学 的被 动 接 受 就会 自然 地 转 变 为 主 动 介 入 , 习 的兴 致 和 热 情 会 学 被大大激 发出来, 言表达能力会得 到快速提高 , 语 思维也会变 得更活跃、 更主动 、 更积极 。如在 《 小鹰学飞》 一文 中, 了写 出 为 小鹰学飞时不 怕苦 、 不怕累的精神 , 中用到 了“ 文 急促 ” 一词 , 这 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语 , 用语言去描述和讲解未必 能收到好 的效果 , 我便带着 学生做 了一节有 活力 、 有运 动强度 的韵律操 。 活动结束时, 学生 已是气喘吁吁。 这时问同学们: 谁 “ 来说 说 ‘ 急促 ’ 什 么意 思 ?” 生们 纷 纷 举 起 了 小手 , 的说 上 是 学 有
让语文课堂尽显和谐之美

完 美 的教 学 过 程 应该 是 行 云 流水 式 的 , 其 间没 有
任何 的阻隔 , 没有任何 的块状感 , 它给人的感觉是高
交 流得 怎 样 ?这 时 老 师要 深 入 到小 组 当 中 , 了解 学 生
合作 的效 果 、 讨 论 的焦 点 、 认 知 的 进程 等 等 , 从 而 灵 活 地 调整 下 一 个教 学 环 节 。在 学 习 中合 作 和共 享 , 是学
巧, 乃至求新 、 求异 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有不 同的见
造。
二、 合作 共 享—— 学 习方 式 的和谐 美
语 文课 堂 应 该 是 活跃 的思 想 交 流场 所 , 是 表 达 和
表 现 自己 的场所 。善 于让 别 人 理解 自己 , 也 善 于 理解 别人 ; 善 于帮 助别 人 , 也乐 于接 受 别人 的帮 助 , 既 是未 来 融入 社 会 的需 要 , 也 是 成 长 的需 要 , 这 种 需 要 的满 足, 就是 一 种快 乐 , 一种 美 的享受 。我们 不要 在语 文 学 习 中把 学生 变成 “ 鲁 滨逊 ” 。 合 作 学 习作 为 一个 新 型 的学 习方 式 , 在 形 式 上 有
乔 粉 香
( 扬 州市 宝应县 实验小 学 。江 苏 扬 州 2 2 5 8 0 0 )
摘 要 :在 新课 程 所 呼 唤 的语 文和 谐 课 堂 中, 学 生 的个 性得 到 张扬 , 能力 得 到提 高 , 情感得到熏陶, 智力 得
到提升 , 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 师生得到共 同发展。真正 的和谐课堂的创设 , 可以从师生关系、 学习方式 、 教 学过 程 、 学 习内容 等 方 面入 手。
透过美学视角看语文课堂的和谐美

关 键 词 : 学 语 文课 堂 美
和谐 美
它 负 载 着 人 类 丰 富 的情 感 、 深厚 的思 想 和 延 绵 不 绝 的文 明 。 语 文 不 是 仅 仅 凭 借 简 单 的 文 字 表 现 的 ,而 是 借 助 于 一 篇 篇 融 自 然 美 、情 感 美 、艺 术 美 等 于 一 体 的鲜 活 的文 学 作 品表 现 出来
发 散 思 维 是 创 新 思 维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它 要 求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 表 达 出 较 多 的概 念 。 够 随 机 应 变 、 类 旁 通 , 出新 能 触 提 的构 思 和 新 的 方 法 , 且 所 提 出的 方 法 具有 独创 性 。 并 这种 创 新
和谐美 、 体美上 。 整
五、 点思考 。 几
信 息 技 术 对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产 生 影 响 的实 践 ,不 断受 到 观 念 的 冲 击 、技 术 的 阻 碍 ,我 们 体 验 着 探 索 的艰 辛 和创 造 的快 乐, 引发 的思 考 是 广 泛 而 深 入 的 , 择 其 要 点 言 之 。 现
2 1 8g 试 周 o  ̄第 1 考 1 . 刊
透 过 美 学 视 角 看 语 文 课 堂 的 和 谐 美
颜 婷 婷
( 城高等师范学校 , 盐 江苏 盐 城
摘 要 : 文 课 堂 教 学是 一 个 美 的 过 程 , 不 同 于 日常 语 它 生 活 中 的 交 际 艺 术 、 作 艺 术 等 , 有 更 高 的 艺 术价 值 , 一 工 具 是 种 美的 创 造 。 就要 求教 师在 语 文课 堂 中运 用教 学艺 术 。 文 这 语 课 堂 教 学 必 须 追 求 美 ,而 这 种 美主 要 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 语 文 课 堂 的 和 谐
论大学语文教学的和谐美

充分发挥 ,教 师教 书育人 的积极性 和 学生学 习 的主 动性 才
能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是整个社
会体 系的重要 组成 部分 .对 培养 整个 国家 和 民族 的未 来接 班人具 有重要 的作用 。所 以学校应 当在构建 和谐 社会 中起
文能 在 全体 师生 中形 成共 同 的信 念和 追求 。 始终 不渝 地用
切入 , 大学语文教 学将大有 可为。
关键 词 :大学语 文教 学 教 改 和谐 美
胡锦 涛总 书记 曾经 明确 指 出 :实现社 会 和谐 、建设美 “
好 的社会 , 始终 是人类 孜孜 以求 的社会 理想 . 是包 括中 国 也 共产党 在 内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不懈 追求 的社会 理想 。” 和谐 能够 凝聚人 心 。和谐 可 以团结 力量 。和谐 可 以促进 事业发
的整 体文 化修 养与塑造 学生 高尚的人 文精神 上 , 尊重 大 学生人 格 的基 础上进 行人 文教 育 , 养他 们对 生命 的尊重 意识 . 在 培 使 其 与 自然和谐 、 与社 会和谐 、 与世界 和谐 。 大学语 文应该把语 文教 育真 正变成 以“ 立人” 中心 的教 育 , 大学语文教 学 中加 强 为 在
园 文 化 建 设 同样 如此 。 江 泽 民 同 志在 《 于教 育 问 题 的重 要 关
谈话 》 中号召全社 会都 要关心 和支 持教育 事业 , 正确 引导 和 帮助青少 年学生 健康 成 长 ,高度 重视青 少年 的思想教 育工
作…。 为高 校和 谐校 园文化 建设 提出 了政治导 向 , 这 大学语
完善 自己。这种特点 统一 于高校 和谐校 园文 化建设 的 目的 之 中。大学语 文课程弘扬 中 国传统 文化 , 与建设 新环境 中的 和谐 校 园文 化是 紧密相关 的 ,是 高校 和谐校 园文 化建设 的 根基 。越是 中 国的就越 是世 界的 ; 离开 了 中国传 统文 化 , 我
对话,让小学语文课堂流淌和谐之美

个苹 果跟一个苹果交换 , 到的是一个 苹果 ; 个 得 一
思想 跟 一 个 思 想 交 换 ,得 到 的 是 两 个 ,甚 至 更 多 的 思
更很 少探 索 其 培 养 方 法 , 因此 , 往 不 善 于 营 造 民主 宽 往
松 的氛围 , 堂上常常好学 生独领风骚 , 他学生 “ 课 其 事 不关 己 , 高 挂起 ”沉 闷 已 久 , 后 形 成 一 种 自然 沉 闷 高 , 然
内容 持 续 生 成 与 转 化 、课 程 意 义 不 断 建 构 与 提 升 的 过 程 。不 仅 如 此 ,课 堂 上 有 效 的 对 话 还 可 以 活 跃 师 生 思 维 。 人 云 : 学 而 无 友 。 孤 陋寡 闻 。 少 交往 和 对 话 古 独 则 缺 很难 产 生 思 维 的 碰 撞 和 创 造 的 火 花 。有 些 观 点 是 想 出 来 的 , 些 观 点 则 是 “ 出 来 ” 。 引用 一 句 哲 人 的话 : 有 讲 的
小 心 翼翼 地 保 护 学 生 幼 小 的 心 灵 。好 表 现 本 是 孩 子 们
师改 变 了原 有 的 角 色 ,从 知 识 的 给 予 者 变 为 学 习的 促
进者 、合 作 者 。学 生 从 知 识 的 接 受 者 变 为 学 习的 探 究 者 、 作 者 , 种 以 民 主 、 等 为 导 向 的 价 值 观 激 励 教 合 一 平
师和 学 生 去 了解 世 界 、 造 世 界 。 生 积 极 主 动 、 同 改 师 共
发展 。可 见 。 互 动 为 方式 的对 话 教 学 , 仅 可 以使 学 以 不
生获得活 的知识 , 并在 启发 式的、 探索式的对话 中获得
主体 性 的发 展 ,而 且 使 教 师 也 从 对 话 中获 得 升 华 。为 此 , 的 语 文 课 堂 努 力 营造 对话 氛 围 , 力 构 建 一 种 能 我 努 激发 孩 子 们 的 情 感 渴 望 , 点燃 孩 子们 的 心 灵 火 花 , 语 使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美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课堂教学之所以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有充分自由的创作余地。
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及文学家那样,进行艺术创造。
而这种艺术又分别表现为语文教学的内容美,教学过程的结构美,教师教学的语言美等。
一、语文教学的内容美知识本身潜在的美,是不会自发起作用的。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要帮助学生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渲染这种美,使原有的知识美更添色彩。
课改后的教科书,新增添了许多贴近儿童生活,与时代同步的文章、儿歌等,使语言教学的内容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美感。
如《翠鸟》,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的机敏和可爱;《四个太阳》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感受教材带来的各种不同的美。
二、教学过程的结构美教学过程的美首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创造性。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精心设计“小高潮”,使学生兴奋、愉悦、深思、体味,在“小高潮”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得到更进一步地开发。
如“快乐习作《我最像……》”一课,教师以学生熟知的电影人物“哈利·波特”贯穿整个课堂,首先进行两个热身运动,检测学生的观察力(哈利·波特一路上留下哪些魔法的足迹?)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水晶球里的图形像什么?)。
这时候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一个“小高潮”,然后告诉兴趣盎然的学生,只要努力想象出自己最像什么动物或水果,哈利·波特就能帮助大家实现愿望。
学生在高潮迭起的课堂中,和教师一起欢笑、一起思考、一起习作、一起评价。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结构的美是由教和学双边活动的协调统一所形成的。
课堂教学中的有序性、节奏性等,都是教学结构美的必备因素。
三、教师教学的语言美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讲课要像磁石一样,始终牢牢地吸引学生,如果语文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情意,学生听了就会“如临其境”,使教材化难为易,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邀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
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
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
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
相交流的过程。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
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
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
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
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
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比如在讲《雷雨》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
一开始就分组,第一步同学们自由读,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分角色朗读,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你对哪句话有感触?简单的说理由;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
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
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
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
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
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处理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
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
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
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
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
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
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
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