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诱发电位仪在分娩性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及治疗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及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什么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新生儿常患的一种疾病。
那么,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下面,跟妈网百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主要神经,可分为根、干、束3段,各段均有分枝支配相应的肌肉。
臂丛神经行经锁骨与第一肋之间时被胸锁筋膜固定在肋骨上,然后在肱骨喙突下经过,当外力使第一肋骨喙突间的距离加宽时,臂丛神经受强力牵拉而损伤。
分娩时引起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肩颈部。
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而异,以上于麻痹最多见,典型表现为:患肢松弛悬重于体侧,不能做外展、外旋及屈肘等活动。
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对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许多疾病发现的越早,对于治疗就越有帮助。
许多疾病都有其症状,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也有症状,下面。
就跟妈网百科一起去了解一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吧,希望帮助各位家长及早发现此类疾病。
由于损伤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
1、上臂型:又称Duchenne—Erb麻痹,由于第5、6颈神经根最易受损,故此型临床最多见。
患侧整个上肢下垂、内收,不能外展及外转。
肘关节表现为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后或弯曲。
腕、指关节屈曲,拥抱反射不对称。
2、中臂型:颈7神经根损伤,桡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麻痹,前臂、腕、手的伸展动作丧失或减弱,而肱三头肌、拇指伸肌为不完全麻痹。
3、下臂型:颈8至胸1神经根受累,腕部屈肌及手肌无力,握持反射弱,临床上较少见。
如第1胸椎根的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可引起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睑裂变狭等。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新生儿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
引起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也有很多,了解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原因,才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引起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吧!1、牵拉伤:如上肢被皮带卷入致伤2、对撞伤:如撞击肩部或肩部被击伤3、挤压伤:如锁骨骨折或肩锁部被挤压,4、产伤:分娩时胎位异常或产程中牵拉致伤。
肌电图诱发电位应用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应用简介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1、鉴别昏迷原因,区别脑干功能障碍,是代谢性还是功能性所致。
2、用于脱髓鞘疾病,寻找亚临床病灶。
3、早期探测颅后窝肿瘤,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很大价值。
4、耳毒药物应用的监测。
5、外周性听神经病的辅助诊断。
6、耳鸣病人的定位诊断。
7、糖尿病人是否合并听觉通路障碍。
8、术中监护。
9、对于头晕病人的定位诊断。
二、视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
1、视神经炎及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2、视觉传导通路病变的诊断。
3、视觉功能的客观测定。
4、糖尿病人是否合并视觉通路障碍。
三、肌电图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脊髓,神经根,神经从,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肌肉疾病的定位诊断。
2、对于外伤引起神经,肌肉损伤的判定。
3、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判定。
四、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从周围到脊髓到大脑皮层的定位诊断。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护理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发布时间:2022-09-19T06:30:07.93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曾靓妮易晓芸杨栗茗[导读]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多与分娩期间的牵拉有关,倘若未及时治疗,曾靓妮1,2 易晓芸1,2(通讯作者)杨栗茗1,2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多与分娩期间的牵拉有关,倘若未及时治疗,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需尽早进行影像学诊断。
尽管磁共振成像已经在成年人臂丛神经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概述、解剖、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护理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neona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NBPP)又称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是由于分娩时过度牵拉胎儿颈部,使新生儿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表现为肌肉的麻痹,多发生于临床产妇分娩时,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病症[1]。
臂丛神经的作用在于对手臂运动、感觉形成支配[2]。
虽说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会发生永久性麻痹,加剧家庭及社会负担。
数据显示[3],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为活产儿中0.12‰~3.6‰,分娩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根牵拉性损伤引起的上肢运动障碍,损伤自然恢复率可达66%-92%。
倘若未能自然恢复,需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加以处理,保障良好的预后。
由于NBPP早期识别较为困难,因此本文就NBPP的解剖、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与护理NBPP。
1. 臂丛神经解剖臂丛神经是由颈5至颈8神经根腹侧分支及胸1神经根构成,各支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在其行程中不断分合,从而形成三干(颈5~6联合成上干;颈7单独组成中干;颈8及胸1形成下干)、六股、三束及五大分支(即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和肌皮神经)。
诱发电位(MEP)在诊断膈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据 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授权书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时间: 年 月 日 时间: 年 月 日
前言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因车祸致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 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轻者经过保守治疗可完全康复,重者则使患肢瘫痪,严重 影响其学习生活。臂丛神经是由第 5-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 5 条神经 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 5 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 5 大分支。 臂丛包括 5 根 3 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 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 1 肋骨表面,每干长约 1cm)。每干又分成 前后两股, (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 1cm);每股组成 3 个束,束的长度约 3cm, 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 15 cm , 约 150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 神经损害。按其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节前及节后损伤。
摘要
诱发电位(MEP)在诊断膈神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研究生:谢仁古丽·阿皮孜 导师:艾合麦提江·玉素甫 教授
摘要
目的:探究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 对臂丛神经损伤合并膈神经损伤的诊断 价值,提高术前隔神经损伤诊断的准确性,方便术者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减轻患者 痛苦,国内暂无此方面的研究报道。方法:经颈椎骨电刺激,腋前线水平7、8肋间 放置记录电极,记录膈肌的MEP,对临床已行上肢常规肌电图检测,诊断为臂丛神经 损伤的207例患者进行测定。此207例患者均为19~57岁的成年患者,外伤史在1个月 至16个月,均无明显恢复迹象。对此207名患者行常规肌电检测膈神经进行筛选。筛 选出未引出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形的患者再行MEP检测,记录潜伏期及 波幅后术中检测隔神经CMAP,验证膈神经到底有无损伤。结果:常规CMAP检测结 果提示有129例患者引出波幅,78例患者未引出。78例未引出波幅的患者进行MEP检 测膈神经,有59例患者引出波形,其中32例患者电位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为不 完全损伤。术中行电生理检测,有63例引出CMAP波形,并可见膈肌收缩,有15例未 引出波形诊断为膈神经完全损伤。用诊断试验方法计算数据,敏感度为100%,特异 度为93.7%,漏诊率为0,误诊率为6.3%。结论:常用肌电图检测方法一般为CMAP 法,记录膈神经的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波幅,了解膈神经有无损伤。此方法诊断准 确度不及MEP法准确,术中隔神经功能检测可以证实MEP检测膈神经功能的优越性, 此检测方法无创、简单、易操作,并且在术前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预测提供了好 的证据。
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诱发电位肌电诱发电位是指在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是一种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理信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肌电诱发电位的基本概念1.1 肌电信号的来源肌电信号是由神经元通过神经传递到肌纤维,引起肌纤维收缩而产生的电信号。
这种信号可以通过表面肌电图(EMG)来记录和分析。
1.2 肌电诱发电位的定义肌电诱发电位是指在刺激某个神经或其分支后,在相应的肌群中产生的短暂、局部、自发性、不可控制的动作电位。
二、肌电诱发电位的测量方法2.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上,常用单极刺激法和双极刺激法来测量肌电诱发电位。
单极刺激法是将一个刺激极放置在神经上,另一个接地极则放置在身体其他部位上;而双极刺激法则需要两个刺激极,一个放置在神经上,另一个放置在神经末梢处。
2.2 现代测量方法现代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表面肌电图(EMG)和针电极肌电图(NEMG)。
表面肌电图是将一组电极放置在皮肤表面,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电信号;而针电极肌电图则是将一根细针插入到肌肉内部,直接记录神经冲动引起的局部动作电位。
三、肌电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3.1 临床诊断肌电诱发电位可以用于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常用于筛查神经疾病、判断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程度以及评估脊髓损伤等。
3.2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训练患者控制自身生理功能来改善疾病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EMG技术来监测患者的肌张力,并通过反馈训练来帮助患者控制和减少不必要的肌张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肌电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先进的测量方法和更加精准的诊断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生物反馈治疗方法。
五、结语肌电诱发电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信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状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肌电诱发电位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5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

5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作者:仉慧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0期【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由于该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损伤类型较多,仅根据病史、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很难确诊,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从电生理角度为临床提供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情况。
为了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笔者对55例该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EMG)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5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男44例、女11例,年龄6个月~56岁,平均33岁。
病程15 d~2年,受伤原因包括车祸25例、机械绞伤10例、切割伤8例、摔伤6例、产伤6例。
1.2 肌电图(EMG)检查方法使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仪,根据病情,对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肩胛上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末端运动潜伏期等项目进行测定。
同时,对以上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对于怀疑有神经根损害的患者,增加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菱形肌、椎旁肌和前锯肌的检查。
1.3 诊断标准[1] 定性诊断:①完全损伤:相应神经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现大量的自发电活动,无运动单位电位。
电刺激神经,相应肌肉测不出CMAP,并计算不出MCV。
②不完全损伤:a.严重损伤:相应神经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现大量自发电活动,仅有少量MUP存在。
电刺激神经出现CMAP或(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但MUP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
MCV和SCV明显减慢;b.轻度损伤:相应神经根支配肌群的EMG出现自发电活动,肌肉收缩时MUP为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
CMAP和SNAP的潜伏期、波幅正常或轻度延长及降低。
MCV和SCV正常或轻度减慢。
定位诊断:当肢体某神经支感觉支配区感觉消失,而相应的SNAP保存则提示损伤可能在节前以及根性病变;若相应的SNAP缺失,则损伤可能在节后以及根以下外周部分病变。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诊断吕高萍;陆慧慧;苏涵【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肌电图(EMG)诊断.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及肌电图分析.结果:手术所见与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完全符合62.9%,基本符合为31.4%;EMG推测病变范围大多较手术所见损伤范围广.结论:综合临床、影像学资料,电生理测试可对臂丛神经损伤提出定性定位分类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018)003【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临床【作者】吕高萍;陆慧慧;苏涵【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正文语种】中文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个常见类型。
损伤的类型比较复杂,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
闭合性损伤常见于车祸、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位置时等;开放性损伤则主要见于刀割伤、交通意外、枪弹伤、内侧胸骨切开、肱动脉等手术中。
肌电图检测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中,它不但能够确定损伤部位,对神经肌肉的功能变化可动态观察,还可以用于手术监测。
此外,肌电图可从电生理角度为临床提供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功能状态,确定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客观资料。
资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经手术证实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0个月~68岁,平均29.5岁;病程1个月~2年。
损伤原因:交通意外引起的损伤有19例,牵引伤有10例,切割伤4例,产伤1例,手术造成的损伤有1例。
二、肌电图检查使用丹麦丹迪公司KEYPOINT肌电图仪,根据病情检查项目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及肩胛上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运动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等。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观察俞孝勇;郑娟芬【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473-475)【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效观察【作者】俞孝勇;郑娟芬【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金华 321001;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金华 321001【正文语种】中文臂丛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之一,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部分丧失直至完全丧失,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
笔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本院康复科住院臂丛神经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顾玉东院士[2]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分型诊断标准:①上干型:肩、肘功能受损,背阔肌、肱三头肌受损;肩及臂外侧(1~3指)感觉功能受损;肌电图示肩胛上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部分受损;②下干型:腕、手功能受损,胸大肌、伸腕伸指肌受损;手及前臂尺侧(1~3指)感觉功能受损;肌电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受损;③全臂丛型:肩、肘、腕、手功能均受损;除上臂内侧外,上肢感觉功能受损;肌电图示上肢肌均呈失神经支配表现。
1.3 排除标准①患侧上肢有螺钉、钢板等局部金属内固定者;②患侧上肢局部皮肤有过敏、破损、感染、皮疹者;③难以理解配合康复治疗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①中药熏蒸治疗:选取我院自制中药方(丹参、赤芍、当归、川芎、伸筋草、乳香、透骨草、没药、冰片,按比例煎煮)调配后将药液放入中药熏蒸仪,加热煮沸后将喷头蒸汽对准患者腋上凹陷处进行熏蒸,保持喷头距离在25cm以上,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治疗区域皮肤状况,随时调节治疗强度,每次治疗25min。
②针灸治疗:取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八邪穴,施针得气后,选上肢前臂两穴连接于电针仪,设置为连续波,频率1Hz,调节电流输出大小以患者感觉为度,每次治疗25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对象 , 用肌 电 一 诱发电位仪进行检测 ,比较分析检测情 况。结果 : 4 0例患儿 中有 1 3例全臂丛神 经损伤 ,占 3 2 . 5 %;有 6例后束损 伤,
占1 5 . O % ;有 1 1例节前损伤 ,占2 7 . 5 %。另外上 干损伤和下干损伤分别有 l 9例和 4例 ,占4 7 . 5 %和 1 0 . O %。结论: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
伤 患 儿 进 行 讨 论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引 出等情况 ,或是 三角肌 、肱 二头肌 等经 肌电 图检 测为神
经原性损害者 ,均视为臂丛神经上干损 伤。
2 结 果
本研究共检测 4 0例患 儿共 3 2 0条神 经和 2 0 7块 肌 肉。
在 MC V方面 ,运 动神 经传 导诱 发 电位未 引 出者 有 2 1例 ,
共8 7条神 经异 常;MC V减慢及远端潜伏期延长者有 1 9例 ,
共4 4条神 经异 常 ;另运 动神 经传 导正 常共 6 9条 。在 S C V
本组 4 0例 患儿 中 ,其 中,男 2 2 例 ,女 1 8
1 . 1 一般资料
方 面 ,感觉神经传导 诱发 电位未 引 出者有 2 7例 ,共 8 1条 神经异 常 ;S C V减慢 者有 1 3例 ,共 2 8条 神 经异 常;另外
肌 电诱 发 电位 仪 在 分 娩 性 新 生 儿臂 丛神 经 损伤 诊 断 中的应 用
舒 毅
南昌 3 3 0 0 0 6 江西 省 儿 童 医 院 神 经 电 生理 室 ,江 西
【 摘
要】 目的:探讨肌电诱 发仪在新生儿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观察 4 O例分娩性臂丛 神经损伤患儿作 为研
例 ,日龄在 2~ 4 0 d之 间,平 均 日龄 ( 1 4 . 5 4 - 3 . 2 )d 。新生儿
出生体重在 3 . 8~ 4 7 k g之间,平均体重 ( 4 1 - 4 1 . 3 )k g 。
1 . 2 方法 在2 5 ℃左右 的检测室温度下 ,采用肌 电 一诱 发 电位仪对全组患儿 进行检 测。在神 经传导 速度 ( N C V) 检 测方 面,行常规运动神 经传导 速度 ( MC V)检测 患侧支 腋 神经 、正 中神经 、尺 神神经 ,以及 肌皮 神经 和桡神 经等 臂 丛神经 的五大 分支 ,另外 行感 觉神经 传导 速度 ( S C V) 检 测患侧 正 中神经 、尺 神经 及桡 神 经。在肌 电图检 测 方面 , 对患侧臂丛 神经支 配远端 肌 肉,包 括三角 肌 、骨 问肌 、外 展拇 短肌 、外展小指肌等进行同芯针 电极常规法测 定。
1 . 3 诊 断 标 准
后束损伤
节前损伤 上 于损伤 下干损伤
6( 1 5 . 0) 1 1( 2 7 . 5 )1 9( 4 7 . 5) 4 ( 1 0 . 0)
3 讨 论
臂丛神经主要由第 5— 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 部分组成的,并形成具有一定神经分支 的干、股部。临床上容易因暴力牵拉而导致臂 丛神经损 伤 。 。同时, 受到臂丛神经损伤类型多样和解剖结构相对复杂的影响,使得 其在临床的诊断上难度大大增加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 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臂 丛神经损伤的诊 断中应用 1 3 显重要。本研究经 神经电生理检 测,共发现 1 3 例全臂丛神经损伤 、6例后束损伤 、1 1 例节前 损伤 ,以及上干损伤 1 9 例和下干损伤 4 例。 此外 ,节前 轴突损伤 在根撕脱 期 间虽 有不 同程度 的感 觉缺失 ,但 由于感觉 电位显示 正 常,以及临床 上该疾 病 多 与节后损害并存 ,使得在 判断节 前合 并节后 损伤 上存 在较 大难度… 。在研究 中有 1 1 例诊断为节前损 伤 ,但 无法准确 判断是否为节前合并节后 臂丛 神经损伤 。 研究表明 ,在分娩性 臂丛神 经损 伤的诊 断 中 ,通 过 给
分娩性臂丛神 经损伤一 般是指 在分娩 期 间,胎 儿 由于 头肩分离 的暴力作用而 导致臂 丛神经 受到牵 拉所引 起 的一 种损伤 J 。在 目前 ,临 床上多应 用肌 电诱发 仪对分 娩性臂 丛神经损伤进行检测 。为此 ,对 我院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收治的 4 0例应用肌 电诱发仪诊断的分娩性 臂丛 神经 损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医 疗 论 坛
Me d i e i a l T r e a t me n t Fo r u m
8 6・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伤的诊断中,给予患儿神经电生理检测 ,能够起到尽早诊 断其损伤部位 、范围以及程度等 的作用 ,具有较高 的推广价值。 【 关键词 】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 ; 神经 电生理 【 中图分类号 】R 7 2 2 . 1 【 文献标 志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3 )2 3 — 0 0 8 6— 0 1
1 . 3 . 1 N C V与肌电图异 常判断标 准
N C V异常判 断标准 :
正常神经有 1 1条。在肌 电图方 面,有 1 2 1 块 肌 肉发生 神经 原性损 害 ,有 1 8块 肌 肉发生 可疑 神经 原 性损 害 ;另有 6 8 块 肌肉正常。根据臂丛神经损伤范围结果详情请见表 1 。
表1 患儿臂丛神经损伤范 围详情
全臂丛神经损伤
损 伤 范 围 1 3( 3 2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