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神经肌电图检测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研究

神经肌电图检测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研究

神经肌电图检测应用于臂丛神经损伤诊断研究魏天【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21)13【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electromyography(EMG) detection in diagnosi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brachial plexus injury in Nanshi Hospital from Aug.2012 to Aug.2013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All were check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preoperative EMG and intraoperati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 examination.The diag-nostic accordance rate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preoperative EMG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nerve types in brachial plexus injury was very good,all Kappa >0.75.The coincidence rate of preoperative neurological EMG in the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 was 82.2%(125/15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8.4% (104/152) of MRI diagnosis and equivalent to SEP diagnosis80.9%(123/152).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Preoperative EMG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incidence rate in diagnosis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y , help judge the injury nature correctly,and reduce misdiagnosis.%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 EMG)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

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影像(MRI)的应用价值分析

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影像(MRI)的应用价值分析

案例分析·110·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2.1 并发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组别例数压疮便秘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率研究组601102(3.4%)对照组603137(11.7%)χ2 4.934P0.0262.2 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研究组6033(55%)25(41.6%)2(3.4%)58(96.6%)对照组6030(50%)18(30%)12(20%)48(80%)χ212.336P0.0003.讨论骨折,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无年龄限制,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处理,达到复位的目的。

然而,术后,特别是下肢骨折术后,由于受患肢疼痛影响,活动量减少,长期卧床休息,加之药物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例如,便秘、压疮等,影响预后效果。

基于此,强化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临床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

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综上所述,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郑芳.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血栓的预防以及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药物与人,2014,05:176.[2]陈月桂,庞彩兰,崔楚莹,原月霜.循证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20:129-130.臂丛神经损伤中磁共振影像(MRI)的应用价值分析杨新焕 张斯佳(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 河南 郑州 450003【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影像(MRI)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护理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护理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与护理发布时间:2022-09-19T06:30:07.93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期作者:曾靓妮易晓芸杨栗茗[导读]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多与分娩期间的牵拉有关,倘若未及时治疗,曾靓妮1,2 易晓芸1,2(通讯作者)杨栗茗1,2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多与分娩期间的牵拉有关,倘若未及时治疗,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出现肢体功能障碍,需尽早进行影像学诊断。

尽管磁共振成像已经在成年人臂丛神经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概述、解剖、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从而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护理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neonat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NBPP)又称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是由于分娩时过度牵拉胎儿颈部,使新生儿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表现为肌肉的麻痹,多发生于临床产妇分娩时,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病症[1]。

臂丛神经的作用在于对手臂运动、感觉形成支配[2]。

虽说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儿会发生永久性麻痹,加剧家庭及社会负担。

数据显示[3],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为活产儿中0.12‰~3.6‰,分娩过程中多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根牵拉性损伤引起的上肢运动障碍,损伤自然恢复率可达66%-92%。

倘若未能自然恢复,需根据损伤类型、程度加以处理,保障良好的预后。

由于NBPP早期识别较为困难,因此本文就NBPP的解剖、病因及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帮助医护人员早期识别与护理NBPP。

1. 臂丛神经解剖臂丛神经是由颈5至颈8神经根腹侧分支及胸1神经根构成,各支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在其行程中不断分合,从而形成三干(颈5~6联合成上干;颈7单独组成中干;颈8及胸1形成下干)、六股、三束及五大分支(即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和肌皮神经)。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马银霞;于绍斌;李建琴;赵娜【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在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99例单肢体、闭合性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根据病情需要分别进行肌电图、神经电图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并与术中所见对比.结果:全臂丛神经C5 - TI 根性完全性损伤63人.其中,根性节前完全性损伤26人,根性节后完全性损伤21人,根性节前节后联合性损伤16人;最高受损部位在臂丛神经干及其以下的115人;最高受损部位在束支部及其以下的121人.通过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对于臂丛神经损伤,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可以作出较明确的定位诊断.【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018)004【总页数】3页(P207-209)【关键词】神经电生理检测;臂丛神经损伤;定位【作者】马银霞;于绍斌;李建琴;赵娜【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肌电图室 05005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肌电图室 050051;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肌电图室;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肌电图室【正文语种】中文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性损伤。

由于其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其伤情往往为多样性。

故对其损伤部位、程度、范围及预后的判断也就成为了手外科医生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对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为临床解决了这一难题。

术前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与术中所见诊断符合率也日益提高,从而为手术医师预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了客观而有力的依据。

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均为我院手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病人,共299人,其中,男213人,女86人,年龄为1个月~71岁,平均29.8岁。

损伤原因多为摔伤、牵拉伤、产伤或挤压伤等。

均为单肢体闭合性损伤,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

5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

5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

5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作者:仉慧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0期【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损伤之一,由于该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损伤类型较多,仅根据病史、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很难确诊,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从电生理角度为临床提供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情况。

为了提高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水平,笔者对55例该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EMG)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5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男44例、女11例,年龄6个月~56岁,平均33岁。

病程15 d~2年,受伤原因包括车祸25例、机械绞伤10例、切割伤8例、摔伤6例、产伤6例。

1.2 肌电图(EMG)检查方法使用丹麦产KEYPOINT肌电图仪,根据病情,对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肩胛上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末端运动潜伏期等项目进行测定。

同时,对以上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对于怀疑有神经根损害的患者,增加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菱形肌、椎旁肌和前锯肌的检查。

1.3 诊断标准[1] 定性诊断:①完全损伤:相应神经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现大量的自发电活动,无运动单位电位。

电刺激神经,相应肌肉测不出CMAP,并计算不出MCV。

②不完全损伤:a.严重损伤:相应神经根或其分支支配肌群的EMG出现大量自发电活动,仅有少量MUP存在。

电刺激神经出现CMAP或(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但MUP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

MCV和SCV明显减慢;b.轻度损伤:相应神经根支配肌群的EMG出现自发电活动,肌肉收缩时MUP为单纯相或单纯混合相。

CMAP和SNAP的潜伏期、波幅正常或轻度延长及降低。

MCV和SCV正常或轻度减慢。

定位诊断:当肢体某神经支感觉支配区感觉消失,而相应的SNAP保存则提示损伤可能在节前以及根性病变;若相应的SNAP缺失,则损伤可能在节后以及根以下外周部分病变。

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刘磊;庞爱兰;许虹【摘要】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患肢分别进行MCV、末端潜伏期、CMAP、SCV及F波检测,观察神经损伤情况.同时用同心针电极对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必要时与健侧手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84例,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患者.其中全臂丛损伤25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37例,臂丛神经下干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22例,臂丛神经节后损伤28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提供臂丛神经五大分支的功能状态、受损程度及损伤部位,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0)004【总页数】3页(P223-224,231)【关键词】臂丛神经;神经传导速度【作者】刘磊;庞爱兰;许虹【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5003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50032【正文语种】中文临床上臂丛神经损伤是十分常见、损伤较为严重、致残率比较高的一类周围神经损伤。

由于患者受外伤的原因很多,导致其损伤的类型也比较复杂。

我们电生理室回顾了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对其神经电生理结果进行分析报告: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84例臂丛神经损伤,男性65例(占77.4%),女性19例(占22.6%)。

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37.05岁。

病程从受伤7天~8月余。

受伤原因:1.骑摩托车摔伤或车祸伤30例(占35.7%); 2.锁骨、肩部骨折或者骨折术后导致臂丛神经损伤25例(占29.8%);3.被皮带绞拉伤或挤压伤16例(占19.0%);4.肩部或上臂刀砍伤10例(占11.9%);5.行乳癌根治术术后臂丛神经损伤3例(占0.04%)。

其中右侧臂丛神经损伤43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41例。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临床及肌电图诊断吕高萍;陆慧慧;苏涵【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肌电图(EMG)诊断.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及肌电图分析.结果:手术所见与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完全符合62.9%,基本符合为31.4%;EMG推测病变范围大多较手术所见损伤范围广.结论:综合临床、影像学资料,电生理测试可对臂丛神经损伤提出定性定位分类诊断,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018)003【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临床【作者】吕高萍;陆慧慧;苏涵【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广西桂林医学院附院神经内科,541001【正文语种】中文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个常见类型。

损伤的类型比较复杂,在臂丛损害的病因中,外伤最常见,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损害。

闭合性损伤常见于车祸、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位置时等;开放性损伤则主要见于刀割伤、交通意外、枪弹伤、内侧胸骨切开、肱动脉等手术中。

肌电图检测在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中,它不但能够确定损伤部位,对神经肌肉的功能变化可动态观察,还可以用于手术监测。

此外,肌电图可从电生理角度为临床提供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功能状态,确定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客观资料。

资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经手术证实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0个月~68岁,平均29.5岁;病程1个月~2年。

损伤原因:交通意外引起的损伤有19例,牵引伤有10例,切割伤4例,产伤1例,手术造成的损伤有1例。

二、肌电图检查使用丹麦丹迪公司KEYPOINT肌电图仪,根据病情检查项目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及肩胛上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末端运动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等。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干型 6例 , 全臂 丛 8例 。按 损伤 程度 分类 , 全 损伤 1 高 , 运 动 单 位 量 减 少 , 至 无 力 收 缩 ; 最 大 用 力 呈 无 力 完 或 甚 ③ 例, 不完全损 伤 3 , 中, 重 损 伤 8例 , 度损 伤 3 收 缩 或 单 纯 相 ; 9例 其 严 轻 1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1 临 床 资 料 和 方 法
t o ra nyD L ;3运动传导速度 ( V ;4 感觉传 a m t t c , M ) ( ) l o le MC ) ( )
( 1 表 )
1 1 一般 资料 .
导 速度 (c ) sv 。 4 o例患儿中 , 2 , l 例 , 男 2例 女 8 年龄最小 12 3 刺 激 部 位 和 记 录 部 位 ..
Pl , B P , 由 于 分 娩 过 程 中 过 度 牵 拉 胎 儿 肩 、 导 致 M c ) aY O P )是 s 颈 N V 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e oyev nutnvl i , s r r c dco o t s u n eo i e y c
臂丛神经纤 维撕 伤或 断裂而 引起 。发 病率各 国报 道不 一 S C ) 测 NV检
检测价值在 于了解臂丛 神经分支 的功能状态及 严重程度 。 速 度 3 ss刺 激 频 率 1 zs 刺 激 和 记 录 均 采 用 表 面 电 m/, H /。 本文从临床 和神经肌 电图 的角度对 20 年 2月一2o 01 O7年 极 , 分别记录 以下 参数 : 1 复 合肌 肉 动作 电 位 (o on () cmpud l 月我院儿 科和骨科 诊治 的 4 2 o例 O P B P患儿 的临床 资料 m c co o na, M P 波 幅;2 末端运动潜伏期 ( i s e i u l atnpt tlC A ) ei () d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孙海峰,刘南平,沙彦妮,周立明,杨平【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

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

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

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

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s of electromyography to examine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OBPP). Methods Nerve EMG was detected in 40 neonateswith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 by the the application keypoint of myoelectricity evoked potential meter.Results Among 40 cases,according to the location of injuries,there were 12 cases of upper trunk injuries,8 cases of upper and middle trunk injuries,6 cases of middle and lower trunk injuries,6 cases of lower trunk injuries,and 8 cases of whole brachialplexus injuries.On the other and,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injuries,there were one case of complete injuries and 39 cases of incomplete injuries which included 8 cases of severe injuries and 31 cases of slight injuries.Conclusion Electromyography is the reliable method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and severity of brachial plexus injuries,and this examination is necessary to diagnose birth injuries with great clinical values.Key words: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EMG;NCV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OBPP),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过度牵拉胎儿肩、颈导致臂丛神经纤维撕伤或断裂而引起。

发病率各国报道不一(0.6‰~4‰)[1]。

50%~70%产瘫患儿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2]。

因此早期诊治十分重要;神经肌电图检测价值在于了解臂丛神经分支的功能状态及严重程度。

本文从临床和神经肌电图的角度对2001年2月—2007年12月我院儿科和骨科诊治的40例OB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40例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1d,最大2岁。

临床表现结合神经肌电图,并行X线检查排除锁骨和上肢骨干骨折。

分娩时引起损伤的原因主要为头位分娩的肩难产、胎方位判断错误,臂位分娩时手法不正或后出头娩出困难、强力牵拉胎儿肩颈部。

损伤类型: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

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

1.2 电生理检查方法1.2.1 肌电图(electromygraphy,EMG)检测应用丹麦Keypoint4型肌电图仪,肌电图检测采用同芯圆针极,正常值以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建议值为标准[3]。

检查时室温26℃左右,40例OBPP患儿检测肌肉共320块(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指总伸肌、肱桡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冈下肌)。

观察指标包括插入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多相波、轻用力及最大用力收缩时运动单位波型等。

1.2.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检测对本组40例患儿共360条神经分别进行MCV及SCV测定。

诊断标准及室温同上,刺激电流为12~100mA,扫描速度3ms/s,刺激频率1Hz/s。

刺激和记录均采用表面电极,分别记录以下参数:(1)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rn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2)末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3)运动传导速度(MCV);(4)感觉传导速度(SCV)。

1.2.3 刺激部位和记录部位(表1)表1 神经传导检测的刺激部位和记录部位(略)1.2.4 异常判断标准异常判断标准以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建议值为标准[3]。

EMG 检测:①所检肌肉放松时出现插入电位延长、纤颤电位、束颤电位、正相电位(同一块肌肉出现2次以上自发电位为异常);②轻用力运动电位平均时限增宽,电压增高,或运动单位量减少,甚至无力收缩;③最大用力呈无力收缩或单纯相;NCV检测:①引不出动作电位;②CMAP/SNAP波幅减低;③MCV、SCV减慢;④DML延长;⑤波幅低于50%。

在臂丛六大神经中,如有2根以上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肌电异常和神经电图的异常时,则可诊断为OBPP[4]。

根据其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①上干型(C5、6损伤),累及腋神经、肌皮神经;②上中干型(C5、6、7损伤),累及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③全干型(C5-T1损伤),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均受累[5]。

2 结果2.1 肌电图检测结果(表2)表2 40例患儿肌电图检测结果(略)本组40例患儿,EMG受检肌肉320块,其中受累肌肉232块,均表现为肌电异常,异常率72.5%(232/320),其中运动单位电位(MU)减少或偶见164块,占51.3%(164/320),MU募集呈单纯相148块,占46.3%(148/320)。

2.2 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表3)表3 40例患儿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略)本组40例患儿中,共检查患侧运动神经240条,受损神经210条,感觉神经120条,受损神经为75条,均表现为神经电图异常,异常率分别为87.5%(210/240)和62.5%(75/120)。

2.3 临床表现与臂丛受累部位的关系(1)臂上举和外展、肘屈曲和后伸受限,而手功能完好,提示上、中干损伤为主,上干型12例(30%),上中干型8例(20%),共20例(50%,20/40);(2)臂上举和外展能完成,肘后伸、腕屈曲以及手功能受限,提示中、下干损伤为主,下干型6例(15%),中下干型6例(15%),共12例(30%,12/40);(3)臂上举和外展、肘屈曲和后伸以及手功能均受限,提示上、中、下三干或全臂丛损伤,8例(20%,8/40)。

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2.5%),不完全损伤39例(97.5%),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

3 讨论周围神经在受到机械外力及各种理化因子作用损伤后,其神经元细胞体、轴突、髓鞘及末梢感受器等均会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反应[6]。

OBPP为各种原因所致难产过程中上肢受牵拉或挤压造成,其临床表现与损伤水平有关,即使有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对诊断及精确定位也非常困难。

由于存在电生理异常出现的时间窗,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建议患儿出生4周后行神经肌电图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本组患儿均在出生1个月以后行肌电图检查,所检肌肉72.5%出现自发电位,51.3% MU减少,表明MUP分析,对病程估计、神经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MU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提示病变处于慢性阶段,存在神经再支配。

若无新生电位,无MU,提示神经损伤严重,预后差。

OBPP患儿如不早期诊断、适当治疗,可给患儿造成永久性上肢瘫痪,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对于OBPP患儿,早期无创的神经电图即可明确有无神经损伤及受损部位的判定,而早期肌电图检查,不仅对OBPP的诊断、判断预后有意义,也对OBPP鉴别诊断,减少医疗纠纷有意义。

本组资料中神经电图与肌电图异常率分别达到87.5% 和72.5%,神经电图异常率略高于肌电图,另外神经电图用表面电极完成,它的无创性更适合于不合作患儿,而早期肌电图检查,对于产瘫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可以区别一些产前因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

因此,神经电图结合肌电图检查更有意义。

臂丛神经可分为根、干、束。

干分为上干、中干、下干,束又可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后束[3]。

在OBPP患儿中,以上干型损伤最为常见[7]。

本组患儿中,所有临床分型的臂丛神经损伤均得到了相应的定位信息,上中干型占50%,下干型占15%,与文献报道相符。

OBPP臂丛神经损伤和成人臂丛神经损伤不同,在检查中要注意OBPP患儿神经电图特点。

其损伤部位神经连续性存在,可塑性较强,早期(2周至3个月)支配肌变性存在,自发电活动较多,无MU或偶见MU,由于髓鞘尚未形成或不成熟,电刺激可无CMAP,随着时间延长,局部肿胀压迫消退,神经退行性病变终止,神经开始再生,神经功能逐步恢复,变性减少,MU增多,可达混合相,MCV逐渐正常。

但部分患儿恢复可能停留在某一阶段,如MU增多,仅达单纯相;MCV恢复但与正常比减慢,且CMAP波幅降低。

说明神经肌电图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范围。

如本组病例中3例患儿,EMG检查结果为MCV和SCV轻度减慢,波幅降低,募集相减弱,无失神经电位,表明患儿臂丛神经损伤轻,可预测预后良好。

动态观察神经肌电图的变化很有必要,OBPP经过3个月保守治疗,肩肘关节无任何功能改善,神经肌电图也没有明显改善,仍显示有失神经电位,MU明显减少;或神经肌电图提示有节前损伤,提示有手术探查的指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