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治疗
核素介入治疗

核素介入治疗通过介入方法将放射性药物引入并使其集聚在病变部位中,利用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一、腔内介入放射性核素治疗(一)胸腹腔内介入治疗:将放射性药物(如胶体等)注入由恶性肿瘤引起积液的胸腔或腹腔内,让其充分稀释并均匀分布。
利用放射性胶体发射的B射线对胸腔或腹腔的转移灶产生辐射生物效应,以减少或暂时停止积液的产生,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
1.适应证(1)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胸腹膜转移或积液中查见癌细胞;⑵反复多次胸腹腔穿刺仍有积液;(3)胸腹腔积液为渗出液;(4)胸腹腔内无大块肿瘤的存在。
2.禁忌证(1)结核、肺炎、肺栓塞、胶原血管病、外伤、心脏病、肝硬化和脾功能亢进所引发的胸腹腔积液;(2)有明显恶液质,贫血或白细胞减少者;(3)体积小的包裹性积液;(4)伤口渗液或无法关闭体腔者;(5)儿童及妊娠妇女。
3.放射性药物32p-胶体:胸腔疾病常用量为185〜370MBq(5〜IonICi)/一侧胸腔腹腔疾病常用量为370〜555MBq(10-15mCi),Au-胶体:胸腔疾病常用量为1850〜2590MBq(50〜70ιTICi)/一侧胸腔腹腔疾病常用量为3700〜5550MBq(IOo〜150ιTICi)其他如w Y胶体等也可用于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
4.治疗方法:进行胸腔或腹腔穿刺,应由核医学医师与临床有关科室的医师合作完成。
(1)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先进行诊断性的胸腔穿刺,病人采用坐位略向前倾,双臂抬高放在床旁桌上勿移动,然后抽取液体。
在注射32P胶体前先抽去过多的胸腔积液,最好在治疗前注射74〜IIIMBq(2〜3mCi)的伽TCS胶体,显像观察其在胸腔中是否分布均匀,有无小腔形成,以及是否注入肺内或有无支气管胸膜痿,若分布均匀则经导管注入185〜370MBq(5〜IonICi)的叩胶体,混有50m1的生理盐水,在注射部位盖上5cmX5cnι大小的棉垫和弹性绷带,防止叩胶体漏出,注射后Ih,每15min改变一下体位,持续2h〜3h为止。
放射性核素治疗-8年制09new_OK

且为暂时的。
33
32P治疗增生性血液病
• 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常用口服法:口服总量为148~296MBq(4~8mCi),可一次口服,也可采用 分次给药法,即每次口服32P74-148 MBq(2~4mCi),两次给药应间隔 7~10天。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如果不治疗,50%的患者寿命为18个月。单用放血 疗法者生存期平均为6.7年,用32P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平均为13.2年。
14
服用去除 剂量后全 身扫描图
15
去除扫描见 残留灶及颈 纵隔淋巴转 移灶
16
131I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17
适应证与禁忌证
• 适应证 • DTC患者 •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 • 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 • 131I全身显像显示病灶 • 有摄碘功能 • 手术不能切除转移灶 • 一般情况良好 • WBC不低于3.0×109
2. 血管瘤:3-7天皮肤血管变暗紫色, 1月后血管逐渐萎缩,海绵状血管瘤则 皮肤变平、血色变淡,3月后留下暂时 的黑色色素沉着。以后逐渐消失。
38
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治疗
• 新的治疗方法:韧致辐射或鹅歇电子。 • 原理:通过手术或介入方法把放射性粒子植
入肿瘤周围,辐射使肿瘤缩小或阻止发展。
• 插植的优点:
有效:原吸131I病灶数减少或吸碘下降,无 新病灶出现,Tg≤10ug/L;X线或B超检查原 病灶数减少或缩小
无效:出现新病灶或原病灶增大;Tg增高X线 或B超检查原病灶数增加或增大。
24
甲状腺乳头状 癌术后,残留 去除后,131I 治疗用药15D 全身扫描图。
25
同前患者 X胸片
26
全身显像 见肺、骨 多处转移 灶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它与传统的医学诊疗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核医学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本文将就核医学核素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一、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主要运用放射性核素的特殊性质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衰变的特点,通过其自身的衰变过程释放出的放射线来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根据放射性核素的选择和运用方式的不同,核医学可分为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两个方面。
二、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核医学核素诊断方法是通过将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自身衰变产生的射线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来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常用的核素诊断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该方法使用放射性核素进行显像,通过记录核素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来观察疾病的变化。
例如,甲状腺扫描常用碘-131进行显像,能够观察患者甲状腺的形态、功能和代谢情况。
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SPECT技术能够提供三维的图像信息,通过核素在人体内的发射射线,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详细的图像。
它在心脏、骨骼和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PET技术是核医学中最先进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利用注射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发射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产生湮灭反应,生成γ射线。
这些射线被探测器捕捉,结合计算机技术生成人体内的代谢和功能图像。
PET技术在肿瘤、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三、核医学核素治疗方法除了核素诊断方法外,核医学还有核素治疗方法,即利用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治疗。
核素治疗方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1. 甲状腺疾病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口服碘-131等放射性核素来破坏甲状腺组织,使其功能减低。
放射性核素治疗2014

我国采用131碘治疗Graves病也逐渐增多
131碘治疗甲亢的简要原理
甲状腺尤其甲亢组织能高度摄取131I,数 小时可浓聚50~80%,甚至90%以上,利 用β-射线的照射,甲亢组织被破坏、吸收, 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减少,甲亢得以 “根治” 131I: β-605Kev(90.4%)和 333Kev(6.9%) , 射程短,组织内射程2~3mm,基本全部 被甲组织所吸收,不会穿过甲包膜伤及甲 旁腺及周围组织
合并症与131碘治疗
1.合并肌肉性病变 ①甲亢性肌病:肌无力、肌萎缩,有的进 行性加重,大量甲状腺激素引起肌酸代 谢障碍有关 ② 周期性麻痹:甲亢性周麻,男性多见 血K+↓(K+细胞外→细胞内) ③重症肌无力: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甲亢治愈肌病大多缓解和消失
2.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如: - 153Sm-EDTMP、188Re-HEDP、89SrCL 等治疗骨转移癌骨痛 - 植入应用如:
- 放射免疫导向治疗(“魔弹”)
- 动脉导管选择性灌注放射性玻璃微球 等
- 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如胸水、腹水、 关节腔等)等
131I治疗Graves病
Grave’s病目前公认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 疾病,活动期TRAb都应该是阳性
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主要是
抗甲状腺药物阻断激素的合成
手术切除大部分组织
131I破坏部分滤泡细胞
均非病因治疗,但认为均有一定免疫调节 作用,改变了本病的自然病史,治疗后先 有TRAb↑,以后逐渐下降
表. 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方法
并发症
治愈率 复发率
近期
远期
抗甲药物
<40%
>60%
核素治疗

疗效评价
◆ 痊愈 ◆ 好转 ◆ 无效 ◆ 复发 ◆ 甲低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甲亢原理
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131I的功能, 功能 亢进的甲状腺组织摄131I量将更多。
131I衰变时主要发射出β–粒子, 且射程短,仅 约2~3mm, 对周围正常组织一般无影响。 在β–粒子集中而较长时间的作用下局部组织 将遭受部分抑制或破坏, 取得类似部分切除甲 状腺的效果, 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 达到治 疗甲亢的目的。
89SrCl2 32P:真红细胞增多症 32P胶体:皮肤血管瘤,癌性胸腹水
第一节 131I治疗Graves’s病
甲亢分类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指多种病因导致 的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 致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分类 甲状腺性甲亢(Graves病,自主性高功能结 节,甲状腺炎等) 垂体性甲亢 伴肿瘤甲亢
适应症
◆ Graves病患者。 ◆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 治疗效果不理想或
治疗后复发者。 ◆手术禁忌、手术后复发或不愿手术者。 ◆ Graves病伴房颤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患者。
禁忌症
◆甲状腺极度肿大并且有压迫症状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妊娠而不愿终止妊娠的妇女或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
◆患者准备: 停服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含
恶性肿瘤骨转移瘤治疗
概述
任何癌症都可以转移到骨骼系统;骨转移瘤分为 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甲亢核素治疗方案

一、引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
核素治疗是甲亢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将对甲亢核素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甲亢核素治疗的原理核素治疗甲亢的原理是利用甲状腺细胞对放射性核素碘的摄取和聚集能力,通过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为131碘。
三、甲亢核素治疗的适应症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2.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3. 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4. 手术治疗失败或禁忌;5. 甲亢伴甲状腺结节;6.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眼病。
四、甲亢核素治疗的禁忌症1.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2.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3. 重度贫血;4. 甲状腺癌;5. 急性甲状腺炎;6. 甲状腺癌术后。
五、甲亢核素治疗方案1. 131碘治疗剂量:根据患者病情、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等因素,确定131碘治疗剂量。
一般成人剂量为100-200mCi,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
2. 治疗前准备:(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治疗史、过敏史等;(2)完善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肝肾功能等;(3)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4)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治疗过程:(1)患者在治疗当天空腹,口服131碘溶液;(2)患者进入治疗室,穿着铅衣,避免放射性核素污染;(3)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固定头部,保持安静;(4)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检查。
4. 治疗后随访:(1)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等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超声等;(2)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3)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必要时给予相应处理。
六、甲亢核素治疗的副作用及处理1.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131碘治疗的主要副作用,表现为疲劳、乏力、怕冷、体重增加、便秘等。
处理方法: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放射性核素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核素发正常细胞的恢复和病人的康复。 作用机制 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2、高选择性浓集与分布
3、射线的种类和能量在治疗中的决定性作 用 二、影响放射性药物浓聚的组织因素 血流灌注、血管外间隙的增加、静水压和毛 细血管通透性改变 三、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滞留 物理半衰期是主要因素 某些药物可改变放射性药物在病灶内的药代 动力学 四、选择或评价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指标 1、LET(传能线密度)
α粒子发射体
212Bi、211At、223Ra、225Ac。
β粒子发射体 131I、32P、89Sr、90Y。 饿歇电子和内转换电子 125I 六、化学复合物 七、放射性毒性的评价 骨髓是辐射剂量的限制器官 八、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九、辐射剂量 内照射 靶器官 源器官
2、好转:
3、无效: 4、复发: 5、甲低: 五、治疗反应及处理 1、早期毒性反应 (1)全身反应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加剧 (3)局部反应 (4)白细胞减低
2、晚期并发症的处理
(1)甲状腺功能低下 (2)内分泌突眼 (3)致甲状腺癌的问题 (4)致白血病的问题 六、对常见合并症的影响 1、甲亢性肌病 (1)肌无力、肌萎缩: (2)周期性麻痹: (3)重症肌无力:
(2)甲状腺明显肿大的患者。 (3)甲亢合并心脏病或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4)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 (5)有效半衰期小于3天的患者。 (6)甲亢伴突眼的患者。 3、禁忌症 (1)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2)严重肾功能障碍患者。 (3)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 三、治疗方法
第十三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资料

计划每克甲状腺131I活度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病情确定: 70-100μ Ci(2.6-3.7MBq)之间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13
决定剂量因素
甲状腺大小、质地 131I在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
年龄 病程 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个体敏感性 手术与否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14
给药方法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47
治疗方法
1 强的松预防和缓解治疗时可能出现的 局部水肿。
2 给药:一般给予3.7GBq的131I,残留 过多超 过一叶),吸131I率>30%时可 酌情减量。
3 如有功能性转移灶存在,可按转移灶 治疗的原则处理。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48
患者护理 1 服131I后多饮水,勤排尿,以减少全 身及膀胱的辐射剂量。 2 口服Vit C,促使唾液分泌排泄。 3 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作用纠正 甲低;抑制体内TSH分泌。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9
禁忌证:
妊娠或哺乳患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高热、严重感染
131I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10
治疗方法
治疗前准备
禁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及食物
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测定甲状腺 激素和TSH水平
进行甲状腺显像并结合扪诊获得甲 状腺重量
131I应空腹口服,服131I后两小时 方可进食,以免影响吸收。
温州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 李焕斌
15
131I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激,预防感染。
病情严重者,服131I 2-3天后可考虑用抗甲状腺药物 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Y-microspheres 90Y-McAb 90Y-McAb 131I-MIBG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给药方式及举例
口服 静脉注射 腔内注入
131I治疗甲亢 89Sr或153Sm治疗骨转移癌/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胶体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骨关 节疾病 103Pd、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 组织间置入 术中置管注入 核素玻璃微球治疗恶性肿瘤 核素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 敷贴 βˉ源敷贴治疗毛细血管瘤
High Low Intermediate Rare
Low Intermediate Least favourable Low but signific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Low (dose-related) Intermediate(doserelated) Simple and cheap Rare
核素是个好东西!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治好了我 老爸的甲亢! 老爸的甲亢!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 我科经验(总结784例) 以每克甲4.075.18 MBq(110-140µCi)较为合适 • 最高吸碘率数据,最好用近日测得的 结果(有10%患者一周吸131I率可相差 30-40%)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临床应用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甲亢三种疗法的比较
Drugs Surgery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radioiodine
Relapse or recurrence hypothyroidism Ease of treatment and cost Complications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应用新进展
西京医院核医学科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治疗与放射治疗的异同点
放射性核素治疗 Radionuclide Therapy 放射治疗 Radiotherapy 1 相同点:利用射线(radiation)治疗疾病 2 不同点:(1) 放射源(radiation source) (2) 照射方式(radiation way)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deal therapeutic radiopharmaceutical 1 Easily prepared or readily available 2 Stable in vivo binding of radionuclide to pharmaceutical 3 Minimal non-specific uptake 4 High tumor accumulation 5 Long tumor residence time 6 Cheap
内 照 射 射 线 种 类
种类 β射线 俄歇电子 α射线 核
131I,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素
32P
射
程
LET (KeV/µm)
153Sm, 186Re 125I, 123I 211At, 212Bi
长(1~10mm) 低(<1) 短(1~10nm) 短(<100µ) 高(10~25) 极高 (100~200)
医疗成本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15)6:302-305.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甲亢伴突眼的治疗
•
131I治疗后突眼加重易发生于治疗前T 3水平较
高,治疗后TSH水平增高及吸烟患者; • 服131I后如早期发现甲低,行L-T4替代治疗; • 服131I同时可加服激素类药。
4 甲低不是一种严重的消极后果 5 治疗后甲低并非131I治疗所特有 6 测定TSH可灵敏而特异的诊断甲低,并 可用L-T4替代治疗.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碘
: 美国于1995年规定甲亢治疗以131
碘为首选,占70%,另有10-15%在ATD或 手术失败后使用;适应证扩大,放宽年龄 限制; 甲亢伴巨大甲状腺肿、严重Graves 眼病、青少年甲亢及老年亚临床甲亢等均 可安全使用。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治疗方案与复发率的关系
35 30
D32%
复发率(%) 复发率 (%)
25 20 15 10 5 0
手术+甲状腺素 手术+
11%
手术+ I+甲状腺素 手术+131I+甲状腺素
2.7%
治疗方案
Mazzaferri EL, Jhiang SM. Am J Med 97:718, 2003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I治疗DTC转移灶 治疗DTC转移灶
放射性药物 131I(100~200mCi) 给药方式 口服 适应证 1. 所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和混合性癌)手术后有残留肿瘤组 织,和/或存在转移灶其摄131I率在1%以上, 甲状腺显像有甲状腺影像,全身情况良好, WBC在3.0x109/L以上者。 2. DTC因故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基本原理
是将开放型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核素或其 标记物)引入体内,在病变组织或特定部 位选择性浓集与分布,利用核素的电离辐 射生物效应,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 内照射治疗的目的。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I治疗功能自主甲状腺腺瘤
放射性药物 131I(15~30mCi) 给药方式 口服 适应证 结节外甲状腺组织完全抑制者 治疗前准备 1、治疗前停服抗甲药物4周以上 2、甲状腺显像:证明结节外甲状腺 不摄取131I 。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1 放射性核素发射射线发挥治疗作用。 2 被标记的物质包括化合物、胶体、微球、多 聚体、栓塞混合物、抗体、配体作为放射性 核素的靶向载体。 131I –抗AFP单抗 [举例]:153Sm-EDTMP 90Y-玻璃微球 131I –MIBG
照射方式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 体外远距离照射(Teletherapy)简称外照射 (External exposure): 放射源位于体外一定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分。 2 近距离照射(Brachytherapy): 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体腔内。 它包括组织间照射、腔内照射、术中残腔置管后照射 等。实际上此方式类同于外照射。 3 内照射(Internal exposure): 将某种放射性核素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入人体内,利用 人体某种器官对该种放射性核素的选择性吸收,进行 治疗。例如: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131碘
到 病 除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I
前位
后位
前位
后位
治疗前
治疗后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I
188Re 165Dy 90Sr 192Ir 90Y 198Au 103Pd 125I 153Sm 32P 186Re 169Er
89Sr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放射免疫治疗
153Sm/89Sr治疗骨转移癌 治疗骨转移癌
32P胶体腔内治疗 胶体腔内治疗
核素放射 治疗
原发性骨髓 增生性疾病
冠脉内照射治 疗血管再狭窄
125I/ 103Pd粒子治疗恶性肿瘤 粒子治疗恶性肿瘤
最长可维持1年左右 最长可维持 年左右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Onset of therapeutic effect
Moderate Rapid after Surgery (1 or 2 weeks)
Slow (few weeks)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31I治疗甲亢的安全性
1942年以来,全世界已治疗 200万例,我国20万例。长期 随访资料证明:
西 京 医 院 核 医 学 科
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1 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等癌症发病率未见增加 2 诱发甲状腺结节、腺瘤或癌的发生率很低 3 遗传损害、基因异常的发生率与普通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