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第十章 取代羧酸

合集下载

羧酸与取代羧酸

羧酸与取代羧酸

伯醇和仲醇成酯以“酰氧键断裂的机理”:
O CH3 C
-H2O
消除
OH
H+
+ OH HOC2H5
CH3 C OH
CH3
OH C OH
亲核加成 H O+C2H5


+ OH
-H+
CH3 C OC2H5
O CH3 C OC2H5


OH
+
CH3 C OH2 OC2H5

11-28
伯醇和仲醇与酸成酯反应的特点: ①反应总的结果是亲核试剂醇分子中的-OR基取代了羧基中的羟基,是羧基的 亲核取代反应。 ②空间位阻对酯化反应的速度影响很大。 上述反应的中间体(Ⅱ)和 (Ⅲ)都是四面体结构,比较拥挤,如果羧酸和醇的α碳上连接的基团越多, 越大,这些中间体越不稳定,酯化反应越难进行。 酸或醇的烃基体积小、数目少,速度快。反应活性顺序如下:
11-13
问题11-2 分离苯甲酸、苯甲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COOH OH CH2OH
NaOH水溶液
水层 通CO2
溶液 H+ 晶体(苯甲酸) 晶体(苯酚)
醇层(苯甲醇)
羧酸酸性的应用: 分离、鉴别羧酸与酚
在制药工业中将羧酸制成钾盐、钠盐增加 药物的水溶性,提高药效
11-14
问题11-3 乙酸中也含有CH3CO基团,但不发生碘仿反应。为 什么?
AC
OH
性增强
O
当D为推电子基团, 酸
D C O H 性减弱
11-15
(1) 诱导效应
酸性排列顺序
HCOOH > CH3COOH >CH3CH2COOH
pKa 3.77

大学无机化学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大学无机化学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⒉) 核磁共振(NMR) O R-C -O-H
O R-CH2-C -OH δ=10~13 ppm δ=2~2.7 ppm
920 3200~2500 1400 1725 1320 1200
3200~2500㎝-1为O-H的伸缩振动; 1725cm-1为 C=O伸缩振动; 1400cm-1 1320cm-1 为CH3弯曲振动
甲基为给电子基
不同卤素取代羧酸酸性:
Cl3C-COOH>Cl2CH-COOH>ClCH2-COOH>CH3-COOH
FCH2COOH > ClCH2COOH > BrCH2COOH
>ICH3COOH > CH3COOH Cl Cl
CH3CH2CHCOOH > CH3CHCH2COOH Cl
> CH2CH2CH2COOH > CH3CH2CH2COOH
日常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的钠盐; 食用的油以及许多工业用的油都是属于羧酸的甘油酯。 羧酸也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例如化合成纤维 (尼龙、的确良)的重要原料之一就是羧酸。
1.2 羧酸的分类 脂肪酸: CH3COOH 乙酸
芳香酸: C6H5COOH
饱和酸: CH3CH2COOH
苯甲酸
丙酸 丙烯酸 乙酸
O R C OH
P2O5
O O R C O C R + H2O
羧酸之间脱水反应:
同种酸、不同酸和二元酸分子内均可发生脱水反应。
乙酸酐
戊二酸酐
很多二元酸可以直接加热,分子内失水而形成五元或六元 环状的酸酐。
O C OH C OH O

邻苯二甲酸酐
O C + H 2O C O O
马来酸酐
分子量较大的羧酸在醋酸酐(作脱水剂)存在下,失水生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详解演示文稿
保留双键
第十七页,共53页。
4、 羧酸的受热分解-脱羧反应
羧酸分子脱去CO2的反应叫脱羧反应,根据羧酸结构不同可以得 到不同产物
(1) 一元羧酸
R – COONa NaOH-CaO
共熔
R - H + Na2CO3
羧酸的α位上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容易脱羧
CCl3 – COOH

CHCl3 + CO2↑
R'
浓H2SO4
R
O C
O

R' + H2O
CH2COOH 浓H2SO4
OH
CH2
CO O
H3O+
CH2COOH OH
第十六页,共53页。
3、 还原
用LiAlH4可以将羧酸还原为醇,该还原剂不影响化合物中的
不饱和键.
O R C OH
LiAlH4
R CH2 OH 伯伯醇醇
H2C CH CH2 COOH LiAlH4 H2C CH CH2 CH2 OH
⑴ 酰氯、酰胺:将相应的“酸”改为酰氯、酰胺即可。例如:
第二十七页,共53页。
⑵ 酸酐
由相应的酸来命名
两分子酸相同:
O CH3 C
O CH3 C
O
乙酸酐
O CH3 CH2 C
O CH3 CH2 C
O
丙酸酐
O C
O
C O
苯甲酸酐
两分子酸不同:
O CH3 C
O
CH3 CH2 C O
乙(酸)丙(酸)酐
第二十八页,共53页。
3、苯甲酸 安息香酸,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 4、乙二酸 草酸,酸性最强的二元酸.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在定量分析中

羧酸及取代羧酸—取代羧酸(药学有机化学课件)

羧酸及取代羧酸—取代羧酸(药学有机化学课件)
➢ α-羟基酸:在两分子间脱水生成交酯。
H3C O H HO O
CH
C
C
CH
O OH H O CH3
H3C O
OO + H2O
O CH3
丙交酯
二、羟基酸的性质
脱水反应 ➢ β-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不饱和酸。
CH3 CH CH COOH △ CH3 CH CH COOH + H2O OH H
β-羟基丁酸
二、羟基酸的性质
羟基酸具有醇、酚和羧酸的通性,既有-OH的性质,又 有-COOH的性质,酚酸可以使FeCl3显色。
① 酸性 ③ 羧基上羟基的酯化反应 ④ 脱羧反应 ② 醇羟基氧化反应、 脱水反应
二、羟基酸的性质
酸性:羟基酸具有酸性。羟基酸的酸性比相应的羧酸强。
OH
OH
CH3CHCOOH > CH2CH2COOH > CH3CH2COOH
酮酸的脱羧反应
α-酮酸和β-酮酸比对应的羧酸更易发生脱羧反应。
O CH3 C
COOH 稀 H2SO4 CH3
CHO + CO2
α-酮酸

H3C C O
RC
O
CH2 COOH CH2 COOH
β-酮酸
H3C C O
RC
O
+ CH3


有机化学/ 取代羧酸
羟基酸的命名和化学性质
羟基酸可以看成是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 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羟基(-OH )和羧基(-COOH)是 羟基酸的官能团。
醇酸:羟基酸分子中羟基连在脂肪烃基上
酚酸:羟基酸分子中羟基直接连在芳环上
CH3 CH COOH OH
醇酸
COOH

第十章 取代酸.ppt

第十章 取代酸.ppt
烯醇式 7.5%
这种异构体间相互自行转变而处于动态平衡 的现象,叫互变异构现象。
这种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叫 酮—烯醇互变异构现象。
除酮-烯醇互变异构外,只要结构中有活泼氢
原子和不饱和键相邻时,都可能有类似的互变异构
现象。
CN
OH
酰胺式 常见的互变异构体:
C=N OH
亚胺醇式
CH3COCH2COOC2H5 7.5% (烯醇式)
二、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1. 酸性
CH3CH2COOH CH2CH2COOH CH3CHCOOH
OH
OH
pKa 4.88
4.51
3.86
COOH OH
COOH OH
pKa 3.00 4.12
COOH
COOH
OH
4.18
4.54
原因:
HO
COOH P-π共轭效应 占主导
OH O
C O H 诱导效应占主导
CH3COCH2COOH β -丁酮酸
(3- 丁酮酸或乙酰乙酸)
COOH
β -羧基-α 戊酮二酸
HOOCCOCHCH 2COOH (草酰琥珀酸)
二、羰基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pKa
CH3CCOOH O
2.25
CH3CH2COOH 4.89
2.氧化还原反应
醛酸:CHO 吐伦试剂
COOH
COONH4 COONH4
+
2NH3
+
H2O
+ 2Ag
CHO 稀NaOH COOH
CH2OH COONa
+ COONa COONa
酮酸: O
费林试剂 CH3CCOOH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1.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子量较接近,而沸点和熔点却相差很大,此现象如何解释?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分子量106 108 122沸点/178 205 249℃熔点/℃-26 -15.3 1222.顺丁烯二酸在100克水中能溶解79克,而反丁烯二酸只能溶解0.7克,试给予解释。

3.试解释邻氯苯丙炔酸的酸性弱于其对位和间位异构体的酸性。

4.试解释为什么2,6-二羟基苯甲酸(pKa=2.32)的酸性强于邻羟基苯甲酸(pKa=2.98)的酸性。

5.在利用氧化法由伯醇制备醛或由烷基苯制备芳酸中,如何能得到纯净的醛或羧酸?6.甲酸为什么具有还原性?7.分子式为C9H8O3的一种化合物,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有显色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用KMnO4氧化得到对羟基苯甲酸,试推断它的结构。

8.分子式为C4H8O3的两种同分异构体A和B,A与稀硫酸共热,得到分子式为C3H6O 的化合物C和另一化合物D,C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但D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

B 加热脱水生成分子式为C4H6O2的化合物E,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并经催化氢化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直链羧酸F。

试写出A、B、C、D、E、F的结构式。

9.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1)甲酸、乙酸和丙烯酸(2)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和苯甲醛10.阿司匹林水溶液加入FeCl3溶液能否显色?如将其水溶液加热放冷后再加入FeCl3溶液能否显色?11.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丙酮酸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1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简述其理由。

(1)(A)丁酸(B)顺丁烯二酸(C)丁二酸(D)丁炔二酸(E)反丁烯二酸(3)(A)α-氯代苯乙酸(B)对氯苯乙酸(C) 苯乙酸(D) β-苯丙酸13.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羧酸的沸点及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它有机物高?(2)苯甲酸和邻氯苯甲酸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能用甲酸钠的水溶液将其混合物分开,为什么?14.排列出下列醇在酸催化下与丁酸发生反应的活性次序:(1)(CH3)3CCH(OH)CH3(2)CH3CH2CH2CH2OH(3)CH3OH (4)CH3CH(OH)CH2CH315.写出草酸、对苯二甲酸在酸催化下,分别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

有机化学--取代羧酸38页PPT

有机化学--取代羧酸38页PPT
有机化学--取代羧酸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第十章 取代酸

第十章 取代酸
Δ R OH H COOH
RCH=CHCOOH
+ H2O
第十章 取代酸—羟基酸 (3)γ,δ羟基酸发生分子内酯化,生成环内 酯
O OH C H2 O OH C H2 OH Δ O OH O Δ O
O
第十章 取代酸—羟基酸 (4)羟基和羧基相隔五个以上碳原子时,受 热发生分子内酯化脱水,生成聚酯
mHO—( CH n—COOH 2) Δ
第十章 取代酸—羰基酸
H2C
COOEt C 2 H 5 ONa COOEt
— CH(COOEt)2 Na Δ -CO 2
第十章 取代酸—羰基酸 一、乙酰乙酸乙酯 (一)性质: 1、互变异构: 几个实验事实: (1)与羰基试剂如HCN,NaHSO3, HO—NH2,C6H5NHNH2等作用。(说明 具有酮式结构) (2)与溴水作用可褪色(说明有不饱和键) (3)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说明具有 烯醇式结构)
第十章 取代酸—羰基酸 物理和化学方法证明,乙酰乙酸乙酯存在 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并存在下 列平衡:
第十章 取代酸—羰基酸
酮式分解 O H3C C H2 O 1、C2H5ONa O C2 H 5 2、Y—X
O Y C H2 O Y C H2 OH CH 3
酸式分解
第十章 取代酸—羰基酸 二、丙二酸二乙酯 (一)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质 1、亚甲基的活性 2、水解后丙二酸不稳定,易脱羧 (二)合成上的应用 主要用于合成羧酸 1、合成一元酸
第十章 取代酸—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取代羧酸的结构和性 质,并了解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取代羧酸的结构和性质及在合成上的 应用 [教学难点] 取代羧酸在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章 取代酸—教学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取代羧酸
【目的要求】
1、掌握取代羧酸的分类和命名(包含俗名);取代羧酸的酸性及其它特性。

2、熟悉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3、了解取代羧酸的制备方法;一些重要化合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取代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结构和分类
卤代酸、羟基酸、羰基酸(氧代酸)和氨基酸等。

二、命名
第二节 卤代酸
一、卤代酸的制备 (一)、α-卤代酸的制备
脂肪族羧酸在少量红磷(或卤代磷)存在下可以直接溴化或氯化,生成α-卤代酸(Hell-Volhard-Zelinsky 反应)。

RCH 2
Br
PBr 2
Br
α-溴代酸 (二)、β-卤代酸的制备
β-卤代酸可用α,β-不饱和酸和卤化氢发生加成作用而制得。

加成时,卤原子总是加β-碳原子上。

(三)、 洪赛迪克尔(Hunsdiecker )反应 二、性质 (一)、酸性
卤原子的存在使卤代酸的酸性比相应的羧酸强。

酸性的强弱与卤原子取代的位置、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有关。

(二)、与碱的反应
1、α-卤代酸:与水或稀碱溶液共煮,水解成羟基酸。

Cl OH
H Cl
CH 3CHCOOH
CH 3
2、β-卤代酸: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失去一分子卤化氢,而产生α,β-不饱和羧酸。

H
2
Cl
H
CH 2CHCOOH 2
3、γ-与δ-卤代酸 (三)、达则斯(Darzens )反应 (四)、雷福尔马斯基(Reformatsky )反应
α-卤代酸酯在锌粉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醛、酮、酯)发生反应,产物经
水解后生成β-羟基酸酯的反应称雷福尔马斯基反应。

反应是通过有机锌化合物进行的。

例如:
BrCH 2COOC 2H 5
Zn
BrZnCH 2COOC 2H
5
Zn BrZnCH
2COOC 2H
C 6H 5CHO
C 6H 5CHCH 2COOC 2H 5OZnBr
C 6H 5CHCH 2COOC 2H 5OZnBr
O
H
C 6H 5
CHCH 2COOC 2H OH
Br OH
2
61%~64% 三、个别化合物
第三节 羟基酸
一、醇酸 (一)、醇酸的制备
1、卤代酸水解
2、羟基腈水解
3、雷福尔马斯基反应
(二)、性质
1
、酸性。

2、氧化反应。

3、脱水反应。

醇酸受热后而发生脱水反应,随着羧基和羟基的相对位置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4、分解反应。

(三)、个别化合物 二、酚酸 (一)、制备 (二)、性质
当酚酸中的羟基与羧基处于邻位或对位时,受热容易脱羧,这是它们的一个特性。

OH
CO 2
OH
COOH
(三)、个别化合物
第四节 羰基酸
一、α-羰基酸
丙酮酸是最简单的α-羰基酸。

CH 3CHCOOH
CH 3CCOOH
OH
二、β-羰基酸
β-丁酮酸(CH 2
COOH
O
CH 3C )又叫乙酰乙酸,是最简单的β-酮酸。

三、乙酰乙酸乙酯 (一)、制备
1、 二乙烯酮与醇作用
2、克莱森(Claisen )酯缩合反应。

(二)、乙酰乙酸乙酯的酸性和互变异构现象
1、活泼亚甲基上α-氢的酸性。

2、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
3、乙酰乙酸乙酯的酸式分解和酮式分解 酸式分解。

CH 2
C
O OC 2H 5
CH 3
C
O
ONa
3
O
C 2H 5OH
H
+
3COOH
酮式分解
CH 2
O OC 2H 5
CH 3
C
O
NaOH CH
3
O
H +
CH 3
C
O
CH 2COONa
CH 3
①、α-亚甲基上的取代反应
②、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四、丙二酸二乙酯 (一)、制备 (二)、性质
1、烷基化:
CH 2
COOC 2H 5COOC 2H 5
252H 5)2]
Na
+
RX
2H 5)2
2
、酰基化:
CH 2
COOC 2H 5COOC 2H 5
Mg(OC H )O
O
C 2H 5CCHCOC 2H 5
Cl
O O
RCCH(COOC 2H 5)2
酰基丙二酸二乙酯
(三)、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上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