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H液相循环加氢可望工业化
石油化工工艺学思考题新

化学工艺学复习资料(答案仅供参考)增加部分英语题型专业(词汇)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加氢裂化,hydrocracking延迟焦化,delayed coking凝析油(Natural gasoline)、石脑油(Naphtha)、轻柴油(Atmospheric gas oil)、粗柴油(Vacuum gas oil)、加氢裂化尾油(Hydrogenated tail oil) 苯(Benzene, ),甲苯(Toluene, ),二甲苯(Xylene, );乙烯,ethylene丙烯,propylene丁二烯,butadiene邻二甲苯(Ortho-xylene,)、对二甲苯(Para-xylene,)、间二甲苯(Met-xylene,)聚乙烯,polyethylen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 聚苯乙烯,polystyrene思考题(第一章)1. 茂名石化乙烯出厂化工商品有塑料类、合成橡胶类、液体化工类三大类。
2. 茂名石化工业区内代表性企业有那些?主营业务?a)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碳九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基地;b)茂名鲁华化工有限公司建设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碳五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基地;c)广东奥克化学有限公司环氧乙烷精深加工基地;d)茂名石化实华股份有限公司碳四、芳烃精深加工基地;e)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茂名市科达化工有限公司等为基础,建设广东最大的化工助剂基地。
3. 我国乙烯工业概况?答:乙烯装置在生产乙烯的同时,副产大量的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和二甲苯,成为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的主要来源。
世界上约70%的丙烯、90%的丁二烯、30%的芳烃均来自乙烯副产。
以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和三苯(苯、甲苯和二甲苯)总量计算,约65%来自乙烯生产装置。
因此,乙烯生产在石油化工基础原料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C4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的工业应用

C4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的工业应用皇甫协立;李世伟;赵多【摘要】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C4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号MTBE装置上成功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的1-丁烯收率高,加氢产品中剩余丁二烯的量少,催化剂SHB-01具有初期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弹性大等特性.装置运行期间,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1-丁烯收率大于95.2%,加氢产品指标优异,剩余丁二烯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可满足聚合级1-丁烯产品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C4选择加氢除丁二烯催化剂.【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8(049)008【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C4;选择性加氢;丁二烯;催化剂【作者】皇甫协立;李世伟;赵多【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540;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540;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我国C4总量随着炼油、乙烯产能和MTO工艺的发展而增长[1-2]。
2015年全国原油加工量为478 Mt,炼油厂副产C4约6.0 Mt;乙烯产量16.23 Mt,副产C4约4.05 Mt(按产量比1∶4 计算)[3];新型煤化工甲醇制烯烃装置(已投产4 套),副产C4约0.2 Mt,C4资源总量已超过10 Mt。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将在3年内开工建设(含已投产和正在试车)的煤制烯烃项目有20多个,各地规划的煤制烯烃总产能已超过20 Mta,副产C4资源也将有较大增量。
FCC、MTO及抽余或醚后C4除含有正丁烯等主要组分外,还含有少量的双烯及炔烃,这些易聚物会导致正丁烯反应(烯烃聚合烯烃裂解烷基化)的催化剂快速失活,影响装置稳定运行[4-7]。
例如1-丁烯聚合工艺中,微量丁二烯的存在可减少聚合催化剂使用寿命并降低产品质量[8]。
增加选择加氢单元脱除C4中易聚合组分,同时根据产品需要调整原料中1-丁烯和2-丁烯的比例,是工业上普遍采用的一条经济环保路线[9]。
加氢工艺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渣油加氢技术交流-201000729

渣油加氢四种工艺类型主要特点
工艺类型
固定床
膨胀床
浆液床
移动床
产品质量
较好,可最为 轻 油 可 作 为 成 产品含硫高, 与固定床相 低硫燃料油和 品,重油还需加 需进一步加氢 近 二次加工原料 工或作燃料油 脱硫
装置运转周期 6~24 个月
连续运转
连续运转 连续运转
技术难易程度 设备简单,易 操作
渣油原料金属Ni+V 117.5 μg/g
沥青质,4.61%
Ni+V 930 μg/g 占渣油,36.5%
胶质,10.03%
Ni+V 42.2 μg/g 占加氢AR,42.8%
加氢渣油金属Ni+V 9.89 μg/g
沥青质,1.23%
Ni+V 401 μg/g 占加氢AR,49.9%
胶质和沥青质
形成焦炭
0.35 脱硫率/%
渣油转化率对干 泥生成的影响
干泥(Dry Sludge) 或沉渣(Sediment)
渣油加氢工艺-按催化剂在反应器中状
态
固定床 (滴流)
渣油+H2
移动床 (逆流)
移动床 (顺流)
沸腾床 (流化态)
浆液反应器
生成油+H2
渣油+H2
生成油+H2
生成油+H2+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53.1
日本加氢能力比例
原油 加工 总量
其他 加氢
渣油 蜡油 加氢 加氢
煤柴 汽油 合计
油加 加氢 氢
比例 100 %
5.3 11.3 17.2
40.6 24.1 98.5
石油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化工工艺学题型:(开)一填空题20~25分二判断题10~15分三简答题25~35分四分析讨论题25~35分五计算题10~15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哪几个步骤?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2 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化学反应的效率—合成效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
3 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基本溉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化率(X):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选择性(S):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表达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收率(Y):从产物角度来描述反应过程的效率。
关系:根据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定义可知,相对于同一反应物而言,三者有以下关系:Y=SX。
对于无副反应的体系,S=1,故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转化率,转化率越高则收率越高;有副反应的体系,S<1,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
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4 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
5 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6 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哪些?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反应规律。
7 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都包含哪些反应类型?包含:烯烃的再裂解、聚合、环化、缩合、生炭、加氢和脱氢反应类型。
8 裂解原料性质的参数有哪四种?族组成---PONA值;氢含量;特性因数;芳烃指数四种。
苯加氢制环己烷

精心整理四、苯加氢制环己烷环己烷主要(占总产量90%以上)用来生产环己醇、环己酮及己二酸,后三者是制造尼大,投资费用比液相法高。
1.反应原理(1)化学反应在反应条件下,苯与氢可能发生下面各种反应:+nH2→C+CH4(4)2223上往往存在强酸中心,它对反应(2)和(4)有明显促进作用。
因此,选择非酸性载体可以避免这种加氢裂解作用。
反应(3)是环己烷的异构化,它往往被酸催化,在200℃下,异构化反应达到平衡时环己烷生成甲基环戊烷的转化率为68%,将温度升高到300℃时其转化率达83%,因此也必须选择不会引起这种异构对反应影响不大。
温度对反应(3)平衡的影响示于图3-2-19。
由图3-2-19可知,甲基环己烷的平衡浓度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
为抑制这一副反应,也要求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就有高的苯加氢活性,而且在催化剂上不存在酸性中心。
两种方法,对液相加氢而言,要求催化剂是细微颗粒(粉末,粒度为20~100μm),能悬浮在反应液中进行液-固相加氢反应。
考虑到反应要求低温高活性,而且苯环加氢比烯,炔加氢困难,工业上都选用骨架镍催化剂。
用这种催化剂在3.5MPa的压力和不产生副反应的温度(200℃)下,反应速率很容易达到每克镍每催化剂,要求载体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工业条件下的机械应力,有足够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径分布,能负载足够数量的镍盐(氧化镍)。
此外,还要求载体对副反应没有催化活性。
符合上述条件,工业上应用的载体有高纯度氧化铝球(Φ2~4mm),SiO2和硅藻土等,比表面积210m2/g,松密度0.91g/cm3,孔隙度0.4cm3/g。
现在,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液相用物在催化剂表面是发生单位(独位)吸附还是多位吸附;③氢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作用物分子是怎样反应的。
以苯加氢生成环己烷为例,就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机理,一种认为苯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多位吸附,形成,然后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环己烷。
近年来又提出了另一种观点,认为苯分子只与催化剂表面接近于1。
2-PH装置加氢单元废液回收工艺研究

格产品。同时,基于 AspenPlus软件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完成投资费用估算及初步经济性测算,为国内 2PH装
置同类型废液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2PH; 废液; 减压精馏; 模拟分析
中图分类号:TQ426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6247.2024.01.001
塔,考虑到操作温度的限制,两塔皆为减压精馏 体见图 2、3。
1) !"#$%&
/01
1)
234
;01
56789:
'()*+,-.
5<=89:
34
>?
'F)*+,-.
345 5<@AB 345
=8:CDE 345
78:CDE
345 56@AB
图 2 2PH装置加氢精制单元废液提纯回用工艺流程 (方案一)
6
CHEMICALENGINEERING DESIGN
化工设计 2024,34(1)
表 4 产品经济效益
项目
名称
年处理量
单价
或产量(t) (元)
年总收入 (万元)
重质废液
9000
2000
1800
原料
产品 加工费用
利润①
轻质废液 氢气
2PH产品 重质物 轻质物
7000 120 8800 2300 4800
2024,34(1)
吴 桐等 2PH装置加氢单元废液回收工艺研究
5
!"#$%&'(
!"#$%&'(
>#
=>B#
C5石油树脂加氢研究概况

C5石油树脂加氢研究概况摘要:目前我国C5石油树脂加氢技术还不太成熟,跟国外差距较大,所以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改进生产设备;加大C5原料的精馏程度,改善馏分组分;大力开发高效催化剂,优化生产工艺并进一步提高产能;采用更加优良高效溶剂代替环己烷等现用溶剂使我国尽快争取赶上国外技术水平。
关键词:C5石油树脂;加氢改性;性能;用途石油树脂加氢主要分为浆态加氢工艺、喷淋式加氢工艺和固定床加氢工艺,并且以一段或二段固定床加氢工艺为主。
目前,已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石油树脂加氢品种不是很多,就其制备方法而言也各不相同,但大多是专利秘密或者是各工厂的技术秘密,而不同制备方法所得到的产品,其活性和寿命等性能指标均有所差异。
1 国内外加氢石油树脂发展状况1.1 石油树脂的加氢工艺国外石油树脂加氢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比较有代表的有埃克森美孚公司、伊士曼化学公司、瑞翁公司、荒川化学公司等,由于石油树脂的加氢工艺难度特别大,所以石油树脂的加氢工艺设计的操作条件都比较苛刻,其工艺种类根据生产规模和对产品要求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国外加氢工艺技术大体可归纳为以下3种:1)浆态加氢工艺。
此工艺过程一般为间歇式,也可以是连续式,它适用于小规模的生产,投资少,但操作繁琐,催化剂损失大。
工艺流程为将树脂按一定的浓度溶解在溶剂中。
与带有载体的固体粉末催化剂一起加人具有搅拌的反应釜进行反应,脱除催化剂反应物料后经过闪蒸装置闪蒸,被蒸出的溶剂可循环使用,树脂去成型和包装;2)固定床加氢工艺。
此加氢工艺可以一段加氢,也可以两段加氢。
美国EASTMAN采用两段加氢工艺,一段加氢除去石油树脂中的大部分硫、胶质和双键,同时对第二段加氢催化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过一段加氢后的石油树脂再进入第二段进行加氢。
一段加氢与两段加氢工艺流程基本相同,日本荒川化学工业公司在1989年申请的专利报道了该公司发明的一段加氢工艺。
石油树脂是在熔融状态进入滴流床反应器直接进行加氢反应;3)喷淋塔式加氢工艺。
煤炭液化技术复习资料

第三章1.什么是煤炭直接液化?定义: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洁净的便于运输和使用的液体燃料、化学品或化工原料的一种先进的洁净煤技术.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称为直接液化。
2.煤炭直接液化的途径是什么?如何实施?途径:煤先经加氢裂解等过程转化为液化油,再提质加工得到成品油.具体实施:先热解反应产生自由基碎片再由自由基碎片加氢得到的油再经脱杂(S,N,O等杂原子),缩合反应得到成品油。
3.煤炭直接液化反应有哪些?主要反应是什么?煤的热解反应自由基碎片的加氢反应脱杂原子反应缩合反应4.什么是自由基碎片?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煤的大分子结构首先受热分解,而使煤分解成以结构单元缩合芳烃为单个分子的独立的自由基碎片5.自由基碎片加氢反应中氢的来源是什么?哪些是主要来源?供给自由基的氢源主要有:(1)外界供给的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变为活性氢;(2)溶剂可供给的或传递的氢;(3)煤本身可供应的氢(煤分子内部重排、部分结构裂解或缩聚形成的氢);(4)化学反应生成的氢,如CO和H2O反应生成的氢等.6.煤直接液化研究中油,沥青烯,前沥青烯,残渣是如何定义的?(1)油:可溶于正己烷的物质(2)沥青烯:不溶于正己烷而溶于苯(3)前沥青烯:不溶于苯而溶于四氢呋喃或吡啶(4)残渣:不溶于四氢呋喃或吡啶的物质7.描述煤炭直接液化反应的历程?首先,煤在溶剂中膨胀形成胶体系统,有机质进行局部溶解,发生煤的解体破坏,350~400℃左右发生分解、加氢、解聚、聚合以及脱杂原子等一系列反应,生成沥青质含量很多的高分子物质。
当温度达到450~480℃时,溶剂中氢的饱合程度增加,使氢重新分配程度也相应增加,从而使煤加氢液化过程逐步加深,使高分子物质(沥青质)转变为低分子产物-油和气。
这个过程中也是存在分解、加氢、解聚、聚合以及脱杂原子等一系列反应1)先裂解后加氢。
2)反应以顺序进行为主。
虽然在反应初期有少量气体和轻质油生成,不过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