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论文

有机化学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2011年11月15日

简要目录

一、前言

二、合成醇的方法

三、合成醛的方法

四、合成羧酸的方法

五、SN1反应与SN2反应的异同及机理

六、有机化学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七、对课程的小建议

前言

有机化学主要是介绍化学物质的科学。目前有机化学物质的分类主要是按照其决定性作用,能代表化学物质的基团也就是官能团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可分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为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以上为烃衍生物)。

具体主要是介绍这些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化学反应,反应机理,制备方法。其中化学反应基本上为基团的取代,能否进行一个反应,取决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的因素。而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无机物,石油提取物,以及容易制备或成本低的物质制得难以得到的物质。反应机理也为基团之间的进攻和离去倾向之间的竞争。

天然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合成、结构和性能。20世纪初至30年代,先后确定了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牛胆酸、胆固醇和某些萜类的结构,肽和蛋白质的组成;30~40年代,确定了一些维生素、甾族激素、多聚糖的结构,完成了一些甾族激素和维生素的结构和合成的研究;40~50年代前后,发现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完成了结构测定和合成;50年代完成了某些甾族化合物和吗啡等生物碱的全合成,催产素等生物活性小肽的合成,确定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发现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60年代完成了胰岛素的全合成和低聚核苷酸的合成;70年代至80年代初,进行了前列腺素、维生素B12、昆虫信息素激素的全合成,确定了核酸和美登木素的结构并完成了它们的全合成等等。

有机合成方面主要研究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元素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19世纪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随后陆续合成了葡萄糖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等一系列有机酸;19世纪后半叶合成了多种染料;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DDT和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20世纪初,合成了606药剂,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种磺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药物。

合成醇的方法

一、羧酸酯和羧酸还原为醇

1金属钠和醇为还原剂

本反应是将羧酸酯用金属钠和无水醇直接还原生成相应的伯醇,主要用于高级脂肪羧酯的还原。由于催化氢化和氢化铝锂的广泛应用,此法在实验室中已经很少采用,但是因为其简便易行,在工业上仍然广泛应用。

2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

利用LAH还原羧酸酯到伯醇是一个快速,后处理较为简便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酯基可在零下30℃下反应30 分钟即可被还原。因此即使分子内有酰胺或其他一些敏感的官能基存在也没什么关系。降低氢化铝锂还原能力可以提高还原反应的选择性。常用的的方法是加入不同比例的无水三氯化铝或者加入计算量的醇,取代氢化铝锂中1-3个氢原子而成铝烷、或烷氧基氢化铝锂。如用烷氧基氢化铝锂还原α,β-不饱和酯到α,β-不饱和醇,若单用氢化铝锂还原,则得到饱和醇。

3 硼氢化物(锂、钠、钾、锌)为还原剂:

利用硼氢化钠(钾)还原羧酸酯到伯醇操作较为安全,简单的方法,由于硼氢化钠的还原性不够强,因此这类反应一般需要回流过夜。反应初始阶段不要去加热,而是在室温下搅拌数小时后在,再加热缓缓回流,否则反应极容易喷出来。硼氢化钠在甲醇中分解较快,这个反应尽量不要用甲醇做溶剂。

二、羧酸还原为醇

1、氢化铝锂为还原剂:

氢化铝锂还原羧酸,反应可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一般不会停止在醛的阶段。即使位阻较大的酸,也有较好的收率,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2、硼烷为还原剂:

硼烷为亲电性还原剂,首先是由缺电子的硼原子和羰基氧原子上未共用电子相结合,然后硼原子的氢,以负氢离子形式转移到羰基碳原子上而使之还原成醇。

在羧酸的还原过程中,可能是先生成三酰氧基硼烷,然后酰氧基中氧原子上未共用的电子与缺电子的硼原子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中间体而使酰氧基硼烷中的羰基较为活波,进一步按羰基还原的方式得到相应的伯醇。

硼烷还原羧基的速度比还原其他基团快,因此,当羧酸衍生物分子中有氰基、酯基时,若控制硼烷的用量并在低温反应,可选择性地还原羧基为相应的醇,而不影响其他取代基。硼烷还原羧酸的速度,脂肪酸大于芳香酸,位阻小的羧酸大于位阻大的羧酸,但羧酸盐则不能还原。对脂肪酸酯的还原速度一般较羧酸慢,对芳香酸酯几乎不发生反应,这是由于芳环和羰基的共轭效应,降低了羰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使硼烷的亲电进攻难于进行。

3、Lewis酸存在下硼氢化钠还原羧酸为醇:

硼氢化钠通常不能用来直接还原羧酸,但是Lewis酸的存在可大大提高其还原能力,从而用于羧酸的还原。由于LAH和硼烷的价格相对要贵,因此工业上大量生产时,一般都应用该方法,比较常用的体系为:

NaBH4-BF3, NaBH4-ZnCl2.

4、硼氢化钠还原活性酯或酰氟为醇:

另外有时对于比较复杂的分子,常常将酸做成活性酯后再用NaBH4

直接还原,常用的方法为与氯甲酸乙酯或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活泼的混酐,或与CDI得到活泼酰基眯唑。最近有报道用三氟均三嗪生成酰氟后用NaBH4还原得到醇。

二、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制备醇

酯水解得到相应的醇

三、醛和酮转变成醇

1、醛和酮的加氢还原:

脂肪族醛,酮的氢活性较之芳香族醛,酮为低,通常用Raney镍和铂为催化剂,而钯催化剂的效果较差。一般需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还原。例如,由葡萄糖氢化得山梨醇(sorbitol)。

芳香醛酮的氢化还原,如用钯为催化剂,在加氢剧烈时生成的醇会进一步氢解为烃特别对于芳环上有强推电子基团存在或二芳基酮。但如选用适当活性的Raney镍为催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可得到醇。

2、醛和酮的金属还原

醛、酮能被多种金属还原剂还原成醇。这些金属有锂、钠、钾碱金属; 铝、铁、锌等。他们和特定的试剂配合成常用的还原体系。如锂、钠、钾-氨,钠、钾-醇,铝-汞,铁-乙酸,锌-乙醇等。

3、醛和酮的金属氢化物的还原:

金属氢化物是还原羰基化合物为醇的首选试剂。这些方法具有对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以及产率高的优点,特别是某些烃基取代的金属化合物,显示了对官能团的高度选择性和较好的立体选择性。

四、通过有机金属试剂对醛、酮、环氧以及羧酸衍生物加成反应得到醇

有机金属试剂如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锌试剂等对醛、酮、环氧、或者羧酸及酯加成可以得到相应的仲醇或叔醇。

一般而言,对于芳香的金属试剂由于锂试剂较易从相应的芳香溴代物或碘代物产生,因此较为多用;有时反应芳香锂盐反应不好时我们就要考虑,用相应的格氏试剂,芳香的格氏试剂可通过相应的芳香溴代物或碘代物与镁反应得到,但当分子内有其他对格氏试剂敏感的官能团存在时,由于制备格氏试剂一般需要回流,因而不能使用该方法制备格氏试剂,此时一般可通过使用i PrMgCl或i PrMgBr 在低温下交换得到相应的格氏试剂。而产生烷基的金属试剂一般通过烷基卤代物制成相应的格氏试剂使用;对于a-溴代酯则可通过Reformasky反应得到相应的a-羟基酯。

五、从烯烃制备醇

从烯烃制备醇,也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最简单的为烯烃强酸水解,但此方法常常对于复杂的底物是无法应用的;目前一般是通过硼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醇。烯烃羟卤反应可以得到邻卤代醇;烯烃双羟基化可以得到邻二羟基化合物;烯烃羟胺化反应可以邻氨基醇;γ-或δ-羟基烯烃通过Kennedy 氧化环合反应得到相应的2-羟甲基呋喃和吡喃;通过Baylis-Hillman 反应可得到a-羟基的不饱和酯或腈等。

合成醛的方法

一制备概貌

二用羧酸、羧酸衍生物制备1 由酰卤制备

2 由羧酸制备

3 由酰胺和腈制备

三异丙苯氧化重排-重要的工业制法

合成羧酸的方法

S N1反应与S N2反应的异同及机理

一、S N1反应

S N1是指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

定义:只有反应物(与亲核试剂浓度无关)参与了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

下面以叔丁基溴在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为例:

叔丁基溴的水解速率只与叔丁基溴的浓度都成正比

首先,叔丁基溴在溶剂中水解为叔丁基正离子、Brˉ。过程为C-Br

键逐渐伸长,电子云偏向Brˉ,并使得中心碳原子上的负电荷逐渐增加,达到过渡态,再继续解离为离子。解离所需的能量由生成的离子发生的容溶剂化补偿;接着,OHˉ进攻中心碳原子,并经过过渡态,最后生成产物。

反应过程如图1

图1

S N1反应机制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物首先离解为碳正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去基团,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应速率的一步,也是慢的一步。当分子离解后,碳正离子马上与亲核试剂结合,速率极快,是快的一步,所以S N1反应机制的决定速率步骤只涉及一种分子即卤代烃分子而与进攻试剂无关,即

v=k[(CH3)3CBr]

S N1反应机制一般表示为:

从结构上看,当卤代烷解离为碳正离子时,碳原子由sp3四面体结构转变为sp2三角形平面结构,三个基团在一个平面上成120°,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拥挤,有利于碳正离子的形成,在碳原子上还有一个空的p轨道,用于成键。如果该碳原子上连有三个不同的基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亲核试剂向碳正离子进攻时,由于平面的两边均可进入,而且机会相等,因此可以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转化”的等量的两个化合物。一旦成键,碳原子又从sp2平面三角形结构转为sp3正四面体结构。

S N1导致产物外消旋化;这是因为OHˉ可以从碳正离子的两面进攻,而生成两个构型相反的化合物。但其外消旋化产物大多数并非1:1生成,这可以从反应机理进行解释。

S N1会导致产物的重排。这是因为碳正离子发生了向更稳定的碳正离子重排。

综上可得S N1反应机制的特点:

1、C-X键首先断裂形成碳正离子;

2、过渡态为平面结构,中心原子由sp3杂化转化为sp2杂化;

3、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与之结合,生成等量的对映体,即发生消旋化;

4、此类反应与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无关;

5、生成等量的外消旋体。

二、S N2反应

S N2指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定义:反应物与亲核试剂两者都参与了反应速率控制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

下面以一溴甲烷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为例:

溴甲烷的水解速率与溴甲烷、OHˉ的浓度都成正比

v=k[CH3Br][OHˉ]

因此认为离去基团Brˉ离开中心碳原子的同时,亲核试剂OHˉ也同时与中心碳原子发生部分键和,即C-Br键的断裂与C-O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开始键断裂所需能量部分由键形成所提供,接着两者处于“均势”,即体系能量最高状态(过渡态);最后,C-Br键完全断裂,C-OH键完全生成,生成产物。

反应原理如图2

图2

S

2 反应是同步过程,即亲核试剂 OH-从反应物离去基团 Br-的背面,向

N

与它相连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子形成比较弱的键,同时离去基团 Br-与碳原子的键有一定减弱,两者与碳原子成一直线形,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变为平面,这需要能量,即活化能。当反应进行达到能量最高状态即过度态后,碳原子与离去基团Br-之间的键断裂,碳原子上三个键由平面向另一边偏转,整个过程犹如大风将雨伞由里向外翻转一样,这时就要释放能量,形成产物。S

2

N

的反应机制用一般式表示为:

2反应导致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发生反转

S

N

这是因为亲核试剂OHˉ是从离去基团Br的背面沿着碳原子与溴原子连接的中心线进攻中心碳原子,而且这样子OHˉ受到的电子效应以及空间效应影响最小。实验证明,反应按照S N2机理进行时,其立体化学特征是,进行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反转。

2 反应机制的特点:

综上可得S

N

1、核试剂先沿C-X键轴背面进攻,然后再断裂 C-X 键,即典型的“先进攻,再断键”;

2、过渡态有五个基团,中心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化为sp2杂化;排斥力加大,空阻效应影响显著;

3、反应后原手性碳构型发生翻转;

4、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强对反应有利

5、导致反应的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发生反转

三、小结S N1 反应与与S N2反应的异同

1、S

N

1:是一个两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体,中间体为碳正离子。

S

N

2:是一步反应过程,只有一个过渡态。过渡态的结构特点是:中心碳是sp2杂化,它与五个基团相连,与中心碳相连又未参与反应的三个基团与中心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进入基团和离去基团处在与该平面垂直并通过中心碳原子的一条直线上,分别与中心碳的p轨道结合。

2、S

N

1:由于亲核试剂可以从碳正离子两侧进攻,而且机会相等,因此若与卤素相连的碳是不对称碳,则可以得到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两种产物。

S

N

2:当中心碳原子为不对称碳原子时,产物构型翻转。

3、S

N

1:是一个一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又是单分子反应。

S

N

2: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二级动力学控制的反应。

4、在S

N 1 反应中,伴随有重排和消除产物。S

N

2反应则没有重排和消除

反应。

有机化学在新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新材料从化学角度可分为无机和有机新材料两大类。有机新材料主要是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占新材料的绝大多数。复合材料是新材料中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类,它大多是由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或有机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的。

有机合成化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对有机合成化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发展“理想的”合成方法;强调实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它能够从简单的原料出发,在温和条件下,经过简单的步骤,快速高选择性的转化为目标分子。

功能有机高分子新材料包括:具有导电、半导体、超导体、光电、压电、热电、磁性、光、液晶、信息等物理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反应性、离子交换、离子膜、螯合、催化性、试剂性等化学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模拟酶、酶制剂、高分子药物等生物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医疗功能的各种人工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的人造肾脏、人造心脏、人造血管、人造骨骼等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

新材料中有机新材料占了大多数,它是有机化学理论与技术的结晶,但是它又是在固体物理学、微电子学、光电子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密切配合下发展起来的。

比如建筑与纺织的联姻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将纤维放入混凝土中,起到增强建筑强力、抗老化的效果,已经取得了成效,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这样的实例不少。但是,作为建筑行业使用的防火、阻燃材料纺织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09年2月9日央视配楼的火灾,过去已1年时间了,但人们仍然记忆犹新。这场大火,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最近,媒体披露了失火原因系大楼外墙易燃材料——挤塑板遇燃放的烟花引燃起火。挤塑板虽然环保,但是具有易燃性,过火极快。使用这种易燃材料,一旦遇到火星,造成的损失就不可避免。在建筑工程领域,为了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世界各国对阻燃材料的研究格外重视。一些高性能及高阻燃性的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PEI)、聚苯硫醚(PPS)、聚苯砜(PPSU)、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和改性聚苯醚(PPO)等浮出水面。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最多的是阻燃剂整理织物,包括纯棉、纯涤纶、纯毛、涤棉和各种混纺的耐久性阻燃织物和纯棉、粘胶、纯涤纶非耐久性洗涤阻燃织物,有识人士指出,随着人民生活与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阻燃纺织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应投入人力和资金,加大开发尺寸稳定性、耐化学品性和耐磨性的阻燃纤维产品,扩大应用范围。近年来,我国在研制阻燃材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产业用纺织品中阻燃、耐高温材料受到格外关注,并成为阻燃纤维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这是有机化学在新材料中的典型应用之一,保留了有机材料的物理特性,改善了部分有机材料易燃的性质,使之在生产生活中得到重要的应用。

有机功能材料作为一个新型的研究领域,目前仍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具有应用价值新材料的合成以及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关系急需更多的创新研究成果。具有潜在光、电、磁功能的有机分子合成和有序组装;分子材料中的电子,能量转

移和一些快速反应过程的研究;运用化学学科的其他分支以及其他学科如物理,电子学等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分子器件的研究应用等将是有机新功能材料化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课程小建议

有机世界千变万化,有许多种人工合成物。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设一定的实验课。

把课程调整到大三学习,可以和无机化学一起上。无机化学课时是前八周,有机化学课时后八周。可分开考试,也可在综合在一张试卷中考。或者写一篇关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论文作为考试,从两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出发。

有机论文

浅谈亲核重排反应及它们的应用 阮赛 摘要:分子重排反应在有机化学中一般都归入反应机理的内容之列。由于分子重排反应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有它特殊的意义, 所以 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认识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分子重排反应的讨论, 可以加深我们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 概念:分子重排反应(molecularrearrangement)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之一。一些有机化学反应,有机物在试剂、加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发生转移,分子碳架或者官能团的位置发生改变,甚至环的大小也发生变化,这样一些反应称为分子重排反应。 一、重排反应类型 分子重排是大量存在的,为了研究方便,也要对其进行分类。通常有下面几种分类方法。 (一)按分子内重排及分子间的重排分类 一.分子内重排 发生分子内重排反应时,基团的迁移仅发生在分子的内部。根据其反应机理,可分为分子内亲电重排和分子内亲核重排。

1. 分子内亲核重排 分子内发生在临近两个原子间的基团迁移,多数情况下属于分子内亲核重排。例如:辛戊基溴在乙醇中的分解; 2. 分子内亲电重排 分子内亲电重排反应多发生在苯环上。常见的有联苯胺从排、N-取代苯胺的重排和羟基的迁移等。 氢化偶氮苯在酸的作用下,可发生重排反应生成联苯胺。N-取代苯胺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基从氮原子上迁移到氮原子的邻位、对位上的反应。例如:亚硝基的迁移,它也是亲电性的重排反应。 苯基羟胺在稀硫酸作用下,可发生OH-的迁移,即OH-作为亲核质点从支链迁移到芳环上,生成氨基酚。 二.分子间的重排 分间的重排可看作是几个基本过程的组合。例如,N-氯代乙酰苯在盐酸的作用下发生重排:先是发生置换反应产生分子氯,然后,氯与乙酰苯胺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得到产物。 (二)、按反应历程分类 根据迁移基团的亲核、亲电或是自由基的性质,重排反应可分为亲核重排、亲电重排和自由基重排。亲核重排是迁移基团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缺电子的迁移终点。用“Z”表示迁移基团,“B”为迁移终点,亲核重排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缺电子中心B可以是碳正离子、碳烯、氮烯、也可以是缺电子的氧原子。由于产生不稳定正性中心的方法很多,所以亲核重排反应的类型也是最多的。重排过程中迁移基团始终未离开分子,往往发生邻基参与,形成类似环丙烷正离子的二电子三中心体系,是一个芳香过渡态,体系能量较低,容易生成,这也是亲核重排反应多的原因之一。

个人简历 教育类

支引娟个人简历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支引娟性别:女 出生日期民族:汉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籍贯:县 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院 专业:化学电话: 邮箱 教育背景 2010.09 - 2014.07 遵义师范学院应用化学(本科) 主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普通话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014.09 - 2017.07 贵州大学化学(研究生) 主修课程: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有机合成实验、近代物理化学、现代分析化学、近代化学实验、现代化学进展、胶体与界面化学 教学经验 本科生实习:大四上学期,在遵义市某辅导班,担任了化学教师一职,在此期间,不仅积累了教学经验,还提升了自己在与学生相处方面以及在紧 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研究生助教:研究生二年级给学生批改作业,期末监考,批改考卷并录入学生成绩,带本科实验并批改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以及录入成绩。 研究生助研:研究生期间,帮助导师教本科生做毕业论文实验、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以及定稿,带下一届研究生做其研究生课题。 化学家教兼职:本科到研究生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曾经在贵阳、六盘水、遵义等地方进行多份家教,积累了教学经验,熟悉初三以及高三的化学 知识,了解学生心理以及与学生相处的技巧。 2014年至2015年自己筹办一个辅导班备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具备技能 全国计算机二级VC、能使用Office、Photoshop、Origin、ChemDraw等办公及画图软件 熟悉红外、紫外、荧光等基本的实验仪器的操作 普通话二级乙等,普通话流利 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大学及研究生期间所参与组织活动 棋类协会会长、化学系干事、校学生会干事、担任班上生活委员、组织棋类协会第一届、二届棋类大赛、参与组织策划迎新晚会、在校外自主创业、研究生期间化学与化工学院党总支纪律检查委员 自我评价 身体素质:能吃苦耐劳,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工作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独立的工作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合理的情况下,服从精神好 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和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性格态度:性格开朗随和、有活力、上进心强、适应和学习能力强、耐心很好、遇事冷静思考,理性处理 所获荣誉 多次奖学金、多次优秀个人、多次优秀班干、多次优秀团干、即兴演讲二等奖、优秀党员、大学生挑战杯省级二等奖 发表文章 )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与期末考试题库(二)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及期末复习 一、回答下列问题:(22小题,1-14每题1分,15-22,每题2分,共30分) 1. 亲核反应、亲电反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反应的立体化学不同 B. 反应的动力学不同 C. 反应要进攻的活性中心的电荷不同 D. 反应的热力学不同 2. 下列四个试剂不与 3-戊酮反应的是( ) A. RMgX B. NaHSO3饱和水溶液 C. PCl3 D. LiAlH4 3.指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不)具有旋光性? 4. 区别安息香和水杨酸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 NaOH(aq) B. Na2CO3(aq) C. FeCl3(aq) D. I2/OH-(aq) 5.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其中最高的是 6. 指出下列哪一个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波长最短( ) 7.下列化合物在常温平衡状态下,最不可能有芳香性特征的是( ) 8.下列含氧化合物最难被稀酸水解的是( ) 9. 二环乙基碳亚胺(DCC)在多肽合成中的作用是( )

A. 活化氨基 B. 活化羧基 C. 保护氨基 D. 保护羧基 10. 比较下列化合物在 H2SO4中的溶解度( ) 11. 下列关于α-螺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内的氢键使α-螺旋稳定 B. 减少 R 基团间的不同的互相作用使α-螺旋稳定 C. 疏水作用使α-螺旋稳定 D. 在某些蛋白质中α-螺旋是二级结构的一种类型 12. 比较苯酚(I)、环己醇(II)、碳酸(III)的酸性大小 A. II>I>III B. III>I>II C. I>II>III D. II>III>I 13.1HNMR 化学位移一般在 0.5-11ppm,请归属以下氢原子的大致位置: A. -CHO B. -CH=CH C. -OCH3 D. 苯上 H 14. 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a. 3–己醇; b. 正己烷; c. 2–甲基–2–戊醇; d. 正辛醇; e. 正己醇。 15. 指出下列化合物中标记的质子的酸性从大到小的顺序: 16. 指出小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的顺序: 17. 下面几种酒石酸的立体异构体熔点相同的是: 18. 用箭头标出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时的优先反应位置: 19. 下列化合物那些有手性?

有机化学课程论文

不同条件下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沸石等作为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时的情况,综述了其研究 进展及应用。 关键词:Friedel-Crafts反应离子液体沸石 引言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是酰卤等化合物在Lewis酸催化下,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酰化反 应。研究发现是酰基化反应的高效催化剂,价廉易得,在一般工业生产中应用较多。 近年来一些离子液体催化剂,即可以保持强Lewis酸性,又可在常温下催化酰化反应,抑制高温下裂解、歧化和降解等副反应发生。此外,沸石分子筛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催化剂。 我们小组通过翻阅资料,查找相关文献,综合介绍了以上不同条件下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正文 1.酰基化催化剂 是最常用的酰基化催化剂,它能在芳香族化合物、含苯环聚合物上引入酰基, 反应需在溶剂中进行。 1.1苯型芳香族化合物的酰化 酰基化通常用下式表示。 由于产物芳酮和有强的络合作用,因此通常需加入大量的水将水解掉, 才能得到纯净的芳酮产物。 当芳环上有强供电基团时,反应容易进行。当芳香族化合物含具有孤对电子的推电子基团时,更易与其络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具有供电基团的有机溶剂和 络合使用,如。芳环上有吸电基团时,酰化反应难于进行。 如在间位有卤素取代基时,一般需要大量的催化剂。 1.2含苯环聚合物的酰基化 含有苯基的聚合物,如聚苯乙烯,通过酰基化可以增强原聚合物的粘附力、物理机械性能、强性和光敏感性。例如,用催化马来酸酐化聚苯乙烯可以得到一类具有新的性能的聚苯乙烯。

食品科学专业

食品科学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 7 2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工作的能力以及能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新产品开发的食品领域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创新精神,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献身食品科技事业,努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知识面的同时,掌握食品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侧重在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动向,能在研究中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指导生产及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四会,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能够用外语撰写论文摘要。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根据食品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本专业暂设7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如下: 0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2食品新资源开发 03食品加工与贮藏 04食品功能成分开发利用 05畜产品质量控制 06食品生物技术 07食品加工工程 三、学习年限 食品科学专业的学位为工学硕士,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第一年为学位课程学习,后两年进行选修课的学习、研究试验、论文撰写及毕业答辩。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

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食品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符合科学、规范、宽广,学分分配合理的基本原则,既要体现食品科学专业的基础性、科学性,又要有先进性、前沿性,同时符合本学科发展的要求。 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其他专业的学位课可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 食品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如下: (一)必修课 1、公共学位课 7学分 (1) 政治理论课(二门课) 9 0学时 3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2 4 0学时 4学分 2、专业学位课 18 学分 (1)高等有机化学 4 0学时 2学分 (2)现代仪器分析 4 0学时 2学分 (3) 实验动物与功能评价 4 0学时 2学分 (4)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4 0学时 2学分 (5)食品生物工程 4 0学时 2学分 (6) 生化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7)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4 0学时 2学分 (8)食品工程高新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9)分子生物学技术 4 0学时 2学分 (二)选修课 一般要求选修1-2门,2-4学分。研究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可跨院(系、所、中心)、跨学科选修研究生课程。本专业研究生要求选修4学分,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如下: (1) 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2) 现代果汁加工技术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3)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题 2 0学时 1学分

高分子材料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高分子材料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高分子材料在印花涂料中的应用 (2) 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高分子材料方向工学硕士的培养 (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接地气的材料学 (4) 新型高分子材料在采空区漏风治理的应用 (5) 高分子材料功能助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6) 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阻燃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7)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及应用 (8)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创新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10) 浅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11) 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 (12) 高分子材料耐候性试验中的紫外辐射测定方法研究 (13) 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关键点的分析 (14) 《药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探讨 (15) 农业院校《药用高分子材料》教学探讨 (1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问题调查及对策 (17) 高分子材料三防技术研究 (18)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老化研究 (19) 浅谈高分子材料成型及其控制技术 (20)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21) 混凝土节水保湿高分子材料养护膜在渠道衬砌工程中的应用

(22)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中的绿色战略 (23) 新型高分子材料与应用探析 (24) 高分子材料,“罢工”脏器的好替身 (25) 试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26) 热致型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研究 (27)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28) 改善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29) 高分子材料的金属化 (30) “理实一体化”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32) 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33) 聚乳酸高分子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34) 浅谈高分子材料抗静电剂ASA (35)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探索 (36) 功能高分子材料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37)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课程教学探析 (38) 浅析Pro/E软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39) 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40) 探讨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41)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聚醚酮酮特种高分子材料中铝离子 残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在自拆卸构件中的应用进展 (42) 浅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性实验能力的培养

医学八-高等有机化学作业题-2011

Ⅱ《高等有机化学》典型问答题 1、关于酸碱性 1-1.比较以下两个化合物的酸性强弱,并给出合理解释 3)3 COOH COOH C(CH 3)3 A: B: 答:B 的酸性比A 强。当t-Butyl 在邻位时,把羧基挤出 了与苯环所在平面,苯基的+C 效应消失,从而一方面增 大了O-H 键的极性,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氧负离子的稳定 性。 1-2.丙二酸的pKa1值(2.8)明显小于乙酸的pKa(4.76);而它的pKa2值(5.85) 明显大于pKa1,试解释之。 答:由图可知丙二酸一级电离后,产物稳定性较高,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羧基的-I 效应,分散了氧负离子的负电荷;第二,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 而二级电离后,生成的产物空间上排斥力较大,不稳定,故pKa2的值明显偏小。 O H HOOC COOH + 1-3.顺式丁烯二酸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Z=1.17×10-2和K2Z=2.6×10-7,而反式丁烯二酸的第一级和第二级电离常数分别为K1E=9.3×10-4和K2E=2.9×10-5,试说明其原因。 答:顺式丁烯二酸电离: C C C O O -O H C C C O O -O O -C C HOOC COOH H H H H H A A1 A2 反式丁烯二酸电离: C C C H H C O O O -C C HOOC H H COOH C C C H H C O O O -HO B B1 B2 K1Z>K1E 的原因:A 的空间效应比B 大,故A 比B 不稳定,易发生电离;其次由于生成的产物A1比B1更加稳定(形成了分子内氢键)。 K2Z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011年11月

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培养计划学校培养标准 一、总体要求 本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天津大学特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天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将按照此标准培养学生,突出“创新性、重实践、国际化”特色,培养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知识。 二、专业特征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备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基础宽、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制药工程师。具体的专业特征目标包括: 1. 个人综合素质培养 1.1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与理性思维的人生态度 1.2 探究真理百折不挠的毅力 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毅力 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1.3 很强的自制力 自制力,为人处事,遵纪守法 组织纪律观念,遵从自然规律,培养科学精神

1.4 成就宏伟事业的自信心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树立远大理想 认识学科发展前沿,树立在科学领域做出突出成果的勇气和决心1.5 诚实守信严谨求真的职业道德 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和职业道德 增强严谨求真的职业素养 1.6 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 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素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1.7 包容心与团队精神 包容心,增强团队意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加强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熏陶 1.8 爱国奉献精神与谋求人类福祉的志向 爱国奉献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为远大志向 1.9 优良的身体素质 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 个人能力培养 2.1 善于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自主学习、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2.2 分析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2.3 计划与综合能力 规划、设计和综合能力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化工工艺毕业论文范文 1当下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第一,生产的效率低下。就我国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存在一个盲区,重点就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 在化学工程的研究的过程中,生产技术首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境污染的现象依旧没有被制止。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的化学生 产的实验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做不到理想的反应,反应现象达不 到预计的效果。在这一系列的生产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环境污 染的现象已经在悄然的发生了,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残留物、化学实 验败北过程中所造成的化学污染。实验过程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十分的严重,经济浪费更是不在话下,极大的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水平。另一方面,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化学产品的使用效率低下,根本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第二,化学工程的生产过程,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化学污染在当下我国的环境污染的 比重中占了较大成分。重工业,尤其是金属工业所产生的污染现象 尤为严重。在对水资源的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废弃水中的金属含量 严格的超过了安全性能的指标。水资源的污染,也会对地下的土质 产生影响,而土质又会影响农业的产值,这样看来,化学生产所造 成的污染现象是严重的。另外,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废弃水的直 接排放,给自然环境同样造成了污染。第三,化学工程的不连贯性,很容易生产的间断性,从而影响生产的进度,尤其是当它发生了不 合理的间断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整个生产的过程产生影响。由此看来,生产效率的低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生产的不合理的 间断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阻碍着化学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2我国化工生产工艺解析 从上文中,对于我国目前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我国的化工生产工艺还不是非常完善。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化学的生产工艺需要有哪些改进呢?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哪些最 新的化学生产工艺能够降低化学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呢?第一,化学生

有机化学的四大谱论文

四大谱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 姓名:吴舜华 学号:20122401060 班级:12化教(5)班

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吴舜华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 摘要:目前,有机四大谱已成为研究有机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今广泛采用的有机四大谱——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简称UV)、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NMR)、质谱(mass spectroscopy,简称M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有机化合物、应用 有机化合物,不论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还是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都需要测定它的分子结构。过去,用化学方法确定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一项非常繁琐、费时,甚至是很难完成的工作。这是因为要鉴定的“未知物”需要通过多种化学反应使它变成已知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才能推导出它的可能结构。例如,对胆固醇结构式的确定,经近40年(1889-1927)的工作所获得的结构式(此项工作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后经X射线衍射法证明还存在某些错误。 而近三、四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物理方法,如X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已成为常规的工作手段。近代物理方法弥补了化学方法的不足,大大丰富了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手段,明显地提高了确定结构的水平。特别是有机四大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的广泛应用为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有机分析基本上以仪器分析为主,化学反应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所需测定的样品量降低到以毫克记,研究周期也大为缩短,可以月记,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今非昔比。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概述 1.1.1紫外光谱概念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价电子的跃迁而产生的,是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谱10~800nm的电磁波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简称紫外光谱(UV)。紫外可见光可分为3个区域: 远紫外区(10~190nm)、近紫外区(190~400nm) 和可见光区(400~800nm)。具有峰型较宽,信号较少,灵敏度高等特点。 1.1.2紫外光谱图 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强度 A(吸光度)= κcL = -lgI / I0 κ: 摩尔吸收系数 横坐标:波长(nm) 纵坐标:A,κ,lgκ,T 最大吸收波长: max 最大吸收峰κ值:κmax

有机化学论文

浅谈高分子的发展及应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新型材料的帮助,无机化学便在这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说道无机化学的历史,这恐怕要追溯到一千年以前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可以说是祖先为人类打开无机化学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这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高明的智慧,第一批纸的诞生其实源自一些很常见的材料,例如竹子、破渔网、树皮......一些简单的原料经过水煮、火焠、加压、烘干等工序,便生产出一张完整的纸。 其实首先引出造纸术的目的是为了介绍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自古至今,人类利用纤维素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直到18世纪30年代半合成高分子材料诞生,人类才渐渐的脱离自然纤维材料有限的束缚,在这一时期,全世界涌现出了大量的化学学家,他们不断探索积累,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19世纪火化橡胶与赛璐珞的诞生,人类又向高分子的研究迈进一步,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那就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问世, 其而得到广泛应用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世界上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正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入.一方面,对重要的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继续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它们的性能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塑料一般作为绝缘材料被广泛使用,但是近年来,为满足电子工业需求,又研制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导电塑料.导电塑料已用于制造电池等,并可望在工业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仿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等.这类高分子材料在宇航、建筑、机器人、仿生和医药领域已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总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正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 础实验课程。文章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改革后的有 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全 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要求[1,2]。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志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求异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 用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3-5]。辽东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是面向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从1995年起,我们就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近年来,我们在借鉴国内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再结合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 力的要求,并在总结以前的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 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深化,并编写了符合本校各专业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其中实验内容分成五个层次,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趣 味性实验,以求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系统、全面地训练,期望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精选基础性实验,巩固及培养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 结合我校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特 点及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各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针对不同的专业,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如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偏重选择与生物及药物相关 的实验,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氯甲苯杀虫剂的合成;对于环境及矿物工程专业,偏 重选择治理环境及浮选药剂的实验,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此外,并逐步采用先进的实 验技术,如熔点的测定,采用显微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 旨在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与实验方法,为下一步开展综合性、设 计性及研究性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综合性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以前我们所开设的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大多为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 性实验所占比重较小。教学内容模式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边看实验讲义, 边做实验,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不重视实验的细节和过程,对做过的实验中的操作、

高等有机化学汇总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姓名: 陶月红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化学 学号: 2014111004 2015 年1 月12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有机化学的研究进展 理学院2014111004 陶月红 摘要:本文综述了中国大陆地区有机化学研究人员2011至2012年两年内在合成方法学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文章中共引用参考文献50篇,其中30多篇手性金属配合物和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反应、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等合成方法学论文。本文汇集了中国有机化学家两年中合成的30多个不同物质。 关键词: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也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化学分支,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政策和科研经费的支持下,我国有机化学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机化学相关领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如,全国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的参会人员数已由十年前500多人发展到超过2000人),研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数迅猛增加(几乎每期国际一流化学期刊上都有中国有机化学家的论文刊登)。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有机化学家被邀请担任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的地区主编和编委,国内的有机化学期刊也开始得到重视。从近期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看,我国有机化学的各分支学科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作主要集中于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始终保持强盛的发展势头,但原创性、实用性工作仍旧有限。有机合成化学得到了发展,但主流观念和思路还停留在首次合成上。在元素有机化学中我国有机氟化学一支独秀,其他元素有机化学需要加强。中国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突飞猛进,成为发现新化合物分子的主力。通过对我国有机化学学科2011~2012年发表的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检索,本文对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有机合成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等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做一个简要总结。 1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 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是有机化学的基础,历来受到有机化学家的重视。有机化学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许多以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人名反应,使这些化学家名垂青史。在我国除黄鸣龙外,尚未有其他有机化学家获此荣誉,故在近30 年来,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在我国有机化学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有机化学界,从事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的化学家人数和各种资源占有半壁江山,导致我国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多为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内容,为此本文也仅能收录刊登在《J.Am.Chem.Soc.》和德国《Angew.Chem.Int.Ed.》上的成果。国际上流行的热点研究领域,如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交叉偶联反应、碳氢键活化反应、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等,我国有机化学家不仅几乎全部涉足,而且人数比例和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占有重要地位。只要美国化学家能开辟一个新领域,我们就会使这一领域成为论文发表的热点领域。我国有机化学家在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日新月异,如2012年10月,北京大学施章杰承办了第一届碳氢键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大会主席。无论如何,与西方国家的有机化学家,特别是美国化学家相比,我国的研究工作思路和成果还是属于跟踪的多,自己独创的少。《J.Am.Chem.Soc.》创刊125周年列举的125篇有影响的文章中,来自我国的仅为黄鸣龙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论文,足以说明我国还是缺乏真正有影响的独创性研究成果。我国有机反应和合成方法学研究领域的特点是人数众多,仅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人员就已超过千人;另一特点是发展均衡,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作者既有我国著名科研院所

本科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

本科有机化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稿 自我介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X级X专业X班的姓名,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X,我的指导老师是X。 第2页PPT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我的论文,分别是研究背景;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 第3页PPT 研究背景 环丁烷类衍生物不论在结构上还是活性上,都具有很好的前景如图所示。常因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可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发生开环、扩环、缩环等多种反应。因此合成环丁烷类衍生物有重要的意义。 第4页PPT 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Shu-L. Y. 等人研究发现,吲哚分子内的脱芳构化,是基于通过能量转

移机制实现了经过可见光来促进[2+2]环加成衍生物的制备,而此反应在热力学条件下通常是无法获得的。反应拥有高收益率(最多99 %)以及具有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 20:1 dr)且条件温和。该方法兼容多样化功能组和灵活的转换,是可见光诱导,构成吲哚官能化的罕见例子。 第5页PPT The Meyer-Schuster Rearrangement反应研究 Baire等人经深入研究,开发了一种条件温和的,分子内截获的Meyer-Schuster (M-S)重排反应。用于从相应的顺式-6-羟基己-2-烯-4-醛合成2-酰基呋喃[15]。发现该反应非常普遍,并且起始原料炔丙醇易于获得。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分三步实现脱氧-去甲-喹吖嗪B (倍半萜)的首次合成。并介绍了在M-S重排过程中添加两个亲核试剂的概念。 第6页PPT 实验部分 邻炔丙醇苯甲酸苄酯与二苯乙炔在催化剂Na2S2O8,2 mL的二噁烷进行发生重排得到产率*的目标化合物。

有机化学小论文

有机化学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浅谈化疗的利弊与展望 张翘楚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31班学号:2013011889)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癌症已成为我国人民第二大死因,知识分子群体第一大死因,癌症的治疗也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目前作 为常规疗法的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仍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化疗药 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癌症复发仍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癌症化疗,癌细胞,紫杉醇,人参皂苷,中药,生物导弹,病毒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有760 万人,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3%;而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也在持续上升,预计2020 年我国癌症发病人数将达到300 万,死亡人数达220 万。防治癌症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依据有机化学知识以化疗为主对癌症治疗的原理和方法予以综述并加以展望。 1.癌症化疗原理及方法 1.1癌症简介 癌症,亦称恶性肿瘤,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2癌症起因 现代生物学知识认为人体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二者控制细胞周期完成细胞正常的生长分裂,当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下(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等)该基因突变概率变大,经多次基因突变细胞发生异常,形态变化,转变为不受机体控制的、可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根据某化学理论,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变的分子而致癌。该畸变分子由于自己缺少电子,又要去夺取邻近分子的电子,又使邻近分子也发生畸变而致癌。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形成大量畸变的蛋白分子,这些畸变的蛋白分子诱发基因突变。形成大量癌细胞,最后出现癌症。 增殖的癌细胞

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硕士生)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硕士) 注:免试录取(语种为英语)以及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英语在78分以上者(含78分),免修并免试硕士生英语学位课,选课时选择第一外国语(英语)班级名称为“免修”的班级即可,成绩记为“通过”。未通过第一外国语期末考试的研究生,应于下一个开课学期开学两周内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办理重修手续。分班名单见化学楼中楼414-415橱窗栏。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表(博士) 英语:化学院博士第一学期上英语课,每周2学时,由外籍教师讲授读写及口语,未经批准私自调换上课学期者,其成绩无效;分班名单详见橱窗栏,(不在名单中的化院研究生请及时与研办414联系)。 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二外日语自18-19第一学期开始,上课时长由一学年变更为一学期.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开课时间:第三周)化学学院工程硕士课程表 《知识产权》周日晚上11-12节(18:30开始),二主楼:A503,任课老师为向波老师。 《专业实践讲座》安排在周六2-4节,二主楼B405,具体每个讲座的具体时间见应化所通知(或化学院网页通知)以及班级群里通知; 体育课选课仅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周、第二学期第一周开放一周时间。 《专业实践1》为17级全日制专硕课程,请18级研究生第三学期再进行网上选课。 《第一外国语》:化学院全日制专硕分配在英语17班(少部分在16班),名单见化学楼中楼414橱窗栏,如不在名单中的请提前在414登记。

云南大学有机化学复试题目汇总完整版本.pdf

云南大学有机化学复试题目汇总 流程:英文自我介绍------阅读一段相关专业的专业英语并翻译--------导师提问问题导师的问题: 1、命名规则 2、有机化学的方向 3、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4、怎么鉴别一些有机物质的鉴定 5、有哪些有关有机化学的国内外期刊文献 6、你为什么考研,考有机化学? 7、你家里负担得起你读研吗? 8、有机化学与生活有哪些联系? 9、你做过哪些有机合成实验,简述几个? 10、解释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区别 11、解释不对称合成 12、解释构象与构型的区别 13、人名反应(霍夫曼降解的产物与中间体,与curitus的区别) 14、怎么检索文献,有哪些数据库? 15、解释路易斯酸? 16、怎么鉴定有机化学的官能团?(红外光谱) 17、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化学键,如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氧双键、碳钠键(醇钠)碳镁键(格式试剂) 18、红外光谱能区别两种结构相似的的物质吗? 19、核磁共振、质普分别提供了哪些信息? 20、有机合成的产物可以通过哪些后处理?(如干燥可以用哪些物质)后处理后的产物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检测该物质? 21、你本科做了哪些有关科研的工作,喜欢有机合成还是药物化学。 22、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毕业论文。 23、化合物的命名。 24、什么叫付氏烷基化,克莱门森还原? 25、说出几个人名反应。 26、说出羟醛缩合的机理 27、如何制取乙酸乙酯并有什么注意事项,描述乙酸乙酯的氢谱。 28、你用过哪些大型仪器?怎么用?什么注意事项? 29、假如你要做一个课题,你会怎么去了解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有关课题。 30、肉桂酸合成的具体过程及试剂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化学): 今年复试怎么说呢,对我来说有点难!

有机化学小论文

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机化合物 姓名: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摘要: 有很多悲剧是在人们认为十分安全的地方——新装修的家中发生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装修的材料里有许多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从材料中挥发出来,散入空气,不知不觉中对人体造成了危害。因此,正确地认识这些有机化合物,并做好预防措施对于避免更多的悲剧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有毒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关键词: 装修材料有毒有机化合物措施 正文: 引言: 我对于装修材料中有毒有机化合物的危害最初了解始于我一个老师,她举例曾有一个孩子因为在搬进新房后脑受了影响,失去了正常的智力。这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高中时我们在课本上学习了一些相关的有毒有机化合物,然而并不深入。为了更好的了解它们,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这些化合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一、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机化合物分类 有毒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刺激性物质、过敏性物质、致癌性物质、生殖毒性物质 1、刺激性物质:对于呼吸道、眼睛、手、皮肤等具有刺激性,会引起呼吸困难,眼睛刺痛,皮肤出现红斑等症状。 2、过敏性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如最常用的家具漆是聚氨酯漆主要含2-异氢酸甲醛酯,具有典型的致敏作用,会引起支气管炎或哮喘。 3、致癌性物质:有些装修材料会释放致癌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对于长期接触的人会诱发癌变。如接触甲醛达到一定量后,有可能引起鼻腔癌、咽喉癌、肺癌等。 4、生殖毒性物质:对生殖功能产生影响,可令男性精子数量递减,精子存活率和活力降低,使怀孕妇女产下畸胎儿。 以上四类有机化合物造成人体功能的紊乱,免疫力下降,从而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二、装修材料中几种主要的有毒有机化合物 1、甲醛 毒源:家具和橱柜中的胶合板、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等在遇热、潮湿时甲醛就会释放出来。另外,不合格的涂料和乳胶漆、粘合剂、织物、地毯等等 都是甲醛释放的来源。 主要危害:甲醛和苯是导致白血病的两大重要污染物。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呼吸道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 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 系统、肝脏都有毒害。甲醛还有致畸、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甲醛的人, 可能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甲醛是一种原生毒物,在空气中能对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 刺激作用,空气中甲醛低于0.2mg/m3时,刺激作用微轻;超过3.6mg/m3 时,刺激增强;4.8mg/m3-6mg/m3接触30分钟,引起流泪和不适;

高等有机化学 考试试题答案

高等有机化学考试试题答案

2005级硕士研究生 高等有机化学期末考试答案 1.试推测6,6-二苯基富烯的亲电取代发生于哪个环,哪个位置?亲核取代发生于哪个位置?(4分) 2.计算烯丙基正离子和环丙烯正离子π分子轨道的总能量,并比较两者的稳定性。烯丙基的分子轨道的能量分别为:Ψ1=α+1.414β, Ψ2=α, Ψ3=α-1.414β; 环丙烯的分子轨道的能量分别为:Ψ1=α+2β, Ψ2=α-β。(5分) 烯丙基正离子有两个电子在成键轨道上其总能量为 E烯丙基正离子=2E1=2(α+1.414β)=2α+2.828β 环丙烯正离子有两个电子在成键轨道上其总能量为 E 环丙烯正离子=2E 1 =2(α+2β)=2α+2β 能量差值为 E 烯丙基正离子- E 环丙烯正离子 =(2α+2.828β)- (2α+2β)=0.828β 因此,环丙烯正离子比烯丙基正离子稳定。3.富烯分子为什么具有极性?其极性方向与环庚富烯的相反,为什么?(4分) 富烯分子中环外双键的流向五员环形成稳定的6π体系的去向,从而环外双键中的末端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五员环接受电子后变成负电荷的中心,因此分子具有极性。 另外,七员环的环上电子流向环外双键,使得环外双键的末端碳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七员环给出电子后趋于6π体系。因此,极性方向相反。

4.下列基团按诱导效应方向(-I 和+I )分成两组。(4分) 答: 5.烷基苯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如下: 试解释之。(3分) 答:使得波长红移的原因是σ-π超共轭效应,σ-π超共轭效应又与a-碳上的C-H 键的数目有关。因此,甲基对波长的影响最大,而叔丁基的影响最小。 6.将下列溶剂按负离子溶剂化剂和正离子溶剂化剂分成两组。(3分) 负离子溶剂化剂:水 聚乙二醇 乙酸 乙醇 正离子溶剂化剂:N,N-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亚砜 18-冠-6 7.以下反应用甲醇座溶剂时为S N 2反应:(3分) CH 3O- + CH 3-I CH 3-O-CH 3 + I - 当加入1,4二氧六环时,该反应加速,为什么? 答:二氧六环是正离子溶剂化剂,当反应体系中加入二氧六环时,把正离子甲 醇钠中的钠离子溶剂化,使得甲氧基负离子裸露出来,增强了其亲和性,故加速反应。 8.比较下列各对异构体的稳定性。(6分,每题2分) 1.反-2-丁烯 〉 顺-2-丁烯 2. 顺-1,3-二甲基环己烷 〉反-1,3-二甲基环己烷 3.邻位交叉1,2-丙二醇 〉对位交叉1,2-丙二醇 9.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表示式。(4分,每题2分) 分子式 C 6H 5-R R=H CH 3 C 2H 5 CH(CH 3)2 C(CH 3)3 光谱数据/nm 262.5 266.3 265.9 265.3 265.0(E,E)-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1)2) (7R,8S)-7,8-环氧-2-甲基18-烷-I 效应:-S(CH 3)2 -N=O -O(CH 3)3 -HgCl 2 +I 效应:-SeCH 3 -B(C 2H5)2 OCH 3O H 3C CH 2OH O R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