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五”期间,面对百年不遇的凝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纵深推进期,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举措,以三次产

业提速增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支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拓展计划,促进主城区和各功能片区有机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决定性基础。

经济发展。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超过2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翻一番(超过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0000亿元;基础设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基本适应“十三五”、“十四五”更大发展的需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社会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全社会R&D占GDP比重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以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卫生资源覆盖面,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全国西部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力争2015

年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保持“零

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达74岁;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基本完成全市所有生态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

资源环境。确保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清洁能源使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的要求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切实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5%。

(三)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

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发展。到2015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

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使其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以发展新天高新园区为核心,国家(贵阳)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信息化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半导体、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视讯产品、特色数据产品、通信终端产品。

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以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配套,重点推进磷煤化工十大板块及铝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消耗最小化,将贵阳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磷煤化工基地和铝及铝加工基地。

以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实施“医药产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以提升“贵烟”的品牌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档名牌香烟及与卷烟工业配套的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老干妈”、“贵酒”等本地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以创新为动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推进新型铝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着力发展信息传输和网络增值服务、软件、数字

内容、信息技术等服务业;促进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无害化和资源化,推广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扩大液化甲烷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抓好固体废弃物利用,开发楼宇空调等建筑节能技术。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探索完善体制机制,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工业用地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支持发展条件好的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加大优化整合力度,形成两个开发区、三个产业基地和若干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沙文、麦架方向聚集和发展,推进形成产业转移承接区,并预留发展空间。小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南部孟关方向转移和延伸,打造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走廊。铝及铝加工产业向清镇和白云集中,磷及磷化工产业主要向开阳、息烽集中,煤及煤化工产业主要向清镇、息烽、开阳集中,现代制药产业主要向乌当、修文集中,食品加工产业主要向乌当、南明集中。加快推进十大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力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努力实现在同类开发区中排位前移。

围绕建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中心目标,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抓住贵阳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服务业千亿元”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和旅游产品品质提升计划,集中力量打造避暑与温泉品牌,到2015年,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物流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大力提高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15年,力争建成区域性物流城

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促进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金融,推进金融开放,加快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逐步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以打造“夏季会展名城”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会展品牌。以打造优势品牌为核心,培育新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实体,促进文化及创意产业与会展、旅游、房地产等良性互动。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区,规划建设大中型专业市场集中区,规范改造专业市场,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商贸中心。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畜、禽、蛋、奶、蔬、果、茶、药、花、烟”十大产业,逐步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的延伸。

(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发展实现大建设、大提速、大发展。到2015年,城镇化率提高到75%,建成区面积明显扩大,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辐射带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明显增强。

拓展城市空间。围绕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加快推进城市扩张和功能提升。扩大建成区规模,引导人口向新区和小城镇转移。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生态城市特色。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以老城区、金阳新区为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甘荫塘、花溪、白云、新天城区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北拓:加快麦架、沙文、扎佐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南延: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西连: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与清镇连

片发展;东扩: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龙洞堡贵阳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进,建设贵龙城市经济带。重点打造北部高新组团、南部花溪组团、东部龙洞堡组团、东北部新天组团、西部清镇组团。

完善金阳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金阳新区打造成为全省最重要的金融、商务和文体中心,大力推进与周边区域连片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贵阳火车新客站和城市轻轨,形成重要的客运枢纽。完成国际金融中心、金阳商贸中心、金华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对老城区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力争到2015年常住金阳新区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

完善城镇体系。强化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及交通干线的紧密结合,完善城镇体系。以云岩、南明、小河、金阳为核心,以花溪、乌当、白云为次中心,以开阳、清镇、修文、息烽、扎佐等城镇为纽带,以若干重点城镇和特色城镇为基础,以高速公路和市域快速铁路沿线的城镇发展带为主轴,形成梯次相连、功能互补、设施完善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重点建设以贵遵路为依托,以扎佐镇、息烽县城为重要节点的贵遵城镇带。调整优化行政区划,积极推进撤县(市)改区、撤乡(镇)改办事处的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以环城高速公路和环城快速铁路为依托,铁路、机场、公路客货运枢纽为支点,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轨道交通、快速道路、快速公交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市域快速交通走廊、连接黔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市的快速交通网络,把贵阳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围绕城市扩容和产业加快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能源保障体系。按照系统化、网络化原则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工业化的融合,推动城市数字化进程。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规划的引导,建立从区域到城市、从城镇到农村、从总体到专项的层次分明、互相衔接、完善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全时段、全方位覆盖。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模式,理顺各级工作职能。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逐步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能源清洁、环境美化、公共交通、信息畅通等问题,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五)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立足于发展基础和区位特点,坚持互利共赢开放的原则,拓展区域合作,加强资源整合、产业互动,增强辐射带动力,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加速形成黔中经济区。拓展区域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社会经济多层次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

(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以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为着力点,增强生态保护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成果,积极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的保护,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生态植被恢复治理,继续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规范资源开发秩序。

(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确保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大力实施就业和增收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妥善解决体制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实施扶贫济困工程,“十二五”期末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保障基本生活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改革办园体制、创新投入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办园质量,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新增经费继续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调整中小学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机制,扶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使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改造工程,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以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中小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大力推行学区管理、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发展优质特色高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以上。有重点、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提速发展。新建和扩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力争6所学校达到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标准。在清镇市初

步建成“贵阳职业教育园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将贵阳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专科。力争以贵阳学院为基础,组建贵阳大学;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组建贵阳理工学院。积极支持在筑省属高校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花溪高教聚集区建设。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大力实施健康工程。着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15年,形成较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力争各项卫生指标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主体,在3-10万人口规模的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人口规模的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使三甲医院达7所以上。建成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和康复疗养基地。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体系。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事业。继续培育优势文化品牌,争取举办更多高层次国际性文化活动。实施精品战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民族民间文化,抓好文学、动漫、舞蹈等的创作和市场化开发。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功申报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级文化遗产保存完好率达到95%以上。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相对稳定的群众文艺团队。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新模式,加快县级数字电影院建设,建立中小学(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市科技馆、市档案馆、市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15年,区(市、县)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三级馆以上标准;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直

播卫星加密升级改造全覆盖,确保农村近20万户、80万农民能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加快建立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维护长效机制;基本实现农村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改进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直接办文化事业向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变。推进文化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力争每年举办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赛事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加快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体育人才培训机制,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贵阳奥体中心力争进入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体系。统筹推进体育场馆建设,增加社区和农村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大力实施养老敬老工程。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将依法被征地的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到2015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和养老服务实体,基本建成以多种社会福利机构为主体、社区和乡镇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老年公寓、学校及文体娱乐、保健设施。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20张以上。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

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稳步推进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到2015

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推进公共租赁房与廉租房并轨,创新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累计建成公共租赁房500万平方米;多渠道筹措保障性住房房源,推行收储配租方式,通过租赁或收购等渠道广泛收储社会闲散房源,作为保障

性住房租赁给困难群众。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完善改造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现有全市95个城市和工矿棚户区15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44个城中村3000万平方米的改造。每年保障性住房占城市住房总建设规模10-15%,力争到2015年,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基本解决15万户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申请对象的资格审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准入机制;加强后续管理,对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资产等实行动态监控,严格退出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配套服务,为入住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大力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大力实施畅通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着力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着力改善城市微循环道路系统,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近距离换乘甚至“零换乘”。强化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合理组织交通,提升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指挥能力,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减少拥堵节点。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坚持公交优先,深化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交通布局,引导公交服务向居民小区、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延伸,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和分担率。倡导文明交通理念,鼓励绿色出行。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整脏治乱工程。巩固“三创一办”成果,深入推进“整脏治乱”专项行动,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切实改善城乡公共环境卫生,努力创造优美、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美化城市建筑立面,规范城市广告,优化城市灯饰景观。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

大力实施平安工程。巩固和深化“平安贵阳”建设,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鼓励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实施《贵阳市妇女发展规划》和《贵阳市儿

童发展规划》,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继续深入开展禁毒斗争。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安警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消防安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统筹安排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监管和车辆安全性能检测,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强化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4人以内。健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加大食品药品的全程监管力度。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快制定各项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加快制定餐厨废弃物管理、资源化利用办法,禁止地沟油回流餐桌。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药品诚信经营店。建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乡镇所在地、农村居住集中区饮用水安全检测工作。建立覆盖全市的应急体系。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强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总结评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价和考核,落实分级分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

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快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方后勤保障能力。全面加强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和应急通信建设,不断提高综合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国民经济动员预案,加快地方储备中心建设,提高粮食、成品油、药品等重要物资的战略储备能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传统美德弘扬工程。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持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抓好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市民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市级及各区(市、县)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资助公益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深化社会志愿服务,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通过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开创科技发展新局面。

(九)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经济运行调节,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性投资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快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十)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实做好项目库建设,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构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投资支撑。正确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强化规划对建设用地总量和布局的控制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各类信息,完善公众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的程序和渠道。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加强和完

善规划的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规划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完善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

贵阳市的区域优势

2009级资环专业学号:0910******** 夏小川贵阳市的区域优势分析 我的家乡是那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是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关于贵阳市的区域优势分析我们先来进行直观的区域评价: 一、采用单一指标评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价 根据贵州省人民公报公布的数据,2010年,贵阳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21.82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1.5个百分点。2010年,贵阳市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稳定投资增长为主线,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实力,全市经济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完成财政总收入30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97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5976元,比上年增长12.4%。 从以上GDP的增长可以看出贵阳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这些GDP的增长得益于贵阳本身的

区域资源,而这些区域资源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也就是区域的优势。 二、区域优势的分析 1、地理位置: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的交通枢纽。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什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市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2、自然资源:贵阳市具有良好的能源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的民族药业资源、雄厚的机电制造业基础和彰显特色的文化资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贵阳将深入实施“产业耦合、资源整合、交通融合”的互利共赢战略,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方的全面合作,努力提高城市发展力,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主要的举措是承接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努力实现产业耦合;推动区域城市化建设进程,努力实现市场整合;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交通融合。 3、经济发展:贵阳市是全省的工业基地和经贸中心,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2009年贵阳市的国民经济摆脱了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较快增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消费模式已基本实现转型,未来城市消

贵阳话集锦

贵阳话集锦: 玩:除了有普通话的意思也有“再一起谈恋爱的意思”(我喜欢你,和我玩咯嘛) 勒:语气助词,"的"的意思(好勒-好的,可以勒-可以的) 药、笼、烫:一般指"骗"的意思(今天我被他笼哦-今天我被他骗了) 拉:拉们:他,他们 之,之个:这,这个 阿,阿个:那,那个 克:去。。。(你克哪点?) 骚:除了有普通话的意思,还有很厉害的含义。(阿个丝儿打球太骚哦,还会扣蓝!)弹:形容很风光。 盯:形容女性长的漂亮,贵阳话有曰:“盯不盯看眼睛,美不美看把腿”。 KO(发一声):放。(请你把老子勒东西KO 起呵) 卵:否定用词。(你动我试哈,老子卵勒不打死你。) 达:摔。(拉从上铺达下来,有点老火)张:“理”的意思。(不要张拉,拉是憨勒)

兔、财、抠:吝啬。(你好兔(财、抠)哦,请我吃个麻辣烫都不行是不是勒嘛) 挝(ZHUA):踢。(拉喝哦酒就喜欢乱挝电话亭,拉都拉不到!) 黑:“吓”。(你不要黑我勒,我家婆娘咋个会和其他男勒在一起?) 着:“被”。(着骂哦) 板:就是“挣扎”、“乱动”的意思(照相勒时候不要紧到板。) 落:丢。(我的手机搞落哦,找不到你勒电话) 二字部 婆娘:爱人,老婆的意思现在年轻人也用做"女朋友"的意思 另外在骂人的时候也有辱骂妇女的意思 严须:香菜 洋芋:土豆、马铃薯 拖孩:拖鞋 包谷:玉米 孩子:鞋子 丝儿:杂碎的意思,主要用来骂人。

掉歪:较劲,认真(和老子掉歪,要你走背该(街)。) 拿抓:乞丐,也有骂人的意思(你看滋个样子,象个拿抓样勒) 古倒:非要不可,有强迫的意思(其实我也不想勒,是拉古倒我去勒) 姑倒:蹲下。(我们就姑到之点踩他单线)拐哦:完了。(拐哦!我卷子上没得写名字)茶叶:假的,假货(拉买到个茶叶手机) 上该:上街 鸦雀:悄悄的,不说话了。(给老子鸦雀,之点还轮不到你说话) 黑实、黑奇:使劲的,尽全力的(你黑实嘛,不要拔出来……篮球气马上就打足哦) 瞥托:简单,干脆(你说得倒是瞥托?你自家试哈嘛) 阿儿:他 老火:形容严重(阿儿一扑爬达得有点老火) 窟子:police(窟子来哦,快跑!) 媒倒:以为,认为(你媒倒老子黑你勒) 背篼:指民工在贵阳名工的主要特征就是在背后背了一个背篓,和重庆的棒棒差不多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doc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文件 黔人社厅通〔2009〕98号—————————————————————————— 关于组织实施 2009年高校毕业生 就业见习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地)人事局、省直有关部门人事(干部)处、省国资委各监管企业、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关于转发<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的通知》(黔人通〔2006〕95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意见>的通知》(黔党发〔2009〕6号)、《关于转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的通知》(黔人通〔2009〕204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实施2009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通知如下: 一、见习对象及计划安排 (一)就业见习对象。参加就业见习的主要对象为贵州籍、尚未就业的省内外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部分特殊专业,目前仍未就业的2008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高校

毕业生也可参加就业见习。 (二)计划安排。2009年,省直统筹保障实施1500名,各市(州、地)计划任务数如下:贵阳市200名遵义市150名安顺市80名六盘水市400名黔西南州130名黔南州150名黔东南州500名毕节地区80名铜仁地区150名。各市(州、地)可根据今年工作实际,按照全省统筹见习岗位、属地保障原则适量增加见习计划数。 二、保障政策 见习期为六个月至一年,见习期间学生生活补助为每月700元以上,其中同级财政补助300元,见习单位补助部分列入该单位财政经费开支范围。财政补助部分,由见习单位先行垫付,“引导办”按到该单位见习的人数和见习时间,于见习期结束后向见习单位一次性划拔。见习期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与住院医疗商业保险。 三、派遣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发布见习公告。9月上旬通过贵州日报和贵州人事人才网,向社会公开发布贵州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工作公告。 (二)报名。9月15 日至19日,省“引导办”采取现场方式组织高校毕业生报名,省级报名点设在中国贵州人才市场(贵阳市毓秀路18号)。 各市(州、地)自行确定报名时间和报名地点,并提前3天向社会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领暂行办法(2020)

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领暂行办法(2020) 各区(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好《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社〔2019〕119号)精神,我们对原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领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修改后的《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贵阳市财政局 2020年2月19日 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申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好创业补贴,规范自主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以下简称“两项补贴”)申领,提高补贴发放效益,根据《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财社〔2019〕119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两项补贴”申领由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会同本级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自主创业补贴的申请 第三条自主创业补贴的申领对象:在本市创业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无户籍地限制。 第四条自主创业补贴的申领条件: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经营1年以上;已成功申领过“自主创业补贴”的不能重复享受,同一创业者或同一创业项目只能申领一次自主创业补贴。已申领过其他创业补助的人员,符合“自主创业补贴”申领条件的亦可申领“自主创业补贴”;申领“自主创业补贴”的人员,年龄须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以提出申请的时间为准。同时,需缴纳社会保险(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五条自主创业补贴的拨付标准:对符合申领条件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自主创业补贴。 第六条申领自主创业补贴的人员,可向工商注册地的街道(乡镇)受理机构提出申请,领取填写《贵阳市自主创业补贴申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创业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同时,还需按照身份类别分别提供相关材料: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需提供毕业证复印件,验原件;农民工户口簿能体现是“农业”户的,

贵阳市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贵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序言 世纪之初,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一五”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推进生态经济市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极其重要的五年规划。制定一个积极进取、切实可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十一五”规划,作为全市人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共同行动纲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综合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是“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宏伟蓝图。 本《纲要》由序言和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十个方面内容组成,《纲要》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及发展环境做出了分析判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等。整个纲要始终贯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更快更好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的长远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 本《纲要》的编制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从贵阳市情出发,突出贵阳特色。《纲要》主要阐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政府将运用经济政策等手段和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切实履行职责,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统筹协调,努力完成《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第一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1、“十五”计划胜利完成 “十五”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4400元,年均增长1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十五”期间累计超过1220亿元,年均增长24.8%;地方财政收入预计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预计达8225万美元,年均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预计达9928元和3135元,年均增长8.5%和6.6%;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42%左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才、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建设力度加大,管理水平提高,改革开放成绩喜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增强。 总之,“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总量增大,综合实力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明显提升,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是贵阳市近二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加快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劳动合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并承诺共同遵守。 一、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 第一条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 单位类型(企业、其他)经济类型 组织机构代码证号 注册登记地 实际经营地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第二条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居民身份证号码 户籍所在地 实际居住地 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及联系电话 第三条乙方联系方式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甲方。 二、劳动合同期限 第四条本合同期限经双方协商一致,采取下列第种形式: (一)固定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无固定期限:自年月日起。其中,试用期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自年月日起完成时止。 三、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第五条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岗位,从事工作,工作地点为。 甲乙双方可以签订岗位协议书,约定岗位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六条乙方应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 四、工作时间和休假时间 第七条甲方安排乙方所在岗位实行下列第种工作时间制度: (一)标准工作时间制度:乙方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 40小时,每周休息日。 (二)不定时工作制。甲方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乙方意见的基础上,应采取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等适当方式,确保乙方的休 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以(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平均日和平 均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甲方应报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批准后实行。 第八条甲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合理安排乙方工作时间,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权利,保证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以及探亲、婚 丧、计划生育、带薪年休等休假权利。 第九条甲方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逼迫乙方加班。确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 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乙方身体健康的条 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五、劳动报酬 第十条甲乙双方按照依法确定的工资分配制度,协商约定乙方的工资水平,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一条甲方按下列第种形式支付乙方工资。 (一)计时工资。乙方的工资标准为元/月(周)。 (二)计件工资。乙方的劳动定额标准为。计件单价为。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 访问次数:8028 字号:[ 大中小 ] 2014-09-25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 一.重新确定贵阳市城市性质 按照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城市定位的普遍规律以及贵阳市的主导特征、比较优势,贵阳市城市定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认同性原则、美誉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确定贵阳市的城市性质为:贵州省省会 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加强城乡统筹,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1.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人口、产业、用地向城镇集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2.城乡统筹策略 (1)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的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城乡有机联系的产业链;加快建立面向“三农”、适当倾斜的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利用城市经济、科教、文化、卫生、人才等资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 (2)制定分类指导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针对城镇不同的基础条件、

资源状况和发展水平,引导和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近郊镇带动边远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3)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建立优质、高效的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文教以及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水利灌溉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把城市文明带到农村,支持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4)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最低保障、社会救助等公共福利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由“众星捧月”调整为“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突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特色。将金阳新区与老城、小河等区域连片发展,共同构成城市核心,同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建设。建设用地约300平方公里(若以国土口径统计,建设用地289.86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320万。 (1)一城(主城):以老城区、金阳新区共同构成城市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白云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主城建设用地约204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约237万。 (2)三带:将百花山脉、黔灵山脉及南岳山脉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体现“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布局特色,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3)多组团:顺应城市自然地形特征,因地制宜的在主城周边布局4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即主城北部的高新区组团,南部的花溪组团,东部的龙洞堡组团,东北部的新天组团。主城周边组团建设用地约9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83万。

贵阳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的选择

The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al Zones 国家高新区 昆明国家高新区协办 走绿色发展之路建生态科技新城 ——贵阳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贵阳高新区管委会 贵阳高新区是贵州省唯一的国 家级高新区,由新天高新技术工业 园、金阳科技产业园和沙文生态科 技产业园三个园区组成。在国家实 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背景下,贵阳高新区正围绕 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战略目标,进 入了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为主 题的跨越发展时期。 一、生态科技新城之由来: 拓展发展空间,培育经济亮点 2008年以来,为进一步拓展贵阳 高新区的发展空间,规划建设贵阳高 新技术生态产业经济带, 贵州省、 贵阳 市对高新区的管理体制作了重大调整, 积极支持贵阳高新区申报建设沙文生 态科技产业园,并提出将贵阳高新区 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 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 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大 力支持下,2009年11月,国务院批 复同意贵阳国家高新区调整区位, 正式认可和支持沙文生态科技产业 园的建设,标志着贵阳高新区正式 形成“一区三园”

(新天园、金阳园、 沙文园)的发展布局,标志着规划建 设麦架—沙文—扎佐高新技术生态 产业经济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 有力促进全市乃至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迈上新台阶。从生态园区到生态 产业经济带再到生态科技新城,贵 阳高新区旨在突破发展瓶颈,走出 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二、生态科技新城之内涵: 发展绿色经济,构筑产业支撑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基本内涵: “绿色之都、产业高地、创新之城、黄 金商圈”。 1.绿色之都 “绿色之都”就是天更蓝、地更 绿、水更清、气更爽、居更佳,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深入贯彻落 实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要求, 形成绿 化特色, 塑造园区个性, 形成自然、 清 新、生态的园区环境风貌;重点加强 对沙文园区现有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 与人工湿地以及水域生态系统的保 护、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人 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主要水 系、主要干道和各个功能区之间,高 标准规划具有生态、绿化、美化功能 的绿色通道、绿色走廊和防护隔离 带, 不断优化空气、 水等环境质量, 着 力打造富有生态内涵的现代化园区;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 着力 发展绿色产业、绿色文化,建设绿色 企业、绿色单位,积极倡导绿色GDP、 绿色文明等等,使人与自然、人与社

关于调整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贵阳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1年调整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黔人社厅发[2011]31号)精神,现将调整后的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公布如下。 一、最低工资标准: (一)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 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和清镇市由原830元调整为930元,开阳县由原730元调整为830元,息烽县和修文县由原650元调整为740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乌当区、花溪区、白云区和清镇市由原8元调整为10元,开阳县由原7元调整为9元,息烽县和修文县由原6元调整为8元。 二、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我市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三、全日制用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含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并含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 四、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请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五、各区(市、县)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规定的行为,要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 六、各用人单位应在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10日内将该标准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示,并认真贯彻执行。 七、本次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能分解到各直属事业单位, 就是人社局的具体工作了 1.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收集、发布职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劳动者求职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负责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就业平台的业务指导与管理;指导协调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组织开展境外劳务输出工作;开展小额贷款担保服务和创业指导工作;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负责全市城镇失业登记及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的发放工作;负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及规范指导劳务派遣工作。 2.市养老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养老保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审核、发放死亡离退休人员的丧葬抚恤费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负责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承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承办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 3.市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管理服务中心 贯彻执行国家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市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

险待遇审核及支付;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费用结算;负责对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定点单位服务行为的监督、检查。 4.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工作;负责参保单位及个人缴费的申报、审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负责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清欠工作;负责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负责社会保险个人帐户的建帐、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登记参保工作。 5.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案件,对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负责对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6.市劳动保障局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心 负责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负责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负责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工作。 7.市劳动能力鉴定中心 负责全市因工及因病、非因工负伤职工的伤残鉴定工作。 8.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4年3月18日 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按照实现“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208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为3.9﹕40.7﹕5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5%,增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油菜籽播种面积3.9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烤烟播种面积1.1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8%;蔬菜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粮食产量43.26万吨,减产2.8%。其中,夏粮产量8.64万吨,增产5.1%;秋粮产量34.62万吨,减产4.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385公顷,比上年增长9.4%。油茶籽产量113吨,比上年减产13.1%;核桃产量234吨,比上年增产35.3%;板栗产量168吨,比上年增产15.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4.9%;牛奶产量45965吨,比上年增长13.2%。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1.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8.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机播面积2070公顷,比上年下降1.2%;机收面积3380公顷,比上年增长7.1%。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0%;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2万吨,比上年下降3.4%。

贵阳市12个工种人员可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贵阳市12个工种人员可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从2015年1月1日起,贵阳市经培训后取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电工等12个工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个人,可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审核通过后可获得456元—2880元不等的补贴。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贵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贵阳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贵阳市个人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通知》明确,》(筑人社通〔2014〕282号),从2015年1月1日起,贵阳市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经费从补贴给培训机构扩展为直接补贴给培训学员。补贴对象为符合贵阳市规定的享受职业技能补贴培训的各类人群,经培训后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目前,贵阳试点工种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会展策划师、物流师、动画绘制员、计算机操作员、服装设计与制作工、中式烹调师、挖掘机操作员、焊工、维修电工、电工、车工,共12个。 合格人员可到户籍(居住)所在地的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在试点定点培训机构和工种范围内,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先自费培训,考核合格后,经相关部门审核,将培训补贴直接拨付给培训人员。按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到五级的职业标准,这12个工种可申报456元—2880元不等的补贴。每人每年只能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同一工种同一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终身只能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

贵阳市职业技能培训个人补贴试点工种和补贴标准 单位:元 专业: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标准: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808.00 600.00 580.00 456.00 2.会展策划师1036.00 912.00 808.00 684.00 3.物流师456.00 580.00 68 4.00 912.00 4.动画绘制员2600.00 1960.00 1640.00 1300.00 5.计算机操作员1140.00 1440.00 1720.00 6.服装设计与制作工1720.00 1720.00 1720.00 7.中式烹调师2600.00 2280.00 1640.00 980.00 660.00 8.挖掘机操作员1180.00 980.00 660.00 9.焊工1820.00 2080.00 1560.00 1180.00 1300.00 10.维修电工2600.00 2600.00 2600.00 1960.00 1960.00 11.电工2600.00 2600.00 1960.00 1960.00 1300.00 12.车工2880.00 2280.00 1820.00 1600.00 1140.00

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0年8月整理).pdf

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贵阳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工作的水平,使城市规划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依据《贵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总平面图设计,必须符合本规定。 第三条除农村个人建房、市区私房修建和临时建设按有关规定执行外,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建设项目均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分类。 第六条部分具有兼容性的建设用地,其兼容的内容按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按分区规划的规定执行,分区规划未覆盖的范围,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确定。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建设项目,必须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批。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和规定 第七条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无详细规划的,按分区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规定的用地性质和附表(一)《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的规定,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八条附表(一)中未明确控制指标的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机构、工业厂房、仓库、军事设施以及为居住小区、小区以下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筑容积率和密度指标,按有关专业法规、规范执行。 第九条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独立工矿区和建制镇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按照附表(一)中心环路以外的指标执行。 第十条市中心区临商业干道的建设项目,能为社会提供使用的地面广场、下沉式广场、公共停车场、屋顶平台、通道、绿地等公共开放空间的,在满足规划要求及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容积率,增加的建筑面积按下表控制。批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原建筑面积的25%? 炎魑趴占涞牟蛔几淖魉鳎坏迷黾咏ㄖ铩? ━━━━━━━━┯━━━━━━━━━━━━━━ 容积率控制指标│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 │增加的建筑面积(M▲) ━━━━━━━━┿━━━━━━━━━━━━━━ 小于3 │2 大于等于3小于5│3 大于等于5小于7│4 大于等于7小于8│5 ━━━━━━━━┷━━━━━━━━━━━━━━ 第十一条建设用地内有不同性质建筑的,应分类划定建筑用地范围,分别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属商办或商住综合楼的,建筑密度按附表(一)中公共建筑的指标执行,建筑容积率按不同性质的建筑面积换算合成。商业面积或办公面积达不到该建筑总面积10%,或只有底层为商业? 虬旃淖酆献≌醋≌婊扑悖ㄖ莼拾锤奖恚ㄒ唬┲凶≌闹副曛葱小? 第十二条计算容积率时,地下室、高出地面标高1.5米以下的半地下室、层高在2.2米以下一面临空的半地下室、层高不大于2.2米的夹层及设备层、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控制室、屋顶装饰性建筑物以及底层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架空层,其建筑面积可以不计。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十三条建筑间距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绿化、安全、工程管线、建筑设计规范和文物古迹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四条中高层以下条式居住建筑的间距规定如下: (一)平行布置的居住建筑: 在中心环路以内南北朝向0度-30度范围内,以南侧及东南侧的建筑高度计算,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之比为1∶0.9;等于或大于30度的,以东侧或东南侧的建筑高度计算,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之比为1∶0.8。在中心环路以外,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之比为1∶1.0。 (二)相互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 山墙面对纵墙面,山墙不得开窗不得挑阳台,进深不得大于10.5米,建筑间距不得小于8米;进深大于10.5米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米,最大进深不大于12米。临山墙开间不得双侧设置阳台,阳台进深不大于1.5米,阳台设置不大于1/2建筑面宽。 (三)既非平行也非垂直布置的居住建筑: 1、当两幢居住建筑纵墙开窗面对纵墙开窗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30度时,按开窗面对开窗面的间距要求,在中心环路以内,两建筑中心间距不小于1∶0.9,中心环路以外,间距不小于1∶1.0,最窄处不小于15米。 2、当两幢居住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小于45度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13米。 3、当两幢居住建筑的夹角等于或大小45度时,最窄处间距不小于10米。 (四)当建筑布置利用南向、东向或南偏东、南偏西30度以内的坡地高差时,视利用地形高差的具体尺寸,对间距折减,折减后的间距不得小于13米。低层建筑开窗面间距不少于8米。 第十五条中高层以下居住建筑山墙与山墙的间距不得小于6.5米,山墙不得开窗和挑阳台。 第十六条点式居住建筑与相邻居住建筑的间距,按照本规定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高层建筑(含高层居住建筑)与中高层以下住宅的间距,除符合日照、采光、消防和视线干扰及省制定的间距规定以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住宅朝向为南北向的,面宽小于50米的高层建筑与北侧住宅的间距不得小于24米,面宽大于50米的高层建筑与北侧住宅的间距按高层建筑高度的0.5倍控制,但最小间距不于24米。 (二)住宅朝向为东西向的,高层建筑与东(西)侧住宅的间距不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25倍,并不得小于20米。 (三)高层条式建筑的短边或山墙面与中高层以下住宅山墙面间距不得小于9米,高层点式建筑与中高层的住宅山墙间距不得小于13米。 (四)高层建筑裙房与相邻住宅的间距按本规定第十四条执行。 第十八条两幢高层建筑之间的正面间距,南北向平行布置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25倍,并不得小于24米;东西向平行布置的,不小于东侧建筑高度的0.20倍,并不得小于20米。 第十九条中高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内天井平面尺寸不小于3.3米×3.3米。 第二十条非住宅建筑的间距,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一条特殊地形、地段的建筑间距在符合交通、消防、采光通风、城市景观的规定条件下,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确定。 第五章建筑退让距离 第二十二条建筑物沿城市道路、公路、铁路、河道、排水干线、人防设施、文物古迹、电力保护区及用地边界建设时,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的规定。第二十三条建筑物沿用地边界修建,应按本规定第四章建筑间距规定的一半或按相邻建筑的间距要求退让。不开窗的山墙沿用地边界布置时,应按4米和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