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的使然

基于历史要求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的根本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的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基本标志。

1、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的变化。

第四: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的变化。

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崛起

变革先是在旧戏营垒的内部进行,这就是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戏剧改良运动。

首先:杂剧和传奇这种古老的戏剧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实:当时在舞台上处于“霸主”地位的京剧,也惊醒了改革的尝试。

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四十年代,便是现代戏剧发展、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二十年代的话剧,在艺术上较文明新戏时期已有长足的发展。首先:剧本文学的创作打开了新局面。其次:对戏剧演出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艺术,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在曲折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运动的主力。首先表现为政治上对战斗性的追求明显加强。艺术发展上呈现相当复杂的局面。主题大于形象,思想和艺术处于不平衡状态。

四十年代是中国人名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经受血与火的考验的伟大时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扬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在三十年代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

第二: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对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传统的偏向进行了拨正,戏剧的民族化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二十年代戏剧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主题。

三十年代以阶级斗争、社会解放的主题。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的总主题,得到深入的表现。

四、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特征

1、反帝反封的土壤诞生,左倾。

2、中国现代戏剧史,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变革、发展的历史。

3、虽然无暇顾及艺术,但并不轻视艺术。

五、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局限

1、政治倾向性的强烈和战斗旗帜的鲜明。

2、系统的理论建设一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

3、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其历史进程是艰难而缓慢的。

第一节:文明新戏——新兴话剧的萌芽(一八九九年至一九一八年)

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

汪笑侬时代新戏。

文明新戏这种话剧最早的形式,是以春柳社为代表的一批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创立。春柳社的发起人为李叔同和曾孝谷。

曾孝谷改编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第一出中国人创作演出的话剧,也标志着不同于前一阶段国内学生演剧的文明新戏的正式开端。

《黑奴吁天录》以饱满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思想内容和初具规模的话剧特色,激起了留日学生和旅日革命人士的强烈反响,也得到了日本进步戏剧届的一致赞扬。

辛亥革命之后,文明新戏从鼎盛走向了衰落。

第二节:《黑奴吁天录》及春柳派的戏剧创作

原著《汤姆叔叔的小屋》。

春柳派一开始就注意梳理严肃认真的艺术风格,坚持先有完整的剧本,然后照本排练,反对幕表制和演员在舞台上离开剧本仍以的发挥。后期随波逐流。

第三节:进化团派的戏剧创作

进化团派和天知派新剧,与春柳派不相同的风格特点。百分之八九十都有它宣传的目的,而春柳社演剧的时代感和政治倾向性远不如进化团强烈和鲜明了。

《黄金赤血》

中国第一个镜框式舞台的新型剧场——新舞台

进化团的新剧较之于春柳派通俗、自由、不拘一格,它更多的吸收了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点,带着鲜明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在当时被认为是偏土的,而不是洋气的。接近群众,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缺点:主要是为革命作宣传,缺少艺术上的追求。

第四节:在商业文化中走向衰落的文明新戏

第五节:南开校园戏剧的新贡献

1、业余剧团

2、受欧美近代剧影响

3、《新村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南开新剧的最后一个高峰之作,也标志着我国新兴话剧一个新阶段的开端。

第二章:现代戏剧观念的确立与新兴话剧的发展(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九年)

第一节:概述

戏剧新浪潮:代表作《新村正》,主要阵地《新青年》

积极进步的作用:1、批判了没落中的旧剧作为玩物和把戏的弊病,强调了戏剧严肃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2、《新青年》所发起、组织的对传统旧戏的批判,促进了戏剧观念的更新,确立了近代现实主义戏剧观念在中国新兴话剧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3、强调了戏剧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爱美的”戏剧:民众戏剧社,辛酉学社,上海戏剧协社(柱石)

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

经过一九二四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成功,新兴话剧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立足于中国舞台。一九二三年,新民剧场开创男女合演的新风。“人艺剧专”不仅是我国第一所试用西方戏剧艺术教育方式培养话剧专门人才的学校。

真正为二十年代末期现代戏剧打开一个崭新局面的是田汉创建和领导的南国社。

二、戏剧文学创作。

积极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主潮。

这一时期戏剧创作弱点:

第一,新兴话剧所代表的戏剧新观念如何与中国传统的戏剧美学相结合,当时还正在摸索当中。

第二,剧作家大多是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多从自我感受出发表现那个时代,视野不够开阔,选材不够广泛。

第三,剧本大多数还是比较,从艺术上讲,这一时期的剧本大多数还是比较稚嫩和粗糙的。

第二节:欧阳予倩及其剧作

一九二二年《泼妇》和《回家以后》这两部独幕剧,奠定了欧阳予倩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泼妇》是欧阳予倩告别文明戏旧风,摆脱幕表戏编剧方法而创作的第一个完本的剧本。欧阳予倩的历史剧舞台性很强,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尤其是具有鲜明的名族风格。他熟悉中国传统戏剧的美学特征和观众心理,熟悉舞台艺术实践。

第三节:熊佛西及其剧作

熊佛西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拓荒者之一。

熊佛西的第一批剧作都是站在现代启蒙主义文化立场上批判现实的社会问题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